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链接】
◆ 历史人文:
老外滩纪事
|
老外滩之最
|
古典宅院
|
典故寻踪
|
百年外滩商圈图
◆ 外滩风云:CCTV-4【走遍中国】之《外滩风云》
第一集:http://vod.ningbo.gov.cn:88/nbjb/cctv_wmv/waitan/VTS_02_1.wmv
第二集:http://vod.ningbo.gov.cn:88/nbjb/cctv_wmv/waitan/VTS_02_2.wmv
注:请将上述视频网址拷贝到RealPlayer等视频播放软件中观看。
【市内交通】
公交车1、4、11、19、20、331、370、541等路直达。
【管理部门】
宁波市江北区外滩管理委员会
老外滩游客服务中心咨询电话:(0574)87630000
地址:宁波市江北区老外滩羊山巷46号202室
【外滩简介】
老外滩景区座落于宁波市核心区域——三江口北岸,东临甬江,西接人民路,南依甬江大桥,北接轮船码头,占地面积近49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80000平方米,是目前浙江省省唯一现存的能反映中国近代港口文化的外滩。
宁波老外滩是百年宁波的重要见证地,早在清初,英国殖民者屡屡觊觎宁波港口,多次要求来宁波一带贸易,均遭拒绝。但非法贸易不断,用于鸦片交易的“飞箭船”经常窜入宁波海面。1842年鸦片战争后,宁波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并于1844年1月1日正式开埠,其开埠的时间比著名的上海外滩还要早20年。1862年1月13日,驻宁波的英、美、法三国领事订立协议,江北岸便发展成为英、法、美三国侨民居留区域。至二十世纪初,宁波老外滩已变成了五方杂处的洋场,不仅有大英领事馆、天主教堂、巡捕房、银行等,而且还有洋行、码头,轮船公司、夜总会、饭庄、戏院等等,在当时成为宁波城市中对外通商贸易的核心区域,繁华一时。
历史常常是在不断的矛盾中向前发展,作为西方列强侵略宁波与浙江的“屈辱之地”,宁波外滩又成为当时推动宁波走向近代化的“驱动器”。宁波被成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后,宁波商帮作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四大商帮之一(晋、徽、宁绍、潮汕),开始利用宁波老外滩这一通商口岸所带来的发展机遇以及对内、对外的航运贸易优势,纷纷创办轮船公司,其中以宁波帮的商人——虞洽卿、朱葆三、李云书创办的宁绍轮船公司和三北运输公司最为出名,在三江口到下白沙一带修建码头,从事宁波至上海等地的运输,自此,宁波商帮便以上海、宁波为基地,从事对外经济活动,经商足迹遍及长江流域和天津等商埠。《鄞县通志》称:“至五口通商后,邑人足迹遍履全国、南洋、欧美各地,财富日增”。最近一次文物普查显示,宁波外滩的54处文物建筑中至少有31处与宁波商帮有关,从这个意义上说,江北外滩也是“宁波帮”的发迹之地。为此,外滩历史文化保护区作为宁波近代历史标志性地段,被《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为6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
老外滩看点(点击放大)
随着上海的兴起以及曾有过重要功能的内河航运的转变,宁波老外滩逐步衰落,并因其长期年久失修,遗留下许多残旧不堪的老建筑,2001年宁波老外滩改造全面启动,目前老外滩一期改造已经完成,并与2005年元旦对外试营业。一期改造区域内有新生代以外贸为主的宁波商人的独幢办公小楼、以及国内各地乃至世界各国不同特色的餐饮美食、茶馆酒吧和特色小店。
外滩商业街
天主教堂→断壁
