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推荐
深沉的鸡蛋面  ·  MySQL count(1) ...·  8 月前    · 
无邪的丝瓜  ·  AbstractMethodError: ...·  1 年前    · 
含蓄的弓箭  ·  convert varchar to ...·  1 年前    · 
痴情的油条  ·  c# - Newtonsoft ...·  1 年前    · 

可以發現,同學對於「日本式人際關係」的理解仍有障礙,可能原因是,人生經驗不足或《日本人論》書中說明太過簡略,大多只條列式舉出某些作者的觀點,接著,在選擇其他書籍的階段也面臨同樣的困境。但在反省自我人際優勢與劣勢時,同學多能侃侃而談,願意自我暴露者還不少,只可惜,這些反省都沒有和書本的觀點對話, 多流於 喃喃自語的狀態。

人際關係的處理是人終其一生的功課,無論身處任何社會

亞太研究所 邱琡雯 二○○六年六月

一、日本式的人際關係:自我人際關係

心理學 家世良正利 的《日本人之心》認為日本人的性格特質是以自覺性和社會性兩大人性為前提, 說到日本人 的「老毛病」,當屬自覺性中的「無我性」及社會性中的「熟知性」。無我性是儒教家庭生活中維持權威與恭順關係的原理,是一種被動的、強迫的、應然的狀態,熟知性是民眾家庭生活中維持輕鬆自在及慣性關係之原理,以非選擇性的、封閉的人際關係為主。 可以說無我 性與熟知性兩者相互關聯,形成日本人的性格。

精神醫學家 木村敏的《 人與人之間:精神病理學的日本論 從精神病理學考察日本人的人際關係,他認為「我們日本人」這種說法表達了日本人的集體認同,是超越個人及血緣的一種認同。當自我與非自我相遇時,自我必須自覺,並承認非自我的那個部份。自我和非自我的接觸就是所謂的「人與人 之間」 。日本人罪的意識幾乎都是恥的意識,日本人恥的意識也幾乎都是罪的意識。

米山俊強調橫向人際關係心理,在《日本人的伙伴意識》中以「伙伴的社會結構圖」來說明,縱向軸的右方是血緣,左方是非血緣,橫向軸的上方是大的非限定集團,下方是小的限定集團。日本人所謂的伙伴常常是以家族為範式。如:職場中社長是我們的父親,有能力的董事相當於家裡的太太。

二、 人情社會:人際關係與自我觀的建構 中的人際關係

這本書是以中國文化作為探討,本書認為在中國文化裡,自我不是一個「個體」的自我,中國人的自我可稱為「關係性」自我。注重關係是中國人自我的顯著特徵,而中國人的人際關係又是和家庭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因而家庭就成為傳統中國社會裡最重要的運作單位。由於中國人深深依賴家庭,因此家庭中形成的理念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個體對自己和人際關係的理解,並成為其「自我」的一部分。在家庭以外的社會互動過程中,個體可能會以同樣的方式去處理人際交往的問題,因此中國的家庭關係是社會關係的參照架構,中國文化的建構是以家庭為本。

其中,人際關係的和諧是中國文化價值系統中的最高目標,人際關係層次的均衡可分為同時限內人際關係的和諧和超時限的社會秩序的和諧。前者表現為從「家」出發的家族成員的倫理關係,後者指人際關係的維持從現世人的向度延續到已過世的家族成員關係上,並進而擴展到其他超自然的神靈關係上。以家庭為本位的中國社會,家庭人際關係是中國文化價值系統的最重要方面。

由以上觀點得知,日本人與中國人對待自我的相似點,沒有強烈的自我意識,都是傾向要依附在家庭中所建立的觀念,以這種觀念去拓展人際關係。在日本和中國文化中,家庭就像是一個小型社會,在家庭學到的理念將會被拿出去使用在真實社會上,並建構出一套屬於自己的社會互動模式,進而處理人際關係中的問題。對日本和中國人來說,對於自我沒有很大的自主性,總是以家庭期待價值觀為主,太過依賴家庭中傳遞的訊息,沒有明確對自我做出規劃。所以在日本人與中國人的人際互動中,可以發現家庭教育跟自我認知的關係緊密,個人自我是依賴著家庭所發展出來的,在他們的觀念中,為人處事與家庭是緊緊結合在一起。

三、我的人際優勢與劣勢

從小到大我與同學都相處得不錯,我想是歸功於我的家庭教育,爸媽不會很嚴格限制我,有什麼事情都可與他們商量,他們也會提供意見,不過我本身太依賴家庭為主,總是以家庭中傳遞給我的訊息去面對人際關係,較沒有自我的觀點。在與同學互動中,也總是會依自己所認同的觀念去與人交往,常常會忘了考慮對方的立場,自以為是地在內心認定某人是不對的,我便會開始看某人不順眼,但不會明確說出來。有時覺得這樣是不對的,應該把 事情說給對方 聽,但就是開不了口,我想這就是我的矛盾點。

我的家庭教育讓我從小到大,處於保持樂觀的態度去面對每一件事,相對地跟 同學間的相處 也就不會常吵架,由於我看待每件事情都以樂觀角度為出發點,導致我周圍的人也感染我的氣息。在人際互動上,也許是我對事物的看法,導致同學都很喜歡我這種個性,所以在互動過程中,比較不會遇到什麼問題。也許自我性也沒有很強,所以人際交往中,不會參與太多自己的意見和想法,跟同學合作起來比較沒有衝突。而家庭教育中,爸媽教導是採取隨和不計較的方式對待別人,所以在跟同學或朋友相處時,會秉持這種觀點來對待周圍的人,不會過於計較或是盤算他人心思,相對地會吸引同樣的同好一起做朋友,在我交過的朋友中,每一個都是很善良且熱心的人,所以我在人際關係上是比較沒有 煩惱, 這就是我屬於較優勢的地方。

我想日本人的「熟知性」就是蠻符合我的個性,我只會對我較熟悉的人展現出我真性情的一面,甚至習慣在家裡維持我的生活作息,較少往外面發展我的人際關係,這樣會導致我的人際關係趨於封閉,生活圈也逐漸變小,再加上太過依賴家庭的呵護,使我的思維都會圍繞在熟知的知識,而不會主動去搜尋新的資訊。自我性也很弱勢,對自己的未來沒有確立明確的目標,不會對自己所要的積極爭取,只能跟隨大部份人建議的腳步,去尋找一個穩定的要求,人際互動上也會盡量隱忍對方的缺失,不會明確指出錯誤,這就是我屬於較劣勢的地方。

四、參考文獻

李晶( 2002 人情社會:人際關係與自我觀的建構 美國:八方文化企業公司。

傳管 三 梁心怡

一、日本式的人際關係:自我

精神分析學者小此 木啟吾 在《精神準備期人類的時代》一書說出日本人獨有的母性原理「原諒他人的罪,也被原諒」。日本人認為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人或壞人,而是隨其狀況判別是非善惡,透過以 心傳心 的日本式溝通,自然觀察對方的態度,無意中期待的是平等的人際互動,他們以別人的快樂為優先考量,自己隱忍痛苦,而這樣的行徑也被視為體貼的、無私的、寬容的,是日本人 所說的完人 。這種無私無我、犧牲奉獻的精神,以及執著於理想生命情境的追求,也正是人文精神的最佳表現。

心理學 家世良正利 在《日本人之心》認為日本人的性格特質是以自覺性和社會性兩大性為前提, 說到日本人 的老毛病,當屬自覺性中的「無我性」及社會性中的「熟知性」。無我性是儒教家庭生活中維持權威與恭順關係的原理,是一種被動的、強迫的、應然的狀態。熟知性是民眾家庭生活中維持輕鬆自在籍貫性關係之原理,以非選擇性、封閉的人際關係為主。

教育 學者稻富榮 次郎在《日本人與日本文化》中說強調,日本人雖然沒有西方人那種自我積極性,但日本式的自我卻轉換成無我、大我的目標來發揮。日本人的自我意識是「無自我性」。

另外,從語言社會心理學家 芳賀綏的 《日本人的表現心理》可以看到日本人的判斷或行動規範完全地以他人為重。在日本,自我抑制是一種美德,不希望別人捲入自己煩心的事,所以日本人 取笑在臉上、 哭在心理 的行為模式,看似體諒安慰他人,其實也是明哲保身。

二、《人際和諧與衝突 --- 本土化的理論與研究》中的人際關係

文化傳統中,縱向上下關係的人際倫理或角色規範強調以「尊 」的人際關係互動法則獲致人際和諧,而此和諧以呼應著以強調統一性、 外致性 、功利性的「統治性和諧」為主。另外,橫向的人際關係指的是關係的親疏遠近,依「 差序格局 」而言,血緣的親 疏差序 決定的人際 間的差序 倫理;一般而言,如親子、手足或夫妻等家人關係是最親近的情感關係,朋友、工作夥伴、或相識之鄰人等則較疏遠之,因而彼此對待方式或互動法則亦有所不同,當然,所獲致的和諧特性亦將有所不同。

中國人在面對強而有力的對手 如:權威、名份、規範等 ,較易採取忍讓的方式,如:子女對父母、妻子對丈夫、下屬對上司、學生對老師、弱者對強者等。此時,忍讓與「屈就」、「順從」、「乖順」、「聽話」等同義。若在同輩間或對勢均力敵的對手採取忍讓的方式,則多稱為「禮讓」、「謙讓」、「退讓」。若是上者 對下者或 搶者對弱者採取忍讓的方式,則多稱為「容忍」、「寬容」、「包容」。

從中國人和日本人自我對外的人際觀點來看,可以發現日本人是以他人為重,不管這個他人是誰,都是把自己的情感往肚裡 ,發揮大愛精神,就算是上司對下屬也是較為開放的,用以 心傳心 的方式取得協同;而中國人是有目標性的,甚至 可以說是有 目的性的,只針對自己想忍讓或不得不忍讓的對象抑制自己的情緒。日本人在發生衝突時會想顧全大局,犧牲自己的利益,而中國人在這方面就會想 凡是均有利弊 得失,所以要用「計算之心」,權衡利害得失後,試圖在利中取大,害中取小,堅持自己的意見畢竟這是「利」之所在。但無論作出什麼樣的行為,追求和諧都是兩者的終極目標。

三、我的人際關係優勢與劣勢

在我的人際關係處理中,是屬於比較壓抑的忍讓方式,外人眼中應該算是一個好好小姐,意見很少。我在任何人面前都是以大家的利益為主,希望大家在相處的過程中都能開心,所以即使是遇到不平的事情,或是對自己利益有所損傷的事情,為了顧全大局或不忍心拒絕他人,總是先犧牲自己的部分,在外人眼中我是很好相處的人,團結、好說話也很容易融入團體。

也由於這樣的個性造就我親和力十足,朋友間發生很多事情都願意找我商量,只要跟我相處過幾乎都樂意與我做朋友,或許是跟我相處比較沒有壓力吧!但其實這樣的個性雖然做人很圓融,仍存在 在著 內在的矛盾。

其實在不同社會關係各有著不同的互動法則和規範,依親密程度不同的人際關係,大家從事不同社會性交易活動或資源分配會使用不同的互動法則,但我總是以同一套處理方式來與大家相處,才導致造成內心的矛盾。忍讓可以化解衝突,但壓抑也造成身心上的困擾,一般而言適度的忍讓並不會造成我多大的困擾,但對方若無視於忍讓存在而自以為是,甚至越來越跋扈囂張就會形成君子越讓, 小人越欺的 局面,感覺到人善被 人欺。

古話有 :吃虧就是佔便宜,犧牲受苦的人在道德上佔有聲望, 雖輸了 實質上的利益,卻可被視為好人而造就好的聲望,我抱持這樣的心態,但久了總是會覺得不受尊重,十分委屈,總 想說要不切實際 的聲望做什麼呢?好的聲望對我有什麼幫助?只是讓我背負更大的責任,忍讓更多事情,外界給我這樣的標籤,為了符合大家的期望我不得不繼續喪失自我,給自己更大的壓力。

我這樣的個性有利也有弊,要學習如何溝通,在忍讓和協調之間取一個平衡,造成雙贏的局面是我當下最需學習的事。

四、參考文獻

黃麗莉 (1999) 《人際和諧與衝突 --- 本土化的理論與研究》台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應社 三 薛文佳

一、日本式人際關係-集團

社會心理學家濱口惠俊以「 間人 」這個概念取代集團與個人的概念,他在《「日本味」的在發現》一書中說西方人是以 人為中心的人間觀,日本人則是「人際關係中內化」的個人,也就是「 間人 」。 間人主要 有三個基本屬性:相互依存主義、相互信賴主義、人際關係的本質論。第一、「人是互相的」。第二、由相互依賴感支撐,產生觸碰彼此私生活的推心置腹之交。第三、人際關係的根本價值在於相互連帶感的持續。 間人要 做的是如何維持人際關係,就某種意義來說,這種關係的維持帶有神聖性以及非常強烈的價值意識。

在濱口惠俊與公文 俊平合編 日本的集團主義:探索其真正的價值 一書中主張「所謂日本的《集團主義》是一種態度,也就是各成員在工作上可以超越職分、相互協助,不僅能達成組織的目標,也可以滿足自我生活的需求,更能確保集團福祉」。在集團層次上,行動者的主體性稱為「連帶的自律性」,日本人多有這種特質,也就是以「參與主體」為人際關係中的典範。

社會學者川本彰在 日本人與集團主義:土地與血 一書中,則論述了日本人集團主義的性格。他認為日本傳統文化孕育出來的集團主意不是全體主義,也沒有否定個人的自立,日本文化乃集團與個人相互包容、相互補強。

二、《人際溝通》中的人際關係

台灣人的人際關係,通常建立於團體 之間, 有彼此相屬的認同感。當團體成員促膝談心時,每個人的心防會逐漸消失,團體領導人(催化員)就容易培養一種令人心裡安全的有利氣氛。在這種心理上感到安全的氣氛中,個人對自身以及周圍的成員,很容易真情流露,並抒發其反應。自由地抒發真摯的情感時,團體成員之間的信任會因此快速增加。個人對自我,包括體格、容貌、氣質、性向、智力、興趣和個性等,便容易開始自我接納。

防衛機能與壓力減少後,團體成員彼此信賴並相互學習。隨著心防的減退,個人對本身的行為與態度,甚至對人處世的方法與作風會開始改變,不再感到恐懼。由於團體成員彼此之間的溝通與相互回應逐漸熱絡頻繁,他們更能了解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印象,同時也可察覺到與別人交往時所產生的影響。團體成員可以自由表達與彼此的溝通獲得改善後,創新的思想與觀念便可 至而來。此時革新與創意不再構成威脅,反而變成大家追求的願望。

參與團體的時候,會經歷的四個發展階段。第一、 人為中心的競爭階段:團體成員企圖塑造團體的領導中心,以為彼此等承擔責任。第二、挫折與衝突階段:團體領導者表現不如預期時,其成員難免挫折、並多所怪罪,團體的內在衝突常因此而起。第三、團體和諧階段:此一階段團體凝聚力產生了。成員是支持團體的,但常會避免或掩飾衝突,且不是很具有生產性。他們會克制負面的反應,並壓抑個人的需求,以滿足團體的需求。第四、團體為中心的生產階段:團體成員能勇敢面對衝突,承擔責任,並學習去解決團體的問題,且培養成員間生產性的工作關係,一切以團體為重。

我覺得日本人的集團式人際關係,和在團體中肯定自我、追求認同感是一樣的。可能是東方人的群體性格,認為沒有找到自己可歸屬的團體,就會被冠以負面的稱號,像是獨行俠、孤僻等。被認為是個性有所缺陷,才會不被任何團體接納,因此開始在團體中尋找自我與認同感。

但是日本的集團式人際關係,是以集團為主軸,個人認同感和價值為輔;而台灣團體中的人際關係,則是以個人價值和利益為主,輔以團體的利益。相較來說,集團式人際關係是團結一致的,遇到問題時會以集團利益為前提,做出有利集團的決定;台灣的團體趨向於以個人利益為前提,團體擺在後面,遇到衝突時會割捨團體的利益,選擇對個人有好處的選項。

三、我的人際優勢與劣勢

以團體的結構來看,我高中時期是屬於獨行俠,大多是自己處理自己的事,除非有必要不會特別去麻煩別人。那時覺得這樣沒什麼不好,可是久而久之發現,班上的同學都是一群 一群 的,當遇到團體活動或報告時,找不到人跟自己一組,所以慢慢的加入其中與自己個性較接近的團體。

當還是一個人時,會聽到班上同學對自己的閒言閒語,通常都是些不好聽或莫須有的罪名,但加入了群體,幫自己說話的人多了,班上對我的誤解也慢慢澄清。現在想想這應該是群體的力量,別人 瞭解妳時,通常會以偏蓋全或道聽塗說,以自己看的印象做為這個人的人格特質,不幸的是我被別人冠以不好的印象。團體則會有機會深入了解某一個人,從而認同並幫助其他同學了解,誤會也就會迎刃而解。但在團體中,要處處想到別人、顧及別人的感覺,或是會開始在意團體成員對自己的看法,因此不能像 個人的時候憑自己的喜好做事。

以團體形成的四個步驟來說,我參與的團體都只有達到第三 步驟,成員支持團體的,但常會避免或掩飾衝突,且不是很具有生產性。他們會克制負面的反應,並壓抑個人的需求,以滿足團體的需求。而第四步驟趨向於解決 團體間的問題 ,但團體中的問題常涉及到成員彼此的感觀,有些人有接受別人批評的雅量,有些人則無法接受。在無法預料其他成員對批評的接受度時,彼此之間會害怕破壞現存的友誼,因此把問題放在心中無法解決。且就像日本的集團式人際關係一樣,團體沒有否定個人的獨立價值,但會加強 成員間的相互 包容與相互補強。

我的人際優勢是有接受批評的雅量,但同時也害怕遇到什麼都 不說的人 ,因為自己看不到自己的缺點,常需要朋友的提醒或反應,假如大家都把對彼此的不滿放在心中,會同時傷害到自己與別人。在你覺得受不了某人時,某人又 自知,常常會惡性循環,導致彼此心結 越結越 深。劣勢則是,沒有勇氣對所有團體成員說出自己心裡對他們的真實想法,大都會避重就輕,無法面對說清楚後的關係,明知對方無法接受批評時更是如此。

這種處理事情的方式,就像人際溝通一書中所說,表面上看來是在追求和平,但實際上是不想讓自己和他人的關係僵化,這種逃避的方式,就像是為了個人的利益,而放棄改善團體之間的問題。

四、參考文獻

何華國( 2004 )《人際溝通(出版二刷)》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傳管 三簡美鈺

