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 茅盾(1896—1981)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现代作家、社会活动家,新中国第一任文化部长,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观前街。父亲沈永锡,清末秀才,通晓中医,是具有开明思想的维新派人物。母亲陈爱珠,是一位通文理、有远见而性格坚强的妇女。茅盾10岁丧父,童年时代,就接受了母亲所教的文学、地理和历史知识,所以茅盾说,'我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是我母亲'(《我走过的道路》)。
茅盾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6年毕业,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1920年开始文学活动,曾与郑振铎、叶圣陶等人一起组织文学研究会。1921年接编《小说月报》,倡导现实主义,翻译介绍外国文艺。对我国新文学运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27年发表第一部中篇小说《幻灭》,它与相继问世《动摇》(1928)、《追求》(1928)合为总名《蚀》的三部曲,引起强烈的反响。中篇小说《虹》发表于1930,1933年的长篇小说《子夜》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茅盾为了和国民党新闻检查机构作'韧性的斗争',一生用了一百二十多个笔名,有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形天等。
新中国成立后,茅盾任第一任文化部长。曾当选为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历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和第四、五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茅盾关心家乡建设,1980年5月在《颠江日报》发表《可爱的故乡》文中说'漫长的岁月和迢迢千里的远隔,从未遮断过我的乡思。'当年12月,赠给乌镇中学图书一批。并为家乡赋词题字不下十余次,最后一次为家乡题字是'乌镇电影院'。
1981年3月27日,沈雁冰病逝于北京。临终时他致函党中央,表达对共产主义事业坚贞不渝的信念,要求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共中央根据其请求和一生表现,决定恢复其中国共产党党籍,党龄从1921年算起。
沈雁冰著作等身,除翻译外,留下一千二百多万字作品。自1983年起,人民文学出版社陆续出版四十卷本《茅盾全集》,收录其全部文学著作。
丰子恺 丰子恺(1898—1975)
原名丰润,又名丰仁,号子恺,笔名TK,崇德(今桐乡县)人。现代画家、文学家、艺术教育家。早年曾师从弘一大师(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深受其佛学思想影响。五四后,开始进行漫画创作。早期漫画作品多取自现实题材,带有'温情的讽刺',后期常作古诗新画,特别喜爱儿童题材。他的漫画风格简易朴实、意境隽永含蓄,是沟通文学与绘画的一座桥梁。
1975年4月,丰子恺回故乡探亲访友,作书画多幅分赠亲友。同年9月15日,病逝于上海,骨灰安放于上海龙华革命公墓。
子恺著作等身,历年不同版本之著译多达一百六十余种,部分著作曾译成外文在国外发行。现有《丰子恺文集》艺术卷、文学卷共七册。《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评其散文曰:'感情真率自然,语言朴素洒脱。形式灵活多样,信笔所至,妙趣横生,于平易琐细中寓深意,在淡泊飘逸中见真情。'
1984年,故乡人民为纪念丰子恺,在原址重建缘缘堂,陈列丰子恺生前遗物、照片、手稿、著作等,供国内外友人参观瞻仰。
钱君陶 钱君匋(1907—1998)
钱君陶,浙江桐乡人。著名书法家、画家、篆刻家、书籍装帧家。曾任西泠印社副社长、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及上海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及上海分会名誉理事,上海市政协第三、四、五、六届委员,君陶艺术院院长。钱君陶的绘画,笔墨简洁,苍劲老辣,意境高古;书法篆、隶、草、楷皆工,尤以质朴灵动的隶书独步书坛;篆刻宗秦汉,在赵之谦、吴昌硕、黄牧甫后另辟蹊径,匠心独运,计白当黑,收放自如,边款长跋,诗文自撰,有过前人之处;收藏宏富,精于鉴赏。八十年代,其将毕生所藏书画文物数千件悉数捐给家乡,艺德之高,世人所仰。
