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推荐
淡定的匕首  ·  byte buddy - Why does ...·  10 月前    · 
心软的吐司  ·  sql ...·  1 年前    · 

影帝威尔·史密斯的一拳,把收视率连年下降的奥斯卡打得出了圈。翻拍电影《健听女孩》,拿到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小金人,在国内打响的知名度,多少也得益于这场闹剧。聚光灯下,人们看到《健听女孩》更多的光环:圣丹斯首映便获四项大奖;金球奖两项提名;奥斯卡三项大奖,其中包括一座最佳影片的小金人…一时间,各种相关文章,导演采访,在自媒体海洋中掀起了一阵小浪潮。▲《健听女孩》海报受到信息轰炸的诱导,我先看了《健听女孩》,还不错。但我没怎么被打动,也没有信服它的高度——因为它的内核太老套了。▲《健听女孩》剧照形式上,是老套的三幕剧剧本节奏,而且深受古典好莱坞镜头余毒。电影为了架构一个可以持续性刺激观众的故事,粗糙地设立、表现了一家四口内部的3 vs 1(三个听障人士,父亲、母亲、哥哥,和一个健全听力的女儿)的对立,公式化地给观众投喂一幅幅对立明确的戏剧性画面。内容上,符号化地使用“听障家庭”这一少数群体的设定,却处处透露着美国白人群体,那固执的认知观念和不自知的伪善。然后我又看了2014年的原版电影,《贝利叶一家》,爱得不行。▲《贝利叶一家》海报而截止到现在,豆瓣上《健听女孩》还以8.6的分数,压了《贝利叶一家》一头。我有点为原作不平衡。▲《贝利叶一家》和《健听女孩》的豆瓣评分于是,这篇文章便想从视听的层面,对比两部作品,并谈谈其表现出的不同立意角度。