一、日本式的人際關係:自我

《日本人論》一書中大部分都說明,日本人追求流行且容易受到他人意見左右的「無自我主張性」,而書中一開始也提到日本人兩項人格特質之一,大多數的日本人比較沒有自我,不太會去自我主張,偏向採取以他人為重的態度,不願屈服妥協的人在日本當中反而 少數。以下列出《日本人論》一書中談論到有關日本人自我意識的三本書及作者的論點:

稻富榮 次郎在《日本人與日本文化》中提到:日本人的自我意識是「無自我性」的,從日本人喜歡追逐新奇,炫耀自我,容易受世俗及流行的支配,以及日語的主詞常常省略, 敬語的 運用頻繁中可以看出。

世良正 利在《日本人之心》中提到日本人性格特質中是以自覺性中的「無我性」及社會性中的「熟知性」為前提。「無我性」 是儒較家庭 生活中維持權威與恭順關係的原理,是一種被動的、強迫的、應然的狀態;「熟知性」是民眾家庭生活中維持輕鬆自在及慣性關係之原理,以非選擇性的、封閉的人際關係為主。所以可說「無我性」與「熟知性」是兩者相互關聯,而形成了日本人的性格。

枯木陶在《科學技術與日本人》中提到日本人重視「人格主義」,也就是「無論做什麼事,真正的專家必須是人格上沒有瑕疵的人。」人格主義的缺點是認定犧牲自我是一種美德。日本人很在意別人的評價,而不願自我主張,凡事都容易受到外貌或別人的意見左右。日本人認為依自己的價值標準是自律之恥,想像他人的價值標準是他律之恥,重視外貌 可以說是他 律之恥。

二、《人際溝通》中的人際關係

以下先說明何華國對自我人際關係的主張,他透過 了周哈利 窗、溝通調理與自我表露( self-disclosure )三者的交互作用來說明個人內在與人際事務的依存關係,因此可以更有機會認識人際關係中的人我知覺的可能性與有限性。

1、 周哈利 窗:在人際關係中,自我與他人的知覺,有共知及不為人知的部份,甚至連本身或他人皆一無所知的情況。這些現象可以透過 周哈利窗來 了解。

Luft Harry Ingham 所創

2、 溝通調理:此指對溝通的溝通( communication about communication )。代表個人在溝通前,對本身在溝通上的心路歷程之檢視和規劃,能有助於自我與他人的瞭解。

3、 自我表露( self-disclosure ):成為充份功能最重要的作法是開放( openness ),不只是對新經驗與新想法開放,也對於自我中的新感受的開放。自我表露是要讓真實性進入我們的社會關係的一種努力。自我表露可以引發別人的同理心,但是自我表露是有風險的;如何避免交淺言深, 說得過多 或過早,自我表露適當性的拿捏是很重要的。而自我表露的運用需要提升自我覺察的水準(如對自我動機、觀念、感受的強度等),同時他也需要溝通者雙方有高度的信賴。

何華國在《人際溝通》中認為想要提升自我人際關係的效能,需明白「對自我與他人知覺」的重要性,意即要多了解自我與他人的想法,這點有別於《日本人論》中提到的日本人際關係,雖然日本人也會去了解他人的想法,但是他們不太重視自我,反而偏重採取他人的想法,終日追逐、在意於他人的想法和評價,卻不願或忽略傾聽自己心中真正自我所主張的,如此便容易受他人支配或左右,而日漸迷失自我,我想就是因為如此,所以日本人才會 如稻富 榮次郎在《日本人與日本文化》 所說的喜歡 追逐新奇,炫耀自我,容易受世俗及流行支配。

而何華國認為成功的互動與溝通需要對自我與他人有適度及正確的認知,要避免如同日本人對自我的無主張性以及過於在意別人的想法與評價的態度,所以必須能夠適度及正確的去認知自我以及他人的想法,以提升自己的人際關係,何華國認為經由與他人的溝通,我們能形成對自我( self )的看法,另外,他還強調必須喜歡和瞭解自己才能更進一步去喜歡和瞭解他人。

三、我的人際優勢與劣勢

國中時有兩個在我心中最要好、最信任的朋友,每天一起玩、一起鬧。記得最快樂的是國二露營時,因為討厭一個心機重的人,三個人一起自創指桑罵槐的小隊呼。 入寢時 ,違反規定溜出帳棚、一起睡在帳棚邊聊天,那時是我這輩子最快樂的時光。

,在補習班認識一個很要好的女生,好到甚至把她當親姊姊,排在兩位好友之前,但我錯了,輕信他人,自我表露的結果,第一次嘗到什麼叫背叛,是因為她,一輩子都不會忘記,那天發生的事情,幾乎讓我面臨崩潰。

高中,個性全然轉變,上學第一天,我很害怕,甚至忘記如何去認識朋友,我幾乎快完全封閉自己。那時常板著臉、冷漠孤僻的我,什麼活動、遊戲都不願意參加,所以班上的男生常拿我當笑柄,取笑長相、處處捉弄,我越來越自卑,而伴隨我高中生活的常是晚上獨自 個人偷偷流淚,曾經一度想要自殺,拜那背叛者所賜,我高中過的是煉獄般的生活。

大學,新環境,想用全新的自己過全新的生活,想找回以前快樂的我,在學姊的介紹下進入手語社,參加很多活動、比賽,認識很多好朋友,慢慢的我有了改變,願意站在台上,我已經成功跨出了第一步。但某些時候面對特定的人事物,冷漠孤僻與開朗活潑的性格替換交錯,讓我覺得好累。

朋友都說第一眼看到我,覺得我是一個很難接近的人,這也是我人際關係不佳的原因之 。冷漠孤僻是對過去的陰霾無法釋懷,那是忘不了的夢 ,每當面對新環境、面對男生、面對必須防衛的人時,因為害怕,所以板著臉、語氣冷淡,我要讓人知道,我不是一個好惹的對象。可是我還是很需要朋友,我害怕 個人,我害怕孤獨,但心中又對人存著不信任,我總是這樣 矛盾著 ,偶爾的開朗活潑只是為了能融入群體,不因冷漠、不合群而遭到排擠所戴上的面具,我還是無法找回全部的自我。

我明白是自己太過在意別人的如何看待自己,一再替別人設想,反而使自己一再的迷失自我,但我無法不在意,還是不由自主的去在意,有朋友說我根本就只是為別人而活,從來沒有善待自己、為自己好好的做過一件事情。

我反問自己是因為想得或能得到什麼?也許我想證明自己是一個善良、真心對待人的好人,當聽到朋友說:「瓊 人真好。」時,我心理很高興,因為有人認同我、肯定了我的存在。但是,為什麼要證明?我是心甘情願真心為人所設想的,那要證明什麼?也許是害怕被討厭、被指點、被忽略、被放棄,因為連自己都不願意認同自己,連自己都不愛自己,所以我極力需要別人證明自己的存在。

因為自卑、沒自信、在意別人的眼光,我經常迷失了自我,而受到他人評價的影響,如何找回?從高中到現在,看到自己有所成長,現在我比過去還要樂觀、自信,至少知道我過去的朋友是這麼認為的,但是現在的朋友還是覺得我不夠自信、樂觀、覺得我還放不開,這是我人際關係中最缺乏的,我自己知道,但是走到了這個地步我卻遇到了瓶頸,我試圖讓自己再多跨出去一點,可是這需要的是比以往更大的勇氣和自信,現在我依然在原地徘徊,也許我還需要一段時間的努力,來找回尚在迷失中的自我。

四、參考文獻

何華國( 2005 )《人際溝通(二版一刷)》台北:五南圖書出版。

應社 四 張瓊

一、日本式的人際關係:自我

日本從戰敗陰影中翻身,日本國民也開始產生大國意識。探索日本國民的心理狀況時,人際關係的相關論述備受矚目,因為它是社會結構中最重要的一環。換言之,讓國民團結一致,組成國家集團的諸多條件中,人際關係成為重要的考量因素。我從人際關係中的「自我」來探討,因為我們的自我,是我們由他人對我們的反應的知覺所發展出來的,所以我認為要有好的人際關係,必須要了解自我。

南博《日本的自我》 中整理出日本人精神結構的基本特質。在〈序文〉中

談到日本人的行為動機,是指日本人在心理上具有一定方向與基礎的特質,那是日本人人格中共通的自我結構。他進一部說明不確定的定義:「很早以前我就認為日本人自我結構中,最明顯的特質之一是缺乏主體性的『自我不確定感』。這種不確定感會表現出膽小、內向、在意他人、放棄等消極的行為,但也有替別人著想、溫柔等積極的層面,為了克服不確定感,日本人會出現狂熱心、研究心、向上心、 圓融性等 令人樂於接受的行為」。

另外,土 居健郎 《表與裡》一書中,認為「應酬話是社會化的產物,真心話才是自我意識的表現,但日本人不善於自我表達,比較熱中含義,因此產生 稟議制 。」南博與土 居健郎皆 以歷史心理學思考日本人的自我結構,並探討日本人自我的缺點。

二、《人際溝通》中的人際關係:

《人際溝通》這本書中,提到「在人際迎拒關係中,我們若以深受歡迎者與孤立者,這兩種極端的人物特質加以比較,則深受歡迎的人通常是具有吸引力的人,其可能出現的特質是身體具吸引力、慷慨、熱心、慈愛、適應良好、善於社交,成熟、穩定等。而孤立者多是缺乏吸引力的人,彼等常見的特質是自我中心、自大、驕傲、獨斷、可憎、強求、雙面人、無誠意等。」這句話可以和南博的論點對照。由這句話,我們可以推測,大部分的日本人都很孤立,因為南博認為日本人很膽小又內向,而很膽小又內向人是很少會去交友或者跟團體互動;但有的時候,這些膽小又內向的人又很受歡迎,因為有時替別人著想,讓人注意到他們的存在,便開始有了人際互動。日本人是主張「無我」,所以他們的說話方式不以「我」作為開頭,因為他們認為以自我為中心的人太自大了,這和我們中國人的傳統說話方式不同,因此我們幾乎無法適應此說話方式,也無法理解此觀念,我想,這應該是民族觀念的不同造成的。

另外,本書還提到「自我表露的作用即在剝開自我外層的部份,穿透層層的自我,已顯現於 自我更私密 的層次。所謂自我表露(也可稱自我表白)乃是要讓真實性進入吾人之社會關係的一種努力。事實上,有些自我表露或許會引發別人的同理心,但某些自我表露也可能令人退避三或產生負面印象。自我表露的運用需要提升自我察覺的水準(如對自我動機、觀念、感受的強度等),同時它也需要溝通者雙方有高度的信賴。」這句話可以和土 居健郎 的論點對照。土居健郎認為日本人不善於自我表達,但好的人際關係就必須自我表露,沒有自我表露,別人會不知道你在想什麼,就不知道要跟你聊什麼來和你互動,因此你的人際關係就會不好。不過,自我表露還是需要溝通者雙方有高度的信賴下才能成立,假如有一人不值得信賴,你又告訴他許多你個人私密的事情,他就會出賣你,使你遭受到嚴重的打擊。因此選擇溝通者要小謹慎才行。

三、我的人際優勢與劣勢:

我認為我的人際優勢有:親和力、慷慨、熱心、有愛心 等。因為當我見到新認識的人時,我都會微笑,讓他知道我是出於善意的希望能與他做朋友,且效果還不錯,因此我交了許多朋友,所以我想我的親和力是夠的。而我對待好朋友時,我會很慷慨,例如好朋友生日時,我一定會送他所喜歡的禮物,但我並不要求他以同樣方式回報,我只希望他們能把我當成是一輩子的好朋友,真心待我如我真心待他一樣就夠了,因此我共有五位好朋友。我又很熱心,假如朋友們有需要我幫忙時,我一定會不辭辛勞的幫忙,當然我不會去做壞事,且會幫他們把事情處理得很好,不過我不是濫好人,在我能力範圍內我一定會幫忙的。我也很有愛心,最近幾年,我都會定期去捐血,目前我已有十次以上的捐血紀錄,以後當然還會持續下去;而我在近幾年的暑假,我也會去醫院做志工,因為我希望將來能當社工人員,所以要 先從志工 做起。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人際劣勢,當然我也不例外。我認為我的人際劣勢是:不善於自我表達。我在有我認為不適當或不合理的事情發生時,我會先給當事人建議,假如當事人不接受,我還是會繼續建議下去,不過通常最後我和當事人會吵架。我曾經有這種經驗:當年因為在聯考 不好,所以我到補習班補習並住宿,那時室友有一人因為有東西沒有處理掉,且是放在公共空間,我建議他把東西處理掉,他沒接受我的建議,而我為了我和其他人的方便,所以我幫他處理到了。結果他不但沒跟我道謝,反而一直持續把東西放在那裡讓我處裡,我還是有幫他處理掉,其他室友都看不下去了,都勸我別理他。最後這件事因為持續了三個月,他都沒改進,我受不了,再去跟他說,結果我和他就吵架了。我就是不善於溝通,才會使事情鬧大,造成我和當事人的關係鬧僵,雖然這不是我所希望發生的,但還是造成了我和他心中的一個污點。所以我希望能改過這個缺點,讓我的人際關係能更好。

四、参考文獻:

何華國( 2005 )《人際溝通(二版一刷)》台北:五南文化事業

應社 曾雅佑

日本式的人際關係:親子

精神醫學家土 居健郎 在《「依依愛戀」的結構》裡討論日本人人際關系的心理態度, 土居把渴望 依戀於他人的欲求稱為「依依愛戀」,特別是子女對母親的依賴很深,即使長大成人後,母子在心理上仍是難捨難分,這是日本人特有的現象,土居認為沒有依依愛戀就沒有所謂的母子關係,依依愛戀本身在心理上就否定母子分離的可能。該理論主張小孩成長過程中依依愛戀存在之必要,而大人在新的人際關係成立之初也需要這種感覺。

在河合 雄《母性社會日本的病理》書裡他認為母性原理有所謂「包容的」功能,承認並包容所有事物都有絕對的平等性,而且以母子一體為基本原理。母性原理在肯定方面是生育的機能,在否定方面則有忍耐、撒嬌、犧牲至死等特質。相反的, 父性原理 是「切斷的」機能,把一切都區分成主體客體、善惡、上下,例如,將小孩以能力和個性做分類。而國外的思想和藝術 通過太母的 子宮而日本化, 太母的 絕對平等觀強化了「永遠的少年」這種原型傾向,日本人一般都無視於能力差異,相信人有無限的可能得以攀升,以母性的原理為基礎,成為一個停留在「永遠的少年」階段的社會。

精神分析學者佐佐木孝次在《母親與日本人》中探討小孩和母親的關係為何比父親緊密,對小孩而言,母親是一個容許的存在,也就是說,小孩是一個人會去容許人類自然傾向的存在。母親總有一天會消失,但對日本人而言,當母親消失,很少人會想到父親,無論經過 多久, 腦海中還是會浮現母親的模糊意象。母親是日本人心目中最重要的存在,孩子與母親之間的連帶感正是日本人彼此之間連帶感的基礎。

二、《中國人的養育觀-付出與期待》中的人際關係

本書第一章節名,叫「拒絕長大的龍族」,裡面的小標題「未結婚的就是孩子,與父母同住理所當然」在中國社會習慣中,即使長大成人但只要未婚的子女的確都被當作孩子看,本質上也都 依附著 家庭,另一個小標題「只要親情不必獨立,父母永遠是靠山」許多人在經歷學業、感情、事業的挫敗後又回到父母身邊,接受父母的撫養照顧,在中國人的養育觀對於子女的照顧是全心全意、無微不至,在這方面上跟日本是很相近的,在河合 雄《母性社會日本的病理》一書裡曾提過, 太母的 絕對平等觀強化了「永遠的少年」這種原型傾向,日本人一般都無視於能力差異,相信人有無限的可能得以攀升,以母性的原理為基礎,成為一個停留在「永遠的少年」階段的社會,因為這種將子女永遠當成孩子的照料方式常養成孩子們過度的依賴,像是不結婚住在家中或是 但遇到挫折就躲回家這種情況在日本也很常見,在東方世界中國、日本、韓國等國家,其實養育子女的模式雖不完全相同也相差不遠,所以孩子們都很依賴父母與家,在子女的觀念裡就算大了,也很難接受無故要與家庭分離的觀點,除非是進入了家庭也就是結婚,才有可能脫離原有的家庭,這點也呼應了土居認為依依愛戀本身在心理上就否定母子分離的可能。許多抱著 婚主義的人,就這樣一輩子都住在家裡。

本書還有一種養育觀念「 省吃檢用 給子女用最好的,咬緊牙關只要孩子比我強」,父母犧牲自己成就孩子,這在中國並不是稀奇的事,至今也是有許多人為了給孩子完整的家,就算婚姻不美滿還是為了維持家的完整而犧牲個人自由,這點跟日本母親願為孩子犧牲的精神相像,呼應了日本母性中忍耐、撒嬌、犧牲至死等特質。在父親的犧牲方面,本書中提及最常見的是日本父親為了昂貴的補習教育費奔波,為激發孩子的學習能力,就算補習費高達五十萬,午餐吃麵包也甘願。

除了相像的方面 以外, 中國跟日本有些地方很不相同,日本父母親對孩子的重要性有較大的差異,對中國子女來說父母同要重要,也許會因為母親的照顧時間較長而偏向依賴母親,但不會 偏頗,佐 木孝次在《母親與日本人》中探討母親總有一天會消失,但對日本人而言,當母親消失,很少人會想到父親。不可否認母愛的力量的確很強大,但在中國社會中,父親扮演的角色重要性並不低於母親,本書就特別提及 一個爸 媽離婚的小孩,在他眼裡,父親是他敬愛、仰靠的支柱。

我的人際優勢與劣勢

家庭是人最初成長的環境,影響人最深的多半是父母親,親子關係也是人際關係的一種, 關個人人格的養成,在日本的親子關係 中某點感覺 特別奇怪,就是青少年對母親的依戀,在我的生長過程中的確很依賴家庭、也很依賴父母,但從不曾特別依賴母親,小此 木啟吾 在《精神準備期人類的時代》一書中,從精神分析的觀點探討日本青少年對母性的依戀,其實日本人內心深藏了社會意識表層中被否定的「母性」,這個母性支撐日本社會繼續運作。我發現母親在日本人心中是最重要的存在,但這點卻又跟日本的男性主義為中心大大衝突,我一直想為這個矛盾點 找解答 ,不免想提出疑問,強調母性的重要是否跟作者的性別有關?成長過程在親子關係上我會比較依賴父親,父親疼女兒、母親疼兒子好像是這社會普遍的見解,雖然依賴父親,但言行與思想都會向與我性別相同的母親學習,所以母親對我而言是很重要的存在,母親並未用忍耐、撒嬌、犧牲至死等特質教育我,相反的,她甚至比父親果決,因為她不希望父親因為疼愛寵壞了我,父親也從未以「切斷的」機能,以能力和個性對我做分類。這樣反向的家庭角色讓我在親子關係中可以自由表達我的意見,面對父母錯誤的決定我會據理力爭,不會因為是父母而妥協,也許旁人看來覺得這樣不孝順,但我不說,父母永遠不知道我在想什麼,而且,是對的為何不說出來?我不曾因親子關係負荷過壓力,也許這樣的關係讓我有勇於表達自我的優勢,養成有道理就可以說服我的個性,而且也較為理性。

坦白說我也是個拒絕長大的龍族,雖然已經成年了,但在家人面前、在行為上還是沒有長大,我不否認這樣會養成我的依賴性,但我認為這並不會影響到我學習獨立, 個人住在外地唸書依然會使我成長,更會讓我體會父母養育的苦心,未婚前跟父母同住也是我一直以來的打算,我覺得那是因為我想把握相處的每一刻,相處越久我在他們身上學到越多,父母對祖父母的照料讓我學習到真正的孝順是什麼,這也是一種孝道的傳承,這種依賴並不會造成我的劣勢。反而明瞭有時間能待在家陪父母,對他們來說就是最快樂的事。而依依愛戀這種特質,看那麼多人一天到晚找父母抱怨,還有許多做父母的到踏進棺材的前一刻仍想著子女的未來,我想這種親 子間的依戀 不管多久都無法消失吧!

