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跑步的春卷 · 三吉彩花vs小嶋陽菜,谁是岛国最强潮系内衣代 ...· 2 周前 · |
玩足球的闹钟 · 漫画《剑风传奇》和《哥布林杀手》之间最大的区 ...· 1 年前 · |
从未表白的啄木鸟 · 我在时间尽头等你(电影《我在时间尽头等你》同 ...· 1 年前 · |
温文尔雅的砖头 · 奥迪危机不止“翻车”-品玩· 1 年前 · |
有胆有识的冰棍 · 八字妻星劫财盖头,一生婚姻不顺,但晚年能够享 ...· 1 年前 · |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皖江江北新兴产业集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山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亳州芜湖现代产业园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驻芜各单位:
《芜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已经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纲要》描绘了“十四五”时期开启新阶段现代化美好芜湖建设新征程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各县市区、各部门要认真组织学习宣传,增强执行《纲要》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各级各部门要把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作为工作重点,认真分解落实,保障《纲要》顺利实施。市发展改革委要发挥好综合协调职能,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向市政府提出推进规划实施的对策建议。
各级各部门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奋发作为,圆满完成“十四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加快打造“四个名城”,加快建设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长三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大城市,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更大作为,在加快建设美好安徽上作出芜湖更大贡献!
2021年4月14日
芜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2021年3月11日芜湖市第十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
2021年4月
专栏 23:政法强基行动 140
序 言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芜湖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长三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大城市,开启新阶段现代化美好芜湖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时期。根据《中共芜湖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本纲要,明确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阐明“十四五”期间芜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重大战略、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确定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全市各级政府依法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开启现代化美好芜湖建设新征程
“十三五”期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在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坚强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宏观环境更加复杂,机遇挑战发生新的变化,将深刻影响芜湖“十四五”时期的发展。
第一章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创新发展动能增强。“十三五”时期,经济总量在全国地级市排名从“十二五”末的第75位上升到第57位。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53亿元,年均增长7.8%。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二五”末的4.9∶57.2∶37.9调整为4.3∶47.6∶48.1,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较2015年提高10.2个百分点。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芜湖片区、中国(芜湖)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正式获批,入选“中国快递示范城市”。深入推进“三重一创”建设,四大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9%、15.5%。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芜湖(京东)全球航空货运超级枢纽港、旷云智能产业科技园、LNG内河接收(转运)站、阿里云老船厂智慧港等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户,全社会累计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9.4%。入选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发展最成功的40座城市,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城市创新能力位居全国创新型城市第25位,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422个,R&D经费占GDP比重由2.8%提高到3.1%。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均突破1000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423家。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42家,其中国家级11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芜湖研究院建成运营。金融保障能力不断增强,获批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42家,上市公司总数达22家,总市值居全省第一、长三角第七。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乡建设迈上新台阶。综合交通体系进一步完善,商合杭高铁建成通车,芜广铁路电气化全线开通,庐铜铁路开通客运列车。轨道交通1号线及2号线一期加快推进,芜湖宣州机场建成试飞。“两环九射”高速公路网基本建成,北沿江高速巢无段、芜湖长江公路二桥、长江三桥建成通车。省际公路通达能力不断提升,路网密度达182.33公里/百平方公里。长江航道和港口优势进一步发挥,全面完成芜申运河和合裕线航道整治,芜湖港长江下游集装箱中转枢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集装箱量实现翻番,获批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5G基站、数据和算力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市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皖江江北新兴产业集中区正式挂牌,县(市)区行政区划调整顺利实施,市区面积由1491km2扩大到2725km2,城镇化率由62%上升到67%。芜湖古城一期对外开放,完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272个,棚户区改造78978户,农村危房改造16897户,川气东输接气门站建成。建成殷港小镇、航空小镇、松鼠小镇等12个省级特色小镇,总数位居全省第一。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全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713个村完成农村“三变”改革。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建设稳步推进,建制村通客车比例达100%。获评2020中国宜居宜业城市。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绿色发展取得新成效。生态文明创建成绩突出,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高新区国家级绿色产业示范基地、湾沚区国家级“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正式获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通过验收。建成长江流域芜湖段水清岸绿监管系统,累计完成长江干流岸线清理整治项目216个,完成长江干流1公里范围内复绿1.72万亩。河长制、湖长制全面推行,74条黑臭水体整治全面完成,获评全国第三批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第一批城镇污水处理合作试点示范城市,入围长江经济带大保护试点城市。6个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的达标率为100%,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III类。PM2.5平均浓度为35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36%。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3%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100%。森林覆盖率从19.7%提高到25.8%。国家级绿色园区数量居全省第一,芜湖市经济开发区被评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单位GDP能耗较“十二五”末降低17.8%,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8%,提高4个百分点。
长三角一体化纵深推进,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成功举办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出台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各领域一体化合作全面铺开。组建G60科创走廊芜湖产业创新合资公司,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正式授牌,机器人联盟和通航联盟合作加快推进。开设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专栏和专窗,实现省内“异地打照”“全市通办”以及上海23家医院住院、门诊直接结算,12家医院与26家长三角知名医院合作开展“四固定”坐诊。“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在全省率先出台“轻微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免罚清单”、率先实现“全城通办”营业执照、首创特种设备领域“一书一单一报告”制度。安徽自贸试验区芜湖片区有效申报首批30项制度创新事项和59条赋权需求。推广38项“全创改”举措,全面推行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区域评估、“标准地”改革和智慧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活动,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应对疫情支持企业发展等一揽子政策措施,“四最”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成功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城市信用监测排名全国第三。外资外贸稳定增长,中欧班列“芜西欧”正式开行,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84.2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0.37亿美元,累计实现对外投资19.5亿美元。
公共服务持续优化,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9%,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85∶1,城乡收入差距全省最小。持续推进脱贫攻坚“九大工程”,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胜利,7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3.35万贫困人口如期全部脱贫。社会保障、就业等各类民生实事加快推进,累计新增城镇就业人数40.8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下。教育事业保障能力持续增强,成立优质学校(幼儿园)教育集团51个,优质学校办分校(分园)149所,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1%。城乡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区“智医助理”全覆盖,建成5个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和8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每千常住人口平均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数达7.01张,每千常住人口平均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达2.7人。全面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累计发放价格补贴1.09亿元。累计建成残疾人之家73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机构养老护理型床位占比分别达100%和30%。建成全省规模最大的公租房保障体系,19.2万困难群众住进公租房。
发展安全保障有力,社会治理全面加强。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新冠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大战略成果,确诊患者治愈率、境外输入管控率均为100%,未发生一起聚集性疫情。打赢2016、2020年两次防汛救灾保卫战,抓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累计投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15亿元,灾后重建“四启动一建设”全面推进,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健全,防灾减灾能力不断提高。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信访维稳和治安形势逐年向好,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到99.07%,扫黑除恶成效满意度位居全省第二位。“雪亮工程”拓展应用到防疫防汛、长江禁捕、城市管理等领域。文明创建成效显著,颁布实施《芜湖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荣膺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法治建设、国防动员、双拥优抚等工作全面加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发挥。在全省率先建成7×24小时网上办事智能自助大厅。全面从严治党实现历史性进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巩固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成效显著,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不断完善。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转化落地的结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努力拼搏奋斗的结果,为开启新阶段现代化美好芜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章 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
一、发展机遇
新发展格局带来重大机遇。我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枢纽优势的芜湖在融入新发展格局中有着独到优势,将迎来资源要素加速流动、资源配置效率加速提升的契机,有利于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有利于新动能培育,有利于芜湖空水公铁多式联运大物流枢纽构建,加快融入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塑造竞争新优势。
新发展平台带来重大机遇。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中部崛起,以及“三区两圈一廊”等重大战略叠加实施,安徽自贸试验区芜湖片区、江北新区、全域孵化区等重大平台加快建设,芜湖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平台支撑进一步改善,为芜湖全面对接长三角世界级产业集群、世界级机场群和港口群,高质量融入区域发展大局带来良机,有利于芜湖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开放发展,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新发展定位带来重大机遇。省委“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支持芜湖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长三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大城市。新发展定位要求芜湖勇当“皖江崛起排头兵,五大发展先行者”,在美好安徽建设中作出更大贡献,在要素集聚、新兴产业培育、科技创新、交通物流枢纽建设等方面取得更大作为。这为芜湖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能级,实现高质量发展走在全省前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时代机遇。
二、问题与挑战
芜湖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具备全面开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有利条件,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较突出。一是城市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仍较弱。GDP占全省GDP比重9.7%,较“十二五”末下降1.5个百分点,与合肥及长三角中心城市的差距较大,对省内其他城市发展的领先优势缩小。城市人口集聚度和吸引力不足,外来人口流失与产业用工困难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二是产业规模不大,转型升级动能仍偏弱。规模工业企业数量偏少,创新资源对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支撑不够,汽车、电线电缆等传统优势产业增速回落,战略性新兴产业体量仍偏小。园区平台规模、运营水平等与长三角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较大,产业链不健全、关键领域配套企业少等问题仍然突出。三是城市建设管理、要素环境支撑还存在短板。江城特色风貌不够凸显,新城建设、老城更新改造仍存在薄弱环节。对外交通能力仍显不足,过境交通与市内交通相互干扰,交通干道客车与货车混行,通行效率不高,所辖县(市)区之间互联互通的快速交通体系尚未形成。城市内部交通体系不完善,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趋紧,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增强。四是社会民生领域仍存在薄弱环节。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领域还存在不少短板,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服务设施建设不足,城乡之间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服务质量还不均衡,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有差距。营商环境优化还需持之以恒下更大功夫。
三、阶段特征
“十四五”期间,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速推进的背景下,芜湖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以下阶段特征。一是枢纽优势显现期。随着商合杭高铁、芜宣机场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成运营,以及芜湖(京东)全球航空货运超级枢纽港的落地建设,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和江海转运枢纽优势将进一步显现,对客货流优化配置的能力将大幅提升。二是产业升级加速期。坚持人才优先战略,推动产业集聚、高端化发展,加快全域孵化区建设,积极参与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大力推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产业升级发展将进一步加速。三是城乡融合突破期。把握江北新区建设和江南行政区划调整契机,推进江南主城、江北新区以及湾沚、繁昌新设区的一体联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优化城乡资源要素配置,城乡融合发展将实现新的更大突破。四是绿色发展改善期。树立“生态即价值”理念,健全生态文明体制,以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推动生态经济化、产业绿色化,进一步增强“生态名城”含绿量,绿色发展将全面进入改善期。五是民生福祉提标期。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适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满足人民群众新要求,加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民生福祉进入持续增进的提标扩面期。
第三章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创新核心地位,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深入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扎实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奋力打造智造名城、创新名城、开放名城、生态名城,加快建设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长三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大城市,建设人民城市。
第四章 发展定位
全国率先迈向中高端的智造名城。依托芜湖良好的产业基础,把握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深入推进和江北区高质量发展契机,全力打造高能级发展平台。加快产业创新赋能,推动实体经济与互联网融合,培育若干千亿级战新产业基地,形成若干具有国际、国内和行业影响力的优势产业集群。鼓励企业向技术研发创新和自主品牌营销拓展,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现代化水平,推动“制造”向“智造”转型。
长江经济带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创新名城。发挥芜湖国家创新型城市以及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优势,深度参与G60科创走廊建设,打造一批省内一流、国内先进的重点研发创新平台。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参与构建高度开放的协同创新网络,集聚整合创新要素,争创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着力创建全域孵化区,打造区域性创新高地。
联通长三角和中部地区枢纽型的开放名城。依托芜湖港口及开放平台优势,高位推进安徽自贸试验区芜湖片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以及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航空货运枢纽建设,加快高铁货运枢纽、内河航运要素大市场建设,积极构建现代物流枢纽城市,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和国家全面开放新格局,努力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和战略链接。
长三角中心区有特色有魅力的生态名城。依托芜湖山水兼备、生态环境本底良好的基础优势,把握新阶段现代化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建设契机,将构筑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和打造经济增长引擎相融合,“治水·治岸·治渔”相统筹,深入推进沿江环境综合治理。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
加快建设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长三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大城市,建设人民城市。依托“四个名城”建设,把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多重国家战略叠加和市域行政区划调整等重大历史性机遇,加快优化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营造开放包容的城市文化,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和功能品质。聚焦“欢乐芜湖”品牌,建设长三角文化旅游新热点城市。以建设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区域消费中心、先进智造中心、现代物流中心和区域教育中心、医疗中心等为主要抓手,加快提升省域副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大幅提升芜湖在长三角的影响力。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力争居民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让城市建设成果为人民所共享,让城市治理效能体现在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增强上,谱写新时代人民城市新篇章。
第五章 发展目标
2035年远景目标。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分两步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展望2035年,芜湖要努力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上走在全国前列。综合实力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在2025年基础上翻一番,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继续位居全省前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长三角平均水平,产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综合创新能力稳居长三角前列;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具有区域特色的高水平现代化经济体系;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建成更高水平的法治芜湖、平安芜湖;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建成文化强市、教育强市、人才强市、体育强市、健康芜湖;生态环境建设取得重大成效,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建成天蓝地绿水清土净的美丽芜湖;安徽自贸试验区芜湖片区达到国际同类自贸试验区先进水平,形成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参与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优势显著增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更多芜湖力量。
“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提出的强化“两个坚持”、实现“两个更大”的重要指示,到“十四五”末,在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经济总量迈上一个新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基本达到长三角平均水平,发展质量核心指标稳居长三角第一方阵,经济总量力争进入全国50强,努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更大作为,在加快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上作出芜湖更大贡献。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成效明显,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实体经济和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加快发展,“三农”基础更加稳固,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稳定在35%左右,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全省领先,基本建成创新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
——创新发展获得新突破。创新投入明显增加,创新资源整合集聚效应凸显,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高新技术企业数、高价值专利拥有量和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等主要创新指标明显上升,综合创新能力跻身长江经济带前列。
——协调发展得到新改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城市功能品质和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形成江南江北联动拥江发展格局。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成效明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形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城乡协调发展的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居民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中等收入群体比例达到50%。
——绿色发展取得新进展。全面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丽长江(芜湖)经济带,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显著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大气、水、土壤、森林、湿地质量明显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完善。
——开放发展呈现新格局。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芜湖片区建成并达到国内同类自贸试验区先进水平,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扎实推进,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形成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共享发展实现新提升。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和安全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专栏 2:“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注: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增速均按不变价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值按现价计算;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研发经费投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以及进出口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绝对值均按现价计算。
第二篇 坚持人才优先发展 构建科技创新生态体系
坚持“四个面向”,系统推进人才引育、企业培育、平台建设和环境打造,提升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能力,对标省科技创新攻坚力量“256”体系,争创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第六章 打造多层次人才高地
加快引聚高端人才。持续推进“鸠兹英才”工程,加强国内高端人才引进力度。发挥芜湖驻海外侨团、商会等机构作用,着力引进一批海外高端人才。鼓励在北京、上海、合肥、南京、杭州、武汉等科技人才资源密集城市设立“人才飞地”,柔性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持续招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来芜创新创业,不断优化团队落地服务。到2025年,力争新引进300个左右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新招引1000名左右领军人才、10000名左右高端人才。
