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水利厅与钱江晚报联合推出“激流勇进——浙江水利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主题报道。

让我们一起跟着钱江晚报记者的文字和镜头,领略浙江的钱塘江、甬江、瓯江、飞云江、鳌江、苕溪、杭嘉湖平原河网运河、椒江等八大流域,从水中读懂一番别有风情的浙江。

中国古代地理名著《山海经》记载,钱塘江古名为“浙江”,亦名“渐江”。浙江二字从此而来。

钱塘江是浙江的母亲河,越文化发源地。这里发生过大禹治水、西施浣纱、钱王射潮、张夏筑塘的感人故事。

10万年前,新安江支流寿昌江畔就出现了“建德人”活动的踪迹;而后又滋养着距今近万年的上山文化、七千年的跨湖桥文化和河姆渡文化、五千年的良渚文化。

对这位“母亲”,你我又了解多少?

开篇,我们从钱塘江说起。

钱江新城晚霞

钱塘江一名,原指流经钱唐(塘)县境的河段,民国时期方作为全江统称。此江源短流急,从高山峡谷、丘陵平原到河口海湾,支流众多。

钱塘江水系

跨浙、皖、赣、闽、沪五省(市)的钱塘江全长609千米,流域面积55491平方千米,其中浙江省境内面积44466.9平方千米,并在杭州湾上海市芦潮港闸与宁波市外游山联线的断面上,注入东海。

此江曾有两源之说。南源兰江为主源,集水面积大,从建德市梅城镇(兰江与新安江交汇处)向南进发,溯兰江、衢江、常山港而上,上游马金溪,源头溪流名龙田河,河源位于安徽省休宁县龙田乡江田村青芝埭尖北坡。

北源新安江,河流长,从梅城溯江而上,向西,沿着新安江、千岛湖、渐江、率水、冯村河,河源位于安徽休宁县六股尖,是为最大一级支流。兰江、新安江在建德市梅城镇汇合后至萧山区闻堰镇浦阳江口称富春江。

钱塘江并非自古通海。

第三纪中新世以前,钱塘江汇为向斜盆地中的湖沼,无出海通道。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之后,滨海山地下沉,湖水才沿向斜带及断层带向东北流注入东海。

六千年前,钱塘江随涨、落潮水流往返搬运的泥沙在河口内沉积,形成高于上、下游河床的沙坎。

约两千五百年前,河床沙坎不断扩大升高,促使潮波变形,最终成就了“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的钱塘江涌潮。

在东晋以前,杭州—金山的喇叭形河口两岸岸线还比较平直。

此后,澉浦以下的北岸岸线受东南来潮顶冲,在东伸中北退,至明代与现代岸线相近,后退约20千米;南岸岸线向北淤涨成为三北(余姚、慈溪、镇海三市区北部)平原。

澉浦上游至杭州的江道,明末以前,行经今萧山南沙地区的南大亹(赭山—龛山),后渐北移至中小亹(今白虎山—赭山),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稳定在北大亹后迄今未变。

原属北岸海宁州的赭山,于嘉庆年间(1796—1820年)方改隶南岸萧山县。北大亹江道仍很宽浅,河槽冲淤多变,岸滩涨、坍迅猛,远非其他河流的河口可比。

2000年前,东汉王充《论衡•书虚篇》记载:浙江(钱塘江)、山阴江(浦阳江)、上虞江(曹娥江)皆有涛”,是对钱塘江涌潮最早的记载。

钱江潮从海宁市与海盐县交界的高阳山至绍兴市上虞区夏盖山一带开始出现,溯江而上约100余千米,至杭州市萧山区闻堰以上逐渐消失。强潮时,潮波可影响到桐庐富春江电站。

钱塘江河口潮流段(杭州湾)呈喇叭口形态,口门近100千米,湾口仅约20千米,由月亮与太阳引力共同作用而引起的海洋潮汐在进入杭州湾后,潮波能量积聚,潮差增大,同时澉浦以上的河床沙坎堆积,水深急剧变浅,终而形成涌潮。

一线潮

惊涛拍岸

钱江潮潮景丰富多彩,交叉潮、二度潮、一线潮、回头潮、兜潮、对撞潮等。常见的主要是一线潮、回头潮与兜潮,交叉潮与二度潮须有江中沙洲浅滩而形成,较为少见,对撞潮则在二度潮的基础上,前潮成为回头潮与后潮相撞而成,壮观异常,更为罕见。

钱江潮气势雄伟,威力巨大,变幻莫测。

它实测涌潮最大压力达70千帕,最大行进速度达12米/秒。涌潮曾将海宁十堡41号丁坝坝处重约30吨的混凝土砌石块坝面掀起,抛离原地七八米,竖靠在石塘边。疾窜上塘的潮水也曾将海宁盐官塘顶重1.5吨的“镇海铁牛”掀起推离10余米。