邱淑雯 (2005) 性別與移動:日本與台灣的亞洲新娘 ( 增訂一版 ) 台北:巨流出版社

謝麗玉 (1993) 《中國人的養育觀-付出與期待》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應社 三 皇 甫瑋芸

一、日本式的人際關係:自我

《日本人論》一書中,筆者先注意到的是「自我」的部份。 稻富榮 次郎在《日本人與日本文化中》提到:日本文化的特徵是公開性、混血性、矛盾性、噪音性等。從日常生活來看,日本人的自我意識是「無自我性」。社會生活方面,日本人喜歡追逐新奇、炫耀自我,容易受世俗及流行的支配。 稻富根據 日本人的無自我性整理出五點原因:(一)日本是雜種民族,本來就缺乏個性:(二)島國根性 養成了排他 獨善的小我性格:(三)鎖國造成了不知他國也不了解自己的傾向:(四)明治之後的西方崇拜造成自卑:(五)長年封建制度下無 我滅私 性格。可是 富稻也 指出,日本人雖無自我,但將自我轉換成無我、大我。

中根千枝從一般論的角度探討日本社會人際關係,她在《縱向社會的人際關係》中主張上下人際關係是日本國民性的特徵。在日本,個人資格 跛集團「場域」重要,個人的集團歸屬是單一的,特定集團內上序列的關係非常嚴謹,因為日本人不願承認能力差異,只講求能力平等主義。也就是說 會以團體為主,若大家的想法一致,必要時犧牲自己的想法也沒關係。這跟「陽奉陰違」的中國人又不太一樣了。

二、 中國社會學實踐:陽奉陰違的中國人 中的人際關係

鄒川雄在 中國社會學實踐:陽奉陰違的中國人 描述了中國人在每一種不同場域中「陽奉陰違」的情形,尤其在「人際互動與個人場域中的陽奉陰違」指出中國人的特性,他把此部份分為 小節來說明。首先,闡明中國人在進行面對面的人際互動時會區分「公開互動」與「私下互動」的不同,並依此來獨特行為模式來解釋中國人的面子文化與人情法則;其次,說明中國人這種表 不一、陽奉陰違的行為特質,是如何在人格的社會化 過程中形塑 ,並討論中國人面對這種雙重人格所進行的「自我合理化」策略;最後,將討論在 陽/陰默認 體制下,中國人所產生對生活環境的不確定感,並由此養成在 陽/陰二重性 中拿捏分寸的智慧,以及「外圓內方」的基本處世態度。

筆者從 《日本人論》和 中國社會學實踐:陽奉陰違的中國人 中發現,日本人跟中國人有相似也有 相異處 。相似處方面是在於當面對他人時,都會表現出最謙卑的一面來待人,日本人的先輩制度、中國人的待客之道都是如此。而 相異處也就是《 中國社會學實踐:陽奉陰違的中國人 這本書所探討的,中國人是「陽奉陰違」的個性,表面上看似招呼的很好或是表情相當和顏悅色,暗地裡是否真的如表現出來那樣就不一定了;日本人卻很單純的僅是「無我」 狀態,是打從內心的尊敬 個人,並不會表 不一。

中國人在人際關係方面的維持不外乎就是鄒川雄所提到的「面子文化」以及「人情法則」,假使真的很討厭 個人,身為中國人可能會考慮到為那個人留點顏面或像閩南語俗諺 所說的 「人情留一線, 日後好相看 」而仍然對那人跟對其他人是一樣的,變相來看是「敢怒不敢言」的性格,是一種虛偽的特性。

三、我的人際優勢與劣勢

筆者的個性屬於比較倔強型的,就事論事,只要別人不要侵犯到自己就都還能沉得住氣。 根據筆者對自己了解的程度,自認為也有著謙卑禮讓的待人模式,而且筆者本身相當重視團體生活的相處模式,在團體生活中,筆者盡量會以多數人的意見為意見,不要造成團體生活的困擾和不必要的麻煩,所以筆者很看不慣那種即使在團體生活也要以自我為中心,完全 顧慮他人想法的那種人。另外,筆者也有著中國人的通病 陽奉陰違,有時候明明自己很不願意去做的事會因為不知如何拒絕硬著頭皮上,可是由於前面 筆者說過的 個性較倔, 只要是在可以忍受範為內的,筆者就會處於表 不一、陽奉陰違的情形。但如果是在不能接受的範圍內,筆者通常都會很直接的表明自己內心的想法,免得讓人誤以為自己是完全無個性的 個人,有求必應,所以只要遇到困難通通都丟給筆者解決就好。

在人際關係劣勢方面,因為筆者從以前就一直期許自己可以盡量幫助別人,有時損失一些也無妨,但後來筆者發現有些人會抓住這特性, 得寸進尺的把所有事都推給筆者 個人,造成筆者的困擾及不必要的誤會,所以後來筆者在幾翻思考後決定以「就事論事」來處理周遭的事務,不希望自己成為一個「陽奉陰違」、「敢怒不敢言」的虛偽的人。在團體生活方面,仍 秉持著 圓滑一點的態度,畢竟一個團體中不只是自己一人,若以自我為中心的要求大家配合,不但可能會造成人家的困擾,也可能會使整個團體生活充滿了不和諧的氣氛,團體生活應該是「互相」的一種相處模式,「今天配合他人,改天換他人來配合自己」,這也是我人際關係比較優勢的部分。

四、參考文獻

鄒川雄 (2000) 中國社會學實踐:陽奉陰違的中國人 台北:洪葉文化。

應社 廖攸珊

一、日本式的人際關係:集團心理論

中根千枝從一般論的角度探討日本社會人際關係,她在《縱向社會的人際關係》中指出上下人際關係是日本國民性的特徵。在日本,個人資格不比集團「場域」重要,個人的集團歸屬是單一的,特定集團內上下序列的關係非常嚴謹,因為日本人不願承認能力差異,只講求能力平等主義。所謂的縱向 與其說是權力 關係,不如看成儀禮的序列關係,即使小團體裡的領導者都很難行使權力。並非下服從上,而是上下巧妙的組合,面對外界時不要忘了上下禮節即可。小集團的行動特質之一是容許自我中心的言行存在,譬如,誰先醉倒了,周圍的人會去附和或是幫忙照顧醉的人。小集團的個人通常是既任性 又堪忍 的。「無差別的平等主義」、「打破個別差異」是一種規範,如果做出沒有常識的舉動,個人或集團都會受社會制裁。中根認為日本人終其一生 都活在這 種小集團的制約中。

居健郎 在《表與裡》一書中提到,日本人常說事情都有表裡 兩面, 字面上表裡看似矛盾,但只是出發點不同,表裡都有真實的一面。把依依愛戀放到外部人際關係時,那種場合下的約定俗成都只是表面。所謂「表面」,就是在行得通的團體裡表達依依愛戀的規範,這種依依愛戀的深處就是真心的底蘊。應酬話是社會化的產物,真心話才是自我意識的表現。日本人覺得自己到底歸屬於那個集團非常重要,原則上個人被集團保護才得以生存。

二、《日本的社會》中的人際關係

日本人具有強烈的群體意識,個人在群體中,有甘於奉獻的精神。日本社會的階級意識極其明顯,雖然不像過去階級分明,但社會階層結構仍是基於資格、年齡等上下關係形成。這種群體意識的形成,源於傳統的日本政治社會世襲的權力以及貴族、武士等統治階級長久的歷史背景。

日本為一島國,在其形成民族性時,必然受到地理環境的影響,因而有濃厚的「島國根性」。由於日本的領土有限,四周卻是大海環繞,不得不依靠自身力量,因而造成日本人重視現實、好進取、抱持高度國家主義的民族性。一個封閉性的島嶼國家,其思想的變動通常經由外來衝擊,簡單來說,它必須先接受較高的文化,始能產生其獨特文化。

日本民族具有強烈的團結上進心,群體觀念強韌,為整體的利益而互相協調、配合。這種「忠誠群體心」是促進日本經濟發達的重要原因之 。日本人的一生 可說是各種 不同的「歸屬團體」。日本的社會長期以來形成的倫理,並非以 人為本位,而是個人生活在各種集團之中,個人屬於不同集團的一員,因而形成日本人的集團習性,集團意識特強。在每一個集團之中,上下的地位關係極為 嚴格, 每個人必須按部就班,依年功序列的升遷,甚 少躍級越進 的可能。

日本人無論在任何的團體中,都需要有「頭目」領導,而不能自立,造成「民族性格的偏執」。他們既有一種公而忘私的傾向,也容易產生群體意識,但卻喪失個人的自主性,並嚴重侵害個人人性尊嚴。

一般而言,日本人不喜獨善其身,離群索居。當決定自己的行動時,對於他人或自己的行動將會引起什麼樣的反應極為在意。日本人教育下一代的原則有二:一是誠實,二是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另一方面,日本人把「自己人」和「外人」的界線定得很明確。當「外人」要加入其團體時,常常具有強烈的排外意識和崇洋的態度,而這兩種心理同時矛盾卻又和諧地存在其社會中。由於其排外態度,形成日本人在歸屬意識與安全感之下,願對所屬團體效忠。

三、我的人際優勢與劣勢

集體責任感一方面鞭策人們努力工作,一方面限制了個人主義的發展。日本最重要的特質就是他們的工作都是在得到團體的同意下進行,因為他們注重和諧,厭惡 人際間的對立 ,這似乎是一種缺點,但這卻也是一種力量的泉源。在工作中,如果人際關係產生對立,工作氣氛差,那麼工作效率也會不佳,所以在團體中,為了集體利益著想,有時個人利益的犧牲是必須的。而我就具有這種優勢,我肯為所屬團體的利益做一些犧牲,比如犧牲自己休息時間,來為所屬團體作一些事情。

在團體中,個人必須為團體犧牲自己的權利和自由,失去個人的自主性,也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如同工廠生產出來的產品一樣,千篇一律。在團體中如果想要表達個人意見時,我很容易在意別人的反應,而否決自己的意願。這是處於團體中必須付出的代價,也是處在團體之中的劣勢之

想要和身邊的人聯繫感情的心理動機是人際關係的基礎,而這種心理動機支配著生活和社會。在就職時,必須自動的歸屬此一集團。以大企業而言,必須利用公司的福利設施,加入健保團體或者是參加社員旅行等,讓社員有歸屬感,有了歸屬感,會願意對這個團體付出更多心力,團體如果獲得利益,個人相對也會獲得利益,這是集體在人際關係中的優勢之一,而我的劣勢在於沒有在學校參與社團,所以總是少了一些歸屬感,也由於我是轉學生,跟班上同學的關係沒有很緊密和熱絡。

四、參考文獻

林明德( 1997 )《日本的社會》台北:三民書局。

應社 四 王昭雅

一、日本式的人際關係:自我認同

日本教育 學者稻富榮 次郎在他的著作《日本人與日本文化》中提到:日本文化的特徵是公開性、混血性、矛盾性、急性、噪音性等。從日常生活來看,日本人的自我意識是「無自我性」,譬如,日本人訂做和服時,一定選擇 那種誰穿上 都很合身的「浴巾和服」,日本人的應酬酒很多,大多住在沒有隔間的家屋裡。社會生活方面,日本人喜歡追逐新奇,炫耀自我,容易受世俗及流行的支配。 稻富認為 日本人無自我性的原因有以下五點:(一)日本是個雜種民族,本來就缺乏個性;(二)島國根性 養成了排他 獨善的小我性格;(三)鎖國造成了不知他國也 瞭解自己的傾向;(四)明治之後的西方崇拜造成自卑;(五)長年封建制度下無 我滅私 的性格。 但稻富也 強調,日本人雖然沒有西方人那種自我積極性,但日本式的自我卻轉換成無我、大我的目標來發揮。

心理學 家世良正利 的《日本人之心》指出過往對日本人的論述都充滿太多主觀色彩。 良認為日本人的性格特質是以自覺性和社會性兩大人性為前提, 說到日本人 的「老毛病」,當屬自覺性中的「無我性」及社會性中的「熟知性」。無我性是儒教家庭生活中維持權威與恭順關係的原理,是一種被動的、強迫的、應然的狀態。能力不足無法達成應然要求時,就會發生以下情形:「捨不得放棄的心理」 「想依賴神明的心理」 「依賴依附者指示的心理」 「放棄的心理」。熟知性是民眾家庭生活中維持輕鬆自在及慣性關係之原理,以非選擇性的、封閉的人際關係為主。 可以說無我 性與熟知性兩者相互關連,形成了日本人的性格。

二、《台灣人的自我追尋》中的人際關係

在台灣人的自我追尋一書中與日本人論比較相同的理論大概 就是稻富榮 次郎的部分,該論述認為台灣人來自及非現實的大中國圖像的壓制,我們在四十多年來受到盲目且愚昧的教育及大眾傳播宣揚虛偽的傳統中國概念,強制台灣人去認同。面對台灣人要建立自我圖像的文化表現則予以漠視、摧毀,結果台灣人的自我圖像就像一幅被分割級任意圖抹的畫一樣破碎而模糊。再者一批以國際人自居的文化創作者,努力製造國際人的假象,希望將自己及台灣人置放在沒有邊緣,沒有定點的國際中,流放自己。

因此台灣人變的缺乏自知之明,而這並不是台灣人高估自己,而是普遍的低估自己,例如認為自己的語言是低俗的;缺乏自我認同,台灣人不敢期待自己是什麼樣的 個人,隨時可以遺忘台灣,使自己變成一種空虛茫然的存在;缺乏自我接受;缺乏自尊自重,台灣人自暴自棄自古就有,多少人相信台灣本身就是傷心地,永遠都是媳婦命;缺乏自我開放。

這樣 結果造成了台灣人容易焦慮和緊張,容易在國際的波濤中引起強大的不安;容易愧疚,也就是主觀認定做錯事期待懲罰,這意味著自我侵略,無端的自我譴責,把自己貶低為無藥可救的存在者;說謊;幻想, 虛構中的成就來滿足希望達成的願望;盲目的認同,台灣人會無端的找一個強大的國家來認同,譬如在文化上就找日本、美國、中國來攀附,企圖遺忘自己的寒酸,而這種遺忘可以使自己快樂,甚至認為自己超越台灣所有的人;內在化,這指的是接納那些有害自己的價值觀,放棄自己,加入敵方,他們說:「家如你不能打敗你的敵人,何不加入他們的陣營。」而這正是驅使他們自己和台灣人變成奴隸的第一步;退隱, 指處身 其境,但卻不參與的一種生活形態,凡是毫不關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企望從現實世界退隱下來,成為一個隱士。所幸, 1980 年代後民進黨的成立使得台灣人的自我意識有很大的進步,他的黨綱也就是台灣自我意識的初步總結,他很明顯的告訴我們說:「台灣人決定要這樣做!」

至於相異之處,我認為台灣人沒有所謂的無我性,即便台灣人因為缺乏自我認同而四處去追尋自我的存在與價值,但那並不是無我的表現,而是證明自我的存在與價值。而這種的表現其實在作者的政治色彩與寫作上間接表露無遺,也導致後來政治發展歷程上出現許多意識型態與種族之爭。

三、我的人際優勢與劣勢

首先,我承認我引用的書籍不太恰當,充滿著太多的政治色彩。但這本書也突顯出身為台灣人的一些無奈以及自我定位、認同上的矛盾,這也許在新一輩的年輕台灣人身上並不會如此,因為他們已經習慣自稱是台灣人,侷限在一個地域上的名詞,但這種矛盾在我身上卻是持續至今。

在我國小 年級以前,我還接受那種請說國語、愛國、 保密防碟 、中華正統的教育,我偏好中國歷史上的重大戰役、豐功偉業以及寄望未來能參與國家解放苦難同胞的大業。而此之前,我雖然已經意識到家裡是民進黨死忠支持者的政治信仰與台灣人論調,但 對那時 的我並沒有產生太大的衝擊。但三年級以後,我接觸了日本電玩、漫畫和卡通以後,漸漸的對日本的文化產生出認同,直到六年級接觸到一些親日反中的圖像和書籍,這些書籍告訴我,台灣是大日本帝國的既有的領土,是被支那豬所竊 等。因此台灣是大日本帝國領土的延伸,而我們都是他們的遺民,這對過往接受中華正統的我產生很大的衝擊,我搞不懂自己到底屬於哪一類。我是中國人,還是日本遺民,還是家人口中寧可被日本統治也不要給國民黨統治的台灣人

在這樣的 過程當裡 ,我雖然沒有明確答案,但我開始質疑自己的角色以及過往的信念,漸漸的從一個忠黨愛國的中國人變成反國民黨的日本在台遺民。不幸的是,我在國二因為反國民黨接觸了親中國大陸(共產黨)書籍,我更加的混亂,我到底是什麼人,好在工人無祖國,我把自己定位為世界人。但我卻對過往親日書籍影片告訴我解放中國,殺支那豬大好的論調產生質疑,因為那些被殺的人好像是我的同胞 。後來,可能我歷史學的比較好也想見正世界歷史的發展,因此我不再探究自己到底是什麼,因為我要走歷史的王道,就這樣,我變成了福建省的中國人。

也許,我的自我認同轉換就類似於 世良正 利的無我性一般,不斷的依附、放棄、再依附。也或者,我想的太過於簡單,因為我的下場終將如同吳濁流亞細亞孤兒的胡太明一樣,走道哪都沒有人真正的認同你,所有的一切只是你單方面的自以為是而已。

