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中原突围?
简单来说,中原突围是成功的,后续创建根据地的斗争则是失败了。
中原突围的部队即 中原军区 ,前身比较复杂,主要有:
新四军第五师兼鄂豫皖湘赣军区 [1] ,是由1939年1月李先念等人领导的河南省委南下部队 [2] 建立起来的。李先念等人虽然是鄂豫皖苏区出身,新四军第五师也长期叫做鄂豫皖军区,但实际上其基本根据地最初是在土地革命时期隶属于湘鄂西苏区的鄂中平原(后来又发展到鄂北、洪湖、荆当远等地),之后才逐渐发展到鄂豫皖苏区(鄂东)、湘鄂赣苏区(鄂东南)的地盘上。到1945年8月抗战胜利时,新四军五师已发展到兵力5万人左右,下辖野战纵队(有3个旅)、第一(鄂东的大悟山一带)、鄂皖(鄂东沿江的黄冈、鄂州一带)、鄂南(鄂东南的咸宁、黄石兼及湘鄂赣边一带)、洪山(鄂北的随州、襄阳一带的鄂豫边山区)、鄂中(府河流域的应城、云梦、安陆一带)、襄北(襄河以东、以北的京山、钟祥一带)、襄南(襄河以西、以南的洪湖、江陵、荆门一带以及江南的石华公一带)、豫中(今平顶山、叶县、舞阳一带)、豫东南(今信阳、驻马店一带)等数量众多的军分区。在新四军各师里,也以地大兵多著称,号称“五师人多” [3] 。
八路军嵩岳军区 [4] ,是由1944年9月王树声等人领导的八路军总部和太行、太岳等军区南下豫西展开游击战的5个支队、8个团发展起来的。1945年10月,因寡不敌众放弃豫西根据地南下桐柏山区靠拢新四军第五师,此时号称有1.5万人。
八路军南下支队 [5] ,是由1944年11月由王震等人领导的八路军第359旅编成的。原拟打通鄂豫皖与广东之间的联系,抗战胜利后北撤,1945年10月到达鄂南与新四军第五师重新会合,此时约5000人。
八路军冀鲁豫军区第十三(水西)军分区,是由1945年5月从水东(今豫东开封、商丘一带)西渡新黄河进军水西(即新黄河以西以南、平汉铁路以东地区,即今许昌、漯河、周口、驻马店一带)建立根据地的八路军冀鲁豫军区第8团发展而来的。1945年8月,与在叶县、舞阳、平顶山一带活动的新四军第五师豫中兵团、八路军嵩岳军区第三支队等会师。后随嵩岳军区部队南撤靠拢新四军第五师。
以上诸军在桐柏山区(今南阳、襄阳一带)会师后,合编为中原军区,在1945年10月编组了两个野战纵队(第一、第二野战纵队)和三个军区(鄂东、江汉、河南军区) [6] 。同年11—12月,中原军区集中主力部队展开了桐柏战役,但没能歼灭来犯KMT军队的主力,只歼灭和重创了敌人的几个团 [7] 。与此同时,KMT军已经调集24个师、8个游击纵队合计约20万人攻入中原解放区,蚕食、分割了中原解放区的大部分辖区,大大压缩了中原军区部队的回旋余地。中原军区部队因歼敌太少、兵力差距较大,不能阻止KMT军继续推进,被迫放弃桐柏战役,向解放区腹地退却。
1946年1月,中原军区上报称,全军区部队合计62000人 [8] 左右,野战军和地方军各半。
野战军有两个野战纵队。第一野战纵队(下辖第1、2、3旅)主要是由原来的嵩岳军区部队整编而成,另外也编入了新四军第五师野战纵队的第14旅(分编入第1、2、3旅)以及冀鲁豫军区水西军分区部队。第二野战纵队(下辖第13、15、359旅)由原来的新四军第五师野战纵队编成,另外也编入了八路军第359旅。野战军约3万人。
地方军有三个军区。江汉军区由原来的鄂豫皖湘赣军区洪山、鄂中、襄北、襄南军分区组成,下辖独立第一旅和各军分区。鄂东军区由原来的鄂豫皖湘赣军区第一、鄂皖、鄂南军分区组成,下辖独立第二旅和各军分区。河南军区管辖信阳、确山、桐柏一带,下辖独立第三旅和豫东南军分区。地方军约3.2万人,其中江汉军区1.4万人、鄂东军区1万人、河南军区0.8万人。
中原解放区表面上辖地甚广 [9] ,但实则从来就不很巩固,长期是以小块根据地形式与日、伪、顽、游杂、土匪、会党等各种势力在鄂豫皖湘赣广大地区共存,未能建成成块连片的解放区。同华北、华中情况不同,KMT敌后游击部队在大别山、大洪山等地始终有较强的军事存在。1945年8月后,中原军区忙于响应中央号召对外发展、接应河南和湖南的友军,也未把注意力放在解放区内部的巩固上,再加上此地靠近正面战场且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解放区很快遭到二十万以上的KMT军围攻,不断受到蚕食。再加上桐柏战役未打好,到1945年12月时,中原解放区内主要的交通线和城镇均已被敌人占领,中原军区部队被分割在数块面积很小的核心根据地内。
