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成都到拉萨,骑行318需要多久?
23 个回答
需要23-30天左右,看你在路上玩多久了。
个人骑行装备: 自行车,货架,驮包,驮包防雨罩,骑行手套(长短指),骑行头盔,骑行眼镜,码表,手电,尾灯,护膝,骑行头巾,保温杯;
个人生活装备: 身份证,少量现金,储蓄卡,手机(电池,充电器)、照相机(备选,现在一般用手机拍照,电池,充电器),刀具,卫生纸及个人生活用品,方便袋,洗漱用品,防晒霜,笔,笔记本,口哨;
个人选备: 音响,遮阳帽,冲锋衣,吹风机(吹头发、吹干衣服),硅胶坐垫(其实没啥用,该疼还是疼),车前包,腰包,地图,火柴,针线;
车队必备修车工具: 组合工具、补胎工具、刹车皮、内外胎、气筒、润滑油、橡胶扎带,辐条扳手、变速线、刹车线、尖嘴钳,调速线,绳子,辐条,截链器,链条,后拨尾勾。
一、必需装备:
1、自行车
长途一般都是山地车。或者选择旅行车,平路会相对轻松,如果上坡可能会增加体能消耗。有些路段路况很差,不推荐公路车、折叠车、死飞。也有很多骑友挑战极限骑折叠车,死飞,公路车去川藏线。
2、骑行头盔
头盔在平时骑车时就是必不可少的。骑行安全意识,在骑行的大环境下,还不够重视。有骑友会觉得戴头盔是在耍酷装帅,或者头喜欢出汗就直接不戴,更甚者认为戴头盔会乱发型。这样的理由在安全面前是不值一提的。头盔不仅骑行长途需要,其实平时骑车也一定要戴头盔。在骑行途中,落石,塌方,车祸时有发生,你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但是我们首先知道的是,我们的头不会比头盔还硬。
如何选择头盔,所谓非一体成型和一体成型的区别,就在于头盔的外壳材料贴合工艺。非一体成型头盔,内层泡沫和外壳是分两次生产,然后用胶水粘在一起的,由于制造工艺限制,外壳和内层泡沫的大小总会有一些差异,所以外壳和泡沫之间会有稍许空隙,而一体成型顾名思义,就是一体挤压成型,贴合完美,目前非一体成型头盔正在逐渐淘汰淡出市场。
3、眼镜
骑行眼镜很重要,速度到一定的程度,风沙可能会迷眼,一路上突然出现的小虫子也可能直接撞到你眼睛里面。阳光强烈时,不戴眼镜简直睁不开眼。
如果有近视,可以选择能在内框加近视镜片的骑行眼镜。加的近视镜片一般比平时所配的近视镜片低50度左右,具体可以咨询配镜店。
4、货架
长途骑行货架很重要,因为所有的装备都将放在上面,在长途骑行中,货架的重量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强度,另外货架两侧要有护栏,以免驼包卷入车轮。另外建议选择钢制货架,网上买到的铝合金货架由于强度不够,已经有不少坏在路上了。
购买时请注意您的车架两侧有没有预留的螺丝孔。如果没有螺丝孔,可能就要选择铝货架,具体可咨询家里附近的车店。
5、驼包
驼包,目前在国内走长途的人来说,一般都是后驼包。在国外长途环骑的人来说,前驼包和后驼包一样重要。这也是一件慢慢发展的事情。专门的前驼包,专业的安装,现在可能不是特别的普及,也有车友会自创自己动手,安装前驼包。前后驼包可以分担重量,让车子保持平衡,在上坡和下坡的过程中让车子可以更好的发力。
选择驼包最主要考虑性价比。优先考虑防雨功能,毕竟天气不可测,在外长途骑行,最重要的是保持身边的行李干爽。驼包本身的材质是否防雨,防雨的效果,如果不防雨,外面的防雨罩是否能保证多长时间的雨骑后,行李还是干燥的。
建议在驼包底层铺一层塑料布或者其它隔水的东西,车轮溅水往往会从边缝入侵,有备无患。打包行李时,所有的衣物和其他杂物最好分包装,用防水袋装好,然后再放到驼包。
6、手套