但對我來說,這一切可正可負。我到底是什麼人並不重要,因為我要走的是歷史的正道,歷史將如何走我就 往哪走 ,因為我要見證一個偉大歷史的形成與誕生。而我特殊複雜的身份就成為我一個很好的工具,就像大前 一講的一樣善用自己的特殊性,因為那正是其他人所沒有的優勢。只是,未來也許有一天我會回來重新探究我到底是誰!?我是什麼樣的人!?我想那時候的我,可能就像 後藤新平 給台灣人下的評語一樣吧!「愛錢,怕死,好面子」。

四、參考文獻

宋澤萊( 1988 )《台灣人的自我追尋》台北:前衛出版社。

應社 三 鄭詔友

一、日本式的人際關係:自我

人際關係是社會結構中最重要的一環,讓國民團結一致、組成國家集團的諸多條件中,人際關係成為重要的考量因素。以下是從《日本人論》一書中,找出從「自我」的論點來探討關於人際關係的觀點,並列出幾個作者的書名及論點。

教育 學者稻富榮 次郎探討與西方自我不同的日本國民性,他在《日本人與日本文化》中說:日本文化的特徵是公開性、混血性、矛盾性、急性、噪音性等。從日常生活來看,日本人的自我意識是「無自我性」;社會生活方面,日本人喜歡追逐新奇,炫燿自我,容易受世俗及流行的支配。 但是稻富榮 次郎也強調,日本人雖然沒有西方人那種自我積極性,但是日本式的自我卻轉換成無我、大我的目標來發揮。

另外,從科學技術家的觀點考察人際關係自我心理的是枯木陶,他們在《科學技術與日本人》一書中論及,日本人重視人格主義,也就是「無論做什麼事,真正的專家必須是人格上沒有瑕疵的人」。人格主義的缺點是認定犧牲自我乃是一種美德。日本人很在意別人的評價,而不願自我主張,比如服裝或是小孩的補習,都很容易受或是別人的意見左右。同樣地,日本很在意科技人士的研究現況,只要是順應潮流就能安心了。而重視外貌、義理、人情等都 是從擬似 家族社會結構中衍生出來的國民情感。

二、《成功的人際關係》中的人際關係

在《成功的人際關係》這本書中的某一章節提到,「不使大家失望的十項秘訣」中有一項是適時附和他人,以保持愉快的氣氛。這跟上述《日本人論》一書中的觀點不太相同。《日本人論》中稻富榮次郎認為從日常生活來看,日本人的自我意識是「無自我性」,在社會生活方面,容易受世俗及流行的支配。也就是說,日本人缺乏主見及獨立思考的能力,沒有自己的想法,容易跟著潮流及世俗的意見,隨波逐流。

而在《成功的人際關係》一書中卻提到,被大家孤立的人,多半不懂得適時附和的藝術。他們不管面對何種情形,也不會加以配合或參與。於是,自然而然地,便難以令人視作同夥看待。如果希望維繫良好 的氣分 ,為人際關係添上一點潤滑劑就顯得十分重要。適度地勉強自己,增進人際關係的和諧,而這種具有潤滑作用的技巧 即可稱 之為「社交性」。簡單地說,社交性就是在充滿歡樂的場合面露微笑的與大家打成一片。但這種心態卻不能太過與不及, 太過則流於 虛偽,不及則顯得生硬。

這跟第一點當中稻富榮次郎認為日本人太容易受影響的觀點相比較,此書中則認為適時的附和他人其實是有必要的,否則,當大家都在享受歡樂氣氛時,如果看到一副不感興趣的臉,通常會在心裡想著:「這個傢伙怎麼了?!」因此這類掃興的人多半會被視為破壞氣氛的敵人,而引來眾人的不悅。

從這兩 不同的觀點我們可以看出,雖然人人都需要有自己的想法跟見解,不該完全讓別人牽著自己的鼻子走,但是偶爾也必須讓別人覺得你重視他人的感受,能為顧全整體氣氛而犧牲一己的好惡,這也是社交性的真意所在。而總是以本位主義做事的人會覺得「為什麼要作那麼麻煩的事!?」這就幾乎完全顯露出自私的面目。

懂得對他人適度表現出附和的人,往往會令四周圍的人也受到感染,而自然而然也展現出自己的特點。如此 一來, 融洽愉悅的氣氛便也就被巧妙地營造出來了。

三、我的人際優勢與劣勢

在第一點日本式的人際關係中提到教育 學者稻富榮 次郎和枯木陶都認為日本人的自我意識是「無自我性」,以及不願自我主張、容易受他人意見左右,從這個觀點來反省自我,我認為自己並不像他們 所說的缺乏 自我主張,在日常生活當中的許多方面我都能夠獨立的思考,不容易被別人說服,或是因為別人和自己的意見不同而改變想法。例如:當我在心中已經作了重大的決定之後,通常便不會輕易改變,無論是誰來說服都一樣,畢竟那一定是我經過反覆仔細的思考及斟酌才作的決定,我始終認為無論任何事,只要是自己的想法跟抉擇,不論結果如何,都比較不會留下後悔或是遺憾,如果感到後悔的話,那就是對自己的一種否定。因此,我認為這是自己在人際關係中較佔有優勢的部分。

而從第二點《成功的人際關係》一書中的人際關係的觀點來自我反省,我本身在某些部分就符合書中 所說的多半 不懂得適時的附和。或許是因為個性的關係, 當身處於 陌生的環境或是面對陌生的人群,我便會感到不知所措及憂慮,要主動開口與別人交談已經很不容易了,更別說是在短時間內便能與人打成一片。除此之外,對於很多人、事、物也不喜歡表現出很感興趣,常常是一副興趣缺 的樣子,但是卻並不表示我對那件事厭惡或者是不想加入其中,我想大概是因為本身個性比較被動,無法主動表示出熱情或是善意,因此也常常造成他人對自己的誤解,認為可能很難與我相處得來,這是我在人際關係中較為劣勢的部分。

由於每個人在生活當中總是免不了要與人接觸,因此,「人際關係」對人人 來說都是 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 清楚的 了解自身的優勢與劣勢有助於人際關係的發展。對於本身比較佔優勢的部分應該好好的善加利用並持續的保持;至於處於較為劣勢的部分則應該努力改進,例如我應該要學習對別人主動表示友善,適度的表達自我的想法,讓別人能夠了解。這樣 一來, 便能減少誤會與摩擦,改善人際關係。

四、參考文獻

洪偉智 (1993) 《成功的人際關係》台北: 茂出版社。

應社 四 辛璧廷

一、日本式的人際關係:自我

日本人最頻繁出現的人格特質中,被認為最重要的兩點是。第一、絕代多數的日本人對於人際關係都很敏感,不太會去自我主張,偏向採取以他人為重的態度。第二、日本人不僅再面對自己同胞時,呈現出人際關係上的敏感,在面對外國人時,也常常存在著強烈的比較意識,這是日本人過於意識到自我的結果,也就是說,日本人有「太多的本國意識」。

教育 學者稻富榮 次郎在《日本人與日本文化》中,探討與西方自我不同的日本國民性,他認為日本文化的特徵是公開性、混血性、矛盾性、急性、噪音性等。從日常生活來看,日本人的自我意識是「無自主性」,譬如,日本人訂做和服時,一定會選擇任何人穿都很合身的「浴巾和服」。而從社會生活方面,日本人喜歡追逐新奇,炫燿自我,容易受世俗及流行的支配。

稻富認為 日本人無自我性的原因是:(一)日本是個雜種民族,本來就缺乏個性;(二)島國根性 養成了排他 獨善的小我性格;(三)鎖國造成了不知他國也不了解自己的傾向;(四)明治時代的西方崇拜造成自卑;(五)長年封建制度下無 我滅私 的性格。日本人雖然沒有西方人那種自我積極性,但日本式的自我卻轉換成無我、大我的目標來發揮。

心理學 家世良正利 在《日本人之心》書中提到,日本人的性格特質中的「無我性」論點,無我性是儒家家庭生活中維持權威和恭順關係的原理,是一種被動的、強迫的、應然的狀態,當能力不足無法達成應然要求時,就會發生以下的情形:「捨不得放棄心裡」→「想依賴神明的心理」→「依賴依附者指示的心理」→「放棄的心理」。

二、《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中的人際關係

在《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這本書中,作者安 艾利森認為影響 個人的人際關係最重要的因素是「個人的自我概念」。

1 )安 艾利森對於自我概念的發展,歸納出重要的四點。

1 、自我是必要的:

自我形象並非生來就有,而是在成長過程中,逐漸學習而形成自我概念。

2 、重要他人影響自我的發展:

在我們生活中最具影響力和最重要的人們對我們的態度會深深地影響我們對自己的看法。

3 、自我往往擴及於自身之外:

當你擁有第一輛車或者特殊意義的寶貝時,你會不自主的將它視為自己的一部分,而不許他人碰觸,或者害怕別人損害它,這個現象顯示出,個人將自我的概念轉到某些所有物上。

就某些人而言,幫派、團體或特殊組織幾乎與自我無別,這也是一種認同擴展的現象,與自我以外的人或物有一體的感受,通稱為「認同」。認同團體或組織,表示一旦成員中有受到傷害,也會感同身受。

4 、自我概念會自行增強:

在團體中假如有些人很幸運的擁有一群信任他們、支持他們,並對他們有實際且正向期望的朋友,他們便會嘗試一些原來不願嘗試的行為,如此 一來, 他們也會正視自己,成功的機會也就更多,這是一種良性循環。相反的,如果 個人他必須透過不良行為才能引起他人的注意,那麼他會不自覺表現出不良的行為,以取得注意,因為遭人 惡眼總 比不被人注意要好。

2 )相似/相異

1 、相似:

關於自我意識,相似的地方是在於團體中的認同感。《日本人論》中提到,日本人有「太多的本國意識」。外國人並不常常討論自己的國民性,但出於日本人之手的日本人論卻非常多,換句話說,日本人對於國家的認同感很深厚,將自我擴及到自身以外的國家意識。

2 、相異:

相異的地方在於《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這本書中,強調自我概念發展在人際關係中的重要性,但在《日本人論》中的學者認為日本人的性格特質是「無我性」,是一種被動的、強迫的、應然的狀態,如果能力不足以達成要求時,會產生依賴的心理,接著是放棄的心理。

三、我的人際優勢與劣勢

人生就是自我表現。人類天生就是群居的動物,無法單獨生存,因此人際關係長久以來即成為一門非常重要且複雜的學門,而每個人在人際關係中獲得來自他人的評價,必須視他在團體中的表現而定,但是無論自己表現的如何,未必能完全獲得他人的認同與接納,有時環境的限制,也不一定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甚至個人無法和團體融洽相處的情形也普遍可見。

釋迦說:「你只有兩隻眼睛,但看著你的眼睛卻是 無數」 ,人類社會中互相攻擊和批評的情形層出不窮,人畢竟還是群居動物,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被團體認同,因此開始在意別人的眼光,害怕被人討厭,但是人生是自己的,擁有正向自我概念的人,才會在待人處事產生成功的經驗,而成功的經驗更有助於提升個人對自我的看法,因此唯有自己百分百支持自己,肯定自己,才更可能過著快樂有效率的生活。

1 )優勢:

以「自我往往擴及於自身之外」,也就是「認同」這個論點來說明,我認同於家庭和朋友圈,我的家人或朋友受到傷害,我也會傷心難過,因此當他們需要我的時候,我會待在他們身旁,當個體貼的聽眾,聽他們表達心中的想法,主動關心和幫助我身旁的人。

2 )劣勢:

相信每一個人都希望取得別人的好感及認同,不過自我表現卻常與這個意願相反。我很在乎別人的眼光和想法,遇到挫折或失敗時,總是會想著別人心裡一定會覺得我很笨,害怕 別人 對我的印象不好,聽到 別人的誇獎, 我就會好高興,但是聽到 別人 的批評時,就會感到很灰心喪氣,有時候覺得這樣好累,我好像不是為了自己而活著,總而言之,我覺得我的人際關係的劣勢,就是太缺乏自我想法和主見。

四、參考文獻

艾莉森( 1987 )《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台北:駿馬文化事業社有限公司。

應社 四 余欣蓉

一、日本式的人際關係:自我論點

在《日本人論》一書中所提到關於人際關係的論點相當多,從各角度來探討 日本人式的人際關係 ,在此我選擇的是「自我」這部分論點,藉此了解到日本人的自我概念、對自我的性格剖析。教育 學者稻富榮 次郎於《日本人與日本文化》一書中提到,日本人的自我意識是「無自我性」, 稻富認為 會形成無自我性的原因有五點:(一)日本是個雜種民族,本來就缺乏個性(二)島國根性 養成了排他 獨善的小我性格(三)鎖國造成了不知他國也不了解自己的傾向(四)明治之後的西方崇拜造成自卑(五)長年封建制度下無 我滅私 的性格。 但稻富也 強調,日本人雖沒有西方人那種自我積極性,但日本式的自我卻轉換成無我、大我的目標來發揮。

心理學 家世良正利 在《日本人之心》一書中認為日本人的性格特質是以自覺性和社會性兩大人性為前提,日本人的老毛病又以自覺性中的「無自我性」和社會性中的「熟知性」為主。無我性是儒教家庭生活中維持權威和恭順關係的原理,是一種被動的、強迫的、應然的狀態。熟知性是民眾家庭生活中維持輕鬆自在及慣性關係之原理,以非選擇性的、封閉的人際關係為主。無我性和熟知性兩者相互關連,即形成了日本人的性格。

二、《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中的人際關係

本書中認為影響 個人人際關係的最重要因素,是個人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使得人人成為獨特的個體,是一個人一生行為和反應的方式;自我概念是個人存在的核心,也是個人日常反應的產品;它是個體對自我的看法、是自身為一獨特個體的形象。對於自我概念的發展,書中特別提出四項要點:

(一)自我是必要的:我們並非生來就有自我形象,而是逐漸形成「我」的印象,這是一個成長過程;由於生活中充滿變動,因此自我概念也變化不定。皮克納說明:「未來的不確定性使得擁有明確目標變得困難無比,然而,一旦產生成人的自我概念後,便可解決青少年期的煩惱和衝突。青少年末期的價值和態度也是自我概念的一部分,將會持續下去成為行為一項相當穩定的組成因子。」

(二)重要他人影響自我的發展:從與重要他人的關係中,我們了解到自己受不受歡迎?是成功還是失敗?受人尊敬還是毫無價值?而且只有重要他人才會對自我產生重要影響。我們或許不在乎普通朋友對自己的看法,卻十分在意好友、老闆或其他具影響力的人對我們的評語,我們認為重要他人對我們的經驗做何種解釋,決定了自我的發展,然而和話語本身比較起來,重要的是,你對這些話語有何假設、知覺和感受才是最重要的。

(三)自我往往擴及於自身以外:與自我以外的人或物有一體的感受,通稱為「認同」,認同於家庭或組織,表示一旦成員中有人受到傷害,也會如同身受。

(四)自我概念會自行增強:我們往往會根據自己的觀點來選擇訊息,也就是說,我們通常是用參考架構來觀看世界,使得我們 除掉與參考架構不合者而保留一致的訊息。擁有正向自我概念的人,無論在待人處事上都產生成功的經驗,他們從外界得到回饋,使得他們在個人生活或團體生活中更趨幸福和有效率,這類成功經驗提升了個人對自我的看法;反之擁有負向自我概念的人亦有這種循環的效果。

比較《日本人論》和《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這兩書中針對「自我」的部分,《日本人論》所談論關於 日本人式的自我 概念是屬於「無我性」,講求大我、整體和諧的結果,個人意識也就較不被注重,屬於被動、退縮、壓抑的;但《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則強調自我概念的重要,藉由展現自我獨特的性格,形成不可或缺的獨立個體。

三、我的人際優勢與劣勢

「愛別人之前,先學會愛自己」, 個人如果連 自已 都不喜歡了,又有什麼能力去喜歡別人。這觀點常常聽到,而喜歡自己之前,認識自己是首要課題。「對自己了解多少?」「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嗎?」「自己要的究竟是什麼?」這些皆顯示了對自我概念了解的重要性,也總是不斷提起「自我」的重要,突顯個體的特質。綜觀上述兩書的觀點,反觀自身的自我概念,總覺得摻雜兩者的論點,對自我意識多少存在著矛盾。

如果有人問我「你是誰?」「你對自己了解嗎?」我想我無法 快速明確的回答,有些時候覺得自己大概是這樣的人吧!但往往因為朋友的一句話「你在這時候好像都會如何 如何 」又質疑起自己,也常聽人家說「週遭的大家往往是自己最好的鏡子」自己如何對待他人,可以由他人的反應了解到;因此生活中常常感到矛盾,也常常想著自己到底是怎樣的 個人;有時候會極力的想展現出屬於自己的特質,我就是這樣的 個人!試著喜歡這樣的自己、接受自己,可是面對團體、和大家一起相處時,又顯得很沒主見、很沒自信,以大家的決定就好。 日復一日的生活或許不會特別意識到,當認真去思考這問題時,內心又出現了掙扎,太過表現自我的話又會變成主觀意識過強,在大團體裡顯得不合群;依著大家的意見又成了沒主見、沒想法,毫無個人特色。總括來說,個性是變動的,無法用一定框框去界定。

由前兩 項反觀 我本身在人際中優勢和劣勢的部分:

(一)優勢:主觀意識不強,凡事以大家為 ;因為無法做出決定,因此選擇聽從他人的指示、不要有太多意見、大家決定好就好。這樣在團體生活中,或許不出色,但也不會被歸為難搞的對象,我想這大概可以算是人際中比較有利的部分吧!

(二)劣勢:對自我不夠了解而顯得沒自信,無法確切展現出自我的個性特質,往往人云亦云,不明確自己要的究竟是什麼?對大家而言,自己的定位又在哪?「我」這個概念顯得比較薄弱,生活中比較無法和大家競爭,總是太膽小、逃避,因此也就不太敢主動與人打交道,社交能力極為有限,我想這是我整個人際關係裡頭較不利的部分。

四、參考文獻

艾莉森( 1987 )《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台北:駿馬文化事業社有限公司。

日本式的人際關係:社會化

丸山真男《日本的思想》 從西方文化接觸中思考日本人心理的思想特徵,將戶時代因實施身份制,人際關係講求『此人是誰』。到了近代社會,完全不相識的人在同一職場中依照『此人會做什麼』的邏輯維繫人際關係。

居健郎 《表與裡》日本人常說事情都有表裡 兩面, 字面上表裡看似矛盾,但只是出發點不同,表裡都有真實的一面。

三戶公 無恥的日本人:民主主義與『家』的倫理 和土居的表與裡息息相關,對周遭察言觀色或追求 人際間的相輔相成 是日本人工作的基本精神。表面與真心的關係不僅在集團與個人 之間, 還必須追求兩者的協調一致。

《日本人論-從明治維新到現代》中三位作者之論點,了解人際關係的發展與理論是受生長環境的演變影響,而人際關係可分為個人和多個個人組成的團體,然而個人的人際發展又是受群體的人際發展牽制,就是所謂的「社會化」吧!

