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
10月,县人民政府发布减租布告,宣布“一律按原租额减低百分之二十五至三十”。
11月11~14日,县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在义序镇召开,代表146名。省委书记、省政府主席张鼎丞到会作指示。会议通过《关于政府两个半月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施政方针的决议》,还通过《拥护和执行〈华东新区农村减租暂行条例〉、〈福建省一九四九年度秋征公粮公柴暂行办法草案〉的决议》。
12月21~25日,县委举办农民培训班,培训减租反霸等运动的积极分子100人。
12月25日,二区全部,一区的白湖、双湖,八区的平远、开闽等乡划归福州市。
12月,析第三区的嘉登乡(今郊区琅岐)为第二区(驻琅岐),分出第七区的白沙、穆源、竹岐乡及第九区双大乡的大坪、珍山两村为第十区(驻白沙)。
1950年
2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林森县工作委员会成立,裴长德为副书记(正职缺)。
3月底止,全县共认购人民胜利折实公债8508份,超过任务41.8%。
4月1~2日,县农民代表大会在义序召开,与会代表261人。会上正式成立县农民协会,选举程少康为协会主任。
4月19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林森县复名“闽侯县”。同时,福建省人民政府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更名为闽侯专署,闽侯县隶属之。
6月3日,县政府又由义序镇迁到四区尚干镇。
8月21日,作为省土地改革试点、县土地改革实验乡之一的四区兰圃乡开始进行土改,至10月21日结束。
9月11日,全县125个乡的旧政权改造工作基本完成,废除保甲制,建立人民政府。
11月4~12日召开县扩大干部会议,13~15日又召开县第一届第四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两次会议的中心议题均是土地改革,会上介绍了兰圃乡土改经验,全面部署土改工作。会后,全县分两期开展土改运动,至翌年3月底基本结束,共依法没收、征收地主、富农等土地241207亩,房屋9017间,粮食28万公斤。所没收的土地和财产均依法分配给无地、少地的贫雇农。
12月28~29日,县第一届民主妇女联合会在尚干召开,出席会议代表159人,选举产生闽侯县民主妇联第一届执行委员会,吴俊伟为主席。
1951年
1月,县委召开各区主要负责人会议,部署镇压反革命工作。至2月底镇反运动基本结束,镇反判处死刑的罪犯中,土匪占50%,恶霸占30%,其余为特务。
同月,县人民武装部成立,隶属县人民政府领导,4月列入军队建制。
3月,县委在四区尚干辅翼、省农委在七区甘蔗荆溪、地委在一区城门潘墩,分别试办黄依刘、苏则庆、郑守金等3个常年固定互助组,至秋,全县共办常年固定互助组50个。
同月,县总工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尚干召开,选举产生闽侯县总工会第一届委员会,主席苏达。
4月13日,县政府召开各界人民抗美援朝代表大会,通过《爱国公约》,并成立县抗美援朝分会。此后,全县开展抗美援朝宣传教育,至年底,全县有25万多人在和平宣言上签名,各界捐献人民币30.4万元(折新币,下同)、慰问金6600多元、大米1875公斤、谷子4300公斤,捐献“闽侯号”战斗机一架,大炮一门。
4月,分出第九区双大乡和洋箬乡部分村设十一区(驻小箬);分出第五区南港乡设十二区(驻南通);分出第六区侯官乡设十三区(驻上街)。
5月1日,全县132个乡镇中有110个乡镇举行“反对美帝侵略,保卫世界和平”示威游行,参加人数达30万人,占全县人数的60%。
6月10~20日,各区先后召开乡扩干会,布置参军工作。至25日,全县有4520名青年报名,经区、部队审查合格入伍的有2804人(任务2500人)。
7、8月间,久旱无雨,虫害严重,全县共有4.7万人捕捉螟蛾,防治面积达10.6万亩,使5000吨粮食免受损失。
9月,全县中、小学春秋两季招生改为秋季招生。
同月,县人民检察署成立,1954年12月上旬改为县人民检察院。
10月4~6日,在闽侯中学(时设于南屿镇)召开县第一届体育运动会,有运动员130人参加,举行篮球、排球、乒乓球、田径等项比赛。
12月3~7日,县第一次农业展览会在尚干后村举办,展品中有一个26.5公斤重的大南瓜、40公斤重的大冬瓜、3.5公斤重的柚子和一株11公斤重的甘薯,参观人数6108人。
至年底,经过两年剿匪斗争,活捉匪首岳嵩等44人、击毙匪首15人、俘获匪徒950人、匪首自新33人、被捕和自新的匪徒345人,总共剿灭土匪1377人,缴获各种枪支846支、子弹40301发、电台电话等军用物品103件。
1952年
1月7日,全县各机关普遍开展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至5月7日基本结束,共查出贪污盗窃分子43人,金额达30111元。
1月,袁耀华(女)任县委书记。
同月,四区的东台乡白武村自发办起土地私有、评产入社、统一经营的林元昌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简称“初级社”),8月,正式批准成立,为闽侯县第一个初级社。
2月8日,县委在尚干镇召开工会和工商联干部会议,部署全县工商业户开展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县委组织查账、调查、谈话等小组进厂、店开展工作,马尾、亭江、南屿的店员纷纷揭露店主不法行为,政府依照政策对违法店主予以补税、罚款等处理。
2月,成立闽侯县邮电局。
5月,分出第四区的沪屿乡设十四区(驻沪屿);分出第七区穆源乡设十五区(驻鸿尾);分出第九区东汶乡设十六区(驻廷坪)。
6月,县禁烟禁毒指挥部成立。全县进行戒烟登记,收缴毒品,打击贩毒分子。据尚干、马尾两个镇不完全统计,共查获贩卖鸦片烟者37人,取缔烟馆28处,自动登记的鸦片吸食者有23人。
7月19~23日,闽江水位暴涨,21日最高水位15.6米,全县受灾10个区93个乡,被淹农田12.5万亩,被毁水渠共10517条,冲走房屋294间,家禽家畜7810只(头),冲走肥料7714.8吨。灾后,专署、县政府下拨救灾款1.4万元,救灾寒衣款1.6万元,房屋修建费6000元。
8月1日,开始对国家干部、职工、教师、医务人员及革命残废军人实行公费医疗预防制度,全县有285人享受此待遇。
8月,撤销司法科,成立县人民法院。
9月,牟星五任县长。
11月底至12月,县供销社先后在小箬、南屿、白沙、沪屿等地召开秋季物资交流会,购销总额达282516元。
冬,十四区辅翼乡县劳动模范黄依刘出席全国劳模大会。
1953年
2月19~22日,召开扩干会议,贯彻中央《关于贯彻婚姻法的指示》,到会干部324人。会后全县开展贯彻婚姻法运动,至3月中旬,在运动中使105对夫妻和睦,评出121户模范家庭、109对模范婆媳、56对模范夫妻、47个模范干部、50对婚姻自主模范。
3月4日晚,县委召开县直属机关扩大干部会议,部署开展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的斗争,并就《人民日报》和《福建日报》批评闽侯县委虚报十四区林求姆生产模范事件所犯的严重官僚主义错误一事作了检查。
3月,王采三任县委书记。
5月10日,县政府由尚干迁往螺洲镇(今属福州郊区)。
6月25日,全县开展基层普选工作,至翌年3月15日全部结束。参加选举的选民达总数的90%,共选出人民代表4522人。
7月,增设一个水上区,管辖十四区运武、江中、十二区东陈、六区凤塘、五区南江、一区竹楼、十三区包禄等7个乡。区公所设在六区凤塘乡。
秋,开始贯彻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全县共征购粮食45601.5吨。
1954年
1月7日,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调查组在七区甘蔗恒心联队昙石山发现一处新石器晚期遗址,该遗址长约100米,宽约10至20米。发掘文物有:石器21件、陶纺轮4件半(其中一件只剩半截)、完整陶器1件、人头盖骨残片1件,还有大量兽骨等。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福建省最早发掘的比较完整的新石器晚期文化遗址,也是中国东南地区石器时代文化代表,后被称为“昙石山文化”。至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共进行了7次发掘。
2月4日至3月19日,三区(马尾)、五区(南屿)、七区(荆溪)、九区(新塘)、十区(白沙)、十一区(小箬)、十五区(鸿尾)等先后发生森林火灾28起。其中3月18、19日两天内发生15起,被毁山林约13.72多万株、幼林8.32多万株。
5月下旬,闽侯专署血吸虫病防治站从原址福清县迁移至闽侯县,行政上改由闽侯县委领导,8月中旬开始工作。
7月,县派工作队到二区琅岐吴庄乡进行宪法草案宣传讨论典型试验,其他乡也随即陆续展开,至9月初结束。
6月17~21日,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螺洲镇召开,出席会议代表350名。会议审议县人民政府半年来工作报告。根据中央4月份公布的精神,不选举政府成员,牟星五仍任县长。
8月下旬至10月初,全县干旱严重,稻田受旱7.1万多亩(其中绝收1.1万多亩),甘薯受旱4.5万多亩,为解决群众抗旱生产过程中的困难,县政府发放1.5万元救济款。
8月,许力进任县委书记。
9月,县委派人参加省委工作组在县城门乡的石步、连板和荆溪乡的溪下试办3个高级社的工作。
12月,省在县内七区(甘蔗)进行“义务兵役制”试点,翌年元月20日试点工作结束,全区征集新兵154名。
1955年
1月,县私营工商业改造领导小组成立,建立全县第一家公私合营企业——闽侯尚干酒厂。
3月1日,兑换新人民币工作全面开始,县人民银行在全县建立15个兑换专柜,委托供销、百货、信用社建立48个兑换处。
5月,一区的义序、吴山,六区的盘屿、阳岐划归福州市。
7月1日,县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待遇由包干制改为工资制。
7月10日,各区名称以政府驻地地名代替原数字名称:一区改称城门区、二区改称琅岐经济区、三区改称马尾区、四区改称沪屿区、五区改称南屿区、六区改称建新区、七区改称荆溪区、八区改称石牌区、九区改称新塘区、十区改称白沙区、十一区改称小箬区、十二区改称南通区、十三区改称上街区、十四区改称尚干区、十五区改称鸿尾区、十六区改称廷坪区。
7~9月,县先后派3批民工共4000名参加鹰厦铁路、5795工地二期工程以及连黄公路的建设。
8月,全县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将16个区改为13个行政区,其中沪屿区并入尚干区、南通区并入南屿区、鸿尾区并入白沙区。
11月24~26日,县第一届第二次人民代表大会在螺洲召开,与会代表262人,会议决定改闽侯县人民政府为闽侯县人民委员会(简称“县人委”),决定实行委员制,会议选举吴殿选为县长,并选举产生副县长4名和人民委员19名。
12月,开展粮食定产、定购、定销“三定”工作,至次年1月,全县定产153619.85吨,定购40100吨,定销26951.85吨。
1956年
3月,闽侯专署撤销,闽侯县委、县人委划归福建省委和省人委直接管辖。
4月,原有的13个区再合并为7个区:城门、建新合并为城门区,区公所设在城门;琅岐、马尾合并为马尾区,区公所设在亭江;南屿、上街合并为南屿区,区公所设在南屿;荆溪、白沙合并为白沙区,区公所设在白沙;新塘、小箬、廷坪合并为雪峰区,区公所设在雪峰;尚干、石牌区不变。
5月10~15日,中共闽侯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在螺洲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327名,列席人员37名。许力进代表县委向大会作《六年来工作总结和今年夏秋之前的工作意见及如何做好农村社会分配问题》的报告,大会讨论并通过了《十二年农业发展纲要和今后任务的决议》。大会选出由29人组成的中共闽侯县第一届委员会和9人组成的监察委员会。会议选举许力进为县委第一书记。
6月1日,《闽侯人民》报创刊,每5天一期,1958年4月改为三日刊,1961年2月停刊。
6月1~6日,县侨区三级干部暨归侨、侨眷代表会议在螺洲召开,正式成立闽侯县归国华侨联谊会。
6月,全县开展山林入社工作,个体林果折价入社,其所有权由私有转为集体所有。
同月,石牌区贵洋乡丹洋村划归福州市管辖。
12月28~30日,县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与会代表287人。会议总结县人民委员会一年来工作,审查批准县人委1956年财政决算报告。选举吴殿选为县长,选举副县长4名和人民委员20名。
是年,全县私营工商业已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有4227户。
1957年
5月下旬,县整风运动开始。6月上旬进入“大鸣大放”,不久整风运动转为反右派运动,7月中旬,在县供销社、人委等重点单位开展反右斗争,9月中旬全面展开,至11月底基本结束。共错划右派102人,后因地区变动,移出管理31人,其他71人中70人于1979年得到改正,另一人于1984年改正。
7月1日,闽侯县成立“红旗大学”,县委书记许力进为校长,县直全体机关干部为学员。
