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在所有小说中都没有正式出场的人物,却有无数粉丝操心他的真实身份。
目前小编看过的,关于独孤求败真实身份的猜想,已经有好几个版本了,下面小编为大家一一盘点。
1、独孤求败=卓不凡。卓不凡是谁?卓不凡其实就是《天龙八部》中出现过一次的一个龙套。书中有写道,这个卓不凡所在的一字慧剑门,除了卓不凡之外的其他人都被天山童姥杀灭了,后来卓不凡矢志复仇,苦练二十年出山,在河北打败众多高手 ,还练成了剑芒。有人就根据这些线索推论,认为卓不凡就是后来的独孤求败,还发挥想象力说卓不凡后来机缘巧合得了灵鹫宫的秘籍天山折梅手,融入剑法才创出了独孤九剑。(因为在金庸原著小说中对这两种武功的描述有共通之处。)
2、独孤求败=扫地僧。这种说法唯一的依据是这两位都是武功天下无敌的人物且身份神秘。特别是《天龙八部》中扫地僧连胜萧远山和慕容博两大高手,又见识不凡指出他们所练武功中的错漏,他藏身少林藏经阁说不定就是为了破解少林七十二绝技。不过只有这一条线索的话,显得比较牵强,所以支持这种说法的人不多。
3、独孤求败=萧峰。小编个人觉得这种说法是比较扯淡的,但是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居然不少,而且还说得有板有眼。他们论证的理由还有好几点。一是时间对得上,如果萧峰跳崖未死那么再练一段时间出山肯定能达到天下无敌的武功水平;二是萧峰跳崖了,而金庸小说中跳崖=不死+获得奇遇,所以佐证了第一条(小编不知该如何面对这一条……);三是独孤求败的剑冢留言和萧峰生平吻合,特别是“误伤义士”和“杀尽仇寇”这两句都对得上萧峰的经历;四是萧峰和段誉是兄弟所以萧峰可能会得到六脉神剑,然后精简一下变成独孤九剑……
4、独孤求败=慕容复。其实很多人猜测独孤求败是《天龙八部》里面的某个角色,首先就是因为时间差不多对得上。独孤求败就是慕容复的这种说法,其论据居然比前几个都多。小编给概括了一下,主要是以下几点:一是慕容复家里收藏了各派武功,所以他有条件创造出破尽天下武功的独孤九剑;二是独孤九剑在《笑傲江湖》里是风清扬的招牌武功,而慕容复手下有个家将叫风波恶,这么厉害的武功不太可能外传,所以推论风清扬是风波恶的后代;三是慕容和独孤都是源于鲜卑族的姓氏,慕容家族在《天龙八部》后期名声已经臭了,很可能改名换姓,而改成同为鲜卑姓氏的独孤可能性很高。另外还有其他一些佐证,包括电影《东邪西毒》里面独孤求败原名慕容燕这种理由也拿出来了。
5、独孤求败=慕容复的儿子。有很多人反驳独孤求败就是慕容复的这种说法,反驳的主要理由就是慕容复的经历与独孤求败石刻留言的“横行天下”显然不太吻合。所以“独孤求败是慕容复儿子”这种说法应运而生。这种说法可以完美套用上面“独孤求败=慕容复”列出来的几条理由,同时又加上了“慕容复的儿子”这个身份等于人生经历重新开始,一生不败也就合情合理了。
6、独孤求败=王重阳。《天龙八部》猜完了就轮到《射雕英雄传》。持有这种说法的人先是由“神雕”的寿命推出独孤求败在杨过进入剑冢前的50~80年还活着,那就约等于王重阳华山论剑那个时代。当时五绝那么厉害却未听说过独孤求败,所以这是个假名或化名。又有一说,“王”者意为孤独,“重阳”意为九九,王重阳夺得五绝之首,当得起“不败”,所以王重阳化名独孤求败并创出独孤九剑是有可能的。
7、独孤求败=黄裳。这种说法比较少见,其唯一的理由是,《射雕》原著中提到过黄裳为了报仇不知年月的破解仇家们的武功,这和“独孤九剑”的设定比较相似。
以上就是小编看过的对“独孤求败”真实身份猜测的所有说法啦。看了这些说法,以及他们给出的理由,不知道大家会不会支持其中的一种呢?不过等等,别急着下结论。
其实上面很多种说法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笑傲江湖》和《神雕侠侣》中的独孤求败是同一个人”,《神雕侠侣》中的独孤求败留下石刻经历,加上《笑傲江湖》中独孤求败留下“独孤九剑”剑法,由此前后承接,才能去推测独孤求败的“真实身份”。
那如果《笑傲江湖》和《神雕侠侣》中的独孤求败并不是同一个人呢?