面子 》中的人際關係

面子 》這本書探討中國人的人際關係,可和日本人論的人際關係互想比較不同國情其人際關係理論是否會有異同之處。

由人情及人情法則構成的「關係網」的大小,常被稱為「面子工夫」,這是中國人常玩的一種權力遊戲。「 拉關系 」、「 攀關系 」、「拉交情」成為新中國人的日常生活用語,並內在地成為中國人人際關係的某種潛在規則。
在出人頭地的佼佼者之中,尤其是在非常時期,很多人往往很重視「面子」。有些投機者往往不擇手段,掩飾個人的缺點,以建立自己的名聲。一旦財富到手,或權力在握,或地位穩固之後,便以「面子」使人不敢批評其某些低下的道德品格。「總是要給點面子的嘛」!成為某些人逃避批評或免 懲罰的有效手段。
這是一本有關「人情與面子」的社會學著作。書中討論「臉」和「面子」的篇幅居多 丟臉、長臉、不要臉、沒臉見人、臉皮厚、體面、給面子、留點面子、要面子、看我的面子等概念,成為描述中國人日常生活和日常交際的基本概念。作者們運用「人情與面子」這一理論框架,對中國歷史上的官場動作規則給出了更透徹和深入的闡釋,揭示了實際上支配著中國社會運行的「潛規則」的理論基礎和思想淵源。

書中一個重要的學術概念,「人的素質」係指由人具有的特質所決定的活動能力及其狀態。人的特質同其他事物特質一樣,具有結構意義,帶來質的規定性,由特質決定的能力,則具有功能意義,帶來量的規定性。素質是質與量相統一的概念。這 的人包括個人和諸多個人,亦稱個體和群體;人一生的活動包括各種各類生命的、生活的、職業的活動;能力包括顯在的和潛在的或表層的和深層的不同層面;狀態屬於活動所造成的後果樣態,包括表現形態,社會模樣,給人造成的印象、感受、社會評價等。由此言之,構成「人的素質」的特質,當包括生理的、智力的、心理(人格)的、行為和價值觀諸特質。我覺得面子書中此定義正和我挑出的日本式的人際關系論點相似。

我的人際優勢與劣勢

一條腸子通到底是我最貼切的寫照,不管是好聽、不好聽的話都無法憋在我心底,總是一吐為快,因為我會覺得雖然話不好聽,但是為他人好我才會講,另一方面單單是自己的個性直爽,當然也只有 深交或懂我 的人才能接受我講話的方式,之所以稱這點為人際優勢,是因個人覺得這樣的朋友才是真誠的。不過在這優勢中也很清楚地看到了嚴重的人際劣勢了,加上我的朋友並不多,更印證存在著極大的劣勢,就是話說太快,容易 給面子, 很難交到 新朋友而且也容易惹他人不高興,這總是我的社交關係絆腳石。

直腸子不是極好就是極壞,它代表個性直爽對人真誠,但也容易 給面子而惹人不高興,並顯得愚笨。直腸子的觀念裡「面子」是虛偽的 懲,但是直腸子給人的感覺是不懂「拿捏分寸」沒智慧。我覺得做人還是虛偽的好。

黃光國; 胡先縞等 著( 2004 )《 面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應社 四 王婷玉

一、日本式的人際關係:親子關係

土居健郎在《「依依愛戀」的結構》一書中,他把渴望依戀於他人的欲求稱為「依依愛戀」,特別是子女對母親的依賴很深,即使長大成人後,母子在心理上仍是難捨難分。他認為沒有依依愛戀就沒有所謂母子關係,依依愛戀本身在心理上就否定母子分離的可能,不只是小孩,大人在新的人際關係成立之初也需要依依愛戀的感覺,這種行動對精神健康也有益處。之後他在書中又加入<「依依愛戀」再考>,對於依依愛戀的概念做了更精確的定位,所謂依依愛戀是指情感的、慾望的、本能的一種存在。他說依依愛戀是日本式的情感表達,普遍存在於人類渴望依戀的欲求之中。

山村賢明在《日本人與母親》一書中,他認為傳統上農耕社會的母性原理具有支配力量,到了現代社會來是如此,「母以子為貴」和「辛苦的母親」可以劃上等號。子女也有「死後要回到母親身旁」的觀念,母親已是具有宗教機能的一種存在,對所有人而言,母親是原初的體驗,思考日本人的行為模式時,母親是非常重要的切入點。

佐佐木孝次在《母親與日本人》中提到,對小孩而言,母親是一個容許的存在,也就是說,小孩是一個會去容許人類自然傾向的存在。母親總有一天會消失,但對日本人而言,當母親消失,很少人會想到父親,無論經過 多久, 腦海中還是會浮現母親的模糊意象。母親是日本人心目中最重要的存在,孩子與母親之間的連帶感正是日本人彼此之間連帶感的基礎。

二、《孩子的心 父母的愛》中的人際關係

日本的家庭教育,幾乎完全是媽媽的責任,爸爸全力投入事業,因此在管教態度上,爸爸完全唯媽媽 是瞻, 很少發現夫妻管教態度不一致的現象,而台灣的爸爸也多半忙於事業,疏於和子女接觸,如前面部分所提到的一樣,這就是為何當母親消失,很少人會想到父親。然而台灣爸爸和日本爸爸有一個很大的差異,那就是日本爸爸完全委託媽媽處理孩子的一切,台灣爸爸則在管教子女上相當有主見,根據兒童工作者的經驗,他認為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爸爸愧疚於自己無法常和孩子相處,於是多採用彌補的方式,演變成放縱孩子;一類是強調要及早養成孩子的責任感,所以多 嚴厲的方法,演變成不易和孩子產生親密、信賴關係的現象。

本書提到的另一個觀點是,日本媽媽和台灣媽媽在母子關係的內涵差異。土居健郎博士強調「 依愛 」對母子關係的重要影響。日本媽媽在情緒上完全接納喊包容孩子,甚至能夠壓抑住自己的情緒,迎合孩子的情緒變化;所以,在情緒上,媽媽和孩子之間形成非常緊密的結合,使孩子自己歸納出書中柏木教授 所說的 「必須取悅母親」的結論。相對地,台灣媽媽疼愛孩子的方式比較表現在物質方面,尤其是吃。 作者在日本發現,為了孩子的健康,媽媽會撥時間和孩子一起運動;而台灣則是燉一些食物補品!)在情緒方面,多以成人立場為出發點,很難接受孩子(尤其男孩)出現 人、撒嬌(依愛的另一種意義)等現象,母子關係比較傾向於美國式的想法(希望孩子獨立、負責),所採取的方式大都是獎勵和處罰(往往又是處罰多於獎勵),所造成的母子關係多少帶有一點「功利」色彩。最明顯的事實是,很多中國父母親會藉由誇耀子女成績或特殊才藝,來增加自己「面子」的現象 ── 為了達成這個目標,安排補習或才藝班,是理所當然的事!

美國媽媽希望孩子獨立、負責,所以從小要以做家事來換取零用錢;日本媽媽為了替孩子佈置一個良好的競爭環境,可以允許孩子(即使是女孩)從小就不參與任何家事工作。在台灣,這兩種影子卻可能在同一 家庭中出現:為了訓練孩子獨立、負責,所以洗碗、倒垃圾是他換取零用錢的方式;當孩子面臨聯考的艱辛準備 期間, 可以全家犧牲電視、收音機等家庭娛樂,讓孩子「安心」準備考試。因此,雖然台灣的母子關係比較傾向於美國式的想法,但是執行上,卻又常常像日本媽媽一樣抹殺孩子獨立、負責的機會 幫他安排好生活中的許多事,一天到晚叮嚀他要做這做那的...)之所以如此,其主要原因,可能和父母親本身教育理念的曖昧不明有關,不過這裡我們主要還是看得出來為什麼孩子是對母親產生依依愛戀而非父親。

三、我的人際優勢與劣勢

我的家庭屬於傳統式家庭,爸爸主外,媽媽主內,加上受傳統觀念影響至深,媽媽將相夫教子視為一生的使命,即使是五個孩子也都個個照顧得無微不至。從小到大的生活,媽媽無不幫我們打理順遂,小到隔天該穿什麼衣服;大到學校該選擇哪間,因為一切都已養成習慣,所以我從來也沒有想過這個選擇是不是我喜歡的,或是適不適合我的,就這樣接受了所有的安排!離鄉背井的大學生活,不再有人為我準備東準備西,生活的點點滴滴都要自己動手,自己負責,我才發現「什麼都幫我準備好」的教育方式,讓我失去做決定的勇氣。同學問我要吃什麼,我永遠都是回答:你決定就好;問我報告要怎麼做比較好,我也永遠都是回答:你們決定就好。沒有主見的個性,讓我失去相當多學習的機會,當然對我的人際關係也大受打擊,畢竟沒主見的人在工作職場是不被容許的!

不僅如此,因為從小媽媽一直把我帶在身邊,形影不離,印象中小時候只要一會兒沒看到媽媽,我就會開始號啕大哭,可是媽媽似乎從來沒責備過我,卻更是把我帶在身邊,於是在媽媽的保護下使我產生對等的依賴感。而大學生活正是學著獨立的好機會,不再有人可以隨時伸出援手,不再有人會在你孤單寂寞時一直守在身邊,失去媽媽在身旁的照顧,大學生活讓我過得很痛苦,因為我學不會脫離依賴。我害怕 個人面對困難,甚至恐懼 個人待在沒有聲音的房間,依賴感使我沒安全感也排斥學會獨立,於是我不斷把自己封閉起來,人際關係經營得一踏糊塗。當然媽媽過分的溺愛並非全是負面的影響,我接受了完整的愛,於是我會主動關心體貼別人,用行動讓他人也感受到愛的力量,我想這是我在人際關係裡較佔優勢的地方。其實如果可以選擇,我希望不要接受這種病態教育,因為我認為它的 多於利,它產生的負面影響讓我在人際關係裡得重新排列學習,二十二歲再重新來過真的很辛苦,畢竟我即將進入社會職場了。

四、參考文獻

梁培勇〈 1988 〉《孩子的心 父母的愛》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應社 四 陳怡芳

日本式的人際關係:集團心理論

日本的人際關係與其歷史背景發展,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在家的功能方面已被單純化,因戰敗後使日本人失去自我信心與價值,反而效法西方先進國家。有所謂的日本式縱向社會結構,它忽視了能力的差異,強調「個人的角色分配」,完全喪失自我,在井 上中司的《 「世間體」結構:社會心理史的嘗試 一書中提到,社會集團與個人的獨特關係,日本人都以外在的日常生活,來反身自我,受到社會規範的控制,日本人比較從外在社會來認識自己,而培養出他律的個性,自我的個性被封閉了,由於行動受限於外在事物,人依賴於社會,所以容易隨著時代波動,產生緊張感,深怕趕不上時代的腳步,防衛心就會特別重,害怕被他人發現自己的缺點,當面對大家異樣眼光時,就自然的築起一道牆,在面對自己的錯誤時,深感愧疚,在此人際關係裡,也易偽裝自己,與人相處流於表面功夫。

當集團介入個人,個人受到集團環境的衝擊時,個人開始進入一連串的反身性,接受集團的規範,自律的性格被他律個性侵蝕著,也因此被標籤化,一切行為須符合,集團的要求,被安排於什麼場合該做什麼事情,絕對服從。

但在社會學者川本彰在 日本人與集團主義:土地與血 一書中,提出不同看法,他沒有否定個人自立,反而認為日本集團與 人間相互包容與補強,活用團結一致的手法,創造日本特有的高效率功能,且具新體制、新集團。在濱口惠俊、公文 俊平合編 日本的集團主義:探索其真正的價值 ,濱口主張日本的集團主義是一種態度,在工作上可以超越職份、相互協助,滿足自我生活需求,確保集團福祉,成員間必須共同維護職場,有很深的「連帶自律性」關係,從自 / 他人際關係中定義自我。

《探索日本奇蹟─剖析日本人心態》

比起世界大部份其他集權社會的人民,日本人更是被他們所屬的各個集團,如他們的國家、他們的公司等等的責任感所控制。矛盾的是,這種責任感正是促成他們工作的動機和高效率的主要原因。一個被控制的責任感,如同井 上中司所 描述,個人服從於集團,個人從社會反省,日本人有強烈的危機意識,接受社會帶來的挑戰,隨時調整自己,以應付百變的社會命運。我們常羨慕日本的經濟強盛,與最新的科技,但在日本自己眼裡,他們的社會似乎隨時都是處在各種大災難的威脅之下。由於日本人是個島國,所有資源幾乎仰賴外國進口,所需外匯也必須仰賴出口,因此, 日本日本 害怕進口或出口受阻,會使他們經濟陷入困境。總 危機,使得日本構成了任何西方國家無法看到的個人責任感,甚至集權主義最盛行的蘇聯也望塵莫及。日本的店員服務快速、有效率,而且有禮貌,因為店員覺得不能讓他們所屬的群體沒有面子。

日本有一個很重要的差別,就是職業地位具有相當的意義。然而,東京中央政府的中下級主管比地方首長還要受人尊敬,主要原因為,自古中國傳來官僚制度以來,日本一直覺得官府是在一般人民之上的,官員自然受人尊敬,這反映日本社會地位最重要的一面:個人的社會地位不是來自個人成就,而是得自他和團體的隸屬關係。在日本人眼裡,那些公司的中級主管,或在大公司服務的人,可能比一名 獨自創業 成功的年輕商人,受到更多矚目,他們所屬的大企業為他們灑上一層榮耀,他們的份量比獨自創業的商人要大的多,常理是:建立社會地位最重要的因素是加入一個有聲譽卓越的機構。所以當集團介入個人時,個人也易受到規範影響,服從要求,職場裡共同維護秩序,也因此日本人有充分的歸屬感,在職場上積極工作,如果有任何失職,也會以自我省思。

三、我的人際優勢與劣勢

我的個性易受到別人影響,而隨波逐流,與人相處也易受他人眼光而改變自我行為,但從集體新理論來看,我可以輕易調整自己,接受社會潮流的改變,不論是踏入職場或環境的改變,我都可以處變不驚,他人的優點加以學習,缺點引以為戒,對於他人的指教我也會虛心接受,大方坦承疏失,不會強詞奪理爲自己築一道牆,在面對科技日益月新的時代波動時,我也常反身自我,為自己做些好的改變,否則日後怎面對社會各種不同的人,而且面對任何事物應該虛心接受,日本人願意大量吸收外國的新觀念、新制度和科技新知,但大多數的日本人並不喜歡和外國人有過多的人際接觸,因為在他們心目中,仍然覺得日本人是世界上最優良的民族。

大學加入社團後,擔任幹部一職,與大家一同為社團名譽打 ,與一個團隊相處時,須常常調整自己的個性,遇到意見不合時,要傾聽他人想法,使自己符合社團服務宗旨,但有時自己意見怕受到大家批評,所以常埋沒自己聲音,我容易被他人牽著走的個性就會浮現了,有時也會為了友情,不敢說出自己意見,畢竟中國人是情理法,人情排第一,所以常陷入自我掙扎中。在我們習以為常的日常生活裡,受到社會規範內化,所以很難突破現有的體制,導致現在的社團很難有新的計畫,跟其他學校的服務性質社團比起來,總是少了一點創新,日本人也是為了集團體制,而難有自我表現。

四、參考文獻

克里斯多夫 (1984) 《探索日本奇蹟─剖析日本人心態》台北:天下出版社。

應社 三 柯宜均

日本式的人際關係:自我

教育 學者稻富榮 次郎探討與西方自我不同的日本國民性,他在《日本人與日本文化》中說:從日常生活中來看,日本人的自我意識是「無自我性」,譬如,日本人訂作和服時,一定選擇 那種誰穿上 都很合身的浴巾和服。社會生活方面,日本人喜歡追逐新奇,炫耀自我,容易受世俗及流行的支配。日語 的品詞 、數目、性別、人稱、格的區別不是很明顯,主詞常常省略, 敬語非常 發達。 稻富認為 日本人無自我性的原因有以下五點:

1. 日本是個雜種民族,本來就是缺乏個性。

2. 島國根性 養成了排他 獨善的小我性格。

3. 鎖國造成了不知他國也不了解自己的傾向。

4. 明治之後的西方崇拜造成自卑。

5. 常年封建制度下無 我滅私 的性格。

但稻富也 強調,日本人雖然沒有西方人那種自我積極性,但日本性的自我卻轉 換成無我、大我的目標來發揮。

心理學 家世良正利 認為,日本人的性格特質是以自覺性和社會性兩大人性前提, 說到日本人 的「老毛病」,當屬自覺性中的「無我性」及社會性中的「熟知性」。無我性是儒教家庭生活中維持權威與工順關係的原理,是一種被動的、強迫的、應然的狀態。能力不足無法達成應然要求時,就會發生以下情形:捨不得放棄的心理→想依賴神明的心理→依賴依附者指示的心理→放棄的心理。

《探索日本奇蹟─剖析日本人心態》中的人際關係

這是一本克里斯多夫著作的書,在外國人的眼中,日本人到底是什麼樣的民族呢?在人際關係方面,日本人的角度和外國人的角度有何不同?以下以日本人的特質分別來敘述和克里斯多夫的相似和相異之處。

無自我性 ( 相似處 )

在外國人的眼中,日本人是非常害怕與人衝突的,或許這正是因為無自我性所造成的。日本人是不願正面表達的。日文有一種特點是它常常故意語意模糊、意義不明 ( 像老師常提到的否定疑問句 ) 。大多的日本人不願以 清晰、 簡潔、邏輯的方式表達訊息。日本人和日本人聊天時,都想盡辦法,避免正面、直截了當的溝通方式,盡量以迂迴、探測對方的可能反應的方法。他們覺得,把話直接說出來,就有發生正面衝突的可能,這是日本人最不希望發生的情勢。日本人非常的重視集體的責任感,也因為日本人憎惡人與人之間的直接對立,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日本人盡量在團體意見一致的情況下進行工作,雖然是一種缺點,但同時也是力量的泉源。

排他性 ( 相異處 )

稻富認為 島國根性 養成了排他 獨善的小我性格、鎖國造成了不知他國也不了解自己的傾向,但是克里斯多夫認為,若說排他性強是日本的地理環境使然,不完全正確。實施自我孤立政策並不是表示日本人從此與 隔絕,對海外的文明發展一無所知。 反之, 長崎成為鎖國期間 日本人窺望世界 的窗戶,交易上使用的荷蘭文成為當時日本學習西洋文化的媒介。德川幕府所統治的這段 期間, 出現新的商人階級,在日後工業化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也由於他們的興起,使日本工業化不必假手外人。更重要的是在德川幕府高度中央集權的統治下,日本人養成了一種強烈的國家意識,對於國家具有深厚的認同感,更以日本民族為榮。

