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推荐
耍酷的芹菜  ·  OpenXml 之 Excel ...·  2 月前    · 
狂野的松树  ·  OSS报SignatureDoesNotMa ...·  5 月前    · 
寂寞的红薯  ·  Python地理数据处理 ...·  7 月前    · 
瘦瘦的烤红薯  ·  Vue3.2.x Props ...·  11 月前    · 

关于公开征求《蚌埠市城市安全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国土空间专项规划(2021—2035年)》草案意见建议的公告

征集时间:[ 2024-08-06 00:00 ] 至 [ 2024-09-06 18:00 ] 状态: 已结束 来源:蚌埠市应急管理局

本规划作为蚌埠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重要专项规划,对构建蚌埠市韧性国土空间安全系统,综合布局市域和中心城区主要防灾空间和重大防灾设施,制定国土空间防灾安全管控规定,防范和化解重大灾害风险,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助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形成《蚌埠市城市安全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国土空间专项规划( 2021—2035年)》草案成果,为全面落实“开门编规划”的工作要求,让社会各界广泛了解规划、参与规划,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一、公示时间

2024年8月6日-2024年9月6日

二、公示方式

市应急局网站及微信公众号等。

三、公众意见收集途径

社会各界可于 2024年9月6日前,通过蚌埠市人民政府网站、蚌埠市应急管理网站“民意征集”栏目在线提出意见,或者通过邮寄纸质意见、发送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邮件标题或信封封面请注明“蚌埠市城市安全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国土空间专项规划意见建议”字样,为便于意见收集和统计,本次反馈以在线、邮寄和电子邮件形式为准。

1.邮寄地址

蚌埠市 应急管理局 502室 救灾科(收)( 蚌山区南湖路 589号

2.电子邮箱

3715016jz@163.com

3.联系电话

0552-2568066

附件: 1、蚌埠市城市安全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国土空间专项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

2、蚌埠市城市安全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国土空间专项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

2024年8月6日

防灾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型、社会性、基础性公益事业。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决策部署,提高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并做好专项规划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衔接,依据《安徽省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皖国土规办〔 2021 18 号)和《蚌埠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2021 2035 年)》,蚌埠市应急管理局牵头编制《蚌埠市城市安全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国土空间专项规划( 2021 2035 年)》(以下简称“本规划”)。本规划的目的是构建蚌埠市韧性国土空间安全系统,综合布局市域和中心城区主要防灾空间和重大防灾设施,制定国土空间防灾安全管控规定,防范和化解重大灾害风险,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助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本规划范围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蚌埠市全域,总面积 5951 平方公里;第二个层次为蚌埠市中心城区,面积 415.8 平方公里。

规划基期年 2020 年,规划期限为 2021 年至 2035 年。近期目标年为 2025 年,规划目标年为 2035 年,远景展望至 2050 年。

第一章 规划背景

第一节 区域概况

蚌埠市位于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全市有龙子湖、蚌山、禹会、淮上等 4 个市辖区,怀远、五河、固镇等 3 个县,以及国家级蚌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蚌埠经济开发区两个功能区。截至 2020 年末,辖区总面积 5951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329.64 万人。

(一)自然条件

蚌埠市地貌区划以淮河为界,淮河以北为淮北平原区,地貌上处于淮北平原的南缘,淮河以南为江淮丘陵区。 气候上, 蚌埠市处于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带,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其特点是夏热多雨,冬寒晴燥,秋旱少雨,易发生旱涝灾害,多年平均降水量 873.4 毫米。

蚌埠市境内河流、湖泊众多,均属淮河流域,可细分为淮河干流水系和怀洪新河水系。境内淮河干流水系流域面积约为 2120 平方公里,约占全市面积 35% ,主要河流有淮河及右岸汇入的天河、席家沟、龙子河,左岸汇入的黑河、茨淮新河、芡河、涡河等,主要湖泊有天河湖、张公湖、龙子湖、芡河湖等。怀洪新河水系流域面积约为 3832 平方公里,约占全市面积 65% ,主要河流有怀洪新河及北淝河上段、澥河、包浍河、沱河、石梁河等,主要湖泊有四方湖、澥河洼、香涧湖、沱湖、天井湖等。

(二)社会经济条件

2020 年,蚌埠市全市常住人口 329.64 万人,城镇人口 181.56 万人,城市化水平 55.08% ,其中市区常住人口 133.61 万人,城镇人口 107.77 万人。 2020 年地区生产总值( GDP 2082.73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3%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63209 元。

蚌埠市是安徽省委、省政府明确支持建设的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是安徽省委、省政府重点支持建设的淮河生态经济带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全国百个宜居城市、中部地区老工业基地城市、安徽省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核心城市。

蚌埠市还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和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蚌埠站是京沪铁路一等客站,京沪高铁蚌埠南站是京沪线七大中心枢纽站之一,京台、宁洛高速公路在此交汇,蚌埠港是千里淮河第一大港,蚌埠(皖北)铁路无水港、蚌埠(皖北) B 型保税物流中心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民用机场滕湖机场预计 2025 年交付使用。

第二节 防灾减灾工作成效

(一)灾害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健全

蚌埠市减灾救灾委员会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加强各成员单位之间协调联动,建立健全蚌埠市灾害防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与蚌埠市红十字会建立防灾减灾救灾联动工作机制,推进自然灾害风险防治,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应急部门充分发挥市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的参谋助手作用,指导协调开展防灾减灾工作。防汛抗旱、防震救灾、农业生产救灾、地质灾害应急、林业应急等涉灾机构的指挥或综合协调作用不断强化,部门间应急联动机制不断健全,防灾减灾部门协调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

(二)灾害防治能力不断提升

防汛抗旱、防震减灾、防抗台风、生态环境治理等防灾减灾骨干工程建设不断加强。气象灾害、湖河水位、城市内涝、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农业病虫害灾害、森林火灾、空气污染等监测预警体系不断完善,台风早期预警水平得到提高。建成了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建成全市防灾减灾救灾管理系统,初步实现灾情信息互联互通。加大校舍及危房改造力度,实现三类重点校舍无危房,提高学校设防水平和承灾能力。

(三)灾害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高

全市灾害信息报送、共享更加及时,综合监测预警、重大风险研判、灾情会商、物资调配、抢险救援等多部门、跨区域协同联动更加高效。防灾减灾能力不断增强, “十三五”期间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控制在 1.3% 以内。

防灾减灾专业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已经建成以防灾减灾管理和专业人才队伍为骨干力量、以各类灾害应急救援队伍为突击力量、以防灾减灾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队伍为辅助力量的防灾减灾队伍。

全市救灾物资储备网络体系不断完善,初步建立了 “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救灾物资储备网络,建立了 1 个市级和 1 个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制定了《蚌埠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蚌埠市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等,完善了灾害应急处置能力,达到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灾害救助水平。

(四)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成效不断凸显

防灾减灾宣传教育范围持续扩大,防灾减灾社会参与意识不断强化。全市各地、各部门在 “全国防灾减灾日”和“国际减灾日”等重要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和应急救援演练,社会公众灾害风险防范意识持续提升。防灾减灾知识“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和“社区减灾平安行”等系列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成效凸显,社会公众防灾减灾避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进一步提升。减灾示范创建工作深入推进,截止 2020 年底,全市共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32 个、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52 个;创建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 3 个、科普示范学校 2 所;创建省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 9 个、科普示范学校 33 所。全市各级灾害信息员 1335 名,每年培训率均达到 100%

第三节 面临问题和挑战

(一)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尚待完善

灾害风险管理理念尚未牢固树立, “重救灾、轻减灾”的倾向仍比较普遍,“两个坚持,三个转变”尚未完全落到实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不强。多部门协同联动机制仍需进一步健全,灾害信息共享仍有不足,基层应急组织体系不够健全,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二)基础设施设防水平有待提升

交通、水利、农业、通信、电力等领域部分基础设施灾害抵御能力有待加强,城乡老旧危屋抗震能力差,城市排水防涝设施短板突出,部分中小河流防洪标准偏低,部分行蓄洪区建设落后,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管理不足, “城市高风险、农村不设防”的状况仍然存在。

(三)灾害风险监测预警能力有待加强

气象、水旱、地震、地质、森林火灾等灾害监测系统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灾害综合风险监测预警平台急需建设,遥感卫星、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应用有待加强,预报预警时效性准确性需进一步提高。

(四)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增多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蚌埠市高温、干旱、极端降雨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概率和强度有所增加,洪涝和干旱灾害风险将更加严峻,干旱天气的范围有明显增多趋势,对森林防火极为不利。各类自然灾害易发高发,台风、低温、冰雪、病虫害等灾害风险增加,崩塌、滑坡等灾害时有发生。

(五)突发事件给国土空间安全带来新挑战

蚌埠市区域地质构造较为复杂,郯庐断裂带斜贯五河县,存在发生中强度地震的地质背景,自然灾害时空分布可能出现新变化,更具突发性、异常性和难以预见性。火灾、疫情等城市突发事件种类多样,都给国土空间安全带来新挑战。

(六)承灾体数量和密度日益增加,防灾减灾压力持续加重

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蚌埠市城市人口、产业、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和房屋等承灾体数量和密度日益增加;随着森林资源总量的不断增长,重点林区可燃物载量持续增加,导致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更加严重,防灾减灾压力持续加重。

(七)防灾减灾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各类灾害和综合救援队伍力量有待加强,社会应急力量素质能力亟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专业人才教育培训体系不健全,具有风险科学、减灾工程、应急管理等专业背景的人才短缺。

第四节 发展机遇

当前我国已经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目标,正朝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部遵循。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为推进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人民群众对平安美好生活充满期待,全社会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高度关注,为推进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强大动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国家综合实力大幅度跃升,为推进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强大物质基础。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日益成熟和广泛使用,为蚌埠市推进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灾害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理念,统筹好发展与安全两件大事,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防灾减灾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着力构建统筹应对各灾种、有效覆盖各环节、综合协调各方面的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的灾害防治体系,全面推进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提升抗御自然灾害现代化水平,有效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蚌埠提供坚实安全保障。

第二节 规划原则

(一)全域覆盖,空间联动

在蚌埠市国土空间灾害风险综合判识基础上,科学构建市域国土空间防灾安全格局,在全域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和城镇空间中全面、系统地规划布局主要防灾空间和重要防灾设施。中心城区的防灾空间和防灾设施应兼顾周边乡镇和村庄的防灾需求,中心城区的重要防灾设施应发挥全域核心防灾设施的带动和服务功能。

(二)综合防灾,联动协同

各灾种灾害管理部门划设本灾种的灾害风险区和灾害风险控制线,自然资源部门与应急管理部门统筹会同各灾种管理部门共同划设国土空间各类灾害风险区。根据各灾种的灾害管理要求,制定相应的规划管控规定,充分保障用地和空间安全。科学实施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加强重点防治工程建设。坚持底线思维,强化统筹协调,加强工作协同,有效防范应对各类灾害风险。

(三)平灾结合,安全韧性

为实现防灾设施的高效建设,在保障防灾设施防灾功能的前提下,以节约集约用地为原则,统筹各类防灾空间的综合布局和复合利用,对各类防灾设施进行多灾种功能综合利用,保障和提升防灾空间和防灾设施的防灾功能和常态功能兼容共用。协调防灾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兼顾增强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空间的防灾功能和转换机制,提高城市综合防灾效能,增强城市安全韧性。

第三节 编制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 2019 18 号);

4 )《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

5 )《安徽省国土空间规划( 2021 2035 年)》;

6 )《安徽省综合防灾减灾规划( 2021 2025 年)》;

7 )《安徽省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皖国土规办〔 2021 18 号);

8 )《安徽省国土空间专项规划衔接技术导则(试行)》;

9 )《蚌埠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

10 )《蚌埠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2021 2035 年)》;

11 )《蚌埠市“十四五”综合防灾减灾规划》;

12 )《蚌埠市“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

13 )《蚌埠市“十四五”森林防火规划》;

14 )《蚌埠市城市防洪规划( 2021 2035 年)》(待批);

15 )《蚌埠市现代水网建设规划》;

16 )《蚌埠市气象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

17 )《蚌埠市“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

18 )《蚌埠市“十四五”化工产业发展规划》;

19 )《蚌埠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2021 2025 年)》;

20 )《安徽省蚌埠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成果综合报告》;

21 )《安徽省蚌埠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综合评估与区划成果技术报告( 2.0 稿)》;

22 )《国土空间综合防灾规划编制规程》( TD/T1086-2023 );

23 )《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 TD/T1062-2021 );

24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标准》( GB/T51327-2018 );

25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 GB50413-2007 );

26 )蚌埠市地震灾害风险普查成果;

27 )《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排查治理导则》(应急〔 2023 123 号);

28 )《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风险基准》( GB36894-2018 );

29 )《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确定方法》( GB37243-2019 );

30 )《应急避难场所专项规划编制指南》(应急〔 2023 135 号);

31 )《防灾避难场所设计规范( 2021 年版)》( GB51143-2015 );

32 )《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标准》(建标 121-2009 );

33 )其他相关政策文件、标准规范及规划等。

第三章 灾害风险综合判识

在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和各类灾害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对蚌埠市国土空间致灾因子危险性和承载体易损性作出综合判断,确定蚌埠市市域和中心城区的主要灾害类型和分布特征,判断灾害风险程度,对现状防灾能力作出评估并提出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节 市域主要灾害风险

蚌埠市主要灾害类型有洪涝灾害、干旱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火灾、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疫病灾害、农作物病虫灾害等。

(一)地震灾害

蚌埠市位于一级地质构造单元华北断块内部,断裂构造较为发育,是一个地质构造相对复杂、新构造活动具有一定差异的地区。地震强度以中强地震活动为主,频度相对较低。根据蚌埠市地震灾害风险普查成果的地震危险性分级图,蚌埠市地震危险性等级主要为 1 级、 2 级和 3 级,其中以 3 级为主;五河县地震危险性等级相对较高,以 2 级为主,与明光市交界处为 1 级。

历史上,蚌埠市域范围内曾发生两次 M4 ¾ 及以上破坏性地震,分别为 1829 年五河县 M5½ 级地震和 1979 年固镇县 M5 级地震;周边范围(含蚌埠市)内发生 11 M4 ¾ 级及以上破坏性地震,最大震级为 1831 年凤台 M6 ¼ 级。地震活动居全国中等水平。

(二)地质灾害

蚌埠市地质灾害类型有崩塌、滑坡、采空塌陷、地面沉降、膨胀土变形、软土变形、砂土液化。其中崩塌、采空塌陷、地面沉降是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地质灾害易发生于山地丘陵地区,以崩塌类型为主,发生频率与强降雨、极端气候同步,特别是汛期和连续降雨期间,易引发地质灾害。

崩塌、滑坡主要发生在山地丘陵地区。其中发生风险较高的区域有禹会区涂山-蚂蚁山、大洪山和怀远县荆山,发生风险相对较低的区域有龙子湖区西芦山-东芦山-老山、锥子山-黄泥山-曹山,蚌山区燕山,怀远县平阿山和五河县朱顶镇-小溪镇南部丘陵区。此外,全市还有多处切坡建房点,主要分布在淮河南岸的低丘区,人口相对集中,极端自然天气条件下可能诱发崩塌地质灾害。

全市有多处 采空塌陷 易发生区。其中有高风险区 2 处,一处位于怀远县唐集镇武杨村、牛圩村,由淮南朱集煤矿地下开采矿山形成采空区后未进行合理恢复治理引起;另一处位于固镇县任桥镇沟西村、官沟村和湖沟镇魏庙村,由宿州市祁东煤矿井下开采煤引起;低风险区 2 处,一处位于禹会区马头城铁矿开采区,另一处位于五河县朱顶镇-小溪镇-城关镇金矿与铁矿开采区。

地面沉降风险区主要分布于淮河、芡河以北大部分区域。该区域主要分布深层及中深层农村安全饮水开采井,当前总体开采量较小,但应急状态下对深层地下水的大量集中开采,具备形成大降深深层地下水漏斗的开采条件,从而导致地面沉降的发生,可能引起建筑物地基下沉、房屋开裂破坏、地裂缝,加剧洪涝灾害等。

膨胀土广泛分布于全市区域,岩性为粉质粘土或粘土,颜色以棕黄色、褐黄色为主。膨胀土变形可能引起浅基础房屋墙体及路基开裂,路堑的崩塌、滑坡等。

液化土和软土在平面上主要沿淮河两岸呈带状分布,分布宽度一般在 0.8 5 公里,分布面积约 952.85 平方公里。软土地基承载力低,沉降变形大,软土地基对建筑物的潜在威胁较大,可能会导致沉陷、塌方、失稳或者建筑物结构的开裂。砂土液化会引起地基不均匀沉降沉陷,或造成地基液化流滑形成滑裂,造成房屋开裂,铁路轨道拉裂,路面塌陷、开裂,河道淤塞,农田掩埋,坝体失稳等。