骑行手套可以预备两双。在天气状况良好,平路上时可以选用短指手套,一为拿东西方便,二是相对凉爽,但是可能会被晒成两截完全不同颜色的手指。
如果在高原骑行,手套建议用长指的,一方面,高原的紫外线强烈,一天时间就足以将手指晒伤,另外高原天气多变,如果遇到下雨,手指头被冻木失去知觉的情况非常多见。
7、码表
码表的作用在骑行中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记录自己的行程,二是骑行中控制自己的速度,最重要的是通过码表可以知道每天已经走了多少公里,还剩多少公里。
现在的码表通过发展已经有了很多别的功能,比如计算消耗的卡路里,计算心率,踏频,记录行进后的行程图,测算海拔。功能不一样,价格也不一样,骑友们可以根据用途和预算选购。
8、手电
长途骑行,难免走夜路,所以手电必带。
9、尾灯
不想在黑暗中被人追尾一定要有一个尾灯,可以挂在衣服上,头盔上,背包上,驼包上,货架上。
10.分体雨衣
闷、沉,但是雨季出发不得不备。也可用防雨的冲锋衣代替。
11、保温杯
没有比在山顶喝上一口热水更舒心的事了。一只足够。
12、护膝
薄的,厚的,可以根据天气选择。护膝的种类也很多,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选购。下坡膝盖最受冷,外穿方便取代。天气转凉时,护膝也必不可少。
13.衣物
骑行裤,抓绒衣,速干衣,速干裤,内衣裤,袜子,鞋,分体雨衣,冲锋衣。也可以选择颜色相对亮眼的运动装,骑行时所穿衣物的第一要义是速干,排汗。不然运动时衣物都湿透,黏在身上,很难受。
二、必需修车工具
1、组合工具
长途骑行,自行车出毛病是再平常不过的,这款工具基本满足了修车的需要,应急用也够了。
2、补胎工具
骑行西藏不扎胎几乎是个神话,出发前,赶快学会如何补胎吧。当然工具是必需的,这款工具还包括一个骨头扳手,如果货架上有外六角的螺丝,用这个骨头扳手相当方便。
3、刹车皮
如果走川藏线,几乎每天都是上升到海拔4k多,然后再下到2k多,如此反复10多次,刹车皮的磨损可想而知。尤其对于技术不是太好的车友,下山更是紧紧捏着刹车,磨损尤其厉害,如果是V刹车,刹车皮一定要多准备一车份。如果是线刹车,刹车线要预备至少两根,如果是油碟刹,来令片要至少预备一对。
4、备胎
如果扎了胎,先换上备胎吧,晚上住宿好以后再去慢慢补,不光是骑行西藏,平时骑车也要有这个习惯。
建议至少准备两条备胎。
5、气筒
气筒不用说了吧。气筒可以选择轻便小巧的,方便携带,但是打气的过程可能要打更多次。也可以选择打一点的,打的次数可能少一些。具体骑友尝试之后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购。
6、润滑油
下雨车就会脏,脏了就需要洗,洗完就要上油,要不然链条会很干,而且容易上锈,所以要带上润滑油。
7、魔术头巾有很多种戴法,户外必备。
8、橡胶扎带
准备两根,捆扎驼包的东西
三、车队公用装备,不用每人准备,全队带一套即可 :
1、辐条扳手
因为承重,辐条断掉不是很普遍的事情,但也会有骑友遇到。辐条断了并不会马上影响骑行,会出现颠簸,车身不稳的情况。辐条扳手一个队伍带一个即可,晚上再修。
2、变速线、刹车线
变速线刹车线断掉的几率很小,但也不排除这种几率,所以最好全队备两根,重量很轻,备一根也不算什么负担,这个不用每个人都带,除非你一个人上路。
注意:变速线和刹车线是不一样的,刹车线要比变速线粗。
3、尖嘴钳
这个用处很大,剪铁丝,拧螺丝都能用,一个队带一把,五金店有售。
提高舒适度推荐装备:
1、骑行裤
怕屁股疼的就来一个,谁用谁知道。
2、防晒袖套
3、硅胶坐垫
怕屁股疼的就来一个,同上,这个跟骑行裤选一样就可以了,两样同时用反而效果不好。
常用药品建议:
