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你的那十年》里蒋文旭有多恶心?

看完《最爱你的那十年》,心疼贺知书到不行,被蒋文旭恶心到反胃,他那种毫无道德底线毫无节操的不分白天黑夜百无禁忌是个人都能睡的行为,真的是我看bl以来第…
关注者
136
被浏览
557,530
登录后你可以
不限量看优质回答 私信答主深度交流 精彩内容一键收藏

有留言说《最十》抄袭,宣传等于变相支持。我不知道在我这里说这个是啥意思,我不针对留言的朋友,也并非玻璃心,但有几个态度我觉得有必要表明。第一,不知全貌,我不予置评,“抄袭是原罪”我认同,但定罪需要证据和法律依据,“大家都说他抄袭”不行,不能做为证据,你要有审判结果,不然你随便“定罪”,不仅毫无意义,而且有诋毁他人的嫌疑,要对自己说的每一句话负责,即使在网上。第二,我只是读者,我对看过的书发表自己的感想是我的自由,我自认为我的文字里并不存在反动,低俗等不健康的东西,所以我不需要谁来告诉我该读什么,该写什么。第三,我不混任何粉圈,我在这里所有回答只针对问题本身,通篇表达的是我对人物的看法和对婚姻的观念,并没有宣传该书的目的以及必要,所以你说我“宣传”该书就是“支持抄袭”,不仅偷换概念,逻辑起点也是错的。第四,我接受一切合理化建议和批评,也可以热烈讨论一切想讨论的问题,即使有分歧,如果你喜欢,我们也可以平和探讨,但我不接受莫名其妙,无中生有,模棱两可,没事找事,自以为是,站在道德制高点的指责。一本书,一个书评而已,搞得太复杂就大可不必,如果非要较真,你未必搞得定我。

多说一句,对于一部作品,我的态度就是关注作品本身,至于作者的为人和私生活,离我遥远,我也不感兴趣,粉丝圈是否恶臭,作者为人是否正直,这跟我看不看一部作品没有什么必然联系。书看的多了去了,总不能每看一本都要先去搞清楚这些烂事儿,非常抱歉,我没时间,如果这样你觉得我三观不正,助纣为虐,我们合则聚,不合则散,出门右转,恕不远送。

《沉思录》里有句话特别好。“我们听到的一切都是一个观点,不是事实,我们看见的一切都是一个视角,不是真相”。我觉得这句话特别适合送给随波逐流,容易被煽动的人,没事多看点书,越看越觉得自己粗鄙浅薄,就不会有那么多自信满世界喷。

——————以下

最近刚刚看了《最爱你的那十年》接着又去追了漫画版,气的心肝脾肺疼,不写点什么,要疯了。这个题材的文,我看过两本最虐的。南康白起的《我等你到三十五岁》第一,《最爱的你的那十年》排第二。我觉得这个故事最让我感到压抑的不是故事本身,而是他有所有校园美好爱情的开始,但没有一个好的结局,如果说伪渣是童话,撒野是救赎,轻狂是青春,嚣张是叛逆,全高是执恋,最爱你的那十年可能就是现实。让我怀疑,所有我喜欢的cp十五年后,是不是都是这样的结局。

蒋文旭恶心我恶心到我真的不希望他死。

我希望他恶疾缠身但长命百岁,不孕不育却四世同堂。

他像个蝙蝠,不仅吸干了 贺知书 的血,还吸干了他的福气,尊严,和爱情。

他像个发情的种马,无论男女,百无禁忌,能上就上,浪够了还想要“只要回头就能看到他”

我最恨他的地方就是,他亲手毁了那么优秀本该有着灿烂人生的贺知书,后来他的眼里全是空洞和小心翼翼。他亲手杀了那个原本一身茉莉花香的贺知书,后来的他只有医院消毒水味,和若隐若现的血腥味。我最恨他的地方就是,已经知道了贺知书得了血癌晚期,沈醉来找他的时候,他居然说“等找到他,再说吧”。好像只要把他找回来,他蒋文旭的罪孽就赎清了,他就又可以心安理得,百无禁忌了!

