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坑kindle电纸书,款式很多,很难选。今天我就整理了优缺点,希望大家买的时候能做个选择。
鉴于kindle voyage之前推出的旧产品性能落伍,现在看来当然满是缺点,所以优缺点尽量结合当年产品的水平来看,不单单以现在的标准看。
第一代Kindle在2007年发布. Kindle1 内置250MB存储空间, 并可以通过SD卡进行扩容. 6英寸四级灰度E-ink屏。由于该机子年代久远,国内应该没人有吧。
优缺点:太早的机子,不提
Kindle2 内置2G存储空间, 但不允许SD卡扩容. 6英寸16级灰度E-ink屏,2009年发布。
优点:当年该机子售价大概为1600-2000左右,而且带3G卡,无限流量。当年国内其他厂商的产品也很多,但大多数价格比kindle2贵。
当时kindle2还可以刷多看系统,综合来看这款机子实用,性价比高,用料足。
缺点:原系统很渣,CPU配置低,有些书打开很慢,还算在可接受范围,机身略得笨重,虽然有3G无限流量但是网速慢,后期中华区的3G信号被屏蔽,底色太暗,现在看来对比度不够。
Kindle DX为9.7寸屏幕,分辨率1200×824,2009年发布。
优点:和kindle2优点类似,屏幕大可以比较轻松阅读PDF书籍。
缺点:和kindle2缺点类似,屏幕大CPU没有提升,速度更慢。电池容量没有提升,比较耗电。价格贵差不多2800。ppi略低于kindle2,画质下降造成阅读体验下降。
Kindle 3 开始支持wifi,采用了珍珠屏,分辨率800*600,2010年发布。
优点:原系统开始支持中文,虽然还是很渣,价格便宜了很多,结束了电纸书行业暴利时代。珍珠屏增加了对比度。机子相比前一代的大小重量缩小很多。
缺点:珍珠屏技术不成熟,造成严重残影影响阅读体验。价格降低造成质量问题,部分人反映外壳破裂。
Kindle DXG ,DX的后来者,采用珍珠屏,2010年发布,分辨率1200×824。
优点:和DX类似,有更高的对比度,观看效果更黑。
缺点:和DX类似,由于不成熟的珍珠屏技术,又是大屏幕,引发了严重的残影问题,严重影响阅读体验,甚至全刷都不能完全消除残影。
kindle touch,6寸红外触摸屏,分辨率800*600,2011年发布,过渡产品国内应该很少人有。
优点:珍珠屏技术得到一定改善,残影减轻。kindle第一次采取了触摸屏技术,虽然后续基础版的触摸功能暂时被砍,但给499的推出奠定了基础。还可以播放mp3。有的时候眼睛累了可以听书,虽然多音字读错得蛮多,但还算一个很实用的功能。
缺点:放在当年的环境下貌似没什么明显缺点,就是淘汰太快。
Kindle4和kindle5 。kindle5又称kindle4黑色版,两者性能接近,分辨率都是800*600,前者于2011年发布,后者于2012年发布。
优点:珍珠屏技术得到一定改善,残影减轻。kindle5的翻页速度改善,大小进一步缩小。价格又一次大幅度降低到500左右,从kindle5开始中国用户剧增。
缺点:砍了键盘又砍了触摸屏,属于砍过了头,造成日常阅读操作的不便。
kindle paperwhite 1,电容触摸屏带背光,分辨率1024*768,发布于2012年。
优点:可以说是电纸书一个里程碑,加入的背光功能属于跨时代意义的设计,解决了电纸书底色暗,照度远远低于纸质书的问题,夜间读书更舒服。PPI从167提到212,阅读效果有耳目一新感觉。从这个产品开始,原系统大幅度优化,更适合中国读者,开始超越多看系统(也有多看被米收购以后开始堕落的原因)。
缺点:属于非Carta屏幕,现在看来残影偏重,就算看文字书,字体不够黑,边缘粗糙,2G的存储实际可用只有1G不到。
kindle paperwhite 2,电容触摸屏带背光,分辨率1024*768,发布于2013年。
优点:造型和一代差不多,采取了carta屏,相比一代解决了残影较严重的问题。对比度据称比一代好,但如果一代看书全刷的话,两者屏幕效果差不多,因为一代是残影处理能力不够才导致黑度不够。翻页速度加快,从这个产品开始观看漫画效果不错。
那时候贴吧的k5和kpw用户经常开战捍卫主权,一方觉得k5够用,一方觉的kpw才是真好用。
