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摆烂的人生——自救指南

不知大家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感悟,不想摆烂,但却又无法改变。对什么都感兴趣,却又什么都没做。一边虚度光阴,一边又暗自追悔……

没错,说的就是你!

其实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自律确实是挺难的。

人脑设计本来就是偏向舒适的方向的,这使得我们更倾向于做一些不复杂和简单的事。

但无论是生活中遇到的难题,还是工作上遇到的瓶颈,或者学校里老师教授的科目,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可不见得容易。

这使我们产生抗拒和逃避,于是有了“摆烂”这个说法。

但摆烂之后,我们真的就快乐了吗?

不见得。

大数据下,我们每个人的真实情况都最大化的暴露在各个网络平台,看那些点赞过百万,收藏过千万,前赴后继出来的“如何自律,拒绝摆烂的人生”诸如此类的话题,就可以了解:我们是一边摆烂,一边焦虑……

冬奥会后,谷爱凌大火。

讲真,那样的女孩,谁不爱呢?

谁不想成为那样的女孩呢?

但是,为什么千万人之中,只出了一个谷爱凌呢?

我觉得她说的一个话,我印象挺深刻的。

她的大意是,首先你得搞清楚你的脑子,然后去做就行,当然尽量使去做的这件事对我们来说是轻松的。(所谓轻松,人话就是,以自己的标准定,飞上天和太阳肩并肩啥的,拉倒吧!)。

其实就是这么简单,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就是:

定目标☞拆解成每日可执行的具体事项☞做

但我们往往在第三个环节上无法坚持。

为什么呢?

因为缺少监督我们的对象。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在家里的自控力往往不如在学校的时候。

那么想明白这点,你就已经完成了自救的第一步。

第二步该做什么呢?

家里没有监督者,那就创造监督者。

怎么创造呢?

是让老爸老妈上呢?还是让爷爷奶奶上?或者某某某?

先不说绝大多数父母有没有时间精力,就是有,他们能像谷爱凌妈妈那样对你进行适当、合理,又不使你反感的监督吗?

我觉得悬。

他们要能起作用,还能等你摆烂?

搞不好亲人反目、情侣分手,由爱生恨或者一起摆烂的可能性,怕是比较大哦。

那么就真的一点儿办法也没有了吗?

不见得。

互联网时代,我们有了可以多维度交流的机会,在互联网平台,在几十亿人口中,有很大的基数可供我们挑选出适合我们的监督者。

但这也有风险,筛选量工程太大,双向奔赴悬,或者多半遇上不怀好意的或者半途而废的。

那怎么办呢?

不怕,有现成的。

就比如,此刻正绞尽脑汁,苦哈哈的为你写文章的我。

近日我将建一个自律打卡群,进群不收取任何费用,也没有别人分配给你的任何无关你自身的任务让你做。

你需要做的只有去完成你想做的事:

①写下自己的愿望清单和想要实现的期限,发在群里(必须真实)

②拆解自己的愿望清单,变成每日可执行的具体项目,写下自己的计划,发在群里(必须真实)

③起床打卡,写下自己今日的安排和具体要完成的事(必须真实)

④晚上9点后,开始完成睡前打卡,将自己今日的完成情况发在群里。

备注:群主会每日登记大家完成情况,一周后进行各位现状分析和交流。月底会汇报大家完成情况并进行总结,月底有奖有罚,具体细节,进群告知。(拒绝诈骗、拒绝传销、拒绝黄赌毒)

我们都是黑暗中的萤火虫,汇聚成光亮,是为了照亮我们彼此前行的路……

好,到这里,第二步完成!

第三步呢?

特别简单!

去做吧!

从现在!

从此刻!

持之以恒的去完成!

你不是一个人的战斗,我们和你并肩同行!

发布于 2022-09-06 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