毁到这个程度,竟是以爱之名,你看,蒋文旭的爱多他妈的热烈。

给了他所有甜头,又毫无理由得拿走,也不是没有理由,腻了就是理由。十四年算什么,老子腻了就是要出去浪。

张爱玲说,爱一个人,会卑微到尘埃里还开出一朵花。

贺知书真的卑微到了尘埃里。那三年,他用卑微到近乎下贱的方式试图挽留他,那么优秀的贺知书居然会担心自己是因为在床上玩不出新花样而让他厌倦。十七岁还是学霸的贺知书,会想到有一天自己会沦落到对着GV学花样的地步吗?爱到想用身体拴住他爱的人,最后还是无能为力。一个本该灿烂的人生,最后犹如深闺弃妇,这种心理落差,我不知道每分每秒要怎么熬。

连不常去的小摊,卖馄饨的大爷都看出他的消瘦和憔悴,蒋文旭也不是没看出来,他也关心过的

“你不会是吸毒了吧”。

“你不照镜子吗?看自己不倒胃口吗”

“挺大个人连自己都不会照顾吗”

你看,蒋文旭的关心多么清新脱俗,多么温柔体贴。

生气了就打,强暴。

做完化疗强撑着自己还要满足他配合他,还要听他喝醉了酒喊着别人的名字。

弄伤了他,就哄两句,多一句都不耐烦,顶嘴就把他赶出去,我看着贺知书穿着睡衣坐在家门口,一边发烧一边流鼻血,真是想魂穿贺知书,一顿佛山无影脚踢死蒋文旭个丫的。

他是发着高烧只想听听你的声音,知道你搂着沈醉还说“哥也想你”都不忍心拆穿你的人啊。他是明明那么怕疼,连自行车都不敢学,你一次次打他弄伤他,他都舍不得离开你的人啊。他是陪你苦了七年,容忍你放浪三年,生命的最后一年仍然把你爱进骨血里的人啊。他是明明能力那么强,却为了你卸下一身骄傲,一个大男人甘愿给你打扫做饭暖床,最后却比女人还小心翼翼的人啊。他是为了你,赔上学业,赔上前途,赔上家人,赔上命爱你的人啊。

蒋文旭,你说你他妈是不是个人!

贺知书傻不傻不好说,但蒋文旭是真特娘渣!我开始也气贺知书,为什么不反抗啊?为什么不跟他闹啊?为什么不告诉他我病了我需要你,你他妈给老子回来啊?!

直到我看他那句:“爱没有了,我还能活多久”,我才明白,他不是不能告诉蒋文旭,蒋文旭知道后或许也会回头,可对于贺知书来说,这个回头有什么意义呢?这个回头里可能有后悔,有愧疚,有心疼,但是又有多少爱情呢,换句话说,要是他的心还在贺知书这里,那么明显的消瘦憔悴和出血,蒋文旭会不在意吗?贺知书心里清楚得很,他开口,就会有回应,但他需要的并不是这些。他要的是初见时的爱情,那种千万人里我只看向你的专注,那种不需要任何理由的笃定,那种眼泪砸进馄饨碗咬着牙说余生都是你的壮烈。这种东西,一旦开口,十四年来所有的坚持和那点自欺欺人的确信,就都土崩瓦解了。贺知书可以卑微,但爱情是他的底线,也是最后的尊严,十四年的全部,难道就为了他的悔过,心疼,和怜悯吗?算了吧,那种求来的施舍,比死还难受吧。

其实让他放弃生命的不是病,是认清现实后的心灰意冷,是信仰崩塌后的狼狈不堪。

病了可以自己熬,痛苦可以自己捱,他只要他的爱情,是这爱撑着他放弃了高考,虽然连做梦都会哭醒,他也不悔,是这爱累的他父母双亡,纵然无家可归,他也没怨。不是需要他争取来的,也不是你给我的怜悯,曾经也是那么笃定的,也是只要他一个就够了的爱情。怎么就变成一厢情愿了呢?这是蒋文旭曾经亲口承诺过的啊,是贺知书信他一定会做到的啊。

他不是不懂自己的卑微,不是不懂自己的处境,也有资本离开,但他没有决心,17岁就爱上的人,十五年日复一日,很多事情早就成了习惯。没错,习惯了付出,也习惯了卑微。可你别忘了,两个人的房子,贺知书是负担一半的,蒋文旭做大的公司,是他妈贺知书的!两个人千万步调一致,他往前看的时候,你千万别往后看,别活在回忆里,别沉浸在过去的美好中,你恋恋不舍得曾经,忘我付出的一切,在人家眼里,都比不上前面的莺莺燕燕,杨柳依依。

太宰治在《候鸟》里有一句话:“太敏感的人会体谅到他人的痛苦,自然就无法做到坦率,所谓坦率,其实就是暴力”,敏感的人会被动的洞穿他人的难处,就不可能无动于衷,总想着为对方分担一些,就算是要委屈自己,往往敏感的人在事情未发生前就提前自我创造了痛苦。

可你知道人为什么敏感吗?因为善良啊……

人心到底是什么时候变的呢?陪他熬过了7年之痒,10年之约,第14年,他还是深爱着他呀,是退无可退的唯一的依靠,是触手可及的所有甜头,也是刻骨铭心的所有酸楚。他的爱太纯净了,容得背叛,但容不得同情。他不想用病绊住他,也不想拖累他,他用尽全部力量扮演一个正常人,满足他,纵容他,想陪他走完他仅剩的时光。也只有在他睡着了他才卸下伪装,抱着他,轻声说:我都要走了,你还不对我好一点啊……

