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西亚服装

古西亚服装

古西亚文明是世界古老文明的摇篮之一,与古埃及文明同时期产生。在亚洲西部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之间,有一片肥沃的月牙洲,史称“美索不达米亚”。这一地区曾产生了古代奴隶制国家,从苏美尔人的城市国家,到巴比伦王国的兴衰,从亚述帝国的兴起,到古波斯大帝国的称雄。随着战争和民族迁移,频繁地进行着王国和朝代的更替,使该地区文化混杂,在服装上既有南方型的缠腰布,又有北方型的贯头衣和长裤。这对后来的西欧服饰文明产生了很大影响。

一、苏美尔人的服装

大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苏美尔人先后建立了一系列城市国家。苏美尔人以神庙为城市中心,僧侣不仅主持宗教活动,而且有权处理生产、战争和外交等事务,他们是社会的管理者和权力的化身。苏美尔人服装的最大特征是构成单纯且男女同形同质,基本样式是用叫作卡吾那凯斯的面料缠裹在腰部,但由于特殊制作的羊毛面料与古埃及完全不同,所以这种服装表现出一种完全异质的美。与这种朴素、单纯的衣服相对,苏美尔人在发型和饰物上很讲究。男的把头发和胡须剃得干干净净,只留漂亮的唇上须,也有留长须的。女子发型种类很多,也有使用假发的。金项链、金手镯和镶嵌着宝石的半圆形耳环等服饰品很精美,金属工艺技巧令人惊叹。

二、巴比伦人的服装

在公元前2000年,巴比伦人取代苏美尔人支配两河流域。这一时期引进了棉和亚麻的种植,两河流域的亚热带气候很适合棉和亚麻的生长,产量不断提高,织物越来越华美,出现了几何形织纹,服装的衣褶更加丰富。从苏美尔王朝末期到巴比伦王朝初期,服装上最明显的转变是在衣服上创造优美的垂褶。拉加休王古泰阿的立像是当时服装样式的代表。这位苏美尔的末代国王,穿用了典型的巴比伦样式,后来巴比伦王国一直流行这种卷衣,这与两千年后希腊的希玛纯、古罗马的托加,以及现代印度妇女的纱丽很相似。

卷衣的缠裹方法:①卷衣是一块长3米、宽1.3米的毛织物,先把一角搭在左肩上,后边斜着经过背部到右腋下,经右腋下再回到胸前;②再搭在左肩上,斜着经后背回到右腋下;③在右腋下把布折叠起来掖进右腋前;④把最初搭在左肩上的一端垂披在左臂及左腕上,裸露着右臂和右肩,布边都有流苏,头上缠裹着头巾帽。女子的卷衣常把双肩双臂都覆盖着。巴比伦王朝较注重服装用色,常用色有红、绿、青、紫,还用红、金、灰、白色的流苏做装饰,巴比伦的服饰物与苏美尔基本相同,没有鞋履。

三、亚述人的服装

公元前8世纪一公元前7世纪,强悍的亚述国势力扩大,征服了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形成强大的帝国版图。亚述人的服装受古埃及新王国时代影响,十分华美,其最大特征是大量使用流苏装饰。装饰着流苏的长方形或三角形布螺旋形地反复缠绕,以体现穗饰美,然后在右肩用扣系住。亚述人从埃及引进亚麻,从印度引进棉,生产出高质量的棉麻织物并在织物中织进金线。通过丝绸之路从中国进口的丝绸也进入亚述人的生活,亚述人的服饰比巴比伦时期的服饰更具装饰性。

从服装的造型上看,当时的男子外出服有三种基本样式:①丘尼克贴身长衣十卡夫坦型外衣(中近东诸国及伊斯兰教文化圈中出现的长袖,前开型的直线裁剪式的长大衣,常把远东的中国袍服和日本和服也归为卡夫坦型,此类型在欧洲中世纪被广泛使用);②丘尼克十乓乔型贯头衣(南美洲人穿用的在一块布中间开个洞,让头伸出的衣服);③丘尼克+披肩(螺旋式卷衣)。其中,丘尼克和螺旋式卷衣并用是亚述男女着装的共同特征。丘尼克以衣服的长短来区分人的社会地位。贵族男子服装的基本样式是里面穿有袖子的、长及脚踝的紧身丘尼克,衣料为多色织物或有刺绣装饰。丘尼克外面披裹带流苏的螺旋式卷衣,腰上系有刺绣装饰的宽腰带,腰带上挂着两把短剑,头裹圆筒形头巾(国王戴三重皇冠),脚穿皮革或布做的凉鞋。

亚述女子的社会地位低下,成了男子的奴隶。妇女不得让外人看见自己的容颜,在头上披一块薄布遮脸,此风俗至今仍保留在伊斯兰教的国家中。女子的卷衣是一块长方形的布,其长边是宽边的1.5倍,左右两个短边上抽出流苏,缠裹起来后,这些流苏被配置在适当的位置上。

四、波斯人的服装

公元前6世纪初,伊朗高原西南部的古波斯人推翻米地亚人的统治,几经征战,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它集中了这一广大地域中高度发展的文化并使之相互融合,因而造就了古代波斯文化的辉煌成就,其服饰也融汇了多民族的优秀传统而达到一个很高水平。

历时两个多世纪之久的波斯大帝国,于公元前331年被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所灭,但其服饰文化对后来的西洋服饰文明产生很大影响。

波斯人是游牧民族人种,受高原寒冷气候的影响,其服装是北方型的。他们有量体裁衣的优秀技术,服装的基本样式是上身穿紧身合体、衣长及膝的丘尼克,下穿紧身长裤,裤脚塞进短靴,头戴圆形的、帽顶很高的无檐毡帽,既保暖又便于骑射。当波斯人征服了两河流域以后,受其发达的衣文化影响,也穿上了宽松多垂褶的贯头衣-康迪斯,帝王、贵族们在祭祀和仪式等场合把康迪斯作为礼服穿用。一般士兵仍保留丘尼克和长裤这种游牧民族的服饰习惯。

古代服装基本可分为紧身型和宽松型,即北方型和南方型,紧身型服装需要很高的裁剪与缝制技术,而宽松型则在衣料的织造、染色、刺绣等面料效果上下功夫,促进华丽的服饰品的发展。在服装史上这两种类型的文化各具特色。波斯的织物多织有几何纹样或玫瑰花形连接纹样,色彩鲜艳,黄、绿、蓝、紫色很受人们喜爱,但紫色染料非常昂贵,因而自古以来紫色都是高贵的象征。

发布于 2022-11-28 15:21 ・IP 属地上海

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