据史料记载天主教堂是1872年由法国籍的苏主教建造,并成为当时江北岸最高的建筑物,天主教堂主体建筑钟楼高达30米左右,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风格。但在实际施工中就地取材,采用砖木结构,外立面以青砖为主,红砖作边框、线条等装饰。它是浙江省天主教堂建筑中的代表作,2006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江北岸天主教堂面临甬江,自新江桥到老外滩码头一带水岸线和水面也都算作他们的产业,出租于人,建造码头,停靠轮船,这就是所谓天主教堂的"白水权"。由于清政府北洋军阀讨好洋人,尽力保护天主教堂非法特权,江北岸一大段水面被霸占达61年之久。当时有一个担任宁波主教的法国人赵保禄,名气相当大。时人有"宁波道台一颗印,不如赵主教一封信"的说法。据说,他过生日的那一天,从药行街天主教堂到江北岸天主教堂,沿街都挂着五色幔帐,张灯结彩,宁绍道台亲往拜寿,权势之重,可见一斑。1926年他死于巴黎,其遗棺还由法国政府照会北京政府运回宁波安葬,法国军舰还专门开进甬江为他授勋。更有甚者,法国人还在这个天主教堂的三江口上设卡收费,中国人的船只在中国自己的水面上行驶还需要给外国人交钱,这不能不说是宁波人的耻辱,不能不说是中国的耻辱。好在这一切都已经成为了过去,如今的甬城与以前却是不可同日而语了,但过去是不能忘记的,所以宁波人把这个建筑保留了下来。
文明沉淀
<留下风格独特的老建筑>
宁波外滩不算大,从新江桥到轮船码头沿江堤岸仅600余米,正在开发建设的老外滩项目占地面积也不过44000平方米,但宁波外滩却是目前国内仅存的具有百年历史的外滩之一。鸦片战争失败后,宁波被迫按《南京条约》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于1844年1月1日正式开埠,在江北岸的外马路一带建立起“外国人居留地”,即最早的“租界”,历史上也称为“外滩”,其开埠历史在国内“外滩史”属于最早一批,比上海外滩还要早。英国太古洋行即是第一家进入外滩的洋商企业,在宁波经营糖业、轮船、保险等业务,时间长达50余年,其西式建筑框架至今依然硬朗。位于甬江大桥南侧的永安贵重物品保管公司的贮藏库即为当时英国人所建的金库,其安保条件绝不比新建银库逊色。
幸存下来的还有和德坊、朱氏洋宅和王宅等20多幢颇具特色的老房子,包括“宏昌源号”南货店、上海大亨朱旭昌的朱宅、首任上海钱业同会会长严信厚的严氏山庄和巡捕房等4处文物保护建筑,都将在维持原有风貌的前提下,本着“修旧如旧,造旧如旧”的原则,原状保留或修缮、复建。
老外滩之于独特,在于这些老建筑的中西合璧、互为贯通:中式结构西式门面、西式雕花石库门、青砖铺地花玻璃窗,或载百年工艺精华,或袭浙东民居之灵韵,宁波文化和世界文化在这里融为一体,成为宁波近代百年城市变迁的一个缩影。
宁波大学退休教授王启新是老外滩的原住民。他说,1941年他父亲在老外滩置下了一栋小洋楼,当时大概要1万块至3万块银元。解放以前外滩聚集的主要是银行和教会。
天主教堂
宁波城市对老外滩建筑的改造经历了三大阶段,第一阶段为全面拆除改造成为大面积绿化,例如天主教堂前的大面积绿地;第二阶段为片断记忆法,通过保留历史建筑的片断,记录当时外滩兴旺繁盛的痕迹,并建设相应的历史博物馆。第三阶段就是,目前老外滩历史街区的改造,在保护历史风貌和保存街区格局的条件下,将文物、旧的、渐旧的和新的建筑有机结合在一起,赋与建筑不同的人的生活方式、经营方式。即在保留古建筑和原有历史文脉的同时,加入人的参与,从而再现其昔日的辉煌。在如今看着这些残檐断壁,用手轻轻触摸,我们依稀可见昔日繁华。
和德坊、和泰坊→紫林坊→李宅→朱式洋房
和德坊、和泰坊,这里原来是老宁波的传统商铺,主要经营的是旧式百货。取名“和德”、“和泰”,是主人取其“和气生财、以德服人、泰然处世”之意。旧式商业最讲究的是和气聚人,这也是和德坊成功的原因。现在大家看到的和德坊,为二层木结构,正层平面为江南民居传统的三合院型,面后屋为大半方屋顶,砖混结构的洋式建筑,屋顶为红色洋瓦,东西外墙有西方式的壁炉烟囱,既保留了中国建筑的传统,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正屋门窗木雕优美,保存也较完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二横街20号,是商人、书画收藏家王德溶的私宅。