01

抄作业,却丢失了精华

《健听女孩》是美国版的《贝利叶一家》。两部电影讲述的是同一个故事,一个四口之家里,父亲、母亲、儿子都是聋哑人,唯独女儿一人是健全的。她不仅拥有听力,甚至还有一副好嗓子,想要追求音乐梦想。但女儿是一家人对外沟通的桥梁,缺她不可。高中毕业之后,是留在父母身边还是出发去追求梦想,成为横亘在这家人面前的难题。▲女儿露比想要追求梦想,却又没办法放下身为聋哑人的家人但这两部片子的气质,却是完全不同的。首先,《健听女孩》是Children of Deaf Adults(聋哑人的孩子们),而《贝利叶一家》则仍是The Bélier Family(贝利叶一家)。美版标题中含而不露的是对聋哑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对比。健听与听障,便是对比而来的。听障家庭里唯一的健听女孩,她有着两重身份,一重是家庭里的少数,一重是社会上的多数。▲《健听女孩》中的女儿露比健听女孩,自然而然地肩挑重担,成为家庭对外发声、沟通的那一个。她的耳朵和嘴巴是自己的,也是全家的。这种功能性,让她的家庭依靠她,但也因为这种功能性,她成为这个小家庭的精神弱者。她的妈妈总是担心,健全的女儿和自己可能不会太亲密。个体的边界,亲密关系的探索,以及少数族群的困境,在这样的对比中出现。▲因为女儿是家庭里唯一健全的人,妈妈总是担心她和家里其他人不亲这是《健听女孩》聪明的地方,它几乎在影片中无所不在地设置“健全与听障”的对比、冲突,而使得电影热闹、好看。但也正因于此,这部翻拍电影似乎把戏剧效果看得高于一切,以至于流失了某种真实的家庭相处细节、温情的内核。原作《贝利叶一家》中那些不够冲突、却感人至深的画面,被心急的《健听女孩》一股脑儿砍掉,换而塞进了一些政治抗争的、校园爱情的、性行为的,更吸睛的内容。▲贝利叶一家也正是在这种改头换面的过程中,一些朴素的情感被放弃了。这部电影从属于有聋哑人的家庭——贝利叶一家,到成为我们眼中的,一个残障家庭中健听女孩的故事片名的差异,能看出电影的情绪引导倾向。但并不能代表全部,因为它可能被认为是“各有特色”。但,更进一步,从宏观的剧情结构来看,我认为《健听女孩》是明显不如《贝利叶一家》的。▲《健听女孩》截图《健听女孩》严格遵循了古板的三幕剧结构,故事的构建,故事的核心,故事的解决,每一幕都是有明确功能性的。它的感情爆发在母女坐在床上对谈的场景。母亲挽留女儿,向她哭诉自己生育时的担心,“或许宁愿自己的孩子也是听障人士”。因为她从不熟悉声音的世界,也因为与自己母亲的隔阂而能真切地感受到“健听人群与听障人士之间的不亲近”,她想要自己怀胎十月生下来的女儿,是自己的女儿,而不是一个陌生的健全人。这是一份母亲的本能的、发自爱的占有欲,直白地被表达出来。▲母亲和女儿和好谈话的地方台词和情绪都很饱满这段的台词(形式上是手语,本质上还是台词)很精彩,情绪调动能力极强。但此时,距离影片结束还有30分钟左右。随后,才是三幕剧的最后一幕的到来,故事的解决。但之后的父女对谈、兄妹和解、校园面试,电影继续再起波澜,都难敌“情绪透支”的疲惫,很难再激起更强的共鸣了。▲父亲和女儿对谈,并让女儿唱一首歌换句话说,在第三幕的剧情,电影在情绪引导上,都在走下坡。相比于原版的操作,《健听女孩》的改编,把情绪的所有层次都抽掉了,换以直接的情感反馈,一浪一浪,试图堆堆高。▲《健听女孩》中的一家人去看露比唱歌我肯定三幕剧结构作为经典范式的叙事泛用性,但是在《健听女孩》这样一个故事中,这种选择并不是最适合的。对比原版就知道。原版《贝利叶一家》中,一家人在听完女主的校园演出后,还是没有理解她。