结合蚌埠市地质环境条件、气候特征和未来城市规划建设情况,预测新产生的地质灾害隐患将主要分布在:一是怀远县荆山镇、禹会区涂山-蚂蚁山、禹会区大洪山、五河县南部丘陵等山边地带,可能发生崩塌、滑坡等斜坡类地质灾害;二是怀远县唐集镇、固镇县任桥镇-湖沟镇、禹会区马城镇、五河县城关镇-朱顶镇-小溪镇等地下矿山开采区域,可能发生采空塌陷、地裂缝地质灾害;三是计划开工的重要建设工程项目的周边区域,可能发生崩塌、地面沉降、膨胀土变形等地质灾害。

(三)气象灾害

蚌埠市地处淮河流域,南北冷暖气团交汇频繁,气候复杂,属于气象灾害多灾易灾地区。气象灾害包括台风、暴雨、暴雪、寒潮、大风、雷电、冰雹、高温、低温、冰冻、霜冻、大雾、霾等,其中蚌埠市的主要气象灾害为暴雨、暴雪、大风、高温。受气象灾害影响范围为全市域。

2020 8 20 日,固镇县、高新区出现短时雷雨大风天气。 2021 7 2 日至 9 日,蚌埠市出现持续多降水过程,全市平均雨量较常年 7 月上旬偏多 6 成; 7 16 日至 17 日,全市大部分地区出现暴雨,局部地区大暴雨,并伴随雷电大风; 7 25 日至 29 日,蚌埠市遭受暴雨和台风灾害,暴雨主要位于五河县河固镇县,全市极大风速普遍达 6 级以上。 2022 年夏,蚌埠市遭受持续高温灾害。 2023 7 6 日至 8 日,固镇县遭受暴雨灾害; 7 19 日至 20 日,市辖区、怀远县遭受暴雨灾害; 9 19 日至 20 日,五河县出现强降雨天气,并伴有强雷电大风等强对流性天气。 2024 2 1 日至 5 日,全市出现持续雨雪天气并伴有冻雨,其中 3 4 日降雪明显; 2 月底,全市再次遭受暴雪灾害。

气象灾害具有以下特征: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十分严重;群发性突出,多种气象灾害常常在同一时间段内出现;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发生频率高、季节性强;种类多,易引发次生灾害。

气象灾害带来的直接不利影响有造成人员伤亡、建筑物损毁,破坏交通、通讯、输电线路等生命线工程,限制甚至停滞正常的生产生活活动;间接不利间接影响有暴雨、暴雪、冰冻、大雾等造成交通堵塞、增加交通事故发生率,高温大风天气诱导火灾发生和扩散,暴雨引发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在乡村地区,气象灾害还会对农作物生长造成直接的不利影响,导致粮食减产和品质下降,甚至绝收;高温和连续降水带来的高温高湿环境会诱发某些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

(四)洪涝灾害

蚌埠市地处淮河中游下段,淮河流经境内约 147 公里。淮河从河南进入安徽后陡然转平,落差从 178 米骤降至 16 米,而下游洪泽湖湖底又高于蚌埠市淮河河底,呈现“两头翘、中间洼”的地势,导致上游洪水下泄快、下游河道下泄慢,洪水持续时间长。蚌埠市是全国首批确定的 25 个重点防洪城市之一。

洪涝灾害是由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造成的低洼地区淹没、渍水的现象,受灾地区一般为地势低洼地区,但遇大洪水受灾范围会蔓延到全市大部分区域。 1954 年淮河流域发生建国以来最大的洪水,致使蚌埠市郊区 80% 以上的地区被淹没; 2003 年淮河流域再次发生流域性洪水,由于怀洪新河建成后投入使用起到分洪作用,缓解了淮河干流防洪压力,但仍导致蚌埠市区交通中断达 20 多天; 2007 年再次发生和 2003 年量级相当的洪水,全市经济损失达 16.44 亿元; 2020 6 月至 8 月,蚌埠市先后出现 6 次强降雨过程,造成两次洪涝灾害。洪涝灾害的主要影响有造成人员伤亡、房屋和基础设施破坏、农田和农作物受灾、经济损失、水质污染、生态系统破坏、土壤侵蚀等。

(五)干旱

蚌埠市的气候特点是季风明显、夏雨集中, 6 8 月份平均降水占全年降水 50% 以上,极端降水发生概率大,洪涝和干旱常常交替出现。例如, 2019 年蚌埠市出现伏秋冬连旱。

干旱灾害是由长期无雨或少雨,使土壤水分不足、淡水总量下降,进而造成作物水分平衡遭到破坏、居民饮用水短缺等不利影响的现象。干旱灾害的危害主要有造成城乡居民饮用水短缺,农业减产甚至绝收等。干旱灾害的影响范围一般较广,人饮干旱影响范围为全市域,农业干旱影响区域为市域全部农业种植区。

(六)火灾

火灾主要分为城乡火灾和森林火灾。

城乡火灾主要是一种人为灾害。 城乡火灾的主要火源有用火行为、用电行为、用油用气行为;主要风险场所有居住场所、办公场所、学校教育场所、商场市场、宾馆饭店、公共娱乐场所、易燃易爆场所、厂房库房、施工现场、垃圾和废品回收场所、轨道交通等。 据统计, 2022 年蚌埠市全市发生火灾事故 4776 起,事故死亡人数 14 人,受伤人数 2 人,造成经济损失 1751.30 万元。

森林火灾既可能由自然因素引发,也可能由人为原因引起。蚌埠市森林面积共 124362.11 公顷,占国土面积的 20.90% ,其中山林面积约 0.6 万公顷,主要集中连片分布于 怀远县平阿山区、荆山-涂山-黑虎山区、老虎山-陶山-燕山区、大洪山-张家大山、东西芦山-老山和玉皇山-大巩山-游岭山区等区域 。森林火灾重点区域为低山丘陵。据统计,全市森林火灾由自然因素引起的较少,因上坟烧纸、吸烟、烧荒等人为因素引起的占绝对数量。从发生时间上看,蚌埠市森林火灾在夏秋季发生概率较低,春节、清明节前后发生数占绝对数量。

(七)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储存、使用和经营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蚌埠市登记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共 15 ,其中淮上区 12 家,龙子湖区、固镇县、五河县各 1 家。此外,还有 4 家涉氨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工贸企业 ,其中淮上区 2 家,龙子湖区、固镇县各 1 家。从分布点位上看,上述 19 家企业, 10 家位于淮上化工园内, 1 家位于淮上区沫河口镇信湾村, 2 家位于固镇化工园及其周边, 1 家位于五河县退市进园产业集中区内,其余 5 家零星分布于中心城区内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潜在不利影响 有造成水、土壤、空气等环境污染,可能引发火灾、爆炸、毒气泄漏等工业事故 ,影响范围为重大危险源周边地区。

(八)疫病灾害

蚌埠市传染病疫情形势总体平稳,无重大传染病疫情。但疫病灾害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春季是流感、新冠感染、手足口病、感染性腹泻等多种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重大疫病还具有突发性,因此疫病灾害仍然是蚌埠市未来可能面临的一种灾害。 疫病灾害的发生区域具有不确定性和随机性,发生后如果没有采取及时的防治和管控措施,就很可能迅速蔓延到全市域范围。

(九)农作物病虫害

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范围主要为农业种植区。蚌埠市主要种植农作物有小麦、水稻、玉米等,其中小麦、玉米种植区主要为怀远县、五河县、固镇县和市辖区南部,水稻种植区主要为怀远县、五河县和市辖区南部。

蚌埠市内可能会造成大面积危害的农作物病虫害有小麦赤霉病、水稻穗颈瘟和玉米草地贪夜蛾。小麦赤霉病一旦发生就无药剂可治,可防可控不可治,该病在 2003 年、 2010 年、 2012 年在蚌埠市大面积发生;近年来,蚌埠市大力推广高效防控药剂预防,再加上气候条件不利,该病总体发生较轻。水稻穗颈瘟一旦大发生,会导致水稻减产 50% 以上,该病于 2014 年在蚌埠市呈大面积发生,未用药防治田块产量损失 50% 以上,主要原因是 2014 年气候条件非常有种该病发生。草地贪夜蛾对玉米的危害程度重,且食性杂,防控难度大,于 2019 年首次侵入蚌埠市,当时发生面积约 2000 亩,近几年全国都高度重视此虫的发生动态并加强监测,设置了三个防控阻截带,近几年总体发生较轻。

第二节 中心城区主要灾害风险

蚌埠市中心城区的主要灾害风险有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洪涝灾害、城镇火灾、重大危险源和疫病灾害等。

(一)地震灾害

根据蚌埠市 1 25 万地震构造图,中心城区的断裂均为早中更新世。历史上在中心城区附近发生过凤阳 M5.5 级地震。相较于市域其他地区,中心城区的地震发生风险相对较低。中心城区的房屋建筑抗震能力较好,其地震灾害人口死亡风险也相对其他地区较低;但考虑到直接经济损失方面,中心城区建筑物密集且承载体密度很大,地震灾害经济损失风险相对其他地区较高,但整体损失相对经济水平不高。

(二)地质灾害

根据蚌埠市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中心城区范围内没有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主要为崩塌滑坡、膨胀土变形、软土变形和砂土液化低易发区。崩塌滑坡低易发区主要分布于燕山、东西芦山、老山、锥子山、黄泥山、老山及其山前地带,地貌以中、低丘为主;膨胀土变形低易发区主要分布于淮河以南;软土变形、砂土液化低易发区主要分布于淮河两岸和沿河湖地带的局部地区。中心城区的主要地质灾害来源是重要建设工程项目周边区域可能发生崩塌、地面沉降、膨胀土变形等。

(三)洪涝灾害

中心城区地跨淮河两岸,淮河干流自西向东横贯中心城区,沿淮 2 公里范围内地势低洼,现状城市建成区大部位位于低洼地区。中心城区淮河以北主要受淮河干流、北淝河下段等洪水影响;淮河以南主要受淮河干流及八里沟、席家沟、龙子河等城市内河洪水影响,防洪除涝问题突出。汛期受淮河高水位拖顶,沿淮支流河道易形成“关门淹”现象。

(四)城镇火灾

中心城区是各类用火、用电、用油用气行为和火灾风险场所集中分布区域,特别是老城区的一些人员和物资密集的老旧小区,还存在电气线路老化、消防设施不健全等问题,一旦发生火灾就可能大面积蔓延,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五)重大危险源

中心城区目前共有 2 家登记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和 3 家氨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工贸企业,均为零星分布,分别位于龙子湖区城区、长淮卫镇司马村,淮上区吴小街镇太平岗村、淮上村、双墩村。

(六)疫病灾害

疫病灾害具有人口密度依赖性、空间蔓延性,中心城区是人口密度较高和人口流动性较强的地区,疫病发生风险相对其他地区更大。但是中心城区医疗卫生设施更为健全,在常态下能有效控制疫情蔓延。

第三节 现状防灾能力和存在问题

(一)地震灾害防治能力和存在问题

监测预警方面,蚌埠市域内共有 5 个地震台站,分别为蚌埠地震监测中心站、蚌埠市地震监测中心、怀远县地震监测中心、五河女山地震台和固镇刘集地震台,其中蚌埠地震监测中心站为省属台站,共配备了测震、地下流体、形变、电磁波四大学科 16 项观测手段;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台站 7 个,其中基准站 1 个,基本站 3 个,一般站 3 个,市辖区 4 个,怀远县、五河县、固镇县各 1 个,初步具备全市范围的烈度速报能力和局部地区的地震预警能力。应急处理机制方面,设立了市级和县(区)级抗震救灾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和协调全市和各县(区)抗震救灾工作,制定并实施地震应急预案。防灾减灾方面,完成了蚌埠市 1 25 万地震构造图绘制工作;构建了“中心避难场所-固定避难场所-紧急避难场所”三级应急避难体系和“市-县(区)-乡镇”三级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全市现有 12 个设施齐全的应急避难场所。科普宣教方面,创建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 3 个、科普示范学校 2 所;创建省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 9 个、科普示范学校 33 所。每年全国防灾减灾日均举行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

现存问题主要有:现有地震监测台站密度较低且分布不均,地震风险较高的怀远县和五河县均没有基准站,地震短临预报能力较低,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不高;地震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工作尚未完成,无法为城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等提供准确依据;重大建设工程地震安全监管存在薄弱环节,抗震韧性不足、减隔震技术推广不够全面,一些老旧住宅、学校、医院及交通、电力、电信、水利等设施存在隐患,需要进行抗震鉴定和加固。

(二)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和存在问题

监测预警方面,蚌埠市已完成了全市地质灾害隐患全面工作排查和地面沉降控制区划分,每年均开展地质灾害汛前调查,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并制定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建立了 “县(区)-乡镇-村组-监测员”四级群测群防网络,基本掌握了全市地质灾害点类型、分布、发育特征和危害现状及动态变化。管理机制方面,成立了市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地质灾害应急专家组,建立了地质灾害抢险救援志愿者服务队,地质灾害防治网格化管理实现了全覆盖,群测群防责任单位、责任人、监测人每年及时更新,汛期及时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信息。防治工程方面,通过实施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和搬迁避让工程,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地质灾害的危害。

现存主要问题有:地质灾害防治专业人员较少,技术力量薄弱;监测预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现有监测系统主要依靠监测员小范围监测,自动化程度低,覆盖面和精度有待提高。

(三)气象预警能力和存在问题

近年来,蚌埠市持续推进气象观测站网建设,综合气象观测能力显著增强,气象预报预测精准度和气候资源利用能力显著提升。全市实现区域自动气象站乡镇全覆盖,地面观测站间距加密至 7 公里左右;基本实现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全面自动化;智能网格预报产品气象要素预报分辨率达到 3 小时、 5 公里; 24 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稳定在 90% 左右,暴雨预警准确率达到 85.3% ,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至 38 分钟,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监测能力进一步提升。形成了省—市—县三级整体贯通、高效互联的气象信息通道。实现将气象预警信息传播到社区、乡镇、村,完成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责任人全覆盖任务。人工影响天气能力进一步提高,在助力抗旱蓄水、改善空气质量、农业增产增收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现存主要问题有:针对飑线、龙卷等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系统的 “捕捉”能力、特别是垂直探测能力较弱;市、县级缺少集成高效的预报预警业务系统,短时预报预警准确率、精细化程度与服务需求还有差距;针对应急指挥、抢险救援、灾后重建等防灾减灾需求,农村气象灾害易发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城市安全、交通安全、重要区域等气象灾害监测站网密度不足或要素不全;针对抗旱保苗、大气污染防治、重大社会活动等保障要求,气象服务社会防灾减灾、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的手段还不够丰富。

(四)洪涝灾害防治能力和存在问题

蚌埠市已基本建成以河道、堤防、行蓄洪区、涵闸、泵站、水库、沟渠等多形式、多手段、多级别的防洪除涝体系。全市流域面积 3000 平方公里以上重要干支流 5 条, 200 3000 平方公里的河流 7 条, 200 平方公里以下的河流、大沟 206 条,重要湖泊 9 处,各类堤防 1314 公里,涵闸、泵站 2000 多座,水库 32 座。有防洪任务河道已治理率、堤防已达标率均达 80% 以上。

中心城区防洪分区分为主城区片、方邱湖片、淮北片。主城区片受许曹段沿淮防洪堤保护,防洪标准达到 100 年一遇;方邱湖片受方邱湖堤防保护,现状防洪标准为 30 年一遇;淮北片受淮北大堤和北淝河下游南岸堤防保护,防洪标准分别达到 100 年一遇和 50 年一遇。中心城区排涝分区分为淮南片和淮北片,已初步形成以排涝泵站、排涝涵闸、排涝大沟为主的排涝工程体系,现有排涝泵站 18 座,主要排涝涵闸 16 座,主要排水干沟 71.1 公里,内涝防治标准达到 20 年一遇。

管理机制方面,蚌埠市建立了防汛抗旱责任体系,每年组织各县(区)开展汛前检查,重点检查抽查堤防、在建开口工程、中小型水库、涵闸和地质灾害防治等工程设施;每年举办防汛抗旱知识培训班、防洪抢险演练;组织编制《蚌埠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蚌埠市城市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及怀远县、五河县、固镇县县城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监测预警方面,完成了基层防汛预报预警体系建设,加强了对全市防汛通信网络、视频会商、视频监控及雨水情自动测报体系等的调试维护。