西方崇拜 ( 相異處 )

稻富認為 明治之後的西方崇拜造成自卑。克里斯多夫認為日本人善於吸收新的觀念、新技術而加以融會貫通的民族性。很多美國人對於日本將美國研發出來的科技商業化之後賺大錢,感到非常氣憤,但是他們也沒想到,美國人自己將這些科技公諸於世,日本人自然可以應用到商業上,再說向西方借科技並非抄襲,而是一種變的過程。另一向西方學習的動機是怕西洋人笑它門是個落後的國家,為了避免這種羞辱,日本社會中總有一批人專門在搜集、吸收美國的社會、學術新潮流。不見得每一件事都會在日本生根,但至少會在日本出現。儘管日本人願意大量吸收外國新資訊,但大多的日本人並不喜歡和外國人有過多的人際接觸,因為在他們心中,仍然覺得日本人是世界最優異的民族。

我的人際優勢與劣勢

從小到大我的人際關係算不錯,因為在我的心中也淺 在著 無自我性,比較沒有個性,總是讓別人牽著鼻子走,因為我也害怕與人衝突,就算有不一樣的想法,我也不願表達,總是跟著整體的方式一起行事。在無自我性之下,我的人際優勢是:大家都覺得我很隨和,因此有很不錯的社交圈,而劣勢是:始終按著別人的意見走,而造成自己不善表達、沒有辦法獨當一面的做好事情。以前這是我一大缺點,後來上大學,念了應用社會學系,老師總是要我提出自己的想法,進而增加了我的思考能力及判斷能力,漸漸的開始表達出自我,無自我性慢慢的退去,但在不與別人衝突之下,無自我性不可能在我心中消失,如何能不與別人衝突,又能表達出自我,這正是我現在的一大挑戰。

隨著科技時代的進步,學習新的事物、接受新的觀念是很重要的。但在接收新的事物時,也不要忘自己原本有的特質。大部分的人們總是會學習他人的長處,有些人因而失去了自我,只是 一昧 的模仿他人。例如:在流行服飾方面,我希望自己在別人的眼中是個跟的上流行的人, 穿醜了 ( 沒有跟上流行 ) ,出現在別人面前,會有些不自在,或許就 像稻富所說的 ,崇拜西方而造成自卑,我過度的崇拜流行服飾,反被流行給控制了。崇拜流行所帶來的人際優勢,可能是別人也覺得我穿得很流行,和我有一樣的眼光,因此多了個可交流的資訊,進而擴展人際關係。而劣勢是:被流行的穿著給控制了, 今天若穿的 不流行,可能心情大受影響,一天到晚 想說要如何 裝扮才算流行, 花很多時間在打扮上,而失去了自己原本有的特質,變成盲目的跟從。

克里斯多夫 (Robert C. Christopher ) 汪仲、袁宗綺譯 (1983) 探索日本奇蹟

剖析日本人心態 台北:經濟與生活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應社 陳倍玉

日本式的人際關係:男女

世良正 利《日本人之心》整理出既有的日本人論,指出這些論述充滿主觀色彩, 良認為日本人的性格特質是「自覺性」和「社會性」為大前提,而屬自覺性中的「無我性」及社會性中的「熟知性」, 可說是日本人 的老毛病,無我性是儒教家庭生活中維持權威與恭順關係的原理,是一種被動的、強迫的、應然的狀態。能力不足無法達成應然要求時,就會產生:捨不得放棄的心理、想依賴神明的心理、依賴依附者指示的心理、放棄的心理。熟知性是民眾家庭生活中維持輕鬆自在及慣性關係之原理,以非選擇的、封閉的人際關係為主。

枯木陶在《科學技術與日本人》一書中論及,日本人重視「人格主義」,但是人格主義的缺點是認定犧牲自我乃一種美德。日本人很在意別人的評價,而不顧自我主張,比如服裝、小孩的補習,都很容易受外貌或別人意見左右。同樣地,日本人很在意科技人士的研究現況,只要是順應潮流就能安心了。還有日本人比較閉塞,喜好灰色地帶,用委婉方式表達中庸情緒,性情淡泊而能享受餘情。

林伸 的《恩的觀念與親子關係》中,他說「恩」是規範日本親子關係最重要的概念,父母親對親子的施恩行為是建立在自我犧牲的基礎上,不求子女回報, 但恩是非 償還不可的,報恩完全依子女的自發性而定,親恩是永遠回報不完的。

《婚變》中的人際關係:

書中兩性之間的、男性與男性、女性與女性之間的友誼,在事業上的激勵,患難時的相互照顧,各個都帶著從台灣帶去的人際關係、人情義理,在美國法律和社會規範下過活。他們的故事顯現了,在台灣人的儒家根源文化和美國社會學到的新規範中,折衷出一套特有的人際哲學來,也更精確地敘述夾在新舊與台美文化夾縫中的女性的成長經驗史。

愛情和婚姻可能永遠是婦女生命裡最重要的兩個環節,這本書描述人們離鄉背井後,在舉目無親的異鄉,人際的交誼真誠與否?婚變的發生,所為之事有違從小受到的傳統道德觀念,與日本人格相似的男性的權威態度、女性的恭順心理如何導致發展?

現代社會人際關係有些是從社會經濟地位接近而建立的,處在類似地位的人,會有同一 階層的考量,彼此因為思想、感情、行為等所表現互動的關係產生吸引、排拒、合作或競爭,《婚變》中的各個人物即充分展現,在生命中處於不同環境或扮演人生不同角色時,隨之改變的應對態度…。年輕貌美的惠英不願安於小康家庭的環境,渴望成為擁有大房子的女主人,於是在朋友辦的舞會中利用自己外表條件還有女性嫵媚特質,勾引了有婦之夫的有錢醫生,這位醫生在外人看來家庭美滿,有端莊賢慧的美嬌娘老婆「淑珍」、人人稱羨的職業收入,實際上他幼時的家庭環境、親子關係對他產生莫大影響,不辜負父母期望當上醫師為家裡增光,可是男尊女卑的觀念卻也養成他的「大男人主義」,遇上惠英後虛榮自私地想同時擁有兩個女人;元配淑珍具備中國傳統美德但也因此相信必須在家庭生活中維持大局與恭順關係,忍耐丈夫的哄騙欺瞞,最後更差一點因獨立能力不足而捨不得放棄這段婚姻,實屬悲哀啊!幸而有朋友在過程中的了解與支持才得以度過逆境。

關於淑 珍的兩位朋友 美玲和玉英,一位因為到了適婚年齡而遲遲未結婚,擔心「嫁不出去的女兒」會帶給父母屈辱,為了光耀門楣報答恩情便嫁給了一位也是在美工作的同鄉大學教授,兩個同樣內向的人皆不善和人交際,過著平淡無奇生活;另一位則是既不敢違抗父母命,亦對於「留美博士」頭銜的對象有著虛榮的期待,繼而冒險踏上婚姻之路,縱使必須面對在異國迥然不同的文化、人際交誼風俗......。

我的人際關係優勢與劣勢:

從小在鄉下地方成長的我,接受了種種不折不扣的「傳統道德價值觀」,在《日本人論》一書中所言及的許多規範行為、道德禮節,其實看來並不陌生,因為從過去歷史可知中日文化的 交流淵 遠,日本式與中國式的人際關係自然有許多相疊之處,我也具有日本人的老毛病 「無我性」之特質,在家中從不敢與父母頂嘴,父母對我的安排幾乎只有被動地接收的份,這主要是因為我身為長女,從小便了解白手起家的父母親對子女的養育是建立在自我犧牲的基礎上,告訴我們不求子女回報,只希望我們乖巧懂事守本分,但是我早深知「恩」是非償還不可的,親恩是永遠回報不完的。所以我的所作所為得到親朋好友的讚賞, 我不像現代 許多被慣壞 的小孩那樣任性而不懂孝順。我開心接受了長輩的認同,然而年紀越長我越發感到,我在同儕之間的人際關係一直無法做到最好,也許因為缺乏主見、談話內容無趣、或者是個墨守成規的「乖乖牌」吧?

直到上了大學後,我想了許多,在自我反省中學習、成長,我發覺自己可以比別人多些包容,看待事物多用理性的眼光,了解同學朋友的性格而避免觸 之其弱處 ,甚至注重起外貌,雖然容易受別人意見左右、相當在乎別人對己 評價,但是我認為這是建立更自信理性自我的一個過程!

此外, 其實在《婚變》中看到的環境背景何嘗不是許多女性的寫照呢?我以前也曾羨慕所謂嫁入豪門這樣的婚姻,因為看起來下半輩子只要依靠男性即可,多 輕鬆哇 !尤其我 也如書中 某些角色一樣,不但深受傳統道德價值觀影響,同時又接收著現代女性意識抬頭的新知。在我的朋友圈裡面,男性友人寥寥無幾,我向來就較不懂得如何主動和異性建立友誼,兩性之間 易有純友誼的刻板觀念 深植腦中 ,這是我需要改進的一大劣勢,畢竟未來出社會工作終將面對的,人脈關係是多麼重要,尤其進退取捨是最大的課題!

參考文獻:

黃娟(1995)《婚變》台北:前衛出版社。

應社 三 吳怡佳

一、日本式的人際關係:親子

精神醫學家土居健郎在《「依依愛戀」的結構》裡提到, 土居把渴望 依戀於他人的欲求稱為「依依愛戀」,特別是子女對母親的依賴很深,即使長大成人後,母子在心理上仍是難捨難分,這是日本人特有的現象。土居認為沒有依依愛戀就沒有所謂母子關係,依依愛戀本身在心理上就否定母子分離的可能。而在臨床心理學家山野保 「留戀」的心理:男女的分手與日本式的心情 》說到 ,幼兒的教育階段,母子都還沒切斷依依愛戀的習慣而獨立,換言之,在意識層面,母親與孩子越追求個別的獨立,反倒突顯出無意識層面母子間連帶感的強化。正因為如此,才會有 許多戀 母情節的好青年,以及無法脫離子女、操煩子女教育的好母親,這些都是孕育日本留戀文化的溫床。

在另一方面,文化人類學家中林伸 的《恩的觀念與親子關係》,它探討為何直到戰後日本親 子間的情愛 關係都還持續不斷的原因。他說「恩」是規範日本親子關係最重要的概念,父母親對子女的施恩行為是建立在自我犧牲的基礎上,不求子女回報。 但恩是 分償還不可的,報恩完全依子女的自發性而定,報恩是永遠回報不完的。在日本,孝順的範圍很廣,讓父母親高興、別讓他們 煩惱、 別讓他們勞累、好好照顧自己等都算。 此外, 恩也發揮了調節機能,化解親 子間的世代 對立與緊張關係。

二、 童年憶往:中國孩子的歷史 中的人際關係

中國文化一向認定,在生物或身體面上,人生的起源是來自父母,不論是道德哲學上説的「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以之為終身致孝的基礎,或者醫學文獻上講的「男精女血」,交合成孕,落地成子,都在建立生命源於父母的主張。

日本式的人際關係中,中林伸 提到「恩」是規範日本親子關係最重要的概念,雖然不求子女回報,但強調恩是非償還不可的,報恩是永遠回報不完的。同樣地,在中國的孝道文化裡,也強調為人子女者固有 報生報養 之需,在其一生中 不能不銘 生育之恩、養育之恩與教育之恩。儒家一向 教孝教忠 ,連佛教都要流傳「 父母恩難報 」之經。

而在土居健郎所提到「依依愛戀」的觀點,子女對母親的依賴很深,即使長大成人後,母子在心理上仍是難捨難分,雖然在 童年憶往:中國孩子的歷史 裡沒有特別強調子女與母親間是否存在著彼此間依賴的感情,但在中國的傳統社會裡,實際上負日常撫養之責的,仍以母親為主,尤其是孩子年幼居家 期間, 孩兒若有特別的需要,都是母親主持或與照顧他的婦人設法共同處理,所以或多或少還是有類似於「依依愛戀」的成份存在著。

雖然在中國沒有「依依愛戀」這類的觀點,但卻可從「年幼者 之懼親 死與 憂親疾」 看到類似的影子出現。傳統時期,中國以家庭為主要社會單位,家庭成員長幼之間多半 需要休戚一體 、共生共濟。而能顯示兒童與成人相對待之關係的,是兒童對長輩所懷 之擔掛 、所予之照顧、幫忙和所有的諒解與鼓舞。近世傳記材料中,佈滿了雙親對幼兒的 護惜與 操勞,其實也不缺孩子對成人的憂慮與顧念,最明顯的,是年幼者 之懼親 死與 憂親疾。 近親死亡對孩童的威脅,是孩童對親人情感依戀的另一個指標,是他們對雙親及親長遭遇不幸或 病時所表現的反應。 除了懼親逝、憂親疾 之外,還 得覓見 兒童為成人分勞苦,與之同患難,並且共同承受來自親人和外在的打擊和壓力。家遭不幸或遇難關時,孩子所受的衝擊,代表兒童與 成人休戚一體 膚感身受 的結合,而這種同受苦、共憂憤的情感,對成人而言,常是一種重要的安慰、支撐和鼓舞。

三、我的人際優勢與劣勢

我和母親的感情非常好,其實說真的我對母親的依賴感很強烈,像在日本式的人際關係裡提到「依依愛戀」的觀點一樣,雖然現在已經算是成年人了, 但是說到獨立 我想我還沒辦到,只要學校沒課我一定經常往家裡跑,在家裡的時候,一切還是母親在旁打理,有事情也是找雙親幫忙, 顯少靠自己 的力量完成一件重大的事,這是我的優勢也是我的劣勢。最近母親洗澡時,不知算不算是心電感應,以為是母親在叫我,母親說沒有但她的確有事情發生 -腰閃 到了,我開始發覺母親的歲數漸漸多了,身體只要不適不是容易就能恢復的,我曉得我應該開始對雙親要有多點體諒,雖然還沒有正式的工作,沒辦法提供物質上的回饋,我想精神上的回饋我是做得到的,簡單的 藉由幫母親 看店減輕她的負擔、將自己照顧好不要讓雙親擔心、適時提醒父親少煙酒等,而目前我也正朝這方面努力當中,在這個過程也曾受到母親的讚賞,但我想這就是為人子女所應該負的責任,像是日本式的人際關係 裡說到 ,報恩是永遠回報不完的,及 童年憶往:中國孩子的歷史 中的人際關係裡也強調,為人子女者一生 不能不銘 生育之恩、養育之恩與教育之恩。

而在 童年憶往:中國孩子的歷史 中的人際關係裡 有說到 ,近親死亡對孩童的威脅,以及孩童對親人情感的依戀之另一指標,是他們對雙親及親長遭遇不幸或 病時所表現的反應,我曾有過一次經驗,雖然不是遭遇不幸或 病,可是我覺得相關值得一提,幾個月前,雙親間有一點爭執,我回到宿舍的那一晚做夢,夢到母親離家出走,離我遠去,我竟然哭到醒來,這是我過去所沒有過的,雖然過去 雙親間也有 爭吵過,但這次卻在我的夢中強烈的表現出那份不安,我想隨著年齡的增長,與 雙親間的感情 也比我想像中還要深厚,才會有那麼難忘的經驗。

四、參考文獻

熊秉真( 2000 童年憶往:中國孩子的歷史 台北:麥田出版社

傳管 三 陳玫瑾

一、日本式的人際關係:親 子間的關係

在日本人的家庭觀念裡,母親佔有及高的 地位。甚至在現代化的社會裡子女也有「死後要回到母親身旁的觀念」。在親子關係中,母親為何扮演極重要的角色,以及為何直到戰後親 子間的情愛 關係都還持續不斷,這些昰接著要探討的。

精神醫學家土居健郎討論日本人人際關係的心理態度,《「依依愛戀」的結構》得到廣大的迴響。 土居把渴望 依戀於他人的欲求稱為「依依愛戀」,特別昰子女對母親的依賴很深,即使長大成人後,母子在心理上仍是難捨難分,這是日本人特有的現象。

文化人類學家中林伸 的《恩的觀念與親子關係》一書 中說到 ,「恩」是規範日本親子關係最重要的概念,父母親對子女的施恩行為是建立在自我犧牲的基礎上,不求子女回報。報恩完全依女的自發性而定。在日本孝順的範圍很廣,只要讓父母高興,別讓他們 煩惱、 勞累,好好照顧自己都算是孝順。此外

,「恩」也發揮了調節機能,化解親子間容易對立緊張關係。

原ひろ子以及心理學家我妻洋合寫的《教養民俗叢書 1 》裡,他們認為日本人有人性本善的念,關於子女教養的問題也是,如果小孩子任性或動不動就生氣,他們只會推卸責任,而沒有去了解小孩任性或生氣的原因。 日本人教養子女的真正意涵之所以薄弱,跟因為儒家性善說衍生的寬大主義極有關係。

二、《親子關係與孝道》中的人際關係

書裡談到傳統中國的親子關係裡,母親與孩子之間的親密關係超過於父親

,在一般家庭如果孩子有心事也會先找母親訴說而不是父親,再加上中國傳統強調「嚴父慈母」的角色區別,更加顯現了孩子與父母親近程度的不同,這點與日本的親 子間的關係 相似。但 其實父嚴母慈 常是我們對父母的刻板 印像 ,其實父親的嚴厲主要是源自於親子之間溝通的貧乏及施加責打的親權擴張,而中國母親對孩子的關懷常被孩子認為是嘮叨或囉唆,而失去莊嚴與威信就不容易發揮影響力, 反之, 權勢的父親若能保有一份莊嚴與親切,較能產生「無為而治」的教化功能。

在傳統中國社會裡,我們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而儒家 論孝時 特別強調孝是所有修德教化的根源,而子女表現 的孝與不孝 ,就在於是否有為父母設想,或是是否有做好自己份內的事來定,這與日本 對於孝的訂義 很相似。原則上,在中國孝道制度下的親子關係並不是一種契約關係,好像善待對方只是在盡義務;同時它也不是一種權威關係,好像善待對方只是被迫而為。親子關係應該是人際關係中一種最基本的感情關係,它的密切程度就看雙方長期互相善待的程度而定。如果雙方都能主動的善待對方,那麼彼此的感情自然會越來越深,自然也就無需強調任何一方必須為另一方犧牲的道理。否則任何只要求某一方對另一方無條件犧牲奉獻的制度都是不自然,也不會持久的。

