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中科院重庆研究院,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正在作报告。记者 梅垠 摄
1月5日,中科院重庆研究院学术报告厅。美籍华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丁肇中为我市部分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等单位的400余名代表,作了一场题为《我所经历的实验物理》的学术报告。
一个多小时的学术报告,丁肇中从始至终都是一口流利的重庆话。这让听众们倍感亲近。就连报告会主持人、副市长吴刚,在他的“强烈要求”下,也用重庆话主持。
丁肇中说,这是生平第一次用重庆话作学术报告。这位国际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不仅分享了他从事科学研究的体会和最新的研究成果,也分享了他的“重庆情结”。
报告会上,丁肇中受聘为中科院重庆研究院首席科技顾问。据透露,借助丁肇中的国际影响力,今后,中科院重庆研究院将更多地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并有望输送本地科技人才到丁肇中研究团队中去学习和工作。
科学是多数服从少数
“不要盲从专家的结论!”刚开场不久,丁肇中就如此告诫在场的科研工作者,而他也用自身的经历做出了证明。
1948年,根据量子电动力学,费曼、施温格和朝永振一郎提出“电子是没有体积的”,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
但在1964年,美国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的许多著名教授和专家通过长时间的实验,却得出了一个相反的结果――量子电动力学是错误的,电子是有体积的。
“这个相反的结果受到物理学界的认可和重视,但我却提出了质疑。”他说。
不过,作为一个刚拿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学位不久的年轻人,没有任何经验,所以,没人相信他,也没人支持他。
“要对自己有信心,做你认为正确的事,不要因为大多数人的反对而改变。”在这样的信念支撑下,1965年,丁肇中放弃了在美国的前途,前往德国开展实验。仅仅8个月后,他证明了自己,推翻了哈佛、康奈尔等名校教授的结论。
“科学是多数服从少数,只有少数人把多数人的观念推翻以后,科学才能向前发展!”即便是后来,他发现的J粒子,证明宇宙中存在新的物质,最开始也不受物理学界欢迎,但最终还是他推翻了固有的认识。“科学的发展就是要推翻现有的知识,而现在很多专家评审都是依靠已有的知识,所以,专家评审并不是绝对有用。”
自然科学研究只有第一,没有第二
报告会上,丁肇中还十分幽默地说,人们都知道爱因斯坦第一个提出了相对论,但没有人知道谁是第二个。
“自然科学的研究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在他看来,自然科学的研究,是具有竞争性的。
过去,没有人想到会把磁铁放到太空中去,但由他领衔的国际空间站上的阿尔法磁谱仪(AMS)实验,用于探测宇宙外层空间反物质与暗物质,也成为了这个领域的“第一”。而AMS实验也成为了迄今为止国际空间站上唯一的大型科学实验,汇聚了16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名科学家参与。
如今,历时近20年的AMS实验已经有了一批研究成果。“宇宙中90%的物质都是看不见的,因为看不见,所以称暗物质。这些暗物质的一些特征可能被AMS测量到。”丁肇中表示,如果率先寻找到暗物质,将对人类探测宇宙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宇宙这部“天书”的神秘面纱也将逐渐揭开。
记得磁器口、两路口等地名,大轰炸时躲过防空洞
1937年到1945年底,丁肇中曾经随父母在重庆生活过8年。1943年至1945年底,在原来的四川教育学院附属嘉陵实验小学(现磁器口小学)。1979年,他还回过一次重庆。
所以,尽管几十年过去了,他仍能说一口地道的重庆话,而且毫不掩饰自己的“重庆情结”。
“重庆变化太大了,已经找不到当年的影子了。”他笑呵呵地说,不过,他还是能清楚地说出磁器口、两路口、沙坪坝等地名,也还记得当年重庆大轰炸时躲在防空洞的情景。
此次回重庆,他也最想寻找记忆中的“重庆味道”。4日抵渝后,他经常念叨着儿时吃过的豆腐花、榨菜、猪头肉。为此,昨日中午,中科院重庆研究院的食堂,还专门为他准备了猪头肉这道菜,麻辣的重庆口味很合他的意。
今日,丁肇中还将回自己的母校参观。“当年,我绝不是一个成绩好的学生!希望这次回去,学校老师不要把我当年的成绩单翻出来!”他打趣地说。
对于他如此显著的成就,大多数人都认为丁肇中是天才,但他却不以为然。“我绝对不是天才,我的能力有限,所以只专注于做一件事,就是科学研究。”
生于1936年的丁肇中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也是中国科学院、前苏联科学院、西班牙科学院、匈牙利科学院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科学院的外籍院士。
1969年至今,他一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担任物理学教授,主要研究高能实验粒子物理学,对现代物理学发展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因发现“J粒子”,1976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并被美国政府授予洛仑兹奖;1977年,被美国工程科学学会授予埃林金奖章;1988年,被意大利政府授予特卡斯佩里科学奖。
目前,丁肇中领衔了国际空间站上唯一的大型科学实验――阿尔法磁谱仪(AMS)实验,与16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名科学家一起寻找宇宙的起源。(张亦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