在这种众寡悬殊的情况下,中原局和中原军区的主要领导人,失去了依托本解放区展开自卫战争打败KMT军进攻的信心,在1945年12月19日提出留5000—10000人在中原展开游击战争、主力向华中解放区(即苏皖边区)转移的计划。12月20日,中央复电同意转移,但要求再在中原坚持一个月。1946年1月2日,中央又来电,批准中原军区第一野战纵队(王树声、戴季英部)向华中解放区转移,但要求第二野战纵队和地方部队留下来继续坚持。
中原军区部队在向东转移的大方针下,主力部队撤过了平汉铁路,军区机关抵达了湖北省礼山县的宣化店镇。各部队、单位人无固志,纷纷开始打包行李准备放弃根据地转移。然而,1946年1月10日下达了停战令,冻结了双方的军事行动,导致中原军区被迫停止转移。除河南军区在桐柏山区坚持、江汉军区在平汉铁路以西各核心根据地坚持外,其余四万余人都挤在宣化店附近方圆不足100里的狭小地区内,实际上变成了蒋军的人质。
此后,蒋军进一步调集兵力,至1946年6月已调集11个军(整编师)26个师(整编旅)和8个游击纵队等30万兵力,修筑了多条封锁线,从经济上扼杀中原军区。中原军区在各方面越来越困难,其领导层内部也为如何转移产生了严重分歧,矛盾不断加剧。
中原军区部队在困难情况下,一面通过中央展开交涉,希望得到KMT军允许撤退到华北、华中或者陕甘宁;一面则被迫精兵简政,复员兵力。至1946年6月突围开始前,先后复员兵力1万人,北送伤员740人,分散转移干部1000余人。至1946年6月,中原军区部队总兵力已减少到5万人左右。
1946年6月26日,中原军区因在此前得到了KMT军计划在6月26日展开攻势、7月1日展开总攻的情报,开始了中原突围。突围过程如下:
1、李先念、王震等人指挥中原军区机关和第二纵队第13旅、第359旅、第15旅和干部旅,合计为1.9万人,在6月30日突破平汉铁路;留置第15旅第43、44团接应南路军后,以其余部队合计1.5万人 [10] ,向南阳、安康、商洛方向突围。7月11日,北路军抵达内乡、淅川一带,因追兵较多,决定分兵两路行动:李先念率领机关、第13旅和第15旅第45团为约8000人为左翼,王震率领第359旅和干部旅约7000人为右翼,分别向宁陕、柞水进军。7月13、14日,左翼、右翼军分别强渡丹江。7月17日,左翼军突破南化塘(后卫的第13旅第39团丢失 [11] ),右翼军突破鲍鱼岭。8月1日,左翼军占领镇安。8月2日,右翼军进入商洛山区与巩德芳指挥的陕南游击队会合。至此结束突围,转入建立豫鄂陕根据地的斗争。
在突围中,北路军左翼减员2100人、右翼减员1700人,合计减员3800人,保存11000人左右。
2、王树声、戴季英等人指挥中原军区第一纵队第2、3旅,合计9000人,在第15旅第43、44团的接应下,在7月1日以1.3万人的兵力突破平汉铁路,经鄂中向鄂西北突围。7月10日,南路军在宜城县流水沟横渡襄河(汉水)时,遭到KMT军截击,损失较大:其中,王树声率领7000余人成功渡河西进,在襄河东岸担任后卫阻击的第3旅旅长闵学胜所部(第2旅第6团主力、第3旅第8团全部、纵队警卫团和机关人员各一部)2500人渡河失败被迫北上会合河南军区部队进入陕南,第2旅第6团副团长孙宗林指挥该团第2营作为闵学胜所部的后卫失散后编入留守江汉军区的江汉支队,第15旅第44团一个营在襄河西岸阻敌时全军覆灭,第15旅第43团一部1000人左右未能渡过襄河后被打散。7月24日,王树声所部抵达房县青峰镇后结束突围,转入建立鄂西北根据地。
在突围中,南路军第一纵队减员800人、第15旅(欠第45团)减员1500人(由2500人抵达鄂西北逆推),合计减员2300人,保存11000人左右。
3、皮定钧等人指挥中原军区第一纵队第1旅约6000人,在原地伪装主力三天,然后向东突围,牵制敌人的主力。7月20日,第1旅抵达苏皖解放区(即华中解放区)。
突围中,第1旅减员1000人,保存5000人。
