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推荐
从容的莴苣  ·  Python | ...·  1 年前    · 

故考虑 Pipeline™ Flex血流导向密网支架 治疗。

预计的锚定区域: 远端锚定至C6段远端,不覆盖后交通;近端锚定至海绵窦水平段近端。

型号选择: 血管直径远端锚定点2.6mm,瘤体远端3.5mm、瘤体近端4.0mm,近端锚定点3.4mm,预计锚定区长度为16.8mm,故选择 Pipeline™ Flex血流导向密网支架PED-350-18

难点分析:

  • 载瘤动脉迂曲,为Ⅲ型海绵窦段,可能会有器械打开不良、扁平化等情况出现;
  • 载瘤动脉有两个大弯,精准定位困难;
  • 载瘤动脉不在一个平面内,支架在释放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扭结。
  • 8F 股鞘
  • 8F 90cm Guiding
  • 5F 125cm Navien™ 颅内支撑导管
  • 150cm Marksman™ 微导管
  • 200cm 0.014inch 微导丝
  • Pipeline™ Flex血流导向密网支架PED-350-18
  • Navien™ 颅内支撑导管 到位。
  • 微导丝+ Marksman™ 微导管 + Pipeline™ Flex血流导向密网支架 到位。
  • Pipeline™ Flex血流导向密网支架 头端打开。
  • Pipeline™ Flex血流导向密网支架 远端锚定。
  • Pipeline™ Flex血流导向密网支架 中段释放,打开良好。
  • Pipeline™ Flex血流导向密网支架 近端释放,打开良好;上高 Marksman™ 微导管 回收Pipeline™ Flex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推送杆。
  • 微导丝按摩让 Pipeline™ Flex血流导向密网支架 更贴壁。
  • 工作位造影。
  • 正侧位造影。
  • 术后六个月随访,动脉瘤已愈合,造影瘤颈口不显影。

  • 该动脉瘤位于眼动脉段凸起部分,朝内生长,常规弹簧圈栓塞对微导管塑形要求高,到位困难,操作时间长,微导丝带着系统上高时,会存在较高的刺破动脉瘤风险,且操作难度增加。使用 Pipeline™ Flex血流导向密网支架 就不存在栓塞微导管的问题,直接释放支架,减少风险。
  • 该病例的载瘤动脉血管粗细不均匀,载瘤动脉拐弯处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选型中应按照粗的血管选择,远端锚定点定位比较容易,近端锚定点需要根据支架选型去判断定位,预判近端锚定位置,不要过了海绵窦后曲的大弯,如果近端锚定不准确可能会造成支架不贴壁,影响后期载瘤动脉瘤颈口愈合。
  • 在释放支架过程中,应按照标准释放方式,将微导管上高到大脑中动脉M2段,在M1段将支架头端释放打开,整体回拉锚定至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近端,以推为主释放支架,在拐弯过程中反复推拉支架,保证贴壁,在支架近端释放完后,使用微导丝按摩,保证贴壁。
  • 对于患者而言,传统弹簧圈栓塞和血流导向疗法在医保报销后两者花费差别不大, Pipeline™ Flex血流导向密网支架 对于动脉瘤5年闭塞率可达95.2%,完全闭塞后复发率为0,相对于传统弹簧圈栓塞患者获益明显。
  • 以 Pipeline™ Flex血流导向密网支架 为代表的新一代血流导向疗法,对于市级医院的新手医生来说,没有瘤内的操作,没有栓塞微导管塑形以及超选,简化手术步骤操作,学习周期短,更容易掌握这项新技术;再者该疗法没有微导丝和弹簧圈在瘤内操作,动脉瘤破裂风险降低,安全系数更高。
  • 安阳地区医院

  • 副主任医师,2008年本科毕业于郑州大学临床医学系,获学士学位。
  • 从事神经内科及神经介入工作十余年,对神经内科常见病、疑难危重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脑血管病的介入诊疗。
  • 目前可独立开展颅内外支架植入、急性脑梗死动脉取栓及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等神经介入相关治疗。
  • 先后在核心及国家级杂志上发表论文10余篇,多次获得“医德医风标兵”、“十佳病例书写医师”、“优秀共产党员”、“模范职工”等称号;2019年获濮阳市卫健委“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 安阳地区医院

  • 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
  • 新乡医学院兼职副教授,濮阳市市管专家。
  • 新乡医学院临床医疗系毕业,学士学位。
  • 2003年获“第五届濮阳市青年科技奖”、2004年获“濮阳市学术技术带头人”、2006年荣获“安阳市首届优秀医师奖”、2007年12月被评为“第七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09年获“濮阳市五一劳动奖”。
  • 先后荣获省市科技成果奖11次,先后在国家省级发表论文30多篇,擅长诊治癫痫、脑血管病、神经介入治疗、脊髓病变、肌肉病变、头痛、头晕、失眠等神经内科疾病的诊治。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郑大一附院神经介入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 中国放射介入学组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秘书、河南省医学会介入治疗学分会神经介入学组委员、河南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首届青年委员会委员。
  • 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研究方向为脑脊髓血管疾病的介入诊断与治疗,从事神经介入临床及科研工作十余年,擅长脑动脉瘤、脑血管狭窄、脑脊髓动静脉畸形、颈动脉海绵窦瘘,脑膜动静脉瘘等疾病的介入诊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 特别说明:本信息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阅读和参考,不构成对任何诊疗方式的推荐。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