现存问题主要有:中心城区方邱湖片,怀远县涡西片、老城区片,固镇县浍南片,五河县西部新城片等区域的防洪除涝标准未达到规划标准;淮北大堤、北淝河下游南岸圩堤、天河封闭堤等堤防需要提质升级。怀洪新河、茨淮新河作为主要排涝通道,现有排涝能力不足;北淝河下段、澥河、新淝河、张家沟等河段需要系统治理。中心城区内涝防治标准未达到 30 年一遇的规划标准,部分排水沟渠排涝能力偏低,调蓄和排水能力不足,排水不畅,排涝泵站重现期较低。部分病险水库水闸存在安全隐患。应急处置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防汛智能化建设有待加强,应急、水利、农业、城市管理、乡镇之间的联动需要提升。应急物资在储备使用上品种数量,尚不满足防大汛救大灾的需求,应急管理专业队伍缺乏。

(五)城市消防能力和存在问题

蚌埠市中心城区现有 9 个消防站,其中龙子湖区 2 个,蚌山区 3 个,禹会区 3 个,淮上区 1 个;消防体能训练馆 1 个。体系建设方面,以龙子湖区为试点开展智慧消防系统建设工作,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开展小旅馆、小餐饮等场所和住宅小区火灾防控整治专项行动,提高了消防工作智能化水平。

现存主要问题有:现有消防站数量较少,不能满足 “消防力量在接到报警后 5 分钟之内到达责任区边缘”的规划要求;训练设施、装备器材、个人防护、应急物资保障和基地建设不能满足实战要求,消防科技信息化水平有待加强;乡镇、村居等基层消防安全缺乏保障。

(六)森林消防能力和存在问题

管理机制方面,实行林长制和网格化责任制,建立市、县(区)、乡镇、村居四级森林防火网格体系,其中市级网格 1 个,县区级网格 9 个,乡镇级网格 55 个,村居级网格 39 个。各级林长将森林防火作为林业年度重点工作开展经常性巡林督查;护林员常年在林区重点地段、重要部位和入山主要卡口巡逻,及时制止违章用火;利用各种媒介及时发布森林火险天气等级预报和高森林火险天气警报。基础设施方面,截止 2023 年末,全市累计安装林区监控系统 9 套、林火识别系统 16 套、监控探头 200 余个,覆盖全市 90% 以上森林防火重点区域,初步构建了“防火扫码 + 林火识别 + 护林巡护”线上线下融合的林区火源管控技防体系;新建防火道路 24 公里、山上储水池 16 个、防火隔离带 26 公里,延伸森林防火隔离带 39 公里,改造应急道路 50 余公里;全市 12 个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已储备物资价值达 400 余万元,配备一线各类防火物资装备 500 余件(套)。消防队伍方面,初步构建了市、县(区)、乡镇(林场、管理处)三级森林消防队伍网络。截止 2023 年,全市现有森林消防专业队伍 1 支,半专业队伍 12 支。

现存问题主要有:监测预警方面,缺乏统一的森林火险预警平台,火险要素监测站密度低,预报模型适用性不强,怀远县平阿山林场、五河县小溪镇和朱顶镇等防火区域没有林火监测识别系统;基础设施方面,防火通道网络化建设差,部分森林防火责任单位资金不足,森林防火物资储备不足;消防队伍方面,现有队伍数量不能满足要求,且分布不均、建队标准不高,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方面,没有专门消防营房和训练基地,灭火机具、物资储备等设施标准低且数量不足,林区道路通信能力不足,生物防火隔离带没有连接成带状,起不到隔离作用。

(七)疫病灾害防治能力和存在问题

医疗设施方面,蚌埠市现有 8 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其中市级 1 个,县(区)级 7 个; 1 家传染病医院, 12 家二级及以上医院设立传染科。监测预警方面,建立健全了传染病哨点、病原监测体系,开展鼠疫、霍乱、新冠感染、肺结核、登革热、流感、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等传染病和食源性疾病的监测工作;建立完善传染病疫情分析和风险评估机制,根据全国、全省疫情动态和全市传染病监测情况,每月开展传染病疫情分析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应急防控方面,通过举办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演练,开展传染病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监测、预警等培训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和水平。科普宣传方面,通过电视、广播、微信公众号等各种媒体积极开展传染病防控知识健康宣教,普及传染病防控知识,提升群众传染病防治意识和能力。

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传染病防控基础设施和监测预警能力还有待提高,大部分地区缺乏稳定的卫生应急队伍,应对突发和新发传染病能力不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不足且利用效率不高,公立医院发展较为粗放。

第四章 规划目标和规划策略

第一节 规划目标

本规划从主要防灾空间和重要防灾设施布局、国土空间防灾管控和灾害防治等多方面施策,防范、降低蚌埠市全域和中心城区灾害风险,全面增强蚌埠市国土空间韧性。总体目标为构建蚌埠市韧性安全系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全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2025 年,初步建立统筹高效、职责明确、防治结合、社会参与的防灾减灾体系,灾害防治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到 2035 年,基本建成城市韧性安全系统,主要目标如下:

(一)提升灾害风险监测预警能力

建立对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洪涝灾害、干旱灾害、森林火灾、农作物病虫害等灾害的监测预警体系,构建重大灾害监测预警平台,提高对自然灾害风险和城市生命线工程、生产安全、消防等生活生产安全风险的监测预警能力和灾害链关联分析能力。

(二)提升防洪治涝标准

实施骨干、支流、中小河流河道治理、重要湖泊蓄水扩容、堤防提质、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和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设等工程,进一步提升区域防洪能力和城市治涝能力,减轻洪涝灾害损失,全面达到规划标准。至 2035 年,涡河、怀洪新河右岸、北淝河下游南岸的防洪标准为 100 年一遇;怀洪新河左岸防洪标准为 40 年一遇涝水碰淮干百年一遇洪水时分洪 2000 立方米每秒;浍河、澥河、沱河、芡河、天河、北淝河下游北岸的防洪标准为 50 年一遇。三县县城及县城外的重大工矿企业等防洪标准达到 50 年一遇以上,重点乡镇防洪标准达到 20 年一遇以上。市辖区内涝防治标准为 30 年一遇,三县县城内涝防治标准为 20 年一遇,乡镇集中建设区内涝防治标准不低于 10 年一遇。

(三)提升城乡防震减灾能力

依据最新《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15 ),蚌埠市市辖区、怀远县、五河县(除朱顶镇外)、固镇县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五河县朱顶镇抗震设防烈度为 8 度。

全市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应当按照最新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院、大型商场、公共娱乐场所、体育场馆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在当地抗震设防要求的基础上提高一档进行抗震设防。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应当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依法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并按照经审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抗震标准不达标的城乡住宅、学校、大型公共建筑、重大市政基础设施、重要生命线工程、交通枢纽、市级防灾减灾工程等通过设防改造,均应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四)完善城市和森林消防安全设施布局

以建成 5 分钟灭火救援圈”为目的,统筹规划建设中心城区和各县城的公共消防设施,加密消防救援站点。主要产业园和乡镇设置 1 3 座消防站;小型乡镇设置专职消防队;乡村社区和重点消防单位配备微型消防站。中心城区消防站责任区范围不大于 7 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边缘地区、新区且道路系统较为通畅的地区,按照消防队接到出动指令后 5 分钟到达辖区边缘的原则可适当扩大消防站责任区范围,但不应大于 15 平方公里。至 2035 年,中心城区和各县城消防救援 5 分钟可达覆盖率达到 100%

“预防为主,积极消灭”为原则,“打早、打小、打了”为目标,构建森林防火体系。根据蚌埠市森林火险区划等级、森林资源、历史火灾发生记录等因素,划分重点森林防火区域与一般森林防火区域;重点森林防火区域建立“市—县(区)—乡镇—村居”四级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体系,一般森林防火区域建立乡镇级以上网格;形成网格化管理“一张图”。提升林火智能监测水平,统一整合已建成的视频监控、林火监测等各类数据资源,构建森林防火管理统一平台。加快推进防火隔离带、防火应急道路等林火阻隔系统的建设,统筹推进水灭火设施、蓄水池、水箱水桶、专用防火水管、消防栓等防灭火设施布设。分级建立森林防扑火队伍,按照国家及省级标准完善县级以上专业队伍建设;加强对现有队伍的物资装备建设和实战演练及技能培训,全面推进森林消防队伍专业化。至 2035 年,森林防火重点区域林火监测覆盖率达到 100% ,构建 30 分钟机动救援圈,专业、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伍配备率达 100%

(五)加强地质灾害防治

坚持 “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防治、监测和管理体系。依托群测群防和网格化管理,对地质灾害隐患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早报告”。在遭遇严重灾害性天气时,能够根据雨情、险情的变化,对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重点区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结合地质灾害防治区划,科学制定地质灾害搬迁避让、工程治理、排危除险等综合治理措施。重点防控山地丘陵地区崩塌滑坡、采空塌陷和重大建设工程周边的崩塌、地面沉降、膨胀土变形等灾害隐患。城镇建设过程中做好相应的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和监测,对严重威胁城镇、交通干线、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避让或工程治理。至 2035 年,基本消除大中型地质灾害威胁,有效控制较大以上地质灾害威胁。

(六)加强气象灾害防范

建立健全以预警信号为先导的气象灾害联防与应急联动机制,市政、交通、应急等相关部门和相关单位加强各类设施运行检查,重点关注城市道路运输、排涝泵站、下穿立交设施等设施的安全运行,水电气供应设施安全保障和城乡生活物资供应保障等,提前备足各类应急物资装备。区域重要基础设施选址建设需考虑不受或少受台风、暴雨、雷电、大风等天气影响,保证灾时生命线系统畅通。

加强对农业农村的气象服务能力,完善农业气象综合监测网络,实现对作物种植面积、作物长势、病虫害等全生命周期监测;增强人工增雨能力建设,扩大覆盖范围和受益面;提升农村雷电灾害防范能力。

(七)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防控

支持和加快全市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企业和仓储设施向淮上化工园区、固镇化工园区等专业园区集聚。结合化工园区布局和综合交通规划,科学建设危险化学品仓库,同步建设完善安全设施与消防应急设施;推进建设危险化学品车辆专用停车场,强化废弃危险化学品等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加强市域危险化学品产业用地管控,对化工、油气仓储及油气长输管线等周边区域实施严格安全防护管理,科学划定化工园区、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外部安全防护距离。

(八)构建现代化防疫设施体系

按照 “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设置,建立层级完善、体系健全、运行高效的城乡防疫体系。 加强各传染病专科医院、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传染病专科、市 —县(区)两级疾控中心能力建设,提升综合医院“平疫结合”的转换能力。推进市级传染病救治中心——蚌埠市传染病医院(蚌埠市第五人民医院)和次级中心建设,各县(区)依托综合医院建设至少 1 个相对独立、规范标准的传染病院区。防疫设施按疾病预防控制、应急医疗救治、应急集中隔离、应急物资储备分发等分功能区进行配置。

建立区域联防联动机制,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完善在应急状态下可以转换形成隔离方舱医院的宾馆、广场、体育场馆、会展中心等公共设施布局,以 5 10 分钟和 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为基础,完善群防群控机制,有效应对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九)健全综合应急管理体系和基础保障设施

完善 “市—县(区)—乡镇”三级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市、县(区)级应急指挥中心能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互联互通。推进“市—县(区)—乡镇”三级 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构建分级分类、纵向衔接、横向支撑、布局合理的应急物资储备网络。 以高速公路、国省道、城市主次干道、淮河等作为区域和城市应急疏散通道,建成内外畅通、安全高效的应急疏散体系。 构建全面覆盖、布局合理的 “中心避难场所-固定避难场所-紧急避难场所”三级应急避难体系。充分保障灾时 供水、能源、供电等应急保障基础设施。至 2035 年,规划完善市级和固镇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怀远、五河各新建 1 座县级 救灾物资储备库;人均应急避难场所面积达到 2 平方米以上;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控制在 1.0% 以内,年均每百万人口因灾死亡控制在 1.0 以内。

2050 年,形成安全、高效、协调的国土空间格局,全面实现 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全面建成韧性安全系统。

第二节 规划策略

划设国土空间灾害风险控制线,提出空间管控要求。 在灾害风险综合判识的基础上,划设各类主要灾害的高、中风险区和地震、地质、洪涝、重大危险源等灾害风险控制线,并提出相应空间爱你管控要求。

结合人口和灾害源分布特征和平急两用的原则,合理布局主要防灾空间和重要防灾设施。 依据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确定蚌埠市主要防灾空间和重要防灾设施的规划布局和配置要求。依据国土空间防灾安全格局,在综合考虑市域和中心城区各类主要灾害危险源、灾害风险区的空间范围、人口和产业分布等的基础上,统筹布局主要防灾空间和重要防灾设施,同时兼顾防灾空间和防灾设施在非应急状态下的功能。充分利用公园绿地、学校操场和广场等各类公共开放空间,配置布局均衡、数量合理的应急避难空间,并以此为节点,以救灾疏散通道为骨架,建立完善的应急防灾体系。

引导人口和产业避让灾害风险源。 在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和国土空间 “三区三线”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和城镇空间针对主要灾害的避让、隔离、缓冲、防护等规划要求。引导市域和中心城区主要人居空间、产业园区和重大基础设施避让灾害危险源。

第五章 国土空间防灾安全格局

第一节 防灾安全格局

落实省级、市级国土空间规划所确定的总体格局。 以淮河流域为主轴,充分考虑蚌埠市全域自然灾害情况,划分市域和中心城区的国土空间灾害风险区,以省级、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所确定的总体格局为基础,充分考虑国土空间的防灾空间体系的连续性和整体性,构建 “一带一片三区多点”的国土空间防灾安全格局。“一带”是指淮河流域的干流和支流河道周边的洪涝灾害防范区;“一片”是指五河县朱顶镇地震高风险控制区;“三区”是指三个行蓄洪区;“多点”是指灾害综合防灾区域,主要以乡镇为单元进行划分,防灾设施包括应急避难场所、消防站等。

中心城区结合行政界线、水系和用地布局分为 3 个防灾分区和 9 个次级分区。防灾分区为主城分区、禹会分区、淮上分区。主城分区分为经开区次分区、老城次分区、城南次分区、燕山次分区、李楼次分区等 5 个次级分区;禹会分区分为禹会城区次分区、高新区次分区等 2 个次级分区;淮上分区分为淮上城区次分区、工业园次分区等 2 个次级分区。

第二节 主要灾害风险区

(一)市域主要灾害风险区

地震灾害风险区 根据蚌埠市 1 25 万地震构造图,蚌埠市大部分断裂最新活动时代为早中更新世,有少数为前第四纪断裂,晚更新世以来活动的断裂有 2 条。

综合 蚌埠市地震危险性分级图和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布情况 ,以乡镇(街道)为单元划分蚌埠市地震灾害风险等级。高风险区为五河县朱顶镇,中风险区为五河县城关镇、双忠庙镇、武桥镇、小溪镇、头铺镇、沱湖乡、申集镇、小玗镇、新集镇,其余地区为低风险区。

地质灾害风险区。 根据《蚌埠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2021 2025 年)》,依据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时空分布规律和发展趋势、大气降水、人为活动强度等因素,结合蚌埠市地形地貌、地质背景条件和各县(区)地质灾害防治成果等情况,综合考虑人为活动、工程建设密集区及重点交通干线和保护区等现状,蚌埠市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 17 个亚区。

蚌埠市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包括 2 个亚区:怀远县唐集朱集东煤矿采空塌陷高易发亚区,涉及怀远县唐集镇武杨村、牛圩村;固镇县任桥-湖沟祁东煤矿采空塌陷高易发亚区,涉及固镇县任桥镇沟西村、官沟村和湖沟镇魏庙村。中风险区包括 3 个亚区:怀远县荆山镇荆山崩塌滑坡中易发亚区、禹会区涂山-蚂蚁山崩塌滑坡中易发亚区、高新区-禹会区大洪山崩塌滑坡中易发亚区。

气象灾害风险区。 根据蚌埠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成果,划设蚌埠市主要气象灾害的高、中风险区。暴雨、台风、高温灾害方面,全市无高、中风险区。冰冻灾害方面,全市无高风险区,中风险区为固镇县北部等少部分地区。霜冻灾害方面,高风险区位于固镇县北部、五河县北部,中风险区位于怀远县北部和西部、固镇县南部、五河县南部、淮上区东部、龙子湖区东部等地区。冰雹灾害方面,全市无高风险区,中风险区位于怀远县北部、固镇县中北部、五河县北部和东部。大风灾害方面,高风险区位于禹会区、淮上区、怀远县三县(区)交界处,中风险区位于高风险区外围及五河县朱顶镇、固镇县仲兴镇、怀远县白莲坡镇等部分区域。雷电灾害方面,全市无高风险区,中风险区位于怀远县东北部、固镇县北部、五河县南部、龙子湖区和禹会区南部。雪灾方面,全市无高风险区,中风险区位于市辖区、固镇县绝大部分地区和怀远县中、东部。

洪水灾害风险区。 蚌埠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的洪水灾害风险区划在省级区划成果基础上切块得到。洪水灾害的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荆山湖行蓄洪区、涡河下游洼地及淮河、茨淮新河、芡河、涡河、北淝河、浍河、怀洪新河、张家沟、沫冲引河等河沟沿线以及沱湖、钓鱼台湖、龙子湖周边低洼地区;中风险区主要分布在高风险区外围。

