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里提到的「古早味蛋糕」,真实反映出人们对食品工业的偏见
今年奥斯卡,《寄生虫》是当之无愧的黑马,力压一众优质影片,斩获年度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和最佳国际电影四项大奖,这也是奥斯卡第一次把「年度最佳影片」颁发给非英语的影片,《寄生虫》成功创造了历史,电影导演奉俊昊一战封神。
这是一个有关贫富差距的片子,导演把穷人和富人生活的对比刻画得出神入化:富人住在豪华别墅里,管家负责照料一切,连给宠物吃的都是最贵的狗粮;而穷人住在阴暗的地下室,身上散发着无法抹除的味道,稍微一场暴雨也能让整个家荡然无存……
但是,穷人真的一辈子都是那么穷吗? 在这里,这部电影留下了一个彩蛋。
从对话中我们可以知道,主人公金氏一家是由于投资开「台湾古早味蛋糕店」失败,才变成这么穷的。

雯光(富人之前的管家)夫妇一开始也并不穷,他们也是由于早年投资「卡斯特拉蛋糕店」失败,欠了一大笔债,而落到如此境地。

其实他们说的都是同一件事情,这个「蛋糕事件」在韩国真实发生过。
1. 「台湾古早味蛋糕」是怎么回事?
古早味就是闽南话里面「旧时的味道」或者「小时候的味道」的意思,有「令人怀念」的意象在里面。台湾淡水有一些蛋糕店就供应这种「古早味蛋糕」,特点是比较细腻,柔软,用料也比较简单,是当地的传统特色食品。
从 2016 年起,有个叫做「大王卡斯特拉」的连锁蛋糕品牌在韩国横空出世,他们家宣称自己做的是「台湾古早味蛋糕」,其实本质上是模仿台湾淡水的蛋糕店,跟台湾的店铺没什么关系。(这个行为本身没有问题,因为「台湾古早味蛋糕」并不是注册商标,只是一种食品的名字,当然谁想做就能做。)

这个连锁蛋糕品牌以加盟店的形式扩张,当时扩张速度极快,几个月时间就开了 800 多家店,深受年轻人喜爱,成为了 Instagram 的常客,简直就是当时韩国的网红本红。
但几年以后,这个品牌被曝出了「食品安全问题」,从此一蹶不振,从而引发了店铺的连连倒闭。
到底是什么「食品安全问题」?我查了一下相关的资料,结果有点生气……
2. 曝出了什么问题?
曝光「食品安全问题」的是一档叫做《食物 x FILE》的电视节目。在节目里,记者通过实地走访,发现蛋糕的制作过程并不像之前想的那样。
节目中提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
- 在蛋糕制作过程中,没有加入黄油,而是加入了大量植物油(芥花籽油)。这跟人们预想的「健康蛋糕」形象不符。
- 没有用新鲜带壳鸡蛋,而用了液态的鸡蛋液来代替。
- 在蛋糕的预拌粉中,发现含有乳化剂、膨松剂等食品添加剂。

台湾一家媒体的话一语道破了韩国民众对此事的态度: 我们心目中的美好卡斯特拉应该是新鲜的鸡蛋、牛奶、黄油与面粉的结合物,但在不良商家的手中却成了食品添加剂的组合。
3. 这真的是「食品安全问题」吗?
在食品从业者看来,在三个所谓的「问题」跟「食品安全」完全没有任何关系,它们根本都是「欲加之罪」。
我们先来看看「食用油」这一条。
大部分蛋糕在制作过程中,都需要加入食用油。食用油一方面可以改善产品质构,让蛋糕更加松软,另一方面也能让蛋糕结构更加稳定,防止在烤制过程中发生塌陷。不管是用黄油还是芥花籽油,只要是想做出好吃的蛋糕,油的含量就不可能太低。一般的蛋糕含油量差不多在 5%-12% 左右,确实不算少。
另外,如果用芥花籽油代替黄油的话,在营养上反而是更健康的选择。因为黄油含有大量饱和脂肪酸,吃太多不健康,而芥花籽油含有的饱和脂肪酸比黄油少很多,脂肪酸组成结构更加健康。

