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推荐
不爱学习的柠檬  ·  SQL ...·  1 年前    · 
温文尔雅的钥匙  ·  CIM_LogicalDevice ...·  1 年前    · 
在前几天温网结束后的广告时间里,BBC刚刚公布了最新一任《神秘博士》的扮演者,在外网引起了轩然大波。
为什么大家会对一部电视剧的主角任命这么感兴趣呢?
因为这部剧是《神秘博士》,一部连斯皮尔伯格都说:“如果没有《神秘博士》,世界将是个更逊的地方。“的电视剧。
《神秘博士》是英国的国剧,从1963年首播至今一经将近60年,是吉尼斯认证的“世界上最长的科幻电视系列剧”,也被列入有史以来“最成功”的科幻电视系列剧。
对于英国人来说,《神秘博士》是流行文化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的一部分,尤其是英国的影视从业者,绝大部分都能和《神秘博士》沾上点关系。
经典三集片《神探夏洛克》的编剧魔法特和麦哥从小就是《神秘博士》的死忠粉,人生最大的梦想就是指导《神秘博士系列》;
《新乌龙女校2》里广受欢迎的大反派DTT是《神秘博士》的第10任扮演者,而第11任扮演者马特在出演《神秘博士》系列之后身价暴增,一举成为了炙手火热的当红男星。
就连《神秘博士》里的女性配角,也是一经出演立刻走红,比如11任博士的女伴艾米的扮演者凯伦·吉兰就是通过《神秘博士》进入大众视野,一举从籍籍无名的模特变成了能够出演漫威大片的商业女演员。
因此,每一任《神秘博士》的演员的任命都是英国观众心目中的大事,每年的候选人上至奥斯卡影后下至初出茅庐的小演员,地下赌坊还会为此开盘。
可以说,英国民众对此的重视程度不亚于凯特王妃到底是生了男孩还是女孩。
但是和凯特不管生男生女民众都觉得开心不同,当最新一任神秘博士的候选人公布时,却迎来了无数非议。
就因为新一季的扮演者是一个女人:朱迪惠特克
我必须起开始把神秘博士看起来了,这样我才能够有素材来发推特告诉你们一个女神秘博士到底是有多垃圾?
太垃圾了。john simms当博士就很不错!再不然就把小十一或者小十请回来吧。拜托了。
一个女博士。很好,感谢你妈的我从来不看电视。
事实上,将博士定为女生的想法已经不止一次被提上日程,从11任博士开始,这种声音一直都存在,但BBC都碍于粉丝接受程度一直没有能够真正实施。
甚至就在几个月前,镜报还表示,《神秘博士》的主创绝对不会选择一个女性成为时间领主。
然而,就是在所有人都以为女博士无望的情况下,BBC却毫无征兆的直接就在温网预告了女博士的存在,甚至没有给粉丝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机会,直接爆出了新一季女博士出演的片花。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么多的人不愿意接受女性成为神秘博士的扮演者,又是什么原因让BBC冒着宁可被粉丝diss的代价也要启用女博士?
