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妈》的“囧”,探寻囧系列背后的人物设定与元素

《囧妈》的“囧”,探寻囧系列背后的人物设定与元素

3 年前 · 来自专栏 文艺电影点评

自1月25日《囧妈》登上流媒体平台为止,网上风评普遍走两个极端:一边是认为片子质量确实不怎么样,即使登上院线,也未必能收回成本,而转在线上放映,纯粹是无奈之举;另一边呢,则认为片子整体表现不错,角色的真情实感很打动人,片子能传递给人情感的力量,让他们看到了熟悉的妈妈和自己。



情感,是《囧妈》的核心,是打动观众或者让观众不满的地方,一个「妈」,就饱含了全天下最朴素,最真挚的亲情,一个「囧」字,则叙述了诸多无奈和心酸,无论影片最终表现怎么样, 它的情感是真的,情感展现的好与坏,会与观众的情感输出形成强有力的联系,电影最容易触及观众内在的就是情感,它是最柔软,最感性的地方。 无论你是家长里短还是刑侦探案,无论是悲剧还是戏剧,寻找电影的共情点,永远都是观众所津津乐道得地方。因此,无论电影的好评还是差评,最终他们的评论落点,其实都在这两个字上:《囧妈》。



先谈谈「囧」。

徐峥的“囧系列”可谓跨度极长,自他主演由叶伟民所执导的《人在囧途》后,自己又延伸「囧」系列,后来的《泰囧》(12.67)、《港囧》无一例外,都在票房上收得盆满钵满,尤其是《港囧》,最终票房达到了16.13亿,而同年春节档的票房冠军《澳门风云》,票房才仅仅为9.7亿,由此可见「囧」系列强大的吸金能力。

为什么「囧」系列这么受欢迎呢,是什么让他们有了庞大的受众,又是什么感动了他们呢?

这些问题,我觉得还是要从《人在囧途》开始说起,这部片子虽然不是徐峥的作品,但其内核和风格是促成了后面「囧」系列的关键,他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在春运期间,一个老板和一个挤奶工回家过年的故事。很小巧的一个故事,故事的设定用这一句话完全就能解释清楚,故事本身并没有那么优秀,但它的元素却足以吸引人: 春运、小人物、回家、过年。



都是大部分观众能触及到的话题,接地气、平实、不做作,他和以往那些打着喜剧标签的电影有一些不同,原因就在这里,《人在囧途》的囧是经历,不是结果,过年回家才是结果,尤其是在像是春运、年底这些元素的加持下,归心似箭,关于过年回家的渴望就更强了。正因为这一点, 片子在原本喜剧的基础上升华了,用一个啼笑皆非的「囧」态故事,去诠释和塑造情感和人物。 「囧途」是种生活的状态,它是小人物无奈的写照,但它并不是生活的全部,总有一个地方可以让它们停靠,那就是家。 家是唯一的港湾,让我们停靠。

正是因为让「囧」的生活有了依靠点,才让这种情感有了实际的落点,引发我们的共情。即使在如今,《人在囧途》的豆瓣评分都在7.7分,属于值得一看的片子,而这部成本几百万的片子,最终在院线上拿到了十倍加的票房,无疑是成功,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彻底也打开了「囧」系列的大门。

由徐峥亲自操刀,先是《泰囧》,再是《港囧》,然后就是《囧妈》,和《人在囧途》一样的是,他们讲述的,都是「囧」的状态。先是《泰囧》用异域风情打造「囧」人「囧」事,再是《港囧》讲倒插门女婿与初恋的实时「囧」事,最后就是《囧妈》,一箩筐家长里短,一幕幕「囧」态频出。少不了的是「囧人」,更多的是「囧事」,虽然有厮打,有争吵,有吐槽,有爱恨情仇,但三部片子的主题却都是高度统一的,就是一个「囧」字。



喜剧需要一个明晰的主题来加以展现,因为喜剧笑点如果缺失了主题,就会缺失形式,变成一盘散沙,最有名的例子莫过于《羞羞的铁拳》,这部影片中绝大多数充斥的笑点其实与主题间并没有联系,喜剧特色倒是很明显,但风格就有些模糊,它不是那种在《夏洛特烦恼》里无伤大雅的轻喜剧,也不是《虎口脱险》里的讽刺喜剧,《羞羞的铁拳》里的喜剧多数是围绕在男女性别错位的轻浮笑点,空泛且无趣,笑过之后没有印象。

