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六合区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节目,我是六合区融媒体中心主持人汪宇。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房产局顾翔副局长,请他就住房保障民生问题为我们进行政策解答。
顾局长:各位网友、主持人,大家好!非常荣幸,今天有机会和大家就住房保障民生问题进行在线访谈和解答。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是房产局主要工作之一,为此我局始终秉承房产为民理念,完善住房保障各项制度,建立“购、租、补”多层体系,不断增强服务群众、保障民生的能力和水平。
主持人:我们也整理了一些网友提出的问题,也请顾局长能为我们一一解答一下。何为“住房保障制度”,实施住房保障制度的对象和方式是什么?
顾局长:好的。住房保障制度是社会为“弱势”群体提供满足其基本生活所需住房的若干制度安排,是政府寻求解决中低收入居民住房问题、满足基本居住需要的一种措施,同时兼有调控住房市场、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
租赁补贴保障对象为:实际租房居住并且符合保障条件的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
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包括租赁补贴发放和实物配租两种方式。以发放租赁补贴为主,每个家庭只能选择一种保障方式。
主持人:关于外来务工人员如何申请公共租赁住房保障,他们需要哪些条件呢?顾局长:好的。外来务工人员申请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一在本区连续工作5年及以上;二在本区连续缴存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5年及以上;三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上一年度本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的;四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在本市无住房。在本区务工期间获得区级及以上表彰,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区级及以上技术能手称号或竞赛综合成绩前三名,取得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高级工资格证书,经区相关部门认定的,在我区连续工作年限、缴存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最低年限放宽至2年。
主持人:那我们继续来了解一下住房租赁补贴的一些标准,我区租赁补贴保障标准是什么? 顾局长:租赁补贴标准是:人均建筑面积15 ㎡作为准入线,人均建筑面积20㎡作为保障线,按保障面积标准与被保障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之间的差额计算,其中低保家庭每人每月每平方米补贴20元,低收入家庭每人每月每平方米补贴18元,中等偏下收入家庭每人每月每平方米补贴11元;每户每月补贴金额不足300元的,补足至300元。
主持人:我区租赁补贴保障申请流程又是什么呢?请顾局长为我们来解答一下。
顾局长:好的,主持人。
第一,申请人向户口所在地街镇(社区居委会)提出申请,街镇(社区居委会)在15个工作日内进行调查评议及全面初审,社区居委会组织评议后在社区内公示10日,公示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街镇在申请材料上签署初审意见报送区住保中心。
第二,区住保中心在10个工作日内进行住房审核,符合条件的,将申请资料送区民政局审核。
第三,区民政局在10个工作日内进行收入审核和公示。
第四,符合条件的,民政局签署意见后,将申请资料汇总转交住保中心,由住保办进行登报公示10日。
主持人:我们关注到,今年区政府发布了《六合区人才公寓运营管理办法(试行)》和《六合区人才安居精准服务的实施细则》,我想请问一下顾局长,请问这两个办法出台的目的是什么?对人才有什么帮助?
顾局长:好的,主持人。“聚焦产业、服务企业、支持创业”是推动六合人才安居体系建设的宗旨,也是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做好人才安居工作,一是为了聚焦产业,按照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导向来谋划人才安居政策办法,通过高端人才的引进,更好地集聚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先进制造业、服务制造业和新兴产业项目。二是为了服务企业,把企业作为引进人才主体,做好人才安居项目、政策等和企业需求的对接,更好地满足企业招才引智需要。三是为了支持创业,针对高校大学生、青年科技人才、小微创业者等面广量大的创业群体,采取有针对性的扶持措施,更加精准分类提供人才安居服务。
主持人:请问顾局长,人才安居政策的特点是什么?
