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是不是也经常碰到单行子查询返回多个行的错误提示。我已经碰到数次这种错误了,这种错误是基于数据存在的,开发人员也许在最初写这个查询语句的时候没有合适的数据,所以没有发现错误,当满足条件的数据出现后才会给出这种错误提示,特别是非常复杂的查询语句,排查原因变得非常困难。

我列举两条简单的查询语句供读者学习。

1. select * from emp where job =( select job from emp a where a.job = emp.job)

2. select ( select ename from emp a where a.job = emp.job) from emp

第一条 查询语句, where条件里面的等于明显是单行比较符,当等于后面的子查询返回多行时,就会出现单行子查询返回多个行的错误提示。

第二条查询语句,子查询的结果是作为父查询的一个列,所以也要求返回单行,当子查询出现多条返回记录时,同样会出现单行子查询返回多个行的错误提示。

大家是不是也经常碰到单行子查询返回多个行的错误提示。我已经碰到数次这种错误了,这种错误是基于数据存在的,开发人员也许在最初写这个查询语句的时候没有合适的数据,所以没有发现错误,当满足条件的数据出现后才会给出这种错误提示,特别是非常复杂的查询语句,排查原因变得非常困难。       我列举两条简单的查询语句供读者学习。1.select * from emp where job =(sel
如果那个 子查询 返回 相同的数据, 可以使用  distinct 来处理。 update Eq_gpcs_placesupplydtl dtl set PlaceSupplyID=( select   DISTINCT   PlaceSupplyID from Eq_gpcs_placesupply bill where bill.easid = dtl.easid)
今天的一段批量更新的sql语句,稍微修改了一下就报错:ORA-01427: 单行 子查询 返回 多个 。这个问题其实之前有遇到过几次,原因也比较简单,就是没有做好 子查询 的约束条件,导致该 返回 一条数据的地方 返回 了多条。下面这段sql其实不应该报错的,只是我在 多个 数据库环境中切换的时候,没有同时更新到最新的表结构导致的。跳过这段SQL,详细分析一下这个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有效的避免方法。 UPDATE P...
select psi.extend_3 as op_time, ----1.账期(获取昨天数据,格式yyyyMMdd) substr(psi.provinceCode,0,3) as provinceCode, ----2.省公司编码 psi.serviceChann...
select * from 表a a where a.name = (select b.namefrom 表b b where b.name = '张三' ) 原本想通过()中的内容赋予a.name值,但后方select 返回 的可能是多 数据,例如 scode 1.1 什么是 子查询 子查询 是一个 SELECT 语句,它是嵌在另一个 SELECT 语句中的子句。 可以用组合两个查询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放置一个查询到另一个查询中。内查询或 子查询 返回 一个值给外查询或主查询。使用一个 子查询 相当于执 两个连续查询并且用第一个查询的结果作为第二个查询的搜索值。 1.2 子查询 语法 • 子查询 (内查询) 在主查询之前执 一次 • 子查询 的结果被用于主查询 (外查询) 可以将 子查询 放在许多的 SQL 子句中,包括: • WHERE 子句
