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38] 高句丽 贵族 唐玄宗 时期名将。
高仙芝幼时随父到安西,二十余岁时被授予将军。 开元 二十九年(741年),被封为安西副都护、四镇 都知兵马使 。同年,率军平定达奚部叛乱。 天宝 六载(747年)三月,平定 小勃律国 。天宝六载(747年),升任 鸿胪卿 、假 御史中丞 ,接替 夫蒙灵察 四镇节度使 。天宝八载(749年),加 特进 ,兼 左金吾卫大将军 同正员。天宝九载(750年)二月,击破揭师国。随后又进攻 石国 ,生俘其国王和部众。天宝十载(751年),加授 开府仪同三司 。不久,又任命他为右羽林大将军。天宝十载(751年)四月,率军进攻 大食 ,双方激战于 怛罗斯城 ,因军中的葛罗禄部众突然叛变而战败。
天宝十四载(755年),被封为密云郡公。同年十一月, 安禄山 在范阳发动叛乱,高仙芝被任命为讨贼副元帅,屯兵 陕郡 。同年十二月(756年1月),退守 潼关 。不久,唐玄宗听信 边令诚 谗言,命其杀害了高仙芝。

高仙芝 少年从军

高仙芝外貌英俊,善于骑马射箭,勇猛刚毅而果断。少年时随父亲 高舍鸡 到安西(即 龟兹 ,今新疆库车东郊皮朗旧城),因父亲有功而被授予 游击将军 。二十余岁时即拜为将军,与父亲 班秩 相同。高仙芝先后在 安西四镇节度使 田仁琬 盖嘉运 手下任职,未受到重用。后来 夫蒙灵察 担任节度使时,开始重用他。
开元 二十九年(741年),高仙芝被封为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同年, 达奚 各部叛乱,从黑山以北,奔向 碎叶城 (亦称素叶城、索虏城,在今 吉尔吉斯斯坦 比什凯克北楚河南岸楚伊斯阔叶附近,一说在今俄罗斯托克马克附近), 唐玄宗 诏令夫蒙灵察前往平叛。夫蒙灵察派高仙芝率领两千名精锐骑兵追击达奚部叛军。叛军因行军劳顿,人困马乏,因此几乎被唐军全部俘获或杀死。

高仙芝 攻灭小勃律

小勃律国 (在今 克什米尔 西北部,都城孽多城,今 吉尔吉特 )原为唐朝属国,是 吐蕃 (今青藏高原)通往 安西四镇 的交通要道。吐蕃 赞普 把女儿嫁给小勃律王苏失利之为妻,小勃律国遂归附于吐蕃,吐蕃进而控制了西北二十多国,中断了他们对唐朝的朝贡,唐朝几任 安西节度使 田仁琬、盖嘉运、夫蒙灵察数次派兵讨伐,因地势险要,加之吐蕃进行援助,皆无功而返。
天宝 六载(747年)三月,唐玄宗下诏令高仙芝率步、骑兵一万名出兵讨伐小勃律。当时步兵都有私人马匹随行,高仙芝就从安西经过 拨换城 (今新疆 阿克苏 ),进入握瑟德(今新疆 巴楚 ),又经过 疏勒 (今新疆喀什),越过 葱岭 (今帕米尔高原),驻扎在特勒满川(今瓦罕河),共走了一百天。高仙芝把军队分成三支,派疏勒将领赵崇玼从北谷道、拨换将领贾崇瓘祐从赤佛道、高仙芝和监军 边令诚 从护密国同时进攻,约定在连云堡(今阿富汗东北部喷赤河南源兰加尔)会合。 连云堡有守兵一千多人。城南边依山修寨,又有守兵九千人守卫。城下是婆勒川。遇上川水上涨,无法渡过,高仙芝杀牲口祭祀,命兵将每人带三天的干粮在川边集合,兵将都不大相信。涉水过去后,旗没沾水,马未湿鞍。军队列好了阵,高仙芝高兴了,对边令诚说:“刚才我们才过河时,敌军如进攻我们,我们就活不成了。现已过河列好阵,是老天帮助我们讨贼成功。”于是上山挑战,没到中午,攻破了敌军,占领了敌人城堡,斩首五千,俘获了一千人,战马一千多匹,衣裳物资器械铠甲数以万计。
