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孿生流域建設先行先試工作專題
(第7期)
按:4月,李國英部長調研黃河水利科學研究院“模型黃河”試驗基地,深入了解“模型黃河”建設運行發展情況;李國英部長在《求是》發表署名文章:紮實推動水利高質量發展,文中強調構建具有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功能的數字孿生水利體系。3月,王道席副部長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兩會”高端訪談《會裏會外》專訪,強調大力推進數字孿生水利建設。
1.李國英部長調研黃河水利科學研究院“模型黃河”試驗基地。4月12日,李國英部長赴黃河水利科學研究院“模型黃河”試驗基地調研,現場察看2023年黃河小浪底至陶城鋪河道洪水預演實體模型試驗地形製作,深入了解“模型黃河”建設運行發展情況。他指出,黃河是世界上最為複雜難治的河流之一,水少沙多、水沙關係不協調,河情特殊、矛盾多重。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講話精神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切實提高思想認識,深化治黃基礎研究,針對黃河特殊河情建構多場景多維度多方式的研究場,持續推進“原型黃河”“模型黃河”“數字孿生黃河”建設,通過“三條黃河”的聯動性協同性參證性研究運用,更加科學系統深入地研究保護治理方案,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保障黃河長治久安提供科技支撐。他強調,“模型黃河”是黃河保護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研究平臺。要大力強化“模型黃河”發展和運用,積極運用現代數字、智慧、測驗、感知、信息技術迭代升級,不斷提升“模型黃河”本身建設的科技水平,實現“模型黃河”數字化、網絡化、智慧化。要充分發揮“模型黃河”作用,實現對“原型黃河”自然現象復演、模擬和試驗,揭示黃河自然規律,既為“原型黃河”研究和“數字孿生黃河”建設提供物理參數,也為“數字孿生黃河”提供方案驗證比選實測平臺,在水沙運動及河床演變規律探索、河道整治、河口治理、洪水防禦、水工程調度、重大水利工程建設論證等方面,滿足預演性、前瞻性決策需要。
2.《求是》發表李國英部長署名文章:紮實推動水利高質量發展。文中提到:新征程上,水利科技創新要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認真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現水利領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按照“需求牽引、應用至上、數字賦能、提升能力”的要求,統籌建設數字孿生流域、數字孿生水網、數字孿生工程,持續推進水利智慧業務應用體系建設,構建具有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功能的數字孿生水利體系。
3.王道席副部長接受總台中國之聲兩會高端訪談《會裏會外》專訪。3月,王道席副部長接受《會裏會外》專訪時介紹,今年水利部將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推動重要江河湖庫生態保護治理,加快國家水網建設,完善水資源調配格局,大力推進“數字孿生水利”建設。關於“數字孿生水利”,我們該怎樣完整理解它?王道席指出,數字孿生水利是根據當前水利工作實際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水平提出的階段性目標,主要通過充分運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虛擬現實等新一代的信息技術來建設數字孿生流域、數字孿生水網、數字孿生水利工程等新型基礎設施,實現流域防洪、水資源管理與調配等業務應用“四預”功能的體系,從而提升水利治理的數字化、網絡化、智慧化水平,為新階段水利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和強力驅動。