因祖籍镇海石门,故宅曰“石门山馆”。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物,整体布局采用传统的三合院型,正立面具有典型的浙东民居风格,而山墙则为西洋的硬山出山式。庭院天井、西洋窗花、朱漆镂门、青砖铺地,内屋大厅、厅堂、回廊铺图案精美、别具一格的艺术细节点化,有着明显的划时代特征,其中最具特色的是门厅的玻璃,这一玻璃是王德溶从德国购买,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依然保留着当时的风采。王家三代从事宁波土特产加工业,在江北车站路开设有王春茂海味行,王先生积极参与工益事业,是宁波灵桥委员会委员,辛亥革命前是宁波商团武装的参与者和组织者。
目前,这栋宅子已经被宁波工艺品设计师——陈明伟先生购买收藏,命名为“紫林坊”,我们所看到的内部工艺品展示,则来源于宁波工艺品设计师——陈明伟的作品以及收藏,将其作为一座中国传统民间工艺艺术馆,里面展示的是宁波能工巧匠们,按照中国传统工艺,制造的各式各类名木家具、工艺品以及字画。
李宅是清末李云书的旧宅,是宁波少有的四合院格局。李云书,是浙江镇海人,当时官衔为四品分部郎中。清光绪二十八年也就是1902年担任上海商业会议公所议员。光绪三十二年十月,当选上海商务总会总理。民国5年5月,当选上海总商会会董,任期内辞职。
中马路57弄5-12号,是宁波帮早期知名商人朱旭昌1935年建的私宅——朱式洋房,朱旭昌是宁波镇海人,早年投资创办宁波锦华行,经营亚细亚石油,在宁波、绍兴、台州等地城乡遍设分号,曾担任宁波市政府建设委员会委员,全国钱庄业同业公会联系会理事。这栋宅子为高耸的小楼,严谨的石库门建筑,整栋建筑为空间元素和视觉元素最典型的代表。
宏昌源→江北巡捕房→石库门建筑群
宏昌源是老宁波至今仍耳熟能详的上世纪30年代典型的“前店后作坊”式的糕点老商铺,门楣上清晰可见“龙凤金团鸳鸯喜饼山北茶食麻豆酥糖馒头水作”字样,甬式糕点是江南的一大特色,当时往来宁波停靠在外滩码头的各地客商,皆以一尝宏昌源号的糕点为一大快事。这栋建筑大约建于本世纪三十年代,沿马路局部为三层,其余为二层木结构,正立面为三层,采用混凝土饰面,为三开间对称式,中间二层以上无窗,有竖向浮雕装饰,顶部突出,为折线形山花,以卷涡向两侧延伸,两侧女儿墙则为立柱透空式,主次,虚实对比十分强烈,线条简洁,为典型的装饰艺术派风格。整个建筑以一个单坡顶从前向后坡去,突出了正立面的高大、气派和店招的吸引作用。
紧挨着宏昌源的是江北巡捕房,这是一幢中西合璧的楼房,五层砖混结构,平面为三开间,二层沿街有通长的露台,同时作为一层入口的雨蓬.露台的悬挑梁呈卷涡型,造型优美,同时也符合力学原理,立面风格简洁,立式长方形窗有立体窗套,二层以上有装饰壁柱,柱头为科林斯式,女儿墙为透空栏杆式,瓶式立柱。
1864年宁绍道台为管理租界内的治安问题,成立了这个巡捕房,行使江北岸商埠区的一切治安、刑事等权力。巡捕可以查逐各国流氓,还出资雇请洋人充任捕头。但最终巡捕房成了洋人欺压中国人的工具,巡捕房曾有章程和示禁,其中有不准在江北地段放桩、打鸟;不准在沿岸及街巷骑马;凡地方差役在江北岸查出人犯,其牌票须先经巡捕房签字……。江北岸成了洋人的天下,清政府又不敢过问,因而激起了宁波民众的强烈愤愤慨。当时由陈夏常等人联名禀诉清政府,要求收回主权。清政府在民众的强大压力下,才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七月收回警权,并撤销了巡捕房。
石库门建筑群景区内现保留下了很完整的石库门,西式雕花工艺精致,石库门与传统宁波民居的结合使得中西文化碰撞在此以新的形式赋于了新的含义。之所以称之为“石库门”,是因为这些建筑的外门一般用石料作门框,其中包含了这个宅子尊贵的意思。这些住宅主人虽然接触西方建筑文化较早,但在其思想中中国传统文化仍起主导作用,其建筑主体仍具浓厚的江南传统民居特征,但布局参照了西方联排式,因此一开始就带有中西合璧色彩。宁波人喜用本地鄞县梅雨红石作门框,配上黑漆厚重的木门和一副铜环,形成宁波石库门典型特征。在这一石库门建筑群中,有原三北轮埠公司的旧址,三北轮埠公司为宁波帮著名人物—— 虞洽卿所创办。旧上海有三大闻人,虞洽卿为其中之一。虞洽卿名和德,字洽卿,浙江镇海人,1867年生。15岁到上海瑞康颜料号做学徒,1892年到德商鲁麟洋行任跑街,后升买办, 虞洽卿在此期间成为腰缠万贯的富翁,在闸北、静安寺等地区购买了大批房地产,开设了升顺等几家地产公司。1896年虞洽卿捐资得候补道台衔,开始跻身于绅商之列。