11月17~19日,召开全县复员军人代表会议,出席代表118人,选举产生出席省复员军人代表会的代表12名。
1958年
4月,永泰县叶洋乡29个自然村划归闽侯县管辖。12月,该乡全部划归闽侯县管辖。
5月8日,全县进行撤区并乡,成立6个镇、11个乡。6个镇:马尾、亭江、琅岐、祥谦、南屿、白沙;11个乡:城门、南通、竹岐、上街、鸿尾、荆溪、大湖、廷坪、洋里、建新、石牌。
5月16日,县委第一书记许力进在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向代表们作《联乡并社大联合,为农业技术革命开辟道路》的发言。
5月28~31日,县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会议审查、通过了县人委1957年工作情况和1958年财政工作任务报告,选举吴殿选为县长,并选出副县长4名,人民委员23名。
6月6日,设在杜园的商业局酒仓库失火,经济损失21万元。
6月11日,县科学研究所成立,下设农业、医学、化工机械3组,各类“土专家”30多人参加研究工作。
6月27日,雪峰区张际乡炼出全县第一炉铁水。
7月10日,闽侯一中炼出全县第一炉钢水,9月份起全县大搞炼钢铁,共建成135个土高炉、5861座喇叭炉、3360座小炉、2817座地风炉。至12月17日,全县产生铁2763.7吨,海绵铁、烧结铁1.5万多吨。据称:尚干西坑铁厂土高炉日产41吨,白沙炼铁厂大喇叭炉日产44吨,均突破全国纪录。
6月30日,全县基本消灭血吸虫病。已治愈患者811人,占病人总数的97.36%。
7月15日,县城门连坂社向县委报称:已收割的2.06亩早稻每亩收干谷2903.43公斤,次日县委写信向毛泽东主席报喜。此后,浮夸风愈烈,11月18日,上街公社侯官大队放出全县最大的“高产卫星”,称亩产晚稻16099.75公斤,并向省委报喜。
7月17日晨,全县普降暴雨,石牌、雪峰、白沙的降雨量均达120毫米,其他乡也超过90毫米,造成山洪暴发,又逢大潮,江水猛涨,全县共淹稻田6万多亩,甘薯7457亩,冲毁大、小水利设施786处、桥梁93座,房屋倒塌383间,死亡2人。
8月18~20日,县委召开紧急扩大会议,作出《决议》,提出:粉碎新的右倾思想,重整旗鼓、再鼓冲天劲,大干一秋,压晋江、盖龙溪、胜潮汕、超湖北,确保全省第一,力争全国第一。并要夺取20项全省第一。
8月22日,全县第一个人民公社——城门人民公社成立。26~28日,县委在城门公社召开有各区乡党委书记和重点社社长等50余人参加的现场会,提出“苦战一个月,全县普遍成立人民公社”的口号。至9月中旬,全县原有的595个农业社已全部合并为17个人民公社(与6镇11乡同)。
8月,为搞“万斤县”,对中晚稻进行并丘移植,所有10万株以下的间作稻都拔起重插,每亩密植到10万株左右。“卫星田”插1至2千万条。至9月1日,全县86283亩稻田禾苗并入28913亩中,结果造成大面积绝收。
9月,开始兴建大目溪一级水电站,装机4台,总容量8640千瓦,1960年10月竣工,第一台机组投产发电,同年12月第二台机组投产发电。
同月,全县共办公共食堂804个,至1961年上半年陆续解散。
10月19日,全国文艺界前线慰问团抵达县内城门公社(今属福州郊区),其中有田汉(团长)、田间、吕骥、陶纯、秦怡、戴爱莲、马思聪等文艺界名人,慰问团于下午6时离去,随团的北京剧团于当晚在螺洲镇慰问演出。
11月,闽侯县改隶福州市。
12月4~11日,全县科学技术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此次会议成立了县科学技术领导小组、科学工作委员会和科学技术协会。
12月13~25日,全县进行有史以来第一次麻风病全面检查工作,共检出患者399人。
是年,在“大跃进”浪潮中,工业“全面开花”,至年底,全县共办1751个工厂,职工20157人(其中队办工厂1531个13219人)。总产值1218万元(其中队办工业305万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59.15%。
同年,廷坪山区进行种桑养蚕试验获得成功,种下的一万亩桑树普遍成活,试养的3张蚕种,平均每张产茧30公斤。
1959年
1月1日,外洋至福州铁路通车,在县境内设有白沙、甘蔗、杜坞火车站。
1月14日,原石牌人民公社改名为北峰人民公社。
2月13~18日,中共闽侯县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在螺洲召开,与会代表474名。会议通过了许力进代表县委所作的《继续鼓足干劲、力争上游,为实现1959年我县社会主义建设更大更好更全面的跃进而奋斗》的报告。选举产生由34人组成的中共闽侯县第二届委员会和县监察委员会。选举许力进为县委第一书记。
5月18、19日,闽江上游山洪暴发,江上漂来大批木材,从洋里小箬至琅岐岛百余华里江面上,2万多群众下水打捞杉木8.4万多根上缴国家。
5月中旬至7月初,全县久雨不晴,特别是6月下旬近半个月内连续遭受8场暴风雨袭击,降雨量平均273毫米,风力最大近八九级,同时又遭受洪涝侵袭,全县早稻受淹面积达4.05多万亩,占总面积的12%。
6月13日,县委发出“严肃对待统计数字,制止浮夸隐瞒现象”的指示,对1958年下半年以来出现的统计数字乱估算和脱离实际、浮夸虚报等现象进行批评。
8月29日,12级强台风袭击县境,许多百年树龄的粗大榕树被连根拔起。因事先采取了预防措施,损失不大,仅房屋倒塌42间、牲畜死亡4头。
8月,闽侯专署恢复,闽侯县人民委员会又隶属于闽侯专署。
9月,常登榜任县委第一书记。
同月,成立闽江人民公社。
10月25日,县委召开五级扩干会,贯彻中共八届八中全会精神,开展“反右倾”运动,后全县有1603人受到批判、处理。
11月20日,祥谦公社三溪口水库动工兴建,1962年8月竣工,可蓄水1050万立方米。
1960年
1月11日,马尾公社划归福州市郊区管辖。
1月,省文管会在竹岐庄边山发现新石器时代墓葬和秦末汉初大型土坑墓,这是福建首次发现的早期古墓葬。
2月17~29日,全县组织10万人到山头安营扎寨,大搞开发“万宝山”运动,10天内报称“开荒30多万亩,造林25万亩”。
4月16日,中央爱国卫生检查团、华东五省爱国卫生检查团到上街公社厚美大队检查。
5月5日,县华侨综合农场在上街公社动工兴建,用以安置1000多名归国定居的印尼华侨。
5月17日,荆溪昙石山发掘出省内第一个原始社会末期完整的女性人骨架,这对研究省早期人类的种属、艺俗及当时人类的生活情况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6月10日,风、雨、洪三灾并发,风力8至9级,降雨量200毫米,全县普遍受灾,冲走冲毁农作物33861亩,另有45929亩倒伏的早稻受淹达6、7天,几乎绝收;房屋倒塌4387间、损坏5394座;堤段决口34处927米,冲垮桥梁29座、水库1座;死亡9人,伤67人;家禽损失1万多头,鱼损失1160万尾。灾后,政府拨下救灾款150万元,以及钢材、水泥、肥田粉、甘薯苗等大量救灾物资帮助群众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9月27日,《人民日报》发表通讯《模范的小队、模范的领导》,介绍南屿公社窗厦大队窗厦生产队干部的模范事迹。
11月5日,县首届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先进单位和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在红洲(即螺洲)举行,与会代表650人,各公社革委会负责人1人列席,会期7天。
1961年
1月31日,举行林祥谦灵柩迁葬仪式,陈绍宽副省长参加。灵柩从枕峰围头鼻山迁葬于今祥谦陵园内。
2月3日,林祥谦陵园第一期工程动工,至1963年7月完成。第二期工程于1963年6月开工,1964年11月基本竣工。陵园建筑面积5067平方米,种植绿化风景树、花果树3500多株。
3月29日,省委第一书记叶飞在闽侯县委四级扩干会上宣讲《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
4月,竹岐榕岸新石器时代的“庄边山遗址”和荆溪中房乡宋朝丞相李纲墓被列为第一批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5月,孙子美任县长。
6月2日,从5月31日起连降暴雨,江河水位暴涨,至此日,竹岐水文站水位达15.33米,超过警戒线4.8米,为历史上罕见的大洪水。全县有11个公社342个大队、34367户、16万多人受灾,有15.3万亩稻田被淹3至4昼夜,其中绝收的在3万亩以上;冲毁粮仓300座,损失粮食26.8万公斤;冲毁桥梁30座,水库7座,决堤127处4512米;死亡9人,伤382人,失踪3人,无家可归者2.2万余人。由于各地早做准备,防范及时,紧急时刻各级党政领导都在第一线抢险堵口,加上驻军及时支援,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损失。灾后,省市机关组成慰问团来闽侯县白沙、竹岐、荆溪、南屿、建新等重灾区进行慰问,历时9天,受灾群众全部得到妥善安置,并马上组织灾后生产。后2次拨下救灾救济款124.5万元(含9月12日22号强台风救灾款)和大批救灾物资。
8月2日,在解放军空军同国民党空军于福州、闽侯上空发生空战时,南屿公社民兵迅速赶到现场,配合地面部队活捉一名跳伞的国民党空军飞行员。后获得军区通报表彰。
9月12日,22号台风袭击闽侯县,风力达11级,全县降雨量普遍超过150毫米,33万亩稻田受灾,其中绝收3661亩,房屋倒塌2000余间,决堤83处,10座山塘水库被毁,死亡14人,重伤13人,轻伤49人。灾后,省、专署及县2次下拨救灾款129万元及木材等救灾物资。
11月24日,建新、亭江、琅岐、北峰4个公社划属福州市郊区。
12月21~27日,县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与会代表298人。会议听取和审议县人民委员会和县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1960年财政决算和1961年财政预算(草案)报告。会议选举孙子美为县长,并选出副县长5人、委员25人、法院院长1人。
1962年
5月,南屿江口至福州湾边汽车轮渡通航。
6月29日,闽北连日暴雨,县内各地雨量都在60~100毫米以上,至此日,闽江水位高达15.42米,沿江12个公社304个大队严重受灾。早稻被淹10.4万亩(占17万亩早稻面积的61%),其中绝收的7万余亩,甘薯、大豆、花生等农作物绝收3500多亩,倒塌房屋157座、仓库225座,冲走粮食48.8万公斤,死亡5人、伤47人。此次洪水到来之前,县委抽调干部202人深入到荆溪、南屿、上街、南通等各险要堤段公社和大队,组织3万多人开展护堤抢险斗争。灾后,全县发放救灾款49万元,布票6.1万多市尺。
8月21日,闽侯县举行民兵战备大演习,全县有93个民兵基干连近万人参加。
10月3~4日,17号台风袭击县境,这次强台风雨小风狂,凶猛突然。全县稻田受灾面积25万多亩,共损失861万公斤,房屋倒塌20间,飞走瓦片75万块;死亡26人,重伤61人,轻伤377人。
10月21日,“国民党反共挺进军第一四一队”在福清县新厝公社旗山东南侧登陆,闽侯县公安支队奉命派2个班参加战斗。
10月,全县恢复区建制,仅保留闽江乡人民公社。12个区是:城门、尚干、南通、南屿、上街、荆溪、白沙、竹岐、鸿尾、大湖、洋里、廷坪。
1963年
2月7日,县委在新落成的祥谦陵园隆重举行纪念林祥谦就义40周年大会。省委书记处书记林一心、省长魏金水、副省长陈绍宽等和来自北京、武汉、郑州地区的“二七”老工人代表团以及当地群众4800余人参加。
5月5日,尚干区峡南大队划归闽江公社管辖,作为该社渔民定居地。
11月26日至12月2日,县第五届人代会第一次会议在螺洲召开,会议代表365名,实到287名,会议听取和审议县人民委员会、县人民法院的工作报告。会议选举吴殿选为县长,并选出副县长5人,委员23人。
12月1日,县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在城门区红山大队进行试点。20日,县委五级扩干会召开,会后,全县普遍开展以“清理账目、清理仓库、清理财物、清理工分”(简称“四清”)为主要内容的社教运动。
1964年
年初,全县开展学习毛泽东著作运动,至1966年3月,已成立355个中心组、981个辅导组、5183个学习小组、312所夜校,15万人参加学习。
8月19~21日,县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会议补选林柏椿为县长。
9月,马福祥任县委代书记。
同月,根据省委部署,大部分县、社党委主要领导被抽调参加省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工作团,到连江、平潭、福清、长乐长期开展省部署的点上社教运动,与此同时,县委也在县内部分区队开展社教运动,直至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才停止。
同月,全县又撤区改社,设立城门、闽江、祥谦、南屿、南通、上街、荆溪、竹岐、鸿尾、白沙、洋里、大湖、廷坪等13个公社。
同月,全县停演古装戏。
12月26日至1965年1月3日,县召开第一次贫下中农代表会议暨农业先进单位代表会议,会议主题是:总结成绩,交流经验,大比大学,鼓干劲,高举党的三面红旗,夺取1965年更大丰收。
1965年
4月,全县民兵大比武,比赛项目有步枪、迫击炮、六〇炮射击和投弹等。
5月中旬,县电影站试验成功16毫米电影“涂磁录还音”,即利用废拷贝,经过涂磁进行方言配录音。7月,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福建省宣传部先后在《宣传动态》等内刊上作了介绍。次年8月,县电影放映代表队赴京作“涂磁录还音”汇报表演。