徐肖冰、侯波夫妇 徐肖冰、侯波夫妇
徐肖冰(1916—2009) 1916年生于浙江省桐乡县自1920年至1930年在本县的一所私塾学堂念书。三十年代初在上海'天一''电通''明星''西北'等影片公司工作,曾担任《桃李劫》、《自由神》、《风云儿女》、《都市风光》、《生死同心》、《马路天使》等影片的摄影助理,并参加上海左翼戏剧活动。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在山西太原参加八路军,同年冬赴陕北延安 ,在后方政治部宣传科从事摄影工作,1938年任陕甘宁边区抗敌电影社技术部长, 同年参加八路军总政治部电影团任摄影师,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年代,在陕甘宁边区、华北抗日根据地和东北解放区进行新闻记录电影与摄影创作,拍摄了大量的新闻记录影片与图片。全国解放后他肩负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的领导工作和创作工作,参加《毛主席、朱德司令等莅平》、《新政协筹备会议》、《开国大典》、《解放了的中国》、青春万岁》、《抗美援朝第一辑》、《万象更新》、《英雄赞》、《人定胜天》、《美丽的西双版纳》等记录电影的摄影或编导,出版《路》画册,主编《长江》画册。出版口述自传并在国内外举办影展。荣获了斯大林奖金一等奖、朝鲜政府二级国旗勋章、文化部优秀影片一等奖,国家图书奖等。曾当选中国文联第一至六届代表、中国电影家协会第一至四届理事、全国人大第一至第三届代表、北市人大第一至二届代表、党的'八大'代表、全国政协第五至七届委员、全国总工会第九届执委、中国摄影家协会第三届主席、第四届副主席、第五届顾问、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电影摄影师学会副主席、中俄友协理事、宋庆龄基金会名誉理事、中国电影基金会名誉理事、中国图片银行名誉行长等。
侯波 1924年生于山西夏县郊区。1938年参加革命。1939年至1944年,在延安边区中学、延安大学、延安女子大学学习。现任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主席。新华通讯社高级记者。抗战胜利以后,在东北电影制片厂任摄影科长。1949年到北平,同年调到中南海,为毛主席和党中央的领导同志摄影达十二年之久。出版作品集《路》,荣获中国图书一等奖、首届全国优秀美术图书奖金奖、首届国家图书奖等。曾是全国妇联'三八'红旗手。
程庆国 程庆国(1927—1999)
程庆国,浙江桐乡人。桥梁结构和铁道工程专家。195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士木工程系。1956年获苏联列宁格勒铁道学院副博士学位。历任铁道部科学研究院桥梁研究室副主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副院长、院长,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铁道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铁路》和《中国铁道科学》编辑委员会主任委员、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委员会主任、国际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委员、国际预应力混凝土学会工程实践委员会委员。1992年当选为俄罗斯运输科学院外籍院士: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王会悟 王会悟(1898—1993)
