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村寨折射出时代的巨变
2019年夏天,我为创作反映脱贫攻坚题材的长篇小说《太阳转身》,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靠近中越边境的一个寨子马洒寨采访、体验生活。
2023-09-11
前不久举行的全国文学报刊主编论坛,在围绕“新时代文学报刊的转型与发展”作深入研讨的同时,也在媒体平台上直观展示了文学编辑出版的阵容。
2023-09-06
文学理论的知识演进是渐进的、累积性的,而不是一个范式替代另一个范式的革命性变革。
2023-09-05
本报近期组织探讨“新东北文学”“新南方写作”等当下文学创作中的热点话题,并以此为入口,开辟了“从地域出发——”笔谈专栏,期待将这一探讨引入更为开阔、深入的领域。
2023-09-04
什么是文学经典?叶嘉莹先生说:“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
2023-08-31
青年写作一直是文学界热议的话题;何为“青年”,如何定义“青年作家”,似乎也有着不同的选取标准。
2023-08-30
新时代总会催生新人物,然而在小说的世界中,却未必总能够推陈出新。
2023-08-23
“精神内耗”是2022年互联网的热词。
2023-08-21
短视频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型视频形态,它既构成一种媒介景观,也在海量用户的深度参与之中形成契合时代自身结构的叙事形式和美学特征。
2023-08-21
与其他代际的作家相比,青年作家还没有来得及对自身经验进行有效处理,就面临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的冲击。
2023-08-19
1.共时与历时
我同意结构主义观点:一个文化意义是透过相互间的关系也就是结构即空间被表达出来。
2023-08-16
在貌似浅显易读的长篇《布鲁克林》里,爱尔兰作家科尔姆·托宾塑造了十来个各有特色的人物形象,其中描绘最细腻也最为突出的当然是这部书的女主人公艾丽丝。
2023-08-11
“三十年一小变,百年一中变”的历史规律,基本上构成了中国文化之心法
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中从天文和地理——宇宙——演变的角度讲了天道运行的规律,结合以往的大事件论及天道对人道和历史的影响,总结出“天人之际”的规律。
2023-08-11
■今天,文学不仅不再局限于纯文学,也不再是静态的客体对象或文本结构,而是媒介融合时代的动态事件,甚至有着比以往更加丰富包容的形态
■过度泛滥的短视频会让文学的传播局限于碎片化的方式,并有可能曲解作家作品的原意,也不利于培养受众的专注度和对问题的深度思考,这个是需要警惕的
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创作与文学活动已悄然发生变化。
2023-08-10
自媒体时代的文学经典传承,之所以值得重视,来自于这样一个预判,即在自媒体时代,对文学经典的阅读习惯、阅读方法和阅读心情都出现了新变化。
2023-08-09
文学即人学,人类的共同经验以语言艺术的形式凝成文学经典并得以代代相传。
2023-08-09
赵毅衡在《“新批评”文集》的《引言》中指出,新批评形成了具有矛盾性的辩证诗学观。
2023-08-06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重写文学史”“再解读”“重返八十年代”等学术思潮,从不同侧面进入正在成型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对当代作家作品进行重新解读、评价,构成了对当代文学史的补充与修正。
2023-08-04
尽管文学的主题是永恒的,但是文学的表现在更为年轻作者的笔下,理当有新的呈现、新的侧重和新的感知,这也是文学书写的魅力所在。
2023-08-02
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火了。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