7月23~30日,省航海多项竞赛在螺洲举行,闽侯一队、闽侯女子队分获男女冠军。
8月22~30日,省农村群众性科学实验活动现场会在南通公社召开。
9月29日,县人民武装部、体委在螺洲组织万名民兵横渡乌龙江活动。
12月,白沙货运码头建成,驳岸长53米。
1966年
2月22~28日,闽侯地委在南通公社召开农业科学实验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交流了南通科普工作经验,地委书记李俞平,全国科协书记处王顺桐等到会作报告。
3月7日,全国农村群众性科学实验运动经验交流会在南通公社召开现场会,全国著名劳动模范陈永康、邓炎棠等人到南通公社表演播种和整理湿润秧畦技术。中央科委副主任范长江、副省长许亚以及出席交流会的全体代表到场参观,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派员到场拍摄纪录片。
4月15日,1月份以来全县共发生流行性脑炎192例,死亡13例,其中荆溪、城门、鸿尾、洋里等公社较为严重。
6月2日,闽侯二中高二学生向校党支部贴出大字报,这是“文化大革命”中闽侯县出现的第一张大字报。
6月8日,县委派出第一批工作组进驻闽侯二中、闽侯三中、闽侯六中,帮助开展“文化大革命”运动。
6月14日,成立由5人组成的“中共闽侯县委文化革命领导小组”(简称“文革小组”)。9月,各机关、工厂也都成立“文革小组”。
6月26日,闽侯六中学生成立“敢闯队”造反派组织,此后全县各种“造反派”组织陆续出现。
7月4日,县委召开县直机关全体干部会议,部署开展“文化大革命”运动。
8月20日,学校“红卫兵”到社会“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全县文物、古迹、书籍、字画等均遭不同程度破坏,一批黄金、白银等财物被搜走。
9月3日,台风袭击县境,当晚又降暴雨,雨量普遍在200毫米以上,致使山洪暴发,冲毁中晚稻3.1万亩,甘薯1.3万亩,房屋倒塌3757座,损坏2825间,冲垮水坝、渠道472处,死亡5人,伤24人。
10月26日至11月1日,县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螺洲召开,到会代表322人。会议听取和审议县人民委员会和县人民法院的工作报告,作出把闽侯县办成毛泽东思想大学校的决议。会议选举林柏椿为县长,并选出副县长4人,委员24人。
12月10日,县文教局在城门谢坑举办的教学观摩会遭闽侯师范附小“红色造反团”的冲击。此后,全县各中小学停课,学生外出串联。
12月23日,“造反派”揪斗闽侯地委、县委的主要领导人。从此,揪斗干部之风波及全县,各级党政机关普遍瘫痪。
1967年
1月9日,县人民银行及各公社营业所被“造反派”封闭。
1月10日,闽侯中学“红旗战斗队”等8支“造反派”组织联合接管闽侯专区机关报《闽侯报》。
1月22日,县委、县政府各科局被“造反派”非法夺权。24日,“造反派”成立由11人组成的“闽侯县革命生产临时筹备委员会”,行使县政府职能。
2月,解放军某部奉命介入地方进行“三支两军”(支左、支工、支农、军管、军训),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闽侯县人民武装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维持全县工作、生产秩序。同时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闽侯县军事管制委员会。
5月2日,鸿尾、荆溪、白沙、洋里、竹岐、廷坪、大湖等公社遭受冰雹和大风暴雨袭击,最大冰雹重达8.5公斤,全县早稻、小麦损失6000多亩,房屋损坏800多座6300间。
8月9日,军管会召开“造反派”组织代表会议,协商制止武斗问题。
8月16日,上街中学30多名“造反派”到上街银行营业处强行借款6005元,作为“文化大革命”活动经费。此后,祥谦、廷坪等公社的“造反派”也纷纷仿效,共强借现金达1.7万元。
10月14日,廷坪公社“造反派”组织在罗桥发生武斗,炸死群众1人,伤5人。
1968年
6月19日,由于连日暴雨,闽江水位暴涨,竹岐水文站洪峰水位15.92米,为百年所未遇。江口、永丰堤坝决口,全县早、中、晚稻以及甘薯等农作物受灾面积达11万多亩,房屋倒塌冲走605座、仓库倒塌208座,冲垮大小桥梁68座,毁坏水库2座,冲走粮食近30万公斤,受灾严重的有77个大队、23577户、10万余人;死亡15人,伤86人。洪水到来时,全县党政军民奋起抗灾,参加救灾的驻军达1300多人。
10月15日,由军队干部、地方干部、群众组织代表“三结合”的闽侯县革命委员会(简称“革委会”)成立,军队代表杨春美为主任。革委会行使县委原、县人委职权。
12月17日,工人和解放军组成第一批“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闽侯中学。至翌年7月,全县共有2450人组成“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各公社和部分县直工厂和农场。
1969年
1月,全县全面开展“斗、批、改”运动,进行“大检举、大揭发、大清查、大批判”。从1月26日至6月7日,县革委会举办“第一期毛泽东思想学习班”,进行“清理阶级队伍”,参加学习的县直机关754名干部中,有64人被扣上“特务”、“叛徒”、“反革命分子”、“死不改悔的走资派”等罪名,被隔离审查,造成不少冤假错案。
3月14日,闽侯中学首批近百名知识青年到永泰县山区插队落户。10月,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全面开始,1973年进入高潮,从1979年起,闽侯县不再列为知青上山下乡动员地区,至1981年,知青上山下乡工作全部结束,前后组织、动员县内知青和接收安置福州市知青上山下乡插队落户11842人。
7月11日,县革委会“精简机构”,县委原各部委、县人委各科局人员334人被下放基层。
8月8日,6号台风正面袭击县境,洋里、大湖、廷坪等公社降雨量多达300~400多毫米,全县共毁坏桥梁126座、房屋37座、仓库11座、水电站10处,流失粮食6000多公斤,受灾户达2194户、11392人,死3人、伤9人。
8月,全县贯彻中共中央有关精神,取消派性组织,至9月25日前,收缴派旗248面、派印339枚,撤销“造反派”总部351个,其中县级10个、公社级341个。
9月25日,召开工人、贫下中农、红卫兵代表大会,成立工人代表委员会、农民代表委员会和红卫兵代表委员会(简称“三代会”),并从10月8日起合署办公,原由“三代会筹委会”创办的《闽侯三代筹报》也改名为《闽侯三代会报》。
9月,徐毅任县革委会主任。
11月6日,闽侯县决定全县中小学学制从下一年起,小学试行5年制,中学试行4年制(初中2年、高中2年)。
1970年
1月,县革委会在甘蔗举办第三期“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小学教员和部分企业单位职工共2025人参加。在“清理阶级队伍”、“一打三反”(打击反革命分子,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中,采取50多种刑法,大搞逼供信,制造了白沙搬运站“白日党”等多起冤假错案,共有72人受到不同程度的迫害(其中,致死4人,判刑7人,打成反革命被拘留23人),151名小学教员被列为重点审查对象。学习班到7月份结束。受害者到1978~1980年先后落实政策得以平反恢复名誉。
6月18日,省革委会下达《关于调整行政区划的决定》,其中将闽侯县的城门公社、红洲(即螺洲)镇划属福州市管辖。闽侯辖属不变,闽侯专区革委会由螺洲移驻莆田。
6月27日,成立中共闽侯县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行使县委职能。徐毅任核心小组组长。
9月1日,县革委会从城门公社螺洲镇迁驻荆溪公社甘蔗镇。
1971年
1月20~23日,中共闽侯县第二次党代会召开,出席代表493名,列席人员96名。徐毅代表县革委会核心小组向大会作《坚定不移地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报告。大会选举产生以徐毅等27人组成的中共闽侯县第三届委员会。
2月,取消县革委会党的核心小组,恢复中共闽侯县委,徐毅任县委书记兼县革委会主任,县委仍与县革委会合署办公,实行“一元化”领导。
6月,迁往莆田的闽侯地区改称莆田地区,闽侯遂隶属于莆田地区。
7月8日,已调任国务院业务组副组长的华国锋到祥谦公社杨厝大队视察。
10月20~23日,县委召开全县军队排以上、基层大队、工厂企业正副支部书记以上党员干部会议,传达中共中央关于林彪反党叛国罪行的文件,到会1012人。
12月至翌年3月,莆田地区在祥谦公社杨厝大队共举办11期农业学大寨学习班,轮训全区农村社(场)、大队正副书记和部分地、县机关干部5000多名。
1972年
3月7日,中共党员,全国一、二、三届人大代表,“二七”烈士林祥谦夫人陈桂贞在福州市病逝,终年77岁。11日上午,省、市、地委领导及武汉、郑州、南昌铁路局、福州铁路分局代表1000多人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
9月,陈天必任县革委会主任。翌年7月兼任县委代书记。
1973年
1月,县首次在雪峰、罗桥、牛姆山等山地进行飞机播种造林,播区总面积13311公顷。
7月23日,闽侯县改隶福州市。
9月,全县中小学恢复秋季招生。
11月7日,县干部毛泽东思想学习班改称中共闽侯县委党校,校址设在荆溪关口。
12月,县政府办公大楼落成,政府机关迁入办公。
同月,吴华培任县委书记。
1974年
2月8日,县委在甘蔗召开批林(彪)批孔(子)动员大会,与会2000多人,同日,成立批林批孔办公室。9、10两日,各公社共召开61场批林批孔动员大会,参加会议35270多人。10~12日又举办批林批孔骨干学习班,共有340多人参加。15日,又在甘蔗镇召开闽侯县工农兵批林批孔大会,参加会议2000多人,并向全县广播大会实况。至19日,全县已传达批林批孔文件20万人,占应传达人数的80%,县、公社、大队三级以及工厂、机关、学校共举办骨干训练班430班,共1.01万多人接受培训。
6月14日,县委从县通用厂、皮鞋厂抽调4名工人作为工人宣传队进驻闽侯中学,参加领导工作。
11月,福建省文管会在鸿尾公社石佛头村的西南山坡上发现一处以几何纹硬陶为主的黄土仑遗址。当年及1978年春先后进行两次发掘,揭露面积700平方米,在第三层发现墓葬19座,随葬品170余件,几何印纹硬陶占98%以上。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C
14
测定,年代在公元前3250±150年,相当于商朝或西周初期。
12月18日,县委决定撤销各公社小学学区党支部,成立公社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委员会。
12月,人民解放军驻军代表结束“三支两军”工作,退出地方。
同月,史奎元任县委书记,翌年1月兼任县革委会主任。
1975年
5月11日,县闽剧团携现代闽剧《东海战歌》启程进京参加文化部举办的文艺调演,6月15日举行首场演出。
5月27日,县合成氨厂建成投产,厂区占地面积4.42公顷,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
9月,省博物馆、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对白沙溪头山新石器时代遗址进行第一次发掘。
1976年
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讣告播出后,全县下半旗志哀,许多干部职工自发佩带黑纱,设置灵堂,举行悼念活动。
3月,全县开展所谓“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
9月9日,毛泽东主席逝世。讣告播出后,全县下半旗志哀,干部群众佩带黑纱、白花悼念。各部门、各单位分设灵堂供干部群众前往致哀。18日上午,县直机关及甘蔗镇干部集中在华侨礼堂,各公社也分别集中举行追悼会,收听北京天安门广场追悼大会实况广播。
10月24日,县委、县革委会在甘蔗镇举行万人集会游行,热烈庆祝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斗争的伟大胜利。
11月15~20日,县委召开四级扩干会议,传达中央打招呼会议精神,部署开展清查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运动,与会人数达5800多人。会后,各系统单位,各社、队、厂、场、学校计召开声讨、揭批会973场,有29.5万人参加,出大字报、漫画2.38万多张,大批判专栏2515期。
1977年
3月中旬,召开全县第四届民兵代表大会,进一步传达、贯彻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同时,全县又派出由814名干部、知识青年组成的第二批普及大寨县工作队奔赴农村。
6月21日(端午节),闽江上游连日暴雨不断,江水暴涨,竹岐最高洪峰达15.01米,超过警戒水位4.01米,下午3时,甘蔗排涝站堤段决口,县城淹没。次日下午南屿六十份河岐寺堤段决口。全县10个公社(镇)111个大队受灾,淹没早稻41600亩,其中绝收13800亩,经济作物受淹损失3293亩,损失水泥400吨、木材411.5立方米、化肥313吨。甘蔗地区受淹民房8739间,死亡3人,约损失313.7万元。县于26日先预拨救济款1.3万元,后上级政府又先后下拨闽侯县救灾款30万元。
