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确化保障方兴未艾
“为部队提供适时、适地和适量的精确化保障”,是后装保障永恒的追求。信息主导、精兵制胜,平台作战、体系支撑,战术行动、战略保障,已成为现代战争的显著特点,要求更加精细而准确地组织实施后装保障。加强保障领域信息化建设,实时、准确地了解部队的需求、资源种类数量及所处的位置,资源的流向和流量以及战场环境、敌情我情,“以精确信息支持精确保障”来驱散“后勤迷雾”,按实战要求加强信息化后勤指控系统与装备建设,打造功能强大的保障设施网络,成为当前许多国家推进后装精确化保障的主要方向。1992年美军提出“全资产可见性”概念,1999年推出《联合资产可见性战略计划》,在阿富汗战争中美军保障资源的可视率已达到80%。英军于2004年引进资产可视系统,着力提升战场保障透明度和可控性。俄军近年来也加紧列装战役、战术级移动型后勤指挥系统,以增强野战环境下的信息化指挥保障能力,实现更准确的态势感知,更快速精细的后装保障。
“明者因时而变、智者随事而制”。由于精确化保障强调精确、节约,追求保障的“零时差”“零间隙”“零量差”“零质差”“零能差”,因此“配送式”“定制化”保障也就成为保障研究及实践的热点。配送式保障是经历了战争检验的一种全新的精确化保障形态,实现从保障源头到末端整个保障链条中按需为部队提供适时、适地、适量、适配的弹药和物资保障,以支援作战行动。这种“由工厂到散兵坑”的直达配送模式要求必须有发达的投送力量作为载体,遍布全球的运输网络为依托。它强调以作战部队为中心,由上而下“主动配送”,通过加快补给线上的物流速度,减少物资储备数量规模提高保障效益。“定制化保障”随着科技进步和精确化保障的推进,成为当前军事领域中的又一个“热词”,进入军事强国作战保障变革的实践,成为后装精确化保障的新趋势。我们必须保持清醒认识,在对特殊装备、特殊物资、特定作战地域,满足特定任务、特定需求、特定勤务、特定分队提供定制化保障同时,坚定“标准化”保障依然是联合作战“联合制胜”“精兵制敌”“以快制胜”目标达成的不可或缺的制胜因素。在科学判断未来战争和精确保障要求的基础上,着力推行“标准化”+“定制化”,“配送式”+“预置式”保障模式,搞好宏观设计。
一体化保障渐入佳境
一体化保障是指在联合作战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下,将参战的诸军兵种的保障力量、地方保障力量和保障资源有机结合,构成一体化保障力量体系,对联合作战所实施的一系列后勤与装备保障活动的统称。一体化联合作战决定了对抗性质不是单元与单元、要素与要素之间的对抗,而是整个作战体系与体系之间的对抗。纵观近几场局部战争,单纯依靠作战编成内的后装力量,依靠某一军种、某一地区和某一局部的力量难以完成保障任务。只有紧紧围绕作战决心,将国家力量、社会力量、各军兵种力量和战略、战役、战术各级的保障要素联成一个统一整体,推进各种保障单元、保障要素高度融合,通过最佳合并同类因素,适度有效地超越某些环节和层次,形成一体化保障能力和态势,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保障效能。
历次军事革命实践表明,战争的胜利总是属于那些预见战争特性变化的人。随着联合作战样式和制胜机理的改变,后装一体化保障将更加注重多系统、多维度、多层次的保障力量集成融合与协同运用;更加注重将国家力量、社会力量、各军兵种力量和战略、战役、战术各级保障要素联成一个统一整体。也就是说,一体化保障更加强调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塑造,重塑军地一体化保障机制。为更好履行军队使命任务,需要在更广范围、更多领域、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塑造军民一体的国家战略保障能力,推进一体化保障向“多位”+“多维”一体化保障发展,以形成全方位一体、全过程一体、全纵深一体的后装保障格局。
全域化保障崭露头角
未来联合作战敌对双方将在陆、海、空、天以及电磁、网络、心理等广阔领域展开全方位的对抗,作战空间将由传统的三维空间拓展至多维空间,由有形空间拓展至无形空间。后勤与装备保障面临来自陆、海、空、网络、认知等多域空间保障任务的挑战。保障全域化不仅要应对传统领域和深海、太空、网络空间等新型安全领域,还必须面对人工智能、量子科学和生物安全等新兴领域的保障活动。混合战争博弈搅动着世界,全域化保障崭露头角。多域作战各军种相互间的任务界限区分不再泾渭分明,保障行动近乎于无时无处不在,保障要求更加复杂多样,不仅需要同步协调规划分布在整个战争体系的人员、装备、物资等各种作战、指挥、保障实体,还需同步规划非线性、不规则、广域疏散动态配置各保障要素力量和网系节点。