王会悟出生在浙江省桐乡县乌镇,其父是晚清秀才,按辈分,她还是茅盾的表姑。王会悟在中学时代就接触了大量新思想、新文化。五四运动以后,王会悟来到上海,被介绍到黄兴夫人徐宗汉(中华女界联合会会长)处做文秘工作。其间,李达作为留日学生总会的代表回国办事,与'女联'有来往,于是他们相识并相爱了。1920年下半年,王会悟和李达举行了简朴的婚礼,结为终身伴侣。这年年底,陈独秀赴广东任教育厅长,党的'一大'筹备工作由李达和李汉俊负责。王会悟是唯一的工作人员,会议的食宿安排及开会地址等事务均由她一手操办。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望志路106号李汉俊家召开。7月30日,会议开始不久,突然闯进来一个不速之客,在楼下望风的王会悟立即将这可疑情况报告给与会代表,具有秘密工作经验的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果断宣布休会。果然,一刻钟后,法国巡捕就包围、搜查了李汉俊的家。当天深夜,转移出来的代表相聚商议另择会址,王会悟建议到她家乡嘉兴南湖这个僻静安全的地方去,她的建议在董必武等人的支持下获得通过。7月31日清晨,王会悟同代表抵达嘉兴后,随即巧妙地安排代表在南湖的一条画舫里继续召开会议 ,她自己坐在船头望风、放哨。直至傍晚,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党的'一大'圆满结束。可以说,如果没有王会悟这位中共历史上第一个会务兼保卫工作者,那么,历史就将可能是另一种写法。
王会悟还主持创办了我党最早的一个妇女报刊——《妇女声》。在李达编写出版《社会学大纲》时,王会悟废寝忘食地协助李达抄稿、印刷、发行,做了大量辅助性工作。乌镇的妇女解放运动也是王会悟首先发起的。王会悟没有参加中国共产党,但她时刻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为中国革命事业,尤其是中国妇女解放事业奋斗了一生。她是一位为党、为妇女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革命老人。
汤国梨 汤国梨(1883—1980)
字志莹,号影观,女,祖籍浙江乌镇。我国现代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诗词家、书法家。博学多才,其志自坚,有'旷代清才,直与贺、柳并辔'之美誉。
1905年秋入上海务本女学读书,求学期间,浙江发生了反对清政府向英国借款修筑苏杭甬铁路的风潮。她积极参加保路拒款运动,经常在愚园、锡金公所讲演,听者激动,女界认款支持者甚众。1907年夏,汤国梨以第一名成绩从务本女学师范毕业后回到故乡,受聘于私立吴兴女校。先为教员,次任舍监,最后任校长。汤国梨深受新思想的影响,行事有新式女性的风采,1913年经蔡元培证婚,与一代儒宗、朴学大师章太炎先生结为琴瑟之好,孙中山、黄兴、陈其美等革命领袖均与会庆贺。婚后,汤先生积极配合太炎先生从事革命和学术活动,可以说,章、汤的结合是革命的结合,是两个人格高尚者的互相倾慕。婚后月余,'二次革命'爆发,章太炎支持讨袁,入京面责,遭袁世凯软禁3年,汤国梨任家庭教师以维持生计。'九·一八'事变后,章氏夫妇为动员抗日,不顾处境不佳,积极奔走呼号,创办伤兵医院一所,支援十九路军抗日。1925年6月,章太炎病逝苏州,汤国梨继承遗志,坚持办学,成立章氏国学讲习会董事会,自任董事长,建立章氏藏书楼,又殚精竭力,整理遗书,筹备出版《章太炎全集》。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上海沦陷,为拒绝向汪伪政权注册,主动停办学院,不顾敌伪威胁利诱,保持民族气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选苏南和苏州市首届人民代表,历任江苏省文史馆馆员、苏州市政协委员等职。'文革'中,汤国梨得周恩来总理保护,免受迫害。1980年7月27日,汤国梨以98岁高龄病逝苏州 。1986年,迁葬于杭州西子湖畔南屏山麓章太炎墓侧,沙盂海题写墓碑。

汤国梨善诗词,工书法,著有《影观诗稿》、《影观词稿》,九十高龄后所作书法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

陆费逵 陆费逵(1886—1941)
字伯鸿,幼名沧生,桐乡市人。父芷沧,历任直隶、山东、河南等地幕僚。清光绪十八年(1892)改入江西南昌府幕,遂移家南昌。母为李鸿章侄女,颇识诗书。陆费逵天资聪颖。好学勤思,初由母教读,后即自学经吏。二十四年,戊戌变法,受新思潮影响,弃旧学,攻学史地、算术、外文。二十八年,与人合办正蒙学堂,后因经费不继停办。明年春,以'蓬矢四方,男儿之志',离家去武汉独立奋斗。三十年,开办书庙,出售《革命军》、《警世钟》等革命书籍,并自著《岳武穆传》以抒发反清革命思想。三十—年春,革命党人以日知会为活动基地,陆费逵即参加其活动。是年秋接办汉口《楚报》,任主笔。任职才三月,报社为湖广总督张之洞查封,被迫逃往上海,任吕明公司上海支店(书店)经理。又参加筹建上海书业商会,任评议员兼书记。主编《图书月报》(出版三期)。三十二年,任文明书局职员兼文明小学校长。三十四年秋,进商务印书馆,任国文部编辑。宣统元年(1909)春,升出版部部长兼《教育杂志》主编,著文宣传教育救国论倡仪改革旧教育制度。其革新精神,倾动一时。又建议整理汉字,主张简化,提倡白话文。二年夏,中国教育会成立,为之起草章程。