父亲在用触觉听了女儿的一曲后,并没有像美版一样含泪相拥,而是淡然离开,在一夜未眠的思考后,决定带女儿去面试。▲《贝利叶一家》的父亲在思考一夜后决定带女儿去面试这一方面刻画了一个不善言辞又纠结的父亲形象,而且把观众的情绪进一步积累。直到他们都在路上了,注意,即便在这个时候,母亲也还没有接受女儿要唱歌的选择。情绪继续积累。而在最后女主在台上,向台下的家人打手语唱歌时,一家人才终于热泪盈眶,母亲终于理解了女儿,努力地点着头。此时距离影片结尾只有4分钟。把最感人的部分全部留在最后一口气放开,这个情感铺垫让我叹服。▲在影片结束前几分钟,女儿向台下的家人打手语《贝利叶一家》,在剧情结构上就做得实在太好,把观众的情绪引导和爆发做得非常痛快。现在让我们从片名、宏观结构,再走向更细节层面的比较。影视作品要让观众与主题共情,角色的塑造是核心所在。在这方面,《健听女孩》是相对扁平,且留俗于刻板印象的。▲《健听女孩》剧照当然,并不是全然地否定。因为,相比于原版《贝利叶一家》来说,《健听女孩》中哥哥这一角色的改编塑造是非常成功的。这个角色身上所有的冲突因素:为听障人士想要获得平等的尊严,为兄长为妹妹未来考虑的亲情,为儿子想要证明自己的意愿,在这个角色身上融合地很好。▲哥哥努力让妹妹去追梦但是除了这个角色,其他角色都比原作扁平很多。我无法被这部电影打动,主要的原因是这一家人,都被塑造得很以自我为中心并且割裂,这让我没法喜爱他们,进而达成共情。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女主母亲。《健听女孩》里的母亲,(或许基于某种制造冲突的需求)前期被刻画得非常自私。比如有一处,非常明确否定女儿天赋的表现。我并非不能在电影中接受一个自私的母亲,但是这样缺乏斟酌的角色塑造,把观众推离了人物和作品的核心。▲《健听女孩》中的母亲在前期被刻画得有些自私在影片第二幕的结尾,情感的高潮部分是母女和解,直到那里她才坦白自己的心声,说是怕女儿和他们不亲近,稍稍挽回了形象。这一家人里,尤其是母亲,以一种近乎道德绑架的形式,逼迫女主留在自己身边,一边在情感上憎恨着女儿的听力健全,一边要使用女儿的听力功能。这种极度扩张式的母亲形象是否能够帮助观众理解这一家人呢?我想,或许只会适得其反。▲母亲甚至用一种近乎道德绑架的形式将女儿留下来而对比《贝利叶一家》,就把人物关系,处理得好很多。原作中的母亲角色,虽然也质疑女主的能力,但几乎没有当面直接说过,即便有,也是气话。这就弱化了她对女儿的不信任态度,而强化了一个母亲的角色,以及更真实的家庭交往。另外,关于她不放女儿去追音乐梦的私心,原作非常聪明地,让父亲在一场夫妻争吵戏里直接点破。▲《贝利叶一家》强化的是一个担忧女儿的母亲角色这种自私的动机,由剧中的角色自己承认,就不会让观众承担所有的负面情绪,而会更加理解母亲,也更喜爱父亲这个角色。《贝利叶一家》中的父亲角色,是一个非常立体的感情丰富的角色塑造范本。举一个例子。在一家人接受采访的剧情桥段,《健听女孩》改编的版本是,一家人把女主留下翻译,导致女主被老师抛弃,造成下一个剧情难题。而原作中,因为女主翻译的表现不好,父亲提出自己可以读唇语,通过写字板交流,主动要求女儿离开。▲《贝利叶一家》中的父亲总在一些小细节中体现对女儿的理解这个处理中,有父亲的气愤,还有对女儿最低限度的理解和爱,层次一下就丰富起来。而《健听女孩》的一家四口,前三分之二的剧情中都是单一情绪的对冲,缺乏细节的角色行为,是不生动的,也让人无法信服。但原版《贝利叶一家》,则几乎每一幕的剧情发展,人物的行为及其动机,都是经得起推敲的。他们在细腻的爱和人性中,慢慢地演绎一个具有内在冲突的故事。