1913年虞洽卿在余姚三北投资筑海堤,建码头,创立三北轮埠公司,开设南北洋航线,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乘外商商船调回欧洲参战之际,拓展沿海和长江中上游航线,又收购英商鸿安公司,更名为鸿安商轮公司。他利用四明银行的贷款,购买旧轮翻新再进行抵押借款,由此规模逐渐扩大。1921年三北航运集团已拥有18条轮船,行驶上海—天津、大连—福州、上海—广州三条航线,成为当时我国规模最大的私人资本航运集团,虞洽卿也因此成为上海航运巨头。1920年虞洽卿与张澹如等创办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任理事长。同年4月当选为全国工商协会会长。 1936年他70周岁时,工部局将上海横贯市中心的南北通衢大道、宁波旅沪同乡会会址所在地的西藏路,正式改名为虞洽卿路。
宏昌源
石库门建筑群
朱宅→严氏山庄→城市展览馆→宁波美术馆
朱宅是宁波乡望朱家在本地的置业,由于朱旭昌幼年离家在上海商界闯荡,所以拥有相对开明开放的思想理念,这在他私人宅所的结构布局及装饰等方面均可探得。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是西洋建筑在华的顶峰之作。优美的弧形转交立面,洋气十足。整栋建筑为三层砖混结构,二层沿街有挑出露台,瓶式立柱,窗台下有精美的浮雕装饰,整体装饰呈科林斯式,具有强烈的欧式风格。内部结构依旧带有浓厚的传统韵味,拥有木质结构的门窗地板和走廊,小巧、细致、精美的建筑布局与罕见的窗台花石雕相结合,引领了本世纪初中国上流阶层住宅的全新革命。建筑保存情况较好,是当时很有代表性的建筑之一。现在朱宅已经成为了天城府邸,在这里可以品尝到高档的燕翅鲍和经典粤菜。上面的店招与楹联:“三江柔波溶汇中西潮汐,百年老楼且听今日脚步。”为宁波籍文化名人余秋雨先生亲题。
上图自左向右分别是:严氏山庄 王宅 宏昌源
严氏山庄这里原是“宁波帮”开山鼻祖严信厚的私宅。主要用于严氏族人聚会的会所。这栋宅子位于扬善路步行街、中马路步行街和外马路江堤交接口,是巴洛克风格与中式建筑完美交融的杰出代表,城市建筑顶峰之作,超长度的圆形露台,雕花精致,摄人心魄。三江环绕、坐西朝东,采用早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三层混合结构,底层为骑楼式,四坡式瓦屋顶。外立面、内部石膏顶及悬梁装饰图纹均带有明显的早期殖民主义风格。
严信厚早年就读私塾,辍学后在宁波鼓楼前恒兴钱铺当学徒,1855年至杭州,在胡光墉开设的信源银楼任“信房”,深得胡光墉器重,1872年胡光墉函荐严信厚于李鸿章,被李鸿章亲保为候补道,加封知府衔。后任河南盐务督销。1885年受李鸿章委派任长芦盐务督销,署理天津盐务帮办等职。光绪十二年在天津自设同德盐号,经营盐业,10年间积聚大量家财。后在上海创办“源丰润票号”,分号遍设天津、北京及江南各省重要城市共10余处,形成较为新型的钱庄网络。源丰润票号业务不断发展,严信厚把主要精力集中于金融事业,活动中心从天津移至上海。其间被派为上海道的道库,惠通官银号经理,掌管上海道的公款收支事宜。同时被聘为华新纺织新局协理。嗣后,受盛宣怀委派,筹备中国第一家新式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光绪二十三年该行成立之时任首届总经理。严信厚通过几十年的金融及工商业活动,把一大批宁波人吸引到自己的周围,在上海的金融界和工商界中,形成一个很有影响、很有势力的“宁波帮”。
