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推荐
失落的木瓜  ·  CS224n--Lecture 1 ...·  1 年前    · 
大明王朝:沈一石记了二十年的账册,揭开了大明朝鲜为人知的秘密

大明王朝:沈一石记了二十年的账册,揭开了大明朝鲜为人知的秘密

上一期提到了沈一石的死,他的死可以说是剧中的一个小高潮,让人倍感惋惜。

尤其是他留下的一封信,更是塑造了他有情有义,无可奈何,又悲催的形象:

“侯非侯,王非王,千乘万骑归邙山。狡兔死,良弓藏;我之后,君复伤!一曲《广陵散》,再奏待芸娘!”

他的死对他来说是一种解脱,对其他的人来讲,反而成了负担……

《大明王朝1566解密》第71期:大明王朝:沈一石自焚后留下的账册,揭开嘉靖朝鲜为人知的秘密!

一、

杭州知府高翰文并没有阻止沈一石的死,一方面他无法阻拦,另一方面,他从内心还是认可沈一石这个知音的。只是命运捉弄人,他们俩其实很像,唯一的区别也不过是一前一后被朝廷放弃而已……

随着沈一石的死,高翰文还抄到了几箱账册,此时这些账册已经装满了箱子,送到了浙江巡抚衙门。此时就摆在郑泌昌、何茂才和杨金水的身边,这三个人都曾经吃过沈一石,自然明白账册对自己的重要性。

第一个忍不住的人是何茂才:

“打开来看看,或是搬到后院去烧掉,你们说呢?看了也吓不死人,不看,死了才是冤鬼!”

何茂才能说出这句话的前提是,他默认此时的三人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这个账册对大家都不利,需要销毁掉,但是销毁掉之前,可以看一下,到底谁吃的最多?其实,从他内心里来讲,他认为自己吃亏了,另外两个人肯定从沈一石那里拿得更多。另外,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要搞明白现在沈一石还剩下多少钱,该怎么分?

郑泌昌也比较自信,但是到了这时候了,还想着甩锅呢:

“对朝廷负责,对织造局负责,还是打开来看看吧!”

见郑泌昌这时候了,还在讲着冠冕堂皇的话,什么对朝廷好,什么对织造局好,这是重点吗?重点还不是为了你俩好,真要问心无愧,那好啊:

“那就别打开,要是真对朝廷负责的话,就把他们交给四个锦衣卫送到朝廷去!”

毕竟之前郑泌昌跟杨金水曾经撕破过脸皮,这一次刚刚动了点心思,就被啪啪打脸。他当然知道织造局在嘉靖帝心中的分量,不然的话,当初他就不会让沈一石打着织造局牌子去买田了。



二、

自己甩的锅,自己再背回来:

“杨公公误会我的意思了,沈一石到底有多少家产,哪些应该是织造局的,哪些必须立刻抄没筹粮募兵……”

所谓的杨公公误会了,是指这时候我不想甩锅,沈一石之前的钱花到了哪里咱就不计较了。主要看看现在的沈一石还有多少钱,哪些分给织造局,哪些分给朝廷,至于我俩,这次就不要了!

这时候的何茂才也醒过味来:

“中丞的意思是不是叫我撕开封条?”

既然是封条,自然不能随便撕开,如果以后真的东窗事发,或者是因为撕封条的事被查问,那么第一个撕的人自然首当其冲,这也是何茂才不满郑泌昌的地方。

“这上面明写着呈织造局和巡抚衙门,杨公公不开口,中丞不开口,我怎么敢启封?”

你俩不授权,我才不当冤大头启封呢,回头账册你们都看了,再把我供出去,我不当冤大头!

杨金水却并不想看,其实沈一石临死前一共送了两份账册,一份给巡抚衙门,一份给了织造局。就算是送给织造局的那一份,杨金水也不敢看,所以他当着锦衣卫的面讲不能看。

结果朱七会错了意思,以为他说的是不能让不该看的人看到,所以下令:

“该送的送上去,该销毁的销毁!”