【完整Oracle SQL开发教程课件如下】 数据库开发 Oracle数据库 SQL开发教程 第0章 开篇概述(共14页).pdf 数据库开发 Oracle数据库 SQL开发教程 第01章 Oracle数据库基础(共60页).pdf 数据库开发 Oracle数据库 SQL开发教程 第02章 编写简单的查询语句(共34页).pdf 数据库开发 Oracle数据库 SQL开发教程 第03章 限制数据和对数据排序(共37页).pdf 数据库开发 Oracle数据库 SQL开发教程 第04章 单行 函数(共61页).pdf 数据库开发 Oracle数据库 SQL开发教程 第05章 多表连接(共48页).pdf 数据库开发 Oracle数据库 SQL开发教程 第06章 分组函数(共41页).pdf 数据库开发 Oracle数据库 SQL开发教程 第07章 子查询 (共49页).pdf 数据库开发 Oracle数据库 SQL开发教程 第08章 集合运算(共20页).pdf 数据库开发 Oracle数据库 SQL开发教程 第09章 高级 子查询 (共23页).pdf 数据库开发 Oracle数据库 SQL开发教程 第10章 层次查询(共17页).pdf 数据库开发 Oracle数据库 SQL开发教程 第11章 数据操作与事务控制(共52页).pdf 数据库开发 Oracle数据库 SQL开发教程 第12章 Oracle数据库网络连接(共39页).pdf 数据库开发 Oracle数据库 SQL开发教程 第13章 创建和维护表(共37页).pdf 数据库开发 Oracle数据库 SQL开发教程 第14章 约束(共33页).pdf 数据库开发 Oracle数据库 SQL开发教程 第15章 视图(共23页).pdf 数据库开发 Oracle数据库 SQL开发教程 第16章 序列、索引、同义词(共34页).pdf 数据库开发 Oracle数据库 SQL开发教程 第17章 用户、权限和角色(共28页).pdf
《精通SQ:结构化查询语言详解》全面讲解SQL语言,提供317个典型应用,读者可以随查随用,针对SQL Server和Oracle进 讲解,很有代表性。 全书共包括大小实例317个,突出了速学速查的特色。《精通SQ:结构化查询语言详解》内容丰富,讲解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第1章 数据库与SQL基础  1.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1.1.1 数据库的由来  1.1.2 数据库系统的概念  1.2 数据库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工作流程 1.2.1 数据库的体系结构  1.2.2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1.2.3 数据库的工作流程  1.3 数据库的发展  1.3.1 第一代数据库  1.3.2 第二代数据库  1.3.3 新一代数据库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1.4 关系数据库  1.4.1 关系模型  1.4.2 Codd十二法则  1.4.3 范式  1.5 SQL语言基础  1.5.1 SQL的历史  1.5.2 SQL语言的组成 1.5.3 SQL语句的结构  1.5.4 SQL的优点  1.5.5 SQL的执 1.6 SQL环境  1.6.1 环境  1.6.2 SQL的层次结构  1.6.3 客户程序和服务程序系统  1.6.4 SQL环境中对象的命名规则  第2章 主要的关系数据库与SQL  2.1 SQL Server  2.1.1 SQL Server的结构  2.1.2 数据库访问标准化接口-ODBC  2.1.3 使用查询分析器执 SQL语句  2.2 Transact-SQL  2.2.1 Transact-SQL 概述  2.2.2 Transact-SQL的主要组成  2.2.3 Transact-SQL的一些重要命令  2.3 Oracle数据库  2.3.1 Oracle数据库软件组成 2.3.2 Oracle数据库体系结构  2.3.3 Oracle数据库系统结构 2.3.4 使用SQL*Plus执 SQL语句 2.4 PL/SQL简介  2.4.1 PL/SQL的特点  2.4.2 PL/SQL程序结构 第3章 创建、修改和删除表 3.1 表的基础知识  3.1.1 表的基本结构  3.1.2 表的种类  3.2 SQL数据类型  3.2.1 字符型数据 3.2.2 数字型数据  3.2.3 日期数据类型 3.2.4 二进制数据类型 3.2.5 文本和图形数据类型  3.2.6 自定义数据类型  3.3 表的创建(CREATE)  3.3.1 创建基本表  3.3.2 非空约束  3.3.3 DEFAULT指定缺省值  3.4 表的修改  3.4.1 增加新列 3.4.2 删除列  3.4.3 修改列  3.5 表的删除与重命名  3.5.1 重命名表  3.5.2 删除表  3.6 创建、删除数据库  3.6.1 数据库的创建  3.6.2 SQL