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黄帝内经》中药和食疗的运用机理

本文根据《黄帝内经》的经典论述和独特的中医体系,用理论和逻辑分析的方法,探索《黄帝内经》药食(中药和食物)的性味、补泻作用机理,为临床诊疗提供最可靠的理论指导,应对千变万化的疾病现象。首先,从《黄帝内经》对于生命形成的经文入手,结合相关各家学说,推论出生命的本质是天地相合而形成的一团中气,并具体阐述了天气、地气对人的影响以及中气的特性。其次,基于这种天人相应的认识,将天气、地气的因素引入到认识药食的性味和补泻作用机理上,从而比较合理解读了《黄帝内经》中关于药食作用机理的基本内涵,使得合理、有效应用药食于临床成为可能。

1.《黄帝内经》对人的生命本质的认识

药食作用的对象是人,因此了解《黄帝内经》对人的生命本质,以及生命形成要素的认识是研究药食性味及其补泻作用机理的基础。

生命的本质是中气

探寻《黄帝内经》中药和食疗的运用机理

《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天地为之父母”。据此可以理解为,人的生命来源于天地二气,而生成于天地二气相合;天气以六气形式为主作用于人,地气以五味形式为主作用于人;构成生命的这种天地相合之气处于阴阳之间,可称之为中气。中气的称谓和定义,《黄帝内经》中没有出现,但黄元御(清)深得经旨,他在《四圣心源》第一次明确说明了中气的概念,曰:“阴阳未判,一气混茫;气含阴阳,则有清浊”“清浊之间,是谓中气”。

中气的特性如何呢?由于中气处阴阳之间,起到阴阳间枢纽、转化的作用,而这恰恰与土的运化作用相似,因此《四圣心源》指出“中气者,阴阳升降之枢轴,所谓土也”。同时,中气是相合之气,与土居中央由四方汇聚而成的特点也是一致的,由此也可知中气具有土性。

探寻《黄帝内经》中药和食疗的运用机理

黄元御更进一步说明中气与木、火、金、水的关系,即中气与五藏的关系,《四圣心源》曰:“(中气)方其半升,未成火也,名之曰木。木之气温,升而不已,积温成热,而化火矣。方其半降,未成水也,名之曰金。金之气凉,降而不已,积凉成寒,而化水矣。水、火、金、木,是名四象。四象即阴阳之升降,阴阳即中气之浮沉。分而名之,则曰四象,合而言之,不过阴阳,分而言之,则曰阴阳,合而言之,不过中气所变化耳”。这里将中气与阴阳、五行的关系诠释得非常深刻。首先,五行即是木、火、金、水四象加土,实质都是阴阳的不同形态。具体来看,四象为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即是木、火、金、水,而中气由此四象相合,即是说阴阳合抱则成中气,而中气即是土,可见五行只是表达阴阳的另一种方法,其实质与阴阳是一致的;其次,中气又具有非常重要的独特性,由于中气统摄四象而成,加上中气本身的土的特性,中气囊括了五行所有属性,因此可以将中气看成是五行合抱而成的一个整体。这也就是黄元御所想表达的意思,即分开来看,中气之生长收藏就可以看成是木、火、金、水四象,即不同形态的阴阳,合起来看,木、火、金、水本质上就是中气的运动与变化形式。

总之,中气是人的生命的本质含义,五藏是中气的另一种表述形式,即是中气的生长收藏状态。进一步来推演,中气为土,而土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因此中气也可看成是后天生命之本、正气之源;另外,人为“裸虫之长”[3],为万物中土性的代表,因此人的生命形态就可以看成是天地二气形成的一团中气。

天气与人

探寻《黄帝内经》中药和食疗的运用机理

《素问·天元纪大论》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1],由此可知,天之五方生成天之五行,化生寒暑燥湿风的气候形式(即六气),而寒暑燥湿风火的实质是天之阴阳,与人体三阴三阳,即六经相应、相通。

《素问·气交变大论》曰:“东方生风,风生木”“南方生热,热生火”“中央生湿,湿生土”“西方生燥,燥生金”“北方生寒,寒生水”。由此可知,天之六气与地理的五方和五行有对应的关系,这是形成四季风热暑湿燥寒的原因所在,也是四季能影响人体的原因所在;进一步来看,这种六气变化与地之方位相关而固定不变,属于主气。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由此可知,人的中气是在天气的主导下而升降浮沉运动的,而且,天气对人的生命具有主导作用,人的生命运动规律应当顺应天气的变化规律。同时,四时阴阳的规律也包含了生长和收藏的阴阳运动规律,反映了中气的动态平衡,可称为中气“和”的特性。