招引培育高技能人才。加强与国内外人才专业服务机构合作,针对性招引一批高技能人才。鼓励在芜高校与企业共建学科专业,推行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和“双导师”制。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建立高技能人才合作培养关系,推行“订单式”培养模式。评选“芜湖工匠”,建设一批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支持各类企业建设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技师工作站、技能大师工作室、传统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创建国家级和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强化大学生招引力度。实施万名大学生来芜计划和在芜高校大学生留芜计划,优化大学生来芜就业服务环境,积极推动智慧云端人才服务。建立大学生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在居住、就医、未来子女就学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建设一批免费拎包入住青年人才驿站,打造集居住、办公、社交、创业、娱乐等于一体的城市菁英社区,并为青年人才提供一站式、全方位、全链条就业创业服务。五年内引进市外高校毕业生人数和留住在芜高校毕业生人数实现翻一番。
壮大乡村人才队伍。继续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创业之星”培育工程、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基层农技人员学历提升计划”,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定试点工作,扶持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等。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打造一批高素质农民培养教育示范基地、综合培训实训基地和田间学校,支持高素质农民通过弹性学制参加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支持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有效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到2025年培训高素质农民2万人,培养农民大学生2000名。
专栏 3 :人才优先发展行动
紫云英计划。 系统集成并创新人才招引、培养、服务、激励、保障等政策措施,解决好人才的子女教育、医疗保健、社会保障、家属就业等难题,为人才汇聚发展创设良好环境。
行知计划。 实施《芜湖市教育高层次人才引育实施办法》,五年内引进 50 名教育高层次人才,分层次培养 20 名教育家型教师(校长,含幼儿园园长)、 300 名卓越教师(校长)(含 100 名中小学名校长、名班主任、名师, 200 名中小学市级学科带头人)、 1000 名中小学市级骨干教师。
华佗计划。 实施《芜湖市卫生高层次人才引育实施办法》,五年内引进(含柔性引进) 100 名卫生高层次人才,分层培养 50 名市级名医、 100 名卫生优秀人才、 200 名卫生骨干人才。
创新创业人才集聚行动。 集聚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力争新招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 300 个、 1000 名领军人才、 10000 名高端人才。
大学生来芜行动。 实施《关于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实现五年内引进市外高校毕业生人数和留住在芜高校毕业生人数翻一番。
第七章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提升企业主体竞争力。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建立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创新规划、标准和政策制定机制。支持企业牵头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技项目。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为技术创新重要发源地,支持初创型、成长型科创企业健康发展,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施一批科技计划项目,培育一批研发经费支出和支出强度省“双100强”“市双50强”企业。支持企业构建全球价值链网络,推动企业“走出去”,培育更多具有国际市场影响力的跨国企业。加快推动企业数字化变革,构建跨行业、跨领域服务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和企业级平台,形成平台经济集聚发展效应,到2025年,营业收入超百亿元平台企业达10家以上。注重从供给端入手,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力度,加快企业上云,建设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应用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研发生产适销对路的优质产品,创造适应高品质需求的有效供给。
壮大创新型企业群体。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上市企业“双倍增”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递增”计划。支持规模以下高新技术企业“升规”,规模以上企业“升高”,加快发展壮大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鼓励企业参与研究制定政府重大技术创新规划、计划、政策和标准,支持牵头实施产业集群协同创新项目。力推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加资本市场“四新加一资”模式,引导推动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在沪港深交易所上市,培育形成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实现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双倍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50%以上,上市企业达到40家以上。
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推行政府引导、企业主导、“政产学研用金”深度合作模式,围绕重点产业布局重点研发创新平台,支持骨干企业争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重大平台,支持骨干企业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研发机构。支持新能源及智能汽车、智能农业装备、第三代半导体工程研究中心、多品类食品大数据等争创分行业国家级、省级产业创新中心。鼓励哈特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中科大芜湖智慧城市研究院、西电芜湖研究院、中科院上海光机所激光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重点研发创新平台提质升级。进一步深化与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东南大学、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等高校院所合作,打造集高端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发展、区域协同创新等功能于一体的高等研究院。支持在芜高校设置新工科专业,打造产业(行业)特色学院。吸引G60科创走廊先进制造企业和科研机构来芜投资兴业,实施科技成果产业化。围绕走廊经济发展,主动融入杭州城西科创走廊,吸引浙江高校人才来芜创新创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升高新园区创新能力,培育若干创新型产业集群,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的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到2025年,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实现翻番,新增企业研发平台1000个以上,力争建成3-5个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高端研发创新平台。
专栏 4:重点研发创新平台工程项目
专栏 4 :重点研发创新平台工程项目
与市政府共建平台。 芜湖第三代半导体工程中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芜湖研究院、安徽理工大学环境友好材料与职业健康研究院(芜湖)、保利国防科技芜湖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芜湖)、哈尔滨工业大学芜湖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中科院上海光机所激光产业技术研究院 。
公共研发平台。 新一代汽车电子公共研发创新中心、国家工业机器人质量与可靠性公共检测中心、适航动力系统研究中心创新平台、增材制造( 3D 打印)智能装备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中电科芜湖通航产业技术研究院、鼎恒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春谷食品健康技术研究院 。
企业研发平台。 新一代新能源汽车共性技术研究院、新一代智能网联商用车研发平台、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ADAS ) 及成套装备研究中心、 汽车智能协同控制系统开发与验证公共服务平台、汽车智能制造技术及装备研发创新中心、汽车智能座舱研究中心、通用飞机型号研发与产业化平台、航空装备维修检测研究中心、航瑞中小型航空发动机研发中心、卓尔航空螺旋桨研发平台、中欧(芜湖)飞行器设计研发中心、华东光电航电研究中心、 基于三代半导体的高功率通讯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创新平台、 芜湖半导体微显示重点研发创新平台、新型触控显示器件及一体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平板显示玻璃基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铜基新材料产业研究院、节能玻璃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中心、新型绿色节能建筑防水材料研究中心、节能环保型聚酯树脂 新材料研发平台、 埃夫特先进机器人研发和创新平台、现代农业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高端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研发中心、智能厨卫电器创新研发中心、新型城市轨道交通产业链协同创新中心、芜湖市流体物料储运装备研发创新平台、应急救援智能识别搜救装备工程研究中心、量子信息工程中心、安徽轻量化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拟自然生态工程技术及装备研发创新平台、智慧物流与供应链技术创新中心、多品类食品大数据综合创新应用工程中心 。
第八章 建设全域孵化区
扩大双创孵化载体规模。发挥芜湖高新区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引领作用,加快新建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支持有条件的孵化载体升格省级、国家级。支持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加快江北新区湾谷科技园、经开区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创业中心、高新区中江科技园、鸠江创孵国际社区、镜湖区大砻坊科技文化园、湾沚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繁昌区春谷3D打印产业园等重大创孵园区建设。加快打造一批集研发设计、创新转化、场景营造、社区服务、人文生态等为一体的创孵社区(楼宇)、科创“飞地”、大学科技园等。到2025年,建成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100家,其中国家级20家,实现县(市)区、开发区全覆盖,全市新增孵化面积达200万平方米。
提升产业创新承载能级。支持各类孵化载体聚焦产业发展和科技企业成长全过程,向高质量、专业化方向转型升级。发挥产业配套、转化能力强的优势,加快建设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和皖江科创路演中心,推动科研成果在芜湖最快实现落地转化和推广应用,构建从关键技术突破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业及其集群形成的完整创新体系,打造长三角重要的创新成果孵化区。依托芜湖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等国家级孵化器,打造一批集研究开发、孵化加速、成果转化、创投基金、服务机构、专业化运营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到2025年,围绕汽车及装备制造、新型显示、机器人、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通用航空等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建10家以上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
营造全域孵化浓厚氛围。实施“创业江淮”行动,培育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众创平台,加快构建“互联网+”创业网络体系。实施创业主体培育工程,壮大青年创新创业者、企业高管及连续创新创业者、科技人员创业者和海归创新创业者等主体。实施“鸿雁聚皖”留学回国人才创新创业扶持计划,加大对科技创新人才资助力度。实施小微企业“双创示范”行动计划,持续开展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创客中国”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机器人专利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推进“产创才融合”。鼓励众创空间向“创业投资+增值服务”全链条综合运营服务商转变。组建市级众创空间联盟,促进科技资源开发共享共用和技术产品联动创新。到2025年,全市在孵企业达3000家,在孵企业营业收入超50亿元,吸纳就业人员20000人以上;毕业企业达2000家,累计孵化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培育企业3000家以上,孵化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以上。
第九章 构建全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
加快推进全要素市场化配置。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数据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探索混合产业用地供给、特殊工时管理、创业投资企业市场准入、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产权市场化定价及交易、公共数据开放和数据资源有效流动等体制机制,形成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提高配置效率,激发市场活力,吸引各类生产要素向芜湖流动。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全面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实施知识产权护航工程,建设知识产权法庭(法院),加强执法维权体系建设,探索知识产权民事、刑事和行政案件“三合一”改革,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推动知识产权产业化和商用化,加快专利密集型、商标密集型、版权密集型产业发展。实施知识产权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设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
优化支持创新的体制机制。用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创新型城市赋予的先行先试权,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创新政策供给,通过项目支持、创新券、研发后补助等方式,引导企业提升创新能力。优化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探索实行“定向攻关”“揭榜挂帅”等组织模式,推进科技项目综合绩效评价。扩大科研自主权,积极试点科研管理“绿色通道”、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信用承诺制等。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健全政府投入引导、社会多渠道投入机制。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改革,赋予科研人员一定比例的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将事后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奖励前置为事前所有权奖励,激发科技成果转化动力。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鼓励银行金融机构设立科技支行、开展投贷联动试点,支持保险机构拓展科技保险险种范围,大力发展天使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推动资本要素对接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企业生命全周期、产业形成全链条。
第三篇 坚持产业立市 加快建设
现代产业体系
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坚定不移建设质量强市,突出数字化引领、撬动、赋能作用,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打造全国率先迈向中高端的“智造名城”。
第十章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推进“芜湖制造”率先迈向中高端。充分发挥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作用,推动“芜湖制造”迈向“芜湖智造”。实施技改“双百”工程,以产业链重构和价值链提升为重点,以奇瑞集团、海螺集团、新兴铸管等企业为引领,全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积极主动对接长三角创新资源,大力推动“三重一创”建设,加快发展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航空、增材制造(3D打印)、线上经济等产业。建立产业链稳定发展长效机制,深入实施群长制、链长制,推动产业链融通协同发展。到2025年,培育20个左右“群主”企业、“链长”企业,100个左右在行业有较大影响力的“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企业,打造万亿级“芜湖智造”产业集群。
聚焦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滚动编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清单。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参与、金融支持等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科技咨询等服务,提升共性基础技术研发能力,打造区域性创新高地。支持企业建设应用基础研究实验室,争取一批项目列入国家(省)重大科技基础实施计划。加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应用支持力度,打通技术到应用“最后一公里”。
支持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推广。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催化作用,提升汽车、建材、电线电缆、电子电器等产业持续创新能力,增强新产品供给。结合安徽自贸试验区芜湖片区建设,加快融入全球高新技术创新链。鼓励企业运用信息技术发展新产业和新产品,促进技术融合、产品融合和业务融合。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掌握核心知识产权,提升创新能效。
强化产业基金引导作用。完善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金融支持体系,加强产业基金对重要产业领域的引导带动作用。按照“一个重点产业配置一个产业子基金”,加快形成多层次产业基金格局。增强国有股权投资基金实力,建立健全基金设立、投资、退出机制以及风险控制、监督管理、纠错容错机制,发挥国有股权投资基金对社会资本的撬动作用,有效促进项目引进、技术创新、产业培育。
完善质量基础设施。加强标准、计量、合格评定等体系和能力建设,助推企业技术、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加快培育竞争新优势。全面实施“企业标准总监”制度,鼓励、引领企业主动制定和实施先进标准,做强市标准化研究院等技术机构,支持安徽省技术标准创新基地(通用航空)建设。紧扣全市重大发展战略和经济建设重点领域需求,建设计量科技基础服务、产业计量测试体系。积极推进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安徽)芜湖园区建设,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检验检测认证支撑能力。
专栏 5 :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行动
汽车及关键零部件领域。 重点研发汽车整车、新型发动机、变速箱、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新材料应用、无人驾驶等关键技术,重点发展核心零部件,研发整车集成、高性能驱动电机及控制、动力电池单体及模组和管理系统、汽车电子等汽车核心技术。
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领域。 高端工业机器人、仿生机器人等下一代智能机器人技术研发,轨道交通、 3D 打印及智能装备、减速机、传感器,中高端控制器、高精度机器人测试装备研发。
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领域。 汽车电子高端芯片、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燃料电池关键技术研发、氢燃料电池汽车、电动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等智能控制技术。
航空装备领域。 航空发动机、航电设备、螺旋桨等核心部件研发,航空材料及产品轻量化技术,大型无人飞行机、综合航电系统等研发。
现代农机及智慧农业领域。 动力换挡变速箱、自动变速箱、液压机械无级变速系统、高端液压件等核心零部件研发,高端收获机械、智能化大马力拖拉机、高端播种机等整机研发。
微电子领域。 第三代半导体需要的高纯度低缺陷碳化硅和氮化镓外延片,超高频、大功率高端器件研发。高频率太赫兹设备、量子通信设备研发与应用示范等。 5G 新产品研发与应用示范。
新型显示领域。 以终端应用需求牵引上游关键材料技术发展,高性能新型显示专用芯片、高端元器件、平板显示核心配套材料及真空蒸镀机等装备的研发。
绿色建材领域。 新一代水泥煅烧技术及装备、水泥高效无球粉磨技术、碳捕集及二氧化碳转化利用、泥窑协同处置固废危废及工业废渣关键技术、清洁新能源和节能新材料技术开发及应用,高性能海洋工程用硅酸盐水泥材料研究,新型高性能水泥基材料研制。
重大民生技术需求领域。 涉及全市社会民生发展的重大公共安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绿色高效农业、重大环境保护等领域迫切需要的技术难题。
第十一章 加快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大力完善产业发展生态,加快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发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打造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到2025年产业集群发展力争实现“3355”目标。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以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新一代汽车电子、汽车半导体等产业为重点,2025年实现产值3000亿元;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主要包括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现代农机装备、高端航空装备、轨道交通装备、节能环保装备、智能家电、智能快递物流装备等产业,2025年实现产值3000亿元。优势传统产业集群主要包括材料、电子电器、电线电缆等产业,2025年实现产值5000亿元。线上经济产业集群主要包括云消费、云服务、云制造、云农业和云管理等领域,2025年实现交易额5000亿元。
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制定优势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及五年升级行动计划,实施新一轮技改行动,加快促进汽车及零部件、电子电器、材料和电线电缆产业转型升级,支持装配式建筑业发展。开展工业企业智造能力提升(试点)行动,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重点制造领域机器换人、数字化车间、绿色车间建设和智能工厂示范。加快培育一批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四基”产品。实施规上企业递增计划,推动中小企业服务示范平台建设,打造一批小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汽车及零部件。加强与长三角在汽车整车和关键零部件领域的合作,提高乘用车和商用车产能并扩展其类型,汽车产品主要零部件在长三角城市实现有效配套,形成国内知名、国际有影响的汽车服务配套企业集团。支持汽车制造业向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方向发展。汽车产品主要零部件的区域配套能力大幅提升,核心整车企业的零部件区域配套率达到90%以上,整零比实现1.2:1。
——电子电器。推进新型绿色环保、高效节能、信息智能和个性化高端家电产品的研发与制造,支持新型半导体元器件、光机电、微波元器件和导电玻璃发展,推动电器产业向智能家居延伸。
——材料。聚焦节能环保方向,大力发展新型建筑材料,提升高质量铜基材料和高品质钢铁制造水平,建成高精高导铜基材料产业基地。以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为重点,引导纺织服装行业转型升级。
——电线电缆。支持创建特种电线电缆省技术创新中心,打造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开展技术联合攻关,推动低烟无卤环保型电缆、电力能源电缆、电子电线电缆等特种电缆发展。到2025年,力争形成1-2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电线电缆企业集团,3-5家在国内专业产品领域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特色企业。
专栏 6 : 支柱产业重大工程项目
汽车及零部件。 禾田汽车轻量化底盘系统研发项目,伯特利汽车精密铸件智能制造项目,嘉瑞高级润滑油生产与研发项目,瑞标紧固件、机动车零配件项目,艾斯迪轻量化新材料技术、高精密汽车零部件制造项目,沃霖汽车年产 30 万套汽车电动踏板,如一新能源汽车传动轴承项目,瑞鹄中高档乘用车大型精密覆盖件模具生产线项目,伯特利汽车精密铸件智能制造,立兴汽车轮毂制造项目。
材料。 诺贝尔高端陶瓷生产基地项目,多金集团绿色建材产业园年产 100 万立方米 PC 装配式建筑项目, 楚江集团铜带升级扩建项目, 新兴绿色智能铸造铁水项目,南方水泥现有水泥生产线产品升级技术改造项目、共享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繁昌装配式建筑预制管片及 PC 构件生产基地。
电子电器。 美的厨热智能家电产业园项目,江森自控空调及核心零部件项目,德力西低压电器产品制造项目,美博空调(二期)项目,美的空调生产扩能项目,飞科健康智能生活小家电产品项目,真兰仪器仪表研制项目,华丰新型电子元器件生产项目,西屋健康智能家居按摩椅项目,三卓韩一精密制造项目、奥斯其智能科技产业园项目、盈科胜智能电子触控屏生产项目。
电线电缆。 超翔光伏电缆项目,正威国际综合性产业园项目,中能特高压电缆项目,宏源电缆军用组件和接插件生产项目、中广核电子束辐照中心项目、太平洋电缆铝合金导线及特种电缆项目,郎阳医用电缆制造项目、南洋新材料 35kv 电缆生产项目、华宇海上移动电缆项目。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智能制造、网络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为路径,加强要素保障,推动智能装备制造、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航空装备争创国家战新产业集群,加快推进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新能源及智能汽车、现代农机及智慧农业、航空产业等省级基地建设,统筹推进微电子、新型显示、轨道交通装备等市级产业基地建设。积极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绿色食品、数字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按照“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同步发展服务机器人、延伸发展智能制造装备、深度融合人工智能”的发展思路,推进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集聚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机器人产业基地。加快建设中科院微电子所快递物流智能装备机械创新设计研究院,创建长三角快递物流智能装备产业联盟,加快发展快递物流智能装备制造产业。推动3D打印技术应用,研发高性能、绿色3D打印材料,在高速高精度3D打印控制技术、特殊功能零部件的增材制造等领域实现突破。
——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加快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加氢站建设,推动智能汽车特定场景应用和产业化发展。引导新能源整车企业优化布局上下游产业链,支持奇瑞集团牵头组建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中心,在先进动力电池及电池管理系统、电机及电机控制系统、整车控制三大核心技术研发上实现突破。推进高新区智能网联汽车小镇建设,组建智能网联汽车及汽车电子产业联盟,实施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及成套装备等省级重大新兴产业工程。
——现代农机及智慧农业。重点发展高效节能环保、多功能、智能化、资源节约型现代农机产品。支持组建耕整机械、收获机械、产后加工机械、畜牧机械等高端农业装备研发中心和培训中心,突破农机装备传动系统、电控系统、智能化作业系统和核心关键零部件等瓶颈,提高农业机械产业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加快推进智能高效农机装备应用,加强农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智慧农业。建设数字农业示范基地,推进智能农机与智慧农业、云农场建设等融合发展。
——航空产业。发力国际航空器研发制造和维修保障中心建设,加快形成集航空装备整机制造、研发、维修、培训、旅游及航空会展、临空经济、应急救援、通航+地理信息等于一体的航空产业体系。支持组建国家通用航空产业创新中心、航空动力科技创新中心。积极拓展航空零部件制造领域,大力发展航空机载、空管和地面设备及系统,积极发展通航运营和维修服务等。
——微电子产业。瞄准碳化硅和氮化镓发展方向,依托第三代半导体工程中心和西电芜湖研究院,加快完善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打造微电子产业基地。
——新型显示产业。强化平板显示技术相关产品开发,加快发展平板显示材料、组件及终端产品,实现新型显示产业链关键环节产业化突破,打造行业领先、世界一流的新型触控显示材料和器件制造、研发基地,争创国家级产业集群。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支持组建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联盟,突破关键共性技术,提升工艺技术水平,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打造特色胶轮轨道装备产业园,延伸发展其他制式轨道交通装备及相关产业。通过构建整机、关键零部件试验和运营维护体系,促进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技术升级。
——新材料产业。实施新材料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发展光电复合传导、铜基、铝基新型导体材料产业及纳米碳酸钙、环保增塑剂等新型功能型材料产业。加快新材料技术与信息技术、纳米技术、智能技术等融合,发展石墨烯、第三代半导体、碳纤维等前沿材料产业,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与典型应用。
——节能环保产业。面向水、大气、土壤、重金属、城市垃圾等环境治理重大需求,开发环保技术和装备。重点开发推广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高效节能技术与装备。加快发展太阳能光伏、生物质能、风电、储能等新能源产业,积极发展智能电网及设备、并网服务业。发力余热发电、垃圾焚烧、固废危废处理和节能水泥装备等大型节能环保装备生产制造,积极引入污染防治装备生产项目。推进高效节能产品研发,促进关键零部件、终端产品及技术迭代升级。围绕节能环保服务,聚力发展水污染治理、土壤修复、生态运营、环境检测等领域,构建问题诊断、方案提供、工程设计、设备制造、施工安装、运营服务一体化产业链。深化产学研合作,建设一批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创新平台。
——线上经济产业。积极发展“互联网+服务业”,支持社会资本进入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健康、教育培训、养老家政、文化、旅游、体育等新兴服务领域,改造提升教育医疗等网络基础设施,扩大优质服务供给,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大力发展“互联网+生产”,推动互联网平台与工业、农业生产深度融合,提升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创新服务能力。在实体经济中大力推广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促进数字经济和数字产业发展,深入推进智能制造和服务型制造。深入推进“互联网+创业创新”,加快打造“双创”升级版,依托互联网平台完善全方位创业创新服务体系,实现线上线下良性互动及创新创业资源有机结合。