關於北斗、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技術,具體是怎麼應用在水利建設上的?王道席指出,比方説,地上有樹木、石頭等附著物,遙感就能夠自動給它們解譯出來,實現從人工判讀向智慧識別的轉變。再比如,前段時間,在黃河治理上,我們試驗了一個物聯網的“智慧石頭”:在一塊石頭裏裝上定位芯片,再把石頭放到我們的控導工程和險工下,水流沖刷會讓它的位置發生變化,這樣我們就知道根石有沒有移動,有沒有走失。除此以外,大數據分析技術能對生態流量過程進行滾動修正和預報、預警,北斗技術可以報送偏遠地方的信息……我們很多新的信息技術都在水利上做了一些創新的嘗試和應用,也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怎樣用“數字孿生水利”賦能智慧河湖建設?王道席指出,首先要將河湖的劃界成果、河湖長以及岸線保護利用規劃、採砂規劃、涉河建設項目等信息入庫上圖,也就是説要把它們裝到計算機裏,加強河湖的遙感解譯及其成果的應用,及時發現並解決涉河湖的一些違規問題,提升河湖監管效能。
4.水利部召開數字孿生灌區先行先試工作推進會。3月20日,水利部在京召開數字孿生灌區先行先試工作推進會,通報數字孿生灌區進展、解讀技術指南,交流經驗做法,明確工作要求和重點任務,進一步推進數字孿生灌區先行先試工作。會議強調,數字孿生灌區建設需要統籌謀劃,穩步推進。堅持“需求牽引、應用至上、數字賦能、提升能力”的基本原則,進一步把握建設要求和任務。圍繞信息感知、資源共享、決策支持、泛在服務等體系構建,按照提高灌區“四預”能力的要求,加強灌區數字化、監控自動化、調度智慧化建設。到2025年底前,探索形成一批可推廣、可複製的數字孿生灌區建設的技術、方法、産品以及體制機制模式,帶動引領全國數字孿生灌區建設。
5.水利部數字孿生安全監控感知預警能力建設項目(一期)全面啟動。項目實施目標是在各省建設小水庫雨水情監測設施和大壩安全監測設施,特別是5個試點省份高質量建設的基礎上,完成與各省級雨水情和大壩安全監測平臺對接,具備實時匯聚全部小水庫雨水情、大壩安全監測數據的能力,可實現實時匯聚各省級部門已接收的3.28萬座小水庫雨水情信息、在線接入3000座重點小水庫監視視頻、收集1000座小水庫基礎信息,整合配置各流域管理機構部署在洪澇災害易發區的無人機,構建遙感、無人機、視頻和地面站網組成的天空地一體化中小水庫安全運行監測網;選取有防洪重點保護對象的463座典型小水庫及下游河道開展水庫安全運行風險識別和預警應用示範。
6.數字孿生流域建設工程總體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前期項目啟動。4月4日,水利部召開數字孿生流域建設工程總體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前期項目啟動會。總體可研編制按照“需求牽引、應用至上,頂層設計、分步建設,部委統籌、協同建設,統一標準、有序集成,整合資源、集約共享,更新迭代、安全可控”原則,對部本級與各流域建設的業務需求和總體目標進行明確,確定數字孿生平臺、信息化基礎設施、智慧業務應用、網絡安全體系等主要部分的具體建設方案,專題研究數字孿生流域建設關鍵技術,以流域為單元編制七大江河數字孿生流域建設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為“十四五”期間數字孿生流域建設提供前期工作準備。