高仙芝想乘胜向小勃律国内进攻,边令诚害怕了,不肯走。高仙芝就留下三千名老弱兵派他据守,随后率军进兵。三天后,登上了坦驹岭(兴都库什山险要山口之一)。山岭极陡,下山有四十里路。 高仙芝怕兵将畏险不敢前进,就偷偷派二十名骑兵,穿上阿弩越胡的服装来迎接,他先对部将说:“阿弩越胡来迎接了,我没什么可担心的了。”到了山边,兵将不肯下山,说:“您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碰上先派出的二十人来了,声称:“阿弩越胡来迎接大军,我们已切断了娑夷桥(在娑夷河上,娑夷河就是弱水,今克什米尔西北部吉尔吉特附近印度河北岸支流)。”高仙芝马上假装高兴,命兵将都下山。走了三天,阿弩越胡真的前来迎接了。第二天,到达了阿弩越城。高仙芝派将军席元庆率精锐骑兵一千名先去,对小勃律国王说:“我们不攻你的城,是路过到大勃律国去。”
城中的大酋长都是吐蕃的心腹,高仙芝暗地命令席元庆说:“如果酋长们逃跑,你就拿出诏书叫住他们,赐给他们绸缎,等他们来了,就都绑起来等我处置。”席元庆按他说的做了。等高仙芝到了,把酋长们都杀了。小勃律国王和妻子逃到山洞里去了,抓不到,高仙芝招降他们,他们才出来投降,由此平定了小勃律国。他又赶快派席元庆去砍断了娑夷藤桥。当天傍晚,吐蕃援兵来了,却不能过河。因为藤桥被砍断了约一箭地长,需要一年才能修好。八月份,高仙芝带着小勃律王和妻子从赤佛道回到连云堡,和边令诚一起率军归来。这时 拂菻 大食 及各胡族共七十二国都震惊地投降归附了。

高仙芝 升任节度使

天宝六载(747年)九月,高仙芝行至婆勒川连云堡,与边令诚会师,一起返回。九月末,高仙芝回军至播密川,即令 刘单 起草捷报,并派中使判官王廷芳进京告捷,但事前并未告诉四镇节度使 夫蒙灵察 。当高仙芝一行人回到河西时,夫蒙灵察不派一人前来迎接慰劳。 一见面,夫蒙灵察就大骂高仙芝:“高丽奴才, 于阗 使你从谁那里得到的?”高仙芝害怕了,道歉说:“是 御史中丞 您的大力栽培。”夫蒙灵察又问:“ 焉耆 镇守使、安西副都护、都知兵马使,都是从谁那里得到的?”高仙芝回答说:“也是御史中丞您的大力栽培。”夫蒙灵察说:“知道这些,捷报不经过我就敢上奏,是为什么?奴才该杀,但看你刚立了功,就饶了你。”高仙芝不知如何是好。边令诚秘密对朝廷报告了此事,并且说:“如果高仙芝立了功却忧愁而死,以后谁会为朝廷卖力呢?”唐玄宗就下诏升高仙芝为 鸿胪卿 、假御史中丞,接替夫蒙灵察任四镇节度使,并下诏命夫蒙灵察回京,夫蒙灵察害怕了。高仙芝早晚拜见他,还像过去一样行礼,夫蒙灵察更惭愧了。
副都护 程千里 ,衙将 毕思琛 ,行官 王滔 、康怀顺、陈奉忠等人都曾在夫蒙灵察面前说过高仙芝的坏话。高仙芝上任后,把程千里喊来骂道:“您外表是个男子,但内心却像个娘们,是为什么?”又对毕思琛说:“你夺走了我城东的一千石种子田,还记得吗?”毕思琛回答说:“是您赏给我的。”高仙芝说:“那时我怕你的威风,哪里是因可怜赏给你的呢?”他又把王滔喊来,想打他们,过了一阵,又把他们都放了,说:“我的气已经出了。”因此全军都安心了。
天宝八载(749年),高仙芝入朝,加特进,兼左金吾卫大将军同正员,一个儿子也被授 五品官 同年十一月, 吐火罗 (在今阿富汗北部) 叶护 失里伽罗上表唐廷说,朅师国(在今巴基斯坦北部奇特拉尔)王亲附吐蕃,运粮受阻,欲发兵击破朅师国,请求唐朝调发安西兵助战。十二月,高仙芝上奏 石国 昭武九姓 之一)“无番臣礼”,请求进讨。经朝廷允许后,高仙芝于天宝九载(750年)二月,击破朅师国,俘虏了朅师王勃特没及吐蕃酋长。三月,唐廷册立勃特没的哥哥素迦为朅师王。随后,他派人与石国约和,然后乘其不备,出兵偷袭,俘虏了石国国王车鼻施及其部众,并尽杀其老弱。 返程途中,高仙芝又以突骑施背叛为由,击破突骑施,俘虏了其可汗移拨。