积极谋划布局未来产业。加强与长三角城市的分工协作,谋划布局量子信息、下一代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靶向药物、基因检测等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未来产业。瞄准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提升核心基础材料、关键技术装备、核心支撑软件和系统集成水平。加快招引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知名研发机构和创新服务机构,实施一批重大产业和关键技术突破创新专项。加快推动未来产业与各行业的互动融合发展,在制造、农业、商业、物流、金融、电信、医疗、教育、家居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广泛开展试点示范,推动未来产业科技成果规模化应用。
专栏 7 : 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项目
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 人本集团机器人及智能装备轴承项目,旷云智能产业科技园项目,三行轴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工业电机轴承项目,南博机器人清洁服务机器人及新能源环卫车辆装配生产基地项目,酷哇基于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的城市全场景作业服务机器人和城市服务专用车项目,南陵县快递物流智能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项目,南陵韵达快递智能装备产业园项目,海螺格陆博矿区无人驾驶项目, 3D 激光打印机及增材制造耗材生产基地,春谷激光产业园。
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 忠旺轻量化铝制车身生产基地,奇瑞股份未来一工厂(年产 50 万台整车项目),奇瑞商用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与运营项目,云木科技智能电子平台项目,威迪斯电机集成化高密度电驱动系统总成项目,奇瑞新能源智能网联及 5G 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基地,瑞氢动力氢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新能源汽车共性技术研究院,盟博科技智能驾舱和定位传感器项目,集瑞重工纯电动、混动及氢燃料电池重卡项目,繁昌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中汇瑞德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总成项目。
现代农机及智慧农业产业。 中联农机智能农机装备研发与产业化项目、智慧农业产业化升级项目,德邦大为二期牧草 / 秸秆收获成套设备项目,安徽正阳机械低温谷物循环烘干机项目,三山中惠高性能农用传动带项目,安徽天德高端农林智能植保机械装备项目,芜湖翼诺农业机械零配件项目,安徽艾瑞德智能植保系统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航空临空产业。 湾沚区国际航空器研发制造及维修保障中心项目,空港产业园,北航芜湖通航创新园二期,中航智无人直升机研制项目,航瑞航空动力中小型活塞航空发动机研制项目,中电科钻石飞机大型长航时无人机项目,华明航电通航综合航电系统项目,雄名赫斯端齿联轴器项目,卓尔高效空气动力螺旋桨研究中心,圆翔航空直升机和旋翼飞行器研制系列项目,雪猎鹰旋翼飞机研制项目,南陵县通航产业园。
微电子产业。 太赫兹工程中心配套项目,德纳美半导体电子元器件项目,瑞迪微电子 IGBT 模块生产线项目,航飞科技单脉冲二次监视雷达项目,西电芜湖研究院,中航华东光电新型电光交互显示产业化项目,天兵电子微波毫米波芯片研发平台项目,问天量子信息工程中心。
新型显示产业。 熙泰智能 12 英寸硅基 OLED 微显示模组及配套芯片项目,微显示产业园,东润光电 OLED 照明生产设备项目,长信科技车载显示盖板项目,长信新型显示产业园项目,火乐芜湖新型显示产业园,映日科技高纯 Cu , MO 金属靶材生产项目,光电导电膜硬化膜和触摸屏项目,无为琛成智能充电桩及 OLED 显示屏生产项目。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 伦比轴承关键轴承国产化项目,沧宇轨道交通电气线束项目,新誉集团、丽晶美能 IGBT 、碳化硅项目,轨道交通 5G 智能维保及软件开发项目。
新材料产业。 创联新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研制项目,聚赛龙高性能改性工程塑料生产项目,楚江科技高精铜合金带箔材、高精度铜板带项目 , 忠旺铝业铝板带材项目,海螺型材环保催化剂项目,高端塑料食品包装及降解食品包装项目, 东方雨虹绿色建材(芜湖)产业示范园,繁昌新材料绿色发展产业基地,无为市楚江钙产业园,楚江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生产项目,森泓新材料产业园,益瑞石改性新材料项目。
节能环保产业。 信义江北七期光伏组件盖板项目, 美芝精密美芝三期扩建项目,海立 空调压缩机项目,隆基集团 10GW 光伏组件项目,赫为环保产业园项目,水韵环保生态环境治理项目,海螺 LIB 资源化绿色循环利用中试项目,力硕环保污染气体与污染水源治理设备项目, 南陵县好得利环保降解快递包装项目, 科立云冷能综合利用系统高端装备制造项目,艾尔达节能极速纳米薄膜电热项目 。
线上经济产业。 电信云中心芜湖大数据产业园暨电信云计算中心扩建项目,三只松鼠供应链创新品牌及子品牌项目,软件信息产业园,阿里数字生态园区,云工享网络新灵活用工产业园,大峰收科技园互联网新经济产业园,安徽砻坊科技大砻坊科技文化园二期,镜湖区互联网 + 直播产业园,湾沚区数字产业园。
第十二章 专业化品质化发展现代服务业
专业化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新型信息服务、工业设计、工业互联网、检验检测,积极发展商务服务、新兴专业市场、会展、服务外包等,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不断延伸。
——现代物流。以港口物流、空港物流、保税物流、快递物流、产业物流和应急物流为重点,同时积极发展农产品及冷链物流。围绕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加快推进芜湖港智慧港口示范项目,打造芜湖港朱家桥外贸综合物流中心、裕溪口煤炭储配交易物流中心、三山临港产业物流中心和荻港建材交易物流中心,加快建设江北港口公用物流码头,推动芜湖港向现代化综合物流型港口转型。空港物流以芜湖“空铁水公”多种交通方式汇聚的优势为依托,加快推进芜湖(京东)全球航空货运超级枢纽港项目。依托综保区叠加中欧班列始发站、跨境铁路物流园区,培育跨境贸易新业态。依托皖南快递物流产业园,加快建设“中国快递示范城市”。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应急物流队伍,加快构建应急物流体系。引进培育一批物流业制造业融合发展标杆企业,推动两业联动发展。开展“生鲜电商+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新型冷链物流服务,积极壮大冷鲜食品、冷藏药品等冷链物流。
——金融服务。进一步做大金融业,引进培育一批证券、基金、咨询、保险等公司,组建或引入基金管理、金融租赁、消费金融等新型金融机构,加快担保、小额贷款、典当等业态发展。推动金融产业从传统的信贷功能向资本融通、资源整合和资产增值等多重功能扩展。强化信贷投融资功能,加大对自主创新、数字经济、社会民生、节能环保等领域重点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快完善担保体系,健全银企长效合作机制,促进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相协调。推进信贷产品创新,探索开发开展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金融产品及服务;拓宽保险服务领域,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全。鼓励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评估机构发展,筹划建设金融市场中介服务平台。建立多级联动的上市资源培育机制,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支持科技型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支持民营企业发行企业类债券及利用其他融资工具,拓宽债务融资渠道。规划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园区,吸引各类金融中后台机构集聚,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
——新型信息服务。鼓励重点企业加快研发面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操作系统、新型中间件和办公套件,推进工业技术软件化工程,提升关键技术服务能力。突破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全息成像等核心技术,发展网络文学、网络表演、网络视频、网络音乐等领域数字内容产品,开拓混合现实娱乐、智能家庭娱乐等新兴数字内容消费品领域。到2025年,新型信息服务实现营业收入200亿元。
——工业设计。推广应用先进设计技术,推动工业设计与工业企业、企业战略和品牌塑造深度融合,构建“设计+制造”发展模式。创新发展工业设计服务,大力推广工业设计共享经济新模式。推进弋江区青年创意产业园、湾沚区北航科创园、大砻坊研发创意产业园等集聚区发展,建设数字创意设计、创意产品设计特色集聚区和机器人设计创意街区。到2025年,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达到50家。
——检验检测。围绕新能源汽车、汽车零部件、航空、电子电器、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等领域,加快引进检验检测、认证认可、设备研产、信息服务等机构及企业,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服务水平高、具有国际市场开拓能力的检验检测企业(集团),集聚一批检验检测认证知名品牌。依托芜湖市计量测试研究所、芜湖赛宝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筹建安徽省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加快建设芜湖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平台,鼓励检验检测机构开发与应用工业检测技术,探索建立“互联网+检验检测”服务模式。加强分析测试、计量校准等高端、智能仪器设备以及配套试剂、耗材等的研发和制造,完善配套服务。到2025年,检验检测机构达150家,检验检测机构固定资产原值达10亿元,基本建成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聚集区。
品质化提升生活性服务业。重点发展文化旅游、新型商贸、健康养老和教育培训,积极发展育幼、家政、物业、体育等业态,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方向转变。
——文化旅游。推动文化产业传承创新,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提升文化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加快发展数字出版、影视动漫、网络游戏等新兴产业,鼓励传统文旅产业做大做强。以旅游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融合发展为主线,做好“业态、产品、营销和IP”四个“体系创新”,突出“古、绿、红”主题,再建1-2个主题公园,打造主题旅游项目集群。突出四条旅游精品线路建设,打造十大乡村旅游集聚区。支持无为打造红色旅游区、湾沚打造全域旅游休闲区、南陵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繁昌慢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加快长江、青弋江“两江”文旅走廊建设。注重全季节体验、全产业发展、全方位服务、全社会参与,全面推动景区、服务和价值跃升,加快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
——新型商贸。加快推动商贸转型升级,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推动商业业态创新,积极培育新消费新供给,构建现代商贸服务体系。优化全市商业空间布局,形成以“市级核心商圈、区县核心商圈、社区商业中心、特色商业街区”为主体的实体商业中心。推动批发业转型,建设现货交易与电子交易相结合,集产品交易、信息发布、电子商务、物流仓储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专业批发市场。促进商旅文体等跨界融合。
——健康养老。加快发展医疗服务、养生养老、健康体育等。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吸引社会资本兴办高水平医疗机构,引进国际高端医疗机构,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发展治未病、康复等多元化服务。推进医养结合,积极推动健康与养老、旅游、互联网、体育等融合发展。到2025年,基本建成长三角西翼健康服务中心。
——教育培训。大力发展教育培训服务,建立健全现代职业教育和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积极推进实训基地建设。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为社区居民提供多元化教育服务。加快发展高等教育,大力引进一流教育资源,推进“双一流”建设。加快推进教育培训信息化,发展远程教育和培训,促进数字资源共建共享。
积极培育发展新型消费。从“扩容提质”和“优化环境”两个方面发力,促进新型消费发展。有序发展在线教育,积极发展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鼓励发展智慧旅游,大力发展智能体育,培育在线健身等体育消费新业态,创新无接触式消费模式。支持互联网平台企业向线下延伸拓展,引导实体企业更多开发数字化产品和服务。鼓励企业依托新型消费拓展国际市场。
专栏 8 : 服务业重大工程项目
金融业。 金融产业服务基地、金融大数据服务基地、中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项目。
物流业。 芜湖(京东)全球航空货运超级枢纽港、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全国长江船舶交易中心、中欧班列跨境铁路物流园、宝特芜湖现代物流产业园、繁昌沿江临港现代物流产业基地、旷云智能产业科技园、芜湖南陵韵达综合体、润信现代农产品物流园二期三期、冰欧物联网冷链科技园、海螺三山智能仓储项目、安徽中桩物流散杂货码头及物流园、无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项目、芜湖高效物流产业园、繁昌荻港建材交易物流中心、京东芜湖智能供应链产业园。
新型信息服务。 芜湖科技文化中心(江北)、高新生态科技谷、湾谷科技园、长三角数据湖产业园、芜湖大数据产业园暨中国电信云计算中心二期、阿里老船厂数字生态产业园、中科大智慧城市研究院公共服务平台暨产业孵化基地、镜湖区产业互联网平台集聚基地、阿里巴巴芜湖电商运营中心、 58 企服数据产业园、罗兰小镇直播电商基地、繁昌竞皇电竞二期、启迪(江北)数字科技产业园、智慧南陵数据中心、无为城东电子商务服务业集聚区、鸠江区人力资本产业园公共实训基地、阿里巴巴(繁昌)客户体验中心、繁昌智慧园区、羽绒羽毛互联网交易平台。
工业设计和检验检测。 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安徽省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国家飞机通用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设项目、南陵快递物流智能装备产业研究院、繁昌无人驾驶系统项目、工业互联网产业园、都市智造产业园、安徽特种电缆产业创新研究院、无为羽毛羽绒检验检测中心、国家电缆中心在线检验检测平台。
新型商贸。 汇峰跨境电商数据产业基地、三只松鼠电商产业链平台、三山港平行进口车交易中心、绿地全球进口商品(芜湖)运营中心、南翔万商跨境电商产业园、繁昌锦绣大地农批市场、瑞丰商博城芜湖新零售电商产业园、柏庄跨境电商产业园、镜湖新零售产业园、芜湖人力资本产业园、无为大地农批市场。
文化旅游。 荆山文旅城、方特旅游区升级改造、三七互娱平台项目、颐高数字文化创意园、芜优共享创意产业园、方特五期、华强航空科技体验馆、无为红庙镇田园综合体、开城镇田园综合体、泥汊镇田园综合体、鹤毛镇山水田园综合体、大浦二期旅游开发、南陵乌霞景区旅游开发、南陵霭里旅游开发项目、龙山学院研学旅游基地、燕子洞生态旅游、芜湖古城二期、南陵旅游风景廊道建设、繁昌慢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春谷水云间、奇瑞途居房车露营地二期、峨桥茶韵小镇、繁昌窑和人字洞遗址公园、珩琅山玫瑰谷健康小镇、红杨山汽车体育公园、西河文化旅游区、 “ 红韵印迹 ” 乡村旅游集聚区、花桥鸠兹城源文化旅游区、湾沚东草湖湿地公园、繁昌峨溪河生态公园、桃冲矿遗址公园、六郎水上慢城生态旅游集聚区、芜湖空港田园综合体、芜湖蒸汽火车主体公园、 “ 三湖一坝 ” 和 “ 三山一圩 ” 乡村生态旅游、西九华旅游服务业集聚区。
第十三章 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持续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深度融合。支持骨干企业智能化改造,鼓励企业建设智能化生产线、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车间)。实施“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工程、“皖企登云”提质扩面行动,支持企业提升现有装备的可接入水平和装备间数据交互能力,促进企业业务系统进行云化改造和向云端迁移,加快建设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充分依托港口区位优势和科教、环境资源,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新型信息服务、工业设计、工业互联网、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产业金融、大数据应用、互联网平台等加快发展。实施服务型制造行动计划,培育一批制造业服务化示范企业,建设一批制造业服务化示范项目,重点发展总集成总承包、现代供应链管理、融资租赁、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高附加值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实现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争创一批省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试点企业和示范园区。
第四篇 聚焦融通赋能 打造双循环
重要节点和战略链接
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以“大交通、大物流、大贸易、大投资、大价值”体系建设为引领,把落实需求侧改革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努力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上积极作为。
第十四章 打造“三中心一枢纽”
区域消费中心。注重需求侧改革,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建设货畅人旺的区域消费中心。打造丰富多样的消费载体。围绕促进实物消费提档升级,优化流通设施布局,完善便民服务网络,谋划改建或重建高品位步行街,科学规划布局高端商业综合体等商圈,建设“全国示范步行街”及省级特色商业示范街,提升地方特色小店、老字号等特色品牌影响力。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更好地满足多层次多样化消费需求,着力激发居民消费潜力;扩大文化旅游体育、健康养老家政、教育培训托育等领域消费,建设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支持线上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合规有序发展,鼓励建设“智慧商店”“智慧社区”“智慧商圈”,积极培育消费新热点,推动与消费者体验、个性化设计、柔性制造等相关的产业发展;鼓励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向农村市场拓展;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形态,挖掘长江夜游市场,建设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夜市品牌,争创全国新型消费示范城市。营造优质放心的消费环境。加快建立健全高层次、广覆盖、强约束的质量标准和消费后评价体系,强化消费领域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提高消费者主体意识和维权能力;完善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加大对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侵犯知识产权、虚假宣传、价格欺诈、泄露隐私等行为的打击力度,促进新型消费健康发展。
先进智造中心。推动供给结构优化,以实体经济发展为着力点,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通过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建设创新活跃、效益显著、质量卓越、带动效应突出的区域先进智造中心。加快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提升产品配套率和国产替代率。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力度,应用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拓展“互联网+先进制造业”新路径,发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等新模式。引导广大企业做精做强主业,发扬“工匠精神”,深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大力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质量提升示范区。支持重点企业发展服务外包,加强与供应链企业合作,打造新型制造模式,积极培育和引进一批供应链企业,建设数字化供应链平台,发展面向制造业的供应链服务。
现代物流中心。加快建设现代流通体系,发挥芜湖港口、机场、自贸试验区等综合优势,加快推进供应链体系、物流平台、服务网络建设,打造全国性物流枢纽,畅通国内大循环。加快推进现代航运服务业集聚区、长江下游集装箱转运中心和大宗散杂货集散中心“一区两中心”建设,加强与长江中上游沿线城市及港口合作,提升水水转运系统功能,拓展港口腹地范围。加强国际航空货运能力建设,支持芜宣机场申报国家航空一类口岸,创建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和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打造国际化多式联运集散中心。围绕安徽自贸试验区芜湖片区和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大力发展保税物流、电商物流和国际物流。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支持商贸流通设施改造升级,引进大型电商平台,推进骨干流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和跨界融合,培育一批年销售额超百亿元的新型商贸企业。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加快建设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立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强化支付结算等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储备充足、反应迅速、抗冲击能力强的应急物流体系,建设一批骨干冷链物流和应急物资储备基地。
多式联运枢纽。构筑多层级、一体化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夯实畅通国内大循环交通设施支撑。以大交通视角,建立以多式联运枢纽和信息系统为组织平台的资源整合模式,提高不同运输方式间衔接水平,促进多式联运服务和上下游产业的跨界融合与联动发展。依托朱家桥港区、动车运用所、塔桥铁路物流基地、宝特铁路物流综合基地及芜宣机场,加密节点间线路联系,实现与安徽自贸试验区芜湖片区、芜湖(京东)全球航空货运超级枢纽港、芜湖江海联运枢纽功能高效联动,打造“空铁水公”多式联运枢纽。
第十五章 发挥有效投资引领支撑作用
扩大有效投资规模。发挥投资支撑作用,健全“双招双引”推进机制,充分运用市场逻辑、资本力量推动项目工作。深化“四督四保”“集中开工”等工作机制,做深做实项目前期工作,加快项目落地实施,不断提高投资效益。围绕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和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两新一重”建设,精准发力扩大有效投资,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建设一批医疗卫生、养老托育、垃圾污水处理、城市更新、冷链物流、社区补短板等项目,加大产业平台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大力提升区(县)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促进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着力增强人口经济承载能力。
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加强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帮助企业解决融资担保难问题。深化与国开行、农发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合作,争取更多周期长、成本低的政策性贷款支持。加快推动企业采取股权融资、上市融资和债转股等多种方式直接融资,鼓励在建项目通过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等市场化方式开展后续融资。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进一步开放交通、水利、生态环境、市政工程等基础设施领域,加快疏通民间资本进入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民生领域的堵点。建立吸引民间资本投资重点领域项目库,常态化向民间资本推介,做好已推介项目的跟踪调度和后续服务工作。合理利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符合专项债出资条件的重点项目建设。
第十六章 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市场和资源
加快外贸发展。支持汽车、电子电器、电线电缆、材料等优势产业扩大进出口业务。发挥装备制造业优势,按照“龙头企业做品牌、中小企业做配套”的思路,引导和鼓励企业着力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抢占国际市场。实施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工程,推进内贸外贸、线上线下一体融合。以芜湖特色优势农产品为重点,推行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链条式管理模式,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和特色发展水平,扩大高附加值农产品出口。提升现有展会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运作水平,办好中国(芜湖)科普产品博览交易会、中国(芜湖)国际动漫创意产业交易会、中国(芜湖)通航设计制造大会,利用好进博会、广交会、世界制造业大会等展会,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推动外贸结构优化。高效发展进口贸易,扩大先进技术、重要装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支持能源资源产品进口,鼓励优质消费品进口。加强对外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建设,扩大国内紧缺和满足消费升级需求的农产品进口。扩大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进口和旅游进口。创新发展加工贸易,发挥芜湖综保区政策优势,重点引进电子信息、新型显示、高端装备制造等企业。积极推进文化创意、工程承包、航运物流等服务行业出口。
提高外资利用水平。强化产业链招商和要素集聚,大力引进世界500强企业以及产业链优质企业,重点打造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外商投资先进制造业集群。支持外资企业在芜湖设立地区总部、职能型总部、研发设计中心。拓展利用外资领域,探索扩大服务业开放,落实进一步放宽、取消对境外投资者的资质要求、股比限制、经营范围等准入限制的规定,推动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积极引进国际商务服务企业,鼓励发展国际中转、国际采购、进口分拨、出口配送等新型物流业态。鼓励外商采取并购、参股、股权出资等方式参与传统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企业改组改造和兼并重组,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运营。
第五篇 加强数字引领 全面推进
智慧芜湖建设
落实“数字江淮”部署,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和数字生态建设,提升智慧芜湖发展水平,增强经济发展新支撑、提升智慧政务新高度、促进社会治理新发展、建设数字发展新生态。
第十七章 创新发展数字经济
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加快实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工程、“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工程,加强与长三角城市的交流合作,一体推进研发攻关、产品应用和产业培育。加快建设长三角数据湖产业园、芜湖大数据产业园暨中国电信云计算中心二期、智慧南陵数据中心、空间信息与应用中心等载体,做大做强优势产品,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加快建设芜湖动漫产业园、软件信息产业园等一批重点园区。加快布局区块链、未来网络、网络空间安全、物联网,虚拟现实等前沿产业,加快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坚持应用牵引,大力推进人工智能、5G、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技术与现代农业、先进制造、贸易流通、休闲旅游、教育健康、交通出行等深度融合。实施平台经济倍增计划,围绕媒体融合、智慧物流、智慧社区、智慧家政、智慧旅游、在线消费、在线教育、医疗健康等成长潜力大的新兴方向,加快建设互联网+直播产业园等载体,做大做强人力资本产业园、高效物流产业园、新零售产业园等载体。支持打造一批数字车间、智能工厂,培育一批专业性强、行业特色明显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创新发展工业互联网,突破数据集成和边缘处理、工业数据建模与分析等关键共性技术,构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与企业级对象标识解析系统。加快打造企业数字化,促进企业研发设计、经营管理、生产加工、物流售后等核心业务环节数字化转型。加快构建数字化产业链,畅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数据通道,促进全渠道、全链路供需调配和精准对接。
提升数字经济发展能级。积极引进国内外数字经济枢纽型与平台型企业总部落户。鼓励一批业绩突出、成长性好、带动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数字经济企业,通过项目建设,战略重组、上市等方式,加快培育发展成行业龙头企业。以镜湖区为核心,强化与鸠江区、安徽自贸试验区芜湖片区等的联合联动,实施“数字+”赋能工程,充分放大线上经济、跨境电商线上平台、机器人和高端装备等产业发展优势、制度创新优势,突破制约数字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约束和政策瓶颈,打造“线上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到2025年,实现线上交易规模突破5000亿元,引进培育线上经济创新企业1000家以上、高成长性企业200家以上、创新型头部企业和领军企业20家以上,推出100个以上示范效应好、带动作用强、市场影响优的应用场景,创建10个以上各具特色、开放协同、创新活跃的线上经济特色示范片区,营业收入超百亿平台企业达到10家以上,平台经济新增就业5万人以上。
第十八章 加快建设数字政府
推进公共数据有序共享开放。加快建设江淮大数据中心子平台,完善城市大数据中心,归集汇聚政务、社会、经济数据资源,实现数据共享交换、开放利用和智能分析,促进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建成全市统一的人口、法人、空间地理、电子证照、社会信用等基础数据库,构建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城市基础能力平台体系,促进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统筹推进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平台建设,依法有序向社会开放公共数据资源。推动各部门制定数据开放目录、开放计划和开放规则,明确开放范围和领域。
推动政务信息化共建共用。完善公共服务APP统一平台,整合各类政务服务、便民服务,打造一批亲民实用、快速便捷的政务应用。加快实施“1+3+X”模式的芜湖市政务云服务项目,优化云计算中心布局,推进芜湖AI超算中心、长三角“数据湖”建设应用,构建城市云计算中心集群建设,协同拓展承接长三角地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相关企业的存算服务。围绕平安芜湖、信用芜湖、环境资源、智慧交通、智慧水利、防灾减灾、应急指挥等领域,加快数据汇聚、在线监测、事中监管与协同联动。优化提升市电子政务外网,指导各县(市)、区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推进电子政务外网与部门非涉密业务专网、公共视频图像、城市物联网等网络的互联互通,形成架构统一、运行高效,安全可靠,弹性调度的新型电子政务外网网络体系。
提高数字化政务服务效能。加快城市治理智慧化转型,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研发、应用,打造“互联网+政务服务”品牌,推动政务服务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全面升级打造“皖事通办”平台,集成一批公共应用支撑,提供全覆盖、无差别、高质量、便捷化的政务服务和社会服务,实现“皖(万)事如意”。创新政务服务方式,推行7×24小时不打烊服务,完善7×24小时政务服务地图,推出更多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窗口办、电视办”。推进长三角地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进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事项“一件事一次办”,实现城市服务、管理和社会治理跨区域协同。完善“互联网+监管”系统功能,拓展应用范围,加快一体化协同办公平台、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平台、政府系统督查考核信息化平台建设。