这要从《神秘博士》这个剧的历史开始说起。
《神秘博士》首播于1963年,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是多元文化疯狂发展的年代。
此时由于战后经济的恢复,英国整体上看处于一种自由、放纵、享乐的文化潮流当中,科学、艺术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有一个形容当时社会的词叫作swinging 60’s in London。
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时期,20世纪60年代后期的伦敦形成一股多样的蓬勃的文化潮流。这场以青年人为导向的运动,旨在求新求奇。
第一代的神秘博士,他最喜欢和天体玩具制造商大玩死亡游戏,或者尽情愚弄罗马皇帝、蒙古军阀和法国革命者,要不并一次又一次地和邪恶的机器人戴立克玩起猫鼠游戏,非常符合当时的文化潮流。
相比于其他时期科幻电影动辄就苦大仇深,不是远征外星就是国仇家恨的设定,神秘博士更像是一个游戏宇宙时空中的游侠。
他的身上寄托了那个时代年轻人对于自由、平等的精神向往。
但是与青年人这种向往自由、乐观的意识相反的是,英国的成年人依旧固守着“传统化”的思想,“守旧”观念根深蒂固,于是对绅士做派的怀念和对大家长制的期待依然是很多人的心理诉求。
和现在看电视剧受众人群分得很清楚不同,上个世纪的英国拥有电视机的家庭不多,父母和孩子无法选择不同的电视剧观看,大家只能在吃完晚饭后坐在一起欣赏同一部电视剧。
因此,同时满足父母和孩子的两种审美就成了当时的电视剧人的主要努力方向。
《神秘博士》为了兼顾到父母和孩子们的意见,既保持了科幻作品中主角的“开拓性”,又保留了家长们喜欢的“正统范”,塑造出了一个具有一些绅士做派但乐观狡黠的男性形象。
而这个形象一经出现就获得了观众们的广泛好评,不仅家长们满意,小男孩们也将神秘博士视作偶像icon。
对于看着老版《神秘博士》长大的男性观众来说,神秘博士无论是武力值还是智力值都高于人类之上,活了2500年,不老不死还有大把妹子的设定就是他们内心期待、崇拜和向往的人设。
一旦神秘博士变成了女人,他们就失去了从小到大建立起来的对神秘博士这个角色的认同感。
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些神秘博士的粉丝无法接受神秘博士从十三叔变成了十三姨。
说实话,我是可以理解他们的这种想法的,但理解不代表认同。
《神秘博士》的系列重启的标志是2005年魔法特的接手,也就是任期10、11、12三代博士,这三代博士和前任博士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形象更加的多元化。
尤其是12任皮卡叔,在上任之前几乎所有人都不期待一个“老态龙钟”的时间领主,但主创们向大家证明了,神秘博士之所以优秀不是因为他永远年轻而是因为他的心。
不仅如此,《神秘博士》在其他方面也做出了一些大刀阔斧的改变。
魔法特接手后的《神秘博士》节奏更快,更具有青春偶像剧的特点——尽管这令一批死忠粉丝有些不习惯——却将《神秘博士》的收视人群扩大了不少。
尤其是优秀的女性角色的加入也吸引了更多的女性观众。
这些改变让《神秘博士》不再是 Geek 和理科男们的专利,不再是英伦控们的专利,甚至不再是科幻剧集爱好者们的专利。
与此同时,进入21世纪之后,欧美的女权运动也有了质的飞跃,越来越多的影视剧开始强调女性在文艺作品中的作用。
女性角色也开始逐渐从男性角色中抢过话语权,成为故事的主角。
比如同样是科幻鼻祖系列的《星球大战》,在最新一期的《星球大战7》和《星球大战前传》里都启用了女性角色作为剧情的核心。
女性角色在文艺作品中与男性平分秋色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而且很多已经进入垂暮的系列都开始试图通过启用女性主角来打破原有的创作套路,寻求新的突破。
《神秘博士》系列也不例外。
就像50多年前,《神秘博士》来到地球,他作为平等、公平、正义的维护者试图教会人类如何友好地彼此共存,如今,新一任的博士即将迎来重生,希望这一次,她能教会人类,性别平等的世界应该是什么模样。
最后给大家附上第六任神秘博士的扮演者柯林·贝克在得知十三任博士将会由女性出演之后所做的采访。