Server中数据库的创建 3.6.3 删除数据库  第4章 索引与视图的创建 4.1 索引的基础知识 4.1.1 索引的概念  4.1.2 索引的结构  4.2 索引的创建与销毁  4.2.1 基本创建语法  4.2.2 本章实例用到的实例表 4.2.3 创建简单的非簇索引 4.2.4 多字段非簇索引的创建  4.2.5 使用UNIQUE关键字创建惟一索引  4.2.6 使用CLUSTERDE关键字创建簇索引 4.2.7 索引的销毁  4.2.8 使用索引的几点原则  4.3 视图的基础知识  4.3.1 视图简介  4.3.2 视图的优缺点  4.4 视图的创建与销毁  4.4.1 基本创建语法  4.4.2 创建简单的视图  4.4.3 利用视图简化表的复杂连接  4.4.4 利用视图简化复杂查询 4.4.5 视图的销毁  4.4.6 使用视图的几点原则  第5章 简单的查询  5.1 查询的基本结构  5.1.1 SELECT语句的结构  5.1.2 SELECT语句的执 步骤  5.2 列的查询  5.2.1 本章用到的实例表  5.2.2 单列查询  5.2.3 使用DISTINCT去除重复信息  5.2.4 多列查询  5.2.5 查询所有的列 5.3 排序查询结果 5.3.1 单列排序  5.3.2 多列排序 5.3.3 采用序号进 多列排序 5.3.4 反向排序  5.4 使用WHERE子句定义搜索条件查询  5.4.1 WHERE子句单条件查询 5.4.2 单值比较运算符 5.4.3 BETWEEN运算符范围筛选 5.4.4 NULL值的判断 第6章 复杂搜索条件查询  6.1 本章用到的实例表  6.2 组合查询条件  6.2.1 AND运算符  6.2.2 OR运算符  6.2.3 AND、OR运算符的组合使用  6.3 IN运算符  6.3.1 IN运算符的使用  6.3.2 IN运算符与OR运算符  6.4 NOT运算符 6.4.1 使用NOT运算符  6.4.2 NOT运算符与运算符  6.5 使用LIKE进 模糊查询 6.5.1 LIKE运算符  6.5.2 “%”通配符 6.5.3 “_”通配符 6.5.4 “[]”通配符  6.5.5 使用ESCAPE定义转义符  第7章 连接符、数值运算与函数  7.1 本章实例用到的表 7.2 连接符 7.2.1 连接符的应用  7.2.2 使用别名 7.3 数值运算  7.3.1 数学运算符的种类 7.3.2 数学运算符的运用  7.3.3 使用CAST表达式转换数据类型  7.3.4 使用CASE表达式  7.4 函数  7.4.1 有关函数的说明  7.4.2 字符处理函数  7.4.3 算术运算函数  7.4.4 日期时间函数  7.4.5 CONVERT()函数转换日期、时间 第8章 聚合分析与分组  8.1 聚合分析的基本概念  8.1.1 聚合分析  8.1.2 聚合函数  8.2 聚合函数的应用  8.2.1 求和函数-SUM()  8.2.2 计数函数-COUNT()  8.2.3 最大/最小值函数-MAX()/MIN()  8.2.4 均值函数-AVG()  8.2.5 聚合分析的重值处理  8.2.6 聚合函数的组合使用  8.3 组合查询  8.3.1 GROUP BY子句创建分组  8.3.2 GROUP BY子句根据多列组合 8.3.3 ROLLUP运算符和CUBE运算符  8.3.4 GROUP BY子句中的NULL值处理  8.3.5 HAVING子句  8.3.6 HAVING子句与WHERE子句  8.3.7 SELECT语句各查询子句总结  第9章 多表查询  9.1 本章用到的实例表  9.2 表的基本连接  9.2.1 连接表的目的 9.2.2 简单的二表连接 9.2.3 多表连接 9.2.4 使用表别名 9.2.5 采用JOIN关键字建立连接 9.3 表的连接类型  9.3.1 自连接  9.3.2 自然连接(NATURAL JOIN)  9.3.3 内连接(INNER JOIN) 9.3.4 外连接(OUTER JOIN)  9.3.5 交叉连接(CROSS JOIN)  9.4 UNION与UNION JOIN  9.4.1 关系的集合运算  9.4.2 UNION运算符  9.4.3 ORDER BY子句排序UNION运算结果  9.4.4 对多表进 UNION运算  9.4.5 UNION JOIN 连接表  9.5 表连接的其他应用及注意问题  9.5.1 连接表进 聚合运算  9.5.2 多表连接的综合运用  9.5.3 多表连接注意事项  第10章 子查询 10.1 创建和使用 返回 