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一般的信息传播不同,新闻注重信息的时效性和真实性。虚假新闻及新闻中的虚假行为,历来是都被新闻行业相关监管部门所禁止的。早在1991年,我国就颁布实施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明确要求新闻工作者不得弄虚作假,不得为追求轰动效应而捏造、歪曲事实。尽管有着严格的监督,但失实乃至虚假新闻仍层出不穷。

虚假新闻的产生原因分析

虚假新闻是指有违真实性的新闻,虚假新闻违背了新闻最基本的准则。纵观我国新闻发展历程,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新闻的发展,失实新闻的痼疾从来没有根绝过。这种违背新闻准则的新闻现象为什么会发生?部分新闻工作者为什么会置行业道德于不顾?受众群体为什么会“青睐”虚假新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促进虚假新闻的发展?这些都是新闻发展中的固有问题,也是新媒体时代新闻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网络传播给虚假新闻的产生提供了便利条件。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不再仅仅是信息与受众的直接传播,同时还包括不同媒体之间的新闻传播。新闻与受众的直接传播,是以新闻为基础发生的理解与认识。不同媒体之间的新闻转载则与直接新闻发布不同,转载过程中会对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网络新闻媒体往往不能够对转载的新闻进行有效的甄别。这就形成了新闻在转载的过程中的逐步失实。某种程度上,转载的次数越多,被修改、误解的可能性也越大。

其次,追求利益是虚假新闻产生的内在动机。市场经济大潮中的新闻媒体,尤其是网络新闻媒体都需要自我发展的经济支撑。新闻媒体的经济基础是广告和赞助。因此,媒体的受众数量决定了新闻攫取经济效益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媒体为了获得的更多市场份额,获取更多点击率,就会制作一些博眼球的假新闻。

市场化发展对媒体产生经济影响的同时,更对记者这一群体产生影响。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在逐渐抵消职业道德的约束力。陈永洲事件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行业或者企业内部的竞争及评价机制也是刺激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内部竞争刺激记者提高新闻关注度,进而提升自己的行业知名度,从而促使不实新闻的产生。

再次,新闻报道庸俗化是虚假新闻发生的重要原因。新闻是对事实的客观即时报道。新闻报道应该具有一定社会意义、能够引起社会思考。随着社会发展,人的思想和追求呈现多元化,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也是不同的。为迎合群体需要而报道新闻,乃至刻意断章取义,夸大符合群众心理需求的新闻点,从而造成新闻的局部真实、整体失实而发生的新闻现象屡见不鲜。例如关于师生冲突的教育新闻中,报道的重点往往是教师“缺少人文关怀”,而忽略具体的客观的事件过程。

虚假新闻的传播过程分析

新闻最重要的在于被受众接受、释读。受众对新闻并不是单纯的接受,更多是对新闻的释读。这是在受众认识基础上的自我解读。新闻对自我认知的契合度决定了受众对新闻及新闻媒体的认可度。这既是虚假新闻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虚假新闻传播的重要原因。

虚假新闻会经过多环节的传播,以往的新闻传播渠道是:报纸刊发新闻——网络媒体转载——广泛传播。然而虚假新闻的传播往往是:论坛、博客等发布不实信息——传统媒体取材、在不经核实、不经求证或者难以核实和求证的情况下便发稿——网络媒体再次转载。①而且,在传播过程中,其虚假成分会被逐步扩大。