6月,由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农林部组成的中央工作组会同省、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到闽侯县调查,审理1976年间县内破坏森林的重大案件。7月3日,闽侯县审判5起破坏森林案,判处死刑2人,死缓1人,有期徒刑13人。
7月,全县开展打击阶级敌人破坏活动和打击资本主义势力猖狂进攻的“双打”运动。至1978年5月,全县查出有贪污盗窃、投机倒把问题的1679人,金额95.7万元,粮食41万斤。
8月11~15日召开县“工业学大庆”会议。
11月3日,王乐道任县委书记、县革委会主任。
12月1日,上街公社新洲大队发生火灾,烧毁房屋12座、348间,生产队仓库4座,损失粮食4.5万公斤,经济损失总计21.5万元。
1978年
1月21日,甘蔗、荆溪、白沙、上街等公社37对晚婚青年在甘蔗华侨礼堂举行集体婚礼,福州市革委会领导和县委书记王乐道等到场祝贺。
3月8~11日,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甘蔗召开,到会代表550人。会议听取并审议县革委会工作报告,选举王乐道为主任,并选出副主任8人、委员37人。
3月13~15日,中共闽侯县第四次代表大会在甘蔗召开,出席代表499人。王乐道代表县委作工作报告。会议选举产生由33人组成的中共闽侯县第四届委员会。同时,选举产生由8人组成的中共闽侯县纪律检查委员会。王乐道当选为县委书记。
3月20日,祥谦陵园“二七”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
8月,新出版的《国际小行星通报》第4420期公布将哈佛大学天文台1976年10月23日发现的编号为2051的小行星命名为“张”,以“表示对张钰哲的敬意”(张钰哲系闽侯青口人)。
10月24日,县委为在“文化大革命”中蒙受冤假错案的中小学教师平反昭雪。
是年,县船舶修造厂研制的第一艘300吨级的钢筋混凝土囤船建成下水。
同年,大目溪二级水电站动工兴建,投资900多万元,1982年竣工,年发电2000多万千瓦时。
1979年
10月,县民间武术队参加福州市武术表演赛,有4人获一等奖。与此同时,少年游泳队也赴福州比赛,获男女团体总分第一名及个人18项冠军。
11月,全县地名普查工作开始,至1986年6月结束,并出版《闽侯县地名录》。
12月14日,省地质五队在南屿公社探明一处全省最大的明矾石矿,总储量在700万吨以上。
年底,全县对现管的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坏分子“四类分子”2548人进行评审,至年底摘帽2384名,占总数93.5%。
1980年
2月25~29日,召开1979年度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960人,其中,首次以维护集体劳动致富的“冒尖户”名义出席的代表14名。福州市委第一书记蔡良承等到会讲话。
3月13日,马来西亚籍的华人郑格如捐资75万港元修建雪峰崇圣寺。
8月1日,闽侯县影剧院落成。
8月3日,县染织厂失火,烧毁县百货公司寄存的各种布匹,损失金额达24万元。
10月,闽侯县自来水厂建成投产,日供水3000吨,厂区占地面积7260平方米。
12月17~24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闽侯县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甘蔗召开,宣布县政协正式成立,安亮三当选为县政协主席,并选出6位副主席、12位常务委员。会议期间,委员们列席县第九届人大第一次会议,听取县革委会工作报告。
12月18~24日,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与会代表438名,会议听取和审议县革委会、法院、检察院的工作报告。会议决定撤销县革命委员会,重新成立县人民政府。同时决定成立县人大常委会,作为县人民代表大会常设机构。会议选举陈岱屏为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并选出副主任6名,常务委员14名。选举陈传恭为县长,并选出副县长5人,县法院院长、县检察院检察长各1人。
12月24日,县教育局、教育工会首次召开执教30年教师庆祝大会。当年,全县有执教30年以上的教师105人。
1981年
1月10日,启用“闽侯县人民政府”印章,原“闽侯县革命委员会”印章同时作废。此后,县委、县人民政府分署办公。
2月,《中国林业》杂志以《发展专业户造林》为题,报道闽侯县白沙公社上寨大队社员江本霖自1953年以来坚持造林种果事迹,并配发照片。3月31日下午,国家农委副主任张平化、张秀山来县看望江本霖一家。
3月16日,县公安局开展以侦破大要案、摧毁团伙为重点的整顿社会治安战役,至5月5日,共侦破刑事案件154起,治安案件216起,摧毁犯罪团伙13个146人,逮捕刑事犯罪分子28名。
3月27日,闽侯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成立。
4月9日,县政府决定:闽侯中学、祥谦中学、南屿中学、白沙中学分别更名为闽侯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中学。
5月22日,集雨面积1.7平方公里、蓄水15万方的南屿公社土山尾水库发生垮坝事故,造成经济损失19万余元。
10月12~13日,县召开劳动致富社员代表经验交流会,出席会议代表190人,其中致富社员代表69人、大队党支部书记74人。市委书记张继中到会接见代表并讲话,县政府主要领导给劳动致富社员代表颁发奖状。
12月,对全县在“文化大革命”、“四清”、“反右倾”、“整风整社”等政治运动中的案件复查和落实政策工作基本完成,计平反纠正7231件(人),占复查数的96.37%。
是年,全县推行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全县4299个生产队中,实行大包干的2831个队、包产到户的672个队、包产到劳(力)的245个队、“三包”(包工、包料、包产)到组的99个队、采取双田制(责任田、自留田)的386个队、专业承包的66个队。
1982年
1月7日,县委、县政府、县政协在南通公社召开从台湾回大陆定居、探亲人员新春拜年会。
2月,史奎元任中共闽侯县委顾问。
6月,李桂成任县委书记。
8月25日,中共十二大候补代表、县委副书记陈岱屏赴京参加中共十二大。
9月23~30日,应福州十邑旅港同乡会的邀请,县评话演员林木林与福州评话员吴乐天组队赴香港演出。
9月28日,东起南屿江口码头,西至鸿尾青马村的四级公路全线建成通车,全长59.48公里。
10月3日,省长马兴元、副省长温附山等到大湖、荆溪、甘蔗等地视察多种经营发展情况。
1983年
1月24日,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胡平视察大目溪水库大坝工程。
2月5日,省委书记项南、省委常委张渝民来祥谦公社瞻仰林祥谦烈士陵园,并看望烈士遗属。
3月16日,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将祥谦公社分设为祥谦公社、青口公社和尚干镇。
3月,经济学家钱俊瑞视察闽侯南屿双龙工艺厂。
5月20日,县公安机关将郑礼喜等逮捕归案。郑等自1981年以来在廷坪等地组织反动会道门、妄立国号“农佛合国”,自封“真命天子”、“元朝逐帝”,刻制印章、旗号,大肆进行攻击、污蔑政府活动,并趁机奸淫妇女。后郑犯被枪决。
7月5日,闽侯一中4名学生到闽江游泳,不慎溺死。
7月9日,新加坡佛教代表团一行40人到雪峰崇圣寺进香、参观。
7月,县房地产开发公司成立。
8月19日,全县统一行动,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共收押审查各类违法犯罪分子461名。
9月21日(中秋节),县举办对台思亲文艺晚会,邀请闽剧表演艺术家洪深(闽侯人)登台演唱《陈若霖斩皇子》选段。
10月,上街华侨集资23万元,建成全县首座老人馆——上街老人会,建筑面积830平方米。
12月28日,省委书记项南、福州市委书记袁启彤到闽侯南屿双龙工艺厂视察。
1984年
1月26日,全县增设荆溪、闽江、青口、祥谦、南通、上街、竹岐、鸿尾、洋里、大湖、廷坪、尚干、江洋等13个派出所。
2月6~9日,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召开,会议选举李桂成为人大常委会主任,增(补)选4名副主任。同时,选举刘文鹏为县长,并增(补)选3名副县长。
3月19日,龙卷风、冰雹袭击廷坪公社,受灾179户,毁坏、倒塌房屋100座998间,损失粮食2.25多万公斤,毁坏森林250亩,共损失20余万元。
3月,祥谦公社创办全省第一所乡级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7月,撤销农村人民公社建制,改称乡(镇)人民政府。
8月10日,县城街心公园竣工,该园占地面积1.78公顷,造价52万元。
8月,祥谦乡卜洲村从上海引进技术创办的省首家玻璃灯具厂投产。
9月20~23日,中共闽侯县第五次党代会在甘蔗镇召开,与会代表283名,大会审议通过李桂成代表县委所作的《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努力开创闽侯县各项工作新局面》的报告,大会选出由29人组成的中共闽侯县第五届委员会和15人组成的中共闽侯县纪律检查委员会。李桂成当选为县委书记。
10月8~23日,甘蔗镇同上海奉贤、江苏太仓等县在太仓县联合举办“沪—闽—苏商品联合展销订货会”,组织410种商品参展,成交额达470多万元。
10月20日,县驻榕办事处大楼落成,建筑面积4187平方米。
10月26日,全县首批对外开放甘蔗堂、竹岐五仙寺、南屿南井堂等12座基督教、佛教、天主教教堂。
10月25~28日,县政协第二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到会委员69名,会上选举产生以陈传恭为主席的第二届委员会,与会委员还列席县人大第十届第一次会议,听取政府工作报告等。
10月26~29日,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甘蔗镇召开,到会代表404名,会议听取、审议并通过县人大常委会、县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等。会议作出《关于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决议。会议选举李桂成为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并选出副主任5人,常务委员9人。刘文鹏当选为县长,并选出副县长5名及法院院长、检察长各1名。
10月,经福建省地方病血吸虫病防治领导小组审批,宣布闽侯县为消灭血吸虫病县。
1985年
1月18日,取消全县集体林区木材统购统销政策,开放木材市场,实行议购议销。
4月18日,闽侯县被中共中央办公厅信访局确定为中央信访局的信访试点县和联络点。
4月22日,县委顾问史奎元以李林烈士故乡——闽侯县人民代表身份,应邀前往山西省参加李林烈士蒙难45周年纪念活动。
4月25日,祥谦乡山后村年仅10周岁的初一学生陈胜炜因于3月份参加北京地区数理竞赛成绩优异,被中国科技大学少年预备班破格免试录取。
4月26日,县各界代表350多人集会,隆重纪念抗日民族女英雄李林烈士蒙难45周年。
5月18日,县委、县政府为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将县内510名知识分子在农村的家属1600多人转为城镇户口。
6月11~13日,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到会代表381名。这次会议增补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人、委员2人,卓斌青当选为县长。
6月29~30日,在福州市少年儿童游泳比赛中,县代表队获男子团体总分第二名,其中5人获13项第一名。
8月1日,开始分批整党,至1987年4月结束。参加党员13461名,占党员总数的99.9%,处理204名(包括预备党员),处理面为1.5%。
8月18~23日,县运动员金双凤在全国少年儿童游泳比赛中获得少年女子甲组200米蛙泳第一名,200米仰泳第四名。
8月23日晚,10号台风在长乐登陆后,袭击闽侯县,全县15个乡镇普遍受灾,民房倒塌342间,公房倒塌42座,严重损坏113座,青口、尚干两茶厂花茶被淋湿2万多公斤。全县晚稻受淹16484亩、果树被刮倒34747株,山洪冲毁水渠280处1.2万米、桥梁10座,估计损失达623.6万元。死亡2人、重伤7人。灾后,市政府下拨救济款40万元,县政府下拨救济、救灾款30750元,回销粮36吨。
9月中旬,从3月底开始的闽江乡渔业管理体制改革至此全面完成。全乡7个外海村61对大围缯渔船全部折价归各生产队渔民,把原来以村为核算单位改变为以“对船”为基本核算单位,普遍实行生产自主、渔货开放、自负盈亏的新管理体制。
11月11~16日,闽侯县农村扫盲工作经福州市政府检查验收,非文盲率为92%,从而成为福州市第一个基本无文盲县。
12月16日,县鼓风机厂试制成功Y8-39NO4D和Y9-38NO.7.1D两个系列4个品种规格新型节能高效锅炉引风机,经省、市30多位专家鉴定,性能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是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总部批准闽侯县为世界卫生组织儿童基金1985~1989年第二期妇幼卫生综合工作项目示范县。
1986年