7.首個數字孿生流域建設重大項目——長江流域全覆蓋水監控系統建設項目開工建設。4月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長江流域全覆蓋水監控系統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4月28日,長江流域全覆蓋水監控系統建設項目開工。該項目列入了國務院部署實施的150項重大水利工程,是水利部2023年重點推進的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首個開工建設的數字孿生流域建設重大項目。該項目按照強化流域治理管理的要求,緊緊圍繞數字孿生流域建設目標任務,堅持需求牽引、應用至上、數字賦能、提升能力,建設覆蓋長江幹流、雅礱江、岷江、嘉陵江、烏江、沅江、湘江、漢江、贛江、洞庭湖、鄱陽湖等重點區域的水監測感知體系和覆蓋監測、評估、告警、處置、總結全過程的管控應用體系。項目建成後,將進一步夯實數字孿生長江建設的算據、算法、算力基礎,推進實現對流域水利治理管理全過程的數字化映射、智慧化模擬,加快構建具有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功能的智慧水利體系,為流域水利決策管理提供前瞻性、科學性、精準性、安全性支持,對強化流域統一規劃、統一治理、統一調度、統一管理,提升長江流域水安全保障能力,有效支撐長江大保護和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8.任務實施進展。部信息中心圍繞打造水利部本級流域防洪“四預”先行先試樣板工作,完成試點區域三維場景數據處理和功能開發,組織開展二維河冰動力學模型改造,在部本級平臺實現模型封裝集成和部署運行;推進河網水動力學、調度等模塊與多源預報平臺拓撲關係功能、數據對接,以黃河“四庫”為例完善調度預演反算優化算法,完善衛星雲圖暴雨雲團自動預警功能和暴雨告警預警閾值科學動態調整功能;推進全國取用水管理平臺建設,組織部平臺與省級平臺數據對接與測試,繼續開展監管應用數據産品開發,推進生態流量系統開發,開展情勢研判功能模塊、水量分配模塊設計開發;水利部數據安全治理平臺建設項目初步設計報告通過水規總院審查;推進相控陣型、機械型水利測雨雷達在長江(撈刀河瀏陽河和巢湖)、黃河(無定河)、海河(大清河)等試點應用。長江委完善時間軸引擎;建設東荊河數字化場景,加載東荊河右岸堤防模型;優化水文預報等功能模塊的操作邏輯與界面展示效果;初步開展降雨實況色斑圖可視化渲染等。黃委召開委務會議,傳達學習李國英部長調研“模型黃河”試驗基地時的講話精神,部署貫徹落實工作;強化數字孿生黃河建設“月調度—周例會”機制,分管委領導組織召開月調度會,統籌推進數字孿生黃河建設。淮委完成淮濱—王家壩段傾斜攝影數據外業測繪、內業數據模型處理等L3級底板建設工作;優化暴雨移植功能,集成API模型、新安江模型及多模型融合預報在實時、預估降水、暴雨移植等多情景下的模擬計算,在原時空變源模型中新增暴雨移植情景計算功能,基於概念性模型開展反向預演集成開發工作,優化完善暴雨移植事件成果空間面雨量疊加展示、預報模塊預估降水交互設定、短臨降水展現、預演模塊有關條件設定等功能。海委完成L2級、L3級數據底板數字化場景;完成官廳以下一維、二維水動力模型建設及生態水量調度模型調算邏輯梳理,初步搭建水量損失模型框架;完成流域宏微觀場景基礎影像及高程、永定河流域邊界光流、幹流支流動態流向、北京CIM2白模等場景融合處理;完成冊田、官廳水庫、盧溝橋及三家店傾斜攝影模型治理、三家店攔河閘上下游8km場景手工模型製作;完成漫遊場景、水頭演進宏觀及微觀效果、水體淹沒效果以及水流場效果開發。珠江委完成珠江流域片95條省界河流、近3000條集雨面積50km2以上河流以及1000多宗大中型水閘等基礎數據的補充、復核與更新;開展河道斷面及重點防洪河段主斷面河道地形外業採集;完成水位視頻(圖像)智慧識別模型開發;初步完成水資源管理與調配“四預”應用78個功能模塊原型設計。松遼委在共享水利部L1級數據底板基礎上,補充完善嫩江幹流L2級數據底板,完成月亮泡蓄滯洪區漢書閘BIM模型L3級數據底板;基本完成基於可視化模型、模擬倣真引擎的全景數字嫩江平臺防洪漫遊功能、“四預”模塊開發,初步實現數字孿生尼爾基建設成果接入。太湖局圍繞“99大水”“煙花”颱風,構建太浦河防洪預演業務場景,集成淹沒模擬和災害損失評估結果,完善數字孿生太浦河供水有關功能;完成水利部L1級數據底板預處理,進一步精修數據底板,新構建太浦河平望水文站三維模型。