第十九章 着力构建数字社会
提供智慧便捷的公共服务。加强数字技术在准确把握公共服务需求、精准核算公共服务成本、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资源等方面的应用,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加快推动全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应用和政务数据汇聚融合,建设“AI+政务服务”基础平台,完善“皖事通芜湖城市令”“易政网”“城市卡”服务功能。加快推进文化教育、医疗健康、交通旅游、养老服务、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社区治理、减灾救灾、扶贫救助等领域数字技术应用创新,不断丰富服务内容,拓展服务渠道,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
建设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依托全国首批“智慧城市”和5G城市试点建设,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加快完善智慧芜湖“1+4+N”工程。推进“城市大脑”建设,建立智能分析、信息共享、协同作业的城市管理体系,实现实时监测、精准服务和精细化管理,提升应急协同处理能力。加快推进智慧乡村建设行动,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构建涉农信息普惠服务机制。推进信息技术在种养殖等领域运用,推动大田物联网建设持续升级,提升益农信息社在农技推广、农村公共服务、农产品上行等方面的服务水平。加强新型智慧社区建设与“城市大脑”联动发展,提高城乡基层治理智能化、协同化、集约化水平。到2025年,智慧城市建设达到国内同类城市领先水平。
构筑美好数字生活新图景。推进民生应用场景建设,加强交通出行、房屋租赁、家政服务、快递服务、酒店餐饮、旅游等民生服务资源的开发共享,鼓励共享出行、餐饮外卖、团购、在线购药、共享住宿等领域产品智能化升级和商业模式创新,发展生活消费新方式,培育线上高端品牌。加快智能终端推广应用,提高民生服务的便利化、普惠化水平。扩大电子商务进农村覆盖面,促进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大力发展智慧家居,加快研发高感知、灵敏控制的传感设备和控制系统,提升家居产品的人机对话、行为交互、设备互联和协同控制等智能化水平。
第二十章 积极打造数字生态
推进数据市场配置。支持构建农业、工业、交通、教育、安防、城市管理、公共资源交易、社保、卫生健康、金融等领域规范化数据开发利用的场景。推进城市大数据中心建设,鼓励政企合作开展数据运营,促进数据资源政用、商用和民用。实施数据要素流通工程,构建统一开放、安全有序的数据交易平台,探索规范的数据市场化流通、交换机制,打造全国一流的数据交易场所。加大大数据企业的引进和培育力度,依法设立投资大数据产业的创业投资基金。探索促进数据流通和数据资产转化的路径,保护交易主体的各方权益,打造数据融通、交易便捷、服务协同的生态圈。
强化集成融合研发。鼓励龙头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新型研发机构等,开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构建全程全域的创新创业环境,打造智慧化的产业孵化体系,着力建设有竞争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中心。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芜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芜湖微电子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建设。积极争取更多大院大所来芜设立分支机构、技术转移机构或共建研究院。
营造良好政策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本着鼓励创新原则,对数字经济领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施包容审慎监管,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提供宽松环境。落实互联网平台主体责任,引导互联网平台加强自律,规范管理和经营行为。坚守安全和质量底线,强化安全监测和风险评估,坚决依法打击侵犯他人合法权益、违背公平竞争秩序等违法行为。加快构建第三方协同治理体系,鼓励行业协会等专业力量参与监管,拓展公众参与治理渠道,形成全社会共享共治格局。
加强数据安全保护。探索推进大数据和网络安全、数字交易等办法,健全数据“汇治用”和“管看评”全周期管理制度。创新网络信息安全监管模式,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完善等级保护安全测评、风险评估制度,规范密码应用,网络安全设施与信息系统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加强数据资源和个人信息安全保护,规范涉及个人敏感信息与企业商业秘密的大数据挖掘分析行为,完善全市网络安全工作责任体系,落实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
专栏 9 :数字芜湖建设行动
城市大脑构建行动。 突出智慧城市 “ 数据赋能 ” 作用,融合智慧城市数据资源、业务应用和技术组件等三大基本要素,建设基于大数据的城市大脑平台,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市县一体化城市大脑生态体系。完善集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决策、智能应用等功能于一体的 “ 智能中枢 ” 。全面搭建智慧城市应用(支撑)中台,联动数据中台,实现共性应用能力在智慧城市应用场景中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的共享共用。深化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实现对城市的智能化全面感知、可视化态势监测、可控化预警处置、智慧化协同联动。
应用场景打造行动。 围绕城市运行、公共服务、数字经济和基础设施四大领域提升工程,推进各部门业务系统按需改造、优化流程;基于 “ 一端(皖事通 · 城市令)、一卡(第三代社保卡)、一码(安康码) ” 加快健康、教育、文旅、养老等重点领域民生普惠应用;在基层治理、公共卫生、交通出行、信用监管、生态环境等领域打造若干协同应用场景,逐步接入并运行惠民服务、城市治理和数字经济等各类应用体系。
政务服务提升行动。 建设完善 “ 皖事通办 ” 芜湖分厅,打通业务审批系统和数据壁垒,拓展电子证照、办事材料等共享和应用,实现 “ 最多跑一次 ” 。推动政务服务大厅硬件设施智能化升级改造。推行 7×24 小时不打烊服务,持续深化多终端政务服务协同办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供智能搜索、秒批秒办、刷脸审批等智能服务。加强与长三角一网通办平台对接,强力推进长三角区域协同化。
智慧社区建设行动。 以 “ 互联网 +” 为创新引擎,构建便捷高效的智慧化社区治理和民生服务体系。建设 1 套智能基础设施、 1 套数据资源体系、 1 个一体化智慧社区平台,围绕社区党建、社区安全、社区政务、社区管理、社区共治、社区服务六大核心领域,构建 X 项智慧化场景应用,打造以党建为引领的 “ 平安、效能、智治、共治、幸福 ” 社区,推进社区基础设施标准化、行政事务协同化、服务管理集成化、居民生活现代化,不断提高智能化、信息化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高分应用推进行动。 加快高分芜湖中心建设、应用,推进卫星遥感数据在地物类型、土地利用、洪涝灾害、违建影像等应用场景运用。设立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中心,结合通航产业,打造卫星遥感产业集群。
第六篇 强化枢纽地位 构建高质量
基础设施体系
优化综合运输通道布局,加强高铁货运和国际航空货运能力建设,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加快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互联互通、运行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第二十一章 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强化市域对外交通功能。统筹推进干线铁路、高速公路、干线航道、航空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芜湖对外通道运输能力。加快推进宁芜-芜铜铁路电气化改造,建设塔桥铁路物流基地,规划建设G60科创走廊合肥-芜湖磁悬浮轨道试验线、合肥-芜湖-宣城城际铁路、安徽北沿江高铁,争取将芜湖作为一个重要的物流节点纳入全国高铁物流基地布局规划,强化区域铁路枢纽地位。推进安徽北沿江高铁、合芜宣宁城际前期工作,做好芜湖动车运用设施、芜湖地区货运铁路线外迁,以及利用既有普速铁路开行沈巷至机场市域列车等规划研究,积极争取宁宣高铁引入芜宣机场,打造空铁联运基地。持续推进高速公路联网扩容,加快芜黄高速、岳武高速东延以及芜合高速改扩建等工程建设;建成芜宁高速、芜宣高速改扩建项目;推进泰山路长江大桥、宣商高速无为至合肥段、巢黄高速合肥至无为段、天天高速无为至安庆段的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开展合芜宣杭二通道、和县至无为高速、芜溧高速西延方案研究。支持芜宣机场申报航空一类口岸,推进临空经济区建设,打造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港,创建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启动南京至芜湖长江大桥12.5米深水航道、长江大桥以上航道9.5米-10.5米维护水深研究工作。
提升市域内部交通服务能级。以干线公路等级提升和快速联通为重点,形成市域快速交通体系。加快G205市区到南陵段快速化进程,推进实施G347市区到无为快速化改造,以及S334峨山路东延工程、长江南路快速化改造等项目。加快国省干线公路扩容与提质,推进G236繁昌段、G318南陵段、G329鸠江区段、G347无为段等扩容;尽快启动S208、S218、S220、S449、S330、S451、S335、S339等断头路、瓶颈路改建工程,提高高等级公路比重。加速推进轨道交通一号线及二号线一期工程建设,强化江南主城与各区域之间联系;规划建设轨道交通二号线二期(含北京路过江隧道)等后续轨道交通线路。加快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四好农村路”建设,深入推进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打造一批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加快过江通道建设,建成芜湖城南过江隧道,开展芜湖华电大道、龙窝湖、天门山等过江通道前期工作。到2025年,80%以上国省道达到二级及以上公路标准。
完善客货运输枢纽体系。加快重点港区集疏运设施建设,开工建设芜湖朱家桥港区、三山港区集疏运通道,形成高效便捷的多式联运体系。对标综合性客运枢纽建设要求,改扩建芜湖汽车客运站。加快朱家桥、裕溪口、三山、荻港、高沟等港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传统货运场站向物流园区转型升级。推动邮政快递中转枢纽、公用型城市配送站点等建设,优化农村物流网点布局。加强公交客运建设,推进城市中心公交首末站建设。
第二十二章 建设现代能源体系
扩大可再生能源应用规模。推进光伏发电规模化和科学化发展,大力推广工业企业厂房、公共建筑等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根据土地资源和电网消纳等条件,统筹推进集中式地面电站开发,积极拓展户用光伏系统。加强风电项目建设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有序推进分散式风电开发。探索风光储一体化建设,促进可再生能源本地消纳,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发展长效机制。鼓励生物质能多元化利用,推进秸秆利用项目建设,合理布局垃圾焚烧电厂,积极发展固体成型燃料,鼓励发展沼气。积极推广地热能、空气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做好核电厂址资源保护工作。
提升电力供应及配置能力。推进华电二期4#机组、西形冲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前期工作,提升电力供应保障和调节能力。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结合大型电力负荷中心分布,加快构建以超特高压为枢纽、220千伏电网为骨干的枢纽型电网。优化配电网线路、变电站布局,全面提升配电网智能化水平,加快向信息化、互动化、智能化的能源互联网转变。加大农村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农村电网进一步提档升级。
加快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统筹规划,推进长江LNG接收(转运)站、配套输气管网及LNG加注站、天然气江北门站等项目建设,加快城镇燃气管网建设,构建互联互通一体化天然气基础设施体系。建设芜湖市智慧燃气综合管理平台、城市燃气智能化生产运营系统、瓶装液化气智能运营系统、智能微管网运营系统和社区网格化服务数字运营系统,实现燃气监管、服务平台整合,以信息化手段对城镇燃气基础设施、瓶装液化气、智能微管网、社区用户进行便捷管理。加强储气调峰能力建设,推进燃气调峰电厂前期工作,开展LNG罐箱多式联运试点。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开发生物天然气。有序实施天然气替代工程,鼓励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
第二十三章 加快城乡水利设施升级
加快水安全保障设施建设。推进长江干流堤防提升达标、城北圩(芜当联圩)加固提升、青弋江芜湖闸枢纽工程、洲滩圩垸治理工程前期工作,实施青弋江、漳河中下游水系综合整治及防洪治理工程,提升城市防洪能力。持续推进中小河流系统治理、山洪灾害防治、病险水库与水闸除险加固、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完善圩区及城市易涝区域排涝体系,保护现状天然水域面积,积极推进雨污分流工程,结合泵站建设等工程措施,提升城市治涝能力。推进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和评估工作,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开展农村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完善农村供水工程体系,逐步实现城乡供水同网同质。
加强水资源利用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开展各类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形成大中小相协调的区域生产生活水资源保障系统。开展重点灌区改扩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推进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启动实施中型泵站改造以及小型泵站增效扩容,打造“四型”现代化灌区;建立水资源高效利用体制机制,提升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水平,提高渠系水利用效率。
专栏 10 :基础设施重大工程项目
铁路。 宁芜铁路电气化改造、塔桥铁路二级物流基地、普速铁路外绕工程、高铁物流基地、 宁宣高铁引入芜宣机场工程、 合芜宣宁城际、铜南宣城际铁路、轨道交通 1 号线和 2 号线一期、轨道交通二期、高铁湾沚南站至芜宣机场 、 轨道交通 3 号线延伸至繁昌西站工程,开展轨道交通 4 号线规划研究。
高速公路。 芜黄高速、岳武高速东延、合芜高速改扩建、宁芜高速改扩建、芜宣高速改扩建、合芜高速芜湖二坝支线、宣商高速、巢黄高速巢湖至无为段、天天高速无为至安庆段、合芜宣杭二通道、和县至无为高速、芜溧高速西延工程。
国省干线。 G205 芜湖九华南路段、 G329 芜湖江北段、 G236 长江南路延伸工程、 G347 芜湖段、 G318 南青县一级公路改造工程, S208 黄池至湾沚南站段、 S218 高沟至石涧段、 S220 散兵至昆山段、 S233 无为段、 S259 昆山段、 S330 无为与巢湖交界至无为六店段、 S335 芜湖段、 S339 芜湖段、 S449 赫高路、 S451 泉塘至黄姑段、 S457 新港至 S460 段一级路升级改造工程, S334 峨山路东延伸建设工程。
码头。 芜湖港朱家桥外贸综合物流园区一期项目码头工程、芜湖长江 LNG 内河接收(转运)站、皖江(芜湖)航运服务业集聚区、繁昌荻港综合港口项目、芜湖港江北集中区大宗货物码头、高沟港区公用码头工程。
机场。 加快芜湖宣州机场改扩建项目建设。推动无为通用机场实质性启动。启动南陵通用机场前期研究工作。
过江通道。 北京路过江隧道、泰山路长江大桥。
交通枢纽。 芜湖宣州机场综合交通枢纽、芜湖北高铁站综合客运枢纽,芜湖港多式联运枢纽、芜湖综合客运枢纽。
能源基础设施。 华电二期 4# 机组,芜湖长江 LNG 内河接收(转运)站及配套输气管道,繁昌开发区热电联产工程,白鹤滩 — 江苏、芜湖三 — 廻峰山、黄浒 220 千伏、江北 220 千伏、二坝 110 千伏等输变电工程。
水利基础设施 。神塘河站、凤凰颈新站、峨溪河排洪新站、保安站、竹港泵站、下沟站等易涝区排涝能力建设项目,扁担河、荆山河、西河、花渡河、黄浒河、横山河、汤泊河、周寒河、七星河等中小河流治理项目,长江芜湖河段整治工程,城市防洪改造提升、长江洲滩圩垸分类治理、芜湖闸。
第二十四章 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实施“1115”行动计划,加快以5G网络和数据中心为重点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5G基站、千兆光纤扩网布局,推动IPV6规模化布局,逐步构建“物联、数联、智联”三位一体的信息支撑体系。依托5G网络等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统筹互联网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等功能性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完善城市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着力构建融合、泛在、共享、安全的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多层级、跨领域、全方位的信息整合,创新产业模式和服务业态,打造芜湖互联网枢纽节点。持续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加快打造智慧交通网络,建设智慧机场,推进G205市区段智慧公路、宁芜智慧高速公路、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数据指挥中心、芜湖港辖区内船舶防污染在线综合监控平台先期示范、“车程网”平台等项目建设。
专栏 11 : 新基建 “1115” 行动
1 个信息基础设施体系 。建设 10000 个以上 5G 基站;打造 10 个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 30 个智能工厂,实现 2000 家企业登云;新型政务网实现互联互通,与长三角区域 “ 一网通办 ”“ 一网统管 ” 全面对接。
1 个创新基础设施体系。 争创 1-2 个国家和省级分行业产业创新中心、 2-3 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新增 1-2 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全市各类创新平台超 600 个,力争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我市布局,加快建设长江经济带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
15 个新基建应用场景。 智能网联汽车研制、检验检测及充电桩;微显示产业基础设施及 IC 设计、晶圆制造; “ 数据湖 ” 及软件开发服务平台;人力资本产业园基础设施及相关数据平台;高效物流产业园基础设施及物流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平台化;微电子产业园基础设施及第三代半导体工程研究中心;人工智能及工业机器人产业化;智能农机装备及数字化农业推广应用;通用航空研制和测试、维修平台; 3D 打印及智能装备产业园基础设施及数据中心;智能快递物流装备产业园基础设施及数据中心;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及城市轨道交通体系;汽车后市场及弹性制造、智慧供应链体系;绿色食品及云端品控体系和销售体系;智慧城市及感知体系。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第二十五章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全面落实市场体系基础制度。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按规定放宽市场准入门槛,定期评估、排查、清理各类显性和隐性壁垒,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增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刚性约束,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清理违反公平、开放、透明市场规则的政策文件,推进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建立健全第三方审查和评估机制、面向各类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审查举报处理和回应机制。全面完善产权保护制度,落实民法典和相关法律法规。
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着力破解影响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要素自主有序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有效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完善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用地计划指标分配方式,完善市域内补充耕地指标调剂机制,探索增加混合用地供给。健全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完善人才分类评价方式。推进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化运营,健全知识产权激励机制,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方式,鼓励技术开发、转让集成化服务。拓展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功能,健全要素市场化交易平台,完善技术成果转化公开交易与监管体系,支持各类所有制企业参与要素交易平台建设。鼓励要素交易平台与各类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合作,形成涵盖产权界定、价格评估、流转交易、担保、保险等业务的综合服务体系。加强要素交易监管,规范交易行为。健全交易风险防范处置机制。增强要素应急配置能力,建立对相关生产要素的紧急调拨、采购等制度,提高应急状态下的要素高效协同配置能力。完善市场运行监管机制,持续清理和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保障市场主体公平竞争,持续优化市场准入环境、竞争环境和消费环境。
第二十六章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实施地方金融体系和融资结构调整优化工程,构建地方风险投资、银行信贷、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保险市场等多层次金融支持服务体系。实施推进企业上市五年行动计划,推动更多企业上市挂牌和直接融资,支持上市公司再融资和并购重组,提高上市公司发展质量。不断完善芜湖市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引导金融资本重点支持制造业和中小微企业,促进财政与金融、就业、产业等集成协调。推进地方金融机构改革,支持中小银行通过发行普通股、优先股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二级资本债等方式,多渠道增强资本实力,提升融资供给能力。鼓励境内外金融机构在芜设立分支机构。建立金融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吸引高端金融人才来芜创业、任职。
落实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促进绩效管理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决算全过程,扎实完善地方税收体系。提高财政资金的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优先统筹用于保障民生和生态环境等领域。充分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扩大政府债券发行,持续完善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制度,构建开展地方政府债务动态监控常态化机制,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妥善化解隐性债务存量。严格落实税法授权地方事项,巩固完善减税降费工作机制。进一步推动税务执法、服务和监管的理念方式手段变革,深入推进精确执法、精细服务、精准监管、精诚共治,提高税法遵从度,降低征纳成本。
培育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以管资本为主推进监管职能和监管方式转变,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发挥国有企业和国有股权投资基金更大作用,支持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健全政企沟通长效机制,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种壁垒,完善促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政策体系,打造惠企政策“直通车”。着力推进企业联合发展机制,推进形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产品互购、优势互补、市场互用的机制,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第二十七章 建设人民满意服务型政府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政府部门失信惩戒和责任追究机制,加强政府守信践诺监督考核,将信用奖惩机制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全面提升各级政府诚信行政水平。规范监管执法行为,在涉企执法部门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坚决杜绝滥用行政权力干涉企业正常经营的行为。建立因政府规划调整、政策变化造成企业合法权益受损的补偿救济机制。严格执行行政权力清单,健全与行政权力相对应的责任清单,建成权责明确、制度完备、监督有力的行政权力运行体系。系统开展“一抓双比五提升”专项行动,推动政府机关深入一线解决问题,树立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
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深化“放管服”“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深化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完善便民服务机制,实现政务服务就近能办、异地可办、区域通办、全程网办。全面推进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承诺制改革,依托省投资项目监管平台,开展“并联审批四统一”和“多评合一”,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一站式企业服务中心功能,建立“一站式服务”机制。
第二十八章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打造市场化营商环境。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深入推进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区域评估,加快投资项目综合性咨询和工程全过程咨询改革,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新产业新业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引导金融机构开发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金融产品,形成10万家以上中小微企业信用数据库,完善基于大数据的企业信用贷平台,构建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和资本创新体系。
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建立和完善依法平等保护民营经济产权长效机制、企业合法权益受损补偿救济机制等。深化“综合监管、分类执法”改革,全面推行“容缺受理”,对首次轻微违法行为依据免罚清单免于处罚。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打造“易企网+”企业服务品牌,全面升级市政服务平台功能,提升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水平。加大执法力度,严格依法保护产权。
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坚持制度创新加制度复制、中国特色加国际接轨,对标国际一流标准改善营商环境,加快建立与国际投资和贸易规则相适应的政策制度体系,培育国际化投资生态和经营环境。认真实施《外商投资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全面实施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制度,建立完善外资企业设立申请“一窗受理”制度,持续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改革。
第八篇 优化空间格局 加快建设
现代化大城市
坚定不移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规范有序实施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推进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不断提高城市功能品质,强化城市人口集聚,壮大城市发展能级,增强城市辐射和带动能力。
第二十九章 明确城镇开发空间格局
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推进城市“西进、南扩、中提升”,构建以市区为主、无为和南陵为副的“一主两副”空间开放格局。
“一主”为芜湖市辖区。以龙湖为心,打造主城区优化引领极、江北融合发展极、西南绿色发展极和东南新兴发展极,形成“一心四极”空间格局。
——主城区优化引领极。优化提升镜湖、弋江、鸠江江南片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盘活存量资源,挖掘“芜湖记忆”,高端化提升主城区城市品质,增强主城区城市经济活力和竞争力,打造城市现代化的标杆和高地。
——江北融合发展极。高标准推进江北新区建设,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强化科技创新、产业培育、人才聚集,打造全省全国一流的科技型园区、生态型新区、宜居型城区。
——东南新兴发展极。推动湾沚区建设全省高质量发展样板区,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航空新城、产业兴盛的品质之城、全域美丽的幸福之城,统筹推进“港产城”联动发展,打造皖江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和市域东南部滨水园林城区。
——西南绿色发展极。谋划实施三山经济开发区振兴计划,支持申报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建设高水平开发区、有魅力生态区和现代化中心区。推动繁昌区与三山经济开发区一体化发展,创建绿色发展示范区,打造市域西南部山水宜居城区。
“两副”为无为市和南陵县。优化县域国土空间格局,着力提升县城服务能级,强化对县域乃至芜湖市域江北西部片区以及江南南部片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无为市。充分利用江北新区建设契机,推动无为市区向东拓展,启动东部新城建设,强化城区与高沟片区的联系融合,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和特种电缆、健康食品等产业新基地建设,着力完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提升人口集聚能力和产业承载功能,建设产业实力强、自然生态好、城乡融合好、人民生活好和党风政风好的“一强四好”现代化滨江城市,打造芜湖市域江北副中心。
——南陵县。依托生态优势,优化提升城区环境和公共服务功能,围绕快递物流智能装备产业进一步集聚产业要素,谋划建设硅基、铜基、钙基新材料为主导的矿产品深加工产业基地,培育壮大南陵大米、蓝莓、食用菌、特色水产品等特色农业,鼓励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品,繁荣假日经济、夜游经济,擦亮“一镇一节”系列特色节庆文化活动品牌,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发展能级,推动南陵县撤县设市,打造芜湖市域江南副中心。
第三十章 加快推进江北新区建设
做大做强主导产业。聚焦光伏新能源、人工智能、电子电器、智能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重要影响力的产业集群。结合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大数据、云计算、自动驾驶等新兴产业。
着力优化功能布局。重点打造前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西湾科技城、北湾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长江(芜湖)生态湾等片区,战略留白白茆片区。优化调整沿江1公里范围工业用地,优化调整工业企业布局。
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加快皖江学院建设,布局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江北校区、海亮实验学校等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引进职业教育机构,建设产教融合型职教园区、人才培训基地和实训基地。建成安徽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芜湖)、鸠江区江北综合医院等,支持高水平医疗资源布局。加快西湾花园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打造幸福和谐宜居新区。
创新运行管理体制机制。落实“省支持、市管理”体制,探索实行“档案保留、全员聘用、岗位管理、绩效考核”人事制度改革,以及“以岗定薪、同岗同酬、绩效奖励”薪酬制度,实行“管委会+平台公司”运营模式,成立芜湖前湾集团有限公司,积极探索城市开发建设新模式,并适时在重点开发区域复制推开。鼓励江北新区加强与长三角品牌产业园区深度合作,谋划建设“共建区”,创新合作开发模式,建立利益共享机制。探索推进跨区域办税服务共建通办,推广多元化便民办税举措。推进与芜湖市域江南各县区(开发区)开展园区共建对接,促进园区合作协同发展。
第三十一章 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老旧小区、街区、厂区改造,补齐社区短板,探索建立改造资金由政府与居民、社会力量合理共担机制。在老旧小区试点开展“适老化”和“节能化”改造,强化无障碍环境建设。引导老旧街区打造居民消费升级载体。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和绿色社区建设,探索多样化城市更新模式。通过活化利用工业遗产和发展工业旅游等方式,建设一批双创空间、新兴产业空间和文化旅游场地。实施城市功能修补,推动功能设施、公共空间、城市风貌、老旧城区等方面的修补工作,建设一批城市更新改造省级试点片区。