修筑海塘是治江最重要的手段。

不过,历代当政者,修筑海塘,屡建屡毁,屡毁屡建。

老海塘冲毁

钱塘江涌潮给海塘等水工建筑物带来巨大的破坏力,使得涉水工程修筑和维护十分困难。

自古以来,钱塘江受潮浪、风暴、洪水侵袭,灾害频繁,自晋代至新中国成立前的1684年间,有记载的洪涝灾害发生年份共有564年,平均3年就有一灾。

这些灾难轻则堤毁潮漫,咸水入侵,重则沦为泽国,社会动荡,严重威胁两岸人民的生存发展。

千百年来,钱塘江河口两岸人民为了生存发展,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奋斗,治理最早可追溯到秦代。

早在东汉,会稽郡议曹华信募土筑钱唐防海大塘,后又有吴越王钱鏐筑捍海塘,宋代张夏首筑直立式条石塘,明代黄光昇创建五纵五横鱼鳞石塘,清代朱轼建鱼鳞大石塘等。

由于惧怕涌潮,古人延续了“以宽治江”的理念,从二十世纪20年代起,开始探究钱塘江河口“标本兼治”的方法,通过缩窄江面,束水归槽来刷深江道、控制主槽平面摆动,逐步形成“治江结合围涂,围涂服从治江”的治江方略。

1997年,11号台风浙江损失巨大,钱塘江全面推进“百年一遇”防御标准的海塘建设,如今,300多公里临江一线海塘基本建成100年一遇防御标准,其中,秦山核电站一期围堤防御标准达1000年一遇。

钱塘江北岸标准海塘海宁严管七里庙

在这片土地上,几千年前的越族祖先,凭藉临江滨海的水土之利,开创了古老的越文化,经过几千年的经营改造,形成了今日繁荣昌盛的宝地。

1968年后,钱塘江两岸通过大规模治江围涂,河口段由顺直向弯曲发展,演变的总趋势是河口渐向外延伸,“沧海桑田”在钱塘江河口得到了最真实的反映。

治江带来的副产品——土地,造就了浙江最富庶的区域,这里是长江三角经济发展的南翼,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开发前景十分诱人。

钱塘江流域钟灵琉秀,孕育了璀璨的文明,也造就了秀丽的风光。

上世纪60年代,新安江水库建成后,形成了以“天下第一秀水”著称的千岛湖,与上、下游的西湖、黄山构成“三江两湖一山”的黄金旅游线。

为改善湖水水质,1986年9月开始,杭州提引钱塘江水入西湖,使西湖更具清新秀美,湖光山色。

钱塘江潮依旧奔流不息,而两岸的人们却不再以水为患,母亲河的故事方兴未艾。

信息来源:省水利厅

近日,浙江省水利厅与钱江晚报联合推出“激流勇进——浙江水利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主题报道。

让我们一起跟着钱江晚报记者的文字和镜头,领略浙江的钱塘江、甬江、瓯江、飞云江、鳌江、苕溪、杭嘉湖平原河网运河、椒江等八大流域,从水中读懂一番别有风情的浙江。

中国古代地理名著《山海经》记载,钱塘江古名为“浙江”,亦名“渐江”。浙江二字从此而来。

钱塘江是浙江的母亲河,越文化发源地。这里发生过大禹治水、西施浣纱、钱王射潮、张夏筑塘的感人故事。

10万年前,新安江支流寿昌江畔就出现了“建德人”活动的踪迹;而后又滋养着距今近万年的上山文化、七千年的跨湖桥文化和河姆渡文化、五千年的良渚文化。

对这位“母亲”,你我又了解多少?

开篇,我们从钱塘江说起。

钱江新城晚霞

钱塘江一名,原指流经钱唐(塘)县境的河段,民国时期方作为全江统称。此江源短流急,从高山峡谷、丘陵平原到河口海湾,支流众多。

钱塘江水系

跨浙、皖、赣、闽、沪五省(市)的钱塘江全长609千米,流域面积55491平方千米,其中浙江省境内面积44466.9平方千米,并在杭州湾上海市芦潮港闸与宁波市外游山联线的断面上,注入东海。

此江曾有两源之说。南源兰江为主源,集水面积大,从建德市梅城镇(兰江与新安江交汇处)向南进发,溯兰江、衢江、常山港而上,上游马金溪,源头溪流名龙田河,河源位于安徽省休宁县龙田乡江田村青芝埭尖北坡。

北源新安江,河流长,从梅城溯江而上,向西,沿着新安江、千岛湖、渐江、率水、冯村河,河源位于安徽休宁县六股尖,是为最大一级支流。兰江、新安江在建德市梅城镇汇合后至萧山区闻堰镇浦阳江口称富春江。

钱塘江并非自古通海。

第三纪中新世以前,钱塘江汇为向斜盆地中的湖沼,无出海通道。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之后,滨海山地下沉,湖水才沿向斜带及断层带向东北流注入东海。

六千年前,钱塘江随涨、落潮水流往返搬运的泥沙在河口内沉积,形成高于上、下游河床的沙坎。

约两千五百年前,河床沙坎不断扩大升高,促使潮波变形,最终成就了“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的钱塘江涌潮。

