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由DISCOVER实验室主办的第21期AIR青年科学家论坛如期举行。本活动有幸邀请到南洋理工大学助理教授刘子纬,为AIR的老师和同学们做了题为 Visual AIGC with Foundation Models(大模型时代下的3D AIGC) 的精彩报告。

刘子纬,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助理教授,并获得南洋学者称号(Nanyang Assistant Professor)。他的研究兴趣包括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与计算机图形学。他在国际顶级会议及期刊(CVPR / ICCV / ECCV / NeurIPS / ICLR / TPAMI / TOG / Nature - Machine Intelligence)上发表文章100余篇,总引用量2万余次,获得专利50余项。他领导搭建了数个国际知名的基准数据库,例如CelebA和DeepFashion等。同时他也领导数个广泛使用的开源软件建设,例如MMFashion和MMHuman3D等。他获得过多个领域内奖项,包括微软小学者奖、香港政府博士奖、ICCV青年学者奖、HKSTP最佳论文奖和WAIC云帆奖等。他是国际顶级会议CVPR、ICCV、NeurIPS和ICLR的领域主席(Area Chair)以及国际顶级期刊IJCV的编委(Associate Editor)。

最后是MotionDiffuse,刘子纬博士介绍道,在生成的过程中,生成动作往往要比生成人困难得多。而这篇工作第一个将扩散模型引入人的动作生成中,给定一段文字,如“像僵尸🧟‍♂️一样行走”,MotionDiffuse就可以生成一段对应动作的30秒长视频。 之后刘子纬博士介绍了物体层面生成的相关工作: 该篇工作通过给定一些示例图像,其中一个关系在每个图像中共存,通过对比学习来学习到形容词、介词和名词之间的分布来找到一个关系提示以捕获这种互动,并将这种关系应用于新的物体中,如“蜘蛛侠在篮子中”等,非常有意思。 报告结束后,刘子纬博士与参会的老师和同学们对报告中的技术细节和领域前沿进展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个人主页: https://liuziwei7.github.io/

DISCOVER实验室是AIR科研方向的横向支撑实验室之一,旨在利用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计算机图形学、机器人学、运筹学、高性能计算与人机交互等前沿技术,围绕车路协同(V2I)、用户直连制造(C2M)、实验室自动化等各应用场景,构建以感知、规划、控制与决策为核心的智能算法平台体系,结合涵盖设计、工艺、计算与人因的智能系统架构体系,研究人-机-边-云四位一体的人在环路多智能体协同系统,开展具有创新性的算法理论与系统架构研究,紧贴以制造业为主的国家重点行业需求,攻克以人为中心的场景理解、人在环路机器学习、仿真到现实迁移与柔性制造工艺等关键技术瓶颈,与产业界深入合作探索自动驾驶与柔性制造的范式转移路径并实现关键技术验证与落地,推动我国在智慧交通和智能制造领域的产业升级。

AIR学术|清华副教授赵慧婵:高功率密度介电弹性体人工肌肉及其应用进展

10月13日晚,第十五期DISCOVER LAB青年科学家论坛顺利开展。本期活动有幸邀请到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副教授赵慧婵,为我们线上做了题为Advances in High-Power-Density Dielectric Elastomer Artificial Muscl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高功率密度介电弹性体人工肌肉及其应用进展)的精彩报告。本次活动由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周谷越副教授主持。 嘉宾介绍赵慧婵副教授主要从事软体机器人、机器人高功率密度驱动技...

2022/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