干旱灾害风险区。 根据蚌埠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成果,干旱灾害以县(区)为单元划设风险区。人饮干旱方面,全市无高风险区,中风险区有淮上区、五河县;农业干旱方面,全市无高风险区,中风险区有五河县、固镇县、怀远县。

森林火灾风险区。 根据蚌埠市森林防火建设分区图,蚌埠市森林火灾高风险区域有禹会区大洪山林场、怀远县平阿山林场、五河县大巩山林场等 3 个国有林场,龙子湖、涂山-白乳泉等 2 个风景区,淮上区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怀远县四方湖湿地市级自然保护区、五河县沱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固镇县怀洪新河浍河湿地市级自然保护区等 4 个自然保护地;中风险区为龙子湖区李楼乡,蚌山区燕山乡,禹会区长青乡、马城镇,淮上区曹老集镇、梅桥镇,怀远县唐集镇、荆山镇,五河县朱顶镇、小溪镇等 10 个乡镇去除高风险区的部分。

重大危险源风险区。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的分布集中性,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集中分布的淮上化工园区划设为重大危险源高风险区;其他有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或涉氨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工贸企业分布的地区划设为中风险区,主要分布于龙子湖区城区、长淮卫镇司马村,淮上区蚌埠工业园区、沫河口镇信湾村、吴小街镇太平岗村、吴小街镇淮上村、吴小街镇双墩村,五河县城关镇退市进园产业集中区,固镇县连城镇杨庄社区。

(二)中心城区主要灾害风险区

地震灾害风险区。 根据蚌埠市 1 25 万地震构造图,中心城区的地震断裂均为早中新世断裂。地震灾害风险等级为低风险。

洪涝灾害风险区。 根据蚌埠市洪水风险区划图,中心城区无洪水灾害高风险区,中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淮河、北淝河下段等河流沿线以及龙子湖周边低洼地区。

根据《蚌埠市城市防洪规划( 2021 2035 年)》,中心城区分为淮南片和淮北片两大排涝区,淮南片分为沿淮分区、八里沟分区、席家沟分区、龙子湖分区、鲍家沟分区和天河分区等 6 个分区,淮北片分为王小沟分区、淝淮新河分区和吴小街分区等 3 个分区。中心城区的内涝中风险区为大水年主要易涝点,其中沿淮分区主要为沿淮河发展的老城区,现状地势较低洼,是中风险区分布较多的分区。

城镇火灾风险区。 中心城区内一些地区由于人员和物资比较密集,发生火灾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较高;一些老旧小区存在电气线路老化、消防设施不健全等问题,防火压力较大,因此将中心城区人员密度高的地区和老旧小区主要分布地区划设为城镇火灾中风险区。根据 2020 年中国人口空间分布公里网格数据集,蚌埠市中心城区人口密度高的地区主要位于 蚌山区黄山大道以北区域 ,包括天桥街道、青年街道、纬二路街道、黄庄街道、宏业村街道、胜利街道、龙湖新村街道、雪花乡、湖滨社区行政事务管理中心、淮河社区行政事务管理中心等;老旧小区主要分布于龙子湖老城区,包括治淮街道、解放街道、曹山街道、东升街道、东风街道、延安街道等。

重大危险源风险区。 根据蚌埠市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的分布,中心城区内的重大危险源企业均为零星分布。将中心城区内有重大危险源企业分布的地区划设为重大危险源中风险区,主要分布于龙子湖区城区、长淮卫镇司马村,淮上区吴小街镇太平岗村、淮上村、双墩村。

第三节 主要灾害风险控制线

灾害风险控制线是指为防范国土空间的灾害风险和保障国土空间安全而划设的灾害风险管控范围线。根据蚌埠市主要灾害风险和各类灾害特点,划设市域和中心城区主要灾害风险控制线。

(一)地震风险控制线

以蚌埠市已知的活动断层的迹线位置为中心线,划出一定宽度的带状区域,作为工程建设的管制区,并划入地震灾害风险控制线。

地震风险控制线的管控要求:位于活动断层管制区内的工程项目,应根据建(构)筑物类型在其场址和外围一定范围内开展活动断层探测和精确定位,确定活动断层破裂带或隐伏活动断层破裂带展布区,在此基础上根据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断层年代、断层基本类型、断层倾角大小、断层陡坎高度和地基深度等参数确定避让距离,划定具体避让范围;已建设的项目,应进行抗震性能评价并采取加固措施,降低灾害风险。

(二)地质风险控制线

将怀远县唐集镇采空塌陷区、固镇县任桥镇-湖沟镇采空塌陷区等两处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划入地质风险控制线。

地质风险控制线的管控要求:重点推进综合整治,做好采煤沉陷区复垦、生态修复和居民搬迁安置工作。新建项目应避让地质灾害极高与高风险区,无法避让的,必须采取工程防治措施。在周边醒目位置树立警示牌,标注安全撤离路线;隐患点危险区禁止人员随意进入,严禁人员聚集,禁止进行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的不合理人为活动;严格落实监测、巡查、预警等措施。

(三)洪涝风险控制线

洪涝风险控制线是重要的雨洪蓄滞行洪空间,包括雨洪水蓄滞行泄自然空间、重大调蓄设施用地范围以及行蓄洪区、河滩地等。蚌埠市域的洪涝风险控制线在市级总体规划中已经划定,包括荆山湖行蓄洪区、花园湖行蓄洪区、汤渔湖行蓄洪区等 3 处,总面积 90.51 平方千米。建议将中心城区的防洪堤圈、龙子湖划入洪涝风险控制线。

洪涝风险控制线的管控要求:洪涝风险控制线内的土地利用、开发和各项建设必须符合防洪要求,保持蓄洪能力,实现土地的合理利用;建设非防洪建设项目,应当就洪水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建设项目对防洪产生的影响作出评价,编制洪水影响评价报告,提出防御措施;建设铁路、公路、矿山、电厂、电信设施和管道,其洪水影响评价报告应当包括建设单位自行安排的防洪避洪方案;建造房屋应当采用平顶式结构。

(四)重大危险源风险控制线

针对化工园区、危险化学品生产和存储空间,需按照国家规定要求的防护距离,科学划定防护范围线。将淮上化工园区、固镇化工园区的周边土地规划安全控制线和零星分布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存储企业的危险化学品安全防护范围线划入重大危险源风险控制线。

重大危险源风险控制线的管控要求:禁止在重大危险源风险控制线范围内布局商业、居住、公共服务等设施。内部功能分区应满足安全防护距离要求,对现状城镇人口密集区不符合安全和卫生防护距离要求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存储企业进行改造达标、搬迁或关闭退出。建设各类公共消防站和企业自建消防站,保障消防安全。

第四节 主要防灾空间

(一)主要防灾空间类型

防灾空间是容纳灾害或灾害危险源,或具有一定防灾功能的空间或区域。防灾空间的功能主要是容纳、避让和阻隔灾害风险。防灾空间主要根据灾害风险区和灾害风险源的分布,结合自然空间和工程项目进行布局,同时兼顾在非应急状态下的功能。

地震灾害的防灾空间有活动断层管制区。活动断层是指距今 12 万年以来有过活动的断层,包括晚更新世断层和全新世断层。活动断层管制区是在已知活动断层两侧工程建设场址需要开展活动断层探测和精确定位的区带范围。

地质灾害的防灾空间有地质灾害极高和高风险区。地质灾害极高和高风险区应组织人员进行搬迁避让,避免新建建设项目,承担避让地质灾害的功能。

洪涝灾害的防灾空间有河湖水域及沿岸洼地、蓄滞洪区等。河湖水域的应呈 “干支交畅、纵横交错、互联互通、星罗棋布”的网络结构,以天然形成为主,也可以人工改造或新造;平时可以用来容纳一般降水和排涝,营造休闲空间,灾时作为蓄滞洪水的第一道防线。蓄滞洪区是包括分洪口在内的河堤背水面以外临时贮存洪水的低洼地区及湖泊等,用于在强降水和大洪水时分蓄超额洪水,一般位于城镇建设用地上游;蓄滞洪区建设需由相关层级的部门审查,并遵循严格的启用标准;在不影响防洪功能的前提下,蓄滞洪区内可以进行农业生产生活活动。

森林火灾的防灾空间有防火隔离带。防火隔离带主要用来阻隔林火蔓延,应形成完整封闭的阻隔网络;道路隔离带应清除地上易燃物,可以结合防火道路设置,平时还可作为旅游线路;生物防火林带应选择含水量高、难以燃烧的树种。

重大危险源灾害的防灾空间有化工园区周边土地规划安全控制线、危险化学品外部安全防护范围线等。周边土地规划安全控制线是为了预防和减缓化工园区危险化学品潜在生产安全事故对化工园区外部防护目标的影响,用于限制化工园区周边土地开发利用的控制线。危险化学品外部安全防护范围线是为预防和减缓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潜在事故对厂外防护目标的影响,在装置与防护目标之间设置的距离或风险控制线。

(二)主要防灾空间分布和管控要求

活动断层管制区。 根据蚌埠市 1 25 万地震构造图,蚌埠市大部分断裂为早中更新世断层,有少数前第四纪断层,晚更新世以来活动的断层有 2 条,即涡河断裂、郯庐断裂带(女山湖以北段),分别涉及怀远县和五河县。

规划期内,开展并完成全市活动断层探测和 1 5 万活动断层填图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活动断层避让区划。新建项目选址应尽量避开活动断裂带,断裂带两侧一定距离应优化建筑布局,增强安全防范措施。

活动断层管制区的管控要求:位于活动断层管制区内的工程项目,应根据建(构)筑物类型在其场址和外围一定范围内开展活动断层探测和精确定位,确定活动断层破裂带或隐伏活动断层破裂带展布区,在此基础上根据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断层年代、断层基本类型、断层倾角大小、断层陡坎高度和地基深度等参数确定避让距离,划定具体避让范围;已建设的项目,应进行抗震性能评价并采取加固措施,降低灾害风险。

地质灾害极高与高风险区。 蚌埠市地质灾害极高与高风险区有两处,分别位于怀远县唐集镇武杨村、牛圩村,固镇县任桥镇沟西村、官西沟村和湖沟镇位庙村。灾害类型均为地下煤矿开采形成的采空塌陷隐患。

地质灾害极高与高风险区的管控要求:重点推进综合整治,做好采煤沉陷区复垦、生态修复和居民搬迁安置工作。新建项目应避让地质灾害极高与高风险区,无法避让的,必须采取工程防治措施。在周边醒目位置树立警示牌,标注安全撤离路线;隐患点危险区禁止人员随意进入,严禁人员聚集,禁止进行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的不合理人为活动;严格落实监测、巡查、预警等措施。

河湖水域及沿岸洼地。 蚌埠市境内的河流、湖泊均属淮河流域,骨干河流有淮河干流和怀洪新河。淮河干流横穿蚌埠市中心城区,在蚌埠市境内的主要支流有黑河、茨淮新河、芡河、涡河、席家沟、淝淮新河、龙子河、北淝河下段、鲍家沟等,主要湖泊有天河湖、张公湖、龙子湖、芡河湖等。怀洪新河是淮河北岸的人工河道,主要任务是分泄淮河干流洪水,于 2003 年建成后首次使用,在蚌埠市境内的主要支流有北淝河上段、澥河、包浍河、沱河、石梁河等,主要湖泊有四方湖、澥河洼、香涧湖、沱湖、天井湖等。蚌埠市 在册水库 32 座,其中 1 座中型水库樵子涧水库,位于五河县朱顶镇境内,流域涉及五河县朱顶镇、小溪镇,水库集水面积 40 平方公里,总库容 2480 万平方米。 全市水面 430 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 7% ;圩洼 1420 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 24% 中心城区的主要 河湖水域 有淮河、龙子 河、北淝河下游 、淝淮新河、迎河、龙子湖、汤家湖、张公湖、席家沟、八里沟、鲍家沟、姜桥大沟等。

河湖水域管理范围的管控要求:严格管控各类水域岸线利用行为,依法依规审批涉河建设项目,严格限制建设项目侵占或损害湖体、环湖湿地、入湖河口、河湖缓冲带等重要水域生态空间,城市建设和发展不得占用河道滩地;岸线整治修复、生态廊道建设、滩地生态治理、公共体育设施、渔业养殖设施、航运设施、航道整治工程、造(修、拆)船项目、文体活动等,依法按照洪水影响评价类审批或河道管理范围内特定活动审批事项办理许可手续;开展主要蓄水河道、湖泊、洼地的蓄水工程建设,提高河湖蓄水能力;河湖水域管理范围内的耕地,结合 “三区三线”划定工作,在不妨碍行洪、蓄洪和输水等功能的前提下由相关部门依法依规分类处理。划入城市蓝线的重要水系内的建设活动,严格按照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城市蓝线管理办法》进行规划建设管理。

行蓄洪区。 蚌埠市境内有三处行蓄洪区,分别为荆山湖行蓄洪区、花园湖行蓄洪区、汤渔湖行蓄洪区。

行蓄洪区的管控要求:行蓄洪区内土地利用、开发和各项建设必须符合防洪要求,保持蓄洪能力,实现土地的合理利用;建设非防洪建设项目,应当就洪水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建设项目对防洪产生的影响作出评价,编制洪水影响评价报告,提出防御措施;建设铁路、公路、矿山、电厂、电信设施和管道,其洪水影响评价报告应当包括建设单位自行安排的防洪避洪方案;建造房屋应当采用平顶式结构。

化工园区周边土地规划安全控制线。 根据《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排查治理导则》,化工园区与城市建成区、人口密集区、重要设施等防护目标之间应保持足够的安全防护距离,安全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规划期内, 淮上化工园区、固镇化工园区等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应依据 化工园区整体性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和相关法律要求,划定化工园区周边土地规划安全控制线。

化工园区周边土地规划安全控制线的管控要求:控制线内的开发建设项目需经过安全风险评估,满足安全风险控制要求,未经评估或评估不合格的项目不得在控制线内建设;不应新规划开发建设居民区、公共福利设施、村庄及《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风险基准》( GB36894-2018 )规定的高敏感防护目标、重要防护目标和一类防护目标;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制定应急预案和响应方案;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解决已存在的问题;对于不符合管控要求的项目或设施,及时进行整改或淘汰。

危险化学品外部安全防护范围线。 按照《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确定方法》( GB37243-2019 ),根据危险化学品类型,使用事故后果法或定量风险评价法确定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的外部安全防护距离。

危险化学品外部安全防护范围线的管控要求:禁止在外部安全防护距离内布局商业、居住、公共服务等设施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员密集场所;爆炸危险性化学品的生产和储存企业要保持足够的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严禁超设计量储存,防止安全风险外溢。

森林防火隔离带。 森林防火隔离带是防止火灾蔓延、控制特大、重大森林火灾的治本措施,也是森林火灾预防体系的基础工程。当前,蚌埠市的森林防火隔离带零散不成规模。在规划期内,重点在涂山、黑虎山、西芦山、大洪山、荆山、大巩山等区域新建森林防火隔离带。

森林防火隔离带的管控要求:定期进行清理,确保阻隔带内没有杂草、枯树叶等易燃物;定期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加强对阻隔带的管理,严禁私自破坏阻隔带。

第六章 防灾减灾体系

第一节 综合应急管理体系

构建立体化、网络化、数字化的综合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应急指挥管理平台,增强应急决策指挥和协调联动能力。健全疏散救援系统,完善灾后应急救助设施,增强应对灾害能力。

(一)应急指挥体系

整合相关部门信息,汇聚地震监测、防汛抗旱、林火监控、危化品企业、地质隐患等数据信息,采用现代先进技术,建立集通信、指挥和调度于一体,高度智能化的 “市—县(区)”两级应急指挥中心,作为党委政府处置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等各类突发事件的指挥部。市、县级应急指挥中心应能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互联互通,保证灾时指挥通信顺畅,并与国家、省级应急指挥中心联通。

(二)应急疏散体系

应急疏散体系由应急通道和城市疏散救援出入口组成。应急通道是应对灾害应急救援和抢险避难、保障灾害应急救灾和疏散避难活动的交通通道,包括救灾干道、疏散主干道、疏散次干道和疏散支路。救灾干道有效宽度不小于 15 米,疏散主干道有效宽度不小于 7 米,疏散次干道有效宽度不小于 4 米。

以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路网专项规划确定的主要对外交通干线(铁路、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作为市域救灾干道。依托 “米”字型铁路和高速铁路网、“五纵五横”高速公路网、“九纵五横五联”干路公路网,形成 1 小时连接合肥、南京都市圈和皖北主要城市, 2 小时连接淮海经济区、长三角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淮河经济带的核心城市, 3 小时连接武汉都市圈、山东半岛城市群核心城市的救灾干道系统。