在东晋以前,杭州—金山的喇叭形河口两岸岸线还比较平直。

此后,澉浦以下的北岸岸线受东南来潮顶冲,在东伸中北退,至明代与现代岸线相近,后退约20千米;南岸岸线向北淤涨成为三北(余姚、慈溪、镇海三市区北部)平原。

澉浦上游至杭州的江道,明末以前,行经今萧山南沙地区的南大亹(赭山—龛山),后渐北移至中小亹(今白虎山—赭山),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稳定在北大亹后迄今未变。

原属北岸海宁州的赭山,于嘉庆年间(1796—1820年)方改隶南岸萧山县。北大亹江道仍很宽浅,河槽冲淤多变,岸滩涨、坍迅猛,远非其他河流的河口可比。

2000年前,东汉王充《论衡•书虚篇》记载:浙江(钱塘江)、山阴江(浦阳江)、上虞江(曹娥江)皆有涛”,是对钱塘江涌潮最早的记载。

钱江潮从海宁市与海盐县交界的高阳山至绍兴市上虞区夏盖山一带开始出现,溯江而上约100余千米,至杭州市萧山区闻堰以上逐渐消失。强潮时,潮波可影响到桐庐富春江电站。

钱塘江河口潮流段(杭州湾)呈喇叭口形态,口门近100千米,湾口仅约20千米,由月亮与太阳引力共同作用而引起的海洋潮汐在进入杭州湾后,潮波能量积聚,潮差增大,同时澉浦以上的河床沙坎堆积,水深急剧变浅,终而形成涌潮。

一线潮

惊涛拍岸

钱江潮潮景丰富多彩,交叉潮、二度潮、一线潮、回头潮、兜潮、对撞潮等。常见的主要是一线潮、回头潮与兜潮,交叉潮与二度潮须有江中沙洲浅滩而形成,较为少见,对撞潮则在二度潮的基础上,前潮成为回头潮与后潮相撞而成,壮观异常,更为罕见。

钱江潮气势雄伟,威力巨大,变幻莫测。

它实测涌潮最大压力达70千帕,最大行进速度达12米/秒。涌潮曾将海宁十堡41号丁坝坝处重约30吨的混凝土砌石块坝面掀起,抛离原地七八米,竖靠在石塘边。疾窜上塘的潮水也曾将海宁盐官塘顶重1.5吨的“镇海铁牛”掀起推离10余米。

修筑海塘是治江最重要的手段。

不过,历代当政者,修筑海塘,屡建屡毁,屡毁屡建。

老海塘冲毁

钱塘江涌潮给海塘等水工建筑物带来巨大的破坏力,使得涉水工程修筑和维护十分困难。

自古以来,钱塘江受潮浪、风暴、洪水侵袭,灾害频繁,自晋代至新中国成立前的1684年间,有记载的洪涝灾害发生年份共有564年,平均3年就有一灾。

这些灾难轻则堤毁潮漫,咸水入侵,重则沦为泽国,社会动荡,严重威胁两岸人民的生存发展。

千百年来,钱塘江河口两岸人民为了生存发展,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奋斗,治理最早可追溯到秦代。

早在东汉,会稽郡议曹华信募土筑钱唐防海大塘,后又有吴越王钱鏐筑捍海塘,宋代张夏首筑直立式条石塘,明代黄光昇创建五纵五横鱼鳞石塘,清代朱轼建鱼鳞大石塘等。

由于惧怕涌潮,古人延续了“以宽治江”的理念,从二十世纪20年代起,开始探究钱塘江河口“标本兼治”的方法,通过缩窄江面,束水归槽来刷深江道、控制主槽平面摆动,逐步形成“治江结合围涂,围涂服从治江”的治江方略。

1997年,11号台风浙江损失巨大,钱塘江全面推进“百年一遇”防御标准的海塘建设,如今,300多公里临江一线海塘基本建成100年一遇防御标准,其中,秦山核电站一期围堤防御标准达1000年一遇。

钱塘江北岸标准海塘海宁严管七里庙

在这片土地上,几千年前的越族祖先,凭藉临江滨海的水土之利,开创了古老的越文化,经过几千年的经营改造,形成了今日繁荣昌盛的宝地。

1968年后,钱塘江两岸通过大规模治江围涂,河口段由顺直向弯曲发展,演变的总趋势是河口渐向外延伸,“沧海桑田”在钱塘江河口得到了最真实的反映。

治江带来的副产品——土地,造就了浙江最富庶的区域,这里是长江三角经济发展的南翼,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开发前景十分诱人。

钱塘江流域钟灵琉秀,孕育了璀璨的文明,也造就了秀丽的风光。

上世纪60年代,新安江水库建成后,形成了以“天下第一秀水”著称的千岛湖,与上、下游的西湖、黄山构成“三江两湖一山”的黄金旅游线。

为改善湖水水质,1986年9月开始,杭州提引钱塘江水入西湖,使西湖更具清新秀美,湖光山色。

钱塘江潮依旧奔流不息,而两岸的人们却不再以水为患,母亲河的故事方兴未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