宁波轮船码头,其中甬申线是近代宁波人走向外部世界的主要通道,其客运量居近代沿海各航线之首。自1860年以来,英、美、法、丹(麦)、意(大利)、德及本国的轮船公司先后投入该航线。1864年美籍旗昌轮船公司“湖北”、“江西”两轮率先营运甬申定期客运航线。两轮对开,每月3航次。此后,各国在此航线展开激烈的竞争。1873年,浙海关登记注册统计,进出港轮船570艘次,帆船376艘次,轮船运量超过帆船10倍以上,其中美国船的艘次、吨位各占50.7%、78.7%,英国船的艘次、吨位各占10.1%,8。62%,国内船的艘次、吨位各占33.6%、8.3%,其余为德国、泰国、丹麦、瑞典等。至1936年,营运甬申线的轮船计有5艘,即轮船招商局“新江天轮”、宁绍轮船公司“新宁绍轮”、运兴轮船公司“新鸿兴轮”、三北轮船公司“宁兴”轮和英籍太古轮船公司“新北京轮”。
城市展览馆
宁波城市展览馆与旁边的宁波市美术馆交相辉映,是集展览、旅游、商务、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展览馆。在这里,您将了解到宁波的古往今来,以及今后的城市规划方向,里面会有专门人员为大家现场讲解。参观完毕后,您还将欣赏关于宁波未来建设规划的10分钟的三维虚拟影片。
与城市展览馆相邻的就是宁波美术馆,它也是三江文化长廊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馆占地面积15800平方米,建筑面积23100平方米,展厅面积5300平方米,是一座既带有港口特色、又富有现代气息的现代化、高品位的造型艺术博物馆。馆内设有展厅、画库、学术报告厅、艺术家创作室、艺术沙龙、艺术教育中心、画廊、美术用品商店等,在这里,您将观赏到老外滩珍贵的历史遗照,感悟老外滩百年的沧桑与变迁以及其中故事。
宁波美术馆
沿江休闲带
<留下水运文明的印记>
老外滩代表了宁波不可分割的一段历史,它曾经是宁波兴盛繁荣的见证。遗留下来的浮码头尽管已经破败,但依稀能找到其曾经创造水运文明的印记,让人遥想当年“市舶殷集,廛肆众多”的繁荣景象。
1862年,美商旗昌轮船公司开辟沪甬航线后,老外滩相继办起了13家轮船公司,甬江沿岸先后建立了大小不等的船码头。宁波港的重心也从鸦片战争前的三江口南岸江厦街一带,转移到江北岸甬江带的外马路。老外滩也在此时进入了鼎盛时期。
老外滩傍水而生,得现代文明之先。19世纪50年代,宁波商帮就首创购买外国轮船为我所用的先例。宁波港也由开埠初期以英美法日等外国商船为主逐步演变为宁波商船为主。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进出宁波港的千吨轮就有近20艘,包括虞氏宁兴公司的“宁兴”轮和宁波招商局所属的“江亚”轮和“江静”轮,吨位都不比英国太古洋行的小。这些船只往来于沪甬之间,以“无宁不成市”著称的宁波商帮也开始向上海寻找发展,进而形成“沪地为宁商辏集之区”,在上海滩十里洋场很是风光。宁波商人甚至占据了当年上海仅有的两条以华人名字命名的马路———朱葆三路和虞洽卿路。
时光穿梭,如今的老外滩不再具有从前水运文明时期的功能,也失去其曾孕育“宁波帮”的光环。相反,由于老街区长期年久失修,成为一块“低洼地”,每年台风汛期,居住其中的居民就深受水淹之苦。
去年,市政府决定改造这块“低洼地”,让当地居民搬迁出去,从保护的角度再造老外滩。为此,负责外滩开发项目的宁波城建投资控股公司花了2亿元拆迁费,并投入3亿元建设费,外加1亿元用于改造沿江景观,力度把老外滩建成一个引领现代时尚的历史文化特区。
建成后的新外滩,将不复其水运时代的功能,但依托于老外滩所崛起的宁波港,在完成早期商业港向近期工业贸易转折的基础上,凭借北仑深水良港得天独厚的优势,正奋力建设成世界级大港,进而把宁波建成现代化的国际港口城市。
<留下宁波帮创业的足迹>
老外滩留下的不仅仅是几幢独具风格的老房子和斑驳的船码头,更留下了宁波商人创业的足迹和他们所传递的“宁波帮”精神。
老外滩开埠以后,外商接踵而至,洋货源源涌入,刺激了宁波民族工商业的兴起,使宁波人经商达到“十居其半”。与外滩隔江相望的太丰面粉厂,是目前宁波历史最悠久的工厂,于1931年就引进英国西蒙公司制粉设备,与当时的洋面粉展开竞争。作为宁波旧工业“三支半烟囱”之一,“太丰”现在已经成为达能、联合、纳贝斯克世界三大饼业大王的原料供应商。