3月14日晚12点,境内发生重大冰雹、暴雨、龙卷风灾情,风力达11级,双人合抱的大榕树被连根拔起。灾情严重的有白沙、鸿尾等8个乡镇,30个村710多户。全县共死亡6人、重伤36人、轻伤183人,房屋倒塌8座46间、损坏600多间,压死鸡鸭2万只、果园被砸3450亩,经济损失达253.4万元。当年共发下救灾款20.07万元,回销粮6.64万公斤。
3月,闽侯县人民政府被国家计生委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先进集体。
5月10日,省革命老区根据地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确定:闽侯县革命老根据地乡一个(廷坪乡),老根据地村38个。另有1954年规定的老区基点村14个,老区一般村36个。
7月23日,县龙舟队一行35人在团长、省友协分会秘书长率领下,以福建省的名义飞赴日本,参加纪念长崎市“飞龙”协会成立10周年的赛船大会,后获得比赛第二名。
7月19日,县公安局刑警队在县武警中队、甘蔗派出所配合下,在白沙地区破获一起特大贩毒集团,抓获案犯10名,缴获鸦片烟土1750克。
7月25日,省政府批复同意复办闽侯师范学校,定为省属中等师范学校。
7月31日,美国农业部处长克鲁柯曼等2人应中国林业科学院邀请来县国营南屿林场考察。
8月6日,林白水烈士纪念馆落成,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
8月,县第一座电视差转台在甘蔗山前山建成。
10月13日,闽侯县与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结成友好县。双方签订《黑山县与闽侯县结成友好县协议书》,并在商业等方面达成24项书面协议。
10月26日,1984年7月动工兴建、总投资60多万元,装机容量640千瓦的洋里乡前洋水电站举行开机输电仪式,年发电量为256万千瓦时。
11月,卫生部原妇幼司司长林佳楣、妇幼司司长高雪芳来县视察妇幼示范县工作情况。
年底,按照政府华侨政策有关规定,从1980年初开始落实退还华侨私房工作,至此全部完成,全县共退还华侨私房92户875间,建筑面积1.9多万平方米,共发侨房补偿费41.4多万元。
1987年
3月12日,青口乡人民政府代表团一行12人抵上海,对黄浦区进行为期7天的友好访问,双方签订了《关于建立经济协作关系协议书》。同时,双方7对经济实体确定了协作关系。
3月,县在甘蔗镇进行颁发居民身份证试点工作。9月,颁证工作在全县展开。
4月5日,“二七”革命烈士林祥谦铜像揭幕典礼在祥谦陵园举行。铜像是湖北省总工会为纪念“二七”大罢工64周年专门制作赠送的,铜像为全身站立造型,高1.2米,重230公斤。
5月8~12日,中国佛教协会福建省分会在雪峰崇圣寺举办1987年度春季传戒法会。辽宁、四川、河北等7省市700多名佛门弟子到会受戒。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圆拙,福建省佛协分会会长妙谌等担任传戒法会的三师七征。这是1979年以来福建省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次传戒法会。
6月14日,省委书记陈光毅、副书记贾庆林、副省长蔡宁林、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袁启彤以及各地、市委书记,由省农科院院长刘中柱陪同,视察祥谦枕峰村和尚干龙醒村的国家星火计划“土壤识别与优化施肥”重点示范片。
10月17日,县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决定任命张学梅为副县长、代理县长。
10月25~28日,县政协第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出席会议委员82名,会议选举以陈传恭为主席的第三届委员会。与会委员列席县第十一届人大第一次会议,听取政府工作报告等。
10月26~29日,县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到会代表289名,会议听取并审议通过县人大常委会、县人民政府等工作报告。会议作出《把闽侯县建成福州市第二郊区,大力发展城郊型的商品经济规划的决议》会议选举卓斌青为人大常委会主任,并选出副主任5人、委员12人。选举张学梅为县长,并选出副县长4人,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各1人。
11月5~7日,中共闽侯县第六次代表大会在甘蔗召开,出席代表298人,大会通过县委代书记卓斌青《紧密团结在党的十三大旗帜下,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新闽侯而奋斗》的工作报告和《关于把闽侯县城建设成为文明县城的决议》。会议选举由23人组成的中共闽侯县第六届委员会和由15人组成的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在此届第一次全委会上,卓斌青当选为县委书记。
11月5日,甘蔗至尚干镇区间微波通信线路建成。其中白云山中继站是以430峰瓦太阳能和200W风力发电机提供电源,这是全国第一条无人值守的农村微波中继线路。
1988年
1月15日,青口乡安装1500门程控电话,这是福州地区第一个安装自动电话的乡镇。
1月29日,闽侯县被国务院批准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3月6日,中央组织部组织局局级调研员张纯、党建研究所负责人张云声、上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邵有红等5人来县检查乡镇党政分开实施情况。
3月16日,南屿镇江口村113名台胞探亲团回乡探亲,这是当时全省规模最大的一个探亲团。
4月7日,闽侯县千门自动电话正式开通。
4月21~22日,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副县长傅春奎一行12人来县考察,双方签订建立友好县的协议书。
5月22日,在省首届龙舟赛上,青口男队和祥谦女队分获男女冠军。6月18日,两队代表福建省参加在湖南举行的第四届“屈原杯”龙舟赛。男队获1000米第四名,女队获团体总分第三名,表演赛第二名。
5月25日,省政府批准尚干、南屿、白沙为省沿海经济开发区第三批重点卫星镇,批准青口、祥谦为享受重点工业卫星镇待遇的乡。
6月24日,青口乡男子龙舟队代表福建省参加在福清东张水库举办的福建国际龙舟邀请赛,获第二名。祥谦乡女子龙舟队获表演赛第一名。
8月26~27日,县首届台属代表大会在甘蔗镇召开,并成立台胞眷属联谊会。
9月1日,甘蔗镇蔗洲城市信用社开业,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县首家民间金融机构。
10月23日,闽侯上街籍省游泳运动员张晓峰在全国1988年城市运动会中获4枚金牌和一枚银牌。
12月,白鹭牌桐口粉干在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上被评为银牌产品。
是年,鸿尾供销社被评为国家二级企业、省先进企业。
1989年
3月3日,县妇联评出甘蔗山前村养鱼专业户洪连金等12名“万元女能人”。
5月19日,发生在北京的政治风波波及境内,闽侯师范200多名学生游行来县城,后经县领导疏导,即告平息,返回校园。
5月20日,由县台胞宋玉水捐资兴建的南屿镇江口村“归来园”全面竣工,总面积1200平方米,造价25万元。
7月,县邮电局开办传真和礼仪电报。
9月30日至10月2日,县首届农民运动会在县城甘蔗举行。
10月13日,侨胞宋良存捐资250万元兴建的南屿江口学校第一期工程竣工剪彩,建筑面积1.22万平方米。
10月16日,联合国卫生组织儿童基金会亚太地区专员保拉博士及夫人来县抽查审评腹泻防治工作。
11月11日,台胞张敏杰捐资200万元修建一条长4680米、宽9米的南通乡水泥公路和南通中学“国盛”教学楼(面积2400平方米)举行竣工落成剪彩。
12月,县、乡、村三级科技网络基本形成。至此,全县15个乡镇均已配备科技副乡(镇)长、科技助理员,各村成立科技领导小组,选聘352名村农技员。
1990年
1月10日,县残疾人第一次代表大会在甘蔗召开,34名残疾人代表出席,大会选举产生闽侯县第一届残疾人联合会。3月,县政府批准正式成立闽侯县残疾人联合会。
5月,县水产局在闽江、大樟溪等处投放中华绒毛蟹300多万只,鱼苗14万多尾,促进水产资源良性循环和生态平衡。
7月16日,县委、县政府在县影院门口第一次实行领导公开挂牌接待日。
8月9日,县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接受卓斌青辞去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职务,任命谢梦熊为县人大常委会代理主任。
8月,破获荆溪乡轧钢厂厂长林朝月在承包经营期间利用职便贪污挪用公款42万元案件。
9月10日,大湖乡碾坑村受18号强台风暴雨袭击,发生严重山体滑坡,泥石流覆盖冲毁10多座房屋,死亡9人。县委、县政府领导闻讯马上带领有关部门人员赶赴抢救,并处理善后工作。
9月12日,福州市人民政府批准闽侯县县城规划,规划区范围东起关口、西至青岐、南起白头、北至土地堂山脚下,总面积扩展至16平方公里。
11月12日,县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决定,接受张学梅辞去县长职务,任命张秋为县政府副县长、代县长。
11月,闽江乡渔民江承坦等在228/7海区拖网生产中,捕获一只重3.6公斤,身长70公分,须长1米左右的大龙虾,经精心保活10天,顺利返港后即转送福建师范大学生物系,制成大龙虾标本。
12月1日,县政府在全县开展“捐赠一元钱,扶残作奉献”活动,并成立闽侯县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此后,该活动共捐得扶残赠款24.95万元,全部用于扶持残疾人福利企业和残疾人“三项”(儿童麻痹矫治、白内障复明、聋儿语训)康复工作。
12月14日,省政府授予闽侯县“扫除文盲先进县”称号。
12月19~22日,中共闽侯县第七次代表大会在甘蔗召开,与会代表265人,大会审议通过张学梅代表县委所作的《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为建设富裕文明的闽侯而努力奋斗》的报告,审议通过《关于把闽侯县城建成三明式县城的决议》,大会分别选举产生由25人和13人组成的中共闽侯县第七届委员会和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张学梅当选为县委书记。
12月,在全县城乡开展社会主义教育活动,抽调915名县乡干部组成17支工作队,深入农村、企业、学校进行爱国主义和“反颠覆、反渗透、反和平演变”教育。
1991年
1月17日,南端位于境内上街乡金屿村,北接福州郊区建新镇妙峰山麓的洪塘大桥建成通车,总长1849.47米。
1月15~19日,县政协第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甘蔗召开,与会委员92人,会议选举产生以谢梦熊为主席的第四届委员会,与会委员还列席县第十二届人大第一次会议,听取政府工作报告等。
1月16~19日,县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到会代表315名,会议听取并审议通过县人大常委会、县人民政府等工作报告,会议选举邹训清为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秋为县长,并选出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3人、常务委员15人、副县长5人、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各1人。
2月,城关有线电视网络调试成功,开通8个频道电视节目,是县有线电视广播之始。
2月3日10时,闽侯县运输站一辆客车在白沙马坑(福古公路36公里处)与一手扶拖拉机相撞后翻到15米坡下铁路铁轨上,死26人,伤11人,铁路交通受阻3小时。
5月6日,被评为全国助残先进个人的祥谦乡卫生院眼科医生陈维增赴京领奖。
7月,台胞宋良存、新加坡徐氏公会获得省政府授予的华侨捐资金质奖章、荣誉奖状和证书。
8月28日,闽侯砂轮厂与福州大学联合研制的“碳化硅棚板”通过省级鉴定,产品主要性能达国际同类产品水平。
9月26~28日,县举办首届茉莉花节,近千名来宾(其中外宾200多人)参加这次活动,与外商共签订投资意向书11项,计划投资1亿多元;签订合同9项,投资3151.4万元,其中吸收外资437.42万美元。
9月,入夏以来干旱无雨175天,全县638座小(三)型水库全部干枯;小(二)型水库34座已干枯22座、半干枯12座;小(一)型水库7座已干枯2座、半干枯3座。粮食作物受旱总面积达11.7万亩,绝收3.44万亩,经济作物受旱14.6万亩,其中重旱8.2万亩。
11月19日,南通乡台属张国盛捐资140万元人民币兴建的南通中学综合楼、教师楼第二期工程竣工,2400多人参加剪彩仪式。省教委等有关领导为张国盛颁发省政府授予的金质奖章和“乐育英才”匾额及证书。
11月,县上街红峰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被团中央授予“全国红旗大队”称号。
12月29日,凌晨,荆溪、甘蔗、白沙一带出现霜冻,甘蔗地区最低气温-1.9℃,关西、联心、埕头、南坑、梧桐下等地橄榄树或冻伤或冻死。
1992年
3月,福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上街投资区。