天宝十载(751年)正月,高仙芝入朝,献其所俘获的 突骑施 可汗、吐蕃酋长、石国王、朅师王,车鼻施行被唐玄宗所杀。唐玄宗以其功勋卓著,加授 开府仪同三司 。不久,又任命他为 武威 太守,并代 安思顺 河西节度使 ,但当地各民族坚决挽留安思顺,此令未能实行,遂改任右羽林大将军。 [28-29]

高仙芝 怛罗斯之战

高仙芝以欺诈的手段攻破了石国,并大肆杀掠,国王车鼻施也被唐玄宗所杀。石国王子将此遍告昭武诸胡,激起了他们的愤慨,便暗中联合大食国共同进攻安西四镇。高仙芝获知此事后,于天宝十载(751年)四月亲率蕃、汉兵三万(一说两万)进攻大食,深入其境七百余里,至怛罗斯城(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江布尔城附近),与大食军遭遇,双方激战五日,未见胜负。在双方相持的重要时刻,唐军中的葛罗禄部众突然叛变,与大食夹击唐军,高仙芝大败,乘夜间逃跑。由于道路阻隘, 拔汗那 部众又在前面挡住去路,人马壅塞道路,幸亏右威卫将军 李嗣业 为他杀开一条血路,才得以逃脱。此战,高仙芝部众死伤大半,仅剩千余人逃回。 战后,高仙芝被解除了 安西四镇节度使 之职,入京任 右金吾卫大将军
天宝十四载(755年),高仙芝被封为密云 郡公 同年十一月, 安禄山 在范阳(今北京城西南)发动叛乱。唐玄宗急派入京朝见的安西节度使 封常清 赶赴洛阳募兵迎战。任命荣王 李琬 为讨贼元帅,高仙芝为副元帅,命高仙芝率 飞骑 彍骑 及朔方、河西、陇右进京勤王兵马,并召募了 关辅 新兵五万人。继封常清后,出并潼关讨伐安禄山,高仙芝仍兼任御史大夫。十二月,高仙芝从长安出发,唐玄宗亲自到勤政楼,叫荣王来接受任命,为高仙芝和部下设宴。又到望春楼慰问送行,下诏命监门将军边令诚为监军。出兵后,高仙芝屯兵 陕郡 (治陕城,今河南三门峡市西)。 [8-9]
天宝十四载十二月十一日(756年1月17日),封常清兵败于汜水。十二月十三日,安禄山攻陷东京洛阳,封常清率残部退守陕郡,封常清向驻守该地的高仙芝说:“我连日血战,但敌军兵峰不可当,况且 潼关 无兵,如果叛军攻破潼关,那么长安就危险了。应该放弃陕郡,前往保卫潼关。”高仙芝接受了他的意见,急忙打开太原仓,将所有库存钱物赏给兵将,其余的都放火焚烧了,率兵向潼关撤退。很快叛军追来,各路兵马很害怕,铠甲兵器物资粮食丢满了道路,长几百里。高仙芝退到潼关后,训练士兵修理攻守用具,士气逐渐振作起来了。叛军进攻潼关攻不破,就退兵了。

高仙芝 因谗遇害

此前,边令诚多次因事求高仙芝,高仙芝都没有答应。高仙芝退守潼关后,边令诚就奏报他不敢进兵损失物资的情况来激怒唐玄宗,并说:“封常清说叛军强大动摇军心,而高仙芝放弃了陕郡几百里地,偷偷克扣士兵的粮食和赏赐。”唐玄宗大怒,命边令诚在军中将他们斩首。天宝十四载十二月二十一日(756年1月27日【一说十二月十八日(756年1月24日)】) [37-38] ,边令诚到潼关将封常清斩首后,把他的尸体放在席子上。高仙芝从外面回来,边令诚身后带着一百名陌刀手,说:“御史大夫也有诏命要被处死。”高仙芝急忙下马说:“我退兵是有罪,死罪我不敢否认。但说我偷偷克扣赏赐和军粮,是诬蔑。”他对边令诚说:“上有天、下有地,兵将都在这里,你难道不知道?”