以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路网专项规划确定的中心城区 “三横三纵”快速路网、“七横七纵”主干路网为主体,形成“内连外畅、外环内网”的中心城区疏散主干道系统,以城市次干道为主体作为疏散次干道,以城市支路为主体作为疏散支路。完善过河通道、打通断头路、封闭外环路,形成级配合理、疏散有致的城市应急疏散体系。

以现状和规划高速公路出入口、城市干道出入口、淮河作为中心城区疏散救援出入口,每个方向应保障 2 个以上的出入口。

(三)应急避难体系

建设 “中心避难场所—固定避难场所—紧急避难场所”三级应急避难场所。优先选择场地地形较平坦、地势较高、有利于排水和空气流通、具备一定基础设施的公园、绿地、广场、学校、体育场馆等设置应急避难场所,存在洪水淹没风险或地质灾害隐患的滨水绿地和山体公园不宜作为避难场所。

紧急避难场所是避难人员就近紧急或临时避难的场所,也是避难人员集合并转移到固定避难场所的过渡性场所;中心和固定避难场所是可供避难人员较长时间避难和进行集中性救援的场所。中心和固定避难场所应划定应急棚宿、应急供水、应急供电、应急医疗救护、应急排污、应急物资储备、应急指挥等功能区域并配备相应设施,并满足次生灾害防护、消防扑救和卫生防疫等要求。中心避难场所应满足城市救灾指挥、应急物资储备分发、伤员转运、综合应急医疗卫生救护、专业救灾队伍驻扎等需求,并与救灾和疏散主干道有可靠通道连接,与周边避难场所有应急通道联系。

中心城区主城分区、禹会分区、淮上分区等防灾分区分别设置至少 1 处中心避难场所;固定避难场所结合防灾次分区人口规模设置,人均有效避难面积一般不小于 2 平方米,服务半径 2 3 公里;紧急避难场所结合社区生活圈设置,人均有效避难面积不宜小于 1 平方米,服务半径 500 米左右。应急避难场所按照行业标准和省市有关办法进行建设和管理。

应急避难场所应划定应急棚宿、应急供水、应急供电、应急医疗救护、应急排污、应急物资储备、应急指挥等功能区域,配置相应的标志标识牌。

2. 设施配置

应急避难场所应设防火设施、防火器材、消防通道、安全通道,形成功能独立的抗灾应急单元。室内应急避难场所要具备供水、供电、照明、通信、厕所、住宿、洗漱、物资储备等设施条件。防灾设施配置应满足次生灾害防护、消防扑救和卫生防疫要求,距次生灾害危险源的距离应满足国家现行重大危险源和防火的有关标准规范要求,四周有次生火灾或爆炸危险源时,应设防火隔离带或防火树林带。保持应急避难场所出入口、主要疏散通道、消防通道通畅,保证场所安全和正常使用。

3. 位置指引

在城市交通干道和汽车站、火车站、地铁站、机场、码头等交通枢纽,设置应急避难场所位置指示牌,指示应急避难场所距离、方向和路径;在应急避难场所服务区域内的居民区、商场、超市、活动中心等人口密集地,设置避难路线图等引导性标志标识牌。

4. 启用与关闭

应急避难场所是平急两用的场所。平时作为公园、广场、学校操场、体育场馆、绿地等设施使用;灾时根据需要启用为应急避难场所,应急工作结束后恢复为平时设施。

(四)应急救灾物资储备体系

结合应急疏散通道和应急避难场所,以灾害易发地、人口密集区为重点,建立 “市—县(区)—乡镇”三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在市级建设 1 座市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在怀远、固镇、五河分别建设 1 座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在部分重点镇和交通不便、灾害事故风险高的乡镇设置救灾物资储备站(前置库)。完善救灾物资、生活必需品、药品、防汛和能源类应急物资的储备。

第二节 防震减灾体系

强化地震断层探测和监测预警等基础工作,加强建设项目地震审查和房屋设施加固等防御工作,开展科普宣传和应急救援演练等准备工作。

加强对地震断裂带、城市重点工程等区域的地震活动构造研究和活动断层探测,提高成果精度。在 1 5 万活动断层填图的基础上,完成活动断层管制区的划设,为工程项目避让活动断层提供科学依据。优化蚌埠市现有 地震监测站网, 强化预测预报、科学发布预警,加密地震灾害人口死亡风险相对较高的五河县、怀远县的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台站密度。

根据最新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加强对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抗震设计审查,严格执行相关规范要求的活动断层避让,开展重大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加强房屋建筑和基础设施的地震灾害风险监测和隐患排查,定期开展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对抗震能力不足的房屋设施开展抗震加固,提升城镇地震安全韧性。加强农村、城中村自建房的改造,健全农村房屋抗震设防监管机制。

组织开展地震应急知识宣传普及活动和地震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公民在地震灾害中自救互救的能力。做好全国防灾减灾日等重点时段的科普宣传,推进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重点加强房屋抗震知识的宣传,加强地震灾害的逃生救援演练,加强抗震设防技术培训,以网站建设、人工热线等方式建立抗震设防咨询服务的体系,全面提高居民防震减灾的意识。

第三节 地质灾害防治体系

开展地质灾害调查工作,逐步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群测群防体系,提高地质灾害预备预警水平,对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逐步进行综合治理。

(一)地质灾害调查

根据蚌埠市 1 5 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成果,查清全市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成灾模式,评价全市地质灾害易发性、危险性和风险程度,建立地质灾害风险调查空间数据库并动态更新。全面摸清全市切坡建房点,建立台账并完善监测管理措施。

针对地质灾害易受洪涝灾害诱发的特点,每年汛前开展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工作,全面摸清各隐患点的具体位置坐标、空间分布范围、影响因素、现状稳定程度、威胁影响对象、直接涉险人数、潜在经济损失等信息,评价隐患等级,并掌握其防治工作动态。汛中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巡回检查,动态掌握其现场变化情况,出现险情或发生灾害后,及时开展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汛后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核查,掌握隐患点数量变化,对新发现的较大及以上隐患点进行详细调查。

(二)地质灾害监测预警

在已有气象预警预报的基础上,和气象、水利等部门充分共享雨、水、灾情信息,科学研判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及时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短信、电话等各类通讯传播方式,对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重点区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完善 “县(区)—乡镇—村组—监测员”四级地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进一步提升以县(区)为单位,乡镇(街道)、村、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乡镇管理所、专业技术单位四位一体的地质灾害防治网格化管理体系,提高各隐患点“数据、标准、动态”化管理水平,做到隐患“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早报告”,全面提高识灾、防灾、避灾能力。

建立地质灾害大数据管理平台,建设地质灾害隐患点全息数据库,实现市、县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的互联互通,实行地质灾害防治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实现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工程治理、搬迁避让和灾险情信息等 “一张图”管理,为管理人员提供决策支撑服务,为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指导服务,为群测群防人员和受威胁群众推送预报预警信息,为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查询和地质灾害危险路段提醒服务。

(三)地质灾害防治工程

蚌埠市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主要为地面塌陷高易发区和部分崩塌滑坡中易发区,包括怀远县唐集镇、荆山镇, 禹会区涂山-蚂蚁山和固镇县任桥镇、湖沟镇 。次重点防治区主要为淮河以南市辖区崩塌滑坡、膨胀土变形低易发区,五河县朱顶-小溪采空塌陷、崩塌滑坡低易发区以及建设工程较多的淮河沿岸软土变形、砂土液化低易发区,主要分布于淮河沿岸、淮河以南城区五河县朱顶-小溪南部丘陵区。一般防治区主要位于淮河以北 怀远县、固镇县、五河县多数乡镇与淮上区平原区。

加强全市工程活动监督管理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位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新建工程建设项目需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各类经济功能区如产业聚集区、特别政策区、各类开发区和其他具备条件的区域,要全面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域评估工作。重大工程建设区域也要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实施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搬迁避让与治理工程。重点推进怀远县唐集镇、固镇县任桥镇和湖沟镇等地质灾害高易发区的综合整治,做好采煤沉陷区复垦、生态修复和居民搬迁安置工作。对于工程治理难度大、治理经费大于避险搬迁投入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因地制宜,结合扶贫开发、生态移民、乡村振兴建设、土地整治等,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群众搬迁避让,并加强对搬迁安置点选址评估,确保新址不受地质灾害威胁,为搬迁群众提供长远生产、生活条件;对治理经费小于避险搬迁投入或者避险搬迁难度大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按照轻重缓急,分期分批实施勘查设计治理,根据地质灾害隐患点形成的责任主体和受益对象,明确治理责任主体。

中心城区要加强淮河沿岸及淮河以南市区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重大建设工程的地质灾害防治。

第四节 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建成适应蚌埠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气象现代化体系,重点发展地面、天气雷达、卫星遥感等多尺度、全覆盖、智能化综合气象监测网,提高气象对防灾减灾的服务能力。

(一)气象监测预警

发展立体化、智能化、广覆盖的精密观测业务。重点建设风廓线雷达、 X 波段天气雷达、微波辐射计、高标准农田气象监测系统等,新建、升级区域自动气象站,优化地面气象站网布局,形成空地一体化的气象监测网络,提升暴雨、雷电等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的监测预警能力;建立全市行业气象观测统筹规划和资源共享协调工作机制,推动行业气象观测设施共谋共建、观测数据共用共享,发挥气象数据乘数效应,为综合防灾减灾、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数据支撑。

(二)气象大数据平台

加强 5G 、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气象融合应用,对全市行业气象各类数据资源进行集约整合,构建集数据收集分发、加工处理、存储管理、统计分析、共享服务和运行监控为一体的气象大数据综合业务支撑平台,对接蚌埠“城市智慧大脑”,实现数据一站式共享访问。

(三)气象服务能力

提升交通安全气象服务能力。建设市级道路交通气象预警平台,完善国省主要干道能见度、路面状态等交通气象监测设施,加强对恶劣气象条件的监测和预报预警,为道路交通安全和应急救援提供保障服务。

提升城市内涝气象服务能力。针对短时强降雨、强对流等气象灾害风险,在城市主要道路、重点场所加密建设城市气象数据监测网络,实现城区的实时气象数据监测采集。建设城市内涝预报预警信息平台,依托精细化的气象预报信息、自动气象站雨量资料以及实景观测数据,对城市暴雨内涝过程进行模拟和预测,为城市应急抢险、防汛排涝、安全运行提供决策气象信息支撑。

提升农业农村气象服务能力。建设高标准农田气象监测站网,完善农业气象综合监测网络;利用气象卫星遥感和大数据分析相结合,实现作物种植面积、作物长势、病虫害等全生命周期监测;研发集农业气象监测、评估、预报、预警为一体的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平台。 持续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业务能力现代化建设,推进火箭等作业装备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扩大人工增雨覆盖范围和受益面,高效服务农业农村发展。加强农村多雷击地区雷电防护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雷电灾害防范能力。

第五节 防洪排涝体系

加强对各级河流、湖泊、水库和行蓄洪区等防洪空间的行洪能力建设,按照分区设防的原则对防洪堤防进行提质或达标建设,进一步提高中心城区和各县县城的治涝能力,加强防汛智慧化建设,全面达到规划标准。

(一)防洪空间建设

进一步提高水系连通性,构建流域相济、多线连通、多层循环的水网体系,落实淮河、怀洪新河、涡河、浍河、北淝河、四方湖、龙子湖、沱湖、天井湖等重要水域岸线用途管制,划定河湖岸线管理区、保护区和控制区,严格限制建设项目侵占或损坏湖体、环湖湿地、入湖河口、河湖缓冲带等重要水域生态空间。

以淮河干流、怀洪新河、北淝河、茨淮新河、涡河、浍河等重要干支流河道整治为重点,通过疏浚淤积河段、整治阻水明显的滩区生产圩等,进一步提高主要蓄水河道的行洪能力。开展天河、黑河、芡河、四方湖、龙子河(湖)、沱河(湖)、澥河、樵子涧水库等中小河流、湖泊和水库的系统治理,适当扩宽鲍家沟、姜桥大沟等城市内河,全面提高蓄水能力。优先实施沿河重要乡镇和人口较为集中的河段治理。结合河湖水域蓄水工程建设,研究进一步提升汤渔湖、荆山湖、花园湖等 3 处行蓄洪区的启用标准,推进行蓄洪区安全建设。

(二)防洪设施建设

根据淮河干流、怀洪新河、北淝河、茨淮新河、涡河、浍河等重要干支流各河段和天河、龙子河、席家沟、八里沟等内河的设计洪水位,合理确定堤防的堤顶高程、堤顶宽度、超计划洪水位等建设参数,使流域和城市防洪标准达到规划标准。实施堤防加固、护坡护岸、提升改造堤顶道路等工程,对堤防进行全面提质升级。

完善防洪堤线经过的排水沟口、河道的城区边缘、自然流域分界线等地区的涵闸布局。结合河道治理工程,重建、新建部分涵闸;对现状存在险情涵闸实施除险加固,完善提升信息化监测管理系统等措施,保证涵闸安全运行。

在现状水文站网体系上,进一步计划建设和完善蚌埠市水文站点,建成布局科学合理、监测手段先进的水文站网。实现 200 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水文监测、区县界河流断面流量监测、防洪风险点报汛站全覆盖,实现水文全要素自动在线监测,建成现代化的水文站网。

(三)城市治涝能力建设

按照 “高水高排、低水低排、分区排水,互不串流”的原则,结合自然地形、竖向和周边雨水管网的布置等因素,合理划分城市排涝分区,形成由排涝管网、排涝大沟、排涝涵闸和泵站组成的城市排水系统。在分析城市内河及排涝沟排水能力的基础上,对尚未达到规划标准的河道实施清淤疏浚,按排涝分区和规划治涝标准,建设排涝泵站和排涝沟口涵闸。蚌埠市市辖区内涝防治标准为 30 年一遇,怀远、五河、固镇县城内涝防治标准为 20 年一遇,乡镇集中建设区内涝防治标准不低于 10 年一遇。

中心城区分为淮南片和淮北片两个一级排涝分区。淮南片分为八里沟分区、席家沟分区、沿淮分区、天河分区、龙子湖分区、鲍家沟分区等 6 个二级排涝分区;淮北片分为王小沟分区、淝淮新河分区、吴小街分区等 3 个二级排涝分区。

(四)非工程措施

在蚌埠市现状水利信息化的基础上,按照水利大系统设计、防汛分系统、分类模块化链接的原则,完善视频监控系统、视频会商系统、水闸自动化监控等已有系统。以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线,以算据、算法、算力建设为支撑,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防汛业务的深度融合,构建具有“预报、预警、预言、预案”功能的蚌埠市防汛智慧化系统。

完善防汛指挥机构建设,做好汛前汛期检查、洪水预报、行蓄洪区运用、抗洪抢险和救灾等防洪工作任务。制定设计标准内洪水和超标准洪水防御方案与对策:当发生设计标准及以下洪水时,合理利用水库拦洪、削峰、错峰,充分利用河道泄峰,适时运用行蓄洪区、分洪河道和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确保防洪工程安全;当发生超标准洪水时,利用河道强迫行洪,充分发挥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的拦洪作用,并采取弃守一般堤防等非常措施,确保蚌埠城市圈堤、淮北大堤等重要堤防安全。

第六节 城市消防体系

消防站分为陆上消防站、水上消防站和航空消防站。陆上消防站分为普通消防站、特勤消防站和战勤保障消防站。普通消防站分为一级和二级普通消防站。普通消防站的布局应能满足 “消防力量在接到报警后 5 分钟之内到达责任区边缘”的要求。

设立灭火与消防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协调全市较大以上灭火与消防应急救援行动和联合演练;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消防救援支队,负责开展灭火与消防应急救援行动、组织随机拉动演练、组织召开工作联席会议和专家组联席会议,全面掌握全市灭火与消防应急救援力量情况、单位预案等基础资料。

以建成 5 分钟灭火救援圈”为目的,统筹规划建设中心城区和各县城的公共消防设施,加密消防救援站点。主要产业园和乡镇设置 1 3 座消防站;小型乡镇设置专职消防队;乡村社区和重点消防单位配备微型消防站。中心城区消防站责任区范围不大于 7 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边缘地区、新区且道路系统较为通畅的地区,按照消防队接到出动指令后 5 分钟到达辖区边缘的原则可适当扩大消防站责任区范围,但不应大于 15 平方公里。至 2035 年,中心城区和各县城消防救援 5 分钟可达覆盖率达到 100%

第七节 森林防火体系

科学划定森林防火网格,健全网格化管理体系,增强森林火灾监测预警能力,全面推进森林防扑火专业化,加强网格森林防火物资保障和库房建设,加快建设林火阻隔系统,统筹推进网格防灭火设施建设。

