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推荐
淡定的匕首  ·  byte buddy - Why does ...·  12 月前    · 
性感的佛珠  ·  androidx.cardview.widg ...·  1 年前    · 

2006年7月,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第十二届青年歌手大奖赛个人赛中增加了“原生态”唱法比赛,这件事似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一个直接的原因是“原生态”这个概念引起的歧义和争论。以前涉及乡土文化时,常用的是“民俗”“民间”或“民族”之类比较专业的概念,如民俗文化、民间文学、民族唱法等。而在民间艺术之外另起炉灶讲“原生态”艺术,不但与民俗文化概念相混,而且关于什么是“原生态”、什么不是“原生态”也很难明确区分。因此使用这个概念似有故弄玄虚、炒作概念之嫌。

但不管怎么样,“原生态”受到了意想不到的欢迎。许多专家和观众对央视青歌赛上侗族大歌、羌族兄弟组合等表演的韵味独特的多声部唱法赞赏不已,大多数人对那些乡土气十足的民间歌手以及他们的演唱表现出高度的兴趣甚至惊讶。不过,许多电视观众乃至一些专家评委对“原生态”表演的反应可能多少有些误读的意味。比如用“美”或“美妙”之类的形容词表达对“原生态”演唱风格的赞美,对许多民歌的特征而言就未必是个准确的表述。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描述自己听到民歌的感受时说“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可否理解为他对民间艺术的偏见呢?其实他的感受可能是很正常的。那些因未经文人或主流艺术家修饰雅化而被称为“原生态”的民间艺术并非以艺术风格的精致完美为特色,在许多情况下恰恰相反。正是因为这些艺术的原始、稚拙、粗野或者毋宁说“土得掉渣”,才使得它们受到古典和现代艺术的排斥和挤压。当这些几乎在普通人的艺术经验中完全不存在的东西突然出现在国家级的演出舞台和荧屏上时,可能人们更多的反应是惊讶甚至震惊。震惊过后又有人会质疑:这些从乡野走上舞台的演唱还能算是“原生态”吗?当杨丽萍的《云南映象》受到类似质疑时她曾辩解说,那些演员都是乡民,他们的表演完全和生活中一样。尽管如此,还是无法消除这种疑问。的确,离开了乡土文化的生态环境,“原生态”这个概念还能否成立真的是个问题。如果再寻根究底地问下去:如今能够见到的任何一种民间艺术难道不都已经过了无数演变吗?“原生态”文化究竟应该追溯到哪里才算真正的“原”?

这些质疑看起来的确难以回答。但这些其实并非真正的问题。“原生态”的概念真正的意义不在民俗学或人类学方面,而在于文化发展观。它的提出是对当代人的审美趣味与文化价值观念的挑战。

如果人们的赞赏只是因为得到了一种不同于惯常经验的新鲜感受,那么这些乡土文化遗产可能如同新的考古发现一样,意义无非是唤起人们对逝去世界的想象回忆,制造另一种怀旧癖,却不能因此证明传统文化具有了新的活力和传承条件。其实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初起时,许多人就相信所有保护的努力可能无非都是临终关怀――让那些过去时代遗留的文化如回光返照般呈现,而后便逐渐消亡,最终以某种数字化记录保存的方式入殓。

但实际情况有时并不那么悲观。这些歌手被称为“原生态”,并非因为他们是最原始的歌手,而是因为他们的独特唱法并非经过专业培训,而是他们生活的环境中传承至今的乡土生活情趣的一部分。第一次原生态唱法大赛中有一对获得铜奖的歌手特别引人注目,就是由四川电视台选送的四川阿坝州羌族歌手仁青、格洛兄弟组合。他们演唱的二声部复调酒歌不仅声腔奇妙,更因质朴率真而诙谐的表演令人忍俊不禁。他们与其说是在唱歌,不如说是在展演自己家乡的生活方式,他们的歌声散发着远离当代生活的乡土气息。

生活在那种封闭空间的人们也希望改变他们的生活,希望走出大山看到外面的世界,这似乎证明了乡土文化的必然消亡。然而当歌手们在外面取得成功后却出现了一些变化,仁青和格洛成了村里人的榜样,这里的年轻人又开始爱上自己祖先的歌了。这里好像出现了一个悖论:乡土文化变成表演活动似乎意味着传统文化生态的破坏,而恰恰又是这种表演唤起了乡民对自己文化的自豪。仁青和格洛看到外面五光十色的世界后希望把自己的孩子也带出去生活,但他们的成功也影响了世界对传统乡土文化的认知和评价。羌族多声部演唱在音乐专家看来可能是一种独特的歌唱技巧和美学风格,而对乡民来说,这种评价意味着对自己文化的价值和尊严的肯定。

原生态演唱只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类个案,但它对社会以及对相关文化群体所产生的影响表明,在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背后是由相关文化群体的生活历史、观念和情感认同构成的完整文化生态。尽管这种乡民文化生态在现代化、城市化的冲击下正在衰微和转型,但改革30年来的历史已证明,那种消灭乡土文化的城市化发展是不切实际的。农村还有几亿人在坚守,进入都市的农民工的归属感还在乡村,这个现实决定了农村文化生态仍然有继续存在的可能。更重要的是,人们在现代化的危机中开始反思和回顾,传统乡土文化的原生态活力所具有的情感魅力在这种思潮背景下逐渐呈现。乡民的传统民间艺术和民俗活动被当代都市人重新发现和欣赏,乡民们固然变成了被凝视的对象,但同时也是他们从镜像中重新发现乡土自我、重新寻求身份认同的契机。

(作者系中山大学教授、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 [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 京ICP备05004340号-1 ] 总机:86-10-87826688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