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家庭农场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家庭为基本经营单元,从事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是现代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引导扶持农林牧渔等各类家庭农场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家庭农场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发展质量不高、带动能力不强,还面临政策体系不健全、管理制度不规范、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加快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发挥好其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经国务院同意,现就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以开展家庭农场示范创建为抓手,以建立健全指导服务机制为支撑,以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为保障,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按照“发展一批、规范一批、提升一批、推介一批”的思路,加快培育出一大批规模适度、生产集约、管理先进、效益明显的家庭农场,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夯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坚持农户主体。 坚持家庭经营在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中的基础性地位,鼓励有长期稳定务农意愿的农户适度扩大经营规模 发展多种类型的家庭农场,开展多种形式合作与联合。

坚持规模适度。 引导 家庭农场根据产业特点和自身经营管理能力,实现最佳规模效益,防止片面追求土地等生产资料过度集中,防止“垒大户”

坚持市场导向。 遵循家庭农场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推动家庭农场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政府对家庭农场的引导和支持

坚持因地制宜。 鼓励各地立足实际,确定发展重点,创新家庭农场发展思路,务求实效,不搞一刀切,不搞强迫命令。

坚持示范引领。 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以点带面,以示范促发展,总结推广不同类型家庭农场的示范典型,提升家庭农场发展质量。

(三)发展目标。 2020 年,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体系基本建立,管理制度更加健全,指导服务机制逐步完善,家庭农场数量稳步提升,经营管理更加规范,经营产业更加多元,发展模式更加多样。到 2022 年,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体系和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家庭农场生产经营能力和带动能力得到巩固提升。

、完善登记和名录管理制度

(四)合理确定经营规模。 各地要以县(市、区)为单位,综合考虑当地资源条件、行业特征、农产品品种特点等,引导本地区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取得最佳规模效益。 把符合条件的种养大户、专业大户纳入家庭农场范围 农业农村部牵头,林草局等参与)

(五)优化登记注册服务。 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指导,提供优质高效的登记注册服务, 按照自愿原则依法开展家庭农场登记。 建立市场监管部门与农业农村部门家庭农场数据信息共享机制。 (市场监管总局、农业农村部牵头)

(六)健全家庭农场名录系统。 完善家庭农场名录信息,把农林牧渔等各类家庭农场纳入名录并动态更新,逐步规范数据采集、示范评定、运行分析等工作,为指导家庭农场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 (农业农村部牵头,林草局等参与)

三、强化示范创建引领

(七)加强示范家庭农场创建。 各地要 按照“自愿申报、择优推荐、逐级审核、动态管理”的原则, 健全工作机制,开展示范家庭农场创建,引导其 在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应用先进 技术、实施标准化生产、纵向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以及带动小农户发展等方面发挥示范作用。 (农业农村部牵头,林草局等参与)

(八)开展家庭农场示范县创建。 依托乡村振兴示范县、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等,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家庭农场 示范县创建,探索系统推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促进 家庭农场培育工作整县推进 ,整体提升家庭农场发展水平。 (农业农村部牵头,林草局等参与)

(九)强化典型引领带动。 及时总结推广各地培育 家庭农场的好经验好模式, 按照可学习、易推广、能复制的要求,树立一批家庭农场发展范例。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发展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机农一体、产业融合等多种模式和农林牧渔等多种类型的家庭农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为家庭农场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个人进行表彰。 (农业农村部牵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林草局等参与)

(十)鼓励各类人才创办家庭农场。 总结各地经验,鼓励乡村本土能人、有返乡创业意愿和回报家乡愿望的外出农民工、优秀农村生源大中专毕业生以及科技人员等人才创办家庭农场。实施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对青年农场主进行重点培养和创业支持。 (农业农村部牵头,教育部、科技部、林草局等参与)

(十一)积极引导家庭农场发展合作经营。 积极引导家庭农场领办或加入农民合作社,开展统一生产经营。探索推广家庭农场与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合作方式,创新利益联结机制。鼓励组建家庭农场协会或联盟。 农业农村部牵头,林草局等参与)

四、建立健全政策支持体系

(十二)依法保障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 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鼓励土地经营权有序向家庭农场流转。推广使用统一土地流转合同示范文本。健全县乡两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做好政策咨询、信息发布、价格评估、合同签订等服务工作。健全纠纷调解仲裁体系,有效化解土地流转纠纷。依法保护土地流转双方权利,引导土地流转双方合理确定租金水平,稳定土地流转关系,有效防范家庭农场租地风险。家庭农场通过流转取得的土地经营权,经承包方书面同意并向发包方备案,可以向金融机构融资担保。 (农业农村部牵头,人民银行、银保监会、林草局等参与)

(十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鼓励家庭农场参与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支持家庭农场 开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主食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 自建或与其他农业经营主体共建集中育秧、仓储、烘干、晾晒以及保鲜库、冷链运输、农机库棚、畜禽养殖等农业设施,开展田头市场建设。支持家庭农场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集中连片经营。 (农业农村部牵头,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林草局等参与)