02

视听语言会说话

剧本里缺乏层次和细节,会导致画面的内容量下降。摄影机自己的镜头语言,本来可以赋予叙事独特的层次。而《健听女孩》的画面虽然好看,但其实非常单调。其匮乏的,用镜头讲故事的基本素养,也恶化了本片的共情效应。▲《健听女孩》中较多固定镜头,通过对话体现人物的心理活动以女主父母在卧室中围绕女儿学音乐一事的吵架场景为例。整个镜头组,依旧遵循古典好莱坞在拍摄方法——正反打镜头组。场景开头,通过一面镜子,大致交代这个卧室的布局情况,然后父母两个人坐在床上开始交流,正反打镜头里,两个人剑拔弩张地吵架,直到场景结束。▲《健听女孩》中展示父母吵架的场景这里的镜头是无功无过的,它展现了观点的交锋,也提供了新的信息,但到此为止,再无额外的价值。对比一下,《贝利叶一家》的同一组镜头,则非常值得玩味。场景开头,父亲在躺着看书,然后接一个主观镜头,展现了一个上下颠倒的母亲的俯视画面。▲《贝利叶一家》中父亲在看书,出现一个颠倒的母亲父亲先安慰母亲未果,然后两个人稍作争执,都是中景的正反打。父亲继续看书,这里第一次切入一个全景,母亲夺过书,扔出画外,终于展现了这个较为宽阔的卧室空间。▲母亲扔书并展示了卧室的大致情况然后,母亲在房间中走动,一边交流,一边收拾东西。整个调度中,父亲表示理解时母亲靠近,观点向冲后又走远。父亲示爱的时候再回来,求爱未果后母亲赌气离场,又留下父亲一人在画面里。▲父亲求爱,母亲生气灵动的镜头设计,让我们可以通过角色的互动,清楚地看到这个空间的结构,和两个角色之间的情绪关系,并且还给这个场景加入了轻松的幽默感。在摄像的方面,《贝利叶一家》如此巧妙的调动还有很多。而对比《健听女孩》,除了一些远景,利用了马萨诸塞州格洛斯特的动人景色复刻来的美丽画面,在镜头语言和调度上实在乏善可陈。▲《健听女孩》剧照影片定位上的纠结,也是《健听女孩》让观众产生不适感,不易与角色共情的原因之一。《健听女孩》虽然把喜剧的标签去掉了,可还是想在一些地方上耍点笑话,可是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健听女孩》的所有喜剧氛围主要都是由荤段子提供的,单一的搞笑方式,很容易让观众厌烦。▲女主和心仪的男孩撞上父母亲热,用灯的开关表示自己的意见比如女主和心仪的男生在家里练习唱歌这部分。两人撞上了父母亲热,女主尴尬无比,叫停了他们。之后女主父母通过非常直白的手语向男孩解释了他们在做什么,这里的笑点挺低级的。而在原版《贝利叶一家》中,虽然性事也是主要笑点,但是却不给人下流的感觉。比如,撞上父母亲热的不是男生而是女主的闺蜜,女主并没有叫停父母,而是淡定的调高音响,和闺蜜继续聊天。▲《贝利叶一家》剧照这首先就表现了一家人的相互理解,和亲密关系的正常化。而在之后男孩拜访时,女主的父母是因为女主的第一次月经作为意外事件认识的男孩。之后在讨论性事的时候,女主母亲的态度很开放,强调女孩要保护自己。这里给观众的感觉是温暖的。而且由于屋内冲突、屋外和解的两段场景置换,母亲和弟弟在起哄,父亲在农场给牛通气,更营造了多样的幽默感。▲在男孩拜访之前,母亲和弟弟在调侃女儿,爸爸在给牛通气这种处理让观感舒适很多,还让角色更加可爱。