单值的 子查询 10.1.1 在多表查询中使用 子查询 10.1.2 在 子查询 中使用聚合函数  10.2 创建和使用 返回 子查询 10.2.1 IN 子查询 10.2.2 IN 子查询 实现集合交和集合差运算 10.2.3 EXISTS 子查询 10.2.4 EXISTS 子查询 实现两表交集  10.2.5 SOME/ALL 子查询 10.2.6 UNIQUE 子查询 10.3 相关 子查询 10.3.1 使用IN引入相关 子查询 10.3.2 比较运算符引入相关 子查询 10.3.3 在HAVING子句中使用相关 子查询 10.4 嵌套 子查询 10.5 使用 子查询 创建视图  10.6 树查询 第11章 数据插入操作  11.1 插入 单行 记录  11.1.1 基本语法  11.1.2 整 插入  11.1.3 NULL值的插入 11.1.4 惟一值的插入  11.1.5 特定字段数据插入  11.1.6 通过视图插入 11.2 插入多 记录 11.2.1 由VALUES关键字引入多 数据插入  11.2.2 使用SELECT语句插入值 11.3 表中数据的复制  11.3.1 基本语法  11.3.2 应用实例  11.4 从外部数据源导入、导出数据  11.4.1 Access数据库数据的导出  11.4.2 Access数据库数据的导入  11.4.3 SQL Server数据库数据导出  11.4.4 SQL Server数据库数据导入  第12章 数据的更新和删除  12.1 更新表中的数据  12.1.1 UPDATE语句的基本语法 12.1.2 UPDATE语句更新列值  12.1.3 利用 子查询 更新多 的值 12.1.4 依据外表值更新数据 12.1.5 分步更新表 12.2 删除表中的数据  12.2.1 DELETE语句基本语法  12.2.2 DELETE语句删除 单行 数据  12.2.3 DELETE语句删除多 数据  12.2.4 DELETE语句删除所有 12.2.5 TRUNCATE TABLE语句 12.3 通过视图更新表  12.3.1 可更新视图的约束  12.3.2 通过视图更新表数据  12.3.3 通过视图删除表数据  第13章 安全性控制  13.1 SQL安全模式  13.1.1 授权ID  13.1.2 SQL的安全对象和权限 13.1.3 授权图  13.2 角色管理  13.2.1 CREATE语句创建角色  13.2.2 DROP语句删除角色  13.2.3 GRANT语句授予角色  13.2.4 REVOKE语句取消角色  13.3 权限管理  13.3.1 GRANT语句授予权限  13.3.2 REVOKE语句取消权限 13.3.3 SELECT权限控制 13.3.4 INSERT权限控制  13.3.5 UPDATE权限控制 13.3.6 DELETE权限控制  13.4 SQL Server安全管理  13.4.1 SQL Server登录认证 13.4.2 SQL Server用户ID的管理 13.4.3 SQL Server权限管理  13.4.4 SQL Server角色管理  13.5 Oracle安全管理  13.5.1 Oracle中用户、资源、概要文件、模式的概念 13.5.2 Oracle中的用户管理  13.5.3 Oracle中的资源管理  13.5.4 Oracle中的权限管理 13.5.5 Oracle中的角色管理  第14章 完整性控制 14.1 完整性约束简介  14.1.1 数据的完整性  14.1.2 完整性约束的类型  14.2 与表有关的约束  14.2.1 列约束与表约束的创建  14.2.2 NOT NULL(非空)约束 14.2.3 UNIQUE(惟一)约束  14.2.4 PRIMARY KEY(主键)约束 14.2.5 FOREIGN KEY(外键)约束 14.2.6 CHECK(校验)约束 14.3 深入探讨外键与完整性检查  14.3.1 引用完整性检查  14.3.2 MATCH子句  14.3.3 更新、删除操作规则 14.4 域约束与断言 14.4.1 域与域约束 14.4.2 利用断言创建多表约束 14.5 SQL Server中的完整性控制  14.5.1 创建规则(Rule) 14.5.2 规则的绑定与松绑 14.5.3 创建缺省值(Default)  14.5.4 缺省值的绑定与松绑  第15章 存储过程与函数  15.1 SQL中的存储过程与函数  15.2 SQL Server 中的流控制语句  15.2.1 BEGIN...END语句 15.2.2 