地气与人

探寻《黄帝内经》中药和食疗的运用机理

地之五方生五味、五臭、五色而通五脏,直接对人体机能产生影响,如《素问·金匮真言论》曰:“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其味酸,其臭臊;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其味苦,其臭焦;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其味甘,其臭香;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其味辛,其臭腥;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其味咸,其臭腐”。地的方位如果按照九宫划分就更为细致,即艮坤宫居东北方和西南方为土,震巽宫居东方和东南方为木,离宫居南方为火,兑乾宫居西方和西北方为金,坎宫居北方为水,中宫居中为土,因此药食随其所生地理九宫方位不同,所得地之五味也不同,这就是药食五味差异性的主要原因。

2.药食的基本特性

探寻《黄帝内经》中药和食疗的运用机理

药食的基本特性主要是指药食的性味,也称气味,即药食的四气和五味。认识药食的基本特性离不开阴阳理论。基本的药食来源于植物,植物与人一样处于天地之间,根植于土即得地气,依靠阳光雨露而生长即得天气。药食的寒热温凉四气来源于天气,正如上文所述,六气即是天之阴阳,寒、凉属阴,温、热、风属阳,即是说,四气即是药食的阴阳,其主要来源是天之六气。因此,从阴阳的机理分析,寒凉属阴,具有清热泻火、凉血养阴、解毒功效;温热属阳,具有祛寒、温通、补虚功效。还有一种平气,即没有明显的阴阳偏性,为阴阳中和之气,实质具有土性,因此可健脾、补益,等同于土的功效。

药食的五味,即酸苦甘辛咸来源于地气,如上文所述,五味也分阴阳,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昧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 具体来看,酸味通肝、属阴,具有收敛、固涩、生津功效;苦味通心、属阴,具有泄下、燥湿、坚阴、泻火功效;甘味通脾、属阳,具有补益、和中、调和、缓急止痛功效,但从甘味的功能来看,也有土性,这与李东垣也有这种观点;辛味通肺、属阳,具有宣散、行气、行血、化湿、润养功效;咸味通肾、属阴,具有软坚、散结、润下通便功效;此外还有淡味,具有渗水、利湿功效。

乍看起来,这里的五味阴阳和五行属性似乎与前文有些矛盾,如前文酸通于东方,这里的酸却属阴,而酸性收敛更象金,等等。其实,应该分开来看,酸虽通于东方风而酸性近金,这也是造化之奇妙。其余四味道理相同,即苦通于南方火而苦性近水,甘通于中央湿而甘味近木,辛通于西方燥而辛性近火,咸通于北方寒而咸性近土。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云:“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土位之下,风气承之;风位之下,金气承之;金位之下,火气承之;君火之下,阴精承之”。李东垣所说的五方本味或正味,即木、火、土、金、水分别为甘、辛、咸、酸、苦,大概也来源于此。关于五味如何与五方相合,下文还有详述。

探寻《黄帝内经》中药和食疗的运用机理

另外,药食的形态、部位、颜色等,都具有各自阴阳属性及相应功效,与人体也有对应关系。从形态来看,如连翘似心入心,核桃仁似脑补脑,女贞子似肾入肾。从部位来看,花叶,位于上部、表部,具有生发、上行、疏散特性;根茎,位于中下部,具有向内、向下特性,枝是茎的分支,能通达;藤络也有通达、疏通的特性;皮类质轻上浮,可以行气、利水、消肿;果种类向内、向下、能收藏;从颜色上来看,五色对应五行,同样可以相应作用于五藏。

