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推荐
被表白的八宝粥  ·  VSIXInstaller.NoApplic ...·  2 月前    · 
读研的面包  ·  rdkit读取sdf、mol2 ...·  10 月前    · 

李世民
(598年—649年)唐太宗,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在位期间曾开创贞观之治的繁荣安定局面。

天家最无情,似乎已成公论,唐太宗李世民一直被认为是其中代表。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发生了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死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随后唐高祖李渊召立李世民为太子,李渊不久被迫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
但纵然如弑兄杀弟的李世民这样的人物,对儿女也多有怜爱之情。“二十四史”之中的《新唐书·列传第八》曾有一篇有关李世民第十九个女儿晋阳公主的小传,就显示出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太宗皇帝。
晋阳公主,名明达,是长孙皇后所生。长孙皇后一生最受李世民宠爱,贞观十年(636年)长孙皇后去世时,晋阳公主年仅两岁。当时在李世民诸子女中,时封晋王的李治和晋阳公主最小,李世民带在身边亲自抚养。晋阳公主也是有史可考的唯一一位被皇帝亲自抚养的公主。
李世民对这位公主的宠爱从其封号“晋阳”可以看出。唐朝大多数公主都是以地名为封号的,如襄阳公主、平阳公主等。但“晋阳”对初唐而言有着特殊意义,《旧唐书·地理志》记载晋阳是李唐龙兴之地,高祖李渊曾言:“朕起义晋阳,遂登皇极。”李世民亲历隋乱,起兵反隋,视晋阳为大唐根基所在,将女儿封号晋阳,可见对爱女的重视。且据史书记载,初唐公主封邑上的实封一般只在出嫁时才能得到,但晋阳公主一早就有了实封。白居易云“近代或有未笄年而赐汤沐者,亦如公主之号,以宠重之”,说的就是晋阳这样的公主。
晋阳公主性格温婉,李世民常将她抱在怀里批阅奏章。长大后,晋阳继承了父亲的嗜好,酷爱书法。她最喜欢临摹父亲的“飞白书”,甚至最后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连大臣们都看不出来。李世民脾气刚烈,每遇被大臣触怒时,晋阳公主必看着父亲的脸色“合宜时为之缓颊”,朝臣也多受其惠,因此都喜爱这位小公主。而且,唐太宗外出巡幸都会带上晋阳,每次经过皇后生前所游之地,便会告诉女儿,公主听后,总是不胜哀伤。
晋王李治和晋阳公主关系密切。他每次出宫去,晋阳公主都要一直送到虔化门,流泪作别。李治成年,开始穿朝服上朝,公主流泣说:“哥哥现在也要和大臣们一样,不能再留在宫中了吗?”这个聪慧的女孩儿,很是明白兄长再不能如以前一般和自己在一起嬉笑游戏了。李世民见此景,也为之流泪。
晋阳公主死时年仅12岁。李世民因此一个多月饮食无常,每天哀伤几十次,为此消瘦许多。群臣劝慰,李世民说:“我怎会不知道如此悲伤没有意义呢?只是不能自禁而已,也是没有办法啊!”他下诏给有关官员,用公主平日用度所剩的钱,在其墓旁修建佛祠纪念。
北宋的庄绰在《鸡肋编》中写道,太宗曾见大臣长孙顺德因丧女而生病,认为他没有男子气概,还嘲笑他说:“顺德无刚气,以儿女牵爱至大病,何足恤!”而到了自己身上却有过之而无不及,完全忘了“ 无刚气”之语。可见,此时的李世民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千古一帝,而是痛失心爱女的普通父亲而已。《新唐书》中晋阳公主的小传不过200字,其中“涕”“泣”字出现了三次,两次是公主泣,一次是太宗为公主泣。古文讲,有泪无声谓之泣,都是伤心到了极点。