提升市政基础设施水平。实施交通优化工程,完善城市路网结构,打通老城区支路“微循环”;优化和完善行人过街通道系统,推进县乡道路升级改造及网化工程,完善覆盖城乡的路网体系。启动并大力推进珩琅山路、长江南路、万春东路等快速化改造项目,开展中江大道及长江北路改造提升等项目,实施道路刚改柔,打通断头路,形成互通互联路网格局。进一步规范交通标志、标线设置,大力改善交通环境。规范公建停车设施配建,盘活现有公共停车资源,新增一批公共停车泊位。实施芜湖通沟污泥处理工程,实现通沟污泥资源化。全面提升城市排涝能力,开展陡门巷泵站、五联泵站双回路建设等泵站扩建项目。
建设特色城市风貌。坚持山水城林融合理念,推动赭山、神山、四褐山、长江、青弋江等周围建筑与山水景观相协调,加强水环境保护,加快建设龙窝湖湿地公园和“十里江湾”景观带,打造滨江山水园林城市。加强城市绿化美化,实施中江公园、赭山公园等景观提升工程,推动公园、街头绿地、特色大道、城市绿雕建设,加强垃圾分类管理。实施市容市貌整治工程,重点提升长江沿线、镜湖和神山公园周边区域的夜景亮化水平,突出夜景照明的层次感,突出夜景照明的层次感,点亮“夜芜湖”。注重历史文化和城市风貌保护,结合老工业城市更新改造,打造一批集城市记忆、知识、传播、创意文化、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生活秀带”。
建设安全有效韧性城市。推进城市双修和韧性城市建设,保护长江及沿岸湖泊湿地和防护林带、城市内部山体水体和公园绿地等生态功能空间,提高植被覆盖率,大力建设各类雨水滞留设施。完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统筹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提升排涝能力,建设河畅岸绿、人水和谐的海绵城市。持续维护市区水体,防止返黑返臭。通过中水回用、节水器具推广等措施,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到2025年,全市50%以上建成区达到海绵城市建设标准要求,城市降雨径流悬浮固体颗粒物(SS)削减率达到45%以上。
坚持用绣花功夫抓城市管理。深化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城市管理考核评价机制和工作体系。推进城市管理的“治理”化转型,加快城市精细化管理步伐,健全“美丽芜湖”城市长效管理机制。依托“智慧芜湖”平台,加强建设“智慧城管”,构建“大城管”工作格局。
专栏 12 :城市品质提升行动
城市停车场建设行动。 推进公交优先发展,提高城市停车设施建设与管理水平,推进资源的节约与合理利用,理顺停车政策、规划、建设、管理、经营各种关系,形成良性循环的停车发展局面,改善停车秩序和停车环境。 “ 十四五 ” 期间,市本级建设 32000 个公共停车泊位, 19 座公共停车场。
老旧小区改造行动。 针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老旧缺失、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城镇住宅小区进行改造, “ 十四五 ” 期间,全市共实施老旧小区改造 650 个。到 “ 十四五 ” 末, 2000 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全部改造完成, 2005 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基本改造完成。
水环境治理行动。 重点开展长江岸线整治、生态湿地公园建设、主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城镇污水处理。开展一系列中水回用及水系活水工程,建设朱家桥尾水湿地公园二期、袁泽桥补水系统扩建工程、银湖、凤鸣湖活水连通工程等。实施三峡集团(芜湖)综合生态治理项目。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建立健全水体维护养护长效机制,建立完善的污水在线监控体系,探索推进 “ 厂网河湖岸 ” 一体化运营管理模式。新建新芜开发区城东污水处理厂、繁昌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等,实现城市建成区污水 “ 全收集、全处理 ” ,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 100% 。
城区道路沿线整治提升行动。 大力推进市政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项目,对城区主次干道、背街巷沿线的市政设施(路面、路灯、杆线等)、道路绿化(行道树、街头绿地等)、交通安全设施、城市立面、城市家具(公交站台、环卫设施等)、市容秩序等进行整治提升,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与品质,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与秩序。对城市道路进行慢行化改造,建设城市休闲绿道 88km ,打造居民户外休闲空间。
园林绿化提升行动。 进一步践行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的绿色发展理念,开展芜湖市城市 “ 大绿化 ” 建设暨城镇园林绿化品质提升行动,实施轨道交通一、二号线景观绿化项目,中央公园、赭山公园、元亩塘公园景观提升改造等,助推城市品质升级。 “ 十四五 ” 期间,新增、改造提升绿化面积 1000 万平方米。
城市内涝治理行动。 全面开展城市排水防涝体检和城区道路易涝点、隐患点整治工程,编制 “ 十四五 ” 城市排水防涝建设规划。重点实施 10 个排水防涝项目,进一步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
生活垃圾分类行动 。出台地方性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依法依规通过教育、处罚、拒收和纳入社会诚信体系等方式进行约束;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 35% 以上;到 “ 十四五 ” 末,市民生活垃圾分类参与率、准确率大幅提升,实现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第三十二章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引导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着力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壁垒,促进各类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重塑工农互补、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深化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推动农村土地权益资本化经营,完善新增用地保障机制。推动城乡要素跨界配置和产业有机融合,优化提升各类农业园区,在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中安排一定比例支持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建立工商资本入乡促进机制,引导工商资本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支持。
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统筹规划城乡道路、供水、供电、信息、广播电视、防洪、垃圾污水等基础设施,重点推动城乡路网一体规划设计,畅通交通运输连接。提升农村电网发展水平,提高农村电网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加快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利用城市供水管网向周边农村延伸供水,提高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程度和质量。
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因地制宜开展城乡公共设施统一规划、建设、管护,构建分级分类投入机制。统筹推进城乡垃圾污水收集处理体系、冷链物流设施、农贸市场、道路客运和城乡公共文化设施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市政供水供气宽带网络向城郊村延伸,推动产业路旅游路等城乡联动项目建设,促进城乡公共服务设施一体化发展。
优化完善促进人口集聚的体制机制。谋划人力资源全链条服务集成政策,在培养人、引进人、发掘人、使用人等方面作出系统性制度安排。以开发建设江北为契机引入一批人,依托“高铁枢纽+走廊经济”带动吸引一批人,结合产业培育和重大项目实施集聚一批人,充分发掘在芜高校学生资源留住一批人,通过提升优质公共服务落户一批人。全面放开落户限制,提高常住人口落户率,争取把产业优势转化为人口优势,把人口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实现“人口导入、人才引进和人气集聚”。
第九篇 推进乡村振兴 实现农业
农村现代化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为主线,持续推进锻长板、补短板、固底板,全力激发农村内生动力,不断提高乡村振兴工作成效,在全省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第三十三章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以“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为保障粮食安全的要害,坚定不移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工程,扛稳粮食安全责任。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大力发展数字农业,推广绿色栽培模式,实行标准化种植、数字化管理,实现品种定型化、农艺智慧化、模式标准化、数据法定化,提高粮食品质和效益,稳定并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做大做强“芜湖大米”品牌。深入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
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巩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成果,建设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推动绿色农产品种养基地建设。立足各县市区农业资源禀赋,优化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布局功能区,城市近郊重点发展都市休闲农业、设施农业及精品果蔬,平原及圩区建立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城郊农业产业体系,丘岗区打造特色林果茶种植区和生态健康畜禽养殖区,保障优质肉禽、水产品、蔬菜等供应。
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农民增收空间。重点支持休闲食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芜湖大米”品牌振兴等,打造“一县一业”“一镇一特”“一村一品”。扶持青梅、蓝莓、五华鸡、莲子等种养植(殖)基地建设,延长休闲食品产业链条。提升“问道无为-生态之旅”“梦缘鸠兹-韵动之旅”“探源繁昌-徜徉之旅”“乡约南陵-眷念之旅”等精品旅游线路建设水平,持续打造“一区一主题、一点一特色”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集聚区和示范点。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推进农村电商等业态发展,加强农产品产地物流设施建设,推动现代农业与文化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融合。
夯实产业发展举措。实施经营主体培育行动,培育更多农业优势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引导农业项目和新型经营主体向园区集中。促进主导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实施省“五个一批”工程和“158”行动计划,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打造若干个五十亿级、百亿级产值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支持三只松鼠、溜溜果园、中联重机等做大做强,培育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强化农机农艺融合,提高农业良种化水平和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抓好非洲猪瘟、草地贪夜蛾等防治,健全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加强各类专业协会、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健全“龙头+基地+农户”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激发富民长效动能。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基层农业推广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优化调整农业产业扶持政策,推动公共财力投入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
第三十四章 推进新时代乡村建设
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加快编制多规合一镇村规划,提升重点镇区发展水平,把重点镇培育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巩固四类村庄分类成果,有序推进村庄分类分布优化提升。以微型产业集聚区为空间单元培育发展特色小镇,加快建设一批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的精品特色小镇。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支持西河古镇申报历史文化名街区,丫木脚村申报历史文化名村。
提高两基建设质量。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入,统筹推进“水电路气网”互联互通、共建共享,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全域城乡供水一体化,提高农村饮用水水质;完成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满足农村生产生活用电需求;加快“四好农村路”和“村组通”建设,全面实现村村通公交;逐步提高农村燃气普及率和5G网络覆盖率,实现农村物流网点全覆盖。加快乡村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推进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扩面,健全居家养老、互助养老等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发展康养结合现代养老服务业,不断提高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覆盖率。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大革命”“三大行动”,扩大示范带、示范镇村比例。提高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健全粪污资源化利用和长效管护机制;全面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一体化,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积极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推动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强化镇村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监管,提高收水标准和处理率,实现达标排放;村庄规划管理实现全覆盖,提高秸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开展全域美丽乡村建设,建成一批彰显江南风貌、体现江南韵味的美丽乡村。
推动农村人才振兴。实施农村人才振兴行动,制定完善各类人才下乡政策,培育现代农民,鼓励专业、知识青年和乡贤返乡入乡,聚集乡村振兴急需的各类人才。完成全市在岗农技人员综合轮训,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力度。按照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一懂两爱”标准选好配强镇村领导班子,加强后备人才储备;强化农业农村干部的培养、配备、使用和激励;有计划、分批次抓好县镇领导班子、村“两委”班子教育培训。
第三十五章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结合行政区划调整,统筹安排各区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和优先次序,做到资源投入、公共服务布局等与建设时序相协调。重视城郊地区乡村振兴工作。以县城和较大镇为重点,以县为主体,以镇域为单元,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融合发展布局,加快补短板强弱项,加大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力度。
推进农村土地改革。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提高农村土地流转率,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出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管理办法。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完成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积极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改革,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权益,总结推广湾沚区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利用试点经验。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探索赋予农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机制,深化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深入推进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全面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不断提高集体经济强村比例。
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畅通农业“标准地”供给路径,保障农业发展用地需求。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加大乡村振兴领域资金投放力度,发挥民强担保等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作用,降低新型经营主体融资担保门槛。稳定并扩大重要大宗农作物保险覆盖面,提高小农户投保率,逐步提高特色险占农业保险比重。加大“三农”财政投入力度,设立乡村振兴投资基金。
第三十六章 完善乡村综合治理体系
健全乡村治理模式。全面推广“基层党组织建设+‘三治’+壮大集体经济+信用村+数字乡村”乡村治理模式,提升基层组织治理能力。实施村党组织“领头雁”工程,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健全小微权力监督制约机制。推进村民自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推动平安乡村、法治乡村建设,完善农村矛盾调处化解机制,推动司法资源向农村下沉;大力培育新乡贤,注重发挥新乡贤在价值取向、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上的示范带动作用,引领农村社会新风尚。深入总结繁昌区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经验,开展数字乡村建设试点示范。打造一批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示范镇村。
提升乡风文明水平。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逐步提高县级及以上文明村镇比例。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建立健全村规民约监督和奖惩机制,发挥农村党员干部带头作用,推动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和禁毒禁赌会实现全覆盖,弘扬良好风尚。树立农村文体新风,广泛开展“四球一舞”等以农民群众为主体、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丰富乡村文化生活。
第三十七章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
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继续对脱贫村、脱贫人口开展监测,持续跟踪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定期核查、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动态清零。持续发展壮大扶贫产业,继续加强脱贫地区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做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工作。加强资金资产项目管理,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兜住民生底线,规范管理公益岗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现象。
构建应对相对贫困长效机制。全面启动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试点工作,实行城乡统筹“双线并行”,明确农村监测线和城镇监测线,精准确定相对贫困群体,实施进退有序动态管理。依托市级大数据平台建立全方位监测的预警机制,为每个相对贫困监测对象建立电子档案,实行动态监测、实时反馈、限时解决。“五位一体”解决相对贫困,从强化兜底保障、缓解支出型贫困、推进开发式扶贫、优化定点帮扶、深化社会帮扶等五个方面健全长效机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鼓励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派驻第一书记和乡村振兴工作队,坚持和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帮扶机制,开展“百企联百村”行动。
专栏 13 : 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行动
农业生产固基行动。 高标准农田建成比例达 75% ,粮食面积稳定在 340 万亩,产量稳定在 139 万吨,智慧芜湖大米种植面积超 10 万亩,果蔬种植面积稳定在 87 万亩,产量 160 万吨以上,生猪出栏量超 60 万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 82%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 72% ,农村产品网络销售额超 100 亿元。
经营主体培育行动。 各类新型经营主体数量超 12000 个,其中市级以上企业超 500 个;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数超 800 个。
乡村产业升级行动。 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年均增长率超 6% ,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 3:1 。三品一标农产品超 700 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超 1300 万人次。建成 6 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创建省市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130 个。
两基建设提质行动。 全市城乡供水一体化覆盖率达 100% ,村村通公交占比达 100% ,农村义务教育巩固率超 98% ,实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基层医疗机构 “ 智医助理 ” 、乡村中医药服务全覆盖,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乡镇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 100% ,村级一站式服务大厅达标覆盖率达 100% 。
农村人才振兴行动。 开展村支书轮训计划,在岗农技人员综合轮训,培训人次超 1000 人,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人次累计超 10 万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超 6000 人。
人居环境提标行动。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 95% ,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 100% ,镇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正常运转,村庄规划管理覆盖率达 100%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超 96%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超 93% ,村庄绿化覆盖率超 50% ,
乡风文明提升行动。 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超 96% ,县级及以上文明村镇占比超 65% 。
乡村治理示范行动。 全面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年收入 50 万元以上集体经济强村占比超 20% 。市级以上乡村治理示范镇村超 60 个。
城乡融合发展行动。 城镇化率超 70% 。打造一批精品特色小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 3.4 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达 1.8 。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超 98% ,城乡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超 95% 。
农村改革深化行动。 农村土地流转率达 75% ,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率达 100% ,农村 “ 三变 ” 改革完成率达 100% 。出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管理办法。设立乡村振兴投资基金。
第十篇 促进文化繁荣 加快建设
新时代文化强市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将文明城市建设推向更高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市。
第三十八章 全面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新时代文明宣传,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打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学习传播实践阵地,实现实践活动与实践阵地全域覆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完善各行各业规章制度、行为准则和行业标准,打造一批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广场、大道。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进校园活动,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重视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推动关心下一代事业更好发展。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用好芜湖特色党史资源,弘扬党和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
营造全民崇德尚贤氛围。广泛开展“身边好人”推荐评选活动,加强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道德典型的宣传。开展《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宣讲,实施“好人成名人”工程,用好芜湖好人馆等各级好人馆。加强社区星级志愿服务广场建设,深入开展“岗位学雷锋标兵”“学雷锋活动示范点”评选和宣传。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升“一米阳光”“全家福照相馆”“心暖花开”公益联盟等品牌影响力。
深入推进科普事业发展。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21-2025年)》,在全社会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积极开展创建科普示范县(区)活动,完善科技馆、科技活动中心、社区科普馆等科普基础设施;加强科普教育基地建设与管理,鼓励社会力量兴办科普事业,引导各类科普教育资源向社会免费开放,着力提升公众科学素质。
第三十九章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提升“江东首邑”“长江巨埠”“皖中之坚”知名度,建设一批传统文化研究和传承基地。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推进南陵大工山古铜矿遗址、繁昌柯家村古窑址、繁昌平铺乡“万牛墩”、南陵吴越土墩墓、花桥“楚王城”遗址等资源保护,加强芜湖铁画锻制技艺、梨簧戏、南陵目连戏、南陵十兽灯、繁昌民歌、无为鱼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优化提升城乡文化设施配置,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构建多层次、多方式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保障人民基本文化需求。聚焦建党100周年、党的二十大等重要时间节点,推出一批“四个讴歌”重点作品。统筹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布局,均衡配置公共文化资源,一体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建立健全以城乡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为重点,以流动文化设施和数字文化平台为补充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完成范罗山地块图书馆功能区改造、市职工服务中心、市文化活动中心项目建设,提升全市公共文化场馆服务效能。加大政府投入,提升文化馆(宫)、图书馆、档案馆建设水平,鼓励民间开办博物馆、图书馆、艺术馆、收藏馆等文化场馆,引导社会力量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以公益项目推广、儿童素质提升、女性社会组织赋能、志愿服务精神培育等为内容,丰富妇女儿童文化生活为目标的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到2025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加快文化投资体制创新,加强文化事业经常性投入保障。推进公益性文化单位机制改革,打造一批有生机、有活力的文化演出院团,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艺创作。推动公共文化场馆、民办博物馆、行业博物馆等免费开放,提高文化资源利用率。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打造文化惠民活动品牌,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深入开展文艺志愿活动。积极为老年人、残疾人、农村留守儿童等开展文化关爱服务,加快将外来务工人员文化需求保障纳入常住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第四十章 健全现代文旅产业体系
加强文化产业发展。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聚焦打造“欢乐芜湖”。推动皖江文化发展集聚带建设,实施文化产业优化升级工程,发挥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国家广告产业园等平台作用,促进文化产业与数字技术、移动互联网、新媒体深度融合,推动数字出版、网络游戏、动漫制作、文化创意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型文化消费业态。
提升旅游产业水平。加快重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高等级文化旅游度假区、A级旅游景区创建力度。围绕芜湖优质旅游资源,持续推出自驾、研学、休闲等主题旅游精品线路。加快发展“夜间旅游”经济,丰富相关业态。推动红色旅游内涵式发展,推进乡村旅游集聚发展,开发一批特色突出、主题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
推动文化旅游融合。推动文化产业传承创新,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提升文化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支持方特主题公园、新华联大白鲸海洋公园、松鼠小镇、鸠兹古镇、芜湖古城、马仁奇峰等做精做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智慧旅游,加快建设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和长三角文化旅游热点城市。
专栏 14 :文化旅游发展行动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提升行动。 推进芜湖市文化活动中心、范罗山图书馆项目等市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市县(区)镇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
文艺作品质量提升行动。 以现实题材和革命历史题材为重点,深入挖掘芜湖地方特色题材,每年创作优秀文艺作品不少于 10 部,每年获得国家级、省级文艺奖项不少于 2 个。加大对南陵目连戏、芜湖梨簧戏等地方戏种的扶持力度。
国家级、省级品牌创建行动。 支持繁昌慢谷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支持大浦乡村世界申报 5A 级旅游景区。发挥工业、红色、滨江等资源优势,积极打造 4A 级及以上景区、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省级特色旅游名县(镇、村示范点)等品牌。
