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家乐福“已死未埋”
来源:雪球App,作者: 商业观察家,(https://xueqiu.com/5683315699/249754575)
@今日话题 @价值投机张 $ST易购(SZ002024)$ $永辉超市(SH601933)$ $高鑫零售(06808)$
2019年9月,苏宁易购花费48亿元人民币等值欧元完成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权的交割手续。
当年,家乐福在全国51个城市开设有210家大卖场及24家便利店。年营收接近300亿元。
按照双方协议,在2022年4月,苏宁应以12亿元的价格收购剩余20%的家乐福中国股权。
以“达成前述协议的客观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苏宁与家乐福集团发生了较大争议。后双方约定“分期购买”。
截至2022年底,苏宁旗下子公司苏宁国际已再支付2.04亿元人民币。
按苏宁易购2023年一季度财报披露,截至3月底,家乐福还剩114家门店。
4月15日,苏宁易购公告,称对于家乐福中国业务账面包括商誉在内的长期资产计提减值损失约39亿元。
一
关店
去年,家乐福关闭了58家门店。今年1到3月,家乐福再关闭33家门店。
收购仅3年,家乐福关掉了一半的门店。
到了4月份,新增关闭和排队关闭的家乐福大卖场门店不断递增,并蔓延至家乐福曾经的优势区域、核心城市。
家乐福全国市场中,到2022年底店铺还有双位数的城市原来是上海(22家)、北京(17家)、成都(15家)、昆明(10家)四城。
截至目前,上海只剩新改造的古北店和浦东两家会员店、北京只有双井店还算经营正常,昆明10家门店至今只留下三家店未关闭,成都门店尚在经营中的也所剩无几。基本全部门店都货品不足、经营异常。
曾被视作家乐福转型方向的家乐福会员店也没能撑下去。
4月28日,开业仅1年半的家乐福会员店首店上海成山路店关闭。此前中旬,上海中山公园家乐福会员店关闭。
会员店首店开业当初,家乐福时任CEO田睿称,3年计划开出100家会员店。显然,这个计划是不可能实现了。
在春节前购物卡限制结算引发挤兑危机时,家乐福会员店也未能幸免波及,跟大卖场门店同样遭遇缺货、会员退卡。剩下的浦东两家会员店据称货品也不足,付费会员要求退卡但被拒。
苏宁易购公告称,运营家乐福的基调是两点——瘦身、求变。
“公司已经明确家乐福中国的瘦身调整计划。”即要聚焦核心优势城市开展店面经营,快速关闭亏损店面。
“瘦身”为苏宁家乐福运营计划的第一步。也是目前苏宁施救家乐福计划中落到实处的外显动作。即亏损门店的确在大面积关闭中。
二
求变
基调其二是“求变”。具体也包括三步:
一、修复稳定家乐福中国供应链,提高有效库存水平。
二、加快家乐福店面与电器业态的融合经营,加快社区生活业态招商。
三、优化家乐福超市的品类结构、商品组合,提高经营坪效。
三步骤有先有后,显见轻重缓急,但落在卖场端,实效可见甚乏。大部分顾客清卡结束后,家乐福门店客流、营收断崖式下跌。
据苏宁易购财报,今年1月份,家乐福中国销售收入同比下降59%,但环比上升约44.2%。(环比上升在于1月份家乐福储值卡顾客集中清卡消费)。2月份,家乐福中国销售收入同比下降65%,环比下降54.63%。3月份,家乐福中国销售收入同比分别下降77.4%,环比下降31.25%。
一季度综合,家乐福业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66%、利润亏损。
卖场端的呈现比数字更为“凶险”。门店1月份遭遇持续清卡挤兑;进入2月份是大面积缺货、断货,到清卡顾客扫光了一个个家乐福大卖场的所有商品,家乐福只能用空纸盒塞满货架、充当门面。
然后,苏宁提出家乐福要转型成“社区品质生活中心2.0”的新业态,在3月底重启第一批新店。
但这样集中关店、改造升级一批门店的计划,至今只“出来”上海古北店一家代表——古北家乐福曾是家乐福上海店王店。从中可以看到,家乐福资金投入上的捉襟见肘,似乎很难支撑大型改造计划。
譬如,同期暂停营业、改造升级,计划“盛大重启开业”的北京双井店可以说改造缺乏投入——原本两层经营的家乐福大卖场,割掉一整层给苏宁做电器卖场,划出好几百平米面积的大区域给苏宁旗下自有品牌商品“苏宁宜品”入驻,后者却在双井店重启开业后迟迟未能上货,直至4月底才开始补货个位数单品以填充货架。
整个北京双井店从3月底重启开业开始,货品就没有补全过,呈现过往上万支SKU锐减到几百支SKU的落差之外,品项组合、商品结构、店型都没变化。货品不足依然显见,米面粮油日化等很多个品类都只有个位数单品做量的铺陈——反复一个单品塞满整个货架。
