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病名
- 坐骨神经痛
- 外文名
- sciatica
- 就诊科室
- 骨科、疼痛科 [1]
- 常见发病部位
- 臀、大腿后、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
- 常见病因
- 腰椎间盘突出
- 常见症状
- 本病症状以坐骨神经径路及分布区域疼痛为主
病因
病因多种多样。
坐骨神经
痛大多数为单侧,不伴有腰、
背痛
;疼痛一般为持续性,亦可为发作性,
椎管
压力增加时症状加重,亦可沿坐骨神经径路放射。坐骨
神经干
压痛
明显,
腓肠肌压痛
存在;疼痛与
肌无力
多不平行,一般疼痛较重,而肌无力多不明显,
急性期
由于疼痛判断运动功能较为困难,可检出
足下垂
,
腓肠肌
、胫前
肌萎缩
;
跟腱反射
减低或消失,但跟腱反射亦可正常,膝反射正常,
浅感觉障碍
明显。
临床表现
(3)可有或无坐骨切迹处坐骨神经干的压痛。
(5)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膝反射可因刺激而增高。
2.坐骨
神经炎
3.继发坐骨神经痛
(1)腰椎间盘突出
是
坐骨神经
痛最常见的原因,多发于腰4~5及腰5~骶1,约1/3病例有急性腰部
外伤史
,多数患者发生于20~40岁之间,临床特点是有数周、数月
腰背痛
,而后一侧下肢的坐骨神经痛。体检除具有坐骨神经痛的一般症状外,尚有腰背
肌紧张
,腰部
活动受限
,
脊柱侧弯
,病变部位的
棘突压痛
。
(3)腰骶椎先天畸形
腰椎骶化、骶椎腰化、
隐性脊柱裂
,后者除可表现有坐骨神经痛外,常有
遗尿
史,体检常有
足畸形
,
腰骶部
皮肤异常,如肛门后方的小凹、骶部中线上的小
血管瘤
,此常常客观而准确地指示
椎板
未愈合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