与“太丰”一样,当时兴办的工商业大多集中在事关民生的日常生活必需品上。无论是最早的商办工业通久源公司,还是后来陆续开设的和丰纱厂、通利源榨油厂、正大火柴厂、顺记铁工厂、明华玻璃厂等,都是通过引进洋设备,再凭借货真价实的产品与洋货进行竞争。宁波商人在长期经商的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生意经,在这个时期得到了继承和发扬,逐渐形成了宁波商帮诚实守信、善于经营、居安思富的鲜明特色。
据老外滩开发项目全程策划、北京利鸿天投资管顾问公司总经理彭利称,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宁波需要一种精神符号,新的老外滩志在成为海内外“宁波帮”的精神家园,让他们再续宁波情缘。
历史沿革
进入19世纪80年代,江北外人居留地市政建设开始起步。当时成立了一个公共市政委员会(或称道路委员会),并设立由中外居民自发捐助的基金,用于街道照明、铺路及道路整洁工作。1898年,经浙海关税务司提议,在道路委员会基础上改组成立工程局,负责道路、卫生、电气、水道等市政建设事宜。工程局设董事会,浙海关外籍税务司穆麟德(Mollendortt)任董事长,另有局董8人,中外各4人。工程局没有课税权,工程所需费用部分来自商民捐助,部分来自公共事业收入。这种情况在租界内是不可能发生的,时人称宁波江北岸为“外国通商场”,而不以“租界”目之,应当有其依据。
道路委员会及工程局设立后,对沿江堤岸与市面马路进行整修,加快了江北岸的开发与发展步伐,促进了江北外滩的建设与繁荣。到19世纪未,江北岸已呈现出一片兴旺景象,其中位于外马路、中马路的外滩成为店铺林立,人声嘈杂,码头连片,汽笛声回响的地方。当时,旗昌、太古、三井、怡和等许多著名的洋行都在宁波外滩设有分支机构。1890年,在外滩的外国公司与洋行达28家。 在此前后许多著名的中国金融、贸易、航运企业也纷纷进入江北。成立于1872年的著名洋务企业——轮船招商局次年就在江北岸设立分局。1875年,又建造起码头。中国最早的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在成立的第二年即1899年也在江北岸设立兑换处,后发展为除上海以外的第一家分行,其位于江北岸外马路上的营业大楼是当时宁波最高、最雄伟的一座建筑物。
期间,江北岸吸引了不少外人的眼光,许多外人频频造访宁波,仅1884——1891年间即有以下几起:
1884年6月15日,英国皇家最高法院大法官理查德•雷尼从上海到宁波访问。
1884年6月22日,英国皇家海军远东舰队总司令陶威尔上将到访宁波。同月,美国公使杨约翰与海军上将约翰•戴维斯访问宁波。
1886年6月6日,海关总税务司赫德访问宁波。同月18日,美国公使田贝访问宁波。
1887年11月23日,英国皇家海军远东舰队总司令哈密尔顿到访,而后,他的继任者诺威•沙蒙中将来访。
1891年5月15日,英国皇家海军中将理查德访问宁波。
与此同时,外国教会及其传教士在外滩一带积极从事文化教育、医疗及其他社会公益活动。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文化的西方文化以各种物质或精神的载体直接呈现在宁波人的面前。教堂、报刊、学校、医院以及近代市政设施纷纷在宁波外滩出现,这不仅为外滩增添了许多新鲜色彩,而且有力地推动宁波走向近代化的进程。
由于交通的便捷与市面的繁华,到20世纪初,江北外滩一带成为当时宁波社会活动与交际的中心,许多有影响的活动都在此进行。下面摘录20年代初《时事公报》的相关报道,以见当年江北外滩社会情状之一斑。
1920年6月中旬,由基督教会宁波妇女益智会在江北岸发起创办儿童体育场。6月18日《时事公报》报道说:“宁波妇女益智会鉴于本地儿童教育之不讲究,目前议决创办公共体育场一所,遂商诸铁路濮工程师,借车站前草地一方,曾经慨允,筹备有日,已于日前开幕,每星期一、三下午四时到六时,邻近儿童之来者几达百人,教授均系该会员即梅立德师母、郑植生夫人、胡泳骐夫人等担任之,其热心殊堪钦仰。闻是场之设办,系模范性质,想他处之闻风兴起,当接踵不绝也”。
