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规化牵引,精细化着手,管理上用力,信息化支撑,全面聚焦战斗力生成,彰显了部队应有的样子。”瑞金市公安消防大队自1965年建队以来,下大力做好部队管理这篇文章,并使之融入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全部,实现了向管理要战斗力的目标,努力实践了“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要求。
7月21日下午,江西省公安消防总队召开了瑞金消防大队正规化建设现场观摩会,并组织全省各支队参会人员参观学习推广瑞金大队正规化建设经验成果,全力打造江西消防部队的正规化建设品牌。
积极推广运用网络教育平台
瑞金市消防大队51年如一日,把红色基因传承融入政治工作法治化进程,引导官兵沿着“铸魂、树旗、扎根”的成长轨迹,锻造出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消防形象重于生命”的瑞金消防精神。
大队依托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组建老红军授课团,成立“苏区精神宣讲队”,培养“红色讲解员”,定期讲“红课”、演“红剧”、唱“红歌”,传承苏区精神;建设苏区文化长廊、荣誉室,让官兵足不出户就能接受红色熏陶;提炼队训、编排队歌、设计队标,编印故事集,在潜移默化中将红色基因深植于官兵心中。
大队扎实推进示范基层党组织创建活动,编印了基层党组织工作手册和政治工作规范,绘制了组织生活制度落实流程图,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引领大队全面发展升级;结合“两学一做”活动,设立党员先锋岗,组建“巴叁定主突击队”、“抢险救援攻坚队”、“苏区精神宣讲队”、“为民服务先锋队”、“消防知识宣传队”5支先锋队伍,叫响每天都是“雷锋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此外,大队还积极推广运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将课堂搬上网络,实现网上备课、网上督导、网上考核,以信息化手段确保政治教育内容、人员、时间、效果“四落实”;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让党员、骨干、地方专家走上讲台,充实教员队伍。将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搬到革命圣地,拓展教育资源;建设文化沙龙、3D影院,成立龙狮队,丰富警营文化,激励官兵斗志。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开通以来,作为瑞金市消防大队瑞金中队指导员的胡江凤深有体会:“我们备课示教的压力更小了,获取各类教育资源速度更快了,渠道也更宽了。特别是官兵可以利用这个教育平台,读自己喜欢的小说,听自己喜欢的歌曲,看自己喜欢的电影,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得到了官兵的普遍欢迎。”
强化练兵聚焦实战谋打赢
大队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强化体能、技能“六熟悉”等基础性科目训练,打牢了实战基础;拍摄了高层、地下建筑火灾扑救、石油化工火灾处置等21类实战化教学示范片,并以此为据,定期开展网上教学、熟悉演练等科技练兵活动,提升了练兵实效;创新山岳救援等实战操法,优化作战力量编成和等级调派方案,千百次摔打磨练部队,提升了官兵技战术素质;推广运用《火场英雄——消防员》等游戏,使官兵在娱乐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
瑞金消防中队中队长魏福安告诉记者,为推进“全警情录入 ”,大队指挥中心能够接入天网监控等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完善等级调派和力量编成,实现“一键式调度指挥”;升级灭火救援指挥平台,实现典型战例、车辆器材操作规程、危化品理化性质等信息实时查询功能,强化了辅助决策能力;装备消防无人机,加装通讯模块后接入消防指挥调度网,为决策指挥提供现场实时图像支持,实现“党政指挥、平台共享,部门联动、辅助决策,消防主战、一线处置”。
瑞金消防在全市建立“四点两站一中心”的应急救援体系,即以现役消防队伍为龙头,在中心城区的老营房建立政府专职队,在壬田镇、九堡镇、瑞林镇、谢坊镇等4个乡镇成立4支乡镇专职队,实现了消防警力的有效覆盖;专职队采取“集中训练、分散执勤、两站联勤”的管理模式,硬件建设和执勤训练、工作、学习、生活4个秩序参照现役部队执行,最大程度地确保两支队伍的一致性,专职队伍正规化建设水平和灭火救援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
信息化管理新手段显高效