非植物类别的药物的特性,也可遵阴阳之理具体分析,如代赭石、磁石等矿物类药物,有重镇、安神、沉降功效,阿胶等血肉有情之品可补益气血等等。

3.药食对脏腑的补泻作用

解读药食的补泻作用,首先要了解五藏的本质是天地相合而生成的中气,这是五藏的共性。而五藏的差异在于,肝是中气生发的状态,心是中气升腾到高位的状态,肺是中气收敛的状态,肾是中气闭藏的状态,脾是中气中正的状态。同时,中气为土性,因此肝心脾肺肾的生长化收藏都应该具备和缓特性才健康。正如《素问·五常政大论》提到五运平气时曰:“木曰敷和,火曰升明,土曰备化,金曰审平,水曰静顺”,从“和”“备”“平”“顺”等字的含义中可看出五藏具有生长化收藏的特性的同时,还有和缓的土性相伴,这样才是平气。其次,要明白五藏都是天地之气相合而成的,天地二气平衡则不病,反之则病,病有太过、不及,都源于天地二气的不均衡,天地二气不平衡则土气虚弱,这是五藏的根本病因。药食对脏腑有补泻作用是基于药食有四气、五味的阴阳属性,而补泻的方法,是通过药食的性味来调整阴阳的失衡,以获得充足的中气,即土气。

药食对脏腑的补泻作用包括四气和五味两方面,四气的补泻很好理解,温热属阳可补肝心、泻肺肾,寒凉属阴可补肺肾泻肝心。

药食的五味补泻基本大法记录于《素问·藏气法时论》中,其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

具体来看,六气中的风通于肝,而五味之酸通于肝,风属阳而酸属阴,风与酸为天地二气,即是一对阴阳相合而生成肝藏;也可以说,肝疏泄、调达的功能属阳,与六气之风通于肝相关,肝藏血的功能属阴,与五味之酸入肝相关。因肝属木,所以生发为肝之性,顺之为补,逆之为泻,因此用辛为补肝,用酸为泻肝;如肝太过,即风太过或酸不及则肝之生发太过,而酸性收敛,因此可以用酸味收敛肝气;肝不及,即风不及或酸太过则肝之生发不及,可用阳性之辛味发散功能助肝生发;同时,肝急促变化时,甘有缓和的功能可以缓肝之急。

探寻《黄帝内经》中药和食疗的运用机理

同理可知,天之热与地之苦一对阴阳相合为心,即是六气之热与五味之苦相合而形成了心藏的功能;其中心主血脉的功能属阳,与六气之热通于心相关,心藏神功能属阴,与五味之苦入心相关;因心为火,性温煦、炎上,所以,咸性软坚,可顺心性为补;苦性坚阴、酸性收敛、甘性缓和,都逆心性为泻。

探寻《黄帝内经》中药和食疗的运用机理

天之湿与地之甘相合为脾,即是六气之湿与五味之甘相合而形成了脾藏的功能。湿属土,甘属木、土,可以制湿,天主动而地主静,地气克天气,即可以静制动,因此湿与甘可以达到一种稳定的平衡状态;脾之运化功能与六气之湿与五味之甘相关;甘性缓顺脾性为补,苦燥湿、坚阴逆脾性为泻。

探寻《黄帝内经》中药和食疗的运用机理

天之燥(凉)与地之辛一对阴阳相合为肺,即是六气之燥与五味之辛相合而形成了肺脏的功能。肺主宣发的功能属阳,与五味之辛相关,肺主肃降的功能属阴,与六气之燥相关;肺性收敛,因此酸性收敛、苦性降下顺肺性为补,辛性发散逆肺性为泻。

探寻《黄帝内经》中药和食疗的运用机理

天之寒与地之咸一对阴阳相合为肾,即是六气之寒与五味之咸相合而形成了肾脏的功能。肾之藏精、纳气功能属阴,与六气之寒相关;肾之主水、温煦的功能属阳,此等功能虽然与肾中所藏相火相关,但也须借助五味之咸来软坚为助;肾性收藏,苦性坚阴、降下顺肾性为补,咸性软坚逆肾性为泻;另外,天之寒太过则津液凝滞不润而生燥(干燥),辛散而能舒津液以润燥。

探寻《黄帝内经》中药和食疗的运用机理

4.总 结

药食的性味和补泻机理,是关于药食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理论,理解这些基础理论的确切含义,对临床诊断、治则、剂量、化裁等都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虽然历代有些医家对药食的性味和补泻机理有各自不尽相同的观点,但毋庸置疑,《黄帝内经》系统和完整地论述了药食的性味和补泻及其机理,是留给后世的一笔宝贵财富。

*作者:新西兰和合中医诊所陈浩

*本文初版发表于《中医药导报》(2016),此为修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