李世民给晋阳公主起的乳名是“兕子”( 兕音同四 )。太宗的子女乳名记入史册的,也只有李治(乳名“雉奴”)和晋阳。“兕”在古文中被认为是与犀牛同类的另一种动物。根据山海经说法,兕的出产地在湖南东南,大约广东、福建等地,体形与牛相仿,十分凶猛壮硕,且有独角。李世民为女儿取“兕”为小名,必是出自爱女之心,希冀她能够远离一切不测和疾病,像兕一样顽强,健康成长。
或许自幼失去母亲的晋阳,身体一直不是很好,作为父亲,李世民希望她能够如同小犀牛一样强健吧,这比他对于女儿容貌德行的希望更为强烈。民间还有一个说法,将名字起得贱一些,阎王的生死簿上是不好意思写上的,或许李世民也有此心。此时的李世民,似乎忘掉了自己的天子地位。
论唐太宗的政绩,他无愧千古一帝,但近代儒家学者“厚黑教主”李宗吾则认为,李世民的人格达到了厚黑学的极致。理由就是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兄长建成、弟弟元吉,还逼迫李渊退位,之后粉饰史书,所以他以为李世民可谓厚黑学到极点,才得以独掌霸业。但也有人认为,李宗吾的厚黑之说,终是有点书生气。李世民祖上被认为是胡化严重的汉人,或是汉化严重的鲜卑人,李唐王室因此带有强烈的游牧民族传统。草原各族,以狼为图腾,从冒顿单于鸣镝杀父开始,并不认为兄弟相残是大逆不道的。他们推行的是原始的“达尔文主义”,以战死为吉利,子继父妾也是常理。所谓的兄友弟恭,是儒家的教诲,用此理要求李世民,根本文不对题,甚至从这个角度说,如今看起来的唐朝上层的所谓伦理混乱,在唐人看来,或许也如同人要吃饭睡觉一样自然。当然这样的解读也未必正确。
李世民的人情味儿一面,不仅表现在对待女儿上。《旧唐书》还曾记载了李世民同其妹丹阳公主的一段故事。丹阳公主嫁给了猛将薛万彻。但薛万彻为人粗鲁,丹阳公主羞于与之同席,夫妻感情有了问题。太宗知道后为了给妹妹调解家庭矛盾,于是召集公主驸马们饕餮,席间故意让驸马们用自己的宝刀为赌注比武,并暗中示意大家输给薛万彻。结果宝刀落入薛万彻之手,丹阳公主这才觉得夫婿也是个大英雄,自己很有面子,于是“喜,命同载以归”。
在丹阳公主面前,太宗就是一个有情的兄长,在晋阳公主面前,则是一个有爱的父亲。这些和渭水桥吓退突厥十万精骑的机变、玄武门的阴谋一样,同为李世民的本色。

李世民
(598年—649年)唐太宗,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在位期间曾开创贞观之治的繁荣安定局面。

天家最无情,似乎已成公论,唐太宗李世民一直被认为是其中代表。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发生了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死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随后唐高祖李渊召立李世民为太子,李渊不久被迫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
但纵然如弑兄杀弟的李世民这样的人物,对儿女也多有怜爱之情。“二十四史”之中的《新唐书·列传第八》曾有一篇有关李世民第十九个女儿晋阳公主的小传,就显示出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太宗皇帝。
晋阳公主,名明达,是长孙皇后所生。长孙皇后一生最受李世民宠爱,贞观十年(636年)长孙皇后去世时,晋阳公主年仅两岁。当时在李世民诸子女中,时封晋王的李治和晋阳公主最小,李世民带在身边亲自抚养。晋阳公主也是有史可考的唯一一位被皇帝亲自抚养的公主。
李世民对这位公主的宠爱从其封号“晋阳”可以看出。唐朝大多数公主都是以地名为封号的,如襄阳公主、平阳公主等。但“晋阳”对初唐而言有着特殊意义,《旧唐书·地理志》记载晋阳是李唐龙兴之地,高祖李渊曾言:“朕起义晋阳,遂登皇极。”李世民亲历隋乱,起兵反隋,视晋阳为大唐根基所在,将女儿封号晋阳,可见对爱女的重视。且据史书记载,初唐公主封邑上的实封一般只在出嫁时才能得到,但晋阳公主一早就有了实封。白居易云“近代或有未笄年而赐汤沐者,亦如公主之号,以宠重之”,说的就是晋阳这样的公主。