(十四)健全面向家庭农场的社会化服务。 公益性服务机构要把家庭农场作为重点, 提供技术推广、 质量检测检验、 疫病防控等公益性服务。 鼓励农业科研人员、农技推广人员通过技术培训、定向帮扶等方式,为家庭农场提供先进适用技术。 支持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家庭农场提供耕种防收等生产性服务。 鼓励和支持供销合作社发挥自身组织优势,通过多种形式服务家庭农场。探索发展农业专业化人力资源中介服务组织,解决家庭农场临时性用工需求。 (农业农村部牵头,科技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林草局、供销合作总社等参与)

(十五)健全家庭农场经营者培训制度。 国家和省级农业农村部门要编制培训规划,县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制定培训计划,使家庭农场经营者至少每三年轮训一次。在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等相关涉农培训中加大对家庭农场经营者培训力度。支持各地依托涉农院校和科研院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各类农业科技和产业园区等,采取田间学校等形式开展培训。 (农业农村部牵头,教育部、林草局等参与)

(十六)强化用地保障。 利用规划和标准引导家庭农场发展设施农业。鼓励各地通过多种方式加大对家庭农场建设仓储、晾晒场、保鲜库、农机库棚等设施用地支持。坚决查处违法违规在耕地上进行非农建设的行为。 (自然资源部牵头,农业农村部等参与)

(十七)完善和落实财政税收政策。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现有渠道安排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积极扶持家庭农场发展,扩大家庭农场受益面。支持符合条件的家庭农场作为项目申报和实施主体参与涉农项目建设。支持家庭农场开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和品牌建设。对符合条件的家庭农场给予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家庭农场生产经营活动按照规定享受相应的农业和小微企业减免税收政策。 (财政部牵头,水利部、农业农村部、税务总局、林草局等参与)

(十八)加强金融保险服务。 鼓励金融机构针对家庭农场开发专门的信贷产品,在商业可持续的基础上优化贷款审批流程,合理确定贷款的额度、利率和期限,拓宽抵质押物范围。开展家庭农场信用等级评价工作,鼓励金融机构对资信良好、资金周转量大的家庭农场发放信用贷款。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要在加强风险防控的前提下,加快对家庭农场的业务覆盖,增强家庭农场贷款的可得性。继续实施农业大灾保险、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探索开展中央财政对地方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险以奖代补政策试点,有效满足家庭农场的风险保障需求。鼓励开展家庭农场综合保险试点。 (人民银行、财政部、银保监会牵头,农业农村部、林草局等参与)

(十九)支持发展“互联网 + ”家庭农场。 提升家庭农场经营者互联网应用水平, 推动电子商务平台通过降低入驻和促销费用等方式,支持家庭农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鼓励市场主体开发适用的数据产品,为家庭农场提供专业化、精准化的信息服务。 鼓励发展互联网云农场等模式,帮助家庭农场合理安排生产计划、优化配置生产要素。 (商务部、农业农村部分别负责)

(二十)探索适合家庭农场的社会保障政策。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引导家庭农场经营者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有条件的地方可开展对自愿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老年农民给予养老补助试点。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分别负责)

五、健全保障措施

(二十一)加强组织领导。 地方各级政府要将促进家庭农场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本地区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并部署实施。县乡政府要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工作力量,及时解决家庭农场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农业农村部牵头)

(二十二)强化部门协作。 县级以上地方政府要建立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综合协调工作机制,加强部门配合,形成合力。农业农村部门要认真履行指导职责,牵头承担综合协调工作,会同财政部门统筹做好家庭农场财政支持政策;自然资源部门负责落实家庭农场设施用地等政策支持;市场监管部门负责在家庭农场注册登记、市场监管等方面提供支撑;金融部门负责在信贷、保险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其他有关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加强对家庭农场支持和服务。 (各有关部门分别负责)

(二十三)加强宣传引导。 充分运用各类新闻媒体,加大力度宣传好发展家庭农场的重要意义和任务要求。密切跟踪家庭农场发展状况,宣传好家庭农场发展中出现的好典型、好案例以及各地发展家庭农场的好经验、好做法,为家庭农场发展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 (农业农村部牵头)

(二十四)推进家庭农场立法。 加强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立法研究,加快家庭农场立法进程,为家庭农场发展提供法律保障。鼓励各地出台规范性文件或相关法规,推进家庭农场发展制度化和法制化。 (农业农村部牵头,司法部等参与)

  • 农业农村部财会服务中心、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
  • 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中国-欧洲联盟农业技术中心)
  • 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农业行业分会、中国国际商会农业行业分会)
  • 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
  •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农村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中国农民体育协会
  • 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
  • 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国际食品法典农药残留委员会秘书处)
  • 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
  • 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
  • 全国畜牧总站
  •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农业农村部屠宰技术中心)
  •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农业农村部兽药评审中心)
  •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
  • 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农业农村部南亚热带作物中心)
  • 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农业农村部乡镇企业发展中心)
  •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
  • 农业农村部渔政保障中心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承办单位: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

    网站识别码bm21000007 京ICP备0503941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7559号

    网站保留所有权,未经允许不得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