天宝十四载十二月(756年1月),安史之乱爆发,高仙芝先是屯兵陕郡,随后退守潼关,训练士兵,修理攻守用具,士气逐渐振作,使叛军无法攻破潼关而退兵。

高仙芝 军事思想

1、长途奔袭,分进合击的作战指导。
唐玄宗时期的西域战场, 长途奔袭 是一大特点,以唐、吐蕃(今青藏高原)为首的各方都经常采用这一作战指导,而高仙芝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无论是攻打小勃律、朅师,还是石国、突骑施、大食,其行军距离少则数百里,多则上千里。不仅如此,高仙芝的行军常常是隐蔽的,这样一来更能出其不意。而当接近目的地后,高仙芝又会采用 分进合击 的方法攻打敌军。
中外战争中,不乏出色的山地行军,如 汉尼拔 拿破仑 苏沃洛夫 等西方名将都有过类似的壮举。但纵观中外名将,能够在帕米尔高原那种极为恶劣的环境下,统率大军两次完美地完成行军任务的,只有高仙芝一人。这主要得益于高仙芝所做的充分准备:在后勤保障方面,高仙芝做了充分准备。由于高原上补给困难,高仙芝利用地理环境之便,采取兵分三路的办法来解决后勤供应。 并让唐军将士携带私马,用来驮运物资,这使后勤补给在规定的时间内都能得到保障。在行军路线方面,高仙芝也做了精心的选择。首先是决定翻越帕米尔高原,这样一来在战略上可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在进入帕米尔高原后,又挑选平坦宽阔的山间谷地或河道行军,从而将困难降至最低。在行军时间的选择上,高仙芝同样做了周密的安排。选择气温最热的三至十月份行军,这样一来可使唐军避免在严寒中艰苦行军,从而使唐军将士和马匹都的体力不至于消耗过大,从而保证了战斗力。最值得称道的地方是,高仙芝不仅考虑到了出征时所用的时间,还想到了作战时所用的时间和回军时所用的时间,使唐军免受严寒之苦。
后晋 刘昫 赵莹 等编著《 旧唐书 》:①大盗作梗,禄山乱常,词虽欲诛国忠,志则谋危社稷。于时承平日久,金革道消,封常清、高仙芝相次率不教之兵,募市人之众,以抗凶寇,失律丧师。……抑又闻之,古之命将者,推毂而谓之曰:‘阃外之事,将军裁之。’观 杨国忠 之奏事,边令诚之护戎,又掣肘于军政者也,未可偏责三帅,不尤伊人。后之君子,得不深鉴!②赞曰:羯贼犯顺,戎车启行。委任失所,封、高败亡。虔刘圻甸,僭窃衣裳。丑哉舒翰,不能死王。
北宋 宋祁 欧阳修 等编著《 新唐书 》:常清乃驱市人数万以婴贼锋,一战不胜,即夺爵土。欲入关见天子论成败事,使者三辈上书,皆不报,回斩于军。仙芝弃陕守关,遏贼西势,以丧地被诛。玄宗虽为左右蒙瞽,然荒夺其明亦甚矣。卒使叛将得借口,执翰以降贼。呜呼,非天熟其恶,使乱四海,举黔首而残之邪!彼二将奚诛焉?