但「囧」系列最成功的一点,就是将喜剧特色从最初的母本《人在囧途》中提炼出来了,一个「囧」字,既有「笑点」,又有「故事」,从而使得「囧」系列成为了一个高度闭合的小成本喜剧天堂,在一个闭合的喜剧套路里,通过收缩故事空间扩大张力。即使像是《泰囧》这种异域风情的作品,围绕的角色,也只是三位主角而已,虽然地点(泰国)变了,格局(东南亚)大了,但空间小了,喜剧效果就表现出来了,这点其实很好理解,《囧妈》里虽然涉及到了我们的邻邦俄罗斯,但大部分故事都是发生在火车上的,男主角徐伊万和妈妈卢小花的「斗争」,也是局限在这狭长的空间里的。



空间越小,张力越大这句话,在喜剧电影里就需要稍作修改: 空间越小,喜剧色彩越浓厚,这里的空间,特指电影投射到特定人物的远近。 我们知道,笑点往往体现在人物动作上,所以,越小的景别,一般都会造就越有趣的笑点。因此「囧」系列的主题虽然是「囧」,但其内核却是「人」和他们所做的事情,无论在电影中还是现实里,人的故事永远是最有趣且最受关注的,我们不仅仅想要看到他们的生活,我们还想要在他们身上看到自己——在《剧本写作基础》里的人物创造篇里,关于塑造人物的关键点,悉德·菲尔德给出了这样一个解释: 我们在人物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享受某些时刻(也许是某种被认可与理解的共鸣的时刻)。

根据这一点,我们再来聊聊「妈」。

并不是每一个角色的每一个时刻都与我们相契合,但总有一些方面,我们能在他们身上找到共鸣,并对此有所感触。比利·怀德的《失去的周末》,就是一个经典例子。



我在前面说《囧妈》口碑遭遇两极化,其实也是基于这个原因。

电影里,「妈」的肢体语言和对白细节对经典母亲形象的复刻很好,老派演员黄梅莹所饰演的母亲角色,的的确确让很多观众找到了过去那个妈妈的亲切形象,这个母亲角色塑造的是很成功的。今年让我感觉最有共鸣的两个荧幕角色,一个是《囧妈》里黄梅莹扮演的妈妈,另一个,就是《别告诉她》里赵淑珍饰演的奶奶,两位老演员对角色的情感和肢体语言把握的很稳,堪称本色演出,毫无破绽,这两位演员的参与,让两部影片着实亮眼了不少。



但电影不能光看细节,电影里也不光只有细节,电影里的人物是多维度的,对白和动作只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人物的质感和深度,你需要明白人物的过去、现在,甚至是未来所要做的事情,同时还要在此基础上赋予她所要做的事情原因和目的。一般我们讨论电影时不会强调这一点,因为它是电影的基础,一旦错过电影将不完整,但在《囧妈》里,我还是要重提这一点,虽然黄老师把妈妈这个角色刻画的相当出色,但在讲述她的个人故事的时候,力度有点小了,或者说与现行故事脱节了,让人不止所云, 「囧」系列最杰出的一点在于它把喜剧主题整合了,让喜剧风格更明显的出现在观众面前,但缺点也很明显,他丢失了「囧」背后的深度。

《人在囧途》最好的一点,我在前面也提到过了,就两个字:「共情」。「囧」的状态,事实上是「人」的无奈,这种无奈在春运的大洪流里,尤其显眼,虽然我们知道一个老板和一个打工仔,在社会层级上有所区分,但在回家这个话题上,两个人是没有任何区别的。人物与人物间有了共同点,才好齐心合力,共同抵达终点,但「囧」呢?无论是《泰囧》、《港囧》还是《囧妈》,底子里,都不想去达成目的, 它们沉溺在「囧」的混乱和滑稽的泥淖里,不愿走出来,这样有错吗,没错,我们也生活在这样的状态里,混乱不堪的生活剪影,其实也是我们生活的写照。



其实电影里的人不愿意走出来,我们也是如此。

就像《囧妈》里挂在车厢外的徐伊万,坐在树上的卢小花,还有千里救急的热气球,魔幻、有趣、惊险,现实吗?起码人是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在魔幻的世界里,高不成低不就,悬在半空,既没到达彼岸,也没回到起点,不是因为它做不到,而是因为不想做。

《囧妈的状态》是如此,我们,可能也是如此。

发布于 2020-02-06 20:34

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

    文艺电影点评

    文艺电影点评

    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电影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