三峽集團完成電力生産運行相關數據的數據資産目錄建設,開展安全監測類數據整理,研究選取分析模型,開展統計類、神經網絡、支持向量機模型探索工作。南水北調集團惠南莊泵站完成工程安全監測模型等招標及需求分析、算法設計1.0版本編制工作;北延工程持續優化水量智慧調度管理系統、工程運行管理系統和工程安全管理系統等;引江補漢工程勘察設計數字孿生平臺,建設數字化建管系統;洪澤泵站優化三維場景,完善智慧調控模型和設備安全評價模型專項設計,持續完善綜合決策支持系統並迭代上線;鄧樓泵站開展數據、模型、業務應用、基礎設施以及網絡安全需求分析和深化設計。中線水源公司繼續推進大壩安全、防洪安全、供水安全、水質安全、庫區安全各板塊開發測試,優化“四預”業務場景設計,推進移動App開發。澧水公司重點利用GIS+BIM和UE4兩套技術,開展三維可視化平臺開發,充分利用水情水調系統、湖南省水文公眾一張圖等多源數據充實監測數據底板。小浪底管理中心構建數據治理平臺和數據中臺,研發基於河道演進的來水預報模型、融合溯源沖刷和異重流計算的水庫衝淤模型、具有補償反算能力的水庫防洪調度模型、基於有限元和數理統計的大壩滲流分析模型;初步建成工程安全、防汛調度和泥沙分析業務應用,基本實現“四預”功能。萬家寨公司完成DLG、DEM、DOM、傾斜攝影模型、水下地形數據採集、整編、融合工作,測試應用水沙模型、冰淩模型和水淹廠房、火災、關鍵斷面流速等模型,完成預報調度方案庫、工程安全知識庫、業務規則庫三大知識庫體系構建。南四湖局基本完成總體建設任務,持續豐富數據底板、水利模型、知識庫,持續優化完善系統。漳衛南局初步完成模型知識、防洪“四預”、工程安全監測、綜合決策支持等系統在海委部署,編制完成水資源管理與調配系統建設初步方案。大藤峽公司還原調度、會商、彙報等實際工作場景,對防汛與水量調度“四預”平臺和工程安全風險與健康評估系統功能進行檢查、調優,進一步深化庫區岸線空天地立體監管系統、生産運營智慧管理系統設計和原型開發。尼爾基公司持續完善防洪興利智慧調度系統和綜合決策支持系統,開發工程安全智慧分析預警系統,完善模型庫和知識庫,開展視頻監控、水利雲和網絡安全建設,提升算力算據能力。蘇州局大力推進算力提升工作,落實高性能GPU計算存儲服務器,完成系統安裝部署環境搭建和測試,持續優化完善調度、安全運行“四預”應用。
北京推進建立水力學專業模型庫管理平臺,開發甘棠船閘、榆林莊船閘運行模型;推進知識平臺建設,實現部分基礎數據知識圖譜化。天津開展中線工程寶坻引江供水工程DOM、DEM、傾斜攝影、BIM等地理空間數據集成,結合知識提取和應用,開發泵站工程建設、運行模擬等功能,開展濱海新區海堤提標改造工程數據底板、系統功能等深化設計。河北黃壁莊水庫基本完成相關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王村分洪閘開展數據底板BIM建模建設,業務應用系統開發及配套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山西完成大禹渡灌區現代化升級改造硬體升級,完善軟體平臺“六個一”框架,完成“數字資産”一本賬建設,重點完善和打造“生産運營一片雲”。內蒙古開展數字孿生流域建設先行先試項目招標工作。遼寧完成小型水庫防汛業務數據管理更新,流域地形圖應用,知識庫管理功能建設;優化河庫聯合調度系統以及石佛寺水庫BIM+GIS模型,完善防汛抗旱業務平臺建設管理模塊。吉林《老龍口水庫數字孿生水利工程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通過專家評審。黑龍江鶴崗市數字孿生關門嘴子水庫完成招投標。上海基本完成數據底板和業務應用有關主體功能建設。江蘇完成秦淮河流域站點關係圖譜及流域薄弱點風險點關係圖譜建設;完成新孟河預演、望虞河正反向預演相關接口開發;完成吳淞江(江蘇段)數字孿生頂層設計方案和初步設計方案編制並獲江蘇省發改委批復;完成蘇州中心城區重點河流L2級數據底板建設,初步構建大龍港樞紐L3級數據底板建模,完成蘇州金雞湖主要河段L1級和婁江立交、陸涇河樞紐L3級建模;完成常州滆湖水利工程和湖泊底板數據採集,完成江陰白屈港先導段傾斜攝影建模,優化鎮江淩塘水庫三維可視化模型,完成太倉市物聯監測設備安裝部署以及示範區供水、雨水、污水管網可視化模型構建。