1920年6月19日,中西音乐大会在槐花树下崇德女校举行。《时事公报》载:“宁波基督教青年会与友谊社于十九号晚七时假座槐花树下崇德女校开中西音乐大会。虽梅雨连绵,而中西男女来宾到者络绎不绝。首由友谊社总干事郑植生君主席。兹将秩序录下:一、六人合唱(四男二女郎),二、国乐,杨君及同伴七人,三、单唱,施师母(美人),四、钢琴独奏,贝君(美人),众鼓掌要求重奏,贝君乃重弹一曲,竭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妙,五、国乐、玉箫同奏,施君及同伴,六、演读,施师母未到乃代以国乐,七单唱,徐女士(美人),八、四弦琴,朱懋澄君,九、钢琴独奏,陆女士瑽瑽铮铮,极声音之和,众人鼓掌,乃重鼓一曲,十、单唱,贝君,十一、国乐,杨君及同伴四人,十二、二女郎四男子合唱,又七人合唱,十三、号筒独吹,施明德君(美人),十四、青年会干事胡泳骐君报告,略谓本会定下星期日晚在本会所举行幻灯演讲。又今日本旅行慈溪,以天雨到者甚少,准改到七月三日举行云。次全体唱英文离别歌而散,已将九时矣”。 此次中西音乐大会的举行在甬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6月21日,《时事公报》在报道这则活动的同时又以《对中西音乐大会的感想》为题发表时评,为之叫好。文章说:“青年会与友谊社是很高尚的结晶团体,实行女子解放的先锋,不但打破男女界限,而且融化中西的感情,不是解放运动一个很好的模范吗。我们希望这种团体发达,我们更希望这种团体一天多似一天”。
1921年初,有挪威(旧称瑙威国)商人拟在江北岸设立洋行及旅馆。当年4月15日《时事公报》报道说:“宁波为通商巨埠,外人至此营业者颇不乏人。兹闻日来有上海瑙威国商人天生洋行拟在江北岸车站附近甬东八图境地面租借房屋一所(中兴旅馆旧址),设立分行及宁波旅馆之用。现正在筹备之中,一面由该行禀由驻沪瑙威领事,函请江苏特派交涉员许君据情函知浙海关监督兼交涉员孙宝瑄,查明办理云”。
1921年4月6日,美国驻华公使柯兰氏由杭乘甬绍段火车来甬访问。次日《时事公报》报道了美公使抵达江北岸之“盛况”,下午三时许抵宁波站,先时王镇守使、姚团长、黄道尹、孙监督、姜知事、来厅长、杨督察长、詹局长一二公署署员暨总商会正付会长商董士绅等百余人至车站欢迎,并有陆军警察巡防西乐队等在月台上排队。车站门首悬五色国旗,站外马路悬有万国旗。俄而汽笛一声,火车抵站军乐齐作……欢送之各官绅均出名刺交与柯使,柯使亦一一与之点首。军警巡防均举枪致敬,仪容颇整,抵站后由欢迎人员偕同柯使等至普天春(为当时江北岸著名菜馆,甬上重要宴请均在此举行——引者)西餐馆茶点。茶点既毕,柯使即偕随员等乘舆(官厅所备)至槐花树下、梅立德君家(崇信学校校长,美人)为行辕。晚间仍由官厅“借普天春公宴柯使并请在甬之西宾及昨日车站欢迎之就地绅商作陪,共计70余人”。
1921年4月22——24日,宁波青年会组织的宁波实业展览会在江北岸新江桥堍青年会会所举行。据4月23日《时事公报》报道:“该会陈列物品计一百五六十种,五光十色,成绩斐然,昨日为开幕之第一日,到场参观者络绎不绝,下午2时许开会,首由朱懋澄主席报告开会宗旨。次雷汉伯(斐迪学校校长)演讲”。雷氏未云:“和丰去年盈余一百五十万,以一万办学外,最希望能多提几成红利,以惠工人子弟”。
清末以后,许多文化体育活动也由外人引入外滩。据浙海关报告,1889——1891年间,曾有美国人在居留地设立剧院。“1889年3月一位住在上海的美国人领到许可证,在宁波外国人居留地开了一家剧院,他的名字使他的公司获得美国领事的支持。但第二年秋天事情发生了变化。剧院在有许可证的情况下被府台以不服从命令的理由关闭,因为这事有损他的权威。当他的权威被认可时,道台又同意重新开设剧院,每月要交更高的费用。在新的情况下,剧院曾一度恢复,直到1891年4月的最后一场演出”。 现代体育在宁波的开展也始于江北岸。早在1886年,浙海关就耗银100两,建起网球场。1897年斐迪学校在甬城学校中首开体操课。1925年春,宁波青年会也在江北岸修建网球场,并组建网球队及足球、篮球、乒乓球等运动队,还多次主持举办单项球类比赛或综合运动会,有力地推动现代体育运动在宁波的开展。
