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归途》拍得怎么样?好看吗?

关注者
651
被浏览
1,784,950

457 个回答

多年前,我第一次常驻时,驻在国发生过一场兵变。

那是当地一支部队的首都总部大营里。叛乱的士兵打死了司令,占据了军营,并与前来围剿的政府军激烈交火,80多人被打死。

因为叛乱发生在军营里,我们最初并没有想到会有中国人牵涉在内。但在邻近中午时,一个中国留学生来到使馆,说他有两个中国同学住在军营里,兵变后已经失去了联系。

那是两个大三的学生,一男一女,交换来这边学习当地语言。之所以住在军营里,是因为北京奥运会时,司令曾经到中国访问,那个女孩就是指派给他的翻译。等到女孩再过来留学,他很热情地为女孩和她的同学在军营里安排了住处。

对,就是那个被打死的司令。

我们立即开始联系两个孩子,当然是联系不上;通过驻在国政府、军方寻找,但是政府军当时还没打进军营呢,自然也没有孩子的消息。

于是使馆的办公室主任,一个三十多岁的二秘,独自一人开车去了军营,也就是当时的交战区。傍晚时分,他把两个孩子带回使馆了。

要记首功的其实是两个孩子自己。叛军发现他俩时也懵了,怎么军营里还有俩中国学生?士兵在逼问他俩的来历时,尽管他俩并不清楚外面的状况,但就是咬死不说是司令安排进来的。

俩孩子是真的聪明。要是搁在大三的我身上,没准还会炫耀我是司令请来的。那样的话,估计早就被杀红眼的士兵们突突了。

由于是中国人,由于当地传统上一直对华友好,叛军没下杀手,而是把他俩关了起来。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后来叛军竟然把他俩放出来了。

但是在政府军正在围剿叛军的时候,从军营里突然出来俩中国学生,设身处地想,其实也很吊诡。所以他俩很快又被政府军抓住,由于来不及处理,就送到附近的警察局去了。

他俩跟警察局说自己是中国留学生,要求联系中国大使馆。那个兵荒马乱的当口,警察们也不见得有心思帮他俩办事儿,但是,这里是我猜想的,可能有人提到,军营附近有个中国使馆的人,已经打听半天了。

就这样,两个孩子毫发无伤地来到了使馆。厨师给做了些好吃的,参赞和我在宿舍里请他俩吃饭压惊。男孩长得挺帅,话不多;女孩长得很美,喝了一些酒以后,哭了又笑,笑了又哭,一直到半夜十二点。

办公室主任回馆后,就直接回去休息了。我都没听他再说起过,他是怎么开着车穿过封锁线的,是怎么在军营附近的枪弹中一直转悠的,是怎么打听到孩子消息的。他肯定跟领导报告了,但没跟别人说过。说实话我也没把这事当成多大的事儿。当地是个温和的穆斯林国家,总体上并没有那么危险。

转眼十几年过去了。

今天看《万里归途》时,忽然想起这件事来。心中有种很重的压迫感。无论我把自己代入到当时的哪个角色——不管是两个学生自己,抑或是他们国内的父母,还是那个很负责任来报信的同学,以及那位办公室主任——都觉得心惊胆战。

因为,一旦出了一点岔子,总有人会留下永远的伤痛。

如今两个孩子都该为人父母了吧。不知道这段死里逃生的经历在他们那里是怎样一种回忆。

办公室主任似乎没有太大变化,从二秘变成了一秘,我很少再见到了。

那个国家现在发展得挺好,我很为她高兴。

所以回到这部电影上:好看不好看?真实不真实?

挺好看,比较真实,也不太真实。咱们国家外交的实力,同许多其他战线一样,核心是在组织力和动员力,而不是个人英雄主义。大规模撤侨,是一项筹划缜密的任务,容不得个人随性,也决不能把中国公民的性命押宝在轮盘赌上。能够完成这样不可能的任务,是多少个部门、多少次平凡甚至枯燥的开会、协调、请示、汇报、分工、补台……换来的。

但这并不意味外交人员的个人作用应当被忽略。有些情节我是知道有实例的,比方说因为拍视频被士兵拿枪指头;比如说跟边境口岸的官员软磨硬泡斗智斗勇。因为当那些规划不到的意外出现时,考验的就是外交人员的忠诚、使命、担当了。