浙江完成錢塘江全流域系統首頁功能模塊集成,蘭江節點業務平臺、移動端及三維大屏優化,分水江節點開展水動力模型國産化改造等;迭代曹娥江預報調度一體化模型,完善防洪駕駛艙和工作平臺功能;優化甌江大溪預報預演界面,進行大數據模型算法調優;上線運行飛雲江流域防洪、水庫安全、海塘防潮場景V2.0版;迭代杭嘉湖平原數據底板,優化試點區域水利工程聯合調度四預功能;開發椒江流域大屏端實時態勢等模塊,推進永寧江節點和朱溪水庫節點大屏開發;開展金華橫錦水庫模型平臺復盤評估,進一步率定模型參數,迭代升級應用場景,初步完成水生態綜合治理場景開發。安徽完成分佈式水文模型、水動力學模型等接入和相應“四預”應用開發,洪水演進數字化場景搭建、河渠智慧感知預測模型與模型管理平臺集成。福建完成九龍江北溪防洪聯合調度、監測預警系統等功能開發,徑流預報模型構建和參數率定;完成溪源溪流域數據引擎,完善“四預”平臺應用建設。江西完成峽江洪水預報模型、洪水演進模型集成優化,初步構建防洪調度“四預”應用並投入試運行;樂安河完成一百年一遇、五十年一遇等設計洪水演進模型研發與封裝,完成清華、星江水庫到三都水文站區間一維水動力模型參數率定驗證並達到乙級。山東開展數字孿生彌河流域防洪、水資源“四預”應用研發,彌河流域知識平臺建設。河南完成賈魯河全流域基於GIS的數據底板建設和四處基於遊戲引擎的高保真數字孿生場景搭建、水利專業模型建設、系統預報模塊開發。湖北完成漢江興隆工程L3級數字化實體場景構建,基本完成主要建築物、機電金設備和安全監測設備L3級BIM建模;完成工程安全智慧分析預警、多目標智慧調度、可視可管可控標準化管理、智慧巡查監管和綜合決策支持等業務應用原型設計。湖南歐陽海水利工程完成水資源配置模型並在系統中的應用,對接降雨預報數據,校驗及優化了洪水預報模型。廣東東江完成水文水動力耦合模型構建,正在開展東江流域水資源管理與調配平臺功能研發;北江完成監測數據及重點水利樞紐數據接入,正在開展北江及武江水下地形數據處理和北江流域防洪聯合調度平臺功能研發;潭江開發預警預報、洪潮情勢研判、預演預案等業務功能模塊。廣西完成數據底板、山洪災害“四預”模型、信息化基礎設施、漓江流域雲網絡安全防護體系、桂林市山洪災害防禦“四預”系統等建設。海南數字孿生萬泉河可行性研究報告已向海南省發改委報批。重慶繼續優化鵝公水庫智慧工地、智慧建造系統,分層拆分大壩填築、瀝青砼心墻的模型。四川岷江(成都錦江段)完成九眼橋片區三維模型生産與閘壩模型構建;瓊江(遂寧段)完成數據底板和系統整體構建,前後臺與場景對接及二維、三維場景對接與切換功能。貴州夾岩完成對樞紐區大壩主體及周邊邊坡及畢大提水管道末端檢修閥室建模,完成數字孿生平臺前端框架搭建。雲南完成前期開發模型的可視化管理配置功能,實現各模型的用戶自主配置和個性化計算與管理。陜西智慧水利一期實施方案通過評審。青海按照數字孿生湟水河建設項目內容,加快推進傾斜攝影、激光雷達數據採集工作。甘肅數字孿生疏勒河模型平臺及業務應用基本開發完成。寧夏完成青銅峽(漢延渠灌域)、隆德縣渝河灌區2個數字孿生灌區實施方案技術審查。新疆數字孿生烏魯瓦提水利樞紐開展數據底板及BIM、調度會商中心建設招標。新疆生産建設兵團開展數字孿生猛進水庫大壩安全監測模型研究。寧波完成甬江流域防洪“四預”業務端上線試用和移動端開發,搭建水資源分析與調配模型,初步完成水資源管理與調配業務功能設計;基本完成周公宅—皎口梯級水庫工程洪水預報、風險預警、倣真預演、氣象信息、實時監測、大壩安全監測等場景開發。廈門全面啟動項目建設,確定項目承建單位,完成站點勘測選點。青島數字孿生應用完成基本開發,增加三維視頻融合技術應用。深圳初步完成流域防洪排澇管理、水資源管理、水環境管理、設施設備管理場景需求梳理及部分急用先行模塊功能開發。
9.取得成效。部信息中心初步實現水利專業模型計算結果的自動解析與服務,完成黃河冰淩、黃河下游一維水力學模型的多要素綜合展示,成果通過標準化服務方式集成至防汛會商系統;按照“總量—洪峰—過程—調度”鏈條要求,不斷擴充預演正算功能,集中攻克並聯反算技術難關,以2021年黃河秋汛和小浪底等4個並聯水庫調度為例,初步實現並聯庫群補償調度“反向”優化計算;全國取用水管理平臺對接省級平臺27個,生態流量監管系統實現213個生態流量斷面、27個水量分配斷面的監測預警。