晋阳公主性格温婉,李世民常将她抱在怀里批阅奏章。长大后,晋阳继承了父亲的嗜好,酷爱书法。她最喜欢临摹父亲的“飞白书”,甚至最后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连大臣们都看不出来。李世民脾气刚烈,每遇被大臣触怒时,晋阳公主必看着父亲的脸色“合宜时为之缓颊”,朝臣也多受其惠,因此都喜爱这位小公主。而且,唐太宗外出巡幸都会带上晋阳,每次经过皇后生前所游之地,便会告诉女儿,公主听后,总是不胜哀伤。
晋王李治和晋阳公主关系密切。他每次出宫去,晋阳公主都要一直送到虔化门,流泪作别。李治成年,开始穿朝服上朝,公主流泣说:“哥哥现在也要和大臣们一样,不能再留在宫中了吗?”这个聪慧的女孩儿,很是明白兄长再不能如以前一般和自己在一起嬉笑游戏了。李世民见此景,也为之流泪。
晋阳公主死时年仅12岁。李世民因此一个多月饮食无常,每天哀伤几十次,为此消瘦许多。群臣劝慰,李世民说:“我怎会不知道如此悲伤没有意义呢?只是不能自禁而已,也是没有办法啊!”他下诏给有关官员,用公主平日用度所剩的钱,在其墓旁修建佛祠纪念。
北宋的庄绰在《鸡肋编》中写道,太宗曾见大臣长孙顺德因丧女而生病,认为他没有男子气概,还嘲笑他说:“顺德无刚气,以儿女牵爱至大病,何足恤!”而到了自己身上却有过之而无不及,完全忘了“ 无刚气”之语。可见,此时的李世民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千古一帝,而是痛失心爱女的普通父亲而已。《新唐书》中晋阳公主的小传不过200字,其中“涕”“泣”字出现了三次,两次是公主泣,一次是太宗为公主泣。古文讲,有泪无声谓之泣,都是伤心到了极点。
李世民给晋阳公主起的乳名是“兕子”( 兕音同四 )。太宗的子女乳名记入史册的,也只有李治(乳名“雉奴”)和晋阳。“兕”在古文中被认为是与犀牛同类的另一种动物。根据山海经说法,兕的出产地在湖南东南,大约广东、福建等地,体形与牛相仿,十分凶猛壮硕,且有独角。李世民为女儿取“兕”为小名,必是出自爱女之心,希冀她能够远离一切不测和疾病,像兕一样顽强,健康成长。
或许自幼失去母亲的晋阳,身体一直不是很好,作为父亲,李世民希望她能够如同小犀牛一样强健吧,这比他对于女儿容貌德行的希望更为强烈。民间还有一个说法,将名字起得贱一些,阎王的生死簿上是不好意思写上的,或许李世民也有此心。此时的李世民,似乎忘掉了自己的天子地位。
论唐太宗的政绩,他无愧千古一帝,但近代儒家学者“厚黑教主”李宗吾则认为,李世民的人格达到了厚黑学的极致。理由就是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兄长建成、弟弟元吉,还逼迫李渊退位,之后粉饰史书,所以他以为李世民可谓厚黑学到极点,才得以独掌霸业。但也有人认为,李宗吾的厚黑之说,终是有点书生气。李世民祖上被认为是胡化严重的汉人,或是汉化严重的鲜卑人,李唐王室因此带有强烈的游牧民族传统。草原各族,以狼为图腾,从冒顿单于鸣镝杀父开始,并不认为兄弟相残是大逆不道的。他们推行的是原始的“达尔文主义”,以战死为吉利,子继父妾也是常理。所谓的兄友弟恭,是儒家的教诲,用此理要求李世民,根本文不对题,甚至从这个角度说,如今看起来的唐朝上层的所谓伦理混乱,在唐人看来,或许也如同人要吃饭睡觉一样自然。当然这样的解读也未必正确。
李世民的人情味儿一面,不仅表现在对待女儿上。《旧唐书》还曾记载了李世民同其妹丹阳公主的一段故事。丹阳公主嫁给了猛将薛万彻。但薛万彻为人粗鲁,丹阳公主羞于与之同席,夫妻感情有了问题。太宗知道后为了给妹妹调解家庭矛盾,于是召集公主驸马们饕餮,席间故意让驸马们用自己的宝刀为赌注比武,并暗中示意大家输给薛万彻。结果宝刀落入薛万彻之手,丹阳公主这才觉得夫婿也是个大英雄,自己很有面子,于是“喜,命同载以归”。
在丹阳公主面前,太宗就是一个有情的兄长,在晋阳公主面前,则是一个有爱的父亲。这些和渭水桥吓退突厥十万精骑的机变、玄武门的阴谋一样,同为李世民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