即便是这样的状态,门店的运营似乎也难以维系。日前,该店曾上架了总共十几个蔬菜、水果单品的生鲜区,再次断货。
店员告诉《商业观察家》,门店每日现金销售额从以前的好几十万掉到现在几百来块钱都够不上,清卡结束的顾客已经鲜有再上门。
而苏宁耗资改造的“社区品质生活中心2.0”样板店上海古北店,实质可概括为:做主业经营的“减法”,及地产招商的“加法”。手段、方式及苏宁的诉求,直给得乏善可陈。
主业经营做“减法”: 超市大卖场经营面积一砍再砍,从原来的2万平米经营面积,砍至6000平米,原有品类都按比例缩小经营面积,商品结构、店型、陈列和改造前如出一辙,非要说变化可能是加大了餐饮板块,引入预制菜专区、餐饮档口,开辟堂食区。
但这些变化的效果似乎一般。比如,加大餐饮等服务功能的同时,家乐福却因投入有限、降低成本的要求反而不断在减少员工,导致服务能力水平下降。
地产招商做“加法”: 超市大卖场不能引流甚至都无以为继了,怎么办?苏宁想到的依然是与其出身有关的“老本行”思维,招商小店铺进来做收租子的“二房东”,把零售生意变成利润更高的、躺赚的地产生意。
“在超市业态上拓展家电、百货、酒水和餐饮等业态”,不过是扩大招商面积,增加出租商铺。“社区服务业态”其实很难短期落地,因为真正社区需求的服务业态有小店、个体的属性,它们能承担的租金水平能力较弱,大都开在社区居民楼底商。
由此,亟需招商收租“补血”的家乐福,让业界怀疑能否投入资金和时间去培养社区服务生态。
而因为大卖场业态式微,过往“以租养租”的大卖场收银线外区招商、联营铺面的品牌生态和租金水平早已随之凋敝,这是整个大行业的现状。
就家乐福大卖场而言,其优质门店底商招租的铺面过去是比如服饰类的优衣库,日化类的屈臣氏,餐饮类的肯德基、必胜客,现在则是大量到期转租、待租的空铺面,以及尾货、临期促销档口。
至于洗衣改衣、维修、美容美发等社区服务业态,社区型门店本身已有这些业态,所谓的升级2.0概念并不清晰。
甚至,有供应商评价称,“社区品质生活中心2.0”升级,不过是以此为由头,让一些中小供应商勉强补了一些货品,让家乐福高价卖给急于清卡的顾客,再回笼一部分资金。”
三
失“道”
原来家乐福的门店近九成分布在副省级以上城市,地级市、县级市门店下沉不多。这曾让家乐福坐享中国城市化进展红利。尤其北京、上海等一线发达城市多个黄金地段开有家乐福门店,有很好的曝光度与品牌展现价值。
但在整个大卖场行业步入式微的转型期,家乐福却出现了自毁品牌商誉的操作——比如,购物卡失信一波操作,家乐福在舆情上已全国溃败。舆情对品牌的伤害,事实上已经让家乐福没有了所谓的优势城市、优势门店了。消费者已经不相信了。
自家乐福开启购物卡结算限制的“摆烂”开始,苏宁家乐福的“大卖场品牌”就已经在消费者心中宣告了死亡。
集团层面,苏宁易购公告称,“公司现阶段的资金状况无法在短期内向家乐福注入资金”来改善家乐福的流动性不足、库存不足。家乐福卖场连最基础的“货品充足”这一条都做不到,谈何经营上更高层级的优化品类结构、商品组合呢?
眼下,将好地段的家乐福门店拿来改做苏宁电器的3C卖场,及通过招商社区生活业态收租子的“二房东”生意来分摊3C卖场租金等等操作,看起来并不能提振家乐福品牌。
失信于消费者的苏宁家乐福,是“道”的溃败,单靠“术”的修复——商品和经营只是零售的技术,无法挽回已经远离的消费者的心。
4月15日,苏宁易购发布业绩预告修正公告,称对于家乐福中国业务账面包括商誉在内的长期资产根据更新的运营计划对减值测试采用的数据进行了调整,并根据减值测试结果计提了减值损失约39亿元。
“从2023年2月伊始,包括储值卡集中消费在内的有关家乐福中国的负面舆情从个别区域、自媒体的影响逐步扩大,公司及家乐福中国均持续面临着严重的外部舆情压力,包括供应商在内的各方合作伙伴信心受到严重打击,家乐福流动性压力激增,供应链关系受阻,有效库存快速下降,直接对家乐福中国的运营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家乐福中国业务面临极大的危机和挑战,相关资产处置、战略合作伙伴引进等运营计划受此影响几近停滞,品牌好感度和美誉度受到重创,消费者信任度、满意度以及口碑断崖式下滑。”
这是苏宁对家乐福业务品牌受重创的公开承认。
事实上, 这也是摆在苏宁家乐福面前的最大风险:品牌价值如果没了,家乐福也就没了。
没了苏宁集团的“补血”,持续关店中的家乐福,一身黑的全国舆情,难以重建信任感的供应链和顾客体系,剩下的门店基本等同苏宁电器和商业地产“包租公”,这样的家乐福实质已经只剩“烂摊子”了,还得面对连绵的“身后债”——物业租金追债、供应商追债和员工赔偿。
陷入恶性循环的家乐福,实质在苏宁选择限制购物卡结算的操作时就步入了死局。
在消费者心中,自失信那刻伊始,“家乐福就已经死了,只是一直还没有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