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奇瑞进入土耳其市场只有几个月时间
另外名爵MG也卖了1820台新车,位列第十七
土耳其还是挺恶心的,对我们的电动车额外征收40%的税,没办法我们的电动车太强了,土耳其自己也想发展电动车产业
最后土耳其其实也是挺重要的一个市场,1-7月卖了66.8万辆新车,全年估计超100万台了,大家不要以为我们国家每年2000多万台的销量,这些每年几十万、一百多万的市场就不重要了,其实全球每年能卖100多万台新车的市场只有10个左右,虾米也是海鲜,更何况这还是个生蚝呢
电动车目前不是很好进入土耳其市场,就靠奇瑞...
上半年动力电池装机量TOP10
第一肯定是宁德时代了,占比44.8%;
第二是弗迪电池,占比31.8%,并且增长速度十分恐怖,主要还是比亚迪的销量增长太快,另外也有少量外供,与宁德时代的差距越来越小了;
第三是中创新航,占比7.6%,很多车企都把它作为“二供”,靠性价比抢了一些宁德的份额,蔚小理也都有采用;
第四是国轩高科,占比3.3%,大众有入股,并且即将供应广汽了;
第五是亿纬锂能,占比3.3%;
宁德+比亚迪两家就占了超四分之三的份额,前五名占了90.8%的份额,市场的集中度不低。
后五名分别是LG化学、欣旺达、蜂巢能源、孚能科技和正力新能,在电池产能过剩的背...
美国人也和我们一样,等到半夜再充电,因为便宜
在洛杉矶的一个特斯拉超充站,有五台车正在等到12点后才开始充电
原因很简单,凌晨12点到凌晨4点只需要0.11美元/一度电,高峰期充电要0.5美元一度
这时充电只有高峰期的约五分之一
2个多月过去了,当时确实给整个行业造成了巨大的震动
等官方的消息吧,我个人其实也希望比亚迪没有问题吧
还是那个观点,东亚中日韩的汽车市场都是一个宿命,在日本日系车占比约93%,韩国韩系车占比约83%,未来我们的市场华系车占比肯定也在75%以上
现在的关键是出海走向世界,谁去海外卖得多谁就厉害
理想的宣传智己官方都看不下去了
理想官博称30-50万的主流SUV中只有理想L789空气悬架+减振器
实际上30-50万SUV中除了智己LS7,还有小鹏的G9、蔚来 的ES7/EC7、腾势汽车 的N7、岚图的Free等多款车型配备了空气悬架+CDC减振器
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理想这家公司各方面的宣传都这么的Low,为什么突出自己非要去贬低一下别人,还是觉得现在的消费者都好忽悠,看了理想的宣传就信了只有理想的悬架是最牛的
实际上另外几家大部分用的都是成本更高体验更好的双腔空悬,理想用的是低成本的单腔
但是在理想的宣传中,理想汽车永远是第一
中间Pro的两个配置最推荐
入门版价格9.58万,基础配置还行
360 Pro版贵了8000元,多了日间行车灯、云朵座椅、主副驾电动调节,前排侧气囊,还有大屏和倒车影像,10.38万是最推荐的配置
460 Pro续航长了,轮毂大了,多了个外放电,要11.58万元,比360 Pro贵了1.2万,看个人对续航的需求了
顶配不太推荐,8000块钱就多了几个花哨的功能
不要购买过了质保的二手特斯拉
这个美国车主买了一辆2019年生产的二手的特斯拉Model X,里程仅有3.4万英里,大约5.5万公里
然后在一次充电后就无法行驶了,而且叫特斯拉的拖车后也无法提供服务
特斯拉在国内的质保期是4年或8万公里
Model 3和Model Y的质量应该好一点
2023上半年全球新能源车型TOP20
车型榜单上前两名分别是特斯拉 Model Y 和 Model 3,Model Y 半年卖了约 58 万辆,Model 3 卖了约 28 万辆,年初的降价效果非常显著。3-6 名都被比亚迪包揽了,分别是宋家族、秦 PLUS、元 PLUS、海豚,其中宋和秦主要是 PHEV 插电混动卖得好,元 PLUS 和海豚都是 e 平台 3.0 的纯电车型,并且也是比亚迪出口的主力。接下来就是五菱宏光 Mini EV 和埃安 S 了,第九名和第十名则是比亚迪汉和埃安 Y。第十一名终于到传统的海外品牌了,大众 ID.4 上半年卖了 8.6 万辆,随后是比亚迪唐系列卖了 7 万辆。腾势 D9 卖了 5.6 万辆位列十三,也是榜...
第一还是比亚迪,加腾势品牌一起卖了124.8万辆
其次是特斯拉卖了88.8万辆
接下来是大众集团,卖了42.5万辆,这里面包括大众、奥迪、保时捷这些,还有西雅特、斯柯达这些MEB平台的车,很多相当于大众ID的换壳车,在欧洲卖得还行
第四名是吉利-沃尔沃集团,卖了35.9万辆,沃尔沃的电动车在欧洲卖得还是不错的
第五名就是上汽了,卖了32.2万辆,名爵的电动车在欧洲也非常猛
德国一辆现代ix35氢能版燃料电池系统坏了,维修的价格竟然高达10.4万欧元
这维修价格太恐怖了,本身加氢站就少非常不方便
个人还是那个观点,氢能源的应用前景在于储能,比如把我国西部的风电光伏的电储存起来
氢能源有密度高,储存时间长、可长途运输等优势,相比来说电池储能成本高,不能长时间储存
在电动车已经如此成熟的今天,再去研究氢能源汽车绝对是在浪费钱和时间
这方面丰田、现代、宝马都有不小的投入,还是趁早放弃吧
美国造车新势力LUCID二季度每卖一台车亏392万人民币
近日,LUCID公布了二季度的财报,净亏损7.64亿美元,交付了1404台新车
相当于每台车亏损了54.4万美元,折合392万人民币
感觉比早期的蔚来亏得还狠啊
LUCID目前的主要金主爸爸是沙特
据了解LUCID下个月可能要开始去沙特建厂
特斯拉能实现大幅盈利和快速增长,很大一个原因是靠上海工厂和中国的供应链还有市场
这些条件沙特都没有,当然沙特有钱,但这种钱还能砸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