03

也许很好,但太贪婪

视听语言不佳但以感情动人的电影也有很多,而《健听女孩》依旧没有做得很好。主要原因,我觉得是其立意之贪。这部电影想涉及的议题太多,却哪一个也都没说透。▲《健听女孩》中的露比和心仪男孩这个结果,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美式价值观的植入。归根结底,这是一种对“融入”的执念。持有翻拍权的狮门公司想要《健听女孩》超越《贝利叶一家》有自己的主见,并且选择了对马萨诸塞州的工人阶级有怀旧之心的导演夏安·海德。▲《健听女孩》导演夏安·海德这就引出了融入的第一个层次——工人、资本。这家人开始获得其他渔民的认可,是在他们公然反抗港口对他们的剥削,承诺渔民更高的收入时。换句话说,资本积累,是这群渔民态度转变的关键。在结尾女主唱歌时,插入了一段未来的镜头,其中,哥哥终于受到周围人的尊重,家族生意也欣欣向荣,更多的人加入了他们。这家人,成功完成了从被剥削者到小工坊主的转变,也变相带着一群人融入了这个资本为根的美国。▲在结尾,影片展示了家族生意欣欣向荣的画面另外,还有个人对融入某个群体的渴望,这是第二个层次——个人、家庭。从青少年层面,美版对女主受到的歧视进行了具体的刻画。在学校,她因为身上的鱼味,受到同学的欺辱。她表现出的唱歌天赋,让她找到了良师益友,最终被社会接纳,完成了对孤立的摆脱。这部分校园冲突,在原版是非常弱化的。▲《健听女孩》的女主在学校中被孤立从更关键的家庭层面,全片也将女主和另外三口割裂开来。以女主不告诉家人自己唱歌的理由来对比:美版是因为女主感到自己被否定,而原版是因为女主怕家人觉得自己就要离开他们了。美版《健听女孩》中的对立,进一步造成了女主的孤军奋战,营造了一种生硬的美式个人主义的悲壮感。所以要达成年少的女英雄的成长,就需要突出其天赋。这也是为什么,原版在对女主的努力上有更多细节刻画,而美版则甚少。所以这个美版的女主并不很招人喜欢,也被刻画得带着点“抛弃家庭”的自私小孩意思。▲《健听女孩》女主在舞台上唱歌也因为这个,我在看完《健听女孩》之后看原版《贝利叶一家》时,被音乐老师的一句:“地球不是围着你转的”逗得笑出了声。美版的一家四口,套着美式价值观里的“个人”光环,一直在努力挤入“群体”,让我感到一份悲哀。▲《健听女孩》剧照最后要谈的,就是本片的核心主题——对听障人士的关注。导演煞费苦心找到三位真实的听障人士出演主角,还学习了ASL(北美手势语)与他们交流,似乎努力地想要表现听障人士的生活实态,她的成绩怎么样?我觉得,不太行。▲《健听女孩》中父亲、母亲和哥哥的演员都为听障人士剧情上,对残障人士生活困境的描写,必然是父子在海上因为没听到呼叫被海岸巡查队抓住的时候。这段戏是导演在研究听障群体与执法部门间的互动时,想到的一个剧情桥段,它被片方认可,才被拍了出来。这段戏在片中,更多是作为女主与家庭其他成员矛盾的激化点,沦为了家庭问题的陪衬,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而且之后父亲对债务的消极应对,更是强化了听障人士“不同于健全人”的观点,这种对系统缺漏的表现本来可以发挥更强的社会意义,却沦为陪衬被一笔带过,我觉得十分可惜。▲《健听女孩》中的父子被海岸巡查队抓住并罚款更让我不能信服的,是片中对于听障人士的描写,让我感受到一种伪善的忽视。首先,就是对于残障人士对自己认知的描绘。美版中,哥哥这个角色一开始非常想融入渔民社群,所以硬要跟着他们去酒吧,被找茬打了。之后和妹妹闺蜜亲热的时候,也是闺蜜主动,由正常人完成了对其男性魅力的认可。概括来说,残障人士在本片中,是不自信的。▲在《健听女孩》中,残障人士显得不自信而原版中,虽然父亲想要竞选市长,却从没觉得自己和正常人相比有什么劣势。在亲密关系中,也是女主的弟弟主动出击。他们从没觉得自己比正常人差在哪里,虽然有喜剧片的乐观处理,但是态度是更加平等的。这种态度对差异,或许反映出了不同社会体系下的观念差异。▲《贝利叶一家》中的父亲想要竞选市长更让我明确地不信任《健听女孩》立意的,是导演体现出的对听障人士的观察匮乏。通观全片,我几乎回忆不起美版里对听障人士日常生活的生动描写。大量发生在家庭场景的戏份都被分明的冲突占满,我能记住的,只有没完没了的沟通壁垒。▲《健听女孩》中的女主在自己房间崩溃大喊而在原版中,一开头就迅速给了作为健全观众的我对这一特殊家庭的信赖感。在第一个家庭场景中,女主起床走过卫生间,熟练地将卫生间门关上。因为没有听力,她的弟弟是理解不了上卫生间发出的声音的尴尬的。就这一个细节,一下子就鲜活了这一家人。之后在早餐席间,女儿要离开,要亲父亲的面颊,因为动作无法靠语言的沟通匹配节奏,他们好几次没亲上。这种父女间的玩闹,带着温情,也带着强烈的真实感。▲父女两个人亲了好几次没亲上正是在这些细节处,我看到《贝利叶一家》对听障人士的细心观察和关爱。而这类细节,我没有在《健听女孩》里有太强的记忆。在原版还有一个细节,在市长第一次拜访之前,摊前就是一个听障的顾客,他们的熟络,表现出了一个小小的听障集群的温暖,而在美版中,这家人的异常感被激化了。我不接受的,是《健听女孩》符号化利用听障人士,却没有体现出足够关心的立意水平。要梦想,也要爱情,要关心弱势群体,也要表现工人阶级消亡,要个性,也要融入,还要硬靠三幕剧讲一个完整的成功故事,太贪心,就拍出了这样一部处处差口气的作品。而这样一部作品却受到了美国各大电影节的认可。这种异常的审美标准背后,反映出了更甚于“政治正确”的美学危机。奥斯卡我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但是我不希望所有电影都向它看齐。

2022-04-13 阅读 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