4、罗厚福、文敏生等人指挥的江汉军区部队包括独立第一旅和地方部队,合计约7000人。江汉军区主力从6月30日开始由安陆县桑树店向西突围,7月5日、6日渡过襄河,先后攻占宜城、南漳、保康等县,7月18日攻打房县不利,7月22日攻占竹山县,7月30日攻占镇坪县,目标是向过去川陕苏区的核心区域进军。然而实地考察后发现入川道路已被KMT军封锁,8月9日奉命结束突围,转入建立鄂西北根据地,8月27日与王树声部会合;同时,命令江汉支队也西渡襄河到襄西的荆当远地区开辟根据地,仅留极少数游击队继续原地坚持。
突围中,江汉军区减员可以忽略不计,原因是基本没有打什么硬仗。保存7000人。
5、张体学等人指挥的鄂东军区部队主要是独立第二旅,合计约6000人。该旅在远地伪装主力后向东突围,7月17日抵达安徽岳西县冶溪河,7月18日奉命结束突围转入在大别山坚持游击战。
突围中,鄂东军区减员700人,保存5000余人。
6、黄林等人指挥的河南军区部队,合计3000余人。该军区就地作战接应北路军突围后,留豫鄂边游击支队1000人坚持原地斗争,主力向西突围,7月30日抵达豫陕边结束突围转入建立豫鄂陕根据地的斗争,于8月先后与闵学胜部、李先念部会师。
突围中,河南军区减员300人,保存3000人。
以上中原军区全部兵力合计5万人左右,在中原突围(1946年6月26日—8月9日)中合计减员8000余人,保存42000人左右。保存下来的兵力约为84%。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原突围本身显然是非常成功的。首先,解放区在突围前就已经极度萎缩,根本无法支撑作战,所以突围是必然的,在此不必考虑地盘的损失。其次,突围中损失的兵力仅8000人,无论是数量还是比例都相当少,还上报歼敌万人(姑妄视之),比同期晋察冀军区什么大同集宁、张家口之类的好看多了。比起红军长征初期,则不仅损失较小,而且成建制损失不多,仅有团级部队被打散,营级部队被歼灭。第三,牵制了敌人郑州绥靖公署和西安绥靖公署的30多万大军 [12] 一个半月徒劳无功,确实对华中和晋冀鲁豫帮助不小。然而,取得这种成功的原因也是很明显的:中原军区各部都以避战为上,以保存实力为第一,歼敌同样只有营级。这样做显然存在副作用,那就是敌人并未受到重创,依然继续尾随中原军区各部,所以突围后各部在转入建立新根据地时就陷入了困境。
1946年8月,中原突围部队除皮定钧等指挥的第1旅(5000人)转入华中野战军外,其余37000人均在各自位置转入了新根据地的创建工作。
在豫鄂陕(陕南、豫西地区),有北路军保存的11000人、第一纵队闵学胜部2500人、河南军区黄林部2000人,还有陕南游击队1000人,合计16500人。其中,第359旅3600人因在镇安、柞水、宁陕被胡宗南部缠住,难以展开建立根据地的斗争,在8月20日决定北上返回陕甘宁边区,就此离开了陕南;干部旅在7月27日解散后,500人随第359旅北上、1000余人归建,其余人被打散;第15旅主力1300人在9月中旬归建。这样,实际上参加豫鄂陕根据地创建工作的约有14000人。1946年8月3日,豫鄂陕军区成立 [13] ,该军区先后组建了五个军分区和两个野战纵队。9月24日,区党委成立。
在鄂西北,有南路军保存下来的7000余人和江汉军区的7000人,合计14000余人。其中,第15旅主力1300人在9月北调豫鄂陕,实际留下来参加鄂西北根据地创建工作的约有13000人。1946年8月27日,鄂西北军区、区党委成立,鄂西北军区先后组建了五个军分区和一个野战旅。
在鄂豫皖(中原军区故地),有鄂东军区部队5000人左右、豫鄂边游击支队1000人以及几个中心县委、县委的游击队合计约1000人,还有新四军第二师、第七师的数百人,合计7000人以上,坚持游击战。
1946年9月,追剿中原突围部队的15个整编师32个整编旅KMT军,有很大一部分因全面内战的爆发而被调往其他战场。KMT军继续投入清剿的兵力主要有:
在豫鄂陕地区有8个整编旅和保安团,兵力5万人以上(后逐步减少);
在鄂西北地区有9个整编旅和保安团,兵力6万人以上(后逐步减少);
在鄂豫皖地区有6个整编旅和保安团,兵力4万人以上。
鄂豫皖地区敌我力量对比过于悬殊,最先陷入困境。至1946年12月,我军已全部分散为小游击队形式坚持, 总兵力仅剩下1000人左右,即减员6000人(或85%以上) 。后因敌人陆续调离,力量才得以恢复,至1947年8月刘邓大军抵达大别山前夕发展到了1200人。
