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绿联DX4600打造了一台超强多功能PT下载机,附Transmission安装教程、细节分享
前言
2022一直想做的事:自己搭建个电影库,把经典电影和剧集都收藏起来,也许有一天就下载不到了。我用来做备份四盘位NAS硬盘插满了,就新买了一台回来。说干就干,买来之后就开始准备,先搭建了一个稳定的PT下载环境。如图,搭建好之后下载了42天了,最近一次连续开机下载不关机稳定运行14天:
硬件准备
分享一下打造过程以及细节吧,同样适用于其他品牌型号NAS哟。 我这台是绿联DX4600,本文就以DX4600为例,这是一台4盘位、Intel N5105处理器、带两个DDR4内存插槽、两个M2固态插槽、两个2.5G网口的NAS:
NAS原配是8G内存,考虑到要做下载机和影视库,机器到手后我先打开NAS底部的盖子,添加了一条16G DDR4 3200的内存,合计24G, 对一般用户来说,8G内存完全足够了,没必要加,也可以用一段时间觉得不够再加 。右边是M2固态硬盘插槽,我插了两条升级剩下的500G固态,其中一条用来安装Docker和数据库,另一条用来做只读缓存,为什么要做只读缓存,稍后再说。 一般找一条256G左右容量的用来装Docker就行了,但要买性能好点的,要不然反而拖后腿。 配件上有二维码和条码,我这里抹去了。
根据我N年下载经验, 挂PT的话一定要单独找一块硬盘来下载 ,不要直接下载大容量硬盘里,因为下载会产生大量碎片。我这里用的是去年买的4TB垂直盘,下完定期拷贝到大容量存储盘里,300多下坏了换一块就是了, 尽量用CMR垂直盘 ,否则长期下载拷贝上传会让你很难受。 当然有条件的话用固态硬盘下载就更好了 ,2.5寸SATA和M2都可以,他这个硬盘架也可以安装2.5寸硬盘:
刚装上新硬盘和内存的时候截了个图,NAS总容量25TB,内容都还是空的,内存24GB正确识别出来了:
两块M2固态其中一块用来安装Docker和媒体数据库, 固态硬盘随机读写能力高,可以有效的提升Docker的运行效率 ,之后用到的下载器也是基于Docker的;另一块给下载盘做了只读缓存,为什么做只读呢,因为我经常下PT,PT挂机上传的时间比下载多很多,下载是一次性的,挂机会一直上传,所以读取缓存比写入缓存更有用,当然你要是做读写缓存更好了,读写缓存的话需要两块M2硬盘,并且要配置上UPS使用:
软件配置详细过程
为了照顾到新手朋友,接下来分享详细配置过程。
一、安装Docker
1.打开DOCKER功能模块,选上【开机自启】,保证一开机就开始上传下载,不用手动去操作。选择Docker存储路径的时候选那块M2固态硬盘就行了,用SATA固态也可以:
说明一下,我这里选用的是Transmission作为PT下载工具,如图,连续不间断稳定运行已经2周时间了,CPU和内存使用率这里有点BUG,实际上是没有那么多的。本来一开始是用qBittorrent的,因为功能多一点嘛,后来发现Docker版qBittorrent并不稳定,经常会重启(在其他NAS上试过也是如此),就一直用Transmission了:
2.点击左边【镜像管理】,再点击【+添加】:
3.在输入框里输入【transmission】,点击选择【linuxserver/transmission】,再点击【确定】:
4.安装版本选【latest】,点击【确定】:
几秒钟后出现这个界面,提示【拉取完成】:
5.先在用来下载的盘里创建一个下载文件夹,记住名字,比如我的是【_PTdown_】:
6.返回Docker的镜像管理界面,在刚才下载的linuxserver/transmission下方点击【创建容器】:
7.容器名称可以自己取,也可以默认,勾选上【高级模式】,点【下一步】:
8.点击顶上的【存储空间】,点击【添加】,把刚才创建的下载文件夹转载上去,【文件/文件夹】处选择下载盘里的下载文件夹,【装载路径】填写【/down】,用同样方法顺便再把默认的/config改成固态硬盘(或者存储docker的盘里也行),类型改成【读写】,如图所示,配置好就像这样:
9.点击顶上的【端口设置】,默认【本地端口】是自动,可以不改,也可以手动改,比如web界面访问端口我改成了9998方便记忆,这里的意思是把Transmission本来的9091端口映射到NAS的9998端口:
10.点击顶上的【基础设置】,在【重启策略】里选择【容器退出时总是重启容器】,设置之后每次开机才会自动运行Transmission,点击【下一步】:
点击【完成】,Transmission安装成功。
安装完成之后,进入Docker的【容器管理】,找到刚才安装的Transmission,点击【启动】,再点击【快捷访问】里的网址就可以访问Web管理界面了:
建议把网址存入书签,下次可以直接从浏览器里访问Transmission。 默认的web界面极其简陋,功能也比较少:
二、安装Web-Control
1.这里还需要安装汉化Web界面方便使用。回到Docker【容器管理】,点击Transmission下方的【详情】,点击【终端】,点击【连接】:
2.在终端界面粘贴以下代码,回车:
wget https:// raw.githubusercontent.com /ronggang/transmission-web-control/master/release/install-tr-control-cn.sh
3.看到saved字样表示下载成功,继续输入以下代码:
bash install-tr-control-cn.sh
4.看到这个界面输入【1】回车:
5.看到这个界面,说明搞定了,点击【断开】:
再次打开浏览器访问,看到这个界面说明Web-Control配置成功,这个界面默认可能是英文的,也有可能是中文的,如果是英文的,点击齿轮图标设置:
把底部的【Language】设置为简体中文,点击Save,界面就会变成全中文了:
再次进入设置界面,把【默认保存目录】修改为刚才安装docker第8步里的【装载路径】,我当时输入的是/down,这里就改为/down/,把【启用临时目录】也改成装载路径/incomplete。磁盘缓存大小我设置成2048,也就是2G,可以降低机械硬盘的写入频率,设置成1024也可以,不要过于太大,设置完成后点击【保存】:
做纯PT下载的话,还要在【网络传输】里把【启用分布式哈希表DHT】、【启用用户交换】关掉,否则可能白白浪费上传量,甚至被封号:
至此配置全部完成,开始添加种子下载吧~
为了使上传下载效率达到最佳化,最后还需要给NAS分配一个固定局域网IP地址,并且做好端口转发,也就是在路由器端口转发界面,将刚才第9步里面的本地端口映射到外网,之后也可以在外地通过域名的方式直接远程添加管理下载任务。
最后是很多人关心的功耗问题吧,我一直把DX4600接在小米插座上计量,每天24小时挂机下载司机功耗0.6度/天,每个月需要18度电,也就是差不多10块钱电费的样子。这是2块M2固态、2条内存条、3个2.5寸机械硬盘、1个2.5寸固态硬盘配置的耗电量哦,不过大多数时候只有下载盘在工作,其他机械盘处于休眠状态,其他盘也长时间活跃的话功耗肯定会更高一些的:
这一个多月的连续挂机下载,没有出现过任何异常现象,证实用绿联DX4600搭建下载机是稳定可靠的,除了PT下载外,绿联云还有迅雷下载、网盘下载等模块,这些设置上比较简单,直接就可以用,就不用多说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