黃委黃河工情險情全天候監測感知預警系統在中牟趙口和九堡相關壩岸部署應用,基於機器學習算法構建的多要素驅動洪水智慧預報模型集成至黃河智慧防汛系統,潼關站含沙量智慧預報模型集成至數字孿生小浪底,冰淩智慧預測模型在濟南、淄博、濱州、河口37路重點流淩河段視頻監控中部署應用,工程安全預警壩岸坍塌算法應用至50處工程的壩岸坍塌情況檢測。淮委進一步優化數字孿生淮河(出山店水庫—正陽關河段)防洪“四預”系統,以鄭州2021年“7.20”特大暴雨移植為背景,利用防洪“四預”系統設定重要水工程和關鍵節點“正向”與“反向”控制,科學安排洪水出路,為防洪“四預”演練提供技術支撐。松遼委按照防洪業務需求,研究並確定全景嫩江平臺“四預”功能,搭建尼爾基水庫防洪調度、嫩江河道洪水演進、胖頭泡蓄滯洪區分洪預演場景,為2023年防洪演練提供技術支撐。太湖局結合2023年太湖流域防洪調研演練需求,數字孿生太浦河的潰口三維模型推廣應用至數字孿生太浦閘。
南水北調集團聲紋AI監測模型、視頻AI識別模型、單站經濟運行模型在南水北調洪澤泵站2022年北延應急供水、2022—2023年度調水中得到應用,持續積累工程運行數據,不斷迭代完善算法模型;聲紋AI監測模型完成版本迭代,優化了算法模型,提升了對異物碰撞、汽蝕等樣本識別準確率;視頻AI識別模型能夠實時對站前匯聚水草、站區人員行為等情況進行識別、預警,識別準確率提升至80%,有效提升了遠程集控模式下泵站運行安全綜合保障能力。澧水公司利用GIS+BIM和UE4兩套技術,針對皂市大壩及周邊山體的三維模型及水體流動、大壩泄洪進行精細化建模,有效提升三維可視化場景效果,形成通用服務平臺,推廣至數字孿生南四湖二級壩等其他項目。小浪底管理中心工程安全和防汛調度業務取得實效,基本實現“四預”功能;增加流域降雨預報等值面數據,雷達測雨數據接入,完善雨水情監測“三道防線”;增加對來水等比放大功能,提升預演研判能力。南四湖局凝練形成二級壩閘泄量糾偏技術方案、南四湖防洪調度技術方案和二級壩調度倣真技術方案等,可為其他孿生項目提供參考借鑒。大藤峽公司持續完善“四預”平臺預警功能,實現枯水期發電調度預警,將運行及發電調度信息及時通報上下游地方政府及航道海事相關部門人員,進一步提升調度預警水平;利用工程安全風險與健康評估系統,監視工程重點部位溫度、應力應變、滲流滲壓等安全信息,分析大壩安全狀態,保障工程二期蓄水安全。
河北王村分洪閘綜合展示系統通過GIS+BIM技術構建王村閘三維場景,利用布設滲壓計觀測數據178次。江蘇數字孿生江蘇太湖地區典型水網工程構建具有原始知識産權的各類型模型算法,能夠進行離散重組,並能在各類型業務中應用;數字孿生水網(南通城區)形成“城區防洪排澇和活水調度管理系統”産品,針對南通城區水利工程日常活水調度/防汛調度業務場景,構建預報調度一體化模型,滾動計算輸出維持工況及推薦調度計劃結果,提供三維和二維場景下的調度過程可視化預演、調度指揮追蹤,可推廣應用於南通市8000km2或其他相似感潮平原水網地區數字孿生建設。浙江完成《蘭溪流域數字孿生洪水預報系統》,在首屆長三角水論壇暨水利先進技術(産品)推介會上推廣數字孿生椒江水利知識圖譜應用並作交流。江西峽江VR倣真教育系統完成同江電排站VR巡檢與VR險情處置兩個場景優化,初步具備試用能力;樂安河“四預”系統在汛前投入試運行。山東依託數字孿生彌河數據底板建設,對全省河流、湖泊、水庫、流域等基礎數據信息進行矢量標繪和上圖,構建山東水利一張圖;構建洪水預報模型和業務應用系統,為彌河流域防洪、水資源管理提供智慧化平臺。湖南召開2023年度灌區大會,推廣使用歐陽海右總幹渠水力倣真模型框架,進行灌區水力倣真。
京ICP備14010557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版權所有 主辦:水利部辦公廳 承辦:水利部信息中心
水利部總機:010-63202114 網站聯絡電話:010-63202558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白廣路二條2號
政府網站標識碼:bm2000000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40號
投稿信箱:webmaster@mwr.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