IF...ELSE语句  15.2.3 WHILE、BREAK和CONTINUE语句 15.2.4 DECLARE语句 15.2.5 GOTO label语句 15.2.6 RETURN语句  15.2.7 WAITFOR语句  15.2.8 PRINT语句  15.2.9 注释 15.3 SQL Server中的存储过程和函数  15.3.1 系统存储过程  15.3.2 使用CREATE PROCEDURE创建存储过程 15.3.3 使用EXECUTE语句调用存储过程  15.3.4 使用CREATE FUNCTION创建函数  15.3.5 使用Enterprise Manager创建存储过程和函数 15.3.6 修改和删除存储过程和函数  15.4 Oracle中的流控制语句  15.4.1 条件语句  15.4.2 循环语句  15.4.3 标号和GOTO  15.5 Oracle数据库中的存储过程  15.5.1 存储过程的创建与调用  15.5.2 Oracle中存储过程和函数的管理 第16章 SQL触发器  16.1 触发器的基本概念  16.1.1 触发器简介  16.1.2 触发器执 环境 16.2 SQL Server中的触发器  16.2.1 SQL Server触发器的种类  16.2.2 使用CREATE TRIGGER命令创建触发器 16.2.3 INSERT触发器  16.2.4 DELETE触发器  16.2.5 UPDATE触发器  16.2.6 INSTEAD OF触发器  16.2.7 嵌套触发器  16.2.8 递归触发器  16.2.9 SQL Server中触发器的管理  16.3 Oracle数据库中触发器的操作  16.3.1 Oracle触发器类型  16.3.2 触发器的创建 16.3.3 创建系统触发器  16.3.4 触发器的触发次序和触发谓词的使用  16.3.5 Oracle触发器的管理  第17章 SQL中游标的使用  17.1 SQL游标的基本概念  17.1.1 游标的概念  17.1.2 游标的作用及其应用 17.2 SQL游标的使用 17.2.1 使用DECLARE CURSOR语句创建游标  17.2.2 使用OPEN/CLOSE语句打开/关闭游标  17.2.3 使用FETCH语句检索数据  17.2.4 基于游标的定位DELETE语句  17.2.5 基于游标的定位UPDATE语句 17.3 SQL Server中游标的扩展  17.3.1 Transact_SQL扩展DECLARE CURSOR语法  17.3.2 @@CURSOR_ROWS全局变量确定游标的 数  17.3.3 @@FETCH_STATUS全局变量检测FETCH操作的状态 17.3.4 游标的关闭与释放 17.3.5 游标变量  17.3.6 使用系统过程管理游标  17.4 Oracle中游标的使用  17.4.1 显式游标与隐式游标 17.4.2 游标的属性  17.4.3 %TYPE、%ROWTYPE定义记录变量  17.4.4 参数化游标  17.4.5 游标中的循环  17.4.6 游标变量 17.5 小结  第18章 事务控制与并发处理 18.1 SQL事务控制  18.1.1 事务控制的引入  18.1.2 事务的特性  18.1.3 SQL中与事务有关的语句  18.2 事务控制的具体实现 18.2.1 开始事务  18.2.2 SET CONSTRAINTS语句设置约束的延期执 18.2.3 终止事务  18.3 并发控制 18.3.1 并发操作的问题 18.3.2 事务隔离级别  18.3.3 SET TRANSACTION设置事务属性  18.4 SQL Server中的并发事务控制  18.4.1 锁的分类  18.4.2 SQL Server中表级锁的使用  18.4.3 设置隔离级别实现并发控制 18.4.4 死锁及其预防  18.5 Oracle中的并发事务控制  18.5.1 通过加锁避免写数据丢失 18.5.2 设置只读事务(READ ONLY)  18.5.3 Oracle中的隔离级别  第19章 嵌入式SQL  19.1 SQL的调用  19.1.1 直接调用SQL 19.1.2 嵌入式SQL  19.1.3 SQL调用层接口(CLI)  19.2 嵌入式SQL的使用  19.2.1 创建嵌入式SQL语句  19.2.2 SQL通信区  19.2.3 主变量  19.2.4 嵌入式SQL中使用游标  19.3 检索、操作SQL数据  19.3.1 不需要游标的SQL DML操作 19.3.2 使用游标的SQL DML操作 