爱了十四年的人,竟然连“我病了”都说不出口,我想不到比这更可悲的事。

十五万,连块墓地都买不起。身价过亿的蒋文旭,随便挑出一个情人,一个月的零花钱也不止十五万吧。跟了他十四年的贺知书,连条Burberry 的围巾都不舍得买。他多像现实里跟着丈夫打天下的那些女人,委屈着,勤俭着,帮他打理好一切,好不容易事业有成了,突然就变成了家里的糟糠之妻,好像看一眼都会被嫌弃。

这就是最后的贺知书,放任他全世界逍遥快活,连一次短暂的回家都要等待施舍,吃顿饺子都是一种奢望。最好的十五年换来余额十五万,满心的伤,一身的病,眼前白雾茫茫,身后空无一人,更没有他为之付出了一切的爱情。

让他痛不欲生的,是他曾经深爱的。

蒋文旭啊,你让贺知书输的太惨了。

所以你有什么脸说你错了,你有什么脸自杀?你有什么脸捧着贝加尔湖的水说满四年,上穷碧落下黄泉也去找你。你凭什么?你是觉得这辈子毁的还不够,下辈子也不想放过他是吗?你他妈就应该一生带着罪孽活下去,带着你的酒,你的心脏病,一直活下去,你应该在每一次心悸疼痛难忍的时候忏悔你造的孽,你应该在每一次午夜梦回里梦见小书但永远也别想看清他的脸。你应该在每一次空虚寂寞冷的时候灌下的烈酒串肠过肚的辛辣伴随着思念里痛不欲生。你就该一直这么半死不活的活着,我他妈也敬你是条汉子!你死了算什么能耐?!你在床上百无禁忌的劲呢?你的SM属性呢?你装什么大尾巴狼,玩什么深情呢?

很多人说,蒋文旭后来后悔了,他是真的爱贺知书,贺知书死了,他也不好过。我只想说,没有哪种真爱是以毁灭的形式表达的,都说17岁的蒋文旭最美好,是全天下最爱贺知书的人,但我一直想不通,让一个18岁的学霸放弃高考这种心理真的是健康的吗?高考对于人的一生有着怎样的意义,不用我多加阐述。哪怕贺知书有这种想法,蒋文旭不应该拦着吗?《撒野》里顾飞爱蒋丞吧?也是18岁吧?别说放弃高考,哪怕蒋丞降低标准想留在钢厂上学陪着顾飞,顾飞也不会同意吧?顾飞是怎么说?顾飞说我讨厌别人为我放弃什么,你的路你该走走你的,你不属于这里,不要陷在这里。即使我忍着想念,忍着痛苦,也要让你去你想去的地方,你该去的地方,朋友们,这是爱情啊!健康的爱情是这样的啊!





所以从一开始,蒋文旭就带着占有和不择手段,我不能确定蒋文旭对于贺知书放弃高考抱着怎样的心理状态,但我确定的是,好的爱情是彼此救赎,相互成就,步调一致的同时成长为更好的人,绝不是靠牺牲任何一方来换取的,这种靠着一方妥协退让,一味成全的关系,我不认为会长久。我并不心疼蒋文旭,从始至终都没有。一个成年人,话该不该说,说了有什么影响;事该不该做,做了有什么后果,其实心里清楚的很。十四岁杀人都负刑事责任了好吗?三十来岁的人玩什么年幼无知,年少轻狂呢?乱搞,养情人,男女通吃,恶语相向,打他,在床上虐待他,他知道他在伤害贺知书,他心知肚明。明知道会伤害的伤害,之后又回头忏悔,口口声声说爱你,做出一副可怜兮兮受尽委屈,一哭二跪三上吊的样子,何必呢?谁拿刀威胁你让你在外面搞情人了吗?还是你得了什么病把心放在贺知书这里你就的死?没有吧,没人逼你包养沈醉吧,也没人让你男女通吃吧,不还是你愿意吗,你真不如头都不回的走,贺知书劳资就是玩腻了,劳资就是不要你了,我也觉得你渣的有点骨气。你现在这样除了恶心,我没有别的感觉。你特么可别爱了,人都让你爱死了,你可留点爱要点脸吧。

贺知书到最后也没见蒋文旭,说真的,如果贺知书最后死在蒋文旭怀里,那不是圆满,是活该他惨。贺知书最让人心疼的地方就是千穿百孔后的底线:我可能很想你,但你不爱我了,你我死生不见。