在中國的親子教化含有「嚴教觀」、「打罵觀」、「懲戒取向」、「尊卑觀」等特色,中國父母在教育孩子上,常是用「為你設想、鋪路與控制」來對待孩子,父母親的強制抹殺了子女的權利,而且父母對子女施行打罵的家庭教育,在孩子同年時期,幾乎都不可避免,這與日本教育孩子的方式就有些許的不同。但其實對於親子感情最具殺傷力的是親長的權威,強把自己的意志加在孩子身上

,這會導致孩子有反叛的心理跟陽奉陰違的行為,其實父母只要不是用強迫的方式與孩子溝通,試著用 老莊式的 「無為之為」 的默化似乎 會比 儒家式的 「直接教誨」更能發揮影響子女的效應。

三、我的人際優勢與劣勢

我在家中的人際關係很好,優勢應該是我的個性,我不是一個會讓父母傷腦筋的孩子,從小我就很聽話,但也常被人說沒有主見,父母對我的教育,算是 民主式的也 可以 說是老莊式的 「無為之為」,他們會尊重我的決定,也會提出他們的看法。如果我做錯事,他們會糾正我,告訴我正確的觀念,也常提醒我與人相處要互相尊重,意見不和時,也要相互體諒。他們也很少強迫我們做我們不喜歡的事,所以我也從沒跟父母親產生過嚴重爭吵,但摩擦是一定有的

,只是我會站在他們的立場為他們著想,用溝通或冷戰代替爭吵,在我的家庭裡,母親 了極重要的地位,從小我就跟母親的關係很好,她像我的老師也像我的朋友,她常教導我做人處世的道理,也非常注重我們的教育,她認為,讀書的小孩不會變壞,而我們也不曾做出讓她傷心的事,她也讓我 明白家 對一個人有多重要。不管在外面遇到開心還是不開心的事都會回家與母親分享,其實有些心理的話真的很難跟父親說,因為在我心裡他是威嚴的或許也有些距離感吧。自從我的父親去世後,我與母親的關係也變的更親密。

我不是一個會將心理的感情表達出來的人,這也是我人際關係的劣勢,我總覺得關心一個人不昰用嘴巴說,而是以行動證明,孝順父母也是,因為感情的積累而自然的表現,而不是心口不一的順應父母,卻又做出讓父母難過的事。

其實我很依賴母親,因為從小到大不管我發生什麼事母親都在我的身旁,我已經習慣她的保護,直到上了大學離開熟悉的地方離開了母親的羽翼,我才學會獨立,學會自己面對許多事,才發現我真的長大了,以後不能再躲在媽媽 身後, 說我什麼都不會了,對於這樣的轉變我是開心的,因為我與母親的心更貼近了。

因為他們的教育,讓我在家裡或團體中的人際關係都很不錯,尤其在家中,我很喜歡回家,因為家讓我有很溫暖又幸福的感覺,雖然現在家中成員少了兩位,但這讓我們的關係更親密,更會體貼對方,因為我們都知道,這種幸福得來不易,所以更要珍惜。

四、參考文獻

楊國樞( 1998 )《親子關係與孝道》台北: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本土心理學研究室編輯出版。

應社 蘇郁婷

日本式的人際關係:企業的經營精神

美國經營學家阿貝格連 (James C. Abegglen ) 是最早注意到日本戰後經濟快速復甦的外國人,他在《日本式的經營》 (1958) 一書中指出,日本經濟成長的推力是所謂「日本式的經營」。《日本式的經營》 (The Japanese Factory Aspects of Its Social Organization, 1958 ) 是阿貝格連實地調查全日本製造業的大工廠,直接訪談經營者所整理出來的報告。日本企業的一般特徵是,在日本: (1) 必須以集團方式花費許多時間協商。 (2) 決策必須傳達到許多相關權限的單位。 (3) 決策責任幾乎不可能歸於特定的個人。換句話說,日本人採取了犧牲效率、維持公司內部人際和諧的決策方式。

經營學 家間宏也 提出從近代經營的出現到技術革新等不同時期,探討日本式經營的歷史變遷,他在《日本式的經營系譜》中指出,以實質合理化為經營目標的家族主義大約在一次世界大戰前後開始普及。擬似「家」的經營經營管理重視如家中長幼的年功排序,雇用關係好比親子關係,被認為是「一生之緣」 ( 終身雇用 ) ,採取溫情主義的生活保障政策。二次大戰戰敗後,日本開始引進美式管理,經營管理依然以年功序列為基礎,職務分派的過程中仍殘留早該廢除的身份制。日本的特色是尊重集團主義與人間主義 ( personalism )

從社會心理來看,產業社會學家尾高邦雄在 日本式的經營:神話與現實 一書中指出,外國人認知的日本式經營其實是一種謬誤的「神話」,充滿「現實」的缺憾。這種日本式經營包括下列幾項獨特的人事勞務與慣例體系,像是終身雇用制、年功序列制、 議制度、抬轎式經營… 等。造成正負面的影響,正面有雇用安定、人事的柔軟度與革命情感;負面的則有員工依賴心理、壓抑創造力、中高年齡層的人事停滯等,因此出現外國人 所說新日本 經營的「神話」。

二、 總裁獅子心:嚴長壽的工作哲學 中的人際關係

1971 年,當時 23 歲的嚴長壽還只是美國運通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的「傳達」小弟,但四年過後,他因提出新的業務計畫而使得公司的經營危機由虧轉盈,因而升任為台灣區總經理, 1979 年應周志榮先生之邀主持亞都飯店,以人性化管理和強調顧客服務的精神,是亞都成為口碑最好的旅館; 1992 年,又成立麗 國際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旅館餐飲業者各項諮詢、訓練及專業管理服務。

嚴長壽只有高中的學歷,卻能夠一路爬升到業界的頂尖地位,備受業界所推崇,他沒有傳奇的背景,而完全是靠自己 紮紮實 實的學習與努力,所以他說:『實力比學歷重要』。

總裁獅子心:嚴長壽的工作哲學 中提到嚴長壽的經營管理藝術,他認為一個旅館不能只有富麗堂皇的屋宇,而該營造出一種獨特的『人』的味道。這點在亞都飯店中的服務管理得到了實踐。亞都有四個服務管理的信條,也是其中心信念: ( ) 員工都是主人。 ( ) 設想在客人前面。 ( ) 尊重每位客人的獨特性。 ( ) 絕不 輕易說不 !傳統的管理是金字塔型的,老闆高高在上,掌握一切的權力,但是在服務業卻是相反的。在他的經營模式裡,把員工當作是公司的資產,使得員工對於公司有認同感,因而凝聚向心力。沒有團體就沒有個人,唯有團體的成功,才有個人的成就。在他實際的作為裡,他提供員工三項條件: ( ) 合理的待遇。 ( ) 繼續學習的環境。 ( ) 可期待的未來發展。在這些以「人」為出發點的具體化之下,使得他的經營文化得到更多的認同。

三、  我的人際優勢與劣勢

為何會以日本式的人際關係 :企業的經營精神 來作 為這次的題目,原因有二點:第一,因為即將面臨畢業的轉折點,可以因而更加瞭解日本與台灣在職場上的優劣勢, 來作 為自己學習與增進的對象。第二,因為個人的因素較認同日本的職場態度,加上覺得本身有與日本的工作態度的相似,所以想要更進一步瞭解自己的態度在未來職場生態上可能會面臨到的問題。

在這兩本書中可以找到相似的觀點,都強調人性化的管理,讓員工有自己獨當一面的機會,讓員工發揮「主動的」責任感,我想就是這樣的態度才會使得任何事都變成可能。這點也是我一直很堅持工作的態度,不論想要從事任何方面,這是必要的條件,我覺得負責任會有一體兩面的看法,一是拼命三郎,但是換另一方面來看,這也是一種免費訓練自己和累積經驗的機會,我都是抱持這樣的想法,不管在哪一方面,學習對我 來說是很 重要的,對於生命的態度是積極的,可以將此轉化成內在的知識;相對地,從中獲得的成就感是無法用言語形容的。所以這點負責任的態度,會一直持續下去。但是,我負責任的態度裡隱藏著另一個危機,那就是很多事情都是自己親自處理,不放心交付給別人,可能是要求完美以及強調事情的完成度,我想適時地學會放手會讓效率和溝通達到最大的成效,這點是我必須學習的。在日本式的人際關係裡所令人詬病的是,分工制度體系的細密造成事情的傳達上沒有發揮較大的成效,從中可以發現到,負責任 = 成效,或者是負責任 = 推託給別人 ( 分工制度 ) ,這種互為因果 的相制 ,是拿捏的技巧所在,否則將會弄巧成拙,必須引以為戒。

嚴長壽 (1997) 總裁獅子心:嚴長壽的工作哲學 臺北市:平氏出版社。

應社 陳智香

一、 日本人式的人際關係 :男女

針對男女的人際關係論點,小此 木啟吾從 集團的內外探討男女關係及家庭問題,他在 人類的辨識法與鑑賞法:日本人的心理演變 一書中指出,日本人有「 恨罪不 恨人」的意識,對於罪惡的真正原因、責任的追究以及被害的補償等,日本人比較豁達。形式上的婚姻是透過彼此意志選擇完成的,但實際上,緣分的觀念要遠勝於契約的觀念。面對婚姻的破裂,夫妻雙方多能寬大以對。「日本式被虐待的性快感」渴望和對方有連帶感、一切以對方為主,不強調自己是受害者,這才是一種美德。

土居健郎在《「依依愛戀」的結構》一書中表示,依依愛戀是指情感的、慾望的、本能的一種存在,這是日本式情感的表達,普遍存在於人類渴望依戀的欲求之中。個人也會想依賴他人,即使對方不存在,這種 依賴感仍持續 存在。例如:留戀的心態。

臨床心理學家山野保 「留戀」的心理:男女的分手與日本式的心情 。他從臨床心理學的觀點定義「留戀」,是指「對於無法復存的對象仍殘存愛戀之情」。留戀並非原本希望的心情,但正如民間故事及和歌中所看到的,日本有美化留戀的文化,例如:說服自己為所愛之人祈福而願意退讓。夫妻及戀人的愛別離中,留戀扮演了重要角色。

二、 離婚?不離婚?:勇敢地走出自己的路 中的人際關係

因為日本人重視緣分甚於契約的觀念使然,造成日本傳統女性在面對婚 外情和丈夫 暴力相向時,不會責怪丈夫的外遇行為,而採取默默接受和忍耐的方式。 離婚?不離婚?勇敢地走出自己的路 一書中第一章節第一小節的標題-不要再做阿信了!由以上的標題可以看出這本書的觀點和日本式的男女人際關係觀念的對立。這本書提到有些婚姻是錯誤的,但更多時候,離婚是「敢於」結束婚姻的錯誤。當我們面對困境時,一定要做正面的選擇,因為逃避只會更加苦楚,何況人生如此短暫,長痛不如短痛,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沒有了婚姻,還不是照樣可以瀟灑過日子,依然可以擁有幸福快樂的人生。但是「日本式被虐待的性快感」當中渴望和對方有連帶感、一切以對方為主,不強調自己是受害者,這才是一種美德的觀念,反而讚揚妻子凡事以丈夫為主,對丈夫唯命是從的行為。

小此 木啟吾和 作者都具有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豁達觀念,但是解讀的方式卻大不相同。小此 木啟吾 提出的觀點以男性為出發點,為男性對婚姻的背叛找出寬恕和容忍的理由;而這本書的作者大都站在女性的角度,鼓勵女性「揮別錯的才能和對的相逢」,在婚姻關係中一方 委屈求全 和視而不見,並不能維持和挽救婚姻,當離婚已成定局時,應該「好聚好散」,離婚並不代表失敗,只是重新選擇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日本人對於不得已分手的男女選擇美化「留戀」,但這本書的作者對於已分手的男女卻建議不要一味想依賴他人,避免一錯再錯。對於即使對方不存在也會留戀的觀念,作者認為藕斷絲連的婚姻是常有的事,能夠真正瀟灑分手,以平靜的心情相對待,不再動情也 惡言相向的昔日夫妻,其實並不容易。但是一旦離婚,則需要精神和人格上的獨立,必須建立自我, 活出自己 。快樂要靠自己去追求、體驗和感受的,人的一生原本就是一條獨行的路,自己的路就要自己去開創,只要心中有愛,努力用心經營,條條大路都是充滿幸福的!

三、我的人際優勢與劣勢

雖然在男女關係上我是未婚狀態,但目前有交往中的男朋友,因為不曾結婚和離婚,因此不能了解女性決定離婚時所付出的勇氣和必須面對的社會壓力。不過,當我的男朋友如果有劈腿的狀況和對我有暴力傾向的行為時,我有應該立即分手的正確觀念,因為這樣一來對雙方都好。如同 離婚?不離婚?勇敢地走出自己的路 作者的觀點,她認為女性在婚姻中遭受家暴和面對婚 外情的狀況 時,不應該 一昧 的隱忍,因為無論性別為何,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幸福的權利。

即使我具有在我的男朋友對我 忠和暴力相向的狀況下,應該要果決分手的觀念,但是當我真正發現男朋友的確有這些行為時,我會採取猶豫不決的態度面對,如同日本女性在面對丈夫外遇和家暴時,選擇委曲求全和視而不見的態度,或許心中對於對方依舊存有期待,替他的行為合理化, 而再的原諒對方,以維繫這段感情與婚姻。

我明知這樣猶豫不決的個性,將阻礙我未來發展的空間,但是對於改變現狀我始終存在著不安全感,這讓我不得不承認現實和理想之間的確存在著不小的差距。其實,離婚和分手不見得就是最好的選擇,如果這段感情還有挽回的希望,也不一定非要選擇離婚和分手 途,當雙方願意各退一步,平心靜氣的共同面對和解決問題,還是有重新獲得幸福的機會。

當我的男朋友用「我有更喜歡的對象」這個理由而跟我分手,我沒有辦法接受,退讓的確是一件很偉大的事情,但,同時也代表殘忍,即使我知道在愛情的國度裡,愛與不愛無關對錯,但是當這件事真的發生在自己身上時,仍然會傷心難過。面對這樣的狀況時,如果我具有日本美化留戀的觀念-說服自己為所愛之人祈福而願意退讓,這時的我就能將難過的心情化為衷心的祝福。

我除了可以選擇用「留戀」轉化心情,也可用 緣份 勝於契約的豁達觀念,說服自己該放開這段感情,當 緣分盡就該 接受這個事實,因為緣分而讓我和我的男朋友相遇,也因為緣分讓他和另一個她相遇,所以分手又何妨?緣分的奇妙,正在於它的神祕和未知,假如我和男朋友分手時,或許可以用「緣分」解釋分手的原因,淡化傷痛,尋找自己的另一種生活方式。

四、參考文獻

卓以定( 2005 離婚?不離婚?:勇敢地走出自己的路 台北:遠流出

傳管 三 黃慧婕

、日本式的人際關係:集團

從民俗史的觀點探討集團與個人關係的是 民俗學家荒木 博之,他在 日本人的行動模式:他律與集團的論理 》中說到 ,集團的邏輯具規範性,基本上,日本人以他律方式來服從及行動,可分成「畜牧文化與農耕文化的樣式」: A 畜牧人民的基層文化 畜牧的移動的個人社會 自律的個性 ( 個人倫理 ) 男性原理 , B 農耕人民的基層文化 農耕的定居的共同社會 他律的個性 ( 集體倫理 ) 幼兒園理 女性原理。個人原理講求真心話,集團原理則是表面敷衍。集團介入個人的自我重建,產生「彼此努力吧」這種集團式想法,講求全員一致 以及趨同的 行為模式。 他律會導致 自我缺席,自我缺席意味著存在一個經常受內外誘因影響而變化的自己。他會放棄判斷而仰賴標籤,成為標籤主義者,不用「我認為」而是「被認為」這種語法,都是因為集團理論根本上就主張自我否定與自我放棄。

社會學家 間庭充幸寫 日本式集團的社會學 : 與排斥的結構 ,從現代社會的集團特質探索日本人 的均質性 ,所謂「涵 」,一般指集團將他者 ( 主要指個人,有時也指事物 ) ,劃入集團中予以同質化,並成為集團的成員。排斥則是集團將他者異質化、逐出集團外,建構集團間差異的符號,並象徵性排除在外。日本是非常強調同 質者趨同 的社會,每個人都很害怕被視為異端。涵 排斥或同化異端是對個人全面性的要求,並非只是意識型態或信仰上的對象,從血緣開始,學歷、印章、名牌都是重要的指標。

二、《顯微鏡下看日本人》中的人際關係:

本書提到日本是個重視團體的民族,團體內講求 制性,因此在日本的社會裡就有所謂「脫離伙伴」「加入伙伴」等兩種不等的行為標準,按照自己意志行動的人,他們稱其為「 隻獨行的狼」,在歐美「 隻獨行的狼」是指充滿創力與潛力的人,是最受尊敬,最受歡迎的人,但在日本,這種擁有自己個性的人是不受歡迎的,也因如此會產生同質性高的社會,也就傳遞出社會並不鼓勵個人的獨立思考、發表不同意見的人,社會上鼓勵喜愛的是合群、順從大眾的意見,個體為了不想做不受歡迎的人,於是隱藏心中不同的想法,當個附和團體意見的人,久了那就像荒木博之所提到的那樣, 體會放棄判斷、思考而仰賴標籤,這裡的標籤指的就是團體所給人的印象,個體不用思考我認為如何,而是在團體的框架中做出符合團體的行為,也就是無須進行自我的思考,只要跟隨團體就行了,也就是當一個從眾的人,而這樣所造成的結果,就像《顯微鏡下看日本人》書中所提到的科學家 江琦玲於奈 ,他是少數日本人獲得諾貝爾獎的得主之一,但他很早就移民美國,對他來說移居海外,是逃脫日本集團壓力把一切限在同質性的唯一道路,對一個具有獨創性而立志獨自研究的科學家來說,日本的研究機構和環境,對他們是非常不利的。

