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第一家银行、第一家证券交易所、第一家保险公司、第一家房地产公司是由宁波人发起的;中国的第一家日用化工厂、第一家机器染织企业、第一家灯泡制作厂、也是由宁波人发起而成立的。

还有太多、太多的中国第一也是由宁波人创造的,同时他们也正在创造着现代的中国第一:中国第一个世界船王 -- 董浩云、中国第一大手机制造商 -- 波导、中国第一家合作制银行 -- 鄞州农村合作银行、中国捐资助学第一人 -- 邵逸夫、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美国两院院士(美国历史上也仅有 23 位) -- 毛昭宪 ------

宁波人的这种 " 敢为天下先 " 的性格,与其所处的环境有着极大的关系,宁波城内,余姚江、奉化江交汇于甬江,俗称三江口。

此外,宁波背靠四明山,地处东海岸,一望无际的大海也极大地影响了宁波文化和人文内涵,使宁波的人文内涵更呈现出山水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特征,培育了宁波人开放、博纳、兼容的胸怀,更历练了 " 闯海 " " 弄潮 " " 敢为天下先 " 的精神。

宁波人敢说敢做,敢于吃螃蟹,敢为天下先,比如宁波商人朱葆三、虞洽卿在 1909 年集资创办的第一家新型航运公司 -- 宁绍商轮公司,创办之初,就与英商太古公司和法华合资的东方公司相抗衡。当时,以优惠的票价来争取旅客,在船上挂牌 " 立永洋五角 " ,致使太古轮乘客锐减。太古轮自恃资本雄厚,联合东方轮,把票价从一元降到三角,企图压垮宁绍轮,还以赠送毛巾、肥皂招揽乘客。

在宁绍轮亏损、困境日甚的情况下,宁波旅沪同乡会发动宁波同乡集资,组织 " 宁绍公司航业维持会 " ,补贴宁绍公司亏损,并相约不乘载外轮,最终还是战胜了英商的太古公司和法华合资的东方公司。

叶澄衷、严信厚、朱葆三等于 1897 年创办了我国的第一家银行 -- 中国通商银行; 1905 年朱葆三、严信厚等又创办了中国第一批保险公司之一的 " 华兴保险公司 " 1920 年,虞洽卿、盛丕华等创办了第一家由华人开设的证交所 " 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 "

其实,宁波人的冒险精神也是历史悠久,早在秦代以前,宁波己有近海岛屿上的渔贩盐商;唐宋时期,宁波的商船远航海外;北宋时期,开往南亚、中东、非洲以及日本、高丽的商船也大多从明州出发;南宋时期,明州是 " 市廛所会,万商之渊 "

虽然明朝厉行海禁,但宁波商人为了寻找商业资本的出路,还是铤而走险,进行着海上的走私贸易。

清康熙开放海禁,宁波商船则已驶往南洋群岛等地经商。

宁波商人在 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 40 年代前后两次较大规模的海外创业,其风险则更大。清末光绪年间,一批宁波人为生活所迫去海外谋生。所谓 " 三把刀子闯天下 " ,即理发刀、厨刀和裁缝刀。他们含辛茹苦,从下层劳动者做起,日积月累,把自己的事业一步步做大。

慈溪的吴锦堂 ( 后为关西财阀之称的巨商 ) 1882 年在上海一烛店当佣工, 1885 年东渡日本经商。

鄞县胡嘉烈 ( 后为新加坡巨商 ) 1924 年去新加坡谋生,也在一家商店当学徒。

20 世纪 40 年代前后,国内社会经济动荡不宁,宁波商人大批地从上海等地到香港、台湾地区闯荡。

那时的香港经济十分萧条,宁波商人凭借其在内地从事工商业的经验及所积累的资本,敢冒风险,奋力开拓,在竞争激烈的海外市场站稳脚跟。

在上海经商的王宽诚, 1947 年迁居香港,当时香港经济萧条衰落 , 不少人对香港前途没有信心,离港而去。而王宽成目光敏锐,果断地把资金投向房地产,并创办维大洋行等数十家企业,经营地产、建筑、船务、国际贸易等等 , 获得了成功。

包玉刚则是 1949 年赴香港,从事进出口贸易和国际航运业, 60 年代国际航运市场看好,各公司争着向日本造船界订船。

到了 70 年代,市场形势忽然逆转,许多船只租不出去,建造中的船只总吨位急剧下降,再也没有人向日本订船了。而包玉刚就在市场最不景气的 1971 年,敢冒风险,向日本公司订造了 6 艘船,总吨位达 150 万吨。这一举措,不仅赢得了日本造船界的尊重,而且随着国际航运市场的好转,包氏公司一帆风顺。到了 80 年代,跃居为世界七大船王之一。

我所拜访的客户,本来是以生产轴承为主业,三年之前才涉足 " 陌生 " 的钛材加工业,如今已经跃居华东地区前列。

在汽车业日渐萧条的今天,他们竟然又与美国人合资,生产汽车用轴承,而且专供奔驰、宝马。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可能会成为烈士,但更多的则成了英雄,正是这种 " 敢为天下先 " 的品性,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宁波人。

牛恒刚:2009年4月19日于宁波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