(一)森林防火网格

根据蚌埠市森林火险区划等级、森林资源、历史火灾发生记录等因素,划分重点森林防火区域与一般森林防火区域。重点森林防火区域是辖区内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较高区域,同时也是森林火灾易发、风险程度较高的地区,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城市面山及国有林场。一般森林防火区域是辖区内森林资源相对较少,森林覆盖率较低,森林火灾发生较少、风险程度较低的地区,除重点森林防火区域外,其他地区均为一般森林防火区域。

龙子湖省级风景名胜区、涂山 —白乳泉省级风景名胜区

3 )自然保护区( 4 个)

淮上区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五河县沱湖省级自然保护区、怀远县四方湖湿地市级自然保护区、固镇县怀洪新河浍河湿地市级自然保护区

4 )乡镇( 11 个)

怀远县唐集镇、荆山镇,五河县朱顶镇、小溪镇,龙子湖区李楼乡,蚌山区燕山乡,禹会区长青乡、马城镇,淮上区曹老集镇、梅桥镇,高新区天河科技园

2. 按森林资源自然分布分

平阿山、荆山、涂山、黑虎山、大洪山、张家大山、燕山、陶山、西芦山、东芦山、老山、锥子山、曹山、玉皇山、大巩山、游岭山等 16 个针叶林分布较为集中的林区

重点森林防火区域按照行政区划建立 “市—县(区)—乡镇—村居”四级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体系,一般森林防火区域建立乡镇级以上网格。分级组建由网格负责人、网格成员、网格员构成的网格管理队伍,明确各级网格管理队伍的构架、工作职责、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形成网格化管理“一张图”,建立数据库。定期开展森林防火联合巡查工作。推动乡、村两级编制早期火情处置应急预案,形成上下衔接、横向融合的预案体系;规范开展火情信息报送,确保火情高效处置。按照“分级储备、管用实用”原则, 加强四级网格森林防火物资保障

(二)森林火灾监控系统

提升林火智能监测水平。重点开展村级网格和森林经营单位的林火监测体系建设,加强传统人工瞭望与视频监控融合,加快红外、热成像双光谱技术应用,因地制宜配合开展无人机、塔台瞭望等多种监测手段建设。健全 “天空地”一体化监测预警体系,积极统筹各方监测资源,提升火情监测覆盖率、识别准确率。

统一整合全市已建成视频监控、林火监测等各类数据资源,加快建立集林情、社情、民情、用火特点、农事规律、防火基础设施等森林防火基础网格单元数据档案库,构建森林防火管理统一平台,实现信息动态管理和共享。

(三) 森林防扑火队伍

分级建立森林防扑火队伍。市级网格统筹建立 100 人以上的市级森林防火扑灭火队伍;各县(区)根据森林火险水平分别完善县级森林防扑火队伍队伍,其中禹会区为 I 级森林火险县(区),队伍不少于 100 人;龙子湖区、蚌山区、淮上线、怀远县、五河县、固镇县等 6 县(区)为 III 级森林火险县(区),队伍不少于 25 人。乡镇依托现有消防、应急、林业、综合执法等力量组建不少于 15 人的森林扑灭火机动救援队。国有林场、风景名胜区、湿地公园根据经营面积、辐射周边的功能定位,建立不少于 15 人的专业、半专业化防扑火队伍。村居级网格组建不少于 5 人的早期火情处置分队。

加强对现有队伍的物资装备建设和实战演练及技能培训, 全面推进森林消防队伍专业化 。因地制宜地配备风力灭火机、灭火水枪、高压水泵、油锯、割灌机、扑火服装、二号工具、小型扑火机具与装备;根据区域和地形条件,有选择地加强森林消防车、水罐车等大、中型装备建设,提高扑救较大以上森林火灾的机具化水平。加强专业森林消防队伍的培训和演练,提高队伍战斗力。重点防火区域县级网格每年开展不少于 1 次森林防扑火实战演练,对乡、村网格防扑火队伍每年开展不少于 2 次集中轮训,人员轮训达到 100% ,确保所有一线队员熟练掌握并使用风力灭火机、水泵、油锯等防灭火装备。发挥锥子山森林公园、蚌山区山林公司、涂山风景区现有护林防火队的人员、技术和装备优势,构建市区中心区域 30 分钟应急救援圈。

(三)森林防火设施

按照 “突出重点、辐射周边、就近增援、分级保障”的原则,合理布局市、县(区)、乡镇(街道)和重点单位的物资储备库房建设。市级建设不小于 200 平方米的物资储备库房, I 级森林火险县(区)禹会区建设不小于 100 平方米的物资储备库房, III 级森林火险县(区)龙子湖区、蚌山区、淮上线、怀远县、五河县、固镇县建设不小于 80 平方米的物资储备库房,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建设不小于 40 平方米的物资储备库房。

按照新建与改造相结合的原则,把林区主干道路纳入村村通工程,通过打通林区内部断头路、升级改造简易路,构建布局较为合理、迅速通达的防火应急道路网络。逐步推进生物防火林带建设,重点抓好行政区域交界处、城镇、村庄、重要景区以及重要设施、危险品仓库周边防火隔离带的建设工作,加快建设林区道路、开辟防火道、清除可燃物,改变防火隔离带零散不成规模、起不到隔离作用的现状,形成以自然阻隔带为主体、生物防火林带为补充的林火阻隔网络,从根本上控制特重大森林火灾。

提升村级网格水灭火设施、蓄水池、林火阻隔网、物资储备点 “四有”能力,布设森林消防水池、水箱水桶,配置专用防火水管、消防栓。

第八节 重大危险源防护体系

根据化工企业退市进园的要求,对尚在蚌埠淮上化工园区、蚌埠固镇化工园区以外的化工项目和企业,有序实施化工企业搬迁进园。加快将位于中心城区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企业和仓储设施向淮上化工园区等专业园区搬迁。完善化工园区建设,划定相关安全控制线并按管制要求进行管理。

(一)化工园区建设

化工园区管理机构应制定适应区域特点、地方实际的危险化学品 “禁限控”目录。建立入园项目评估制度,入园项目应符合国家化工产业政策、规划有关要求。

化工园区管理机构应编制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总体规划应包括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生态环境保护、节约集约用地和综合防灾减灾的章节或独立编制相关专项规划。产业规划应结合当地土地资源、产业基础、水资源、环境容量、城市建设、物流交通等基础条件进行编制,符合国家化工产业政策和所在地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及化工产业发展规划。

科学规划危险化学品存储区,在淮上化工园区建设危化品仓库,并同步建设和完善安全设施和消防应急设施。推进化工园区内危险化学品车辆专用道路和专用停车场建设,强化废弃危险化学品等危险废物处置能力。保障化工园区双电源供电。化工园区生命线工程、易引发次生灾害工程及重要公共设施的抗震设防烈度应提高一度设防。构建以区域交通干线、化工园区主干路为骨架的抗震救援对外交通系统。同时区域内要增加次干路和支路的密度,完善化工园区道路网络系统,形成完整的抗震救援交通系统。

(二)安全控制线

根据《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排查治理导则》,化工园区应有与市级国土空间规划相对应的清晰的开发边界范围。化工园区安全管理机构依据化工园区整体性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和相关法规标准要求,划定化工园区周边土地规划安全控制线。严格控制化工园区周边土地开发利用,周边土地规划安全控制线范围内的开发建设项目应经过安全风险评估,满足安全风险控制要求。

为预防和减缓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潜在事故(爆炸、中毒、火灾等)对厂外防护目标的影响,将安全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按照《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确定方法》,划定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的安全防护距离。安全防护距离内禁止布局商业、居住、公共服务等设施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员密集场所。

第九节 疫情救治体系

围绕建设健康城市和公共卫生安全城市的总体需求,以基层为防控重点,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和处置机制,构建公共卫生设施更加完善,医疗资源布局更趋均衡的公共卫生防控体系。

(一)医疗卫生机构

构建以蚌埠市传染病医院为支撑、各传染病专科医院和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传染病院区为基础的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建设省级传染病重症救治基地,建立 1 所市级高水平传染病专科医院,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建设相对独立的传染病病区和可转换病区。全面加强公立医院传染病救治能力建设,完善传染病防治设施建设标准,提升应急医疗救治储备能力。加强感染性疾病、重症医学、呼吸、麻醉、医学影像等相关学科建设,提升重大传染病救治能力。优化院前医疗急救网络,按要求配备负压救护车,提升院前救治能力。加强蚌埠市救护车洗消中心建设,建立标准化洗消站。完善中西医协同救治体系和工作机制,加强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重症医学等科室建设,提升中医药疫病防治和应急救治能力。

强化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病预防控制职能,每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配备 1 名专职公共卫生医师。在村一级实行公共卫生网格化管理。优化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公共卫生职能,结合传染病防控和群众实际医疗需求,在具备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发热诊室,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并健全“哨点”功能。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和处置机制

持续强化传染病风险研判和分析,做好各类传染病监测、预警、报告和管理。坚持以基层为防控重点,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和处置机制,提升城市应对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完善分级负责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体系,强化覆盖城乡的 “平战结合”的公共卫生救治体系建设。加强区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基地和医疗物资保障基地建设,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水平。

建立区域联防联动机制,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完善在应急状态下可以转换形成隔离方舱医院的宾馆、广场、体育场馆、会展中心等公共设施布局。以社区生活圈为基础,完善群防群控机制,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第十节 农业灾害防治体系

针对农作物病虫害、农业干旱等灾害,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灌区建设等,提供农业灾害防治能力。

(一)农作物病虫害监测

根据《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预报管理办法》,按照分级负责、共建共用、聚点成网原则,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网络建设。各县(区)根据农作物种植结构和病虫害监测工作需要,原则上按照耕地面积平原地区每 5 10 万亩、丘陵山区每 3 5 万亩设立不少于 1 个田间监测点的标准,组建县级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网络,并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农作物病虫害预报应当包括农作物病虫害发生以及可能发生的种类、时间、范围、程度以及预防控制措施等内容。

(二)灌区建设

蚌埠市现有怀洪新河、茨淮新河等 2 处大型灌区,有效灌溉面积 3040 平方公里,占耕地面积 80% 左右。怀洪新河灌区涉及淮上区、怀远县、固镇县、五河县等 4 个县(区),灌区范围南至淮河干流及涡河下游,西抵蚌埠与亳州、淮北及宿州市界,北依南沱河,东达天井湖,设计灌溉面积 343 万亩。茨淮新河灌区主要涉及怀远县。

依托引江济淮、淮水北调等区域调水工程及配套工程建设,退还挤占的农业灌溉用水,在严格保护生态、控制用水总量和水土基本平衡的基础上,整合集中连片灌区,有序推进高质量、高标准的现代化灌区建设。实施天龙灌区、涡河灌区、芡河灌区、樵子涧水库灌区等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建设,根据怀洪新河灌区田间工程安排有序开展其他中小型灌区提升改造。

第十一节 重点地区防灾要求

灾害多发区。 灾害多发区内严格控制新建住宅、重大公用设施及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多发灾害类型,加强和完善灾害预警设施和重大防灾设施建设,必要时进行搬迁避让。定期 开展灾害隐患点排查工作 ,研究战略预留区和留白用地作为避险搬迁用地的应急功能转换机制。

历史文化保护区。 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地区应配置小型、适用的消防设施、装备和器材,不得设置汽车加油站、加气站;道路狭窄、不符合消防车通道和消防给水要求的街巷,应设置水池、沙池、灭火器等消防设施和器材,外围宜设置环形消防车通道;合理设置避难空间。在保护历史建筑特征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加固,提高防火、防震、防洪等安全韧性。

老旧城区更新改造。 打通消防车救援通道和疏散通道。影响城市消防安全的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或设施,应结合城市更新,进行调整规模、技术改造、搬迁或拆除等。

地下空间。 严格控制地下空间规模,避免大面积相互贯通连接,并设置相应的消防和应急救援设施。 限制沿河滩地、沿河生态保护区、铁路沿线及组团间防护绿地、体育公园、特殊用地、水域范围等地下空间限制区的中层、深层地下空间开发,可进行适当浅层地下空间开发。禁止地质灾害区、历史文化核心保护区等地下空间的开发建设。

第七章 重要防灾设施布局

第一节 灾害监测预警设施

地震灾害监测预警。 蚌埠市地震监测站网由 地震监测台站和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台站组成。 全域现有 5 个地震监测台站,包括 1 个省属台站,位于禹会区; 1 个市属台站,位于蚌山区;怀远、五河、固镇三县分别有 1 个县属台站。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台站现有 7 处,包括 1 个基准站,位于省属蚌埠地震监测中心站内; 3 个基本站,分别位于固镇、怀远、五河三县县城; 3 个一般站,分别位于禹会区城区、淮上区城区、淮上区沫河口镇。规划期内,在五河县小溪镇改建 1 处基准站,在固镇县刘集镇改建 1 处基本站,在怀远县包集镇、河溜镇共新建 2 处一般站。

气象监测预警。 蚌埠市气象监测站网由国家气象站和区域自动气象站组成。蚌埠市现有 4 个国家气象站,其中无基准站; 1 个基本站,位于禹会区;固镇、怀远、五河三县分别有 1 个一般站,其中蚌埠基本气象站被世界气象组织认定为百年气象站。“十三五”期间,蚌埠市完成国家站自动化改造,升级 56 个区域自动气象站,新增 28 个多要素区域自动气象站,全市乡镇实现区域自动气象站全覆盖,地面观测站间距加密至 7 公里左右,基本实现地面气象监测业务全面自动化。规划期内,升级改造部分乡镇的老旧自动气象站,增大淮河级中小河流沿线、城市人口密集区和重要设施周边等重要区域的气象站网密度,在重点区域加密布网建设微波辐射计、风廓线雷达、 X 波段天气雷达、三维闪电定位仪等。

水文监测预警。 根据水利部发布的《国家重要水文站名录》《国家基本水文站名录》,蚌埠市现有 3 个国家重要水文站和 4 个国家一般水文站,位于淮河、怀洪新河、浍河、浍澥引河等河流。全市有以河流水系为基本单元,以防洪、水利建设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各类水文监测站点 180 多处。市辖区内,除蚌埠(吴家渡)国家重要水文站外,在蚌埠闸上、闸下设有水位站,沫河口闸上设有水位、流量站,天河闸上设有水位站,有蚌埠、曹老集、沫河口等 3 个雨量站。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 蚌埠市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主要分两个方面:一是依靠 “县(区)—乡镇—村组—监测员”四级群测群防网络,目前已实现全覆盖;二是在已有气象预报的基础上,与气象、水利等部门共享雨、水、灾情信息,科学研判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规划期内,地质灾害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强与气象、水利等部门的深入合作,建立完善气象预报、监测预警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森林火灾监测预警。 蚌埠市森林防火监控系统由林火识别系统和视频监控工程组成。林火识别系统是通过借助现有通讯铁塔,在铁塔上方加装双光谱高清网络云台摄像机,可实现森林火情 24 小时不间断探测和自动报警;其先进的红外探测技术、高清可见光视频技术和 AI 智能烟火识别技术,可对火情进行精准辨别、研判分析和及时预警,让火情监测更智能、更精准、更高效。视频监控工程是通过安装摄像机,将数据实时传输到后台监控系统。截止 2020 年末,蚌埠市共有 4 套林火识别系统,覆盖五河县大巩山、怀远县荆山、禹会区涂山—黑虎山和龙子湖锥子山等山林; 3 套视频监控工程,覆盖怀远县荆山、禹会区涂山—黑虎山、大洪山等山林。规划期内,根据通讯铁塔分布,继续新建林火识别系统,覆盖燕山、老山—东芦山—西芦山、大洪山、曹山—锥子山、平阿山、玉皇山—游岭山等地区;完善现有视频监控工程,在森林资源分布集中、火源控制难度大的重要区域建设视频监控工程。至 2035 年,全市森林防火重点区域的监控系统覆盖率达到 100%

地震监测台站: 现状 5 个。省属台站 1 个:蚌埠地震监测中心站位于禹会区小黄山;市属台站 1 个:蚌埠市地震监测中心位于蚌山区虎山东南坡;县属台站 3 个:怀远县地震监测中心位于怀远县榴城镇、五河女山地震台位于五河县小溪镇、固镇刘集地震台位于固镇县刘集镇。

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台站: 现状 7 处。基准站 1 个:禹会·长青·基准站;基本站 3 个:固镇·城关·基本站、怀远·城关·基本站、五河·城关·基本站;一般站 3 个:禹会·张公山·一般站、淮上·沫河口·一般站、淮上·小蚌埠·一般站。

新建改建 4 处。改建基准站 1 个:五河·小溪·基准站;改建基本站 1 个:固镇·刘集·基本站;新建一般站 2 个:怀远·鲍集·一般站、怀远·河溜·一般站。

气象监测站: 现状 4 个国家站。基本站 1 个,位于禹会区秦集镇;一般站 3 个,分别位于怀远县榴城镇、固镇县谷阳镇、五河县沱湖乡。 84 个区域自动气象站,实现乡镇全覆盖,地面观测站间距加密至 7 公里左右。