文旅产业融合推进行动。 以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融合发展为主线,完善文化旅游精品项目库建设、发布机制,加快建设 “ 两江 ” 文旅走廊、城东文化旅游度假区、历史文化遗存集聚区、乡村旅游集聚区,推动渡江第一船、新四军在芜湖等项目落地。
乡村旅游集聚发展行动。 以乡村旅游提升工程为抓手,持续以 “ 乡村产业、乡村廊道、乡村集市、乡村档案、乡村客厅、乡村品牌、乡村形象、乡村讲堂 ” 八个乡村建设为抓手,重点支持乡村旅游廊道、旅游停车场、旅游厕所、自驾车设施和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能力。
新媒体传播行动。 打造 “ 欢乐芜湖 ” 新媒体传播阵地,扩大 “ 欢乐芜湖 ” 文旅品牌覆盖面、知名度和影响力。
第四十一章 完善文明城市建设机制
优化文明城市建设常态化机制。完善文明城市创建常态长效机制,优化组织管理、领导包保、暗访督查、月度测评和问责追究等机制。广泛开展“贴近群众六走进”行动,实行市领导负责、条块结合的指挥长调度机制,实现创建工作贴近群众需求、解决实际问题。
完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机制。引导全社会移风易俗、革除陋习、反对迷信邪教,培育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深化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和文明家庭创建,开展文明出行、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上网等文明引导活动,下大力传播新风正气。持续提升窗口单位文明优质服务水平,擦亮文明城市服务名片。开展不文明行为专项整治行动。
第十一篇 坚持绿色发展 建设现代化
美丽长江(芜湖)经济带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科学优化生态空间格局,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打造长三角中心区有特色有魅力的生态名城。
第四十二章 加强长江保护与生态修复
抓好源头治理。坚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落实“1515”岸线分级管控措施要求,深入开展“禁新建、减存量、关污源、进园区、建新绿、纳统管、强机制”七大行动。实施“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升级版,落实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等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常态化开展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排查。系统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水环境污染治理、港口布局优化、防洪能力提升等工程,强化长江生态安全保障能力。实施生态环境污染治理“4+1”工程升级版,持续开展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化工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船舶污染治理和尾矿库污染治理。开展长江全流域入河排污口、生活垃圾渗滤液等专项整治行动,巩固打击非法码头、非法采砂成果。
加强综合治理。构建“一带两片多廊道”保护格局,“一带”为沿长江湿地生态保护带,加强长江洲岛和江滩的生态保护,持续开展沿岸绿化造林,保护长江及其岸线的自然生态。“两片”为江北和江南丘陵山水生态涵养片区,江北片区由青苔山、天井山、万年台和竹丝湖等组成,江南片区由五华山、马仁山、西山、何湾-象山等组成,重点维护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自然生态功能,加快森林抚育和矿山修复,增强生态涵养能力。依托青弋江、青安江、青水河、荆山河、峨溪河、黄浒河等,建设沟通长江和江南、江北生态涵养片区的生态廊道,提高生态系统连通性。
推进系统治理。严格执行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围绕沿江岸线、河段、区域、产业,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硬约束机制。积极创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开展受损湿地和江滩的保护修复,完成沿江两岸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持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长江两岸造林绿化、退耕还林还草,加快生态湿地公园建设,打造沿江生态绿色长廊。加强岸线治理和景观提升改造,建设江堤景观风貌区、生态湿地风貌区、滨江滩涂风貌区,打造沿江景观带。探索“两山”转化路径,加快建设国家级“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全面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实施长江“十年禁渔”升级版,严格落实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持续做好退捕渔民转产安置和就业帮扶,落实养老保险补贴、过渡期补助和困难群体救助等社会保障权益。提升执法能力,加快实现长江水域视频监控全覆盖,建立“水陆并重”执法监管体系,强化执法队伍建设,全链条严厉打击捕捞、运输、销售等各环节违法犯罪行为。完善水生生物保护管理制度,推动资源养护和合理利用互促共赢,构建长江禁捕退捕长效管控机制。
第四十三章 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
全面推进节能提效。持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加快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率行业的产业升级,推进重点企业节能改造。全面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以“碳达峰、碳中和”为引领,大力推进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研究制定跨越“十四五”和“十五五”的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计划,明确各地区、各部门和重点行业企业的达峰目标、行动方案和配套措施。加快推动能源结构低碳转型,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化石能源的消费,严格控制能耗强度,实施更加严格的燃煤控制措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深化重点领域的低碳行动,推进低碳工业体系、低碳交通,低碳建筑、新能源汽车等发展。积极发展绿色建筑,加强民用建筑、公共建筑用能管理,推动现有建筑节能改造。积极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培育5个省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全市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达到30%以上。
推进低碳能源利用。严格控制化石能源消耗总量,落实煤炭消费减量替代政策,积极转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编制实施全市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支持绿色技术创新,推进清洁生产,推动水泥、钢铁、火电等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培育壮大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绿色新产业新业态,促进氢能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加强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推动智能电网应用示范。开展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充电桩的建设和示范运营。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升园区循环化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开展节能和循环经济标准化示范项目创建。加快循环型农业建设,探索种养结合、生态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发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循环经济产业,建设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落实各类绿色信贷优惠政策。
第四十四章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增强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开展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行动,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统筹治理制度,强化多种污染物协同治理。建立完善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排放许可制度,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市场化交易。建立环境治理各类主体责任全面落实,市场主体和公众参与积极性全面提升,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深化大气污染防治。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推进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推进烟气在线监测并将相关数据作为执法依据。大力发展绿色交通,强化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污染治理。加强扬尘管理与控制,推进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提升空气质量预报预警能力。
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落实长江水污染防治要求,完善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制度,加强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进一步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坚持“一城一主体”,完善推进“厂网河湖岸”一体化治水模式,完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消除城市及县城黑臭水体,建立长效机制,稳步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持续推动船舶污染防治设施改造,全面推进船舶污染物上岸接收处理设施建设。实施城区污水系统提质增效项目,提高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建设运维水平,污水处理厂实现稳定达标运行。确保“十四五”期间,国控断面水质全面达标。
加强土壤污染防控和治理。完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强化工矿污染源头管控,巩固提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水平,健全建设用地准入管理。以地下水污染源为重点,开展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
推进固体废物综合治理。加强化学品环境风险评估和高风险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控,完成重点重金属“十四五”减排目标。梳理危险废物重大环境风险管控清单,持续开展固体废弃物排查整治行动,推进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提升危险废物环境监管能力、利用处置能力和环境风险防范能力。探索开展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分类分级管理,推进“清废行动”行动和“无废城市”创建工作,推动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第四十五章 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加强生态空间管控。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构建以自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加强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长江干流和支流岸线等保护力度,实施林地资源保护,继续开展植树造林和森林抚育工作,扩大退耕还林成果。深化水土保持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展青弋江、裕溪河、龙窝湖、奎湖、东湖、西河等综合治理,高标准建设龙窝湖湿地公园、江湾生态公园、四褐山生态公园、峨溪河生态公园。系统实施堤防加固、岸线治理、水系整治、生态护岸和环境工程,维护重要水体生态系统健康。
强化生物资源保护。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完善生物监测网络,加强外来物种管控,定期开展重点区域生物调查。加强林木种质资源和古树名木保护利用,加大南陵凤丹、繁昌长枣等保护力度。实施珍稀濒危物种拯救行动,加强扬子鳄、淡水豚类、细鳞斜颌鲴、珍稀鸟类等保护工作,完善长江流域增殖放流和禁捕措施,禁止捕捉、宰杀、采摘、食用各类受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全面打赢长江禁捕退捕攻坚战,做好退捕渔民安置工作。
第四十六章 全面提高资源利用率
强化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严守能源资源消耗上限,在能耗双控约束倒逼下,严格控制有关高耗能产业新增产能。严禁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核准或备案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新增产能项目。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制度,对确有必要新上的高耗能项目,要严格实施能源消费等量置换。将有限能源消费增量空间优先配置到低投入、低消耗、少排放、大产出、大收益、可持续的产业中,确保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支撑更高水平、更长时期的发展。
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三区三线”的管控作用,实施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建立年度新增建设用地供应科学决策系统。优化用地供应结构,适度控制房地产项目供地规模,加大产业用地尤其是集中成片产业用地供给,重点保障重大基础设施、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民生项目的用地需求。积极盘活存量用地,有序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鼓励建设项目功能适度混合与用地优化,促进空置楼宇、厂房等存量资源再利用,统筹开发利用地上地下空间。积极盘活农业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加快村庄闲置地、废弃地整理和复垦,整治闲散地和废弃地,鼓励农村宅基地资源有序退出,推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完善促进土地高效节约利用制度,健全节约集约用地的激励约束机制和考核体系。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严格落实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要求,建立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健全以总量和效率控制为核心的水资源利用管理机制。优化水资源结构,统筹利用江河湖库水资源,加强中水、雨水等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推进工业节水,鼓励一水多用和循环利用。推动农业高效节水,积极推行先进适用的节水灌溉技术,更新改造农业供水、节水设施。完善生产生活用水的差别化水价政策。
完善矿产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强化矿产资源保护,优化矿业权出让流程,坚持适度开发,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水平。加强绿色矿山建设,落实矿产资源权益金制度,健全矿产资源保护利用、监测评价和统计制度。积极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全力推动繁昌国家级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
第四十七章 健全生态文明体制
健全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机制,推进相关制度改革。完善重点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明确属地排污和治理责任,实现环境有价;加大镇街间大气环境污染补偿力度,压实属地治污责任。推进森林、湿地、河流、耕地、大气等重点领域和禁止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等重要区域生态保护补偿。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国土资源与生态环境行为,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长效机制。将“三线一单”作为硬约束落实到环境管控单元,推进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建设,健全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协同推进的体制机制,实施国土绿化提升行动。落实耕地休耕轮作制度。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建立健全与污染防治攻坚战相匹配的财政投入机制,分级分层分类做好环境保护财政保障。加强对重大环境风险源的动态监测和灾害风险预警,定期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工作,建立环境风险联防联控机制,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专栏 15 :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工程
蓝天工程。 实施老旧营运柴油货车淘汰及污染治理、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重点行业氮氧化物治理、挥发性有机物监测监控能力建设、非道路移动源综合整治等工程。到 2025 年,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碧水工程。 实施重点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南陵县城乡供水一体化、无为市取水口生态治理、城镇污水处理及管网建设、城镇污水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与提标、尾水净化湿地公园、长江干流的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县级及乡镇黑臭水体综合排查和整治、港口码头污水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到 2025 年,全面消除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
净土工程。 实施芜湖造船厂原厂址二期地块及原安达矿业加工厂地块土壤修复、南陵县历史遗留矿区污染源整治试点、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与处理能力建设、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转运试点项目建设、水泥窑综合利用固废项目和飞灰水洗项目建设、市政污泥和一般工业污泥处置点建设、医疗废物改扩建项目建设等工程。
温室气体减排工程。 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 十四五 ” 应对气候变化规划,推动开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示范等工程等。
环保基础能力建设提升工程。 实施芜湖市 “ 智慧生态环境 ” 二期工程建设、 VOCs 组分自动监测站建设、环境应急能力与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生态环境监测网建设提升,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建设、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能力建设、生态环境执法监管能力建设、生态环境基础能力建设、基层生态环境监管能力标准化建设等工程。
第十二篇 全面开放合作 打造更高水平
内陆开放新高地
坚持实施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对外开放,提高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增强新时代开放发展的新优势和新亮点,打造联通长三角和中部地区枢纽型的开放名城。
第四十八章 建设高能级开放平台
高标准建设安徽自贸试验区芜湖片区。坚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先导区、江海联运国际航运物流枢纽的定位,聚焦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智慧家电、航空、机器人、航运服务、跨境电商等六大产业,建设比肩全国全球最高水平的内陆港口型自贸试验区和科技创新型自贸试验区。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制度创新与制度复制并举,深化投资、金融、贸易等一揽子改革,认真落实试点任务清单、赋权需求清单,将制度创新成果转化为跨境投资、贸易成果。大力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投资自由便利化、贸易高质量发展、金融对外开放和科技金融创新,深化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形成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度创新成果。坚持区内区外联动,为全市外向型经济发展赋能,促进全市跨境投资、贸易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更好地带动皖江、辐射皖南。全面放大辐射带动效应,加强与省级及以上开发园区协同配合,适时启动联动创新区建设。
专栏 16 :芜湖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发展行动
六大功能区建设行动。 推进制度创新走在前列,对标国内国际最先进的内陆自贸区,坚持制度复制 + 制度创新,中国特色 + 国际接轨,开展差别化、首创性探索,高水平规划建设港口物流区、综合保税区、银湖国际社区、中心商务区、滨湖研创区、高端制造区六大功能区,打造比肩全国全球最高水平的内陆港口型自贸区。
六大产业发展行动。 推动优势产业、战新产业 “ 双轮驱动 ” ,重点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智慧家电、航空、机器人、航运服务、跨境电商六大产业,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率先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引领牵动皖江城市及周边区域科技创新、产业培育、国际投资与贸易,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行动。 按照国内一流、省内示范目标,打造行政管理高效、投资贸易便利、社会服务便捷、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服务中心。实施 “ 零差别受理 ” 综合窗口、 7×24 小时政务服务大厅、 5G 政务服务智能大厅等创新举措,建立基于大数据信用体系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为企业提供各类标准化事项(行政审批)和非标准化事项(企业个性化诉求)服务,促进贸易与投资便利化。
八个领域专项行动。 深化投资、金融、贸易、营商环境等一系列改革,推动制度创新成果转化,加快实施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投资领域改革、贸易高质量发展、金融领域开放创新、创新驱动发展、产业优化升级、航运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八个领域专项工作,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经验,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树立标杆。
高质量建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积极推进“两平台六体系”建设,鼓励传统商贸流通业和制造业企业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实现数字化转型,做大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鼓励国内电子商务企业、传统企业发展B2B(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对企业)出口业务,扩大出口规模,加快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业务发展。按照各具特色、错位发展、协同推进的思路,分期建设线下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区。推动设立皖南国际邮件互换局,配套建设海关监管场地,开行中欧班列,为跨境电商提供外贸发展新通路。到2025年,全市集聚一定规模的跨境电子商务企业300家以上,市级以上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区3个以上,年交易额过亿美元企业5家以上,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40亿元。
加快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口岸建设。推进芜湖综合保税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提质增效,推动综合保税区内产业向产业链高端环节延伸,发展保税加工服务等多元化业务,促进外向型产业集聚发展。支持申建保税物流中心、快递类海关监管场所。申建原木、水果、冰鲜水产品等进境指定口岸。
高起点谋划建设空港经济区。发挥芜宣机场空港优势,加快建设空港经济区和空港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布局发展机场功能性服务业、空港配套性服务业、临空指向高端制造业和航空相关科技服务业,聚焦航空制造与运维、航空物流、高新技术、商贸服务等核心产业,延伸发展航空用户支援、总部会展和绿色食品等业态。谋划建设“临空+会议+商业+文旅”商业圈,合理布局总部商务、信息产业研发、免税店等服务功能,加强空港经济区与高铁站的交通联系,增强枢纽经济辐射能力,高标准建设航空新城,打造安徽“航空城”。推动芜宣机场口岸对外开放,推动设立芜湖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创建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和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
第四十九章 推进高水平对外合作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与中东欧、东南亚以及俄罗斯等“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和国家的交流合作,重点推进与俄罗斯、印尼、缅甸、老挝等国家开展经贸、文化和教育交流及友好往来。利用“一带一路”、中俄“两江地区”合作、中德合作等战略平台,扎实开展与尼泊尔比拉特纳加尔市等的国际交流合作。以境外直接投资、对外工程承包、装备出口和技术合作等形式,聚焦优势产业,鼓励芜湖企业、技术、装备、服务和标准“走出去”,支持海螺、奇瑞等企业利用境外资源,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积极推动“一带一路”跨座式单轨系统国际标准联盟建设。
积极参与国际产能合作。在汽车及零部件、机器人及智能装备、航空、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大力引进全球500强、行业领军企业和具有高成长性的“独角兽”企业,补齐、拓展、壮大全产业链。积极争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大力发展文化贸易、技术贸易、转口贸易和离岸贸易,加快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数字贸易等新型贸易业态。加快服务外包产业转型升级,争创国家级服务外包产业园,建设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服务外包产业高地。积极引进外资银行、证券、基金管理、期货、保险等金融机构。
强化开放安全保障。完善监管体系,健全“一带一路”投资合作的政策和服务体系,引导对外投资健康发展,加强安全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等工作,提高境外安全保障和应对风险能力,维护企业海外合法权益。支持涉外法律服务、会计服务、税务服务、投资顾问、资产评估、风险评估等中介机构发展。
全面拓展开放合作新空间。围绕中部地区“一中心四区”战略定位,协同推进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落地。全面加强与中部省份城市产业、技术等领域的合作,探索共建产业转移合作园区;积极参与中部地区技术交易市场联盟、中部地区股权交易市场建设,积极参与重点流域协调发展。在要素配置、生态环保、口岸通关、人才交流等领域,加强与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等城市的合作,全面实施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综合奖补政策。深化与港澳台地区经贸合作,吸引更多外资来芜投资兴业。积极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强物流、文旅、制造业等领域的合作。做好对口援藏、援疆工作。充分发挥芜湖在资金、技术、人才、体制、理念等方面优势,创新帮扶形式,拓展工作领域,促进受援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五十章 全方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加强与上海的对接合作。深入实施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5910”计划,强化与上海在航空、科创、开放、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合作。充分发挥产业配套优势,深度融入上海先进制造产业链,推动江北新区、芜湖高新区、芜湖经开区、三山经开区等精准对接上海重点产业平台载体。深化与上海高端服务业合作,支持芜湖航运服务集聚区建设,加强与上海港合作,借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融入国际物流通道。加快上海松江芜湖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加强与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合作交流,将更多优秀创业团队、创新资源集聚在创新中心孵化、在芜湖产业化。加快推进大龙湾片区生态城市、东航维保基地等项目建设。
专栏 17 :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专项行动
“ 五个区块链接 ” 建设行动 。 参照 “ 一地六县 ” 模式,对标 “ 青吴嘉 ” ,打造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拓展和延伸区;推进省际产业合作园区,促进全市省级及以上开发区与沪苏浙园区创新合作模式;推进各县(市)区与沪苏浙有关市的城区对口合作;加快推进与沪苏浙城市间结对共建;充分把握《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上升国家层面的战略契机,深化与南京都市圈的毗邻合作。
“ 三区两圈一廊 ” 协同行动。 推进长三角 G60 科创走廊、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协同发展,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高质量建设。
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协同行动。 推动芜湖三元通用机场、合肥官亭通用机场等九城市航线互联互通,共同构建 G60“ 空中走廊 ” ;加快推进芜宣机场改扩建项目和芜湖(京东)全球航空货运超级枢纽港项目建设,积极争取通用航空低空开放试点,协同打造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
长三角区域绿色屏障构筑行动。 打造长三角中心区有特色、有魅力的生态名城,肩负起建设绿色美丽长三角的责任担当。建立健全联防、联管、联治新机制,夯实绿色发展本底。
开放发展平台高质量建设行动 。 高质量推进中国(安徽)自贸区芜湖片区、综合保税区建设,高水平建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高标准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高规格办好中国(芜湖)科普产品博览交易会、中国(芜湖)国际动漫创意产业交易会等重大展会。
“ 一卡通 ” 芜湖样板打造行动。 持续深化推进一卡通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应用,拓展公共服务、待遇补贴、医疗健康、创业融资、文化体验、旅游观光、公共交通等七大领域的 “ 一卡通 ” 应用深度,全力打造居民服务 “ 一卡通 ” 的全国样板。
协同建设G60科创走廊。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产业合作,发展“飞地经济”,推进鸠江经济开发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建设。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全面加强与G60城市在产学研等领域的合作,推动一批带动力强的重大科技成果在芜落地转化。抢抓商合杭高铁开通机遇,加强与杭州在人工智能、在线经济等领域的合作。深化与杭州、宁波、嘉兴、苏州等在文化旅游方面的合作,共同打造长三角文旅精品线。