北宋文学家 苏轼 :唐自中叶以后,方镇皆选列校以掌牙兵。是时四方豪杰,不能以科举自达者,皆争为之。往往积功以取旄钺。虽老奸巨盗,或出其中。而名卿贤将,如高仙芝、封常清、 李光弼 来瑱 李抱玉 段秀实 之流,所得亦已多矣。 (《徐州上皇帝书》)
英国探险家 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 :①当我立在口顶闪光熠熠的积雪上向那直到六千英尺下雅新山谷尽头的峻坂下窥,对于起初拒绝向前移动后来他们努力挣扎前进的高仙芝的勇敢,才能认识清楚。他们那足智多谋的统帅已经恍然于前途的险恶,因此很谨慎地安排下聪明的策划,鼓励他的部下向前开入下面的深谷之中。逾越这种天险而突然出现,便足以使雅新的占领者大感狼狈,于是立即决定了完全的胜利。……在那时我觉着可惜的是这位勇敢的中国将官竟不在达科特隘口建立纪念碑之类的东西以志此事。就所遭遇的困难而言,横越达科特及帕米尔较之欧洲史上从 汉尼拔 以至于 拿破仑 同苏沃洛夫诸名将之越阿尔卑斯山,还要困难呢! ②若单纯从所遭遇并战胜的物质上的艰难程度上来评判,这位卓越的高丽裔将军高仙芝所取得的成就,完全值得与欧洲历史上那些大名鼎鼎的指挥官的伟大登山功绩相提并论。他第一次也许是最后一次,率领一支有组织的军队,径直翻越了帕米尔高原,并成功地突破了拱卫亚辛和吉尔吉特防止北面入侵的那些巨大的山脉屏障。对这位领导者的能力和才干的尊崇。必定会随着人们对史书中不加掩饰的记载所透露出来的其下属的传统性的衰弱的认识进一步增长起来。 (《 西域考古图记 》)
白寿彝 总主编《中国通史》:高仙芝是唐玄宗时期的名将。他镇守安西,为维护唐西陲的安全、加强与西域的联系作出了贡献。他退守潼关,暂避敌锋,有利于阻止叛军西进长安。但由于宦官的诬陷,唐玄宗的偏听偏信,遂致身死,令人惋惜。
李伯钦 编著《 新资治通鉴 》:高仙芝与封常清是当时名将,他们的被冤杀引起了军心的动摇,也使唐廷丧失了两员具有作战经验的大将,对平定安史之乱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妻子
《旧唐书》《新唐书》的《封常清传》中都有提及高仙芝妻子,但均未提及姓名。 [33-34]
同僚
封常清,原为高仙芝部下,后接替高仙芝为节度使,天宝十四载与高仙芝同日被唐玄宗下诏处死。 [37-38]
边令诚,宦官,高仙芝军中监军,向唐玄宗进谗,唐玄宗大怒,命边令诚在军中将高仙芝与封常清斩首。 [37-38]
怛罗斯之战
对于怛逻斯之战爆发的原因,学界有所争议: 南京大学 历史系的李琪认为唐朝和大食间的战争是“历史的必然,而高仙芝诱杀石国国王则成为两国军事冲突的导火索”。 贵州工业大学 讲师张晶如认为“怛逻斯战役的发生,是大食帝国侵略政策的继续。”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研究员 李方 则认为,怛逻斯之战虽然是边将(指高仙芝)个人素质不高引发的一个偶然事件,但也是唐朝和大食两大势力在中亚角逐的必然反映,是唐朝西域政策的必然结果。
对于唐军在怛罗斯之战中失败的原因,学界也有所争议: 暨南大学 历史院原副院长卢苇教授认为“唐将高仙芝在怛逻斯战败,并不是由于大食的强盛,而是因为西域各国的倒戈。” 西北大学 历史系副教授王怀德则认为,怛逻斯之战的失败,“主要是由于高仙芝没有认清唐朝在西域势力的日益衰落所致。”南京大学历史系的李琪则认为怛逻斯之战的失败是因为“出征路线漫长”“投入兵力不足”。
去世时间
关于高仙芝的死亡时间,史书记载略有不同,其中《旧唐书·本纪九》作:“十四载……十二月……丙午,斩封常清、高仙芝于潼关。”即天宝十四载十二月二十一日(756年1月27日)。而《新唐书·本纪五》作:“十四载……十二月……癸卯,封常清、高仙芝伏诛。”《资治通鉴》卷二一七亦作:“天宝十四年乙未……十二月……上大怒,癸卯,遣令诚赍敕即军中斩仙芝及常清。”即天宝十五载十二月十八日(756年1月24日)。 [37-39]