4月,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金浦开发区。
7月6~9日,连日暴雨,内涝外洪夹击,7日,竹岐水位高达16.51米,超过警戒线5.51米。此次洪水,全县13个乡镇276个行政村受灾,受灾人口达31万人,15.64万亩农作物受淹;乡村防洪堤决口147处、4590米,冲毁渠道813处(64085米)、桥梁10座、涵洞154座,倒塌房屋312座2015间,受淹机电排灌站173座,直接经济损失达2亿多元。抗洪期间,全县组织13万人抗洪队伍。福州郊区城门和福清琯口驻军850名指战员赶来支援。
7月31日召开全县抗洪抢险表彰大会,表彰53个先进集体、51个标兵和198个先进个人。灾后,省、市、县政府以及上级有关部门下拨社会救济款93.6万元。
8月18日,上午,被命名为“818”的入城大道通车剪彩仪式在昙石村口处隆重举行。大道全长2000米,宽24米,投资350万元,历时1年4个月完工,是县第一条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施工的市政道路工程。
8月29日,福州市人民政府批准上街、青口、祥谦、南通、荆溪5个乡改为镇建制。
10月1日,开始执行全面放开粮油购销价格政策,停止平价粮油供应。
10月,南通十八重溪风景区被正式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11月5日,省教委、省侨办授予华侨张敏杰捐资办学金质奖章、荣誉奖状和证书。
1993年
1月7~9日,县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甘蔗召开。大会通过县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国民经济“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纲要的报告》等,选举林玉琳为县长,并选举出席福州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月15日,新加坡副总理王鼎昌与夫人率新加坡经济代表团到上街镇考察。
2月3日,省政府批准成立荆溪农业科技园区。
3月10日,省造林绿化领导小组和省林业厅给基本完成宜林荒山造林任务的闽侯县颁发刻有省委书记陈光毅书写的“绿化荒山,造福子孙”的青石纪念碑,该碑竖于县城街心公园。
3月11日,闽侯县划转福建省电网供电,县电力公司更名为福建省闽侯供电局。
5月1日,县调频广播电台发射调试成功,覆盖甘蔗以南10个乡镇,是县无线广播之始。
同日,县鼓风机厂列为福州市企业十大标兵单位之首。
同日,台湾《八千里路云和月》电视片摄制组一行6人到祥谦镇凤港村瞻仰原国民党国府主席林森的故居、凤港渡口及林森创办的凤港小学。
同日,廷坪深坑水电站动工兴建,翌年4月30日正式试机发电,工程装机容量200千瓦,年发电84万千瓦时,总投资70多万元,其中国际南京爱德基金会无偿援助30万元。
6月,欧洲经济共同体奶业项目小组(EFC)在国家农业部奶业项目办公室负责人陪同下,到荆溪镇港头村考察奶牛基地。
同月,县保安开关厂与福建科洪高科技开发中心、福建中心检验所实验厂联合出资成立福建方星电器有限公司,这是闽侯县改革开放以来首家股份制企业。
7月15日,闽侯闽兴编织品有限公司、闽侯县尚干编织厂均被评为1992年度福建省乡镇企业“百颗星企业”。
7月22日,闽侯县被省乡镇企业局授予福建省乡镇企业“十强县”称号。
8月21日,县第一家企业集团——福州江口企业集团公司正式成立。
9月1日,新中国成立以来闽侯县首份向国外发行的4开4版小报《闽侯乡音》获准试刊出版,1995年3月正式创办,4月15日出创刊号。
9月,闽侯县人民检察院反贪污贿赂工作局成立。
11月15日,在“’93福州国际武术交流观摩会”上,县武术运动员程玉芳获“南拳”个人金狮奖,曾锦华获“长拳”个人美猴奖。
11月20日,白沙孔元中心小学、上街红峰中心小学获省教委授予的首批“福建省农村示范学校”奖牌。
11月24~27日,中共闽侯县第八次党员代表大会在甘蔗召开,出席大会代表272名,大会通过张秋代表县委所作的《加快改革,加快发展,为建设开放富庶文明的闽侯而努力奋斗》的报告,大会选举产生由28人组成的中共闽侯县第八届委员会和17人组成的县纪律检查委员会。选举张秋为县委书记。
11月26日,县砂轮厂“SA刚玉窑具”、“2M
3
油烧抽屉窑”分别通过省级鉴定。鉴定认为,前者为国内首创,后者达国内先进水平。
11月28日,县首次推出甘蔗镇、尚干镇两幅作为商住综合用途的地块进行国有土地使用权公开拍卖。甘蔗地块面积1900平方米,中标额116万元;尚干地块面积1310平方米,中标额74.2万元。
1994年
1月24~28日,县政协第五届委员会在甘蔗召开,到会委员110人(其中包括4名港澳委员)。会议选举产生以郑有光为主席的第五届委员会,与会委员还列席县人大第十三届第一次会议,听取政府工作报告等。
1月25~28日,县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甘蔗召开,到会代表326名,会议听取并审议通过县人大常委会、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等。会议选举邹本祯为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林玉琳为县长,并选出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4人、常务委员14人,副县长5人,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各1人。
1月,县政府正式批准成立闽侯县金桥武术私立学校,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县首家私立学校。
2月19日,县委召开八届二次全会,讨论并通过《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决议》。
3月6日,零点,闽侯县电话并入福州电话网,同时,电话号码由6位升为7位。
6月10~12日,闽侯县举办’94龙舟大赛暨旅游经贸洽谈会。并于10日同时举行县首届技术与人才交易会。这次活动有海外来宾500多人前来参加,共签订合同、协议100个项目,其中,外资项目12项,总投资1.098亿美元,吸收外资1.065亿美元;内资项目88项,总投资3578万元。项目涉及电子、塑料、机械、食品、房地产开发等。
6月20日,县被省政府评为综合治理先进县。
8月,日本摄影家协会会员丸山勇及其夫人在新华社等有关部门人员陪同下,到雪峰崇圣禅寺采访,并为日本驹泽大学、花园大学即将出版的《禅的世界》专著拍摄照片。
9月1日,县税务局分设为国税、地税两局。
9月,闽侯一中学生范昕在国家教委举办的第四届全国中学生“让未来世界更美好”读书活动中获得金奖。
9月,县在厦门“9.8”经贸洽谈会上共签约项目32项,总投资1.31亿美元,吸引外资1.30亿美元,其中,合同15项,总投资3210.3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3186万美元。项目以工业和农业综合开发为主。
11月,新华社、中新社、农民日报、福建电视台、福建日报、福建经济报等新闻单位组织记者团到大湖乡实地采访开发反季节蔬菜基地情况。
12月13~17日,县政府教育六项督导工作(指教育管理、事业发展、队伍建设、教育经费、校舍设备、德育工作)以“五优一良”的成绩通过省级优质标准验收。
1995年
1月6日,全县地方志工作会议召开,全面部署编修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闽侯县志》工作。会上,县人民政府作出《关于加快步伐,两年内完成地方志编纂工作的决定》。翌年12月,《闽侯县志》总纂完成,报送省市审查。
1月13日,闽侯县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召开,会议贯彻国务院《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和《福建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严格控制对耕地的占用。
1月18~20日,县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召开,郑有光当选为县长。
2月10日,县委书记张秋、县长郑有光带着李鹏总理送给鸿尾乡古洋村村民苏兰花、陈家涛的礼物到古洋村慰问。李鹏总理这次到福建视察,原计划要来看望苏、陈两村民,后因公务繁忙不能如愿成行。
3月2日,县工商银行首家实现福州、福清、长乐、马尾等地110家工商银行储蓄电脑联网。
3月3日,荆溪镇通过省级科技示范镇验收。
3月,县赴香港、新加坡招商考察小组共签订外商投资项目10项,总投资6853万美元,协议外资5797万美元,其中合同项目5项,总投资1383万美元,合同外资1347万美元。
同月,闽侯县城被省政府命名为“福建省卫生县城”。
4月5日,中国日报社、农民日报社等中央新闻单位组成的“海峡两岸科技行”到县荆溪镇福州农业科技园区采访。
4月15日下午3时许,尚干、祥谦、南通、闽江、南通、上街、竹岐、鸿尾、大湖、洋里等10个乡镇遭受冰雹袭击,时间持续约20分钟,大的冰雹直径约100毫米,此次灾害全县直接经济损失约4800万元。
5月19日,国际计划生育联合会亚太地区执行主任巴兰和地区顾问莱丝丽·布朗在国家计生协会秘书长陪同下,来县参观考察。
7月28日,上海市杨浦区招商团一行11人来县参观、考察,县有关领导就闽侯县与杨浦区的经贸合作进行洽谈。
9月19日上午,在西湖大酒店迎宾楼大厅举行“闽台汽车项目签约仪式”,闽侯县与台湾中华汽车集团签订土地预约项目,该项目定址于青口镇宏屿村。
9月,落户于闽侯的首家民营企业——“福州希望饲料公司”在荆溪镇正式动工,占地70亩,首期投资2000万元。
10月19日,县长郑有光会见日本冲绳知事大田昌秀一行。
同日,荆溪福州农业科技园区被列为国家高效农业示范区,系全国十大示范区之一,也是福建省惟一的国家级高效农业示范区。
11月7~8日,台湾中华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林信义一行80多人考察青口投资区,并与县政府签订中华汽车协力厂项目意向书。协力厂厂址定在青口。
12月3日,卢圣鑫任闽侯县委书记。
12月30日,《福建日报》第二版以《古老闽侯、崭新风采》为标题,刊登闽侯专版文章。
1996年
1月23日,县政府召开全县第三次工业普查会议,成立以常务副县长林善培为组长的工业普查领导小组,当年完成普查任务,翌年编制出版《闽侯县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
2月6~8日,县政协第五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甘蔗召开,与会委员119人,大会通过《政协闽侯县第五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政治决议》,同意郑有光辞去主席职务,选举谢光星为县第五届政协主席。
2月7~9日,县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甘蔗召开,301名代表出席会议。大会审查通过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与2010年发展规划纲要。
2月11日,闽侯县创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通过国家科委总评验收。14日,县长郑有光就闽侯县被评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召开新闻发布会。
3月29日,召开全县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全面部署打击走私、打击制假贩假和查处不正当竞争等活动。是年,检查3275个单位,拔掉制假窝点4个,立案处理35起,查获县外贩假案件3起,移交司法机关处理3人。全县共查处各种违法案件87起,其中,万元以上18起,10万元以上4起,罚没款198万元,查获走私、假冒伪劣商品总价值530万元。
4月2日,县召开打击毁林违法犯罪分子公判大会,公开宣判8起9名罪犯,劳教6人,林政处理61人。
4月10日,召开全县环境保护及闽江流域水源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会议,下达工业废水处理34个项目,当年完成32项。
5月25日,在上街投资区举行’96福州国际招商月闽侯招商会开幕仪式。这次招商会共签订外资项目23项,总投资5020万美元,协议外资3940万美元。
5月30日,县政府召开清理检查预算外资金工作会议,部署开展预算外资金清理检查工作。是年,清理违纪金额920万元。
6月3日,闽侯县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橄榄之乡”。
6月13日,国家机械部部长包叙定考察县青口汽车城项目进展情况。
7月3日,召开第一次全县残疾人事业工作会议,传达第一次全国、全省残疾人事业工作会议精神,并表彰“八五”期间全县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7个、先进集体12个、先进个人39个。
8月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卢嘉锡来闽侯县省级旅游风景区南通十八重溪考察,对十八重溪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并题词:“风和气爽赛武夷”。