融入合肥、南京都市圈。呼应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加强在科创和汽车产业领域的合作,推进通用航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强化两市汽车技术协同创新,以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和节能汽车为重点,全力推动产业链集群化发展。支持与合肥、南京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企业等研发机构开展科技交流和联合攻关,共建一批优势学科的分校(院)、研发基地和跨地区产业研究机构。对标南京、合肥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加快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医疗机构、高端文化设施等公共服务类合作项目,推动医疗、教育资源共享与合作。加强都市圈旅游资源联合开发。推进芜马、芜宣一体化发展,在城市规划统筹协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发展合作共赢、公共事务协作管理、生态环境联防联治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提高整体竞争力。
协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参与共建长三角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和一体化防洪体系,在重大疫情和公共安全事件、重特大事故灾害的相关应急预案和处置方案等方面深入衔接。推进长三角医保一体化,实施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实现长三角区域药品、医用耗材工作联动,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项目相统一。以社保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促进长三角地区在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方面实现同城待遇。探索成立区域公共创业服务联盟,设立市场化个人征信机构,共建国家信用建设区域合作示范区,推进社会治理共建共治、诚信记录共享共用。加强与长三角在养老领域的合作,探索构建以老年教育为引领的特色化养老产业链。
第五十一章 持续推动开发区转型升级
引导开发区特色化发展。明确省级以上开发区主导优势产业,深度谋划未来5-10年的发展目标和阶段性任务。强化产业培育定力,久久为功,将产业链做好、做实。紧抓省“三重一创”、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技改等政策机遇,培育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强影响力的企业。做大做强产业规模,努力提升产业能级,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制定园区产业指导目录和准入条件,实施高标准产业用地准入,着力招引10亿元及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提升亩均产出。加快建设创新型智慧园区,支持芜湖高新区创建省级数字经济园区,支持符合条件的产业园创建省级区块链专业园区。
创新开发区开发管理体制。鼓励有条件的园区建立公司制园区管理机构和资产运营机构,提高开发主体市场化运作水平,支持各产业平台探索组建开发集团,做大做强园区开发主体。鼓励采取土地回购、节余土地分割转让、土地转性等方式盘活低效存量用地,在技术改造、财税、电价、环保、金融服务等方面实施差别化政策。支持开发区申报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支持符合条件的开发园区争创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产业转型示范区,依法依规支持省级以上开发区扩容升级,争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强与上海、杭州、苏州、无锡等城市有实力的品牌园区对接合作,深入推进亳芜产业园合作共建,拓展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内涵、扩大合作成果,积极探索产业共育、利益共享的新模式。
提升招商引资水平。深化招商体制改革,深入开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科学统筹全市“双招双引”工作,实现产业链、资金链、技术链、人才链有机统一。坚持产业发展规划引领产业招商,稳步推进产业链链长制,强化产业培育研究,更加注重产业链精准招商,全力招引龙头型、基地型、旗舰型项目。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加强市场化、专业化招商模式,重点推行平台招商、委托招商、借会招商、驻点招商、以商招商等,加大重大项目招引力度。全力推进各级产业基金组建工作,优化产业基金发展环境,拓宽产业基金资金来源,逐步建立从市到载体全覆盖、企业生命全周期覆盖的政府产业基金体系。建立健全项目“信息管理-落地服务-建设达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机制,强化金融资源配置前移,优化项目代办帮办服务,积极谋划构建项目库数据平台,推进省重大项目、市重点项目建设。高质量整合招商优势资源,加快“一园区一主题”发展,编制完善各板块和园区产业招商地图。高质量打造专业化招商队伍,健全考核督查激励机制,激发一线招商人员积极性。
第十三篇 坚持以人为本 提升优质
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深刻把握人口发展趋势,全方位增强人口服务能力,大力推动教育现代化,增强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完善各类人口支持体系,促进人口素质提升,加快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第五十二章 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打造区域教育中心。坚持立德树人,实施德育铸魂、智育提质、体教融合、美育熏陶、劳动促进行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积极支持教育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全面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推进民办教育分类管理。加快发展素质教育,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建立适应终身学习的继续教育体系;聚焦资源配置改革、队伍建设、体制机制改革、育人模式改革,完善高质量教育体系。全力打造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区、产教融合发展创新实验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前沿区、教育信息化全国实验区、教育治理现代化先行区,努力建设安徽一流、全国知名、人民群众满意度不断增强的教育强市。
强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开展“铸师魂、守师道、立师表”师德师风建设专题活动,评选江城最美教师。继续推进名校长、名园长、名班主任工作室“三名”工程建设,做好免费师范生、新任教师招聘和乡村教师定向培养工作。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多元化、国际化,多渠道吸引国外、市外优秀教师、科研人员来芜工作。全面推进“县管校聘”和“无校籍管理”制度改革。继续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落实“定向公费培养乡村教师计划”,为乡村学校和教学点培养“一专多能”教师。建设一批省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实施“行知计划”,引进50名教育高层次人才,分层次培养20名教育家型教师(校长)、300名卓越教师(校长)、1000名中小学市级骨干教师。
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做好国家优质普惠学前教育资源扩容试点工作,继续实施学前教育三期行动计划,提高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实施义务教育质量提升行动,提高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确保义务教育学校100%达省定标准,创建国家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市、区)。实施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工程,争创国家级“智慧教育示范区”。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引导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深入推进芜湖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建设芜湖市特殊教育学校。全面实施中小学放心午餐、安心午休、爱心托管“三心”工程。到2025年,全市学前教育毛入园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占比、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等指标均位居全省前列。
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加快推进高职教育“双高计划”,重点建设高水平应用型高职高专院校、中职学校和一批骨干特色专业(群)。支持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创建职教本科。推动建立长三角职业教育发展共同体,积极参与安徽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支持创建产教融合示范区县,高水平打造芜湖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到2025年建设5个省级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培育50个产教融合型企业,建成2个省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争创省级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支持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全面提升办学层次,加快实现“专、本(硕)一体”,建成全国一流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支持安徽扬子职业技术学院升格为民办职业技术大学,支持安徽中医药高专创建中医药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加快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转设后新校区建设,支持学校办成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支持各县市区引进高等职业院校,积极筹建安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芜湖春谷智能职业技术学院。鼓励在芜高校与国内外优质大学建立伙伴关系,争取长三角地区名校或教育机构来芜设立分校或分支机构。深度开展长三角一体化四地教育联盟合作。支持芜湖城市开放大学构建开放教育公共服务云平台和教育支持服务系统。
建立适应终身学习的继续教育体系。扩大社区教育资源供给,推动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加快发展城乡社区教育。发展老年教育事业,建设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功能完善的市县区老年大学(学校、教学点)体系和老干部活动中心。优化芜湖市教育数据中心,建成芜湖在线教育云计算服务平台,完善继续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网络培训服务体系。继续推进具有芜湖特色的“阳光云课”平台建设,丰富课程资源,基本建成覆盖中小学各年级各学科的优质数字资源体系,建设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智慧教育示范区”。
专栏 18 :教育现代化行动
基础教育全面腾飞行动。 实施学前教育、中小学校、高中、职业学校及智慧学校建设项目。新建幼儿园 29 所,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项目 46 所,新建、改扩建高中教育阶段学校项目 7 个,新建、改扩建中职教育学校项目 3 个。新建芜湖市特殊教育学校,做好芜湖市国防教育学校、市少年宫迁址等。加快江北新兴产业集中区中小学校建设等。
职业教育全面振兴行动。 申报安徽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项目 125 个,实施校企深度合作示范校、示范校职教集团、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 双师型 ” 教师培养培训基地、产教融合型企业等 9 大类工程。申报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培养更加适应我市经济转型升级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教育条件全面提升行动。 及时更新校园安全设备,课桌椅卫生间全面升级,重视中小学生近视防控工作,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劳动实践基地建设,推进体质健康、监控智慧化、音体美劳实施完备化。
教育信息化全面奋进行动。 提升芜湖智慧教育应用平台服务能力,建设 “1452” 教育信息化生态系统,构建区域教育大数据应用服务中心、区域教育数字资源中心、区域教研服务中心,教育信息化主要指标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教师队伍全面强化行动。 实施 “ 行知计划 ” ,引进 50 名教育高层次人才,分层次培养 20 名教育家型教师(校长)、 300 名卓越教师(校长)、 1000 名中小学市级骨干教师。
重点推进项目。 皖江学院新校区、安徽工程大学国际工程师学院、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 双高计划 ” 项目、安徽扬子职业技术学院本科建设、安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医药健康职业学院、市产教融合综合体、安徽中医药高专创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芜湖电缆工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实训中心、无为中学东校区、芜湖市特教中心、芜湖机械工程学校实训基地项目、芜湖市公办幼儿园提质扩容工程、芜湖春谷智能职业技术学院、芜湖科技工程学校新校区和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二级学院(南陵智能物流职业技术学院)项目等。
第五十三章 高标准建设健康芜湖
优化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统筹全市公共卫生资源,优化配置,探索实施公共卫生机构实行“公益一类保障、二类绩效管理”运行保障模式,创新公共卫生机构运行管理方式。依托医联(共)体,统筹推进医防融合,实现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有效衔接,健全疾控机构与城乡社区联动机制,强化基层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职责。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实现乡镇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全覆盖。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重大疫情预警平台,完善不明原因疾病和异常健康事件预警机制,完善监测哨点布局,建立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多点触发监测预警、核实机制。加强重大疾病和慢性病监测和筛查,强化地方病、职业病、出生缺陷等疾病监控能力,重视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服务管理。促进无偿献血健康发展。加快培养防治结合的全科医学人才,优化医护人才培养结构,强化临床实践能力。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分级诊疗体系、紧密型县城医共体和城市医联体建设,整合医疗卫生资源,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促进医疗机构上下联动、分工协作。改善县级医院设施设备,发展社区医院,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强公立医院建设和管理考核,完善公立医院补偿和运行机制。持续开展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推进信息化建设,推广远程医疗。提升公立医院学科建设与发展水平,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深化编制周转池制度建设。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深入推进支付方式改革,充分发挥医保对医药服务的激励约束作用。强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协同推进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做好短缺药品保供稳价工作。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体育等融合发展,支持社会力量在医疗资源薄弱区域和康复、护理、精神卫生等短缺专科领域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满足群众多层次医疗服务需求。
加快建设区域医疗高地。支持弋矶山医院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市属公立医院争创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推进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芜湖)和华师大附属芜湖医院、皖南肿瘤防治中心建设,加快三级医院特色专科建设。完善妇女儿童医疗卫生资源供给。加强与长三角地区高等医学院校和知名医院合作,通过医联体、专科联盟、技术合作、专家派驻等方式,引入长三角地区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加强与国内外名校名院名科合作,加大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培养与引进力度,推进市、县两级公立医院“编制周转池”工作。分类推进乡镇卫生院建设发展,加强标准化卫生室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质量。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县管乡用、乡聘村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队伍水平。
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推进医疗机构中医制剂的院外调剂使用。推进县级中医医院标准化建设,持续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中医药高素质人才。实施“北华佗、南新安”传承创新转化行动,开展历代名家名派古籍文献精华的梳理、研究,发掘、应用民间医法技艺。
全面提升市民健康水平。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动从环境卫生治理向全面社会健康管理转变,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争创国家健康城市。鼓励各级各类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设立国民体质监测站点。构建芜湖慢病运动干预指导中心,探索非医疗健康干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两卡制”管理。创新应用“安康码”。大力宣传普及卫生健康教育知识,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
专栏 19 : 健康芜湖行动
八 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行动。 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联动机制;建立高效有力的医疗救治体系;打造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推进妇幼保健体系不断完善;建立 3 岁 以 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建立防治结合的职业健康体系;打造执法有力的卫生健康综合监督体系; 实施 老年健康医疗服务 体系建设。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代化建设行动。 完善市、县级疾病预防 控 制机构网络建设。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含中医院)、传染病专科医院建设标准化核酸检测实验室,并具备新冠肺炎等重大传染病检测能力。
传染病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行动。 建设安徽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芜湖),实施市传染病医院(市三院)能力提升项目,无为市、湾沚区、繁昌区、南陵县依托县级医院(含中医院)基础设施条件,建设相对独立的传染病院区,承担传染病筛查、疑似病例隔离观察、一般病例收治等任务。
区域医疗中心试点建设行动。 争取 北京天坛医院安徽医院 在芜落地并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成 华师大附属芜湖医院听力与言语医学中心、皖南肿瘤防治中心、市一院儿童医学中心等。
人才强卫行动。 大力实施 “ 华佗计划 ” ,引进 100 名卫生高层次人才,分层培养 50 名市级名医、 100 名卫生优秀人才、 200 名卫生骨干人才。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 “ 县管乡用、乡聘村用 ” ,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队伍水平。实现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 1 名以上全科医师,每个村卫生室至少 1 名合格村医。
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专项行动。 支持市中医医院创建省级中医医疗中心、第五人民医院创建省级区域中医康复中心,提高中医药特色诊疗水平。支持湾 址 区创建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布局建设 10 个市级重点发展中医医院和三级医院中医科。加快推进芜湖市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和皖南中药制剂中心建设。筛选、 培育 3 -5 个中医优势病种、 5-10 个优势专科 。建设 1-2 个道地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和 1-2 个 “ 十大皖药 ” 产业示范基地。支持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创建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及新安医学研究中心。
推动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落实健康中国行动,以争创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为引领,扎实推进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镇街全民健身广场、行政村健身工程提档升级。持续推进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推进骑行、马拉松、击剑、徒步、冰雪运动、体育竞赛表演等“一市多品、一县(市)区一品”全民健身品牌活动。开展全民健身系列主题活动,打造“社区运动会”。加快推进市奥体中心维修改造、市全民健身中心、市游泳跳水馆、市青少年体育学校等重大体育设施建设,建成一批体育公园、户外营地、徒步骑行服务站和汽车露营营地等设施,打造体育旅游示范区和体育智能装备制造区。持续深化“体教融合”工作,探索构建学校课余训练体系,加强省级、市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青少年体育户外活动营地建设,不断扩大青少年体育组织规模。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推动体医融合发展,加强镇街健康促进服务中心建设。推动体育彩票高质量健康发展。着力发挥特色资源优势,构建体育产业集聚区。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到202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5平方米以上,市级“五个一”、县级“五个一”、镇街“三个一”公共体育设施拥有率100%。
专栏 20 :全民健身提升行动
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行动。 重点建设贴近社区、方便可达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县(市)区建有小型体育馆、小型体育场、游泳设施、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体育公园;镇街建有小型室内健身中心(活动中心)、全民健身广场、多功能球类运动场或笼式足球场;行政村(社区)建有公共体育设施。
全民健身活动普及行动。 建设 9 个科学健身指导中心(市级 1 个、县(市)区级 8 个),体育类社会组织超过 300 个,社会体育指导员超过 1 万名,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超过 40% 。
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行动。 推进体教深度融合,省级以上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超过 30 所,省级以上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超过 30 个,市、县(市)体校实现全覆盖。
“ 三大球 ” 和冰雪运动发展行动。 支持社会力量发展足球、篮球、排球,赛事活动年均 50 场以上。建设市冰雪馆,推动开展群众性冰雪体育活动,推进冰雪项目进校园。
体育产业升级行动。 积极申办、举办全国击剑冠军赛、全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 “ 昆仑决 ” 格斗等国内国际有影响力、高品质的体育赛事活动。争创省级以上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单位、项目) 5 个、国家授牌汽车自驾运动营地 2 个、国家体育旅游精品项目 2 个。培育一批在全国有竞争力的体育企业,力争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 200 亿元左右。
重点推进项目。 市全民健身中心、市游泳跳水馆、市青少年体育学校搬迁安置工程、市奥体中心冰雪馆、江北科技文化中心体育生态公园、新兴铸管老厂地块体育生态公园、大阳垾体育生态公园、滨江体育生态公园、无为市奥体广场、南陵县城南山地体育生态公园、湾沚区花桥横岗航飞体验营地、湾沚区天源时光航模飞行基地、繁昌区室内游泳馆、繁昌区全民健身中心、繁昌区综合体育馆等。
第五十四章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推进新时代老龄工作,加强应对老龄化的法治环境建设,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落实国家“智慧助老”要求,实施“数字鸿沟”扫盲行动三年计划,推广应用智能穿戴等产品设备,启动建设一批居家养老信息化示范项目,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开展老年健康促进行动,加强老年人健康管理。构建老有所学的社会开放学习体系,通过互联网、网上老年大学、电视广播等,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建设好芜湖老年大学九华山路校区,丰富老年教育种类,提升老年教育品质。
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积极开展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发展银发经济。立足老年人智能化、专业化、高端化需求,加快推进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完善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立多层次长期照护保障制度,健全老年人能力评估和长期护理需求评估体系。深入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有序推进社会化运营,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水平。统筹发展农村养老服务,开展市级农村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探索互助性养老服务等发展模式。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开展“家庭照护床位”试点。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落实新建小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标准,推动老旧小区养老服务配套设施达标。培育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企业和社会组织,支持养老机构品牌化连锁化发展,增加社区护理型床位供给。深入推进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促进医养康养深度结合,提升智慧养老服务水平。
推动人口和家庭健康发展。统筹人口规划、政策和服务管理,打造人口基础信息大数据平台,制定完善人口发展相关规划,合理调节城乡人口规模。完善以家庭发展能力为核心的人口政策体系,加大对残疾人家庭、贫困家庭、计划生育奖特扶家庭、老年空巢家庭、单亲家庭等帮扶支持力度,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与家庭和谐幸福。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提升劳动者健康素质。构建覆盖常住人口的公共资源配置机制和社会治理长效机制,优化非户籍人口在城镇落户政策设计。
专栏 21 : “ 一老一小 ” 服务行动
养老服务三级中心运营提升行动。 分类明确县、乡镇(街道)、社区(村)养老服务指导(服务)中心功能定位和运营模式,制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管理、设施配备、服务质量标准等,提高城乡养老服务三级中心服务能力。
老旧小区养老服务用房配置行动。 推进老旧小区养老服务用房通过国有闲置资源改造、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完成养老服务用房配置,充分考虑区域内老年人分布情况,合理设置养老服务设施,打造 “15 分钟 ” 养老服务圈。
家庭养老功能支持行动。 落实家庭养老责任,大力发展 “ 嵌入式 ” 小微养老机构,推行政府购买 “ 喘息服务 ” 。实施老年人家庭照护者培训计划,借鉴长三角等地服务品牌经验,普及居家护理知识技能。
特困供养服务设施改造提升行动。 加强特困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改造提升。每个县建设(含新建和改建、扩建) 1 所以失能、部分失能特困人员专业照护为主的县级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
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培训体系建设行动。 实施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培训方案,到 2025 年,培训养老护理员 10000 人次,其他相关人员、养老服务机构负责人 2000 人次。培养养老服务专业人才,打造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和养老护理员实训基地。健全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完善人才相关优惠政策。组织开展全市养老护理员技能大赛,参加省级和长三角养老护理员技能大赛。
智慧养老服务水平提升行动。 实施 “ 智慧养老 ” ,打造智慧养老产品用品产学研基地。建设市级智慧养老综合监管信息平台,整合各类养老服务资源,推广智能终端设备,开展线上线下养老服务运营,提升养老服务信息化水平,为老年群体提供更加完善的养老服务。
长三角区域医养康养基地共建行动。 集聚养老服务资源,建设养老服务业综合园区。完善康养设施,打造 4-5 家健康旅居养老示范基地,推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
托育设施建设行动。 各县(市、区)至少建成 1-2 普惠性托育服务机构,其中 3 岁以下婴幼儿人数较多的县(市)区每年建成 1 个普惠性托育机构。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普惠性托育服务机构。到 2025 年,基本实现全市城镇社区托育机构全覆盖,全市托位数基本满足群众需求。
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行动。 加强儿童宜居环境建设,以营造儿童特别是婴幼儿成长环境为导向,推动建设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试点项目。完善母婴设施配套,在具备条件的公共场所普遍设置专席及绿色通道。
第十四篇 突出共建共享 加强民生保障
和社会治理
坚持共同富裕方向,促进社会公平,强化民生兜底保障,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扩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五十五章 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健全劳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报酬由市场决定机制。实施中等收入群体倍增工程,大力培育技能人才、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专业技术人员等中等收入群体“后备军”。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补贴制度,加大对特殊岗位人员的工资和津补贴保障。建立外出劳动力就业平台,开展“点对点”劳动力培训输出模式,提高外出劳动力的技能化、规模化和长效化,确保农民工资性收入平稳快速增长。促进低收入群体增收,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稳步将财政资金投入农业农村形成的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户,着力增加农民红利、股息、利息、转让土地承包经营等财产性收入。加大临时救助和城市职工解困脱困帮扶力度,提升财政兜底保障水平,提高困难群众和经济薄弱地区居民生活水平。完善第三次分配机制,发展慈善捐助等社会公益事业,培育创建一批慈善项目和品牌。
第五十六章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