瑞金消防大队继承和创新正规化管理精品单位建设经验,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全面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益,部队管理实现了从“被动”到“自觉”、从“粗放”到“精细”的有效转变。始终坚持从警容风纪、礼节礼貌等细节入手,狠抓条令法规意识和素质养成,立好军人的样子;从库室设置、内务管理等方面入手,“严”到用白手套检查卫生,每个角落都不放过,“细”到衣架挂钩朝向一致,拖把悬挂高度一样,“常”到一年365天,天天一个样,规范营区的样子;从规范部队管理39项组织程序入手,拍摄了基层中队正规化管理组织程序演示片,并以此为章,严格执行,树立基层的样子。
大队不仅着力管住,更是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管好。将移动网络连接到营区监控管理系统,值班干部可在指挥中心运用屏幕、在办公室运用平板电脑、在营区外运用手机进行监控,实现了对大队营区的全方位、无盲区监管;安装NFC智能查铺系统,实行人员定位管理,实现了日常管理信息与官兵专用身份验证等“实时”信息交互;配置官兵电子外出证和车辆电子识别卡,通过手机可实时掌握人员在岗在位情况和官兵活动轨迹,实现了对部队的动态管控;设置声光报警联动系统,警铃启动时,营门和路口LED警示灯同时启动,可以提醒过往车辆、人员准确及时作出避让。
在班学习室安装了智能触摸电脑,将业务工作台账、官兵电子相册和娱乐影音系统等整合到其中,方便官兵学习娱乐;安装能够屏蔽不良网址、开机还原系统并实现主机监控的绿色软件,为官兵趣味学习、健康娱乐、安全上网开辟平台,有效缓解执勤带来的压力;建设了4套士官公寓,方便官兵家属来队来访;在战士宿舍安装网格式收纳柜,定制便衣套,既方便了官兵生活,又提升了管理效率。
长效保障增强部队战斗力
瑞金市消防大队千百次地为民服务、为党政分忧,赢得了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实现了经费总量快速增长、装备结构性能优化、后勤管理上档升级。
大队经费连续8年超17%增长,今年达到567万元,有力保障了部队建设;瑞金市政府在投入1900多万元为大队建设新营房的基础上,同意划拨160亩土地用于建设全省首个片区综合应急救援培训基地和综合保障基地,可以同时为会昌、宁都、于都、石城提供综合培训和后勤物资支持;按照“功能多样、实用有效”的原则,新购置了32米登高平台消防车、大功率水罐泡沫消防车,以及侦检、破拆等12类1200余件精良装备。
深度运用装备条码快速定位查询、动态缺额智能统计等功能,全程跟踪装备出入库及使用过程,实行动态管理;抓好官兵爱装管装教育,提高装备操作使用能力,做到使用、训练、维保“一口清”;规范车辆装备大修程序和小修职责,落实“日检查、周维护、月保养、季检修”制度,提升了装备养护质量;按照“三分四定”原则,将器材装备细分为基本防护、特种防护、常规灭火、侦检洗消等12个板块,确保出动第一时间带全带齐所需装备,快速有效形成战斗力。
大队认真贯彻党委理财规定,深入开展财务大清查回头看和自查自纠工作,做到了不留隐患、不搞下不为例。全面梳理现行财务制度,创新开展地方核销经费模式,科学分离会计、出纳职能,强化了信息管控固定资产和资金使用的力度。按先进食堂的标准配备完善炊具、餐具,购置伙食管理查询机,对食谱、菜价、数量等悉数进行公开,较好解决了“众口难调”的问题。
为抓好食品采购安全,大队按照食物相生相克原理,对菜品搭配进行了严格的把关,并配备了农药残留检测仪,这套设备可以检测出市面上99%以上的有机磷和氨基甲酸农药,确保官兵饮食安全。
物联网技术提升防控水平
在大队的服务窗口,记者看到自助区设置了一机双屏外网电脑,方便办事群众自助进行网上备案、在线咨询,大队参谋谢久河向记者介绍说:“大队按照规定,为每名执法干部配备了执法记录仪和移动执法终端,每项执法行为都有视频资料。今年以来,共采集了1300余条视频,上传全省电子证据系统,全省最多。”
运用消防物联网技术方面,瑞金消防大队一直走在全省前列,将物联网技术、移动办公技术纳入重点单位消防管理,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在全市81家重点单位免费推广物联网消防监管云平台,实现了全天候、移动式监管;在景区建设16个微型消防站、安装167个独立式火灾探测报警器等各类消防设施,建立一支整合各红色景点、单位微型消防站力量的火灾防控区域联防中队,提高区域应急联动能力。
“大队列管的81家重点单位全部纳入物联网管理。在监督检查时,监督员使用手机直接扫描物联网标签,才能现场录入检查情况,上传检查记录,防止编造法律文书。然后,云平台会自动推送《民主测评表》给被检查单位,并自动收集测评结果。”谢久河补充道。
大队每周组织开展全员消防监督业务培训,提升整体素质;明确业务流程,对大队领导、防火参谋、文员分别制定工作职责,明确工作任务。对业务受理、行政许可、监督检查、火灾调查、行政处罚等执法行为,逐一绘制工作流程图,明确执法程序;建立消防科普馆,让人民群众通过模拟报警、模拟灭火等体验,绷紧安全弦,提升自救能力。
大队坚持做到常检查、勤宣传、严执法、优服务,创新推广“网格化管理”、“物联网技术”等物防技防手段,创造了红色景区连续51年“零火灾”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