而「鸡蛋液」这个,更不知道该说什么。
实际上用鸡蛋液代替新鲜鸡蛋是食品工业标准化下的大趋势。只要用同一个品牌的鸡蛋液,就能保证每家连锁店的蛋糕尽可能一致。这对于连锁企业和消费者来说都是好事。
此外,鸡蛋液由于是工厂大批量生产的,在原料和加工控制上更加严格,食品安全是更加有保证的。如果用新鲜鸡蛋,原料没那么可控,可能反而不那么容易保证食品安全。

还有,使用鸡蛋液节省了敲蛋,打蛋的过程,为制作蛋糕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对于蛋糕店来说,这些时间其实都是金钱呀!再说敲蛋、打蛋过程也可能会增加食品安全风险和质量风险(比如蛋糕混入蛋壳等异物的风险)。
不管怎么看,用鸡蛋液都是更好的选择。在韩国之外的其他国家(中国、欧美国家),用鸡蛋液也是非常常见的。总之,如果我是蛋糕店老板,我也会用鸡蛋液代替鸡蛋。
最后一个就更令人不解了。
为什么蛋糕预拌粉里不可以含有食品添加剂?像乳化剂和膨松剂之类的食品添加剂,在烘焙工业中非常常见,和食用油一样,它们有助于改善产品质构和稳定性,让蛋糕更加好吃。有一些食品添加剂,甚至是家庭烘焙都很常见,比如小苏打,泡打粉,这些都是「膨松剂」。家里那么常见,放到店里就不给用了?

目前没有任何报道有提及卡斯特拉蛋糕店有「超量,超范围使用」添加剂,也就是说,他们用的这些食品添加剂都是完全合法合规的。之所以会被批判,完全是因为人们对于食品添加剂的误解,以及对「天然食品」的想象。
在这里再次重申我的观点: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的灵魂,合法合规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对身体无害,它们可以使食品更加好吃,保存期更长。我们为什么要拒绝它们呢?
4. 双重的讽刺
既然不是食品安全问题,那么是不是宣传上的问题呢?比如会不会存在这种可能:商家采用「纯天然,不含任何食品添加剂」作为卖点,而后面发现有添加剂,如果是这样的情况,那这个节目的行为至少是一种「打脸」。
但是,很遗憾,我也没有搜索到商家任何关于「纯天然」的宣称。
那档电视节目播出后,大多数韩国人从此认为这个蛋糕店是「黑心商家」,用添加剂「以次充好」,从而拒绝购买它们的产品。这我只能理解成对食品工业缺乏了解,对食品添加剂缺乏了解,从而导致的并不理性的恐慌。

这一幕我们多么熟悉。
星巴克用了胭脂虫红色素,说人家「用虫子尸体当原料」;

赛百味用了面包改良剂偶氮甲酰胺,说人家「用橡胶鞋底原料」;

食用盐里面加了抗结剂亚铁氰化钾,说「有剧毒」;

吃辣以后拉肚子,怪辣椒精;

因为劣质料理包事件,而把整个「料理包」行业一竿子打死;

这些都是对食品工业的误解。这些也都是我们之前经历过的事情。
有时候,不明真相的媒体又总能适时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把大众引导到食品工业的对立面。
《寄生虫》这部影片本身,充满了对贫富差距的讽刺和反思。但是如果细究影片中的贫富差距是如何造成的,最后发现,原因之一竟然来自大众对于食品工业的不信任。这简直就是双重的讽刺。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技术型吃货」
Reference
1)Korea Star Daily - 曾經的網紅美食被曝光,下次來旅遊千萬別花冤枉錢 https://www. koreastardaily.com/tc/n ews/92191
2)三立新闻网 - 仿淡水古早味蛋糕 韓連鎖店「大王卡斯特拉」遭爆非天然 https://www. setn.com/News.aspx? NewsID=233262
3)刘宾洋. 油脂在焙烤中的作用[J]. 食品科学, 1988, 9(10).
4)Fat secret https://www. fatsecret.com/calories- nutrition/usda/sponge-cake?portionid=61595&portionamount=100.000
5)Bilibili - 《寄生虫》里面的“古早味蛋糕”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