就像那位办公室主任一样。

————————————————

我在看电影过程中,唯一的泪点,出现在章宁中枪时。

在这里呆久了,深深知道战友们的艰辛和不易,所以真的难以接受他们生命的逝去,即使是在电影里。

死一个人,就意味着一个破碎的家庭,一个不再完整的使馆集体,一些永难抚平的记忆。

实际中的外交人员,比电影里是要更严谨的,特别是在对待工作的态度上。至少,现实中的章宁,是不会吃完火锅就毫无防备走上一条战乱的大街的。

但是章宁,宗大伟,他们的相互调侃、拌嘴、保护、托付,确实能让我联想起那些外表没心没肺,骨子里却一腔热血的同事。甚至连成朗,我虽不敢评价演技如何,但他刚出场时脸上的茫然和无知无畏的笃定,真的好像每年新来的大学生们。

—————————————————

那天我看完电影后,一同进电梯的有一对情侣。

男孩问女孩对这部片子感觉怎么样。女孩说,唉呀我看了半个小时就不想再看了,谁知道还有两个多小时,影院里面闷死了。

我忽然就微笑了。我想起多年前待的那个国家,以闷热潮湿闻名。夏天把鸡蛋放在车顶盖上,五分钟就能煮熟;雨季里,宿舍里的抽湿机,每半天就能抽一桶水。经历四年这样的岁月后,我至今都觉得北京的气候挺好的。

所以这不就是对那个彩蛋绝好的call back吗?和平与幸福就像空气,拥有的人不会觉得珍贵;觉得珍贵则不再拥有。但是话说回来,他们对幸福熟视无睹的样子,不正就是万里归途真正的意义吗。

撤侨主题电影拍了很多部,这次从外交官的角度切入,别说还是很有新鲜感的。

几分钟的新闻剪辑交待完背景,开场的撤侨成功给人轻松的错觉。接着情节直转直下,一个炸弹炸开,快节奏剪辑、不安的配乐、残肢断臂,一下子就将观众带入了战场。

虽然不是动作片,但战场表现、枪炮音效丝毫不弱于战争大片。尤其是突然袭击的场面调度,生死一瞬,紧张逼命。这种恐怖绝望的氛围营造还要强于《战狼》《红海》等片。

张译呀,都不知道还有啥角色是你不能驾驭的。这部电影中,他是独一档的存在。从神情到动作,从眼神到台词,浑然天成。可以说,电影的情感抒发很大程度靠着张译的表演。

不过,与在张译演绎下快要溢出的主角,其他人物就显得边缘化了。可以说没有一个配角的人物刻画让我满意,唯一一个张子贤角色还太早下线了。还有凯子哥,他饰演的角色有不错的人设,但一个年轻的有明显角色弧光的官员,对于他来说还是太嫩了。

整部电影的问题就暴露出来了,除主角外,其他人物形象扁平化、脸谱化,王迅就是那个普遍的精明算计,殷桃就是那个普遍的坚强女性……毫无亮点。群像刻画又给了这部分人不少剧情,反而让这个问题更突出了。

电影后半段的节奏和剧情编排有点迷。在和大部队分头行动后电影的节奏就慢了下来,而且一慢到底。观众的情绪都被调动上来了,突然放缓,观感上弱化很多。

撤侨是主题,围绕这一点展开,重头戏应该放在大部队上,看我国外交官与群众如何凭借智慧勇敢,克服一个个困难,最后回家的故事。一开始拍的确实不错,颇有西天取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意味。但就是在和大部队分开后,剧情的重心就变了。从最初的家国情怀落脚在了张译的个人魅力,就像是靠着张译一个人的勇敢智慧拯救的大家,这种先大后小的编排,属实是迷惑。

再加上对反派的刻画也很肤浅,使之完全成为了张译的衬托。尤其是两次俄罗斯轮盘赌的情节设置。从剧作的角度,一前一后凸显人物的心理变化,更好地塑造形象,这没问题。然而这不是黑帮片或者西部片呀,用在这里就让人出戏。前半部分打8分甚至到8.5都是值得的,后半部分就不尽人意了。

总得来说,电影发挥的还可以,能够看出是用心在拍摄。作为主旋律在大家和小家找到一个平衡点,还凸显了国际主义精神,值得肯定。张译的演技+出色的画面,也值得一看,如果能再细细打磨剧情就更好了。

初评:7.9分


两位外国友人形象塑造得不错。

一位身材小小、勇气大大的司机,待人真诚,不屈不挠。和主角两人一齐出发,配上《星星点灯》的音乐,颇有浪漫主义气氛。

另一位外表凶悍、内心柔软的边境官,反差萌十足。有底线有原则,用生命捍卫了身为边境官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