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把扩大就业规模、优化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努力在促进充分就业的基础上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针对部分企业缺工严重、稳岗压力大和重点群体就业难等突出矛盾,因地因企因人分类帮扶,提高政策精准性。积极出台和实施就业创业政策,通过就业援助、招聘活动、职业技能培训等方式,稳步落实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重点人群和困难群体就业工作,着力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和基层成长计划,深入实施“三支一扶”计划,鼓励全社会创新创业。全面落实各项扶持政策,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继续实施支持和促进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的税收政策,依法推动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加强人力资源线上服务平台建设,打造完整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链。积极举办人力资源服务发展论坛等系列论坛会议,扩大人力资源产业园影响力。建成与长三角城市群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多元化、多功能、差异化、辐射化的区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集群,畅通发达地区“人才溢出”承接通道。“十四五”时期,城镇新增就业不低于30万人。
拓宽就业渠道。精准对接区域发展战略,提升就业创业,深化高新区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推进孵化基地高质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循环。加快“一校一园”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打造一批具有一定示范和带动效应的创业孵化载体,吸纳劳动力和高校毕业生在芜创业。加强与长三角地区、G60科创走廊城市对接合作,积极加入长三角就业创业协作联盟,联合举办面向长三角地区高校大学生的招聘会和求职大赛。
优化就业环境。建设全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实施,建立完善制度管理闭环管控机制,精准对接居民需求,确保公共服务供给。推动“互联网+人社”信息化深度融合,建立统一的就业创业、社会保险、人才人事等业务信息系统,加强多部门信息整合、分析和推送,实现“大服务、大数据、大平台”。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劳动关系治理体系,积极预防和化解劳动关系矛盾,切实保障职工和企业合法权益。
专栏 22 :创新创业行动
国家级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行动。 加强人力资源众创空间、人力资源研究院、人力资源线上服务平台建设,打造完整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链,逐步形成一个开放全面的服务社区建成与长三角城市群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多元化、多功能、差异化、辐射化的区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集群。
承接长三角创新创业平台建设行动。 优化和完善载体服务业态和运营模式,构建联接长三角的就业创业服务生态产业链,打造专项承接长三角创业团队的芜湖市长三角一体化创业基地。
G60 科创走廊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行动。 打造 G60 科创走廊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服务全国的皖江人力资源公共实训基地,在市县区建成省级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搭建 “ 政、商、学、企、研 ” 合作平台,同时打造成为永久性技能大赛基地、技能鉴定基地和科研成果转化基地。
第五十七章 完善社会保障救助体系
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基本要求,继续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以新经济新业态为重点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积极鼓励未建立稳定劳动关系的新业态从业人员以及灵活就业的非户籍人员以个人身份参加社会保险,探索发展互联网新业态平台企业为从业人员代缴保费的新模式,推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制度。实施“工伤预防”“工伤补偿”“工伤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制度,持续扩大三代社保卡及电子社保卡覆盖面和应用范围。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全面实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执行统一的城乡医疗救助政策。提升人社管理服务水平,建设智慧人社管理服务平台。
统筹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构建完善城乡多层次救助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提升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水平。深入开展临时救助工作,落实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提升临时救助时效性,提高小额救助额度,增加对重大疾病和重点人群的救助力度。严格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政策,加强动态管理,确保精准施补。完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体系。提升基层社会救助工作能力,形成社会救助四级管理网络。
提升专项社会事务服务水平。丰富婚姻登记颁证形式,严格落实“一次办好”改革要求。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提升服务保障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深化革命纪念设施建设管理,加强军供站建设。完善殡葬管理服务,统筹推进公益性公墓和殡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保障“逝有所安”。加强民政精神卫生福利机构建设,到2025年,建成一个市级民政系统精神卫生福利机构。充分发挥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作用,推动形成全社会促进青年发展的协同机制。完善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加大社会组织培育支持力度,激发社会组织发展活力,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
提高住房保障能力。把握“房住不炒”的总体基调,构建覆盖多个层次、满足多种需求的住房供给体系,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扎实推进棚户区改造,持续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以公租房为重点不断扩大供给规模和保障范围,对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完善租购并举市场体系。规范整顿新建商品房、房屋租赁、中介服务市场秩序,至2025年,建成供应主体多元、经营服务规范、租赁关系稳定的住房租赁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市场规则明晰、政府监管有力、权益保障充分的住房租赁法规体系。
第五十八章 保障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权益
促进妇女全面发展。实施《芜湖市妇女发展规划》,形成以男女平等为核心的先进性别文化。调动妇女参与基层社会管理工作积极性,加大女性后备干部培养选拔力度,推进女性进村“两委”工作,逐步提高女性担任基层正职的比例。进一步完善男女平等、妇女全面发展的制度机制,推动两性平等和谐发展、妇女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统筹兼顾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各方面的发展利益,消除不利于妇女发展的障碍,有效解决制约妇女发展的重难点问题,加强妇女卫生保健、终身教育、平等就业、参与决策和管理等,完善支持家庭发展的法规政策体系。加大对残疾、留守妇女等特殊妇女群体的关爱帮扶力度,严厉打击暴力侵害妇女、拐卖妇女等犯罪行为。
提升未成年人关爱水平。实施《芜湖市儿童发展规划》,全面贯彻落实儿童优先原则,完善困境儿童保障机制。每个区县至少培育1家儿童类专业社会组织,实现政府购买儿童福利和保护服务常态化。制定完善乡镇(街道)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工作机制。严厉打击侵犯儿童权益类案件,积极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依法优先保障未成年人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权利,缩小未成年人发展城乡差异,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社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协调互动,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消除对女童的歧视,严厉打击拐卖儿童、弃婴和各类侵害未成年人人身安全的犯罪行为。健全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实施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程,加强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加大对流动、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救助关爱,创造更加和谐友好的儿童发展环境。加快推进儿童福利机构转型发展,提高儿童福利机构服务能力,拓展儿童福利机构服务功能,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机构建设。
加强家庭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促进家庭教育发展,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增进家庭幸福、社会和谐。深入实施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实施家庭文明创建行动、家庭教育支持行动和家庭服务提升行动。建立完善家庭政策体系,完善社区生活服务体系,强化社区支撑保障,提升家庭发展能力。推动设立家庭暴力临时庇护所。
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推进教育公平,进一步提升残疾人受教育水平。因地制宜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残疾人就业能力,促进残疾人就业。认真落实相关政策规定,切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落实残疾人基本社会保障,完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实施对残疾人的特别救助。强化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推动建立基层残疾人综合服务平台,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加强服务机构和服务设施建设,培育发展残疾人社会服务组织,推动残疾人康复托养、辅助性器具等服务事业和产业发展。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广泛开展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丰富残疾人精神生活,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融合共享。加强残疾人事业交流合作。
第五十九章 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
科学构建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市委平安芜湖建设领导小组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全面领导作用,持续深化平安芜湖建设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创建工作。健全平安建设协调机制制度,加强市域社会治理的组织领导,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社会治理融入市域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注重从制度层面破解市域社会治理难题,以政策制度创新推动实践创新,将制度现代化作为驱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强大动力。统筹社会治理资源力量,创新社会力量组织和发动方式,充分发挥社会治理平台作用。同时,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强基层治理人才队伍建设,组建社会建设工作专家智库和社会治理人才库,注重开展基层干部职业培训。实施社区现代治理工程,打造“网络化+网格化”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升级版,推动基层治理有序开展。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以智治为支撑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和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协同作用,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式。推动社会治理向前端、基层延伸,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加强县市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做实“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平台。向基层放权赋能,持续推进“三社联动”试点建设,完善基层治理方式,加强政府与社区互动协商体系建设,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充分激发社会主体参与活力,加大基层共治宣传和培训力度,不断推动基层治理向市场放权、向社会放权,推进社区减负增效。完善社会协同、民主协商、公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构建多元协商工作机制,建立村(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度,建构治理主体多元、治理层级清晰、治理机制联动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实施社区现代化治理工程,加快建设“智慧社区”,提升社区治理与服务的科学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第十五篇 统筹发展和安全 建设更高水平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把安全理念贯穿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和化解影响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
第六十章 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
坚定维护国家安全。深入落实市委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方案体系和突出问题清单,分领域完善风险监测预警指标,全方位防控各领域重大风险。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化新形势下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工作,深入推进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工作体系和能力建设,及时发现、有效防控、全力化解各类国家政治安全风险,确保不发生危害国家政治安全事件。扎实推进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大力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深入开展反间谍、反恐怖、反邪教斗争,依法妥善处置涉及民族、宗教等因素的社会问题,严厉打击民族分裂、宗教极端等活动。
促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动员协调发展。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推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新兴领域协调发展,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提升服务强军兴军能力。增强基础设施国防功能,深化资源要素共享,建立健全有序可控的军地数字资源共享机制。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加强现代人民防空建设,强化全民国防教育。完善军粮供应体系和副食品供应渠道。
第六十一章 确保经济运行安全
加强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实现重要产业、基础设施、战略资源、重大科技等关键领域安全可控。实施产业竞争力调查和评价工程,增强产业体系抗冲击能力。提升金融风险防控能力,完善地方性金融监管与执法体系,做好地方金融监管工作。加强对民间融资机构的监管,及时发现、纠正和制止危及民间融资健康发展的经营行为。创新金融风险宣传方式,提高群众非法集资识别能力。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规范使用置换债券资金,加强债务预算管理,健全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保障粮食安全,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构建科学合理、高效安全的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体系,开展节粮减损行动,确保口粮绝对安全、重要农副产品供应充足。保障能源安全,增强能源持续稳定供应、合理需求调控、风险预警和管控能力,实现煤炭、电力和民生油气供应稳定可靠。维护新型领域安全,完善网络安全制度体系,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和人工智能安全防护。
第六十二章 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坚持打、防、管、控、建并举,加快推进立体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继续推进“雪亮工程”“慧眼+”等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拓展应用,完善社会治安重点地区、重点领域排查整治工作机制,完善“打防管控”工作网络,加强城市与农村公共安全视频监控与联网建设。建立健全扫黑除恶常态化工作机制,打击各种危害社会的违法犯罪活动,依法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刑事犯罪分子,压缩违法犯罪活动的空间,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完善信访工作长效机制,依法规范信访秩序。依据《社区矫正法》,加强社区矫正机构队伍建设,形成体制健全、机构完善的社区矫正体制机制。完善对社区矫正对象、刑满释放人员的救助帮扶管理,有效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深化各类平安场所创建,持续开展平安单位、平安校园、平安医院、平安市场、平安社区(村)、无讼社区(村)等创建工作。
构建社会公共安全体系。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完善食品药品治理网络。继续加大重点行业风险摸排和隐患整改力度,紧盯道路交通、建筑施工、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城镇燃气、水上交通、消防、特种设备及城市安全等事故多发易发行业,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整治,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全面加强安全风险管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形成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深化安全生产“铸安”行动,全面开展“1+11+N”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建设城市安全运行状态监测监控预警系统,持续推进城市安全发展,提升城市安全防范能力和水平。完善消防、洪涝、干旱、地质、地震、农业病虫等灾害监测预警体系,提升应急救援和事后恢复能力。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健全气象监测预报预警系统,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气象服务场景的深度应用。加强对公共卫生、生态环境领域突发事件的监控能力,抓紧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充分利用空天地感知、融合通信、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推动监测预警、指挥调度、抢险救援“三大系统”和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实现应急管理全面感知、动态监测、智能预警、扁平指挥、快速处置、精准监管,全面提升应急指挥水平。建立完善重大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系统,加强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推动建设市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全面创建国家级、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建立健全长江水上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建设芜湖三山、裕溪口水上应急救援基地。
妥善处置矛盾纠纷。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共治、综合施策、多方治理”的原则,建立完善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推进社会矛盾纠纷去存量、控增量、防变量。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化解机制,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推动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共同落实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责任。对跨行政区域、跨部门、跨行业以及涉及人数众多、社会影响较大的纠纷,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共同化解,形成齐抓共管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格局,防范化解和妥善处置社会稳定风险。加强调解组织和调解员队伍建设,积极培育与社会治理相关的枢纽型社会组织,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等社会治理具体事务。完善诉调对接、检调对接、访调对接、警民联调等机制,加强诉讼与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对接,推动多元化解方式有机衔接、优势互补。推进“解纷芜优”平台作用,打造新时代人民调解升级版。深化信访制度改革,扎实开展信访工作“四下基层”“四最”试点,推进人民满意窗口建设工作。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
专栏 23 :政法强基行动
智慧政法。 深化智慧政法平台建设应用,打造跨部门大数据平台和基层社会治理智能化平台,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社会治理决策机制。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打造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的智能化治理新模式。深化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应用。
智慧法院。 建设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的网络化、阳光化、智能化法院。重点进行审执数据资产治理,建立数据管理和控制的完整体系。将庭审无缝平移到互联网平台,为庭审参与各方提供便捷、安全的网上开庭服务。
智慧检务。 探索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应用。全面推进统一业务应用系统 2.0 应用,持续优化流程办案、辅助办案、案件管理、数据应用和知识服务功能。参与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智慧检务工程、检察大数据中心、智慧检务创新平台、检察知识服务平台建设,提升检察工作智能化水平。
智慧警务。 统筹建设芜湖公安大数据中心,优化警综平台、执法办案、 PGIS 等基础性、通用性应用系统,统筹推进智慧侦查、智慧勘验、智慧经侦、智慧禁毒、 ZDRY 、情指一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智能交通管理、智能执法办案、智慧监管、智能警务管理、智能网安、智能技侦等骨干应用系统建设。以 “ 雪亮工程 ” 为基础,建设完善视频图像信息应用、安全、共享、运维体系。构建以 5G 云终端为核心的移动装备体系,创新移动警务应用,构建应急通信保障体系。
智慧司法。 推进 “ 解纷芜优 ” 平台延伸使用。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建设应用,通过平台汇聚更多、更优质资源,并在此基础上,推动三大平台服务、监管和保障的有效整合融合,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为人民群众提供多元化、 “ 一站式 ” 的法律服务。
第六十三章 提升重大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强化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法治保障,完善各领域重大风险研判、评估、决策、防控协同机制,提升重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发生期间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的能力。着力提高突发事件风险评估、早期预防和及时发现能力,加强较大生产安全事故、重大自然灾害、突发急性传染病、重大动植物疫情、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活饮用水安全等防控和应急处理,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加强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防汛抗旱、森林防火等重点行业应急救援专业队伍能力建设,强化对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水上、空中等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支持力度。建立安徽(芜湖)航空救援基地及长三角区域综合性航空救援基地,充分发挥直升机、固定翼飞机、无人机在应急抢险救援、巡查监测预警、公共事务保障中的重要作用,提升航空救援能力。有效预防和应对处置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巩固疫情防控成效,完善后疫情时代的常态化防控机制,及时采取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措施抓好防控工作。探索建立重大事件安保和突发事件响应为主体的智慧公共安全管理模式,构建公共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
第十六篇 坚持民主法治 营造公平正义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推动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提升民主法治化水平,建设更加崇法善治公正的法治芜湖。
第六十四章 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加强人大对“一府一委两院”的监督。保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依法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拓宽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联系渠道,健全代表议案建议交办、办理和督办机制,保障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独特优势,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加强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建设,用好专题议政性常务委员会会议、专题协商会等协商方式,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阶层作用,提高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水平,充分议政建言、服务大局,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入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加强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加强对台、港澳和侨务工作。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把各自联系的群众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巩固和发展大团结大联合局面。
第六十五章 全面推进法治芜湖建设
推进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注重政府在立法工作中的支撑作用,健全立法工作体制机制。坚持立改废释并举,有效维护法制统一。加大关键领域法治建设力度,重点做好完善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立法。
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加快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全面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健全完善政府机构职能体系,有序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实现政府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全面推行清单管理制度,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公职律师作用,健全重大政策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价制度,畅通参与政策制定的渠道,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坚持创新执法体制,加快推进综合执法改革,不断完善执法程序。健全突发事件应对体系,完善各类应急举措的处置程序和协调机制。认真落实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确保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决策、重要政策、重大改革措施、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与社会公共秩序相关的重大活动以及重大复杂敏感案件等重大事项顺利实施。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全面主动落实政务公开,加快推进政务诚信建设。健全完善法治政府建设科技保障体系,着力实现政府治理信息化和法治化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法治政府数字化水平。
加强公正司法。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坚持公正司法,推进严格执法,增强司法执法的权威性。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深化案件繁简分流,提高司法质量、效率、公信力,强化人权司法保障。构建开放、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加强对司法机关具体执法司法活动流程监督,推进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改革和建设。完善司法责任制,健全司法工作规范和司法违法行为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司法队伍建设,提高司法干警的政治业务素质和公正执法能力。
加快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工作,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维护宪法权威,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完善以案释法制度,创新普法宣传形式,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加强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打造城市半小时、农村1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采用“3+X”建设模式,打造综合性、一站式服务型窗口。提升基本公共法律服务资源配备水平,保障特殊群体的基本公共法律服务权益。推进公司律师制度建设,加强法律风险评估,为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深入推进司法所建设提档升级,促进司法所工作规范化法治化,统筹提供基层公共法律服务。加快推进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落实国家、省关于信用体系建设要求,建设以法律为支撑、数据为基础、应用为目标的社会信用制度。加强政务诚信建设,促进权力阳光下运行,积极开展政务失信治理,增强政府公信力。加强企业诚信建设,引导和推动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加强个人诚信建设,树立诚信观念。加强社会组织诚信建设,增强社会组织依法自治能力和行业自律。创新治理方式,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扩大信用承诺范围,加强事中分类监管,规范事后奖惩机制,做好失信主体信用修复工作。创新信用信息应用,拓展“信易+”应用领域,完善企业和个人信用服务体系,大力培育信用市场和信用中介机构。加快信用区域融合,促进长三角城市间信用信息共享和标准互认。
主办:芜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芜湖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中心温文尔雅的砖头 · 奥迪危机不止“翻车”-品玩 1 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