规划期内,升级改造部分乡镇的老旧自动气象站,增大淮河级中小河流沿线、城市人口密集区和重要设施周边等重要区域的气象站网密度,在重点区域加密布网建设微波辐射计、风廓线雷达、 X 波段天气雷达、三维闪电定位仪等。

水文站: 现状 7 个国家站。重要站 3 个:蚌埠(吴家渡)水文站位于淮河、西坝口闸水文站位于怀洪新河、固镇闸水文站位于浍河;一般站 4 个:何巷闸水文站位于淮河、新马桥水文站位于淮河、薛庄水文站位于浍澥引河、新开沱河闸水文站位于怀洪新河。以河流水系为基本单元,以防洪、水利建设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各类水文监测站点 180 多处。

市辖区除蚌埠(吴家渡)国家重要水文站外,蚌埠闸上、闸下设有水位站,沫河口闸上设有水位、流量站,天河闸上设有水位站,有蚌埠、曹老集、沫河口等 3 个雨量站。

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 一是依靠 “县(区)—乡镇—村组—监测员”四级群测群防网络,目前已实现全覆盖;二是在已有气象预报的基础上,与气象、水利等部门共享雨、水、灾情信息,科学研判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规划期内,地质灾害主管部门应加强与气象、水利部门的深入合作,建立完善气象预报、监测预警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森林防火监控系统: 现有林火识别系统 4 套,覆盖五河县大巩山、怀远县荆山、禹会区涂山—黑虎山和龙子湖锥子山等山林;视频监控工程 3 套,覆盖怀远县荆山、禹会区涂山—黑虎山、大洪山等山林。

规划期内,在燕山、老山 —东芦山—西芦山、大洪山、曹山—锥子山、平阿山、玉皇山—游岭山等新建林火识别系统;完善现有视频监控工程,在森林资源分布集中、火源控制难度大的重要区域建设视频监控工程。至 2035 年,全市森林防火重点区域的监控系统覆盖率达到 100%

第二节 灾害防御设施

(一)防洪堤防

蚌埠市辖区主要防御淮河干流、北淝河下游洪水,怀远县主要防御淮河干流、怀洪新河、涡河、茨淮新河、芡河洪水,五河县主要防御淮河干流、怀洪新河、沱河洪水,固镇县主要防御浍河、怀洪新河、澥河洪水。

蚌埠市中心城区防洪分区分为主城区片、方邱湖片和淮北片。主城区片受许曹段防洪堤保护,方邱湖片受方邱湖堤防保护,淮北片受淮北大堤、怀洪新河右堤、北淝河下游南岸圩堤保护。许曹段防洪堤东起曹山、西至黑虎山许庄高地,全长 14.19 公里,现状防洪标准达到 100 一遇。方邱湖堤防西起曹山,西至凤阳县濠河闸,全长 27.61 公里,在蚌埠市境内约 12.96 公里,主要保护长淮卫地区,现状防洪标准为 30 年一遇。淮北大堤中心城区段长 19.92 公里,现状防洪标准达到 100 年一遇。怀洪新河为人工河道,主要任务是分泄淮河干流洪水,现状两岸均有堤防,防洪标准为 40 年一遇涝水碰淮干百年一遇洪水时分洪 2000 立方米每秒。北淝河下游南岸圩堤中心城区段主要有梅桥圩、徐岗圩和太平圩,均为一等圩,圩堤分别长 8.5 公里、 2.86 公里和 11.1 公里,现状防洪标准为 50 年一遇。

市辖区中心城区以外镇区,马城镇区受天河封闭堤保护,天河封闭堤防御淮河洪水进入天河,全长 14 公里,现状防洪标准为 20 年一遇;沫河口镇区受淮北大堤和仇冲坝堤防保护,淮北大堤防御淮河干流洪水,防洪标准达到 100 年一遇,仇冲坝堤防防御北淝河下游洪水,防洪标准达到 20 年一遇;曹老集镇镇区受曹老集圩堤保护,曹老集圩堤是北淝河下游北岸圩堤,防洪标准达到 20 年一遇。

怀远县城防洪分区分为涡西片和涡东片。涡西片受涡河右堤、淮北大堤饶荆段、塌荆段堤防、芡北圩堤保护。涡河右堤、淮北大堤饶荆段防洪标准为 100 年一遇,塌荆段堤防、芡北圩堤防洪标准为 20 年一遇。涡东防洪区受淮北大堤涡下段、涡河左堤、怀洪新河右堤、北淝河下游圩堤保护。淮北大堤涡下段、涡河左堤防洪标准为 100 年一遇,怀洪新河右堤防洪标准为 40 年一遇涝水碰淮干百年一遇洪水时分洪 2000 立方米每秒。怀远县北淝河下游沿线有 6 处圩口,其中二等圩 1 处,为老清沟圩,三等圩 5 处,为尹口圩、苏集圩、曹河圩、胡郢圩、周口圩,圩堤总长 38.4 公里,防洪标准为 10 20 年一遇。

五河县城受淮北大堤、怀洪新河右堤保护。淮北大堤五河县段全长 67.1 公里,防洪标准达到 100 年一遇。怀洪新河右堤五河县段全长 104.16 公里,防洪标准为 40 年一遇涝水碰淮干百年一遇洪水时分洪 2000 立方米每秒。

固镇县城及经济开发区主要受浍河堤防及怀洪新河澥河洼段左堤保护。浍河堤防洪标准达 20 年一遇,怀洪新河澥河洼段左堤防洪标准为 40 年一遇涝水碰淮干百年一遇洪水时分洪 2000 立方米每秒。

蚌埠市现有各类堤防总长 1314 公里,其中,一级堤防 262 公里,二级堤防 377 公里。淮河干流、怀洪新河、涡河、茨淮新河、浍河、沱河等在蚌埠市境内全段都有堤防。

规划期内,提升涡河、怀洪新河右岸、北淝河下游南岸防洪标准达到 100 年一遇,方邱湖堤、浍河、澥河、沱河、芡河、天河、北淝河下游北岸防洪标准为 50 年一遇,三县县城及县城外的重大工矿企业等防洪标准达到 50 年一遇以上,重点乡镇防洪标准达到 20 年一遇以上。

蚌埠闸(淮河)

2. 大( 2 )型涵闸( II

荆山湖退洪闸(淮河)、荆山湖进洪闸(淮河)、西坝口闸(怀洪新河)、新开沱河闸(怀洪新河)、何巷闸(怀洪新河)、新胡洼闸(怀洪新河)、老胡洼闸(怀洪新河)、山西庄闸(怀洪新河)、上桥枢纽(茨淮新河)、固镇节制闸(浍河)

3. 中型涵闸( III

席家沟防洪闸(淮河)、郑家渡防洪闸(淮河)、四方湖引河闸(怀洪新河)、张家沟闸(怀洪新河)、天井湖引河闸(怀洪新河)、五河分洪闸(怀洪新河)、魏渡口闸(北淝河上段)、刘桥闸(北淝河上段)、新淝闸(淝澥引河)、黄家渡闸(北淝河下段)、北淝河闸(北淝河下段)、化家沟闸(浍河)、芡河新闸(芡河)、六孔闸(芡河)、濠城闸(沱河)、青龙闸(沱河)

沿淮分区( 5 个):友谊路排涝站、新船塘排涝站、青年街排涝站、交通路排涝站、龙子河排涝站

八里沟分区( 2 个):八里沟西站、八里沟东站

席家沟分区( 2 个):席家沟排涝站、南施家排涝站

龙子湖分区( 1 个):龙子湖排涝泵站

鲍家沟分区( 2 个):郑家渡排涝站、长淮卫排涝站

天河分区( 1 个):天河排涝站

2. 淮南片

王小沟分区( 3 个):王小沟排涝站、梅桥站、胡滩站

淝淮新河分区( 1 个):小蚌埠排涝站

吴小街分区( 1 个):吴小街排涝站

(三)消防站

以建成 5 分钟灭火救援圈”为目的,统筹规划建设公共消防设施,加密消防站点布置。城区消防站责任区范围不大于 7 平方公里,市域内主要产业园和乡镇设置 1 3 座消防站,小型乡镇设置专职消防队,重点单位、社区、村庄应配置微型消防站。

中心城区现有 9 个消防站,不能满足城市消防要求。规划期内,以建成“ 5 分钟灭火救援圈”为目的,保障中心城区消防用地和消防站建设,消防站责任区范围不大于 7 平方公里。至 2035 年,蚌埠市市辖区设置消防站 33 座,其中战勤保障消防站 2 座,特勤消防站 4 座。淮河中心城区段设置 1 座水上消防站。加强人员密集区和重点场所消防系统改造,打通消防车救援通道和疏散通道。

第三节 应急服务设施

(一)应急指挥中心

建设 “市—县(区)”两级应急指挥中心。建设 1 个市级应急指挥中心,各县(区)和蚌埠经开区、蚌埠高新区分别建设 1 个县级应急指挥中心。市级应急指挥中心设在蚌埠市应急管理局。

(二)应急疏散通道

市域救灾干道。 以市级国土空间规划和交通专项规划确定的主要对外交通线干线(铁路、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作为市域救灾干道。

纵向: 京沪高铁、京沪铁路、京台高速( G3 )、徐蚌高速( S15 )、蚌五泗高速( S06 )、徐明高速( S07 )、国道 G206 、国道 G104 、省道 S235 、省道 S324 、省道 S101 、省道 S233

横向: 宁洛高速( G36 )、宁洛蚌淮高速连接线( S95 )、国道 G344 、国道 G329 、国道 G345 、省道 S305 、省道 S307 、省道 S311 、省道 S313 、省道 S315

救灾干道: 纵向为京台高速( G3 )、省道 S101 、解放南路、徐固蚌高速( S15 )、蚌五泗高速( S06 );横向为宁洛高速( G36 )、国道 G329 、国道 G345 、国道 G206 、宁洛蚌淮高速连接线( S95 )。

疏散主干道: 纵向为黑虎山路-秦集路、特步大道-中粮大道(大庆路)、朝阳路-迎宾大道、解放路、司马庄路-高铁东路、老山路;横向为淝河路、淮上大道、长淮卫快速路、胜利路、东海大道、黄山大道、南外环路(规划向东延伸至与老山路相接)。

疏散次干道: 纵向为 江淮路-天河路、华 光大道-长征南路、延安路、宏业路、曹山路、学翰路、李楼路及纵向城市次干道;横向为龙华路、涂山路、燕山路-学苑路、仁和路及横向城市次干道。

2. 陆上出入口

1 )北侧

现状 2 处:宁洛高速( G36 )与解放北路交叉口(蚌埠北)、宁洛高速( G36 )与蚌五泗高速( S06 )交叉口(沫河口);规划 2 处:宁洛高速( G36 )与大庆路(特步大道向北延伸)交叉口,宁洛高速( G36 )与徐蚌固高速( S15 )交叉口(洪集)。

2 )南侧

现状 2 处:京台高速( G3 )与 S101 省道交叉口(迎宾大道与 S101 省道交叉口)(蚌埠)、蚌五泗高速( S06 )与宁洛高速凤阳支线( S95 )交叉口;规划 2 处:解放南路与市界交汇处、蚌五泗高速( S06 )与市南界交汇处。

3 )西侧

现状 2 处:京台高速( G3 )与淮上大道交叉口(蚌埠西)、京台高速( G3 )与东海大道交叉口(涂山怀远)。

4 )东侧

现状 1 处:蚌五泗高速( S06 )与东海大道交叉口(蚌埠东);规划 1 处:蚌五泗高速( S06 )与长淮卫快速路交叉口。

2. 固定避难场所( 50 个)

1 )龙子湖区( 17 个)

蚌埠站站前广场、锥子山公园、安徽财经大学龙湖东校区、蚌埠学院、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蚌埠五中、新城实验学校临港分校、汤和路学校、工农小学、老山小学、解放路与胜利路交叉口、解放路淮河南岸、胜利路与曹山路交叉口、 东海大道与学翰路交叉口、治淮路、李楼乡、司马村

2 )蚌山区( 10 个)

蚌埠体育中心、蚌埠科学宫广场、 虎山公园、 蚌埠第一实验学校城南校区、蚌埠第二实验中学、燕山路与延安路交叉口、解放路与黄山大道交叉口、解放路、南湖路、凤阳西路

3 )禹会区( 14 个)

禹会区政府、大禹文化广场、张公山公园、大庆游园、长青乡卫生院、蚌埠工商学院、蚌埠市师范附属第二小学、迎宾大道与燕南路交叉口、胜利路与黑虎山路交叉口、朝阳路与燕山路交叉口、朝阳路与涂山路交叉口、东海大道与中粮大道交叉口、黄山大道与迎宾大道交叉口、仁和路

4 )淮上区( 9 个)

海吉星时代广场、蚌埠十八中、蚌埠二十中、北大培文蚌埠实验学校、安徽粮食经济技师学院、蚌埠市城市轨道交通职业学院、太平岗小学、朝阳路与淝河路交叉口、裔湾村

3. 紧急避难场所

紧急避难场所是避难人员就近紧急或临时避难的场所,也是避难人员集合并转移到固定避难场所的过渡性场所。按照就地疏散原则,依托居住小区 5 10 分钟和 15 分钟社区生活圈内的小型公园、绿地和空地等设施布置

怀远县、固镇县、五河县县城根据需要设置相应数量和不同层级的应急避难场所。市辖区中心城区外的乡镇、各县县城以外的乡镇设置至少 1 处固定避难场所。乡村地区结合村办公室、村民活动室、文体场馆等公共设施和场地空间,各行政村设置至少 1 处紧急避难场所。

(四)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库

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库按 “市-县(区)-乡镇”三级配置。现状蚌埠市级和固镇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已建成,分别位于淮上区龙华路北、湖畔路西,固镇县经济开发区经一路东、门东路南。规划期内,在怀远县、五河县分别新建 1 个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在部分重点镇和易受洪涝灾害的一般镇设置救灾物资储备站(前置库)。

(五)应急医疗服务设施

紧急救援中心。 蚌埠市紧急救援中心即蚌埠市 120 ,设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是蚌埠市唯一的向社会提供 24 小时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的专业机构。主要服务范围为:院前医疗急救、疑难危重病人长途转运、重大事故抢救、入(出)院病人接送、社会活动保障和急救知识技能培训等,全市共设置 1 个中心直属站和 9 个网络医院急救分站,基本建成覆盖全市的院前急救网络。

应急保障医院。 选择靠近主要救灾疏散通道、医疗设施齐全的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作为突发灾害时重伤人员医疗救护的应急保障医院。应急保障医院应配置防灾设施,保障双电源。

1. 紧急救援中心急救站

1 )直属站:市卫健委。

2 )分站:市一院、市二院老院区、市二院城南院区、市三院、市中医院、蚌埠康桥医院、禹会区马城镇卫生院、解放军 902 医院、蚌医大二附院。

2. 中心城区应急保障医院

1 )市级: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老院区(蚌埠市红十字医院)、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新院区(蚌埠市心血管病医院)、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蚌埠市中心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蚌埠医院总院、蚌埠市中医医院(蚌埠市淮上区人民医院)、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 )区级:蚌埠交通医院(蚌埠现代中西医结合医院)、蚌埠玛丽妇产医院、安徽水建医院,蚌埠市妇幼保健院、蚌埠市老年康复医院,蚌埠市第四人民医院新院、蚌埠市第四人民医院张公山院区、蚌埠市禹会区人民医院、蚌埠市传染病医院(蚌埠市第五人民医院)、蚌埠海天中西医结合医院、蚌埠黄山医院,蚌埠康桥医院、蚌埠商业医院。

第四节 应急保障基础设施

应急水源。 市辖区的供水水源为淮河,以天河作为应急水源;怀远县的供水水源为淮河、芡河和怀洪新河,以四方湖为应急水源;五河县的供水水源为淮河、怀洪新河,以香涧湖为应急水源;固镇县的供水水源为怀洪新河,境内地下水禁采后转为应急水源。

应急供电设施。 保留并扩建禹会变、怀洪变等 2 500 千伏变电站,新建香涧变、团结变、柳赵变等 3 500 千伏变电站。以龙子湖电厂、广核固镇光伏、五河饮马湖风电、禹会区抽水蓄能电站等与 500 千伏变电站共同形成市域供电电源。对城市重要设施配置双电源或多电源。

应急通信设施。 应急通信设施应能保障市级应急指挥中心与重要交通场站、中心避难场所、市级应急保障医院、特勤 / 战勤保障消防站等特别重大应急救援活动设施在灾时联系不中断,与大规模受灾人群集中避难场所和重大应急救援活动联系基本不中断或能迅速恢复。