很多人不理解杨金水为什么最后装疯卖傻也能瞒过嘉靖帝?其实他根本就瞒不过嘉靖帝,之所以他瞒不过嘉靖帝,是因为他从来不敢瞒嘉靖帝,包括前面的毁堤淹田,包括后来的打织造局牌子买田的事。嘉靖帝之所以能控制全局,说到底就是天下的信息都是被杨金水这样的人汇报,他们所谓的忠诚,就是指这里。



三、

杨金水此时还不至于跟郑泌昌和何茂才分裂,但是又得摆出一副无关织造局的样子:

“我呢,是真不想看了,二位大人如果也不想看了,我这就去叫四个锦衣卫兄弟来,把箱子抬走。”

杨金水就是不肯授权开封,他不说话,郑泌昌再不说话,这账册就看不成了,没办法,郑泌昌给自己找了个台阶:

“开封吧,为前方筹募军需毕竟是我们的事,就不要使杨公公为难了。”

杨金水听他们这么说倒有些满意,又弄了个什么十足赤金来讽刺一番后,终于在这三个人的见证下,箱子打开了。打开的箱子赫然有一封书信,这封书信也挺有意思,封面写着十个大字:

“杨郑何诸公共启——沈一石!”

何茂才已经迫不及待地要打开看了,结果被郑泌昌喝住了,万一里面写了什么东西对何茂才不利,他一下子给毁了怎么办?

“你知不知道规矩呀,摆在案上一起看!”

这还不算,还得喊来杨公公一起看,毕竟书信上写着让这三个人一起看,另外,只有一起看,才能算是命运共同体嘛,虽然杨金水并不这样认为。

这封信写得比较长,杨角风给大家截几句话:

“嘉靖二十一年至今,二十年间……唯胡部堂胡宗宪与沈某,无账目往来……沈某库存丝绸仅一百匹,作坊可织丝绸亦仅一万九千匹……上下挥霍无度,便掠之于民,民变在即,便掠之于商……”



四、

沈一石的账册透露了好几个秘密:

首先,最大的秘密就在于分成方面,按照沈一石的账册表明,这二十年,一共产丝绸四百万匹,其中二百一十万匹归了织造局,各任官员分一百万匹,只剩下九十万匹用来支配成本和再投入。

按照这个比例来讲的话,沈一石只能占到20%-25%,这个比例,跟买地时能出的价格是匹配的。正常的土地价是五十担一亩,灾年也要三十担,按照20%-25%的比例,最高价只能出到十担粮食一亩,再多了,沈一石必然破产。

当初胡宗宪去京城汇报毁堤淹田之事时,嘉靖帝事后讲过他跟严党是三一分,最多能忍受五三分,再多了,他就不同意了。二百一十万匹跟一百万匹差不多是二一分,属于三一分和五三分的平均数。

第二个秘密则是胡宗宪,沈一石讲跟他是没有账目往来的,这样的话,郑泌昌和何茂才就很担心。不能把胡宗宪拉下水,那么日后倭寇剿除后,很可能胡宗宪会反过来对付自己。正是由于看了沈一石的账目,这才有了郑泌昌和何茂才刻意要把沈一石的产业卖给胡宗宪宗亲的原因。

第三点比较严重了,从上到下拿走了沈一石75%以上的丝绸,最后国库空虚,却杀了这个只占不到25%的沈一石。自然就没有啥油水,沈一石此时全部家当只有一万多两银子,外加不到两万匹丝绸而已,跟要的五十万匹相差甚远。而且这点钱根本无法筹募军需,也就是说,嘉靖帝的如意算盘失灵,那么他该怎么办?

那就是关于账册的第四个秘密了,就是沈一石说的掠之于民失败,掠之于商也失败,下一步自然是掠之于官了!

这也预示着,郑泌昌和何茂才就是下一个被抄家的对象,不然,哪里来钱?

郑泌昌和何茂才看完了信,一身冷汗,怎么办?

筹钱的事,还得继续,其实这时候他们已经想到空头支票卖产业了,那么抄家出现这个问题,该谁去顶罪呢?



那还用说,肯定是高翰文啊,是他带的队啊!


目前大明王朝解读已经完结,喜欢的朋友可以到某条、某度和某众号搜索“杨角风发作”,有完结版专栏,谢谢大家!直通车: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看大明王朝,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原创文章,喜欢就关注吧!

编辑于 2021-12-01 12:14

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