新媒体时代,依据新闻传播环节可以划分为媒体—受众、媒体—媒体—受众、个人—媒体—受众、媒体—受众—媒体—受众等几类。

“媒体—受众”的传播,由于传播环节少,新闻信息是直接传播,这就意味着虚假新闻发生在源头;“媒体—媒体—受众”的传播,由于新闻信息传播是通过转载进行二次传播,虚假新闻可能发生在源头,也可能发生在转载的过程中;“个人—媒体—受众”的传播,其新闻发生基础是自媒体信息,虚假新闻往往发生在自媒体上展示的个人信息的失实。新闻化的个人信息,往往带有个人情感,其发生往往带有个人目的。这种目的性就成为虚假新闻发生的基础。感情化的新闻信息能够引起受众的心理认同,这就加速了虚假新闻的传播速度和广度;“媒体—受众—媒体—受众”的传播,是指在具体新闻在引起社会反响,具有大量受众之后,受众的群体性认识进一步反馈并再次以新闻呈现的传播。当然,也包括后发媒体对起始媒体报道的具有社会影响的新闻事件的追踪报道。此类新闻的传播不同于转载,是新闻事件的发展的追踪报道。理论上讲,这种追踪性报道是延续性的。但是,由于媒体追求“新异”以获得较多的受众关注,往往从新的不同视角去报道同一事件,这也会促进虚假新闻的传播。

综上所述,新闻传播过程对虚假新闻的产生有直接影响。除新闻信息的源头虚假之外,新闻信息经过的传播环节越多,产生虚假和失实的可能性也越大。

虚假新闻的受众心理分析

网络的虚拟性和开放性,使得网络新闻中的虚假新闻数量远超同类,是虚假新闻中的主体。网络虚假新闻的传播速度和广度,也是其他新闻无可比拟的。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网络新闻很大程度就是以受众需要而发生的,网络虚假新闻更是迎合受众心理的产物。虚假新闻的发生受受众猎奇心理、善良心理和潜在心理需要影响。

第一,迎合受众猎奇心理。《老汉旅店见网友,一开门傻了——“跟我开房的咋是儿媳妇”》②是黑龙江晨报2013年10月22日刊载的一篇新闻。后经查实,证明该新闻是记者捏造,黑龙江晨报也就该事致歉。但是这一新闻并没有随着致歉而结束,相反在网络媒体中持续传播。一个被证实的虚假新闻之所以能够持续传播,而且在持续传播的过程中,其被证实虚假的部分被受众自动忽略,其原因就是它满足了受众猎奇的心理需要。对该新闻的发生原因,有研究人员认为是“精神空虚”导致的无聊杜撰,但是从其传播来讲,它更代表了虚假新闻对受众猎奇心理的迎合。

第二,利用受众善良心理。虚假新闻利用的不仅仅是受众善良的心理期待,更多是善良心理的内在需要。③ 这一现象在虚假公益新闻中表现更为典型。2013年5月23日,广西某电视频道公益节目《第一书记》播出的励志孩子杨六斤的故事就是体现。这个貌似弘扬正能量的公益报道引起了不少的争议,一个直接的诱因自然是电视节目中的瑕疵。具体来说,其主要原因是记者有意识地夸大了一些事实,以博取观众对主人公杨六斤的同情。④网络新闻中利用受众善良心理,发布虚假新闻进行募捐的新闻事件并不罕见。

第三,受众的潜在心理需要。对于新闻事件,受众有自己的心理需要和认同选择。受众的潜在心理需要是虚假新闻发生的心理基础。羊城晚报关于马航坠落越南境内的报道就是迎合接受心理的表现。受众对某一现象或事物的排斥心理也是虚假新闻传播的重要心理机制。这一点在所谓“贪腐”类新闻中体现尤为明显。

新媒体改变了新闻的传播方式,受众的心理需要成为影响新闻发生的关键因素,也是虚假新闻发生的心理动因。受众心理为新闻内容多元化提供了发生基础,但是受众需要并不是构成虚假新闻的唯一原因。虚假新闻之所以会发生,更多是新闻职业道德缺失和网络新闻发展失范导致新闻媒体刻意迎合受众心理。因此,新媒体时代须加强新闻媒体职业道德教育,规范网络新闻发展,尽可能减少虚假新闻的发生。

(作者系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思政部讲师)

责任编辑:章  琰

注释:

①白红义、 江海伦、 陈斌:《2011年虚假新闻病理分析报告》,《中国广播》2012年第3期。

②黑龙江晨报:《老汉旅店见网友,一开门傻了》,http://news.ijjnews.com/system/2013/10/24/010542026.shtml

③谢耀军:《虚假新闻制造者的心理分析》,《新闻与写作》2014年第4期。

④新民晚报:《盘点2014年10大假新闻典型案例》,http://news.hexun.com/2015-01-04/172018634.html

与一般的信息传播不同,新闻注重信息的时效性和真实性。虚假新闻及新闻中的虚假行为,历来是都被新闻行业相关监管部门所禁止的。早在1991年,我国就颁布实施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明确要求新闻工作者不得弄虚作假,不得为追求轰动效应而捏造、歪曲事实。尽管有着严格的监督,但失实乃至虚假新闻仍层出不穷。