在豫鄂陕地区,第359旅在8月20日决定离开陕南北返陕甘宁边区,8月29日王震率领第359旅主力(旅部、第718、719团)1414人抵达陕甘宁边区,9月1日副旅长徐国贤率领第717团抵达陕甘宁边区,合计保存1860人,从陕南北返陕甘宁过程中减员高达1750人之多。另有随队干部400多人抵达陕甘宁边区,第39团第3营70人也在9月12日抵达陕甘宁边区, 因此陆续抵达陕甘宁边区者总共保存兵力2300人左右,即减员超过40%。
豫鄂陕军区 则在1946年12月陷入困境,在1947年1月组建了第1野战纵队,由原来45团、37团、38团、39团、军区警卫团和河南军区7团及陕南游击队等部队组成,约5000人,转战至豫西卢氏县一带,最后在2月20日渡河北返太岳解放区,保存约3800人。3月6日,留在陕南的原第43团、44团、8团、6团(欠2个营)等部队组成第2野战纵队,约3300人,也转战到豫西卢氏县一带,最后在3月19日渡河北返太岳解放区,保存约2700人。上述两纵队在山西晋城合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2纵队,下辖第34旅、35旅,保留第37、38、39、45、7(河南独3旅)、8团,连同随李先念等在1946年12月以后从陕南转移到延安又在1947年4月以后来晋城的500人, 合计保存7000人,即在创立豫鄂陕根据地的斗争(失败)中合计减员7000人(或50%)左右。 [14] 巩德芳等1000人继续留在陕南坚持游击战 [15] 。
在鄂西北地区,1946年9月中旬第15旅主力北上陕南归建,9月22日派李人林率领江汉军区独立第1旅第1团主力500人东渡襄河返回江汉军区故地展开游击战。结果,李人林会合河南军区豫鄂边游击支队等部兜大圈子得到发展,而留在鄂西北坚持分散兜小圈子的鄂西北军区主力却在12月陷入了困境,至12月7日只剩下7000人左右 [16] 。12月,军区野战旅主力第7团被打散,军区副司令员刘昌毅率军区警卫团一部北上搜集第7团等各路残部,集结兵力1000人左右。1947年1月,鄂西北军区残余部队全部被压缩到第四军分区的荆当远一带。2月4日,鄂西北军区决定分散突围:王树声等领导人化妆离队转移,罗厚福率800人留守鄂西北,张才千率领第4团等1300人、杨秀坤率领第5团800人分两路东渡襄河准备与李人林部会师,刘昌毅率部去大别山; 以上合计也只有不到4000人,较之半年前开始建立根据地斗争时已经减员9000人。 最终,张才千、李人林部在2月27日会师成功,组成江南游击纵队,5月下旬又回师鄂西北会合罗厚福,组建中原游击纵队,6月12日抵达豫皖苏军区 [17] 改编为中原独立旅, 合计保存3000人 ,12月同中原突围部队北路军、豫鄂陕军区改编而来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2纵队会师;刘昌毅部抵达皖西大别山区,会合当地游击队以及新四军第2、7师留在大别山区的部队,1947年5月在安徽潜山县组成皖西人民自卫军, 保存2000人 [18] ;杨秀坤部渡江失败后拟取道大别山区向豫皖苏军区转移,结果在1947年4月在鄂东被保安团多次伏击后彻底打散。 以上鄂西北军区合计最终保存约5000人,若扣除皖西人民自卫军中鄂东军区独立第2旅和新四军第2、7师来源的部队,则保存约4000人,即在创立鄂西北根据地的斗争(失败)中合计减员9000人(或70%)左右。
可见,在创建根据地阶段(1946年8月—1947年6月),中原军区突围部队是遭到了失败。不但从37000人减员到15000人即减员了22000人(或60%),而且未能建立任何新的根据地,仅在各地留下6000人 [19] 左右的游击队。除了客观因素如兵力众寡悬殊、陕南和鄂西北地瘠民贫、抗战时期KMT在鄂西北经营多年根基较深等之外,主要原因还是由于突围部队错误地套用了抗日战争经验,把兵力高度分散成小部队来展开游击战;忽略了创造根据地初期必须集中一定的兵力,至少也要足以歼灭敌地方保安团队并震慑敌人的围剿部队 [20] 。分散兵力兜小圈圈的结果,是各部队难以获得安定的环境来作群众工作,在陌生的环境中更难立足,从而陷入了越分越弱、越弱越分、拖疲拖瘦的恶性循环,最终难以渡过1946—1947年的冬天。 尽管这一阶段中原军区突围部队在豫鄂陕、鄂西北和鄂东三地区仍然牵制了部分敌人(10—20万兵力),策应了其他解放区的战略防御敌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但是作用越来越小,自身的损失越来越大,实际上是得不偿失的,同成功坚持到战略反攻的豫皖苏、苏北、苏中等军区 [21] 相比差距较大。