《旧唐书·卷一百四·列传第五十四》:仙芝美姿容,善骑射,勇决骁果。少随父至安西,以父有功授游击将军。年二十馀即拜将军,与父同班秩。事节度使田仁琬、盖嘉运,未甚任用,后夫蒙灵察累拔擢之。开元末,为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 《新唐书·卷一百四十八·列传第六十》:会达奚诸部叛,自黑山西趣碎叶,有诏邀击。灵察使仙芝以二千骑追蹑。达奚行远,人马疲,禽馘略尽。 《新唐书·卷一百四十八·列传第六十》:仙芝恐士惮险不敢进,乃潜遣二十骑,衣阿弩越胡服来迎,先语部校曰:“阿弩越胡来迎,我无虑矣。”既至,士不肯下,曰:“公驱我何去?”会二十人至,曰:“阿努越胡来迎,已数娑夷桥矣。”仙芝即阳喜,令士尽下。娑夷河,弱水也。既行三日,越胡来迎。明日,至阿弩越城。遣将军席元庆以精骑一千先往,谓小勃律王曰:“不窥若城,吾假道趋大勃律耳。” 《新唐书·卷一百四十八·列传第六十》:副都护程千里、衙将毕思琛、行官王滔康怀顺陈奉忠等皆尝谮仙芝于灵察者。既视事,呼千里嫚骂曰:“公面虽男儿,而心似妇女,何邪?”谓琛曰:“尔夺吾城东千石种田,忆之乎?”对曰:“公见赐者。”仙芝曰:“尔时吾畏汝威,岂怜汝而赐邪?”又召滔,欲捽辱。良久,皆释,曰:“吾不恨矣。”由是举军安之。 《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高仙芝之虏石国王也,石国王子逃诣诸胡,具告仙芝欺诱贪暴之状。诸胡皆怒,潜引大食欲共攻四镇。仙芝闻之,将蕃、汉三万众击大食,深入七百馀里,至恒罗斯城,与大食遇。相持五日,葛罗禄部众叛,与大食夹攻唐军,仙芝大败,士卒死亡略尽,所馀才数千人。右威卫将军李嗣业劝仙芝宵遁,道路阻隘,拔汗那部众在前,人畜塞路;嗣业前驱,奋大梃击之,人马俱毙,仙芝乃得过。 《旧唐书·卷一百三十三·列传第五十九》:其子逃难奔走,告于诸胡国。群胡忿之,与大食连谋,将欲攻四镇。仙芝惧,领兵二万深入胡地,与大食战,仙芝大败。会夜,两军解,仙芝众为大食所杀,存者不过数千。事窘,嗣业白仙芝曰:“将军深入胡地,后绝救兵。今大食战胜,诸胡知,必乘胜而并力事汉。若全军没,嗣业与将军俱为贼所虏,则何人归报主?不如驰守白石岭,早图奔逸之计。”仙芝曰:“尔,战将也。吾欲收合余烬,明日复战,期一胜耳。”嗣业曰:“愚者千虑,或有一得,势危若此,不可胶柱。”固请行,乃从之。路隘,人马鱼贯而奔。会跋汗那兵众先奔,人及驼马塞路,不克过。嗣业持大棒前驱击之,人马应手俱毙。胡等遁,路开,仙芝获免。 《新唐书·卷一百五十一·列传第六十三》:初,仙芝特以计袭取石,其子出奔,因构诸胡共怨之,以告大食,连兵攻四镇。仙芝率兵二万深入,为大食所败,残卒数千。事急,嗣业谋曰:“将军深履贼境,后援既绝,而大食乘胜,诸胡锐于斗,我与将军俱前死,尚谁报朝廷者?不如守白石岭以为后计。”仙芝曰:“吾方收合馀尽,明日复战。”嗣业曰:“事去矣,不可坐须菹醢。”即驰守白石,路既隘,步骑鱼贯而前。会拔汗那还兵,辎饷塞道不可骋,嗣业惧追及,手梃鏖击,人马毙仆者数十百,虏骇走,仙芝乃得还。 《旧唐书·卷一百四·列传第五十四》:十一月,安禄山据范阳叛。是日,以京兆牧、荣王琬为讨贼元帅,仙芝为副。命仙芝领飞骑、彍骑及朔方、河西、陇右应赴京兵马,并召募关辅五万人,继封常清出潼关进讨,仍以仙芝兼御史大夫。十二月,师发,玄宗御望春亭慰劳遣之,仍令监门将军边令诚监其军,屯于陕州。 《新唐书·卷一百五十一·列传第六十三》:禄山反,荣王为元帅,仙芝副之,领飞骑、彍骑及朔方等兵,出禁财募关辅士五万,继封常清东讨。帝御勤政楼,引荣王受命,宴仙芝以下。帝又幸望春亭劳遣,诏监门将军边令诚监军。 《新唐书·卷一百五十一·列传第六十三》:又顾麾下曰:“我募若辈,本欲破贼取重赏,而贼势方锐,故迁延至此,亦以固关也。我有罪,若辈可言;不尔,当呼枉。”军中咸呼曰:“枉!”其声殷地。仙芝视常清尸曰:“公,我所引拔,又代吾为节度,今与公同死,岂命欤!”遂就死。 《旧唐书·列传第五十四》 .国学网 [引用日期2015-07-23]
