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2022-11-24 浏览次数: 178

为深入推进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研究、培育跨学科与跨语种研究队伍,国家语委科研基地暨国家语言文字智库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国家级“111工程”项目)推出2022年国际前沿工作坊系列活动。第二期活动于2022年11月19日顺利进行。

工作坊由中心副主任余华主持,澳大利亚南澳大学的Kathleen Heugh教授做题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殖民与后殖民语言政策:教育意涵》的主题讲座,美国爱荷华大学David Johnson教授担任学术点评与访谈,上海外国语大学的三十多位师生、爱荷华州立大学的部分师生参与活动。

本次工作坊强调深度学术阅读与交流,由主讲人及作品介绍、主旨讲座、学术对谈和问答互动四个部分构成。中心的两位研究生尹春敏和吕天雄首先围绕Kathleen Heugh教授的学术经历和学术作品做了简要介绍,他们将教授关于该主题下的文献作品和自己的研究方向结合起来,对主讲人的研究做出了观点提炼,并就自己感兴趣的观点提出问题。爱荷华州立大学的两位学生代表Kara和Liu Mengyi也对Heugh教授在非洲所做的多语教育历史梳理和批判研究进行了介绍。Heugh教授对四位学生的引入介绍及思考表示感谢并给予赞许。

主题报告先从非洲古代的多语现象讲起,Kathleen教授基于历史文献梳理了非洲的语言文字发展变化历程。随后,Heugh教授简要介绍了殖民前非洲的语言教育政策。在对殖民前时期进行了简要探讨之后,将讨论主体转向对19世纪末至21世纪初撒哈拉以南非洲殖民和后殖民语言政策的概述,重点探讨了语言教育政策及其结果。最后,教授谈到语言教育政策研究对于双语和多语教育的影响,包括对当代主张和期望的批判性分析以及“跨语言”理论和教学法对于教学的作用。

在访谈与对话环节,David Johnson就讲座内容对Kathleen进行了学术访谈。他从Kathleen的研究背景谈起,访谈她是如何对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产生最初的研究兴趣的、如何做到学术和当地语言教育实践的结合、如何做严谨的田野调查等。接着,余华老师就“超语”与多语理论和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还探讨了修辞三角logos、pathos和ethos下的南北知识生产问题,大家不仅对Kathleen教授的研究旨趣和研究过程有了更深的了解,还对学术写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最后的互动环节,中心师生与两位外国专家积极互动,Kathleen认真解答了师生们在研究中遇到的困惑与问题。

学海无涯乐作舟,本次国际前沿工作坊活动让师生们不囿于书案前,正如Kathleen教授所说,要让自己在不那么舒服的地方开拓田野,真实地去看去听,并进行认识论上的反思(epistemological reflexivity), 结合自己所见所思与田野中的人们所述的差异,反思学者生产知识的过程,开拓国际视野,对语言和文化有整体性的了解。爱荷华大学的博士生Kara最后评论表示非常享受过去的两个小时带来的知识和思考。


撰稿:尹春敏

图文:张勇晨

审订:余  华

终审:赵蓉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