19.3.3 动态SQL技术  19.4 SQL Server中嵌入式SQL的编译运 19.4.1 嵌入式SQL代码  19.4.2 预编译文件  19.4.3 设置Visual C++ 6.0连接  19.4.4 编译运 程序  19.5 Oracle中嵌入式SQL的编译运 19.5.1 嵌入式SQL代码 19.5.2 预编译文件  19.5.3 设置Visual C++ 6.0编译环境  19.5.4 编译运 程序  附录A SQL保留字  附录B 常用的SQL命令  附录C 关于运 环境的说明  C.1 SQL Server 2000  C.1.1 直接访问  C.1.2 从企业管理器访问 C.2 Oracle系统
<h3>回答1:</h3><br/>ORA-01427是Oracle数据库的错误代码,表示 单行 子查询 返回 多个 。这通常是由于 子查询 中的条件不够具体,导致 返回 多个 结果。解决方法是修改 子查询 的条件,使其只 返回 一个结果。如果无法确定 子查询 的结果,可以考虑使用多 子查询 或连接查询来替代 单行 子查询 。 <h3>回答2:</h3><br/>ORA-01427是Oracle数据库中常见的错误之一。它的主要原因是在编写 子查询 时, 子查询 的结果集包含多 数据,而主查询只能处理 单行 数据。具体地说,它发生的情景是这样的: 在主查询中嵌入了一个 子查询 子查询 的结果集包含多 数据。 主查询期望 子查询 返回 的结果仅有一 数据,因此SQL解析器会抛出ORA-01427错误。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个错误是由于SQL语句的编写不当而导致的。例如,如果在查询中使用了IN或NOT IN操作符,而 子查询 返回 的数据集中有多 数据,那么就会触发这个错误。 解决ORA-01427错误的方法是要么重新编写SQL语句,要么使用合适的操作符来限制 子查询 返回 的数据 数。下面是一些可 的解决方法: 使用合适的操作符:例如,使用“=”,“>”,“<”等操作符去替代IN操作符,因为它们只会 返回 一个值。 使用 子查询 限制条件:使用 子查询 限制条件,只 返回 一个值,这样就可以避免 返回 数据集导致的错误。 使用聚合函数:使用聚合函数比如MAX,MIN,AVG等,这样就可以将多 数据按照一定的方式汇总成一 数据。 使用ROWNUM函数:使用ROWNUM函数去限制数据 数,保证在主查询语句的范围内仅 返回 数据。 总而言之,ORA-01427错误的出现是因为 子查询 返回 数据集,而主查询只能处理 单行 数据。通过合理地编写SQL语句,我们可以避免这个错误的出现,让查询语句更加高效和可靠。 <h3>回答3:</h3><br/>ORA-01427错误是指 单行 子查询 返回 多个 。数据库在执 SQL语句时,可能会涉及到 子查询 ,当 子查询 返回 多个 结果时,就会发生这种错误。 发生该错误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 1. 子查询 的条件没有限制清楚或者不完整,导致结果 返回 多个 ; 2. 子查询 中使用了聚合函数,例如count()、sum()等,但同样没有清楚或者不完整的限制条件,导致结果 返回 多个 ; 3. 子查询 中使用了IN关键字或者EXISTS关键字,而被查询的表中存在 多个 符合条件的 。 要解决ORA-01427错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方法。一般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1. 修改 子查询 ,限制其只 返回 单个结果,例如添加LIMIT 1; 2. 根据 子查询 的具体条件,添加合适的限制条件,确保 子查询 返回 单个结果; 3. 使用NOT IN关键字代替IN,或使用NOT EXISTS关键字代替EXISTS,或者在 子查询 中使用DISTINCT关键字,确保 子查询 返回 单个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ORA-01427错误并不是所有情况下都会发生,只有当 子查询 返回 多个 结果时才会发生该错误。因此,在编写SQL语句时,需要谨慎处理 子查询 ,确保 返回 结果符合预期。如果出现了该错误,需要认真分析原因并根据具体情况解决问题,以避免对系统造成不必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