必备:外伤用药,感冒药,消炎药,痢疾药,防暑药,
(板蓝根冲剂,创可贴,医用纱布胶布,酒精棉,阿莫西林,云南白药喷剂,葡萄糖,盐液)
根据个人情况选用: 红景天,高原安,高原宁,芬必得。
最后,看在写的这么辛苦的份上,赞一个再走呗,
求关注~ 一个从2011年开始骑行的女孩子 骑过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环青海湖,环洱海,川藏线,台湾苏花公路。我会在这里和你分享和骑行有关的好玩的文字和图片,和骑行有关的攻略也可以问我哦,
http:// weixin.qq.com/r/hj-B2YX EANh-rcG692qU (二维码自动识别)
公众号名字:毛小球
id:qichebu
新浪微博:骑自行车的小毛球
今年 6月6号 成都出发, 历时一个月 , 7月6号 到拉萨。 2200公里 。我们一队是13个人。路上有歇息有玩耍,
飞登-29天休闲版川藏线骑行攻略(2014年6月最新)-明哥川藏攻略。我们一路基本上就是按这个路线走的很详细的。 明哥 在成都开了一家卖
骑行装备的小店,我们一队的人基本都是在哪里买的装备,价格公道很方便,推荐。
1.体能 最好平时可以多骑骑,第一天就150多公里,不过主要是平路,锻炼身体还是有必要的,我之前常锻炼身虽然之前就没骑过车但体力还是没问题。跑步 俯卧撑都可以,练出好的体魄。
2. 装备 。 车子2000多就够用了,我是在成都买的美利达公爵350D,24速的,路上很少用的上27速。 驼包 建议去明哥那里买 高大威 150左右,很实用,结实不漏水。钱多的话网上也有200多的。
骑行眼镜 、 头盔 、质量好的雨衣、2条头巾、水杯、护膝、内胎、简单修理工具、拖鞋。衣服的话,我当时就3件短袖一条牛仔裤 牛仔短裤 抓绒一件 冲锋衣一件 徒步鞋一双 板鞋一双 短手套一双。相机、药物、感康 、容易拉肚子的话 带点 诺菲沙星胶囊。
3.季节。 6月份最好了 不冷不热,路上人不多不少。衣服也不用带很多。路上下雨也不是很多、
4.安全。 路已经修的很好了,只要不要只顾看风景骑得太快就行了。 通麦那段 现在在修隧道,估计明后年就通车了,一旦通车 不用翻山省了很远的路程还很安全。 今年过的时候,还是有二十多公里就是泥巴路,还下着雨,有点危险,不过人家在那里修隧道的人就一直在路边住着,也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危险,就是下雨的话全身是你罢了。下坡时控制好速度最要紧,我在72拐之前的一个长下坡的时候,路上就狠狠摔了一次就是下坡太快了 没看见对面来车 滑出去十多米,还好人没事。
5.高反。 我中间什么红景天 都没吃,到新都桥的时候海拔3900米,有点反应,想睡觉,头有点蒙, 这很正常,都会有这种感觉 ,这时不要乱跑多休息就好了。我一路都没吃高反的药。人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不用大惊小怪,没事,去藏族家多喝点酥油茶也很好。
6.组队。最好是5人一组, 人多了很麻烦的,有时遇到脾气倔的会让你的旅途很不愉快的。5人最好了,5人中最好有人能修一些简单的问题,补胎了,调速了,这个平时可以去修车店看看就会了 或是自己捯饬一下自己的车子,拆拆卸卸就会了。我之前完全不懂车,队里有个专业的赛车手会修,路上一般就是补胎,调刹车,买车子的时候就能学的差不多。
7.骑行的人。 路上有十几岁的小屁孩,有60岁高龄的老爷爷,有中年妇女,有年轻妹子记得拉着合影 。有骑公路车的 , 有骑 大行 的那种 折叠车 的,自己特喜欢那个车子。还有骑摩托的很拉风啊。
想去就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