顾局长:好的,主持人。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服务企业,面向发展。企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核心,同时也是用人的主体,《精准服务细则》采用认定和评审相结合的人才认定机制,最大程度满足企业引进人才的需要,帮助企业解决人才住房困难,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做精、做优。
二是覆盖面广,统筹兼顾。人才安居办法适用的对象涵盖A、B、C、D、E、F六类人才,既有高层次人才,又有中、初级人才。
三是措施完善,形式多样。人才安居方式共有5种:共有产权房、人才公寓、优先购买商品住房、购房补贴、发放住房租赁补贴,涵盖了“购、租、补”三种形式。
四是因地制宜。全市有统一平台受理,我区增加了线上申请的渠道,将符合我区自身发展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人才都纳入住房保障体系,努力做到人才全覆盖。
主持人:请您介绍一下六合区目前的人才安居情况。
顾局长:好的。
一是人才安居政策宣传情况。为进一步加大我区人才安居新政宣传,我局在六合区人民政府官方网站的住房信息栏目中发表了新政文件、办理流程、联系方式;在《今日六合》专题专版报道新政;邀请区融媒体中心现场参观人才公寓,多渠道推介我区人才安居相关政策。
二是人才公寓入住情况。目前,我区在雄州街道复兴路河畔家园(简称四坝人才公寓)筹集了2.5万平方米人才公寓,共330套,其中一期228套已经装修完毕,实现拎包入住,二期目前暂未装修,下一步正在进行装修的相关考虑。228套分为单身公寓189套和套房公寓39套。截至2020年8月底,共分配人才164套,其中今年新入住单身公寓71套,套房9套、部分人才享受租金减免的优惠政策。入住率达到70%以上。
三是人才安居资金补贴发放情况。经南京市人才安居信息服务平台审核,截至目前,共审核申请人才住房补贴75人,发放资金补贴118.36万元。
四是人才房房源筹集情况。为贯彻《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通知》要求,我区在土地出让地块中配建和竞建了部分人才(保障)房,总面积为86573㎡,共计达到1038套,共分为5个项目,其中3个项目已经竣工,另外还有2个项目在建。
同时今年在扬平公司西侧地块安置房中筹集政府投资的人才公寓11000平方米,共计123套。
主持人:我来帮我们网友问一个他们比较关注的问题,我们的人才公寓主要为哪些人才提供保障的?
顾局长:第一类是符合《南京市人才安居办法(试行)》中规定的A-F类人才认定标准,并通过市人才安居信息平台审定的人才。
第二类是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内的人才;区教育、卫生健康系统(不含民办)引进或招聘,且签订一年期及以上聘用合同的教师、医生。该类人才需同时符合以下条件:一是申请人及其家庭成员在本区无房;二是申请人取得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且获得相应学位(博士不受年龄限制;取得硕士研究生学历及学位,年龄在32周岁以下;取得大学本科学历及学士学位,年龄应在27周岁以下)。
第三类是区级及以上人才计划入选者,和与区政府签订共建协议的机构或企业的人才。
第四类是经区委区政府“一事一议” 研究确定的其他人才。
主持人:我们的人才住房补贴如何申请?政策怎么兑现?
顾局长:企业接受人才申请,初审并在单位公示5个工作日后,录入人才安居申请信息,初审合格后上报,系统自动分配至区人社部门、区住房保障部门审核。
人才住房租赁补贴实行按月补助、按季发放,每个季度的首月将上个季度租赁补贴发放至人才的个人账户,本科生享受600元/月、硕士研究生800元/月、博士研究生2000元/月,政策享受期为5年。
主持人:今天很感谢顾局长参与我们的节目,相信通过今天的访谈,大家对住房保障这个民生领域一定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那么在节目的最后,顾局长还有什么话要对我们广大网民们说的呢?
顾局长:好的,谢谢主持人。新时代完善中国特色住房保障体系,要按照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要求。加快建立我区统一、规范、成熟、稳定的住房供应体系,形成“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持、高端有市场”的良性发展格局,更好满足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居住需求。同时希望大家一如既往支持我们的工作,我代表区住房保障和房产局祝各位朋友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谢谢!(1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