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洛阳城东的瀍河回族区历史上曾是多个朝代的京畿之地,有着底蕴深厚的悠久文化历史。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建立西周王朝后,到周成王时(周公据卜辞吉兆,于瀍河下游两岸勘定),在瀍河东西分别建筑2个城堡,西为王城(今王城公园附近),距瀍河6千米;东为成周城(今白马寺镇东约1、5千米),距瀍河9千米,今日的瀍河回族区所辖区域就处在二城之间的交通要地。从1963年在辖区北窑一带发掘出的西周贵族墓葬和1974年在辖区五股路东发掘的西周铜作坊来看,瀍河辖区就是西周东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元前770年,平王迁都于洛邑,史称东周,辖区为京畿要地。
公元前249年,秦建三川郡,郡荥阳,后迁洛阳,辖区属河南郡。
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在推翻王莽“新”朝之后,定都洛阳,辖区为京畿之地。
公元220年,曹魏文帝(曹丕)建都于洛阳,辖区为京畿之地。
公元265年,西晋武帝(司马炎)建都洛阳,辖区为京畿之地。
公元483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辖区为京畿之地。
公元605年,隋炀帝在洛阳营建东都城。次年三月,隋炀帝下令把原洛阳城的居民和全国各地富商大贾迁徙到洛阳城居住,使辖区由农业区转化为东都城的一个重要居民区,有25个里坊和1个市场,约居住5万户、25万多人,并在城北(今瀍西街道办事处所辖古仓街北端)营造含嘉仓城,是隋王朝贮粮大仓库。
公元960年,进入北宋,国都开封,洛阳成了陪都,并称西京,后女真族建立的金朝和北宋,也迁都开封,仍以洛阳为陪都,号称中京,辖区为洛阳县。
元、明、清三个朝代,洛阳的政治地位,始降为特殊郡县,再降为一般郡县,辖区成为郡县城的东关地区,并从元代开始逐渐形成回族人聚居区。
民国时期,辖区属洛阳县一区、二区管辖。
1948年3月、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陈赓率团两次攻克洛阳,瀍河的人民群众获得解放。辖区的东关、北窑、北关、马坡划为市第三区,区政府设在东关(原东关派出所院内),后迁到洛阳东站。
1949年2月第三区与南关、西关合并为第二区,区政府驻老城区东新安街。12月,区委机关对外公开,正式挂出中共洛阳市第二区委员会的牌子。
1950年撤销区建制,所属乡镇改属市郊区,街道直属市政府。
1951年10月,恢复区建制,辖区隶属第二区。
1952年成立民族乡,管辖自然村的农业生产。
1953年,瀍东回族自治区(乡级)成立,从二区中分出,机关驻东关大街。7月,洛阳市二区召开人民代表大会.这次代表大会列为瀍河回族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3月,二区划归洛阳市郊区。
1955年7月,一,二区合并为老城区,原辖爽明街办事处,新安街办事处、瀍东回族自治区和民族乡归老城区管辖。
1956年12月,老城区召开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这次代表大会列为瀍河回族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1957年7月,市委决定,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筹建瀍河回族区,建立中国共产党洛阳市瀍河回族区工作委员会。11月15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成立洛阳市瀍河回族区。下辖瀍东回族自治区(乡级)、民族乡、爽明街办事处、新安街办事处。
1958年2月,建立中国共产党洛阳市瀍河回族区委员会。4月,瀍河回族区召开建区首届人民代表大会(按基础序列为瀍河回族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9月,民族乡撤销,成立政社合一的红旗人民公社。12月,市委、市人委决定,瀍河回族区改为瀍河人民公社。郊区白马寺公社划为瀍河人民公社领导。瀍东回族自治区更名为北窑街道并建立区计划生育委员会。
1959年2月,撤销东关、新安街、北窑3个街道,建立瀍东、瀍西2个管理区。6月,市对区建制进行调整,恢复瀍河回族区人民委员会,瀍河公社名称继续保留。8月,撤销红旗人民公社,建立农业管理区、蔬菜管理区;9月,撤销瀍河人民公社,恢复瀍河回族区建制。
1962年7月,建立东关、东站、北窑、五股路4个街道,白马寺人民公社划归郊区。
1963年1月,建立洛阳市瀍河回族区业余教育委员会。12月,东站办事处更名为瀍西街道办事处。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8月,区直和下属各单位相继成立“文化大革命领导小组”。
1968年4月10日,召开瀍河回族区革命委员会(简称“区革委会”)成立大会,以区革委会取代区政府,所辖农业归郊区。这次会议列为瀍河回族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1970年2月,区革委会党的核心领导小组成立。12月,成立塔湾街道办事处。