还有人接受不了贺知书跟艾子瑜睡过,但对我来说,这个点太虐了,说到底,但凡蒋文旭做个人,贺知书也不会把自己放在别的男人床上。因为他恨不起来那个渣到骨子里的男人,也无力再去爱上那个忍着伤痛拥他入怀的男人。他想要补偿艾子瑜,可他用什么?用钱?艾子瑜最不缺的就是钱,用岁月?他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用爱情?他早已经遍体鳞伤,他再也没有第二个十四年,再也无法把心重新拼好拿去爱另一个男人了,可他不想欠别人一辈子,能用的就只有这具身体,他想让艾子瑜的感情有个善终,想告诉他你已经得到过我了,情侣都算不上,我只是一个你睡过的平凡男人,睡过就算了,就不要带着遗憾把我放在心里了吧。真的,我看不到贺知书对艾子瑜的情欲,一个在生死边缘徘徊的人,他更像在用这种方式跟这个世界告别,我谁都不曾亏欠了,我可以走了。

十五年没过过几天好日子的贺知书,下辈子先遇见艾子瑜吧,管他是男人还是女人。蒋文旭再跟你告白的时候,我愿你能依旧温柔的,依旧明媚的,依旧带着一身的茉莉花香笑着说:对不起,我已经有喜欢的人了……。

虽然是本BL小说,我也没有这方面取向,其实他们之间的这些事男女之间也会发生,可能还不在少数。有人说贺知书不就是个贱受吗?他完全可以有另一种人生,确实,但是他没时间也没那个命了。我们都是在别人的故事里流自己的眼泪,换作是你,也未必不狼狈,你还别不信。

贺知书并不无辜,但他也没有罪,他不过是爱了一个人,这种事有什么错呢?不过是有的人被坑了钱,有的人被骗了情,他陪了命罢了。

极度自私是人类的天性,喜新厌旧是人类的本能,希望你决定让一个人走进生命的时候,你已经做好了违背天性,忤逆本能的准备。如果没准备好,请控制好自己的荷尔蒙多巴胺和肾上腺素,别说什么情难自控,情难控,人可以自控,别让你爱过的人输太惨,人真的想结束想离开的时候,是没有仪式没有说明的,从来吵着要走的人,都是在最后一个人闷头弯腰拾掇起碎了一地的瓷碗。而真正想离开的时候,仅仅只是挑了个风和日丽的下午,裹了件最常穿的大衣,出了门,就再也没有回来,你挽留的机会都没有,“迟到的深情,比草都轻贱”。做不到就别后悔,后悔也憋着,你活该。

贺知书和蒋文旭曾经是真的有爱情,像所有我们憧憬的美好校园爱情的开始,但他没有一个好的结局,即使先遇到医生,也未必就能皆大欢喜。看完之后我想了挺多,或许他们的故事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经历,从热恋到平淡,从平淡到怨怼,从怨怼到消亡。不是每个人都有幸运能善始善终,我突然觉得钱钟书的《围城》里有一句特别对:“爱情多半是不成功的,要么苦于终成眷属的厌倦,要么苦于未能终成眷属的悲哀”,既然我们都没办法控制感情和婚姻的走向,就至少别让自己太狼狈吧,跟谁都多少克制点,但可能能克制的就不叫爱情,我也不太能说得清,总之就是找个平衡吧,别怠慢别人,别亵渎感情,也别亏待自己。如果一段感情,需要你抛弃亲情,事业,尊严和自己,再喜欢,都不值得,势均力敌永远是任何关系的黄金法则,你可能挺好,但我也不差。你来了我真诚欢迎,你走了不至于带走我半条命。

可我有时候又想,人这辈子是不是该像贺知书这样全心全意酣畅淋漓的去爱一场,哪怕最后满盘皆输,濒临灭亡。不要平淡,要热烈。热烈地活着,热烈地爱,超过夏日轰隆雷雨,越过寒冬刺骨寒霜,快乐就大笑,难过就痛哭,用力感受世界,用力嬉笑怒骂人间,不信年年的永远,相信秒秒的瞬间,灿烂点,也惨烈点,至少,来过了,活过了,爱过了,酸甜苦辣尝过了,是不是也就圆满了,冷静,克制,内敛,矜持,这些品质总是让人跟世界有些距离和隔阂,看起来更像个旁观者。可能每一个选择值不值得,到死才会有答案。

故事的开始总是恰逢其会,猝不及防。

故事的结尾总是花开两朵,天各一方。

张爱玲骗人的,卑微到尘埃里,只会变成沙粒,永远开不出花的。

先爱己,而后爱人。

愿你不是贺知书,也不会遇见蒋文旭。

愿你善其身,遇良人,与君欢喜城,暖色涂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