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NE全称为
t-distributed Stochastic Neighbor Embedding
,翻译为t-随机邻近嵌入,它是一种嵌入模型,能够将高维空间中的数据映射到低维空间中,并保留数据集的局部特性,该算法在论文中非常常见,主要用于高维数据的降维和可视化。提出论文为:
Visualizing Data using t-SNE
。
t-SNE可以算是目前效果最好的数据降维和可视化方法之一,当我们想对高维数据集进行分类,但又不清楚这个数据集有没有很好的可分性(同类之间间隔小、异类之间间隔大)时,可以通过t-SNE将数据投影到2维或3维空间中观察一下:如果在低维空间中具有可分性,则数据是可分的;如果在低维空间中不可分,则可能是因为数据集本身不可分,或者数据集中的数据不适合投影到低维空间。
t-SNE将数据点之间的相似度转化为条件概率,原始空间中数据点的相似度由高斯联合分布表示,嵌入空间中数据点的相似度由学生t分布表示。通过原始空间和嵌入空间的联合概率分布的KL散度(用于评估两个分布的相似度的指标,经常用于评估机器学习模型的好坏)来评估嵌入效果的好坏,即将有关KL散度的函数作为损失函数(loss function),通过梯度下降算法最小化损失函数,最终获得收敛结果。要注意t-SNE的缺点很明显:占用内存较多、运行时间长。
下面参考这篇博客中的代码看一下t-SNE的效果:
数据降维与可视化——t-SNE
1 降维
首先,通过一个简单的示例看一下t-SNE的降维效果:输入4个5维的数据,通过t-SNE将其降维成2维的数据,代码如下: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learn.manifold import TSNE
"""将3维数据降维2维"""
# 4个3维的数据
x = np.array([[0, 0, 0, 1, 2], [0, 1, 1, 3, 5], [1, 0, 1, 7, 2], [1, 1, 1, 10, 22]])
# 嵌入空间的维度为2,即将数据降维成2维
ts = TSNE(n_components=2)
# 训练模型
ts.fit_transform(x)
# 打印结果
print(ts.embedding_)
结果如图所示:
2 S型曲线的降维与可视化
S型曲线中的数据是高维的数据,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数据点。当我们通过t-SNE将数据嵌入到2维空间中后,可以看到数据点之间的类别信息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代码如下: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sklearn import manifold, datasets
"""对S型曲线数据的降维和可视化"""
# 生成1000个S型曲线数据
x, color = datasets.samples_generator.make_s_curve(n_samples=1000, random_state=0) # x是[1000,2]的2维数据,color是[1000,1]的一维数据
n_neighbors = 10
n_components = 2
# 创建自定义图像
fig = plt.figure(figsize=(8, 8)) # 指定图像的宽和高
plt.suptitle("Dimensionality Reduction and Visualization of S-Curve Data ", fontsize=14) # 自定义图像名称
# 绘制S型曲线的3D图像
ax = fig.add_subplot(211, projection='3d') # 创建子图
ax.scatter(x[:, 0], x[:, 1], x[:, 2], c=color, cmap=plt.cm.Spectral) # 绘制散点图,为不同标签的点赋予不同的颜色
ax.set_title('Original S-Curve', fontsize=14)
ax.view_init(4, -72) # 初始化视角
# t-SNE的降维与可视化
ts = manifold.TSNE(n_components=n_components, init='pca', random_state=0)
# 训练模型
y = ts.fit_transform(x)
ax1 = fig.add_subplot(2, 1, 2)
plt.scatter(y[:, 0], y[:, 1], c=color, cmap=plt.cm.Spectral)
ax1.set_title('t-SNE Curve', fontsize=14)
# 显示图像
plt.show()
效果如下图所示:
3 手写数字数据集的降维与可视化
手写数字数据集是一个经典的图片分类数据集,数据集中包含0-9这10个数字的灰度图片,每张图片以8*8共64个像素点表示。具体代码如下: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sklearn import datasets
from sklearn.manifold import TSNE
# 加载数据
def get_data():
:return: 数据集、标签、样本数量、特征数量
digits = datasets.load_digits(n_class=10)
data = digits.data # 图片特征
label = digits.target # 图片标签
n_samples, n_features = data.shape # 数据集的形状
return data, label, n_samples, n_features
# 对样本进行预处理并画图
def plot_embedding(data, label, title):
:param data:数据集
:param label:样本标签
:param title:图像标题
:return:图像
x_min, x_max = np.min(data, 0), np.max(data, 0)
data = (data - x_min) / (x_max - x_min) # 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
fig = plt.figure() # 创建图形实例
ax = plt.subplot(111) # 创建子图
# 遍历所有样本
for i in range(data.shape[0]):
# 在图中为每个数据点画出标签
plt.text(data[i, 0], data[i, 1], str(label[i]), color=plt.cm.Set1(label[i] / 10),
fontdict={'weight': 'bold', 'size': 7})
plt.xticks() # 指定坐标的刻度
plt.yticks()
plt.title(title, fontsize=14)
# 返回值
return fig
# 主函数,执行t-SNE降维
def main():
data, label , n_samples, n_features = get_data() # 调用函数,获取数据集信息
print('Starting compute t-SNE Embedding...')
ts = TSNE(n_components=2, init='pca', random_state=0)
# t-SNE降维
reslut = ts.fit_transform(data)
# 调用函数,绘制图像
fig = plot_embedding(reslut, label, 't-SNE Embedding of digits')
# 显示图像
plt.show()
# 主函数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效果截图如下:
References:
数据降维与可视化——t-SNE
     &a
t-SNE Python 例子
t-Distributed Stochastic Neighbor Embedding (t-SNE)是一种降维技术,用于在二维或三维的低维空间中表示高维数据集,从而使其可视化。与其他降维算法(如PCA)相比,t-SNE创建了一个缩小的特征空间,相似的样本由附近的点建模,不相似的样本由高概率的远点建模。
在高水平上,t-SNE为高维样本构建了一个概率分布,相似的样本被选中的可能性很高,而不同的点被选中的可能性极小。然后,t-SNE为低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