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城县位于天山中段南麓、却勒塔格山北缘的山间盆地、渭干河上游流域。北依天山与昭苏、特克斯县相连,南隔却勒塔格山与新和县为界,东与库车县毗邻,西与温宿县接壤。总面积15917平方千米。总人口20万人左右(2007年统计数据)。县人民政府驻拜城镇,距乌鲁木齐市公路里程860千米。拜城县城地势北高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1200米。
“拜”为突厥语“巴依”一词音译变音而来,意为富庶。
拜城县境,汉时为姑墨国、龟兹国地,归西域都护统领。唐时,这里有两城:西一城为“阿悉言城”,即“拜”,东一城为“俱毗罗城”,即“赛里木”,均属姑墨州,为安西都护府下的龟兹都督府所治。元明为别失八里辖地。直至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仍设“巴依”和“赛里木”两城。
光绪八年(1882年)两地合建拜城县,隶属温宿直隶州。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隶温宿府。民国9年(1920年)为阿克苏行政区所辖九县之一。
1929年后行政区划均属阿克苏地区。
2000年,拜城县辖2个镇、11个乡:拜城镇、铁热克镇、黑英山乡、克孜尔乡、赛里木乡、托克逊乡、亚吐尔乡、康旗乡、布隆乡、米吉克乡、温巴什乡、大桥乡、老虎台乡。
拜城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居住区,早在新石器时代,拜城境内就有人类活动。公元五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境内有龟兹人、羌人、塞种人居住,汉西域都护府设立后,汉人、鲜卑人、柔然人、高昌人等相继迁入拜城。古代的许多民族已不复存在,而现今的许多民族又都是历史上民族相互迁徙、同化、融合的产物。这些不仅形成古代民族与现代民族既有关系又有区别的现象,而且形成了民族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更形成了“三个离不开”的新型民族关系。拜城县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县,境内居住有维吾尔族、汉族、回族、柯尔克孜族、哈萨克族、蒙古族、锡伯族、塔吉克族、乌兹别克族、满族、东乡族、壮族、藏族、苗族、土族、土家族、侗族、瑶族、彝族、黎族等20个民族。2008年全县总人口22.4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19.51万人,占总人口的86.97%。各民族团结友爱,相互帮助共同幸福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谱写着生动的民族团结赞歌。人口较多的民族主要有维吾尔族、汉族、柯尔克孜族、回族等。
维吾尔族,“维吾尔”是本民族自称,有联合、同盟、团结之意。维吾尔族是我国一个有着久远历史的民族,公元四世纪,当其先民以回鹘的名称最初出现在汉文典籍里时,后由蒙古高原迁入新疆。至元朝时期,随着这一时期维吾尔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最终发展成为有自己独特语言文字、活动地域、生产方式以及共同心理的新型近代民族,并且由游牧转为定居农耕。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人口不断增加,成为新疆的主体民族。维吾尔族广泛分布全县城乡各地,是一个全民信教的民族,饮食、服饰、节日等方面受伊斯兰文化影响较大。
汉族,史称华夏族,汉朝以后通称今名(先作为朝代名称,后变为民族称谓)。汉族也是拜城最早的定居民族之一。西域都护府建立后,已有汉人陆续迁居拜城各地。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战争连绵,为躲避战乱,不少汉人迁入拜城及西域地区。以后的各个时期,内地朝政不稳,西域各地汉人数量之增减也与此相关联。清朝统一天山南北,派遣军队进入拜城,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汉人组成的“绿营兵”。解放以后,首先是驻军部队进入拜城,另外还有一些政界工作人员和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他们分布在拜城各地进行土地改革、建工厂、垦地办农场等,给拜城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各项建设事业得以迅速发展。
柯尔克孜族,柯尔克孜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柯尔克孜是本民族的自称,清朝称“柯尔克孜”为“布鲁特”。有关柯尔克孜族名来源主要是“四十个姑娘”的传说,因为柯语中“柯尔”意为四十,“克孜”意为姑娘。此含义便引申出柯尔克孜族源于四十个姑娘这种带有神话色彩的民间故事。拜城柯尔克孜族于民国九年(1920)由境外迁入,主要分布于老虎台乡、察尔齐镇和大宛齐农场,从事放牧和农业生产。
回族,回族全称回回族,是在中国特有的地理环境、民族格局、文化传统条件下形成的民族。也是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出现的较迟、较年轻的民族之一。在华夏几千年的历史中,回族早在唐宋时期就已经活动在汉族之中了。到清代中期,回族已经遍布中国大地,其饮食、礼仪、姓氏、婚姻、丧葬、服饰、口语等方面已逐步形成规范。清同治年间平定白彦虎叛乱后,白部一些人流落拜城,其后又有各地回民移居于此。拜城回族主要分布于城镇和部分农村,从事商品贸易和农业生产。
拜城各民族都有着热爱祖国,维护统一的优良传统和良好愿望,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事迹,如今在拜城大地上,民族团结之歌响彻东西南北,民族团结的动人事迹层出不穷。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进步,共同维护着祖国统一和社会安定团结。拜城各级党政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把中央关于民族工作的大政方针与拜城民族工作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采取了一系列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增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的政策措施,促进了拜城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