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同相进行 两个声部同方向运动
(2)平行进行 两个声部等距离同方向运动
(3)斜向进行 一个声部保持不动 另一个声部运动
(4)声部交错 两个声部局部互换上下位置
(5)声部超越 超过原结合声部的位置的运动
示例:简谱(注:第一行的1上带点,第二行的7下带点)
同向 5――― 6――― 5――― 1―――
1――― 4――― 7――― 1―――
平行(注:第一行12音上带点)
1――― 2――― 7――― 1―――
3――― 4――― 2――― 3―――
斜向(注:下面第一行最后两音的3 1上带点)
3――― 5――― 5――― 3――― 1―――
1――― 1――― 3――― 3――― 3―――
反向(注:下面第一行音上全带点 )
3――― 2――― 1――― 3――― 4―――
3――― 5――― 6――― 5――― 4―――
交错(注:第二小节声部交错,写到
五线谱
上一目了然)
6――― 3――― 6―――
1――― 5――― 4―――
超越(注:第二行的7下带点)
3――― 6――― 2―――
1――― 4――― 7―――
五线谱:
协和音程
(1)两个声部的结合以
协和音程
为主,充实的协和音程(三,六度)应用最广,限制最少。
(2)
不协和音程
的使用应避免尖锐的和暖昧的不协和音程(如大七,小二,增四,减五度)在显著节拍上的结合(碰撞)。
(3)斜向和反向进行有助于突出声部线条的独立性,也最具复调意味,是
复调音乐
声部运动的主要形式。
(4)平行和同向进行不易显现声部线条的独立性。完全协和音程的平行进行(平行八五度)和同向进行(同向到达的八五度)应尽可能避免。
(5)为了
旋律线
的流畅和音调分格的保持而短暂出现的声部交错是允许的,但不宜长时间地过多使用,以保持声部线条的清晰。
(6)声部超越会干扰旋律线的连贯,应尽量避免。
上述这些
基本原则
和禁忌与和声学中的相关内容是共通的,应通过实际的写作练习将这些理论
知识转化
为应用技能。
(1)暂时只用完全协和的(同度,纯八五度)及充实谐和的(大小三六度)
音程
,其余音程暂时不用。
(2)完全
协和音程
音响较空泛,不宜过多使用.要注意避免这类音程的平行进行和同向到达进行。
如下:(注:第一行3上带点)
平五 同八 同五
5――― 6――― 3――― 5―――
1――― 2――― 3――― 1―――
(1)三六度是主要应用的音程,但也不宜同类音程连续平行过多(如平行三六度),一般以连续三次为限.因为连续平行过多就会容易与
主调音乐
织体
混同,削若声部运动的独立性。
(2)注意两声部
音程
关系与声部进行,应尽可能顾及到音调的自然,流畅和
调式调性
因素的表达。
(3)声部交错和超越暂时不用,两声部
音区
的位置应适中,不要相距过宽。
下面是试列:
一(注:第二行是低音谱)
1― 1― 2― 1― 5- 4- 5- 3-
6- 3- 2- 3- 1- 2- 3- 6-
(三度)(六度)(八度)(六度)(五度)(三度)(三度)(五度)
二(注:第二行是低音谱,两行的2上都带点)
2- 4- 5- 6- 7- 6- 5- 4-
2- 6- 7- 4- 5- 6- 7- 2-
(八度)(六度)(六度)(三度)(三度)(八度)(六度)(三度)
(高音题)在声部下方用一音对一音配置对位声部
(1) 3- 1- 3- 2- 4- 3- 2- 1-
(2) 1- 7- 6- 5- 6- 5- 4- 3-
注:第二条的1上带点
(低音题)在声部上方用一音对一音配置对位声部
(1) 3- 2- 1- 2- 3- 2- 1- 7-
(2) 1- 5- 6- 5- 4- 3- 2- 1-
注:第一条7下代点.第二条56下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