  • 《新唐书·列传第六十》 .国学网 [引用日期2015-07-23]
  • 《杨贵妃秘史》再曝新成员 韩星李承炫加盟 .搜狐网 .2009-08-07 [引用日期2021-11-22]
  • (清)曾国藩纂;乔继堂编 .经史百家杂钞 上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20.08 :第632-636页 (英)奥雷尔·斯坦因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持翻译 .西域考古图记 修订版 第一卷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03 :第121页 《新唐书·卷一百四十八·列传第六十》:父舍鸡,初以将军隶河西军,为四镇校将。 《新唐书·卷一百四十八·列传第六十》:仙芝年二十馀,从至安西,以父功补游击将军。数年,父子并班。仙芝美姿质,善骑射,父犹以其儒缓忧之。初事节度使田仁琬、盖嘉运等,不甚知名。后事夫蒙灵察,乃善遇之。开元末,表为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 《旧唐书·卷一百四·列传第五十四》:开元末,会达奚部落背叛,自黑山北向,西趣碎叶,玄宗敕灵察邀击之。灵察使仙芝以二千骑自副城向北至绫岭下,遇贼击之。达奚行远,人马皆疲,斩杀略尽。 徐英编著 .欧亚草原游牧民族 历史文化大事年表 :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2013.03 :第255页 吴文质,汪清秀,张爽编著 .中国历代军事将领成才故事 :金盾出版社 ,2013.10 :第301-302页 《新唐书·卷一百四十八·列传第六十》:天宝六载,诏仙芝以步骑一万出讨。是时步兵皆有私马自随,仙芝乃自安西过拨换城,入握瑟德,经疏勒,登葱岭,涉播密川,遂顿特勒满川,行凡百日。特勒满川,即五识匿国也。仙芝乃分军为三,使疏勒赵崇玼自北谷道、拨换贾崇瓘祐自赤佛道、仙芝与监军边令诚自护蜜俱入,约会连云堡。 《新唐书·卷一百四十八·列传第六十》:堡有兵千馀。城南因山为栅,兵九千守之。城下据婆勒川。会川涨,不得度,仙芝杀牲祭川,命士人赍三日备集水涯,士不甚信。既涉,旗不沾,鞯不濡。兵已成列,仙芝喜,告令诚曰:“向吾方涉,贼击我,我无类矣。今既济而阵,天以贼赐我也。”遂登山挑战,日未中,破之。拔其城,斩五千级,生禽千人,马千馀匹,衣资器甲数万计。仙芝欲遂深入,令诚惧,不肯行。仙芝留羸弱三千使守,遂引师行。三日,过坦驹岭,岭峻绝,下四十里。 《新唐书·卷一百四十八·列传第六十》:城中大酋领皆吐蕃腹心,仙芝密令元庆曰:“若酋领逃者,弟出诏书呼之,赐以缯彩,至,皆缚以待我。。”元庆如言。仙芝至,悉斩之。王及妻逃山穴,不可得,仙芝招喻,乃出降,因平其国。急遣元庆断娑夷桥,其暮,吐蕃至,不克度。桥长度一箭所及者,功一岁乃成。八月,仙芝以小勃律王及妻自赤佛道还连云堡,与令诚俱班师。于是拂菻、大食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慑降附。 《旧唐书·卷一百四·列传第五十四》:天宝六载八月,仙芝虏勃律王及公主趣赤佛堂路班师。九月,复至婆勒川连云堡,与边令诚等相见。其月末,还播密川,令刘单草告捷书,遣中使判官王廷芳告捷。 《新唐书·卷一百四十八·列传第六十》:军至河西,灵察怒,不迎劳。既见,骂曰:“高丽奴,于阗使尔何从得之?”仙芝惧,且谢曰:“中丞力也。”又曰:“焉耆镇守使、安西副都护、都知兵马使,皆何从得之?”答曰:“亦中丞力也。”灵察曰:“审若此,捷书不待我而敢即奏,何邪?奴当斩,顾新立功,故贷尔。”仙芝不知所为。令诚密言状于朝,且曰:“仙芝立功而以忧死,后孰为朝廷用者?”