虚假新闻的产生原因分析

虚假新闻是指有违真实性的新闻,虚假新闻违背了新闻最基本的准则。纵观我国新闻发展历程,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新闻的发展,失实新闻的痼疾从来没有根绝过。这种违背新闻准则的新闻现象为什么会发生?部分新闻工作者为什么会置行业道德于不顾?受众群体为什么会“青睐”虚假新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促进虚假新闻的发展?这些都是新闻发展中的固有问题,也是新媒体时代新闻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网络传播给虚假新闻的产生提供了便利条件。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不再仅仅是信息与受众的直接传播,同时还包括不同媒体之间的新闻传播。新闻与受众的直接传播,是以新闻为基础发生的理解与认识。不同媒体之间的新闻转载则与直接新闻发布不同,转载过程中会对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网络新闻媒体往往不能够对转载的新闻进行有效的甄别。这就形成了新闻在转载的过程中的逐步失实。某种程度上,转载的次数越多,被修改、误解的可能性也越大。

其次,追求利益是虚假新闻产生的内在动机。市场经济大潮中的新闻媒体,尤其是网络新闻媒体都需要自我发展的经济支撑。新闻媒体的经济基础是广告和赞助。因此,媒体的受众数量决定了新闻攫取经济效益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媒体为了获得的更多市场份额,获取更多点击率,就会制作一些博眼球的假新闻。

市场化发展对媒体产生经济影响的同时,更对记者这一群体产生影响。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在逐渐抵消职业道德的约束力。陈永洲事件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行业或者企业内部的竞争及评价机制也是刺激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内部竞争刺激记者提高新闻关注度,进而提升自己的行业知名度,从而促使不实新闻的产生。

再次,新闻报道庸俗化是虚假新闻发生的重要原因。新闻是对事实的客观即时报道。新闻报道应该具有一定社会意义、能够引起社会思考。随着社会发展,人的思想和追求呈现多元化,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也是不同的。为迎合群体需要而报道新闻,乃至刻意断章取义,夸大符合群众心理需求的新闻点,从而造成新闻的局部真实、整体失实而发生的新闻现象屡见不鲜。例如关于师生冲突的教育新闻中,报道的重点往往是教师“缺少人文关怀”,而忽略具体的客观的事件过程。

虚假新闻的传播过程分析

新闻最重要的在于被受众接受、释读。受众对新闻并不是单纯的接受,更多是对新闻的释读。这是在受众认识基础上的自我解读。新闻对自我认知的契合度决定了受众对新闻及新闻媒体的认可度。这既是虚假新闻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虚假新闻传播的重要原因。

虚假新闻会经过多环节的传播,以往的新闻传播渠道是:报纸刊发新闻——网络媒体转载——广泛传播。然而虚假新闻的传播往往是:论坛、博客等发布不实信息——传统媒体取材、在不经核实、不经求证或者难以核实和求证的情况下便发稿——网络媒体再次转载。①而且,在传播过程中,其虚假成分会被逐步扩大。