三、我的人際優勢與劣勢

這裡所討論的團體中的個體,就像我們在求學時的人際關係,班上為一團體單位,而其中又分成許多小團體,小團體的成員通常因為某些共同處而組成,就像《顯微鏡下看日本人》書中所談到的團體的壓力,與 間庭充幸 日本式集團的社會學 : 與排斥的結構 ,所談到的所謂「涵 」,一般指集團將他者 ( 主要指個人,有時也指事物 ) ,劃入集團中予以同質化,並成為集團的成員。排斥則是集團將他者異質化、逐出集團外,建構集團間差異的符號,並象徵性排除在外。尤其在國小、國中的求學階段由其明顯,團體中通常對事情會有相同的意見,例如:要不要 去班遊 ,團體中常會做出一致的決定,又例如最常見 : 小團體共同排擠 個人,其實你並不討厭這個人,但因團體中的人不喜歡,你只好跟著不喜歡,因為身為小團體中的 份子很容易做出從眾的決定,以希望取的認同,我本身是不會如此,對一個人喜好或 厭惡取覺自己 的感受,由別人決定實在愚昧。而小團體內的決定並不是經由討論所產生的,通常會由幾個領袖型人物做了決定,而其它的人就會跟隨贊同,就算有不同意見也不太敢提出,就好像日本社會一般,小團體內有股無形的壓力,讓人做出從眾的決定。我自己是屬於很容易從眾的人,在團體中對事物有不同的想法也不太提出,沒有意見或贊同是最省事的,但還是會看事情,不過這是指在不熟悉對方的情形,如果是在與自己熟悉的團體中,有不同想法就比較會提出,這當然是一個缺點,應該是不管面對什麼人都能說出自己的想法。而 間庭充幸還 提到涵 排斥或同化異端是對個人全面性的要求,並非只是意識型態或信仰上的對象,從血緣開始,學歷、印章、名牌都是重要的指標。所以我們也可以常見小團體中的人穿著打扮很相似,我不太會受小團體其它成員的影響,也不覺得不同會有什麼壓力,但與穿著相似的人相處會更形自在,我想團體對個人還是有或多或少的影響力。

四、參考文獻

Cregory Clark(1984) 《顯微鏡下看日本人》武陵出版社。

應社 何瑞珊

一、日本式的人際關係:集團社會

人類學家川 喜田二郎 《日本文化探索》 中探討日本文化,也論及集團個人的相互作用。在書中他說日本是神佛混淆的國度,共同體主義的原理與個人主義原理並存,而書 中說到 ,崇拜「天皇神社」的日本人鼓吹「共同體精神」。日本人被埋沒在集團或過於依附集團, 一昧 的強調個人的「角色分配」全然喪失自我。而日本是一個講求「習慣的國家」,非常倚賴個人的狹隘經驗、地緣、血緣之稱人際關係的合作。依血緣而生的方式,已經在大化革新之前挫敗,但依地緣而來的合作方式卻綿延不絕。小集團的農村是鄉土主義最有力的地盤,習慣的傳承是藉由 人際間的長久 交往以及「面對面」的原理運作。而從民俗史的觀點探討集團與個人關係的事 民俗學家 荒木 博之 ,他在 日本人的行動模式:他律與集團的論理 中說到 ,集團的邏輯具規範性,基本上日本人以他律方式來服從及行動,可分為「畜牧文化與農耕文化的樣式」,畜牧文化:自律的個性〈個人原理〉 - 男人原理,農耕文化:〈集團原理〉 - 女性、幼兒原理,個人原理講求真心話,及團員裡則是表面敷衍。集團介入個人的自我重建,產生「彼此努力吧」這種集團式想法,講求全員一致 以及趨同的 行為模式。人類學家 江孝男 則從日本人和西方人的國民性差異,探討外來文化的接受方式,他在 《文化與人格》 中指出日本人重視上下關係,對於文化優秀的鄰近 各族報持 極深的自卑感。

二、《顯微鏡下看日本人》中的人際關係

從「群體心理」來看日本團主義,勒說:「由心理群體所表現出來的最驚人的特性是:無論組成心理群體的個人是誰,不管他們的生活方式、職業、性格、智力是相似還是不相似,他們被轉變為一個群體這一事實,使他們擁一種集體心理。這種集體心理使他們以完全不同於他們每一個人在獨處時的方式進行感覺、思考和行動。除個人形成一個群體的情況外,某些觀念和感情就不會產生,或者不把它們本身轉變成行動。心理群體是由異質因素形成的暫時性存在它們暫時被結合在一起,正像細胞透過它們的重新組合而一種生命體形式一樣,這種新的存在物展示出非常不同於每一個細胞單獨時所具有的各種特徵。」勒認為,在群體中,個體的特定習性被湮沒了,相應地,他們的個性也消失了。種族潛意識顯現出來;異質的東西被淹沒在同質的東西中。而日本式集團主義,長期以來被日本研究學界公認為日本社會其中一個最為明顯的文化特徵。它所指的是一個集團的全體成員在感情上相互依賴,在行動上休憩與共的社會價值和行為模式。集團主義的價值觀強調,當個人在處理與集體(小至家庭,大至國家)之間的關係時、個人應當多以集團的整體利益為出發點,避免因為個人的喜好而傷害到整體的利益,要做到相互協調、滅私奉公。因此,在這樣的價值觀念下,人和集體之間雖然強調「以和為貴」,但如果個人的言行與集體定下的規範不符,就可能成為被人指責和孤立的對象,而任何與「違規者」相關的親朋好友,乃至於其所屬的工作機構,也將會因此而承受巨大的社會壓力。在這個日本式集團社會下的日本人卻不如此,他們對於在某一階段裡彼此擁有共同環境的雙方,會很自然且親密的結合在一起。出生於某地,在某校就讀,或任職於某公司,對我們來講,這只是一種偶然的事件,但日本人卻將其看作是超越一切的緣份,而把這些偶發事件看成是人際關係的重要基礎。因共同條件而組成的團體,比較容易形成一元性的團體,且較偏於感情性,例如:在許多國家的運動組織或其他團體,就是因為具有相同興趣的人們所集合而成的。但是,在日本卻不僅是單純的興趣問題,他們彼此之間會相互地加入對方的生活圈,且保持相當親密的關係,甚至有無法脫離團體的情形發生。例如,日本人的歸國子女,到學校上課講英文一定不能講標準,不然會被排擠,當個人被欺負時,接下來會每個人都欺負他;即使有其他人看不過去,但也不太會有人挺身而出。只要挺身而出,就會被排除到團體外。

三、我的人際優勢與劣勢

人是群體動物,而日本式的集團主義的群體社會,從本質上來看,集團主義的價值觀強調的是順從意識,是一種旨在消弭反叛意識、自我意識、自尊意識和創新行為的價值系統,和自由民主制度的核心、人權價值背道而馳。我的人際 優勢 :我可以對我認為好的團體,進行交流,也能讓自己在這裡面學到不同在其他團體或者是組織的東西,以便讓自己學習到不同的經驗,也讓自己能夠在學習過程中有不同的收穫。我的人際 劣勢 :在這樣子的個人主義的情況下,雖然能夠在不同的環境中學習到不一樣的經驗,但是這樣子的不一致的態度,會讓自己雖然學到很多知識,但是由於知識太過複雜而無法運用。

四、參考文獻

1.Cregory Clark 1984 )林懷卿譯《顯微鏡下看日本人》永和市:武陵出版社。

2. 佛洛伊德心理哲學的智慧」 吉根出版社

應社 徐千懿

一、日本式的人際關係:集團社會

O 年代,人類學家川喜田二郎在《日本文化探索》論及集團與個人的相互作用。他說日本是神佛混淆的國度,共同體主義的原理與個人主義的原理並存。室 時代到戰國時代以及江戶初期都強調個人主義的精神,那是國家最衰弱的時期,也是民眾最 活躍的 時期。在日本,所謂的「天皇神社」向子民訴說信仰的價值,鼓吹共同體精神,日本人被埋沒在集團或過於依附集團,一味強調「個人的角色分配」,全然喪失自我。日本是一個講求習慣的國家,非常仰賴個人的狹隘經驗,地緣、血緣支撐 人際間的合作 關係。依血緣而生的合作關係在大化革新之前挫敗,但依地緣合作而來的合作方式卻綿延不絕。

O 年代,社會心理學家濱口惠俊《「日本味」的再發現》以「 間人 」這個概念取代集團與個人的概念,西方是以 人為中心的人間觀,日本則是「人際關係中內化」的個人,也就是「 間人 」。 間人有 三個基本屬性:第一、人是互相的。第二、由 相互衣賴感 支撐,產生觸碰彼此私生活的推心置腹之交。第三、人際關係的根本價值在於相互連帶感的持續。濱口惠俊、公文 俊平合編 日本的集體主義:探索其真正的價值 將「 間人 =人際關係主義」的概念放到廣泛的社會組織中討論。濱口主張日本的集團主義是一種態度,也就是各成員在工作上可以超越職份、互相協助,不僅能達成組織目標,也可滿足自我生活的需求,更能確保集團福祉。在此,「個人」與「集團」利害與共, 成員間的協調 性(人和)非常重要。成員之必須同心協力維護這個職場,也就是以「參與主體」、「連帶的自律性」的特質。相反地,歐美人講求「單獨主體」、「個人」,日本人則是「 間人 」,從自 他人關係中定義自我的人, 間人要 做的是如何維持人際關係,就某種意義來說,這種關係的維持帶有神聖性及強烈的價值意識。

二、《顯微鏡下看日本人》中的人際關係

容易周圍環境影響的傾向,並不只限於日本人,幾乎所有的社會,都有形成集團、尊重集團的本能存在。只是我們不像日本人那樣,完全沒有個人,也就是說,我們能在自己的社會中掌握個人,而且在自由範圍內可以隨心所欲的行動,我們不會因某個人與我們不同,或某個人不屬於我們這個集團而排除此人,更不會為了要迎合周圍的人而 委屈求全 。我們與人交往的原則是彼此能夠適當即可,此種適應的條件和他的公司,母校和所居住的地方並沒有直接的關係,有時,對一個在生活上完全沒有關連的人,甚至是外國人,也會比學校同學或公司同事親密。 依濱口惠 的間人概念 來看,個人並不是消失了或者為目標而 委屈求全 ,而是個人內化到集體關係裡,基於 成員間的差異 ,成員與成員為了維護集體關係,必須時時適當地調整自我來提升集團的和諧度。

但是,日本人卻不如此,他們對於在某一階段裡彼此擁有共同 環境的雙方,會很自然且親密的結合在一起。出生於某地,在某校就讀,或任職於某公司,對我們來講,這只是一種偶然的事件,但日本人卻將其看作是超越一切的 緣份 ,而把這些偶發事件看成是人際關係的重要基礎。

因共同條件而組成的團體,比較容易形成一元性的團體,且較偏於感情性,例如:在許多國家的運動組織或其他團體,就是因為具有相同興趣的人們所集合而成的。但是,在日本卻不僅是單純的興趣問題,他們彼此之間會相互地加入對方的生活圈,且保持相當親密的關係,甚至有無法脫離團體的情形發生。從日本的旅行團、研究團體、討論集團、及俱樂部都可看到像這種完全投入的傾向,例如:他們主辦一個舞會或計劃週末旅行,也會成立一個籌備組織,邀請會員參加討論,如果有會員拒絕參加,那麼這會員就有被排除會籍的可能。再 看濱口惠俊所 的間人有 三個基本屬性,由 相互衣賴感 支撐,產生觸碰彼此私生活的推心置腹之交與人際關係的根本價值在於相互連帶感的持續。由團體所產生的親密關係具有強烈的情感性,日本人一旦 對方推心置腹後,彼此都會有共識地持續維持這個團體,甚至包含到自己的生活不可或缺的 部份。

三、我的人際優勢與劣勢

雖然我習慣以單一角度去看待組群關係,但當事情行不通時 我亦試著 以不同立場不同的內 外在因素來看待事物,事物的角度是可以自行選擇的,並輔以適當的溝通了解,雖然能力笨拙必須再加強但我也較不會陷於組群關係的焦灼裡,一切以大局為重的態度也讓我在組群裡的關係較穩定。但劣勢的是,只要牽涉自己所在意的事情時或者一時的私心則容易亂了方寸,無法適當地立即溝通協調,容易陷入單方面的自我批判,我個人也會私心地僅考量自己的立場,產生負面的情形,而這一點正好與濱 口惠俊所提 的集團是必須與成員互相協助以確保集團福祉相違,我想未來我必須學習停止不適當的負面思想,重組個人的思想行為與注重組群的共同和諧來減少與組群的磨擦。

在劣勢面,目前我僅有家人關係與特定幾位 好友間有著 持續的親密關係,我容易因為時空的轉移而與某一 組群漸行 漸遠,也許 可以說是自然而然 就如此,但反觀日本人的集團關係則會定期運用舉辦活動、共同到郊外踏青等等來凝聚彼此,與《顯微鏡下看日本人》中日本人對於在某一階段裡彼此擁有共同 環境的人會很自然且親密的結合在一起,並把這些偶發事件看成是人際關係的重要基礎。而這些正是我所欠缺的,可能是基於在公領域就能見面不用特地額外撥出時間來和組群朋友們見面的心態,即使有共同環境或其他共同因素下所結交朋友組群,只要 但失去了這個共同環境或其他共同因素組群就會解組,即使日後在其他因素再度碰到其中的成員也無法建立如日本人特性的集團關係。我想人際關係並不是我想像那麼只具單一功能,而是在 組群當有 重要的人幫助我們時,可減輕我們心理上和情緒上的負擔,分擔問題,提供經濟上、物質上、人力上的支持及指引,減輕壓力帶來的負面影響。即是,我們能找到可傾訴、可分享喜悅、分擔 憂愁、 感覺親切的人,他們可以是家人、朋友、愛 等,讓我們有被接納、被愛、被需要的感覺。而這些正是我所欲要努力的目標,以上的人際特性可以發現到是建立在濱口惠俊 的間人三個 基本屬性基礎之上,未來對於人際關係我應當更積極面對與維持的。

四、參考文獻

Cregory Clark 1984 )林懷卿譯《顯微鏡下看日本人》永和市:武陵出版社。

應社 四 陳懿婷

一、日本式的人際關係 : 自我

不論哪一國人都會有表裡不一的時候,但其中日本人較為明顯,日本人論中西周的《私情說》有提到國民性中的「私情」,日本人善用表面與關係,人際關係中的好惡和所有事都依「私情」而定。

茅原廉 郎《日本人民的誕生》中也指出地理和政治上的長期鎖國且是個偏遠的孤島造成日本人有封閉心態,無法客觀的看待自我,在二次戰爭認為自己會拿下東亞取得勝利,不懂思考現況的優劣,充分突顯出存有自我為中心,主觀意識濃厚。

歷史學家津田 左右吉 在《日本人思想的態度》中舉出,日本人有輕率的理解、自卑感、壓抑自我主張、取悅他人等缺點,對流行思潮無判斷力,且容易喜新厭舊,日本對於強國文化很容易感到自卑,總覺得本國文化制度不如他國,而在許多方面仿效他國 ( 例如 : 制度、政治、文化 等等 ) ,取悅他人也可以從過去至現代的日本看出,日本人愛好用否定疑問句 和敬語 來對待別人卻往往壓抑著自我。日本人很在意別人的評價,而不願自我主張,很重視面子上的問題。日本人是個很敏感的動物,我們可以發現日文中有許多感受的語詞。如今,隨著網路資訊的發展,日本對事務和思想 開放,但人際關係中又帶有「秘密儀式的性格」,所以還是封閉的,這是日本如今仍然須面對思考的問題。

二、《顯微鏡下看日本人》中的人際關係

書中提到日本人在團體中及私底下所呈現的道德觀,是一種矛盾的對比。在集團中很會關懷別人,處處顯得很細心的日本人,在集團背後,就好像變了 個人般。日本人似乎有兩組道德觀 即自用的和公共用的,從文中能發現日本人的表裡不一明顯。

一般而言,日本人比歐美人更注意人際關係,從他人處受到恩惠時,他們比歐美有更強烈的意識,同時,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方面,也比歐美人更敏感。所以,當他們做出違反這些原則的行為時,他們會有強烈的羞恥心和罪惡感,而這種羞恥心和罪惡感的意識,比基督教徒失去神的恩寵時更強烈,由此可知日本人是如此在乎別人如何看待自我,在乎別人給自我的肯定。形成日本人所謂「私的」道德律,就是這種人際關係的道德觀。「恩」和「義理」能嚴格的控制 個人在周圍的人際關係上的行動。但值得注意的是此狀況和基督教倫理或其他 歐美式的道德觀 不一樣,這些並非規定拘束公共的道德律,同時對個人的道德方面也無說明。在日本,個人的行為已集團的利益為優先,所以背叛集團的人,就和背叛雙親的人一樣,受到大家的不齒。歐美人主張 個人講話必須正直,不管是不是會對自己或他人造成傷害。但在日本,若是「真理」會傷害他人的話,那就應該將真理隱藏起來,這才是道德。「正直」這句話,在日本並沒有含著「 honesty 」這句話所具有的道德性和前進性,甚至將它視為一種愚直,從文中也能看到日本人確實是以取悅他人為原則,這也是屬於日本的特殊文化特色。

三、我的人際優勢與劣勢

我覺得日本給我的 感覺滿像西洋 十二星座的『處女座』,因為該國家具有許多相似的特徵,例如:取悅他人、壓抑自我、自卑感、盡可能追求完美等等。為何我會 這麼說呢 !? 因為我不論認識到別的處女座朋友或我本身,都具有以上這些特質,覺得滿有趣說 !! ( )( ) 中,我覺得我優勢的地方在於壓抑自我以及取悅他人部分,因為 說句現實 的話,若你太容易情緒化很難融入於人際關係中,不論校園生活和未來職場上,當然也不得不常壓抑自我,應適時找個良好發洩管道來讓自我解放;劣勢的地方則在於表裡不一、壓抑自我、自卑感,你會發現有趣的地方就是「壓抑自我」同時出現於優、劣勢之中,它之所以也算劣勢的原因主要是會讓對方覺得你毫無主見、沒有原則,所以要懂得依環境調適自我,而自卑感就更不用說了 !! 顧名思義便是會突然失去信心,沒有勇氣去面對,而表裡不一則會有種沒道德感的感覺,明明不喜歡和某個人走在一起卻總是笑嘻嘻去迎合別人。

在大學人際關係中,我較常以取悅他人為原則,相對地也會有壓抑自我的情感出現,也跟日本人一樣常用否定疑問句回應他人,當然會透過健康管道發洩自我的壓抑,那便是運動。而師生關係則常抱持著自卑感的態度,同時內心常仰慕幾位知識豐富的教授老師,很想從中獲取新知,所以謙虛學習對我而言是必要的。至於未來社會職場上,可能要當個表裡不一的人,不論工作的多寡,都必須以微笑待人,要給顧客或上司舒服的感覺,並且將發揮自我的專業態度得到上司肯定,曾經有跟一位竹科工程師的網友聊天,他有提到他在上班時所表現的言行舉止,他不論是否有加班,不論當天是否有挫折時,始終保持著微笑恭敬,遇到不開心的事也要壓抑自我,在工作崗位上要謙虛學習各項專業才能,並在驗收成果時能冷靜地把自己認真所學到的知識呈現給上司看,這樣才能受上司的肯定,這點我覺得日本人做的比台灣人來的優異,所以這也是我們台灣人值得反思的地方所在,而且我不想成為七年級生所謂的「草莓族」,所以學著壓抑自我是必要的。

四、參考文獻

林懷卿(1984)《顯微鏡下看日本人》台北:德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