显然,外人居留地已成为近代宁波人了解观察外部世界与西方文明的窗口。而有别于租界的华洋杂处的居留地居民居住模式也有利于中外文化的交流。和平的交往无疑使中外双方都从中受益。对此,1855-1857年间担任英国驻宁波领事后任清政府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在1857年的一篇札记中写道:“作为外国人的居留地,宁波似乎在各方面都很好适应。气候有益健康,供应丰富,居民友好,乡村宜人,没有更多的东西可要求了……人们非常友好,从来没有无礼举动,他们总是恭恭敬敬的。能够说他们那种语言的人都可以发现他们相当开朗,生活愉快。到各处旅行,不用担惊受怕…。”
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与接触,使近代宁波社会保持了相当程度的开放性,各种宗教与文化的相互激荡与频繁交流又造成近代宁波人的宽容心态与宗教意识的淡薄,这都成为推动近代宁波社会变迁的重要力量。正如1916年8月孙中山在视察宁波时所言:“宁波开埠在广东之后,而风气之开通不在粤省之下。” 而1901年前后,时任宁波浙海关税务司的余德在给海关总税务司的报告中也欣喜地写道:“在与外国人交往中取得了长足进步的浙江人,他们所具有的保守性比其他地方的人少得多。无疑西方继续不断的努力促进了本口岸和本省的发展,从这一点看,我们很幸运,能在本口岸居留,在各处都能看到发达的工业,受到本地人的友好接待,我们衷心地希望宁波将会变得更加和平、更加繁荣。”
风雨百年 见证甬城近代历史沧桑变迁——见证宁波记载古丝绸之路历史的“活化石”
如果说句章古港作为“甬江流域出现最早的港口”,经历了战争硝烟,朝代变迁;那么坐落在三江口的百年老外滩,则见证了宁波的兴衰荣辱与历史变迁。
1845年7月19日,美国长老会传教士柯理夫妇带着印刷机器从澳门到达宁波。经过一个多月的准备和安装,9月1日,命名为“华花圣经书房”的印刷所在江北岸(如今的老外滩)槐树路卢氏宗祠投人使用。这是外国人在中国大陆经营的最早一批印刷企业之一。
作为洋人外商半个多世纪的聚居地,老外滩不仅具有特色鲜明的近代城市建筑类型,而且受西方影响,留存了大量丰富多彩的建筑,如有体现近代港口文化的领事馆、巡捕房、宁波邮政局、江北堂、浙海关等,也有体现近代建筑文化的中国通商银行宁波分行、浙东商业银行、仁济医院手术室……
宁波商帮作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四大商帮之一,利用通商口岸所带来的发展机遇,以及对内、对外的航运贸易优势,纷纷创办轮船公司,积极融入发展大潮。其中,以宁波帮商人——虞洽卿、朱葆三、李云书创办的宁绍轮船公司和三北运输公司最为出名。宁波商帮以上海、宁波为基地,经商足迹遍及长江流域和天津等商埠。
从纷繁历史中走来的老外滩,蝉蜕龙变、繁荣依旧。今天的宁波老外滩,已成为集居、业、行、游、购、娱为一体的商业街区。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近年来,老外滩与中东欧等国家的联系也日益紧密,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发挥重要作用。
去年1月,匈牙利国家贸易署宁波代表处落户老外滩。与此同时,匈牙利国家贸易署占股50%的宁波欧中甬联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也顺利落户,这对宁波加强与中东欧国家的全面合作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紧随其后,同年6月,拉脱维亚继北京、上海之后,在中国成立了第三个代表处,拉脱维亚投资发展署宁波代表处落户老外滩,并举行了拉脱维亚投资发展环境论坛。目前,老外滩已与11个中东欧国家和4个西欧国家建立了官方联系,这带给老外滩的是实实在在的经贸、文化往来。在今年中东欧博览会期间,其中一个重要项目“舌尖上的中东欧”就在老外滩举行。通过中东欧博览会和外国官方驻外机构进驻等一系列平台的推动,老外滩将会成为宁波不可替代的、具有较大规模和浓厚氛围的国际时尚交流基地。