8月11日,闽台汽车合资项目——东南汽车城首期基础设施建设在闽侯青口破土动工,第一期投资8亿元人民币,占地76.67公顷。
8月11~20日,县长郑有光率团赴日本洽谈、落实投资项目。
8月15日,县政协退休干部陈存明致函中国革命博物馆,并将其父陈福寿珍藏60多年印有孙中山先生肖像及“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字样的搪瓷面盆献给中国革命博物馆。
9月5日,文化先进县创建工作通过福州市验收。
9月8日,县重点项目罗桥至廷坪柏油公路提前竣工。
9月14日,台湾宇仓集团董事长张文俊一行到县竹岐乡考察。
9月18日,召开全县勘界工作会议,成立县勘界办。会后,通过实地踏勘,至1997年底,已签订闽侯—晋安—鼓楼;闽侯—仓山—鼓楼;闽侯—闽清—古田;闽侯—罗源—古田;福清—闽侯—长乐;仓山—闽侯—长乐;闽侯—福清—永泰等7个“三交点”及附近走向线协议。
10月19日,全国青年文明号事迹报告团到上街国税所参观。
11月11~13日,经省“县城卫生检查团”考核,闽侯县城通过省级卫生县城达标验收。
11月18~22日,县长郑有光、副县长林善培随省经贸考察团赴台湾考察。
11月27日,全省冬修水利现场会在闽侯县召开,省、市领导陈明义、贺国强、习近平、林兆枢、赵学敏、翁福琳等到南通乡文山—马腾防洪堤参加修水利义务劳动。
12月16~20日,省政府教育验收组来县对教育“两基”工作进行全面评估验收,宣布闽侯县教育“两基”工作通过省级验收。
12月18日,在南屿镇南港大桥举行国道316-324连接线工程竣工通车典礼。
是年,涉外税收首次突破千万元大关。
1997年
1月1日,全国首次农业普查现场登记日,全县普查员进村入户进行普查登记。
1月9日,闽江乡造船厂1996年9月动工制造的县首艘5000吨级船舶顺利下水运行。
1月15日,县委、县政府领导分3组到廷坪、大湖、洋里乡走访慰问县劳动模范、先进人物、偏远山区教师及有特殊贡献的高级职称知识分子,并送上节日慰问金。
同月,省“国宾馆”选址上街沙堤秦岸村和港里岛,计划用地面积1500亩。
同月,县青少年宫建成并投入使用,该项目工程投资近170万元,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
2月13日,全国台联主席张克辉来县调研。
2月20日上午,中央电视台、电台播发邓小平于19日20点18分逝世消息,下午,县委分别召开书记办公会议和常委会议,下午4时30分,召开县直机关全体干部会议,沉痛悼念邓小平逝世并传达学习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和省市委“2.20”通知精神。25日上午,全县干部群众收听收看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邓小平追悼大会实况转播。20~25日的治丧期间,全县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及举行各种娱乐活动。25日,全县党政机关等单位下半旗志哀。
2月26日,县委、县政府分别在祥谦、上街、甘蔗、山区分4片举行县乡领导联合接访群众活动,共接访33件56人,当场拍板解决和疏导答复19件,现场办结率57.2%,待调查处理14件。
同日,省高级人民法院在闽侯县召开闽侯县法院荣立全国法院集体一等功表彰大会。全国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兼政治部主任谢安山,及省市县有关领导和群众等500多人参加大会。
3月8日,县举办新一轮创业重点项目60项首批15项开工典礼暨新闻发布会。这些项目是:金水湖、金洋发、英泰第一城、大毅精机、观光植物园、亚建俱乐部、闽兴家具公司、维康果蔬、南海岸生物工程、青圃、傅竹工业小区,市沥青混合料拌和厂、闽侯纺织实业、省农资杜坞仓储中心、隆特禽业有限公司等。其中外资项目占8项,总投资3263万美元;内联项目7项,总投资1.3亿元人民币。
3月21日,省委书记陈明义、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赵学敏、副省长童万亨等省、市领导到南屿检查春耕工作。
3月2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来县考察。
3月24日,召开减轻农民负担领导小组会议。会后,全县共设立农民负担监测点20个、监测户100户,发放农民负担监测手册12.4万册,各乡镇每个减负办人员都建立5户联系户,实施村级预算、监督卡和审计3项制度,并设立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健全完善举报制度。
4月6日,闽侯县举行海外联谊会大厦落成典礼。该工程于1993年9月奠基并破土动工,1995年秋全面竣工。大厦位于五福村入城路口北侧,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建筑面积近2000平方米,总造价223万元。
4月16日,闽侯县第二届科技项目与人才交易会在闽侯宾馆举行。来自福州大学等24家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60多名专家、教授、技术人员带来199项科技成果。会上县与有关高校科研单位签订合同、协议、意向69项,总投资额达到2.53亿元。
4月18日,全县清理预算外资金和“小金库”工作会议召开。会后,全县对20个单位进行重点财务检查,共查出违纪金额67万元。
4月25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闽侯县支行成立。
5月13日,小箬乡正式挂牌成立。
5月22日,’97福州国际招商月闽侯招商会在闽侯县青口投资区青圃小区召开。此次招商会共签订外商投资25个项目,总投资1.329亿美元,其中,合同14项,合同金额8657万美元;内联项目16项,总投资1.74亿元人民币。
5月29日,举行“庆六一,迎回归”向山区贫困小学捐赠电视机仪式,会上向大湖、廷坪两乡36所小学各赠送一台彩色电视机,价值总计10多万元。
6月25日,由台湾喃嵘国际集团在县闽江乡投资的福州海嵘食品有限公司举行投产庆典仪式。同时签约外资农业项目5项,总投资1864万美元,协议外资1441万美元。
6月,荆溪镇荔园(胶合板)企业集团在荆溪镇港头村正式组建挂牌。共有10余家胶合板厂加盟该企业集团。厂房面积达2万平方米,从业人员1000多人,设备原值600多万元,年可创产值近亿元。
7月10日,县政府开辟县长公开电话。
8月7日,台湾学者施长安、罗婉玲一行来县考察村级民主自治情况。
8月18~19日,县举办第三届茉莉花节。该届花节共签约项目25项,总投资5008万美元,协议外资9889万美元。
8月22日至9月5日,县长郑有光随省农业科技考察团赴澳大利亚考察现代农业并落实招商项目。
10月21日,省广播电视台治理工作会议在闽侯召开现场会,出席会议的120多名代表到青口、上街、荆溪3镇参观治理整顿广播电视业情况并实地观摩市、县有线电视光纤联网系统。
10月29日上午,由侨胞宋良浩捐资300万元人民币兴建的南屿蓬莱溪水库举行奠基仪式。该水库堤高17米、长108米(石堤),建成后可增加日供水1万吨,可满足全镇10年内生活工业用水需要。水库于1999年10月29日建成。
同日,闽侯县医院新院大楼举行奠基仪式。该院大楼由旅外华侨宋良浩伉俪捐资1000万元兴建,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
11月3日,省委常委、省军区司令员陈明端少将来县检查征兵工作。
12月3日,东南汽车城27家零部件厂动工暨青口汽车工业区基础设施竣工仪式在青口举行。
同日,县1997年度安全生产工作通过市级验收。
12月26日,闽侯县非农业用地清查工作通过市级验收。
1998年
1月3日下午,鸿尾乡奎石村村民在喝完喜酒乘船返途中因船严重超载在闽江发生翻船,死亡若干人。县长郑有光等领导闻讯迅速赶到现场处理善后工作。随后县委、县政府发出《关于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的紧急通知》。
1月4日,福州市委副书记赵守箴来县宣布县委领导班子调整。卢圣鑫调任福建省侨办副主任,郑有光主持县委工作。
1月8日,分3期进行的1997年当选的村(居)主任培训工作结束。共培训290人,占全县324个村(居)的89.5%。
1月12日,闽侯县农村初级水利建设工作通过省级验收。
1月16日,市县联合慰问团到廷坪乡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市文化局和县慰问团分别向该乡赠送人民币4万元和1.9万元,以及电影放映器材、图书、音响等物资。
2月11日,省长贺国强来县视察东南汽车城建设工作。
2月,祥谦镇政府分别被民政部和省民政厅评为全国民政工作全优乡(镇)和全省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先进乡(镇)。
3月5日,福州市委副书记赵守箴来县宣布县领导任职安排:郑有光任县委书记。
3月14日,白沙渔民卞坚和、卞坚平兄弟在闽江中上游大目埕江面捕获1条长2.96米,重200公斤约20岁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雌性中华鲟。15日下午,该鲟被保护送到福州左海公园水族馆。因误捕和运输途中胸鳍部和尾部受伤,虽经专家、教授105个小时的抢救,终因伤势过重,于3月20日凌晨1时40分死亡。
3月18日,县青口投资招商会召开,会上共签约项目23项,总投资7600多万美元,协议外资6600万美元。
3月20~23日,县人大十三届六次会议召开,选举郑有光为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3月31日,举行福州硫酸化工总厂兼并闽侯磷肥厂签约仪式。
4月3日,县长办公会议决定:从1998年7月1日开始,首先在甘蔗镇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4月6日,国家税务总局监察局局长权兆运视察获得“国家级青年文明号”称号的闽侯县国税局上街分局。
同月,青口、上街投资区、福州农业科技园区升格为省级投资区。
同月,在福建省第三届优秀中青年演员比赛中,王秋怡评话《恩怨姻缘》荣获金牌奖,陈峰评话《咬龙宝扇》获铜牌奖。
同月,县宗教局获得“全国宗教活动场所登记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全县经登记的长期或临时宗教活动场所75处。
同月,闽侯县荣获“第一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全国先进集体”称号。
5月5日,闽侯县获省政府授予的“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先进单位称号。
5月14日,县人大十三届三十次常务会议召开,潘革生当选为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陈伙金当选为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5月19日,由福海文教基金会和台胞宫先生捐资兴建的“闽侯福海树棠希望小学”在廷坪乡蕉溪村举行奠基仪式。该基金会创办者程法望先生和夫人宋孝倓女士以及省、市、县有关领导出席奠基仪式。该小学于10月25日竣工,并举行落成典礼。
5月22日上午,在竹岐金水湖举行福州国际招商月闽侯招商会开幕式。下午,在青口举行闽侯双福工业走廊重点项目推介会。这次招商活动全县共签约项目41项,总投资1.62亿美元,协议外资1.1亿美元。
5月26日,闽侯县再就业服务中心举行挂牌仪式,同时召开下岗职工再就业供需交流会议,县领导郑有光等参加会议。
5月29日,墨西哥访问团农业组一行7人来南屿镇和竹岐乡考察蔬菜、橄榄生产及加工情况。
同月,省定4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之一的南屿千亩示范片中低产田改造工程和吨粮田建设项目通过省级验收。
同月,县地税局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6月10日,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文元率全国政协在京常委、委员视察团来县东南汽车城进行“促进两岸经贸合作问题”视察活动。
6月17日,县政府召开整顿农村电价工作会议。经整顿,全县农村电价平均下降0.13元,年减轻农民负担1000万元。
6月中旬,应台湾新竹客家采茶戏剧协会的邀请,县曲协主席、曲艺团团长王秋怡与福州市一批优秀曲艺演员一道赴台演出。
6月22~24日,闽侯县遭受特大洪灾。23日,竹岐水文站最高水位达16.91米,超警戒水位5.91米,超历史最高水位0.4米。这次洪灾,全县13个乡镇96个村庄受淹,受灾人口近10万人,房屋损坏倒塌8900间,农作物受淹1.33万亩,373家乡镇企业、34家“三资”企业受淹,经济损失超3亿元。
6月25~30日,县五套班子领导分赴各受灾乡镇慰问受灾群众,安排灾后恢复生产。
6月,上街镇被省政府评为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镇。
7月2日,被“6.23”特大洪水冲毁路基宽达近50米的白沙中桥铁路修复通车。
7月15日,福州市1997~1998年学年度《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简称《锻标》)工作会议在县城甘蔗召开。全县313所完全小学以上学校全面推行《锻标》,达标率为96.53%。