帝乃擢仙芝鸿胪卿、假御史中丞,代灵察为四镇节度使,而诏灵察还,灵察惧。仙芝朝夕见,辄趋走,灵察益惭。 《旧唐书·卷一百四·列传第五十四》:八载,入朝,加特进,兼左金吾卫大将军同正员,仍与一子五品官。 白寿彝总主编;陈光崇主编 .中国通史 10 第6卷 中古时代 隋唐时期 下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5.06 :第1412-1415页 《新唐书·卷一百四十八·列传第六十》:九载,讨石国,其王车鼻施约降,仙芝为俘献阙下,斩之,由是西域不服。 《旧唐书·卷一百三十三·列传第五十九》:初,仙芝绐石国王约为和好,乃将兵袭破之,杀其老弱,虏其丁壮,取金宝瑟瑟驼马等,国人号哭,因掠石国王东,献之于阙下。 《旧唐书·卷一百四·列传第五十四》:是月十一日,封常清兵败于汜水。十三日,禄山陷东京,常清以馀众奔陕州,谓仙芝曰:“累日血战,贼锋不可当。且潼关无兵,若狂寇奔突,则京师危矣。宜弃此守,急保潼关。”常清、仙芝乃率见兵取太原仓钱绢,分给将士,馀皆焚之。俄而贼骑继至,诸军惶骇,弃甲而走,无复队伍。仙芝至关,缮修守具,又令索承光守善和戍。贼骑至关,已有备矣,不能攻而去,仙芝之力也。 《新唐书·卷一百五十一·列传第六十三》:次陕郡,而常清败还。仙芝急,乃开太原仓,悉以所有赐士卒,焚其馀,引兵趋潼关。会贼至,甲仗资粮委于道,弥数百里。既至关,勒兵缮守具,士气稍稍复振。贼攻关不得入,乃引还。 《新唐书·卷一百五十一·列传第六十三》:初,令诚数私于仙芝,仙芝不应,因言其逗挠状以激帝,且云:“常清以贼摇众,而仙芝弃陕地数百里,朘盗禀赐。”帝大怒,使令诚即军中斩之。令诚已斩常清,陈尸于蘧祼。仙芝自外至,令诚以陌刀百人自从,曰:“大夫亦有命。”仙芝遽下,曰:“我退,罪也,死不敢辞。然以我为盗颉资粮,诬也。”谓令诚曰:“上天下地,三军皆在,君岂不知?” 《旧唐书·卷一百四·列传第五十四》:仙芝妻及乳母于门外号哭救之,不得,因以其状上仙芝。 《新唐书·卷一百三十五·列传第六十》:仙芝妻及乳母哭门外救请,不能得,遽以状白仙芝。 李伯钦编著 .新资治通鉴 第4册 隋唐 五代十国 公元589年-公元960年 :黄山书社 ,2009.11 :第183页 莫一因编著 .一生要了解的60位中华古代名将 :海潮出版社 ,2006.06 :第243页 《旧唐书·卷九》 .国学网 [引用日期2022-04-28]
  • 《新唐书·本纪第五》 .国学网 [引用日期2022-04-28]
  • 《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七》 .国学导航 [引用日期2022-04-28]
  • 李琪. 唐代高丽边将高仙芝及其在西域的活动[J]. 西北民族研究, 2000, (2):116-126. 赵志龙. 怛逻斯之战及其影响探析[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 2011, (1):37-39. 钱伯泉. 从《张无价告身》论高仙芝征讨石国和突骑施[J]. 民族研究, 1991, (3):51-58. (英)斯坦因著 .西域考古记 :商务印书馆 ,2017.08 :第44-45页 张晶如. 浅析怛逻斯战役及其影响[J]. 贵州民族研究, 2002, 22(1):153-158. 李方. 怛逻斯之战与唐朝西域政策[J].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6, 3(1):56-65. 暨南大学中外关系史研究室编辑 .中外关系史研究集刊 :暨南大学《研究生学报》编辑部 ,1986.10 :第57-68页 北京市密云区人民政府 旅游休闲 仙居谷自然风景区 .北京市密云区人民政府 .2022-01-04 [引用日期2022-05-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