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姆国
(波斯语:
سلجوقیان روم
,现代土耳其语:
Anadolu Selçuklu Devleti
),是在安那托利亚的塞尔柱帝国延续政权,在1077年至1307年间统治安那托利亚,初时的首都在伊兹尼克,及后在科尼亚。罗姆苏丹国宫廷的流动性强,故开塞利、锡瓦斯等城市也扮演着首都的角色。在东面,罗姆苏丹国逐步吞并、整合其它的突厥国家。在罗姆苏丹国最强盛时,领土横跨地中海安塔利亚及阿拉尼亚一线至黑海锡诺普地区的安那托利亚中部领土东至凡湖,西端接近代尼兹利及爱琴海流域。
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前,1190年的罗姆苏丹国
罗姆(Rûm)出自阿拉伯语,指安纳托利亚,后来在阿拉伯语及伊斯兰世界指罗马帝国,亦即后来的希腊化的拜占庭帝国。塞尔柱人称他们的苏丹国为罗姆是因为苏丹国建立在长久以来属于拜占庭帝国的地区。在一些较古老的西方文献里,罗姆苏丹国有时被称为科尼亚苏丹国或以哥念苏丹国。
十二世纪末及十三世纪初,罗姆苏丹国兴盛,占领了拜占庭帝国在地中海及黑海的重要港口。在安那托利亚,罗姆苏丹通过建立商队旅馆鼓励通商,便利了货物由伊朗及中亚运往港口,还与热那亚人建立了稳健的贸易关系。财富的累积使罗姆苏丹国得以并吞曼齐克特战役以后建立的诸多突厥国家,如达尼什曼德王朝、门居切克、萨尔图克卢、阿尔图格王朝。罗姆苏丹成功抵受十字军的攻击,但在1243年被蒙古人打败,在此之前塞尔柱帝国已经灭亡,罗姆苏丹国成为了蒙古人的附庸。即使有一些精明强干的统治者为维护国家的统一而努力,但罗姆苏丹国还是在十三世纪末分崩离析,并在十四世纪彻底消失。
在罗姆苏丹国统治的最后十年里,领土内许多小贝立克宣布独立,其中包括奥斯曼人的奥斯曼贝立克。其地位最终被奥斯曼人崛起后建立的奥斯曼帝国所取代。
塞尔柱帝国的前王位候选人库塔尔米什的儿子,同时是梅利克·沙阿一世的远亲苏莱曼·库塔尔米什在1070年代掌控安纳托利亚西部。1075年,他占领拜占庭帝国的尼科米底亚。两年后,他自称为塞尔柱苏丹,在伊兹尼克建都,建立罗姆苏丹国。
1086年,苏莱曼在安条克附近被叙利亚的塞尔柱统治者突突什一世所杀,苏莱曼的儿子基利杰阿尔斯兰一世被囚禁。马里克沙阿在1092年逝世,基利杰阿尔斯兰一世被释放,他马上在父亲统治的地区建立势力。基利杰阿尔斯兰一世最终被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击败,被赶到安纳托利亚中南部,他在那里恢复国家,以科尼亚为都。1107年,他向东冒进,攻占摩苏尔,但同年,他在与梅利克·沙阿一世之子也是下一任塞尔柱苏丹穆罕默德一世作战时死亡。
与此同时,另一个塞尔柱人梅利克·沙阿攻占科尼亚并自称罗姆苏丹。1116年,基利杰阿尔斯兰一世的儿子梅苏德一世在达尼什曼德王朝的协助下重夺科尼亚。1156年梅苏德一世逝世时,苏丹国已控制接近整个安纳托利亚中部。梅苏德一世的儿子基利杰阿尔斯兰二世占领达尼什曼德的锡瓦斯、马拉蒂亚附近的地区。在1176年的密列奥塞法隆战役,基利杰阿尔斯兰二世击败拜占庭皇帝曼努埃尔一世的帝国军队,却没有对拜占庭帝国在安纳托利亚的势力造成严重冲击,拜占庭军队在第二年的门德雷斯河谷战役几乎全歼罗姆苏丹国部队。科尼亚在1190年被第三次十字军中来自神圣罗马帝国十字军暂时占领,后来罗姆苏丹国迅速收复科尼亚,并巩固其势力。
1200年左右的罗姆苏丹国及周边地区形势。
塞尔柱帝国最后一位苏丹图格里尔三世在1194年被杀,罗姆苏丹国成为唯一的突厥人国家。凯霍斯鲁一世在1205年夺回十字军控制的科尼亚。在凯霍斯鲁一世及其继承者凯考斯一世、凯库巴德一世统治下,罗姆苏丹国的势力在安纳托利亚达致极盛。凯霍斯鲁一世最大的成就是在1207年夺取地中海海岸的安塔利亚,但在试图扶植阿莱克修斯三世复位而进攻尼西亚帝国时遭到了挫败。他的儿子凯考斯一世则在1214年攻克锡诺普,特拉布宗帝国臣服。后来他又灭亡了西利西亚亚美尼亚王国,但在1218年被迫将阿勒颇交给阿尤布王朝埃及苏丹卡米勒。凯库巴德一世继续在1221年至1225年攻略地中海沿岸。1220年代,他派遣远征军渡过黑海到克里米亚。在东面,他击败门居切克,开始向阿尔图格王朝施压。