8月19日,在甘蔗街心广场举行向长江灾区捐款活动,当天认捐16万元。
8月27日上午,以镰田茂雄为团长的“日本海上丝绸之路访华团”一行22人来县参观雪峰崇圣禅寺。
9月3日,占地280亩的福州杜坞中央直属粮库在闽侯荆溪镇杜坞动工兴建。该库总投资1.2亿元人民币,设计仓容1.5亿公斤粮食。
9月7~9日,县领导郑有光、林善培、潘革生等赴厦门参加’98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与外商共签订项目41项,总投资2.5亿美元,协议外资2.1亿美元,其中合同26项,合同外资5127万美元。其间,还在厦门白鹭宾馆举办闽侯“双福”工业走廊推介说明专场招商会。
9月18日,召开全县第二轮农村土地承包工作会议。土地承包期延长30年。全县应延长承包生产达305个行政村(全县319个村),应发证的组3761个,应发证的农户11.78万户,应发证耕地面积28.57万亩,12月28日,全县召开发证会议,完成第二轮土地承包工作。
9月28日,县城关新防洪堤工程正式破土动工。防洪堤长5846米,堤型为土堤,设计防洪标准为“五十年一遇”,总投资8400万元。
10月7日,为纪念福州建城2200周年、中国佛教2000周年、雪峰寺建寺1130周年及庆贺该寺学戒堂和上客堂落成,雪峰寺举办大型庆典活动。参加庆典活动的有:省政协副主席陈增光、老同志温附山以及省、市、县有关领导和海内外诸山长老、善信、社会企业家等2000余人。
10月29日,闽侯县邮政、电信两局正式挂牌成立,分营运行。
10月30日,越南农业和农村发展部郭玉恩局长一行8人和省农业厅、农科院专家到省水稻中试基地闽侯中试点考察水稻新品种(组合)中试情况。
10月,鸿尾乡埕头村村民陈谟香因于“1.3”翻船事件中勇救落水群众而获得省、市授予的“见义勇为”积极分子荣誉称号和奖金。
11月2日,省委书记陈明义、省长贺国强、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赵学敏、市长翁福琳以及省、市、县有关领导、干部群众、驻闽部队官兵共5000人,参加兴修闽侯城关防洪堤义务劳动。
11月2~3日,加拿大兰万灵公司电力部副总裁AI-SREDHANNA先生和该公司驻华首席代表范鲁江来县考察洽谈大目溪水电站项目。
11月20~24日,县委书记郑有光率县委、县人大、县政协以及有关部门负责人一行37人赴京参加第五届世界福州十邑同乡大会。
11月30日,闽侯县获“’98全省经济实力十强县(市)”和“经济发展十佳县(市)”称号。
11月,闽侯县第六次获省级文明县城称号。
12月4日,在闽侯白沙长坪园江段,首次举行’98闽侯中华鲟人工增殖放流活动。这次放流中华鲟幼苗300尾。省领导习近平、方忠炳、潘心城,农业部渔业局以及省、市、县有关领导参加放流仪式。
12月,闽侯酒厂的“青红”、闽侯橡胶制品有限公司的“火箭”、闽侯砂轮厂的“飞翔”3个商标被评为福州市著名商标。
1999年
1月12~16日,县政协六届一次会议在荔园度假村召开,到会委员151名,列席人员46名。会议选举谢光星为县政协主席,张振顺、林勇同、程荣成、余存周为县政协副主席。
1月13~17日,县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在甘蔗召开,会议正式代表251名,列席人员126名。大会选举林可良为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余祥斌、潘忠信、高国兰、陈秋桂为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心浩、林善淦、黄小英、陈文波、王绍知、张大斌、石允淦为副县长;林勇为县人民法院院长,陈炳端为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1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国务委员吴仪来闽侯县青口镇看望慰问贫困农户和残疾人家庭。
2月3日,中国红十字会和省红十字会在闽侯县白沙镇举行“春节送温暖特别行动物资发放仪式”,捐赠物资计人民币10万多元。
2月6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视察南通镇南通村,检查村务公开、减轻农民负担、农电管理等工作情况,并在南通镇召开座谈会。
2月25~26日,闽侯县第七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在闽侯宾馆召开,出席会议代表109名,其中港澳代表7名,会议选举产生县第七届侨联委员会。
3月6日,团省委、省绿化委、省水保委、省林业厅、省水利水电厅、省环保局、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在县城外闽江畔举行“福建省保护母亲河行动”启动仪式,县委副书记李勇胜及部分中学生参加。
3月8日,’99闽侯农业科技专场招商会在闽侯宾馆举行,招商会共签约项目24项,其中外资项目13项,总投资2003万美元,协议外资1501万美元;内联项目11项,总投资1.207亿元人民币。
3月13~15日,县长带队参加福州市委、市政府分别在北京、上海召开的’99福州国际招商月暨海峡科技文化博览会新闻说明会。两场说明会闽侯县共邀请京沪两地领导、院士、教授、专家、企业家共55人参加,并与科研单位、企业达成11项协议,总投资1.8亿元人民币。
3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团中央等联合在闽侯县城隆重举行全国法院系统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首批命名仪式,闽侯县法院等8个基层法院被授予全国首批“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称号。
3月31日,雪峰崇圣禅寺举办首届南国牡丹展,展出从山东菏泽引进的牡丹1000多株,其中精品20多种。
4月16日,县教育“两基”工作顺利通过省第二轮跟踪检查,省定17项指标中16项都达到“两高(高质量、高水平)”要求。
4月17日,福州十邑旅港同乡会访问团一行28人来县访问,访问团中林铭森、林明海、程景春等闽侯乡亲决定捐资40万元兴建两所学校。
4月22日下午,县长主持召开全县清理征占用林地工作会议。会后至30日止,全县清理完成征占用林地146起,面积2148.61亩,征占用林地数审核率和面积审核率分别达79.8%和70.2%,共收取森林植被恢复费83.9万元。
4月28日至5月3日,县组团赴南宁参加展销定货会,共零售商品3.1万元,签约购销订货合同8项,合同总额5795万元。
5月1日,城关供销社大商场一期工程竣工并正式营业。
5月17日,县电信局电脑网吧开业,这是县首家电脑网吧,网吧投资20多万元,配备5台微机和2部可视电话。
5月19日,投资270万元的县合成氨厂污水治理工程建成并投入运转。
5月20日,福建新东阳体育娱乐有限公司麦迪森卡丁赛车场、荷兰村项目动工仪式在上街镇举行。省、市领导汪毅夫、赵守箴等参加。
同日,县1998年度省级商品粮基地建设项目通过省级验收,该项目总投资168万元。
5月22~23日,召开’99闽侯第四届茉莉花节暨首届橄榄节招商会。招商会共签约内外资项目33项,其中外资27项,总投资1.178亿美元,内联项目6项,总投资1亿元人民币。
5月23日下午,县领导郑有光在闽侯宾馆会见斯里兰卡客人。
6月12日下午,大湖乡普降暴雨,过程雨量达110毫米,为历史罕见,全乡直接经济损失约达700万元。得悉灾情后,县委书记郑有光带领有关部门连夜赶赴大湖乡,组织指挥抗灾救灾工作。
6月15日,大湖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修复工程竣工。
6月26日下午,县委副书记陈文波启程赴新疆米泉市挂职。
7月22日上午,召开全县领导干部大会,传达中共中央关于抓紧处理和解决“法轮功”问题的重要精神。
7月26日,县召开农电两改一同价“百日百村”攻坚战工作会议。至年底,总投资1亿多元,基本完成平原区12个乡镇电管站改制和网改任务,已完成网改的村平均线损率由40%降到14%。
7月,县公安机关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追捕逃犯专项斗争,至8月下旬,50多天共抓获各类逃犯52名,提前超额完成福州市公安局下达的指标。
8月4日,中国致公党福州市委员会闽侯直属支部成立。
同日,九三学社福州市闽侯支社成立。
8月9~10日,柘荣县参观考察团考察闽侯县部分重点项目及企业。青口镇、白沙镇分别与柘荣县双城镇、东源乡结为友好乡镇。
8月11日,代省长习近平等视察县东南汽车城并与部分台商座谈。
8月21日,县中学生徐燕斌、江华在第四届“飞向北京”全国青少年航空模型竞赛总决赛中分获中学女子组全国第一名和男子组全国第二名。
8月29日,全县实现村村通电视,67个原电视盲村的群众都能收看6套电视节目,该项工程有关部门费时半年多,共投入资金200多万元。
8月,县民兵应急分队代表福州市参加省军区大比武,获得团体第一名。
9月7~9日,县领导郑有光带领县直有关部门及乡镇领导赴厦参加9月8日在厦门举行的第三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在贸洽会期间,全县共签约项目42项,总投资1.682亿美元,协议外资1.652亿美元。
9月8日,大穆溪漂流旅游正式开放。
9月20日,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清理清退县乡镇机关事业单位临时、自聘人员工作会议。至年底,16个乡镇共清退621人,清退后留用五大员98人,共发放清退补助款127万元;县直机关事业单位共清退775人,暂缓清退147人,共发放清退补助款93万元。
9月22日,闽侯县创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通过省科委组织的复查验收。
9月26日,东南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正式竣工投产仪式在青口东南汽车城隆重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省委书记陈明义、代省长习近平以及东南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林信义为竣工投产剪彩,首辆东南“得利卡”面包车驶下生产线。
9月28日,闽侯县工艺品同业联合会成立。成立大会在闽侯宾馆举行,有48家工艺品公司、企业代表到会。
9月30日至10月4日,首届福州外商投资企业产品展示交易会在福州国际会展中心举办,闽侯县共组织15家“三资”企业在40个展位参展,签订定购合同额达5200万元人民币。
10月13日,县召开庆祝少先队成立50周年暨首届“双十佳”(十佳少先队辅导员、十佳少先队员)表彰大会。
10月15日,县政府召开1997~1998年“重合同守信用”单位表彰会,全县有27家企业受表彰,其中,获省级表彰3家、市级8家。
10月19~23日,县委书记郑有光、县长率县直有关部门领导赴广州参加’99广州秋交会,全县共有220多家企业,1000多名企业家、业务员参加此次秋交会,会上,全县成交额2580万美元,成交量居全省同行业第一。
10月25~26日,县创建“双拥模范县”活动通过省双拥工作检查组验收。
10月27日,县委书记郑有光率县直有关部门领导赴沈阳参加福州名优新特产品展销定货会。全县订货总额1.218亿元,零售总额达151.95万元。
10月30日,台北三山善社在上街仙境怡园中心举行向福州市、闽侯县、闽清县、长乐市卫生局所属医院及这些市县的残联赠送轮椅仪式。
10月,闽侯县被国家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先进县。
11月11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罗干考察东南汽车城。
11月21日,根据省人民政府所作出的为省教育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闽侯县台胞张敏杰先生给予立碑表彰的决定,闽侯县在闽侯八中举行隆重的揭碑仪式,省教委副主任王豫生与县委书记郑有光为庆典揭碑。
11月22日,县委召开九届三次全体会议,大会通过《中共闽侯县委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11月24~25日,全省第九届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城暨边界县城创建活动联谊会在闽侯县召开,县领导郑有光、唐长春等参加会议。
12月2日,共青团闽侯县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常委7名、委员31名、候补委员8名。
12月3日,省人大财经委、农经委、省统计局、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公布1999年福建省县级经济综合实力评价结果,闽侯县列十强县(市)第九位。
12月22日,福州市开发区经济工作会议暨开发区规范化建设管理现场会在闽侯县青口镇召开,会上,县领导介绍青口投资区试行“一个漏斗向内、一个窗口对外”的管理办法。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赵学敏提出学习推广青口经验的号召。
12月,县城乡绿化一体化工程通过市级验收,上街镇被评为省级园林式乡镇,上街镇沙堤村、祥谦镇兰圃村被评为省级园林式村,祥谦镇、祥谦医院、祥谦陵园、上街镇被评为省绿化红旗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