如果时间领主本人真的存在,他恐怕也会和六叔作出一样的答案。
我曾经也是博士
现在我们终于有了一位女博士,这让我喜出望外
BBC揭示了下一任神秘博士的扮演者Jodie Whittaker每次我接受关于《神秘博士》的采访,总会被问到女性博士的可能性问题。我认为没什么合理的原因可以解释,一个在绝境中能够重生的外星人,是否有必要保留全部或者任何他(或她)重生之前的人格。(当我们谈到博士,代词总会变得很棘手)。
目前,在加里弗雷星,重生之茧蕴含着十几种特征,正常情况下你可以随机选择;除了一个特殊的——性别。他们变老过也变年轻过,他们曾操苏格兰口音、北方口音和标准发音,他们曾是暴躁的、软弱的、高贵的、疯癫的、天真的、耀眼的和疯狂的——但从来不曾是女人。
我一直觉得这是有问题的,不是在我们生活的世界,而是在角色生活的世界,尤其是博士的世界。我们生活的世界有着男性主导、刻板印象、拒绝改变和保守谨慎的历史,可博士从不是这样的。每一任的博士,都是一个对正义、平等、公平的热情维护者,任何试图主宰或毁灭的人都会遭到他的抵抗。
无可否认,在60年代节目刚开始播出的时候,博士的角色反映出了那个年代的时代精神。William Hartnell给了我们一个家长式的博士,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可能有点居高临下老气横秋,但是幸运的是,我们都参与其中了,并且这样一个由一个性别主导而另一个性别成为二等公民的世界,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它是多么荒谬不堪。毫无疑问我们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我们的确是在进步的。
所以当我被问到关于惯例的问题,我抓住机会对他们(在最多情况下来自压倒性大多数的神秘博士粉丝)关于博士是否能够或应该是女人的观点表明立场。我承认,当我发现20%甚至更多的人认为“博士是女人”这种想法不可思议——这其中还有很多女性,我是很惊讶的,这些人明明应该为自己的性别被排斥在TARDIS之外而感到被冒犯啊。
我认为,这不仅仅是因为我身为四个女儿的父亲而憎恶这些惯常横亘在她们道路中以阻止她们获得前进和机会的重重障碍。同时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我们的社会中——以及在电视和电影中——年轻女性太缺乏引人注目的榜样了,也几乎没有现实机会能够让她们明白,她们有权利通过这种成功而受到激励。
“Peter Capaldi带来了如此精彩的表演,与他前任的年轻化趋势形成了鲜明对比”
我曾反复公开地说过,我个人不仅仅是欢迎,而更是期待有一位女博士,但我也怀疑过BBC决策层是否有勇气允许总编剧以如此勇敢又富有挑战性的选角去探索这种激动人心的可能性。显然我错了,祝贺Chris Chibnall,下一任执行制片人和编剧,成功做到了别人可能失败过甚至可能不曾尝试过的事情。让人倍加受到鼓舞的是,事实上他长期以来都一视同仁地为男人和女人创作那些优秀而强大的角色,包括我们的新博士,Jodie Whittaker,她曾在《小镇疑云》(由Chibnall创作)中有过极为出色的表现。
但是,有些自称是《神秘博士》粉丝的人,对于这节目选出了如此优秀女演员而做出的反应让我感到震惊。我知道有些人发誓“再也不看这节目了”,真为他们感到遗憾。
这情况在粉丝圈并不罕见(我知道我说这些会有引来喷子的风险),误以为成为某种事物的粉丝就等于占有了它。一个真正的足球迷即使在球队战败甚至在联赛中降级时也会支持自己的球队。我不相信有这样的不幸在等着《神秘博士》并期待一场复兴——这并非必要。Peter Capaldi带来了如此精彩的表演,与他前任的年轻化趋势形成了鲜明对比(他们也棒极了我必须说)。
让我们希望这种不满最终能被说服。不过就算我们失去了一些粉丝,我们也将会收获更多,那时候不仅只有在操场上玩耍的小男孩(或者在表演职业中的大男孩)会说:“我希望有一天成为神秘博士。”
以上翻译内容来自丨假装在伦敦
她的账号会经常更新与《神秘博士》相关的内容
感兴趣的同好可以关注她啊~

更多国际新闻,点击链接关注地球日报

http://global.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