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碑这么“丑”,为何多数“专家”学它?如何评价这种“丑相”?
魏碑简介
魏碑属于楷书的一种,与唐楷、魏晋小楷的风格有所不同,是指南北朝时期的北朝碑刻,多为无名氏书家所刻,一直不被重视,直到清朝,魏碑才受到书家的青睐,魏碑主要代表作有《郑文公碑》、《张猛龙碑》、《张黑女墓志》、《龙门十二品》、《爨宝子碑》、《石门铭》等。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赞魏碑有十美:
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象浑穆,三曰笔法跳越,四曰点画峻厚,五曰意态奇逸,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法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
其夸赞的重点在于魏碑的自然天成和雄强的气魄。可谓 美到极致 。
但是对于那些不太了解书法的人来说,可能完全看不懂这种评价,他们的观点甚至与康有为的评价完全对立,而是 丑到极致 。
因此我们加强对魏碑的了解是非常必要的,如何欣赏魏碑?魏碑有什么特点?初学者适合学习魏碑吗?等等问题,现在我们一起来思考。
魏碑特点
很多人对楷书的印象是唐楷,而魏碑与唐楷有很大的不同。魏碑无论在笔法上还是在结构上,都与其他楷书有着显著的不同。
魏碑有三大特征:“拙”、“厚”、“方”。
一曰拙
魏碑的“拙”是其显著的特征,也是后人忠爱魏碑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所以笔者重点讲“拙”。
但也因为“拙”,很多人觉得魏碑太丑,看不懂。为什么这么丑的字还被人夸呢?
其“拙”主要体现在笔法和结构上。如下图所示,魏碑由于年代久远,碑刻有所残破,点画狼藉,原本的面貌应该不会这么粗糙,其次,魏碑的笔法与隶书相似。不完全像唐楷,因此较为怪异。
其结构与工整的唐楷相比,显得很漫不经心,结体歪斜错位,相貌较为丑陋,这是魏碑的典型特征。
《爨宝子碑》的结构更是怪异,很不循规蹈矩,结体出人意料。这种结构初看可能并不好看,但是看久了,你会发现其结构是险绝中求平正,趣味性很强。
下图的《石门铭》亦是如此。
在清代,由于馆阁体盛行,字形结体千篇一律,对于长期学习书法的书家来说,早已厌倦这种没有变化、没有个性的结体,写唐楷也没什么出路,当他们看到魏碑时,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欣喜若狂,因为魏碑的结体与唐楷、馆阁体太不一样,魏碑风格多样,结体出人意料,率真自然,一碑有一碑之貌,新奇成为他们追捧的最大原因。
而你之所以看不懂,是因为还没正真了解书法的本质,钟爱馆阁体是一种不懂艺术的表现,而且没有写烦馆阁体,假如你也厌倦了馆阁体,知道艺术是强调个性和风格的,那么也就能看懂欣赏了。欣赏魏碑,必须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二曰厚
魏碑的厚主要是指笔法上的特点,这种厚的特点使魏碑适合写大字,也让魏碑的线条充满古意。
魏碑的线条与隶书相近,特别是《石门铭》的线条,近乎篆书之笔意,而篆书与隶书的中锋笔意强于楷书,再加上笔力千钧,所以魏碑才会看起来那么厚,那么古意浓浓。
唐楷则与魏碑大有不同,以瘦劲著称,结体上追求中宫收紧,笔法上追求筋骨之态,颜筋柳骨就是典型的例子,这与魏碑的厚是不一样的。
三曰方
“方”指的是魏碑笔法上的特点,魏碑在起笔、转折处为大量运用方笔,这种方笔似乎与其他楷书不太一样。魏碑的方包含较多的中锋味道,是“正方”,而唐楷多为“斜方”,如下图所示:
魏碑虽然笔意似隶书或篆书,但没有篆书的圆润,其方笔取自于隶书的方笔,与张迁碑这种方笔极其相似。
虽然这种方笔效果与刀刻的因素有关,但是这已经不重要了,它已经成为后人求取笔法变化的手段之一。
当然,魏碑中不是每个碑都是方的,还是存在少量以圆笔为主的碑刻,如石门铭,而且那些以方笔为主的魏碑并不是每笔都是方笔,也有少量的圆笔,这体现出魏碑风格及笔法的多样性。
什么样的人适合临习魏碑?
魏碑是三大楷书(唐楷、魏碑、魏晋小楷)之一,在书法史中的作用很大。魏碑出现于汉代隶书和唐朝楷书之间,因此魏碑笔法同时具有隶书和楷书的特点,临习魏碑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临习魏碑。
1、初学者慎重学魏碑。
魏碑首先在笔法上就比较难学,因为其笔法有隶书和楷书的共同特征,这会让初学者不好把握,初学者要么学汉隶,要么学唐楷,这样入门要容易些。
同时,魏碑的结体也让很多初学者无法接受,因为它比较“丑”。对于不具备高级审美的初学者,入门魏碑较为困难。
并且魏碑属于碑刻,残破较为严重,初学者不知如何透过刀锋看笔锋,不宜学。
当然,如果你有一位比较懂魏碑的老师,可以初学魏碑,因为这样会少走很多弯路,甚至可以通过魏碑快速入门书法艺术,但这种条件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大多数初学者都没有这样的明师。
2、具有多年书写经验,主攻楷书,但却苦于没有创新思路,可以学魏碑。
欣赏魏碑需要较高的审美境界,所以当你写多了哪些流美端正的书法后,不会太反感魏碑,魏碑扑拙率真的结体和多种多样的风格是我们取法的活水源头,取之无尽,用之无竭,你可以有很多创新思路。
现在很多书法展,特别是楷书展,很多入展作品取法魏碑,面貌各异,可见魏碑对楷书的创新是非常有帮助的。大家可以多去尝试,魏碑的结体可以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