缺点:没有什么明显缺点,背光系统被抱怨设计的不好,阴阳屏+灯光颜色不均匀,一代背光偏白二代背光偏黄,我个人来说更喜欢一代的背光。
Kindle Voyage 高清carta屏幕,玻璃外屏,金属+塑料后壳,分辨率1448*1072,发布于2014年。
优点:可以说是电纸书产品的第二个里程碑。
采取玻璃外屏而不是塑料外屏,增加了屏幕通透性,减少了由于塑料外屏造成的画质损失。背光比KPW更亮。金属后盖和紧凑型工业设计,使得kv看起来高大上,相比之前的产品更像是一个精致的电子产品。300ppi的高清屏幕当时独此一家,傲视群雄,画质清晰度上了一个新台阶。按压触摸键方便,新潮,实用。
缺点:当时来说相当完美的机子,除了阴阳屏严重一些,没有别的缺点。
New kindle,入门基础版,又称为499,因为国行售价得名。红外触摸屏,分辨率800*600。于2014年发布。
优点:kindle touch的失散多年的儿子。无背光,采取红外触摸屏,减少了因为塑料外屏造成的PPI损失。
缺点:外观设计方面平淡无奇,有用户反映屏幕老化速度过快,用一段时间颜色变淡,kindle其他机型基本无此问题。
kindle paperwhite 3,电容触摸屏,采取高清屏幕,分辨率1448*1072,2015年发布。
优点:kpw3和前代相比进步极大,采取了和kv一样分辨率的高清屏,kv为carta 1.0版本,kpw3为carta 1.2版本,区别在残影处理上,个人感觉差别不大。
本来kpw3是没那么快上市,因同年kobo推出了一款6寸高清屏幕来,并且比kv低了好几百,因此亚马逊匆匆推出kpw3来争夺中端市场。
kpw3的中端用户算是提前捡到便宜,以较低的价格提前用上了高清屏。
缺点:仓促上市,又采取了最先进的6寸高清屏,因此成本压力大,导致其他方面品质下降。
外壳材料和前代产品不一样,相对一代和二代坚硬的外壳,KPW3采取比较软又容易划伤的材质。背光方面品控不稳定,被用户吐槽颇多。
以下是我个人推测:
高清屏成本高,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导致后续高端产品难产,因此推迟上市。
kindle oasis 1本来或许要采取7寸屏幕,因为kpw3提前出世,只能采取6寸屏幕来收回一部分成本。
因为KO1发布前一年已经有人在贴吧爆料其准确外形,而且很有把握说不止6寸。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帖子被删除被当成造谣。
kindle oasis 1代,玻璃外屏,6寸高清屏幕,皮套含电池,于2016年上市。
优点:采取不对称设计,如果不带皮套阅读,裸机仅为130克,易于单手持握,续航不错。
缺点:亚马逊典型的圈钱之作,因设计复杂导致质量隐患多,评价褒贬不一。
机内电池容量低,必须同时购买带电池的原装皮套。
皮套外表容易划伤,用旧了则需要更换,原装皮套本身价格不菲。
机内电池循环充电,缩短电池寿命。
New kindle 558入门版,红外触摸屏,分辨率800*600,2016年上市。
优点:和499比更有档次, 整体看小巧紧凑,较前代重量更轻。
缺点:作为入门的机子,价格稳中有升,分辨率和尺寸大小始终万年不变,年年玩换壳大法。
Kindle oasis 2,七寸高清屏幕,分辨率1680*1264,于2017年发布。
优点:七寸屏幕,比1代大了一寸,看漫画的效果好很多。
虽然玻璃外屏说是更薄,这点倒没什么感觉。
金属后盖外形高大上,属于目前的顶级配置,未来两三年kindle旗舰机的地位应该无可撼动。
缺点:重量有190克,不适合单手手持,却执意搞不对称设计。
电池容量没有对应增大,导致续航减少。
国行和美行日行差价过于离谱,甚至卖得比部分ipad机型还贵。
后是各机型的综合性能排列,带个人观点,可供参考:
综合能力:ko2>kv=ko1>kpw3>>kpw2>kpw1>558=499>k4=k5>k3>k2
DX和DXG虽然屏幕大,但是性能过于落伍,阅读体验不好,不排列
不推荐购买的机子:K2 K3 K4 K5 499 KPW1 咪咕版kindle DX DX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