所以这就是小编今天要说的主题了。最近小编在网上发现一个很有才的网友“kaywon”整理提出这个说法:“《笑傲江湖》和《神雕侠侣》中的独孤求败并不是同一个人!”而且有理有据,令人信服。原来所有关于独孤求败“真实身份”的猜测从一开始就错了!
为什么说笑傲独孤求败,和神雕独孤求败并不是同一人?理由有以下三点。
其一是时间矛盾。《射雕英雄传》距离《神雕侠侣》一书结尾的时候已经将近100年时间间隔了。《神雕侠侣》结尾部分一灯、周伯通都接近100岁了。而我们知道,神雕结尾的时候,少年时代张三丰出过场。到《倚天屠龙记》的时候,九十多岁的张三丰还在武当派,是当时公认武功天下第一的人物,而《笑傲江湖》中原文提到:“八十余年前,日月教几名高手长老夜袭武当山,将宝剑连同张三丰手书的一部《太极拳经》一并盗了去。”所以以此推论,《笑傲江湖》的时代距离倚天张三丰时代时间差在80年以上;而距离南宋的《神雕侠侣》时代至少200年时间以上,甚至更长。而笑傲中提到“独孤九剑”时有一句原文“自从独孤求败逝世以后,百余年来从未一现于江湖。”所以结论是,《笑傲江湖》独孤求败是100多年前逝世的,而《神雕侠侣》独孤求败距离笑傲的时代差了200年以上,这个时间根本对不上。
其二是人生经历矛盾。《神雕侠侣》中描述剑冢石刻时提到:“剑魔独孤求败既无敌于天下,乃埋剑于斯。呜呼!群雄束手,长剑空利,不亦悲夫!”结合前面多少岁用什么剑的那段,可以推出《神雕侠侣》中的独孤求败晚年应该是隐居深谷与雕为友的;而《笑傲江湖》原文中却提到:“要知独孤求败到得晚年之时,当世更无一人能挡得住他的十招,他剑法中的精要之处,若是以之对付庸手,倒不免显得大材小用,杀鸡而用牛刀了。”这位到了晚年还在跑江湖与人交手呢,所以这人生经历自然是大不一样。
其三是剑法上的矛盾。很多人推测说“独孤九剑”是神雕里面独孤求败年轻时候的“利剑”剑法,其实这种说法没有什么根据,也没有原文支撑。在《笑傲江湖》中的原文却提到:“独孤前辈当年挟此剑横行天下,欲求一败而不可得,那是他老人家已将这套剑法使得出神入化之故。”这句话已经可以推出笑傲中的独孤求败一直在用“独孤九剑”御敌,再“出神入化”也仍然是“这套剑法”;而《神雕侠侣》中剑冢石刻原文说:“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说明神雕里的独孤求败在四十岁前就已经换重剑剑法了,到后来“草木竹石为剑”当然也就不用真剑了。一个一直用一套剑法,另一个却经历了三个阶段换了三种风格不同的剑法,所以这算是一处矛盾。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神雕侠侣》结局的时候有个情节,杨过等一众“新五绝”从山路上下来,却看到路边几个武功稀松的普通江湖人在那里比划争斗,说也要论出个“五绝”。当然这是自不量力,但其实也说明了,不同层次的江湖人说不定也会用相同的名号,他们才不会管你有没有重复之类的,说不定用了前辈高手相同的名号还扯个虎皮,与有荣焉。那么不同时代的人用了同一个“独孤求败”的名号,也完全也有可能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