新媒体时代,依据新闻传播环节可以划分为媒体—受众、媒体—媒体—受众、个人—媒体—受众、媒体—受众—媒体—受众等几类。

“媒体—受众”的传播,由于传播环节少,新闻信息是直接传播,这就意味着虚假新闻发生在源头;“媒体—媒体—受众”的传播,由于新闻信息传播是通过转载进行二次传播,虚假新闻可能发生在源头,也可能发生在转载的过程中;“个人—媒体—受众”的传播,其新闻发生基础是自媒体信息,虚假新闻往往发生在自媒体上展示的个人信息的失实。新闻化的个人信息,往往带有个人情感,其发生往往带有个人目的。这种目的性就成为虚假新闻发生的基础。感情化的新闻信息能够引起受众的心理认同,这就加速了虚假新闻的传播速度和广度;“媒体—受众—媒体—受众”的传播,是指在具体新闻在引起社会反响,具有大量受众之后,受众的群体性认识进一步反馈并再次以新闻呈现的传播。当然,也包括后发媒体对起始媒体报道的具有社会影响的新闻事件的追踪报道。此类新闻的传播不同于转载,是新闻事件的发展的追踪报道。理论上讲,这种追踪性报道是延续性的。但是,由于媒体追求“新异”以获得较多的受众关注,往往从新的不同视角去报道同一事件,这也会促进虚假新闻的传播。

综上所述,新闻传播过程对虚假新闻的产生有直接影响。除新闻信息的源头虚假之外,新闻信息经过的传播环节越多,产生虚假和失实的可能性也越大。

虚假新闻的受众心理分析

网络的虚拟性和开放性,使得网络新闻中的虚假新闻数量远超同类,是虚假新闻中的主体。网络虚假新闻的传播速度和广度,也是其他新闻无可比拟的。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网络新闻很大程度就是以受众需要而发生的,网络虚假新闻更是迎合受众心理的产物。虚假新闻的发生受受众猎奇心理、善良心理和潜在心理需要影响。

第一,迎合受众猎奇心理。《老汉旅店见网友,一开门傻了——“跟我开房的咋是儿媳妇”》②是黑龙江晨报2013年10月22日刊载的一篇新闻。后经查实,证明该新闻是记者捏造,黑龙江晨报也就该事致歉。但是这一新闻并没有随着致歉而结束,相反在网络媒体中持续传播。一个被证实的虚假新闻之所以能够持续传播,而且在持续传播的过程中,其被证实虚假的部分被受众自动忽略,其原因就是它满足了受众猎奇的心理需要。对该新闻的发生原因,有研究人员认为是“精神空虚”导致的无聊杜撰,但是从其传播来讲,它更代表了虚假新闻对受众猎奇心理的迎合。

第二,利用受众善良心理。虚假新闻利用的不仅仅是受众善良的心理期待,更多是善良心理的内在需要。③ 这一现象在虚假公益新闻中表现更为典型。2013年5月23日,广西某电视频道公益节目《第一书记》播出的励志孩子杨六斤的故事就是体现。这个貌似弘扬正能量的公益报道引起了不少的争议,一个直接的诱因自然是电视节目中的瑕疵。具体来说,其主要原因是记者有意识地夸大了一些事实,以博取观众对主人公杨六斤的同情。④网络新闻中利用受众善良心理,发布虚假新闻进行募捐的新闻事件并不罕见。

第三,受众的潜在心理需要。对于新闻事件,受众有自己的心理需要和认同选择。受众的潜在心理需要是虚假新闻发生的心理基础。羊城晚报关于马航坠落越南境内的报道就是迎合接受心理的表现。受众对某一现象或事物的排斥心理也是虚假新闻传播的重要心理机制。这一点在所谓“贪腐”类新闻中体现尤为明显。

新媒体改变了新闻的传播方式,受众的心理需要成为影响新闻发生的关键因素,也是虚假新闻发生的心理动因。受众心理为新闻内容多元化提供了发生基础,但是受众需要并不是构成虚假新闻的唯一原因。虚假新闻之所以会发生,更多是新闻职业道德缺失和网络新闻发展失范导致新闻媒体刻意迎合受众心理。因此,新媒体时代须加强新闻媒体职业道德教育,规范网络新闻发展,尽可能减少虚假新闻的发生。

(作者系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思政部讲师)

责任编辑:章  琰

注释:

①白红义、 江海伦、 陈斌:《2011年虚假新闻病理分析报告》,《中国广播》2012年第3期。

②黑龙江晨报:《老汉旅店见网友,一开门傻了》,http://news.ijjnews.com/system/2013/10/24/010542026.shtml

③谢耀军:《虚假新闻制造者的心理分析》,《新闻与写作》2014年第4期。

④新民晚报:《盘点2014年10大假新闻典型案例》,http://news.hexun.com/2015-01-04/172018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