恰尔达克的商队旅馆
凯霍斯鲁二世攻克迪亚巴克尔附近的地区,他在1239年须面对颇有声望的传道者巴巴·伊沙克领导的暴动。三年后,暴动被压制,但罗姆苏丹国丧失了在克里米亚的立足点,其国家及其军队被削弱。在这种情况下,还要应付更为危险的威胁,那就是正在扩张的蒙古人。蒙古帝国的军队在1242年攻占埃尔祖罗姆。1243年,凯霍斯鲁二世在克塞山战役(克塞山位于锡瓦斯与埃尔津詹之间)大败于蒙古的拜住。此后,塞尔柱突厥人只得顺从蒙古人,并逐渐沦为蒙古人的附庸。凯霍斯鲁二世兵败后逃到安塔利亚,在1246年逝世。
凯霍斯鲁二世之死导致了国家分裂, 国土被凯霍斯鲁二世的三名儿子瓜分。长子凯考斯二世取得克泽尔河以西地区的统治权。他的弟弟基利杰阿尔斯兰四世及凯库巴德二世在蒙古人的监督下统治克泽尔河以东的区域。1256年10月,拜住在阿克萨赖附近击败凯考斯二世,安纳托利亚落入蒙哥手上。1260年,凯考斯二世由科尼亚逃到克里米亚,在1279年逝世。基利杰阿尔斯兰四世在1266年被处死,凯霍斯鲁三世成为安纳托利亚名义上的统治者,实权则由蒙古人或监国行使。
衰落中的罗姆苏丹国成为伊儿汗国的附庸,不受苏丹控制的独立贝立克开始在1300年前后出现。
国家开始分裂成多个小贝立克,这些贝立克脱离蒙古人及罗姆苏丹的控制。1277年,埃及的马木留克苏丹拜巴尔一世响应一些贝立克即安纳托利亚当地势力的求援,击败蒙古人,使蒙古人暂时失去了对安纳托利亚大部分地区的控制。但请求马木留克人来到安纳托利亚的贝立克没有表示防御的需求,后来马木留克军队返回埃及,蒙古人再度控制了安纳托利亚。
凯霍斯鲁三世的统治接近结束时,他只能对科尼亚附近行使主权。只有一些贝立克及安纳托利亚的塞尔柱突厥统治者依然承认科尼亚苏丹的主权,他们仍以苏丹的名义念呼图白。苏丹也继续称他们为“伊斯兰的骄傲”。凯霍斯鲁三世在1284年被处死,罗姆苏丹国遭受了另一次内部斗争的打击,直至1303年,凯考斯二世的儿子梅苏德二世确立为苏丹。1308年,梅苏德二世被谋杀,他的儿子梅苏德三世在稍后亦被杀。一名王朝远亲暂时成为科尼亚的统治者,但在1328年,他被卡拉曼贝立克击败,他的领土被吞并。罗姆苏丹国的货币影响力仍持续一段时间,其货币被视为有可靠的价值,继续在十四世纪流通使用,包括奥斯曼人也使用这些货币。
凯库巴德一世在1221年至1226年间于阿拉尼亚建造的克孜勒库莱(红堡)。
在十二世纪及十三世纪十字军东征之后、蒙古人入侵之前的安纳托利亚繁华昌盛,杰出的建筑及装潢艺术表明了这一点。
商队用作住宿、贸易中途站的商队旅馆在塞尔柱帝国时期被大量建造,特别受人注目。在伊斯兰建筑历史里,这些商队旅馆是最为独特及最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建筑之一。
最大的商队旅馆是在科尼亚与阿克萨赖路上的苏丹汗,位于阿克萨赖的小镇苏丹哈讷,建于1229年,总面积为3900平方米。另一所同名的商队旅馆在开塞利与锡瓦斯之间。除了苏丹哈讷,土耳其还有五个城镇以商队旅馆的名字命名,坎加尔、杜拉安、海基姆汉、卡登哈讷及代尼兹利的阿克汗都有名为阿拉贾汉的旅馆及小镇。海基姆汉的旅馆却有着独特的阿拉伯语题铭,提及到关于旅馆的历史,另外还有两个以亚美尼亚语及叙利亚语写成的题铭。该旅馆是由苏丹凯库巴德一世的医师建成,他原本是基督徒,后来改信伊斯兰教。另外较为特别的还有靠近阿拉贾的考莱希萨尔聚居地,由塞尔柱的指挥官许萨姆丁·泰穆尔卢在克塞山战役战败逃难至此建立的,他建立了一个包含城堡、学校、住宅区及商队旅馆的小镇,小镇在约十六世纪被废弃。到1960年代,小镇的商队旅馆被美术史学家、奥斯曼考古学家奥克塔伊·阿斯拉纳帕发现,同时又发现了大量文献证实了聚居地的存在,例如1463年的敕令指示学校校长不要租出学校的房间,而是租出商队旅馆的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