中原军区突围部队,最终保存20000人左右 ,占1946年1月兵力的三分之一、1946年6月突围前兵力的40%,即:
第1纵队第1旅,保存5000人,后发展为PLA第61军第181师;
第2纵队第359旅等,保存2300人(其中第359旅保存1860人),后发展为PLA第2军第5师;
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2纵队,保存7000人,后发展为江汉军区(第二次);
中原独立旅,保存3000人,后编入江汉军区(第二次);
皖西人民自卫军,保存2000人,后编入皖西军区;
大别山各中心县委游击队等部,保存1200人,后编入鄂豫军区、皖西军区。
总的来看,中原突围(1946年6—8月)本身是成功的,但是突围前的自卫战争(1945年8月—1946年6月)时期和突围后的创建新根据地时期(1946年8月—1947年6月)则有相当的多的教训可总结了。中原军区的战略位置孤立、根据地也不够巩固、敌人空前强大,应该说在敌人的围攻下一时之间损失全部或者大部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其领导人在自卫战争阶段和突围后创建新根据地的阶段能够采取更正确的政策,那么造成苏中、苏北、豫皖苏那样的局面也即继续坚持游击战争直到我南线主力在47年下半年的战略反攻则仍是可能的。
参考
- ^ 虽然名为新四军,但从1942年7月起就由中央直接领导。1945年8月以后,政治上设有中原中央局(起初称鄂豫皖中央局),军事上设有中原军区,行政上设有中原行政公署。
- ^ 当时,河南省委东进部队则发展为后来的新四军第四师淮北、豫皖苏根据地。
- ^ 也有说“二师人多、四师马多、五师地多、七师钱多”。
- ^ 又称八路军河南军区、河南人民抗日军。
- ^ 又称八路军第一游击支队、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
- ^ 中原军区为一级军区,对应中央局;下属的三个军区为三级军区,对应区党委。
- ^ 包括第47军第127师第381团、第4游击纵队、第69军第181师第524团、第10军第20师一部等,合计大约5000人。
- ^ 跟上面抗战胜利后的巅峰兵力对比,可见已经减员万人。当然此时减员的大部分应该是新招募、收编的游杂部队,因倒戈、编遣、解散而导致减员。
- ^ 1945年8月后号称根据地人口1500万(一说2000万),实际上真正控制的远远没那么多。
- ^ 一说超过1.6万人。
- ^ 后该团在第2纵队副司令员周志坚指挥下一分为三,第1营归队,第2营被打散,第3营突围抵达陕甘宁边区。
- ^ 参与围剿、清剿中原突围部队的KMT军先后高达36万人。
- ^ 实际初期设想未实现,8月28日以后军区才展开工作。
- ^ 第12纵队在1947年7月正式成立时已发展到8300人,后又编入1947年6月被解散的高树勋部民主建国军部队,至年底时达12000人。
- ^ 北渡者有原陕南游击队,留陕南坚持游击者有中原军区突围部队,因为数量差不多,所以互相抵消。
- ^ 王树声、罗厚福在电报中自称损失2000人、1000枪,但又称只剩7000人,露了底,实际在3个多月反清剿斗争中应该是损失了5000人以上。
- ^ 1946年12月由冀鲁豫军区水东军分区和淮北解放区路西军分区合编而成。
- ^ 至1947年11月已发展到4000人。
- ^ 若计算陕南游击队,则为7000人;若减去中原独立旅,则仅为3000人。
- ^ 按照赣西南的经验,需要集中团以上的兵团。
- ^ 这些军区有的还能自力反攻,如苏北消灭敌整编旅级兵团、收复叶挺城(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