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首尔:家不是一个字,是一种责任
文/山月
图/网络
有人用童年治愈一生,有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
作为《奇葩说》得力干将,很多人看到傅首尔光鲜地现在,不断输出地金句,却很少有人透过时间,了解到她黑暗的童年。
《奇葩说》里有过一个论题,和父母交流,到底要不要报喜不报忧?
针对这个问题,傅首尔说:中国父母有一个通病,只要子女过得不开心,他们就觉得自己,不配开心,你只要过得不好,他们就好不了。
我必须笑着把钱挣了,她(妈妈)才能笑着享受生活。
话题辩到最后,大家笑着笑着眼睛就红了,这是大部分人都面临的亲子关系,有时,人长大了,慢慢地就不知道该怎么和父母沟通了。
傅首尔说到自己原生家庭,妈妈并非不爱她,可家庭情况特殊,加上家里的经济窘迫,妈妈没法全心全意地爱她。
家,是背负一辈子的记忆
儿时,傅首尔家里很穷,她很少提起,直到一次在综艺里,和老公老刘说到童年,说着说着眼睛就红了,人见人爱的女强人傅首尔,也会觉得人间不值得过。
傅首尔和妈妈在粮站的米仓里住到三岁,后来妈妈再婚了,四岁的傅首尔便和外婆一起生活,或许很多人说三岁小孩哪能有记忆,可三岁前和妈妈在一起的日子,是傅首尔心中最温暖的时光。
如果我没能见过光明,那些黑暗是能忍受的;吃过糖的孩子,就吃不下苦了 。
辩论赛中的傅首尔可以火力全开,勇往直前,也可以调侃着和朋友说着童年的不幸,可眼神里的落寞,慢慢变红的眼眶,那哽咽的语气,分明从未对过去释怀。
总有人劝别人大度,可针又不扎在自己身上,世界上是没有真的感同身受的。
傅首尔童年的不幸,多由老刘说出来,很多伦理剧都不敢写的东西,真实的发生在傅首尔身上。
傅首尔不是生来就是《奇葩说》里的傅妈的,四岁的她会经常想妈妈,可妈妈改嫁了,怎么办?
如果生病了,妈妈就会回来了。
于是,还在上幼儿园的傅首尔自己偷偷喝洗洁精,生病了,就能看到妈妈了。
还在上幼儿园的孩子们,早就习惯了妈妈的早送晚接,谁能想到这些平凡的幸福是别人生病才能换来的奢侈品呢?
也好在,傅首尔遇见了她的老刘,有人愿意陪着她,一起治愈童年的创伤。
原生家庭不幸福的孩子,是很难找到自己的幸福的,没有爱的孩子对爱的渴望难以想象,在感情里,也更容易受制于人,因为她们害怕失去,她们禁受不了再一次抛弃了。
傅首尔是坚强的,经历来回打磨,造成了她牛一般的干劲,她提着一口气,认真执拗地活着,把生活硬生生过成了人人羡慕的模样。
那场辩论最后,傅首尔说:我过得挺好的,这句话我从小说到大,我承认,这是一句谎话,二十几年前,那个女孩,其实觉得自己很可怜,十几年前,它是一句谎话,那个少女,自卑到尘埃里。
可是到了今天,我告诉你们,它就是一句真话,我为了让这一句谎言成真,你们知道我有多努力吗?我用了三十多年的时间,把这个谎撒圆了。你们说我不对,我有什么不对?
不难发现,气场全开的傅首尔,每次聊到原生家庭都是别扭的,她独立自我,而又对父母的爱渴望依赖。
血缘关系是割不断的纽带,父母的陪伴对孩子而言至关重要,那些童年亏欠的爱,是很多人穷极一生想要弥补自己的东西。
傅首尔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因为他遇到了老刘,遇到了那个不大会表达,也不说我如何如何爱你,但直到今天,仍然在身边的人。
谢谢好的伴侣,治愈原生家庭。
家不是一个字,是一种责任
不是每个人都能遇到老刘,遇到那个愿意陪着自己治愈童年不幸的伴侣。
我们往往要独自走很久,经过那段难以言说的日子。
没有快乐,也没有不快乐,好像不该这样,但也只能这样,成长也许如此,行于崩溃边缘又慢慢自愈,那些童年不幸的人,成年后也不容易,他们要早早地在这个世界摸爬滚打,独自成长。
条条大路通罗马,却有人生来就在罗马,也没人告诉那些走在路上的人,罗马还有多远才到。
很多诗句,很多故事都有关于家的描述,好像这是个念及使人心动,触及令人动情的字,但细细品来,抽丝剥茧,赋予这个字意义的,从来都是与生俱来的责任,家这个字的责任。
宝盖头的家,可以遮风挡雨,可以庇佑心灵,宝盖头下是无忧无虑的孩子,倘若这个字的含义被撑起,那些孩子的幸福童年便可以治愈一生。
很多大人喜欢看宫崎骏,看那些夏天的水果,看大大的拥抱,每一帧都透露着平凡的治愈。
宫崎骏的故事之所以让人向往,可以认真研磨,会发现里面的每个角色都不仅仅是平凡生活的。
每一个,大的角色小角色,他们的存在都有意义,都背负着自己的责任,肩负着自己的任务。
《龙猫》里的姐姐不会抛下妹妹,《萤火虫之墓》中的妈妈至死想着两个孩子。
倘若责任落到肩上,家自然而然就扛起来了,爸爸有爸爸的责任,妈妈有妈妈的意义,家可以很拥挤,爱不会,父爱可以如山,母爱可以似水。
一个家庭的关系如何,家人和外面世界的关系就如何。
孩子追求的家、妻子追求的家、丈夫追求的家都是如此,不求金山银山的日进斗金,只求各人肩上的责任扛得稳稳当当。
家不是避风港,家人才是
某个小镇有一个富豪,一天,他醉倒在马路边,路过的警察想送他回家,富豪摆了摆手说:“家?我没有家……”
警察指了指对面山上富豪的别墅,说:“那不是你的家吗?”
富豪摆了摆手,摇着头说:“那是我的房子。”
这个故事不难看出,赋予家意义的从来都不是房子,而是家人。
我们无法选择原生家庭,但我们每个人都有重新开始的机会,找到相伴一生的伴侣,那会是我们后半生的家。
前几年流行闪婚,这两年离婚率飙升,说到底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鞋不合脚能勉强走完一段路,却不能走过全程。
在开始一段婚姻,一段感情,很多人都想着为自己找避风港,可都想避风,谁当港呢?
两个人结合伊始,都是脱离原先的家庭,为自己选择的新生活,任何东西开始都要做好准备的,血亲无法挑选,伴侣则是自己选择的家人。
很多人说,离婚率高是因为现在的人越来越追求自我了,有勇于重新开始的勇气,一部分确实是,有一部分不是。
老人说,以前人们东西坏了,总想着修,现在则总想着换。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
述
不无道理,一段感情遇到问题,倘若不是原则问题,其实未必要到分开的地步,因为组成一个家庭,成为家人都不容易,一个丈夫不仅是丈夫还是爸爸,一个妻子,不仅是妻子还是妈妈。
有人说,这是用爱绑架大人,可实际上,当成年人意气用事之后,孩子长大至成年,她永远都会是被“绑架”的那个人,就像傅首尔,家庭事业双丰收的她,还不够成功吗?可说到妈妈,说到童年,眼底分明无法释怀……。
家人永远都是心底最温暖的存在,最柔软的记忆,最无法割断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