辛亥革命爆发前,预计革命成功有望,以为欲振兴教育,首当改革教材,乃暗中邀集专家编辑教科书,又与商务印书馆同人沈知方、戴克敦等集资二万五千元,创办中华书局。书局于民国元年(1912)1月1日开业陆费逵任经理,沈知方任副经理。书局以'教科书革命'和'完全华商自办'为口号,与商务印书馆竞争,及时推出《新学制教科书》和《新编国民教育教科书》。此项教材,以五色国旗作封面,体例一新,风行全国。1913年,增资至十万元,设分局于北京、天津、广州、汉口、南京等地。同年,去日本考察出版事业,回国后改进经营业务。3年,出版《中华新学制中学教科书》和《中华师范教科书》。1914年,中华书局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邀请唐绍仪、王正廷、范源濂和梁启超等任董事,自任局长。由梁启超主编《大中华》杂志,并出版《中华小说界》、《中华实业界》、《中华妇女界》等刊物。1916年,资本增至一百六十万元,设分局四十余处,职工千余人,成为国内第二家华商大书局。后因经营失当,几至停业。1917年底,得常州大资本家吴镜渊投资,改组董事会,吴任驻局办事董事,于右任、孔祥熙等为董事,陆费逵被免去局长职务。1917年起,陆费逵复任总经理兼编辑所长,创办《解放与改造》、《新文化丛书》等。1919年起,又先后创刊《心理》、《学衡》、《国语》、《少年中国》和《小朋友》等杂志;刊印《少年中国学会丛书》、《儿童文学丛书》。资本增至二百万元。1927年在香港设分局,规模益大。1929年,陆费逵在上海新办中华教育用具制造厂,制造教学仪器,兼产桅灯。此后,扩充印刷所,承印国民党政府之证券、钞票。1934年,新建印刷厂于九龙。其设备之先进,居远东第一。1936年,陆费逵任中华书局董事长,至翌年春,扩资至四百万元,分局四十余所,沪港两厂职工达三千余人,是为中华书局发展之鼎盛时期。'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1933年初,陆费逵著文于《新中华》杂志,呼吁'一致对外','长期抵抗','将整个的财力、人力,准备作战'。1936年,创办保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橡皮船、防毒面具等国防用品。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中华书局上海总厂和编辑所停工遣散,总局迁昆明,保安实业公司迁香港。11月,陆费逵去香港,设立中华书局办事处。此后,香港分局赶印书籍,供应抗战后方。1941年7月,陆费逵病逝于九龙。
陆费逵主持中华书局三十余年,编辑出版聚珍仿宋版《二十四史》、《中华大字典》、《辞海》、《四部备要》、《古今图书集成》(影印)等巨著,以及各类图书近二万种,为中国文化建设作出重大贡献。历任上海书业同业公会主席、中华工业总联合会委员等职;抗战期间,连任国民参政会第一、二届参政员。著有《教育文存》五卷、《青年修养杂谈》、《妇女问题杂谈》等。

吕留良 吕留良(1629—1683)
明末清初杰出的学者、思想家、诗人和时文评论家、出版家。又名光轮,一作光纶,字庄生,一字用晦,号晚村,别号耻翁、南阳布衣、吕医山人等,暮年为僧,名耐可,字不昧,号何求老人。浙江崇德县(今浙江省桐乡市崇福镇)人。顺治十年应试为诸生,后隐居不出。康熙间拒应满清的鸿博之征,后削发为僧。著有《吕晚村先生文集》八卷、《续集》四卷;《东庄诗存》六卷(《清诗纪事》作七卷)、《惭书》一卷;与吴之振、吴自牧合选《宋诗钞初集》、与张履祥合选《四书朱子语类摘抄》三十八卷;又有《精选八家古文》及后人汇刻其时文评语数种;刻印其遗文墨迹若干卷。此外,《大义觉迷录》中引用其日记多条。留良自幼推崇朱熹,为文似朱熹,翻澜不已,善于说理;诗学杨万里、陈师道,深情苦语,令人感怆。近人邓之诚说:'以诗文论,诚宗羲劲敌,唯史学不如。'(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1984年新一版)
卒后受湖南曾静案牵连,雍正十年(1732)被定为'大逆',毁墓开棺戮尸。时长子葆中(康熙四十五年进士,翰林院编修)已卒,亦株连戳尸;幼子毅中,斩首;家属、亲戚、门人,治罪,其孙辈大多流放东北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县),给披甲人为奴;家产入官;著作禁毁。其实曾静与吕留良素未谋面,因崇仰吕氏,即以吕氏私淑弟子自称。曾静谋划反清,事败,累及吕留良。辛亥革命后,冤案昭雪。浙督汤寿潜改西湖彭公祠崇祀三贤,列留良为三贤之一。知县及地方绅耆,为建新墓,筑纪念亭于孔庙后,蔡元培为之书额及联,立碑以垂不朽。今县境有留良、晚村两乡,用其名号命名,并于崇福镇筑吕园以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