1971年6月16日,召开第一次党代会,选举产生中共瀍河回族区委员会。9月,区机关迁到民族路14号。
1972年9月,恢复区计划生育委员会。
1977年7月,杨文街道办事处成立。9月,全国恢复大专院校考试招生制度,区建立高招办公室。
1980年8月,召开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并决定取消革委会名称,恢复瀍河回族区人民政府。
1983年5月,区成立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下设办公室。
1984年6月,成立政协瀍河回族区委员会筹备小组,6月28日,区成立聋哑人协会,7月2日,区政协首次会议开幕,历时9天。
1985年5~7月,区6个街道办事处先后建立人民武装部。7~9月,区先后与南京市雨花台区、西宁市城东区结成友好区,12月,区召开第二次党代会,选举产生中共瀍河回族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1986年8月,区政府成立老龄问题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劳动人事科。12月,区政府成立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劳动人事科。
1987年9月,区委成立瀍河回族区保密委员会办公室,对外称洛阳市瀍河回族区国家保密工作局。
1988年9月,区政府成立瀍河回族区监察局。
1989年10月,成立中共洛阳市瀍河回族区直属机关、公安局及北窑、瀍西、东关、五股路街道办事处委员会,同时,撤销以上6个单位党总支委员会。
1993年2月,区与新疆阿图什市结为友好城区。5月,成立瀍河回族区人民政府驻广州办事处。
1997年1月,撤销区工业交通局,成立区计划经济委员会;撤销区商业局,成立区商业贸易委员会。成立区环境保护办公室。4月,区环卫站升格更名为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挂区城管环卫局牌子,为一个机构,两个牌子。同月,撤销区直公费医疗办公室。5月,区检察院反贪局正式挂牌成立。
1998年5月,撤销“中共洛阳市瀍河回族区北窑办事处委员会”等6个街道党委会(党总支),成立“中共洛阳市瀍河回族区北窑办事处工作委员会”等6个街道党工委和区教委、商贸委党委。7月,区广播电视记者站正式挂牌成立,该站为全市首家在城区设立的记者站。12月,区政府成立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隶属区政府办公室。
1999年4月,区与广东省汕头市升平区缔结友好城区。11月,区与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结为友好区(县)。12月,区政府成立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
2000年6月,洛阳市区划调整,由洛龙区管辖的瀍河回族乡划归瀍河回族区管辖。8月,区旅游局正式挂牌成立,其工作暂由区文化馆负责。
2005年9月,华林街道办事处成立。
2007年7月,洛阳市区划调整,由洛龙区白马寺镇管辖的马沟村、拦沟村、吕庙村、十里铺村交付瀍河回族区杨文街道办事处管理。
2017年2月,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定设立届内人民代表大会法制委员会和财政经济委员会。同年在区7个街道办事处设立人大工作委员会。
2018年10月,洛阳市瀍河回族区公安消防大队按照上级机构改革要求,公安消防部队退出现役,成立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大队名为洛阳市瀍河回族区消防救援大队;11月,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成立。
2019年2月,成立区委、区政府督察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医疗保障局、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挂牌成立。5月,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新增界内社会建设委员会。6月,成立瀍河回族区人民调解中心和信访事项矛盾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7月,区委成立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设在区司法局。年内塔湾街道塔湾社区改为机车社区,并新增1个东安社区。华林街道新增一个君澜湾社区。
2020年9月,根据区委、区政府《“3+1”工作机制》文件要求,成立区“大城建”“大民生”“大产业”三大指挥部办公室。按照省、市政协有关会议精神,区政协提案和委员联络委员会更名为区政协委员联络和提案委员会。
2021年7月,按照上级指示精神,在区文旅局挂牌成立了瀍河回族区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