近日工信部公示文件显示,北京宝沃汽车申请注销汽车生产资质。
作为一家老牌德系豪华品牌,宝沃的命运相比奔驰、宝马、奥迪要坎坷许多。
100多年前,德国工程师卡尔·宝沃创立宝沃,曾经它也经历过辉煌,一度成为德国第三大汽车制造商,但之后由于经营不善,于1961年宣布破产,宝沃品牌至此消失了54年。
2014年北汽福田花费500万欧元收购宝沃,成立北京宝沃,宝沃因此成为北汽福田旗下全资子公司。不过,宝沃的德系品牌基因并未能帮助打开国内市场,由于经营不善,北汽福田于2019年将宝沃67%的股权转让给了神州优车。但随着经营状况持续恶化,宝沃最终走到了资不抵债的地步,于2022年11月被法院正式裁定破产。
至此,“小米将继承宝沃造车资质入局汽车行业”的传言也就不攻自破了。宝沃注销资质后,又有新消息称,小米汽车或将因此被“特批”获得“新增”汽车生产资质。但截至目前,没有官方出面确认或澄清这一传言,宝沃和小米也都对此三缄其口。
但想实现宏大的理想必须要有入场券,生产资质便是第一道坎。在以往,为了解决生产资质难题,新进入者往往选择代工、入股等模式。但根据工信部2022年初发布的新政策,即使是选择代工模式,双方也必须都具备生产资质。生产资质的收紧让造车门槛进一步升高。
宝沃注销生产资质是否能成全小米汽车?若不能,雷军的汽车梦将何去何从?即使顺利获得了生产资质,小米汽车还将面临资金、技术、人才储备等各种难题,它能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脱颖而出吗?
不妨评论区留言猜想一下。
声明:
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