打造多域作战保障的共性能力,加快生成广域感知、全域到达、领域延展、战略支撑等方面的核心保障能力成为当前各军事强国主流选项,成为全域化保障一个突出态势。保障全域化最大的制约就是供需矛盾突出,并且用传统方法、思路、技术手段难以解决。世界军事强国主要选择三种路径来解决供需矛盾。一是发展全域到达和投送能力,实现各类资源的快速高效远距离位移。探索实施资源“位移”的新方式,发展新型运载工具,大力推进多样化非对称保障力量,增强远程战略投送能力,将保障资源适时、适量送达更为广域的作战空间。二是通过发展远程异地保障能力,增强供应能力。一个突出态势就是通过运用颠覆性技术进行现地快速保障。比如采用3D打印技术,实现战场制造所需的零配件。三是适应需求侧变化,突出新质保障要素作用。逐步加大新的战争形态、新的作战样式消耗物资装备的比重,加大新材料、新技术的储备比重,加大新质保障要素的比重,着力提高新型武器装备的维修保障能力。这些将有效增强全域保障能力,破解一直困扰后装保障的重大难题。
智能化保障初现端倪
军事智能化作为新一轮军事革命的核心驱动力,将深刻改变未来战争的制胜机理、力量结构和保障方式。纵观近几场局部战争和军事行动,呈现出程度不同的智能作战特征和智能化保障端倪。为了避免“未打先输”,世界军事强国正在构建新型智能化武装力量,全力争夺这一未来战场“新制高点”。有资料显示,目前世界上至少有70个国家在发展无人智能化军用平台,全球服役的军用机器人系统已高达2.7万个。美国和俄罗斯都在积极研究探索应对智能化战争的作战和保障体系,在叙利亚战争中俄罗斯战斗机器人已成建制参战,智能科技渗透到战争全要素全过程,开创了无人装备从辅战走向主战的实战先例,保障模式发生根本性改变。“智能战救”“智能维修”“智能投送”“智能配餐”加速了“知”“战”“保”领域的融合,并且以“意想不到”的新方式新面貌,打破人们对联合作战后装保障的固有认知和思维,拉开了智能化保障的大幕。
先进技术只有与创造性的运用方式相结合才能发挥其革命性效应。未来联合作战后装智能化保障将以“智慧+行动”为基本模型,依托“物联网+知联网”一体的信息网络进行决策、通过智能装备执行任务协同行动,颠覆传统的保障机理。万物互联是智能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智能化保障的一个鲜明特点。“云端大脑”“物联网”“虚拟仓储”等人工智能力量在联合作战后装保障中作用日益凸显,智能化要素将渗透到保障各环节、各力量,并分布式部署于全战场纵深,融合于作战体系的每一个作战单元和作战要素。后装保障要素逐渐成为融战场感知、指挥控制和武器控制系统于一体的智慧型资源服务层,成为融合各类作战资源的“资源池”和为作战行动提供泛在智能化作战的资源端。这些模块化的资源端,作为作战流程上的智慧型要素,可以根据作战任务的需要,随时从原来的作战和保障体系中剥离出来,实现跨军种、跨领域、跨空间、跨部门的柔性重组,提供分布式智慧保障。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智能化保障在整个作战体系中地位更加凸显,也更容易成为打击的重心,由于其过于依赖信息网络节点和指挥中心,一旦节点和中心被破坏就迅速崩溃、失能甚至被敌控制利用,因此系统自适应和防护水平就成为衡量智能化保障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指标。(杨文哲 李学军)
(责编:李方园(实习生)、陈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客户端下载
手机人民网
领导留言板
服务邮箱:
kf@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1-2006013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72号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非经营性-2016-009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2020]5494-1075号
|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121号
|
京ICP证000006号
|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8号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