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至1986年的主要建筑
详情请见《1980年后「新型藏传佛学院」的空间变化研究以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为例(1980-2015)》第三章3-1-4
1980 年至 1986 年的主要建筑
在论著主要建筑前,先放置2015年的现状平面图作为基本的位置参考。
同一个地方,多个数字重迭代表同一个空间曾经出现不同功能和建筑。例如:06/18同属于一个空间意味着,这里曾经是第二栋木制喇嘛经堂,后来拆除成了第三栋混凝土喇嘛经堂。
在最早期一片荒芜的五明佛学院,是没有现在密密麻麻的小木屋的,也没有经费修筑大经堂等重要的公共空间,不过我们有幸找到一些历史照片 [1] 来论述当时的「临时传法空间」到第一栋喇嘛经堂的出现之间的过程。
一、僧人住所、法王住所和「临时传法空间的固化」
色达五明佛学院兴建之初,学院没有建材超市(如今是一个广东的汉僧经营,参见图118),因此,在山内搭建一栋小木屋要到较远的色达县城去运材料。又由于改革开放初期,大多数的牧民的经济并不充裕,因此并没有多少僧人搭建木屋,而是采用最简单的帐篷的形式作为僧人的住所。我们从图中可以看出,那时候的五明佛学院基本上就是一个「帐篷的学院」为数不多的一些白色帐篷分布在学院的中心区域。
学院刚成立时,法王身旁只有32人,但是即使到了100多人的时候,学院的喇嘛经堂还是没有修建起来,喇嘛们一般围坐在空地上围成一圈就进行早期的传法空间。这样的传法空间其实已经不能说是「临时」了。通过上文我们已经分析,在文革时期的「临时传法空间」有以下几个特点:1空间原型;2政治对抗性;3随意性;4隐蔽性。而到了1980年,同样一个地方,政治对抗性、随意性和隐蔽性这三个属性基本上已经消失了。
首先,政治对抗性开始消失,1980年代五明佛学院的建立需要一系列的政治保护(参见2-3-1),五明佛学院的建立并不是对抗性的结果,而是晋美彭措法王所取得的一系列政治资源下诞生的产物,其次随意性开始往固定性的空间特征转换:随着地点的固定,法王在临时传法空间附近修建了自己的居所,而传法空间也基本上固定在自己居所的旁边,此时的传法空间已经基本上被固化,这个地方也慢慢变成日后大经堂的修建地。再者,隐蔽性也不再是学院空间的一个特征:以往传法必须选择在隐蔽的山洞树林或者夜黑的晚上,往往怕被发现而遭到批斗。而宗教政策宽松后,五明佛学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政治合法性,传法也不再是一件会被批斗判刑的事情,因此隐蔽性的考虑消失。在醒目可见的草原上,在阳光明媚的大白天,传法空间依然存在。因此这样的传法空间已经不能说是临时性,而是慢慢固化。随着学院的发展,学院开始在传法空间上修筑大经堂。
二、第一栋喇嘛经堂的修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