第八章 重大灾害防治工程

第一节 综合应急管理工程

(一)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程

完善市级和县级中心城区的 “中心避难场所—固定避难场所—紧急避难场所”三级应急避难体系。市级和县级中心城区范围以外的乡镇至少建设一处固定避难场所。加强中心和固定应急避难场所的功能区、应急物资、人员安置和运行状态等信息综合管理,规范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标准。

(三)应急救援训练基地建设工程

在中心城区建设一处市级综合应急救援训练基地,用于消防救援、水域救援、地震救援、交通事故救援等各类应急救援队伍的实战训练场所。

第二节 防震减灾建设工程

(一)地震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提升工程

在现有地震监测站网的基础上,新建和改建 4 处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台站,其中怀远县新建 2 处一般站,分别位于包集镇、河溜镇;固镇县改建 1 处基本站,位于刘集镇;五河县改建 1 处基准站,位于小溪镇。建成市级预警信息发布中心。

(二)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提升工程

开展活动断层探测工程,完成活动断层避让区划。以地震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为基础,对全市城镇老旧住宅、大中小学校、幼儿园、医院、农村自建房屋以及重要交通生命线、电力和电信网络、水利设施、危险化学品厂库等进行抗震鉴定、评估和加固。

(三)地震科普场馆建设工程

在中心城区建设一座市级地震科普场馆,用于防震减灾的科普宣传教育。

第三节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

对怀远县唐集镇、固镇县任桥镇 —湖沟镇等两处地质灾害高易发区进行综合整治,做好采煤沉陷区复垦、生态修复和居民搬迁安置工作。对禹会区上洪公路斜坡崩塌隐患点、上洪采石场崩塌隐患点、龙子湖区栖岩寺崩塌隐患点、怀远县白乳泉街道隐患点等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搬迁避让与治理工程。

第四节 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提升工程

(一)强对流天气监测预警工程

在全市建设 2 X 波段双偏振天气雷达;建设大气垂直观测系统( 1 部风廓线雷达、 1 部气溶胶激光雷电、 1 部毫米波测云雷达、 1 套微波辐射计);在全市新增 80 个区域自动气象站(四要素 50 个、六要素 30 个);研发蚌埠市智慧气象大数据平台。项目建成后,实现对龙卷、冰雹、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的快速监测、三维扫描和全面跟踪预警,气象灾害高风险区域远程观测、天气实景全覆盖,全面提升我市防灾减灾能力,气象保护城市安全、赋能城市精细化治理的能力显著增强。

(二)防灾减灾气象应急保障工程

在城市交通气象服务需求相对应的区域新建 30 个城市交通气象站(能见度),结合常规气象站,组成蚌埠市城市气候监测网,依托蚌埠市智慧气象大数据平台,研发城市安全生命线气象保障服务系统,实现对城市安全运行相关的气象要素的精准预报。

(三)生态气象服务保障工程

在全市遴选代表性景区建设 14 个旅游景区生态气象监测站,监测要素主要包括大气负离子、温度、相对湿度、风、降水、紫外线等,丰富旅游景区生态气象服务产品,为蚌埠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品牌化提供科技支撑;新建 1 个温室气体监测站,提升我市应对碳达峰碳中和的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在现有人影设施基础上,升级 4 个人影标准化作业点,购置 2 架人影作业无人机,研发蚌埠市人工增雨作业指挥平台,更加有利于及时为我市抗旱、大气污染防治、重大社会活动等提供气象保障。

(四)乡村振兴气象保障服务工程

在全市遴选涉农部门粮食丰产增效试验示范基地,布设 3 个高标准农田气象监测站,提升农田生态气象数据服务保障能力,为智慧气象建设保障乡村振兴、安徽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气象保障;在全市雷电灾害易发区,遴选建设 10 个农村防雷应急避险亭(农村雷电防御示范点),安装雷电预警信息显示大屏,用于滚动发布雷电等强对流天气预警信息。

第五节 防洪排涝建设工程

(一)河湖治理工程

通过河道疏浚、堤防加固、护坡护岸、建筑物处理、新建防汛道路等措施,对淮河干流、怀洪新河、北淝河、茨淮新河、涡河、浍河等重要干支流和天河、石梁河、芡河、新淝河、张家沟河、通浍沟、化家沟、独山河、南沱河、泥河、澥河等中小河流进行系统治理,进一步提高河道的行洪能力和蓄水能力。

结合水源地保护,以提高湖泊水资源调蓄能力为目标,构建集防洪排涝、水源调控、自然活水、生态景观、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沿湖空间格局,对蚌埠市境内天河湖、龙子湖、张公湖、芡河洼、四方湖、天井湖、香涧湖、沱湖、樵子涧水库等主要湖库实施生态修复及生态清淤,抬高湖泊正常蓄水位。

(二)堤防工程

中心城区新建龙子河口枢纽,实施方邱湖堤防达标工程、北淝河下游城区堤防提质工程、淮北大堤蚌埠城区段堤顶道路提升工程、天河封闭堤加固工程等。怀远县城实施淮北大堤塌荆段提标加固工程、城区段芡北堤提标加固工程、北淝河下游南侧防洪堤工程。固镇县城实施浍河堤防提质工程。五河县城实施淮北大堤和怀洪新河右堤提质工程。

1. 中心城区

龙子河口封闭工程:新建龙子河口枢纽,包括龙子河口泵站及封闭堤防。拆除郑家渡闸、郑家渡站、龙子河内排站及原龙子湖站,合并并移至龙子河口新建龙子湖泵站。龙子河口封闭堤防洪标准为 100 年一遇。枢纽承担龙子河站排区、龙子湖流域和郑家渡站排区的排涝任务和方邱湖片区的灌溉任务。

方邱湖堤防达标工程:按 50 年一遇防洪标准加固方邱湖龙子河口 ~ 濠河闸段堤防,总长 26 公里,其中蚌埠市境内堤防 12 公里。

北淝河下游城区堤防提质工程:按 50 年一遇防洪标准对北淝河下游梅桥圩、徐岗圩、太平圩等 3 个圩堤进行提质升级。

淮北大堤蚌埠城区段堤顶道路提升工程:实施堤顶道路修复。通过提升改造和适当补充,构建东西畅通、南北互通、区域互连的沿淮防汛交通网。

天河封闭堤加固工程 :按 20 年一遇防洪标准对天河封闭堤苏家岗至国道 G206 段拓宽加固,全段建设堤顶道路。

2. 怀远县

淮北大堤塌荆段提标加固工程:按 100 年一遇防洪标准对淮北大堤塌荆段进行提标加固。

城区段芡北堤提标加固工程:按 50 年一遇防洪标准对城区段芡北堤进行提标加固。

北淝河下游南侧防洪堤工程:结合现有道路情况修筑防洪堤,同时结合建设穿堤自排涵。

3. 固镇县

浍河堤防提质工程:结合城市建设和城市美化修筑堤顶防汛道路,对固镇县城南防洪堤(浍河左堤)堤防进行混凝土预制块框格和草皮护坡,按 50 年一遇防洪标准加固浍河右岸管庄 ~ 浍河二桥段堤防。

4. 五河县

淮北大堤提质工程:对五河县境内淮北大堤安淮至五河分洪闸段堤防、张家沟闸 - 西坝口闸彩虹桥段堤防、张家沟东堤进行加固。

怀洪新河右堤提质工程:增加城南泵站至彩虹桥段堤防外坡护砌。

(三)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工程

樵子涧水库防洪安全存在隐患,并有部分群众居住在水库库区内,影响水库效益发挥,对其进行除险加固并实施库区移民搬迁。对现状存在险情的固镇闸新闸、西坝口闸、新湖洼闸等水闸实施除险加固,保证水闸安全运行。

(四)中心城区排涝能力建设工程

蚌埠市中心城区根据排水出口所控制流域共划为分区为 9 个分区,排水系统主要由排水管网、城市内河、排涝泵站、涵闸组成,规划按 20 30 年一遇排涝标准,对尚未达到规划标准的河道开展综合整治,按标准建设低洼汇水区出口泵站和排涝沟口涵闸。

第六节 森林消防体系建设工程

(一)森林火情预警能力提升工程

在老山、东芦山、西芦山、燕山、曹山、锥子山、荆山、平阿山、大巩山等森林集中区域新建林火识别系统,完善涂山、大洪山等区域的林火识别系统。

(二)防火应急道路和防火隔离带建设工程

重点在涂山、老山、东芦山、西芦山、燕山、曹山、锥子山、荆山、平阿山、梅花山、大洪山国有林场等区域构建布局较为合理、迅速通达的防火应急道路网络;在涂山、黑虎山、西芦山、大洪山、怀远县荆山、五河县大巩山等新建森林防火隔离带。

(三)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工程

根据重点防火县(区)扑灭火需求和构建中心区域 30 分钟应急救援圈需要,建立和完善各级森林消防队伍。新建市级森林消防队伍,兼顾城市消防、防汛救灾等其他应急功能,人数不低于 100 人,场址拟位于市应急管理局西侧,并在 I 级森林火险县(区)禹会区设置前置驻守和集训基地,基地场址拟位于涂山风景区管委会北侧。森林消防队伍的场地建设用地包括室外训练场、业务用房和辅助用房,室外训练场根据需要可独立设置。

第九章 规划实施保障

第一节 加强组织保障

加强党的领导。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彻到规划编制实施全过程各领域各环节。加强各级党委政府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的领导和主导地位,在应对灾害时分级负责,地方就近指挥、强化协调并发挥主体作用、承担主体责任。加强党委政府与社会力量、市场机制的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建立部门协同机制。 建立统筹协调机制,打破部门分割现状,加强部门联动,形成管理合力,协同推进城市安全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工程。 蚌埠市减灾救灾委员会负责统筹协调开展重大防灾减灾活动,应急管理、 自然资源和规划、林业、水利、交通、气象、卫生健康、消防、农业农村等 成员单位根据职能范围和专业优势开展灾害监测、风险普查、风险会商、灾害预警、科普宣传,制订修订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应急预案 。建立联席会议机制,研究解决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加强应急演练计划管理和考核,逐步形成优势互补、分工明确、责任衔接、齐抓共管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格局。

第二节 强化规划传导指引

强化市级国土空间综合防灾减灾专项规划对县级国土空间综合防灾减灾专项规划、 单灾种防灾减灾专项规划、详细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

县级国土空间综合防灾减灾专项规划。 各县(区)在编制本级国土空间综合防灾减灾专项规划时要落实市级国土空间综合防灾减灾专项规划的管控要求,衔接本地和跨行政区域的国土空间各类主要灾害风险区、主要灾害风险控制线、主要防灾空间、重要防灾设施以及重大灾害防治项目的空间布局,保障市、县级国土空间防灾标准协调一致、防灾空间连续完整,防灾设施系统联通共享。

单灾种防灾减灾专项规划。 市级国土空间综合防灾减灾专项规划应对各单灾种防灾减灾专项规划(如防洪工程设施、地质灾害防治、消防设施、人防工程建设、危化品仓储布局等)进行统筹和协调,提出各主要灾害的防灾标准、主要防灾空间、重要防灾设施和灾害防治项目布局,各单灾种防灾减灾专项规划要落实和细化本灾种的防灾标准、主要防灾空间、重要防灾设施和灾害防治项目布局。

详细规划。 详细规划依据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按照详细规划编制单元划分与指引进行编制。详细规划在明确各详细规划编制单元的主导功能时,要落实国土空间综合防灾减灾专项规划和单灾种防灾减灾专项规划确定的主要防灾空间、重大防灾设施和灾害防治项目的用地需求。

第三节 建设动态评估调整机制

建设规划动态评估调整机制。按照定期体检和五年一评估的要求,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监测评估预警机制,定期开展监测评估,重点评估规划的主要目标、主要防灾空间、重要防灾设施和灾害防治项目等执行情况,将评估结果作为规划实施监督考核的重要依据,并对规划进行动态调整。

第四节 加强资金投入和科技支撑

坚持 “划分事权、属地管理、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本为主”的原则,加大对城市安全发展的资金支持,建立城市安全发展经费保障机制,同时发挥财政资金引领带头作用,拓宽资金来源,引导社会资本投入,逐步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为主、保险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完善政府投入、分级分类负责的防灾减灾救灾经费保障机制和应急征用补偿机制。所需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信息化建设等资金,本着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和按照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原则,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完善财政、金融等政策,鼓励和动员社会化资金投入,切实推动规划相关任务和工程项目落实落地。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强新技术新装备运用,构建防灾减灾救灾科技支撑新体系,努力实现灾害风险监测预警精准、抢险救援高效、恢复重建有序。

第五节 近期行动计划

提升主要河湖蓄水能力。 结合生态修复工程,对淮河干流、怀洪新河、北淝河、茨淮新河、涡河、浍河等重要干支流河道和天河湖、龙子湖、张公湖、芡河洼、四方湖、天井湖、香涧湖、沱湖、樵子涧水库等主要湖库实施生态修复及生态清淤,增强行洪能力和蓄水能力。

开展灾害风险控制线划定工作。 各主管部门根据职责完成对全市和中心城区的地震灾害、洪涝灾害、地质灾害、重大危险源灾害等灾害的风险控制线划定工作,进一步细化灾害风险控制线的管控规定,并落入国土空间规划 “一张图”,作为对工程项目用地管控的依据。

推动区域防灾减灾设施建设项目。 启动龙子河口封闭工程,提升中心城区和怀远、固镇、五河县城的堤防达到规划防洪标准。有序推进中心城区和乡镇的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建成怀远、五河两处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谋划重点镇和灾害高风险乡镇的前置储备库建设。实现森林防火重点区域林火监测系统全覆盖;建成一支市级森林消防队伍。

1 2024 年蚌埠市地质灾害隐患点一览表

一、编制背景

防灾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按照《安徽省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和《蚌埠市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编制目录》等文件精神和规划要求,我市组织开展了《蚌埠市城市安全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国土空间专项规划( 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编制相关工作。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

4)《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

5)《安徽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

6)《安徽省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21—2025年)》;

7)《安徽省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皖国土规办〔2021〕18号);

8)《安徽省国土空间专项规划衔接技术导则(试行)》;

9)《蚌埠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10)《蚌埠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11)《蚌埠市“十四五”综合防灾减灾规划》;

12)《蚌埠市“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

13)《蚌埠市“十四五”森林防火规划》;

14)《蚌埠市城市防洪规划(2021—2035年)》(待批);

15)《蚌埠市现代水网建设规划》;

16)《蚌埠市气象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

17)《蚌埠市“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

18)《蚌埠市“十四五”化工产业发展规划》;

19)《蚌埠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21—2025年)》;

20)《安徽省蚌埠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成果综合报告》;

21)《安徽省蚌埠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综合评估与区划成果技术报告(2.0稿)》;

22)《国土空间综合防灾规划编制规程》(TD/T1086-2023);

23)《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TD/T1062-2021);

24)《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标准》(GB/T51327-2018);

25)《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GB50413-2007);

26)蚌埠市地震灾害风险普查成果;

27)《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排查治理导则》(应急〔2023〕123号);

28)《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风险基准》(GB36894-2018);

29)《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确定方法》(GB37243-2019);

30)《应急避难场所专项规划编制指南》(应急〔2023〕135号);

31)《防灾避难场所设计规范(2021年版)》(GB51143-2015);

32)《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标准》(建标121-2009);

33)其他相关政策文件、标准规范及规划等。

三、规划范围与期限

1.规划期限

规划基期年 2020年,规划期限为2021年至2035年。近期目标年为2025年,规划目标年为203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2.规划范围

本规划范围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蚌埠市全域,总面积 5951平方公里;第二个层次为蚌埠市中心城区,面积415.8平方公里。

四、主要内容

《规划》分为九章。

第一章规划背景:主要介绍蚌埠市现状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防灾减灾工作取得的成效,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发展机遇。

第二章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主要介绍《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规划原则和规划依据。

第三章灾害风险综合判识:主要介绍蚌埠市的主要灾害风险类型和分布特征,并对现状防灾能力作出评估并提出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章规划目标和策略:主要介绍《规划》的分阶段和分项目标、规划策略。

第五章国土空间安全格局:主要介绍蚌埠市的防灾安全格局、主要灾害风险区、灾害风险控制线和防灾空间。

第六章防灾减灾体系:主要介绍综合应急管理体系、各主要灾害防治体系和重点地区防治要求,以及相关防灾设施的布局标准。

第七章重要防灾设施布局:主要介绍现状和规划重要防灾设施的布局。

第八章重大灾害防治工程:主要介绍防灾减灾类规划建设项目情况。

第九章规划实施保障:为保障《规划》有力实施,制定了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规划传导指引、建设动态评估调整机制、加强资金投入和科技支撑、近期行动计划等措施。

反馈时间 2024-09-12 09:32

2024年8月6日 ,市应急管理局就《蚌埠市城市安全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国土空间专项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截至2024年9月6日,未收到反馈意见和建议,因此无意见采纳情况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